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簡單機械》全章復習與鞏固(基礎) 知識講義含練習答案解析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e7d0b7aab22f85814d3ab16cc488400/fe7d0b7aab22f85814d3ab16cc4884001.gif)
![41《簡單機械》全章復習與鞏固(基礎) 知識講義含練習答案解析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e7d0b7aab22f85814d3ab16cc488400/fe7d0b7aab22f85814d3ab16cc4884002.gif)
![41《簡單機械》全章復習與鞏固(基礎) 知識講義含練習答案解析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e7d0b7aab22f85814d3ab16cc488400/fe7d0b7aab22f85814d3ab16cc4884003.gif)
![41《簡單機械》全章復習與鞏固(基礎) 知識講義含練習答案解析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e7d0b7aab22f85814d3ab16cc488400/fe7d0b7aab22f85814d3ab16cc4884004.gif)
![41《簡單機械》全章復習與鞏固(基礎) 知識講義含練習答案解析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e7d0b7aab22f85814d3ab16cc488400/fe7d0b7aab22f85814d3ab16cc488400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簡單機械》全章復習與鞏固(基礎)【學習目標】1.知道什么是杠桿及杠桿五要素;2.會畫杠桿的力臂;3.理解杠桿的平衡條件及應用,會判斷省力杠桿和費力杠桿;4.理解定滑輪、動滑輪的特點、實質及其作用;5.知道滑輪組的作用,會組裝滑輪組;6.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額外功和總功,了解影響機械效率的因素;
7.理解什么是機械效率,學會用機械效率的公式進行有關問題的計算,同時結合受力分析解決綜合的力學問題?!局R網(wǎng)絡】【要點梳理】要點一、杠桿1.杠桿: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就是杠桿。杠桿的五要素是: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和阻力臂,杠桿可以是直的硬棒,如撬棒等;也可以是彎的,如羊角錘。2.力臂的畫法:(1)明確支點,用O表示(2)通過力的作用點沿力的方向畫一條直線(3)過支點O作該力的作用線的垂線(4)用兩頭帶箭頭的線段標示出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線段,寫上相應的字母L1(或L2)
3.杠桿的平衡:杠桿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靜止或勻速轉動,杠桿就處于平衡狀態(tài)。
要點詮釋:1.杠桿的平衡條件是: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公式表示為:F1L1=F2L2;杠桿的平衡不是單獨由力或力臂決定的,而是由它們的乘積來決定的。2.杠桿分類:
(1)省力杠桿:L1>L2,F(xiàn)1<F2。
這類杠桿的特點是動力臂L1大于阻力臂L2,平衡時動力F1小于阻力F2,即用較小的動力就可以克服較大的阻力。但是實際工作是動力移動的距離卻比阻力移動的距離大,即要費距離。如撬起重物的撬棒,開啟瓶蓋的起子、鍘草用的鍘刀等,都屬于這一類杠桿。
(2)費力杠桿:L1<L2,F(xiàn)1>F2。
這類杠桿的特點是動力臂L1小于阻力臂L2,平衡時動力F1大于阻力F2,即要用較大的動力才能克服阻力完成工作,但它的優(yōu)點是杠桿工作時,動力移動較小的距離就能使阻力移動較大的距離。使工作方便,也就是省了距離。如縫紉機踏板、挖土的鐵锨、大掃帚、夾煤塊的火鉗,這些杠桿都是費力杠桿。
