全國中學生語文能力競賽_第1頁
全國中學生語文能力競賽_第2頁
全國中學生語文能力競賽_第3頁
全國中學生語文能力競賽_第4頁
全國中學生語文能力競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全國中學生語文能力競賽當下中學生的家庭責任意識淡薄,這主要表現(xiàn)在自我身份認知的恐慌、家庭觀念的冷漠以及感恩意識的缺失等幾個方面。作為承受著德育責任的中學語文教導工,理應正視當前中學語文教學中對中學生的家庭責任意識的培養(yǎng)嚴重缺失這一狀況,并通過對傳統(tǒng)孝文化的弘揚、中學生成人意識的培養(yǎng)以及家庭責任感的激發(fā)等手段來予以補救。

一個社會是由一個個家庭組成的,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首先是以一個家庭成員的身份存在著的,一個人只有學會對家庭負責,才能懂得對社會負責。因此,從小對孩子舉行有意識的家庭責任意識的教導是分外必要的,例如我們現(xiàn)在傳承下來的大量家書,像《孔子家訓》、《曾國藩家書》、《傅雷家書》等等,其名貴之處就在于他們在培養(yǎng)子女家庭責任意識上的真知灼見。然而,當下對中學生的家庭責任意識的培養(yǎng)處于一種嚴重缺失的狀態(tài)。中學生們在家庭責任意識上到底存在些什么問題,又理應如何變更呢?這些都是我們中學語文教導工所要面對的問題。

一、自我身份認知的恐慌

當今中學生家庭責任意識的淡薄首先表達在中學生對自我身份認知的不確定和恐慌。個體總是存在于群體之中的,個體最可憑借的群體中居于首位的一般來說都是家庭,對自我身份認知的恐慌正是個體缺乏家庭歸屬感的表現(xiàn)。

譬如,一次課堂上,當筆者讓學生們自問“我是誰”的時候?竟有好多人語塞。他們想了半天竟只能說出“我叫什么名字”的答案。對自己身份認知都不領(lǐng)會,又何談對家庭的認知,對家庭的責任呢?也有好多學生對自己的認知,僅限于“我是我自己”。以致于思想上展現(xiàn)了好多誤區(qū)。有的學生小小年紀竟發(fā)出了:“做人好無聊,好累,真羨慕動物,他們可以彌漫激情的活著。”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而學習,為什么而生活,不領(lǐng)會自己的身份價值,這正是當代青少年的共同問題。

有一段時間展現(xiàn)過的青少年自殺現(xiàn)象曾引起社會的強烈議論。其實青少年的厭世自殺便是他們對自我身份認知不明確的最好表達。他們對自己的前途一片茫然,而當他們回過頭來時,同樣察覺自己身后一無全體,這時候所造成的恐慌是在所難免的,進展到厭世自殺的結(jié)局不能說是偶然的。這也是整個社會在青少年教導問題上的失策和悲哀。

可以說,這種無根的恐慌是青少年家庭責任意識缺乏的最普遍表達。一個尚未獨立的個體假設總是以自我為中心,而忽略家庭對自己的重要性和自己對家庭的重要性,對家庭缺乏憑借和信任,那么必然導致家庭責任意識的進一步冷漠。

二、家族觀念的冷漠

我們往往會聽到這樣的話:某某出自書香門第,某某出自名門望族,又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其實這些話都是在強調(diào)一個人的家教傳統(tǒng)?,F(xiàn)在的中學生當中,不少人家庭責任觀念的淡薄,不僅表現(xiàn)在他們只愿享受家庭的愛與照管,不愿承受家庭責任,更表現(xiàn)在他們對家族觀念的冷漠和無知。

這里筆者所說的家族觀念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每一個家庭都有其淵源:爸爸的爸爸,爸爸的爸爸的爸爸,都是什么樣的人呢?還有多少孩子在關(guān)切這個問題呢?當下還有沒有哪個年青人可以靜下心來,去專心地傾聽爺爺講那些以往的事情呢?