(3)等臂杠桿:L1=L2,F(xiàn)1=F2。
這類杠桿的動力臂L1等于阻力臂L2,平衡時動力F1等于阻力F2,工作時既不省力也不費力,如天平、定滑輪就是等臂杠桿。要點二、滑輪及滑輪組1.定滑輪:如下圖甲所示,我們可把一條直徑看成杠桿,圓心就是杠桿的支點,因此,定滑輪實質是等臂杠桿。定滑輪的特點是它的轉軸(支點)不隨貨物上下移動。2.動滑輪:如下圖乙所示,特點是它的轉動軸會隨物體上下移動,它實質是動力臂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桿,它的轉動軸是阻力作用點。
3.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作用:使用定滑輪雖然不能省力,但可以改變用力方向,給工作帶來方便。使用動滑輪可以省力,但要多移動距離。4.滑輪組:由定滑輪和動滑輪組裝起來的,既可省力又可以改變用力方向,但費距離。我們可以在知道或算出滑輪組承擔重物的繩子段數(shù)的情況下組裝滑輪組,可以根據(jù)“奇動偶定”的原則先確定繩子的一端是掛在動滑輪或定滑輪的鉤上,再由里向外順次繞線。要點詮釋:1.忽略繩重和摩擦,滑輪組繩子自由端的拉力:;2.物體上升的高度與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的關系:;3.時間t內(nèi),物體上升高度h,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物體移動的速度,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所以物體上升的速度與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關系:。要點三、機械效率1.機械效率: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叫做機械效率。2.公式為:3.推導式:(1)豎直方向勻速提升物體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忽略繩重和摩擦,,滑輪組的機械效率:。(2)水平方向勻速拉物體時如圖所示,滑輪組的機械效率:。(3)斜面的機械效率:,要點詮釋:
1.機械效率是有用功在總功中所占的比例,其大小是由有用功和總功共同決定的,在比較機械效率大小時,可采用控制變量法,相同時,越大,越?。幌嗤瑫r,越大,越大。2.判斷有用功和額外功,必須抓住工作的目的,為完成目的必須做的功就是有用功,而不得不做但對我們沒有用的功就是額外功。并要注意工作目的改變了,有用功和額外功也要發(fā)生變化。3.提高機械的機械效率的方法:改進機械結構,盡量減小機械自重,合理使用機械,按規(guī)定進行保養(yǎng)以減小摩擦。4.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1)機械效率只有大小沒有單位;(2)由于有用功總小于總功,所以機械效率總小于1,通常用百分數(shù)表示;(3)機械效率是標志機械做功性能的好壞的物理量之一,機械效率越高,做的有用功占總功的比例就越大這個機械的做功性能就越好?!镜湫屠}】類型一、杠桿的分類1.(?邗江區(qū)一模)如圖所示的工具中屬于費力杠桿的一組是()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A
【解析】核桃夾、手推車在使用時動力臂大于阻力臂,屬于省力杠桿;船槳、碗夾在使用時動力臂小于阻力臂,屬于費力杠桿,所以屬于費力杠桿的一組是①②,故選A。【總結升華】準確分析題目中工具的動力臂與阻力臂的關系,是判斷省力杠桿和費力杠桿的關鍵。舉一反三:【變式】如圖所示,所使用的杠桿屬于費力杠桿的是()【答案】A類型二、杠桿的平衡條件及應用2.有一把均勻的木尺,在上端有一小孔,掛在釘子A上,如圖所示,它可以在豎直平面內(nèi)以A點為軸轉動?,F(xiàn)從靜止開始,在木尺的另一端點處施加一個水平向右的作用力F,使木尺緩慢地向右偏轉,到圖中虛線位置,在這一過程中,木尺的重力對A點的力臂逐漸變,水平力F的大小逐漸變?!舅悸伏c撥】畫出力臂,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解答。【答案】大;大【解析】由A向重力的作用線作垂線,由圖可以看出線段長度變大,重力的力臂變大。在轉動過程中重力大小不變,其力臂增大,F(xiàn)的力臂減小,由,得F變大?!究偨Y升華】題目考查了畫力臂和杠桿的平衡條件的應用。力臂的畫法:明確支點,用O表示;通過力的作用點沿力的方向畫一條直線;過支點O作該力的作用線的垂線;用兩頭帶箭頭的線段標示出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線段,寫上相應的字母L1(或L2)。舉一反三:
【變式】(?長春模擬)如圖所示,OB=BA,在A點施加一個力,使輕質杠桿OA在水平位置靜止,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杠桿OA一定是一個省力杠桿B.杠桿OA一定是一個費力杠桿C.在A點施加的最小力的大小為0.5GD.在A點施加的力不能大于G【答案】C3.如圖所示是列車上常用的手推車,車內(nèi)貨物均勻擺放.車前行時,需經(jīng)過障礙物。當車的前輪遇到障礙物A時,售貨員向下按扶把,這時手推車可以視為杠桿,若手推車和貨物總重200N,動力臂和阻力臂之比為2:3,則服務員作用在扶把上的動力為N。當后輪遇到障礙物A時,售貨員豎直向上提扶把,這時支點是(選填“A”、“B”或“C”)點,這種情況下,手推車可以視為杠桿(選填“省力”或“費力”)?!敬鸢浮?00;B;省力【解析】(1)由杠桿平衡條件可知:,所以:;
(2)當小推車后輪遇到障礙物A時,售貨員向上提扶把,車體是繞著B點轉動的,故B點就是支點。
因為貨物在車內(nèi)擺放均勻,重心就在車箱的中心,重力是阻力,人對車的力作用在車把上,方向向上,所以手推車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總結升華】題考查了杠桿的支點概念、杠桿的分類和杠桿平衡條件的應用。注意:在判斷支點時就要看杠桿繞著哪個點轉動。在判斷杠桿的類型時,要先判斷動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關系。舉一反三:
【變式】如圖所示,輕質杠桿OA可繞O點轉動,OA=0.3米,OB=0.2米。A點處掛一個質量為2千克的物體G,B點處加一個豎直向上的力F,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則物體G的重力大小為牛,力F大小為牛?!敬鸢浮?0;30類型三、滑輪和滑輪組4.如圖,物體A重120N,在重力為GB的物體B的作用下在水平桌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A與桌面之間的摩擦力為f。如果在A上加一個水平向左大小為180N的拉力F,物體B勻速上升,則下列選項正確的是()(不計摩擦、繩重及滑輪重)
A.GB=30NB.GB=90NC.f=180ND.f=90N【答案】D【解析】分析滑輪組的特點可以得出,左側滑輪為動滑輪,右側滑輪為定滑輪,繩子的段數(shù)為2段。物體A在B的作用下勻速運動則f=2GB,如果在A上再加一個向左的180N的力,物體A影響摩擦力的兩個要素都沒改變,所以摩擦力還是f,只是方向從向左變成了向右,于是可以得出180N=f+2GB,因為f=2GB所以f=90N,GB=45N?!究偨Y升華】此題主要考查二力平衡條件及其應用與滑輪組的知識點,關于滑輪組,如果我們對水平放置的滑輪不很熟悉,可將其旋轉一定角度后,變?yōu)槲覀兯煜さ呢Q直放置的形式即可,再有題目中的“物體A重120N”這一條件對解題起了干擾作用,容易出錯。因此,同學們一定要認真審題。舉一反三:
【變式】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拉力F=60牛,忽略滑輪重和繩子的摩擦,則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A.60牛B.120牛C.20牛D.180?!敬鸢浮緿類型四、機械效率5.用滑輪組提起重物如圖所示,物重6×104N,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60%,要把重物勻速豎直向上提高1m,拉力F的功率是2.5kW,
求:(1)提起這一物體需用多大的拉力?
(2)提起這一物體需用多長的時間?
【思路點撥】(1)由滑輪組可知,繩子的有效股數(shù)為3,根據(jù)s=nh可求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根據(jù)W=Gh求出有用功,再根據(jù)效率公式求出總功,最后根據(jù)W=Fs的變形式求出拉力F的大小。
(2)已知拉力的功率,根據(jù)求出所需時間。【答案與解析】解法一: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有用功為提升重物做的功:;由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可得:;總功為繩子自由端拉力F做的功:,可得:;因為:
所以,提起這一物體所要的時間為:;解法二:因為,,
所以,;
提起這一物體所要的時間為:?!究偨Y升華】利用機械效率公式進行計算,關鍵在于明確什么是有用功,什么是總功。要從機械做功的目的入手進行判斷。有用功就是提起重物所用的功,即W有用=Gh,總功是動力功,是外力對機械做的功,即拉力所做的功是總功,S是拉力作用點移動距離。
由圖形可知,承擔動滑輪和重物的有三段繩子,都要向上提高h,則繩的自由端則需要向上移動3h,即S=3h舉一反三:
【變式】如圖所示,重100N的物體A沿水平面以0.4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水平拉力F為5N,此過程中滑輪組機械效率為80%,物體A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N。
【答案】12【解析】本題的滑輪組是水平放置的,因而機械做的有用功是克服水平摩擦力拉動物體所做的功,即拉力F’所做的功,因為物體在水平地面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有,則W有=fs,(s為物體在水平面移動的距離),動力做的功是總功,即:;用來克服摩擦和機械自身重力所做的功為額外功,,由題意可知:,所以:。6.小明在測量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所用裝置如圖所示,實驗中每個鉤碼重2N,測得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物理量
實驗次數(shù)鉤碼總重G/N鉤碼上升的高度h/m測力計示數(shù)F/N測力計移動距離s/m機械效率η140.11.80.3260.12.40.383%340.11.40.557%440.21.41.057%(1)在實驗中,測繩端拉力F時,應盡量豎直向上拉動彈簧測力計且在拉動過程中讀數(shù)。(2)第1次實驗測得的機械效率為。(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3)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第2次實驗是用圖做的;第4次實驗是用圖做的。(選填“a”、“b”或“c”)(4)分析第1、2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使用同一滑輪組,可以提高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分析第1、3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輪組,提升相同的重物,動滑輪個數(shù)越多(即動滑輪總重越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5)分析第3、4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物體被提升的高度。【思路點撥】(1)在實驗中,要正確測量繩端拉力,需豎直向上勻速拉動測力計;(2)掌握機械效率的計算公式,,能用此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3)要掌握繩端移動距離與物體上升高度之間的關系:s=nh。根據(jù)繩端移動距離與物體上升的高度判斷出承擔物重的繩子段數(shù),同時也要注意被提升的物重;(4)掌握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因素:物重和動滑輪的個欸數(shù).被提升的物體越重、動滑輪的個數(shù)越少,則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高;(5)根據(jù)物體被提升的高度與效率之間的關系得出結論,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物體被提升的高度無關?!敬鸢浮浚?)勻速(2)74%(3)b;c(4)提高物重;越低(5)無關