在筆者教的學生里面,有好多學生是不知道自己的爺爺?shù)拿值摹S袑W生的祖籍是外地的,當筆者讓他向我們介紹一下他的故土時,他竟只能說出一個地名而已,有的甚至不愿談起那個落后貧困的所在,這也是他們對家族觀念漠不關(guān)切的重要表達。還記得一個學生在一篇隨筆中這樣寫道:“那天,聽到爺爺去世的消息,心里感到一些悲傷,我的童年是爺爺一起度過的,只知道他很疼我,而對他的印象就只是零星的記憶。父母要我跟他們一起去老家奔喪,我首先想到的是,明天的課怎么辦?要知道明天的課都是主課,落下一節(jié)就很難聽懂了。所以,我還是沒有回老家送爺爺……”對于這段習作,筆者痛心不已,這個學生面對伴隨自己童年的親人離去的表現(xiàn),讓筆者很不理解,一面是爺爺,一面是學業(yè),而她竟選擇了后者,連自己爺爺?shù)慕Y(jié)果一面都沒去見。

家族觀念的冷漠,家庭認同感的缺失,也促成了上文所說的那種無根的恐慌,他們不知道自己作為一個家庭成員應有的責任和義務。因此,家庭責任意識,不僅表現(xiàn)在對父母的感恩,更表現(xiàn)在對家族淵源的了解,對家族傳統(tǒng)的熟諳,而這正是當下所嚴重缺乏的。

三、感恩意識的缺失

一般來講,父母對孩子的愛是全心全意的,是徹徹底底的。假設說,愛是相互的,那么孩子對父母也應當是一種全心全意的孝才對。然而現(xiàn)實往往并非如此。

首先,受時代觀念的影響,對于父母與子女的地位關(guān)系的看法變得不像以前那樣嚴格了?!袄习帧?、“老媽”們有時被孩子們戲謔成“老哥”、“老姐”的也不在少數(shù)。一個學生在一篇作文中,提到父母時儼然輕快地稱之為小伙子和小姑娘。對于自己的父母缺乏足夠的敬愛,無論如何是不妥當?shù)模谶@種觀念之下,如何能有對父母的感恩意識?

其次,有相當數(shù)量的孩子把父母賦予的一切都看成是理所當然的。父母理所當然地該為自己服務,父母也理所當然地該受自己的氣。這種“理所當然”的態(tài)度正是他們感恩意識缺失的重要表達。在一個同學的作文中,他這樣寫道:“憑什么你工作不如意就朝我發(fā)火,憑什么我們家窮就要我好好學習,憑什么我們家窮就要求我不能出去玩。我要說不,我只容許過一個人自由自由的生活……”這是一個家庭條件不好的孩子,對于父母的勞累他沒有一點感恩,只是生活在以自我為中心的世界里。

再者,受到一些錯誤觀念的影響,當下的好多青少年天性太過突出,對好多東西都抱著無所謂的態(tài)度。他們往往關(guān)注的是一個人的瀟灑,一個人的喜悅,而且固執(zhí)地以為這就是活著的真理。孰不知,這樣的觀念,卻正造成了他們價值觀的嚴重歪曲。

時常有學生問筆者:“老師,這個是不是過時了?”而筆者的回復通常是:“有些東西永遠不會過時?!崩绺卸?,這是從古代到現(xiàn)在再到將來都值得培養(yǎng)的一種觀念意識。也有好多人把感恩理解為對扶助你的外人的感謝,而往往疏忽了對身邊親人的感恩。孰不知對家人的感恩更是理應的。

四、對策

那么,問題既然領(lǐng)會了,就務必對癥下藥。針對以上提出的三點,我們可以舉行一些必要的措施舉行補救。有句話說得好:“即使是神的話語,也需要推銷給眾人,否那么他們不會采納,生硬的演說不會有什么效果?!惫P者覺得這話很有道理,對于中學生家庭責任意識,除了要對其舉行批評教導之外,還需要有策略、有手段地舉行家庭責任意識的激發(fā)。那么,如何找回青少年對家庭的責任意識呢?初步認為可從以下幾點著手:

首先,傳統(tǒng)孝文化的教導不成懈怠。中國傳統(tǒng)的二十四孝,那些對待父母感天動地的行為,在我們今天看來有些愚孝的味道,但正是這個愚孝才真正感動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只要我們稍微加以改造,去除其中愚昧落后的因素,這些祖先的感人事跡還是可以持續(xù)發(fā)揮它們的感召力的。

其次,培養(yǎng)中學生的成人意識,讓中學生們?nèi)デ猩眢w會父母的勞累。這個也是要用教導和激發(fā)的方法。要時刻指點他們,他們不是毫無是非觀念的兒童,他們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對自己的家人負責。要能夠深刻理解諸如“一生一世骨肉不分開”等根本家庭觀念。同時,要讓學生們感受得到肩上的重任。要讓他們知道,他們從來就不是一個孤獨的奮斗者,他們的行動總會得到家庭的強力支持;要讓他們知道,他們是肩負著先輩的使命而生的,他們是一段血脈的傳承者。

再次,要通過對比來激發(fā)他們的家庭責任感。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這樣的案例,一些有著國恨家仇的孩子,往往會成大器。同樣的,當看到別的家庭憑借家庭成員的努力由衰微變得強大起來的時候,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