【解析】(1)在測繩端拉力時,需豎直向上勻速拉動測力計。(2)第一次實驗中測得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3)由數(shù)據(jù)知第2次實驗中,s為h的3倍,所以滑輪組由3段繩子承擔物重,而被提升的物重為6N,其它3組為4N。所以第2次實驗是用b圖做的;第4次實驗s為h的5倍,所以滑輪組由5段繩子承擔物重,所以第4次實驗是由c圖做的。(4)分析第1、2次實驗,兩次所用滑輪組相同,但第2次物重大于第1次物重,機械效率也大于第1次的機械效率,所以可得使用同一滑輪組,提高物重可以提高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分析第1、3次實驗,兩次提升物體的重力相同,第3次實驗的動滑輪較重,而機械效率較低,所以可得使用不同的滑輪組,提升相同的重物,動滑輪個數(shù)越多(即動滑輪總重越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低。(5)第3、4次實驗只是改變了物體被提升的高度,機械效率沒變,所以可得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物體被提升的高度無關。【總結升華】題目考查了測量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主要考查了有關滑輪組機械效率的計算,以及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因素:被提升的物重和動滑輪的重力。被提升的物體越重、動滑輪的重力越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高。而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物體被提升的高度無關。【鞏固練習】一、選擇1.(?長春模擬)下列儀器或工具在使用時,屬于省力杠桿的是()A.用扳手擰螺絲B.用天平稱量藥品C.用釣魚竿釣魚D.用鑷子夾物品2.如圖所示,在已調節(jié)水平位置平衡的杠桿的左邊掛一個鉤碼,下列操作中能使杠桿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的是()A.在位置2掛6個相同的鉤碼B.在位置4掛2個相同的鉤碼C.在位置4掛4個相同的鉤碼D.在位置6掛2個相同的鉤碼3.關于功率和機械效率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功率大的機械,做功一定多B.做功多的機械,機械效率一定高C.效率高的機械,功率一定大D.做功快的機械,功率一定大4.小李的質量為50千克,可以舉起80千克的杠鈴;小胖的質量為70千克,可以舉起60千克的杠鈴。他們兩人通過如圖所示的裝置來比賽,雙方都竭盡全力,看誰能把對方拉起來。比賽結果應是()A.小李把小胖拉起B(yǎng).小胖把小李拉起C.兩個都拉不起D.兩個都拉起5.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拉力F=60牛,則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A.60牛B.120牛C.20牛D.180牛6.建筑工地上,起重機幾分鐘內(nèi)就能把所需的磚送到樓頂,如果人直接用滑輪組來提升則需要幾個小時,其原因是()A.起重機的功率大,做功多B.起重機的機械效率高,做功慢C.起重機的功率大,做功快D.起重機的機械效率高,做功多7.輕質杠桿AOB,左邊掛重物G1,右邊掛重物G2,支點是O,且AO<BO,此時杠桿平衡在水平位置。若在G1和G2下分別再加掛重為G的重物,此時杠桿()A.仍然平衡在水平位置B.不再平衡,A端下降C.不再平衡,B端下降D.由于G1和G2的大小未知,無法判斷其是否平衡8.如圖所示,杠桿AOB的A端掛重為GA的物體,B端掛重為GB的物體時,杠桿處于平衡狀態(tài),若AO=BO,杠桿自身重力不計,則()A.GA=GB
B.GA<GB
C.GA>GB
D.無法判斷9.分別用定滑輪、動滑輪、滑輪組把同一個物體勻速提升到同一高度,其中機械效率最高的是()(不計繩重和摩擦)A.定滑輪B.動滑輪C.滑輪組D.無法確定10.小玉使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提升重物。用200N的拉力在10s內(nèi)將重500N的重物勻速提高了1m。在這個過程中()A.拉力所做的功是500JB.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75%C.拉力做功的功率是60WD.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80%二、填空11.超市里有種手推車,如圖所示,某顧客推著空車前進時,當前輪遇障礙物A時,顧客向下按扶把,這時手推車可看成杠桿,支點是點;當后輪遇到障礙物A時,顧客向上提把,這時支點是點,此時手推車可看成是力杠桿。12.動滑輪和定滑輪組合在一起叫,使用它吊重物時,既能又可以改變,若不計動滑輪自重及摩擦,動滑輪由n股繩子承擔,則所用的力F可寫成公式:。13.使用滑輪不省力,但能改變動力的方向,這種滑輪相當于一個杠桿。使用滑輪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變動力的方向,這種滑輪相當于一個的杠桿。14.(?雞西模擬)如圖是人抬起獨輪車車把時的簡化示意圖,此時獨輪車相當于一個杠桿(選填“省力”或“費力”);若動力臂是阻力臂的3倍,物體和車總重G為1200N,抬起車把的力F為N。15.機械效率是功跟功的比值,公式由于總是存在的,所以機械效率總1。16.如圖所示,在5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重800N的物體沿水平地面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與地面間滑動摩擦力為120N.則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若繩子自由端向前移動的速度為0.6m/s,則物體在1min內(nèi)移動的距離為m。三、實驗探究17.(?莘縣二模)如圖所示,小紅在研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所用的器材有:杠桿、支架、刻度尺、細線和若干個質量相同的鉤碼,(1)在實驗過程中,杠桿調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為了(2)杠桿調節(jié)平衡后,小紅在杠桿上A點處掛4個鉤碼,為使杠桿重新平衡,應在B點掛個鉤碼。(3)小紅按現(xiàn)有方案得出如下結論:“動力×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阻力×支點到阻力作用點的距離”。這個結論與杠桿平衡條件不符,原因是實驗過程中(填字母)。A.沒有改變力的大小B.沒有改變力的方向C.沒有改變力的作用點D.實驗次數(shù)較少,結論具有偶然性18.下面是小聰和小明做“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實驗(1)小聰和小明兩人用彈簧測力計測鉤碼重量時的情形分別如圖甲、乙所示,你認為是正確的(選填“甲”或“乙”)(2)他們正確進行實驗后,測出如下表中的數(shù)據(jù),實驗裝置如圖丙、丁所示。物理量試驗1試驗2試驗3鉤碼重G/N446鉤碼上升的高度h/m
0.1
0.10.1
繩端拉力F/N
2.0
1.4
2.8繩端移動距離s/m
0.30.5
0.3機械效率η
67%
①通過表中數(shù)據(jù)可分析出實驗1是用圖所示的裝置做的實驗,實驗2是用圖所示的裝置做的實驗,實驗2的機械效率為,實驗3的機械效率為。②通過實驗1和實驗2的數(shù)據(jù)分析可得出結論:使用不同的滑輪組,提升相同的重物時,動滑輪的個數(shù)越多,滑輪組的機械效率。③比較實驗1和試驗3可得正確結論:使用同一滑輪組,可以提高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四、計算19.小明家新買的房子準備裝修,為了將水泥從地面送上樓,他在樓上安裝了一個滑輪組,所用的滑輪每只2Kg,每次將一袋50Kg的水泥提升5m。(不計繩重和摩擦,g取10N/Kg)求:
(1)每袋水泥受到的重力大??;(2)每次做的有用功;(3)滑輪組的機械效率。20.小明健身用的拉力器結構如圖所示.他用250N的拉力向下拉動拉桿,使20kg的配重塊在
2s內(nèi)勻速升高40cm。不計拉桿和繩的重力,g取10N/kg。求:
(1)所拉配重塊的重力;
(2)2s內(nèi)配重塊運動的速度;
(3)此過程中拉力器的機械效率。【答案與解析】一、選擇1.【答案】A【解析】A、用扳手擰螺絲的過程中,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B、用天平稱量藥品時,天平屬等臂杠桿;C、用用釣魚竿釣魚的過程中,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費力杠桿;D、用鑷子夾物品的過程中,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費力杠桿,故選A。2.【答案】B【解析】從圖中可以看出,杠桿左端力的大小為G,力臂為8L;在位置2掛6個相同的鉤碼,其作用力為6G,力臂為2L,則G×8L<6G×2L;故A錯誤;在位置4掛2個相同的鉤碼,其作用力為2G,力臂為4L,則G×8L=2G×4L;故B正確;在位置4掛4個相同的鉤碼,其作用力為4G,力臂為4L,則G×8L<4G×4L;故C錯誤;在位置6掛2個相同的鉤碼,其作用力為2G,力臂為6L,則G×8L<2G×6L;故D錯誤。3.【答案】D【解析】A說法錯誤,功率大,只能說明做功快,做功不一定多;B說法錯誤,由于機械效率是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故做功多,不一定機械效率就大;C說法錯誤,機械效率高,只能說明有用功在總功中占的比例大,功率、機械效率兩者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D說法正確。因為功率就是比較物體做功快慢的物理量。4.【答案】B5.【答案】D【解析】繩子股數(shù)是3.所以繩子末端的拉力,物體和地面之間的摩擦力f=nF=3×60N=180N。6.【答案】C【解析】兩種情景下對物體做有用功和總功一樣多,起重機做的額外功多,機械效率低,但所用的時間少,做功快,功率大。7.【答案】C【解析】本題利用杠桿平衡條件公式計算,如圖所示的杠桿,AO、BO的長度即為力臂長,所以加相同重力G時,OB×(G2+G)>OA×(G1+G)所以不再平衡,B端下降。8.【答案】B【解析】同學們易錯解:選A。題中給出的條件“A0=BO”看似平淡,實則“陷阱”,倘若認為二力的力臂相等,則會得出GA=GB的錯誤選項,由圖可知,OA>LB,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可得B物體重力大。9.【答案】A【解析】把同一個物體勻速提升到同一高度,有用功相同,不計繩重和摩擦,使用定滑輪時做的額外功最小為0,所以使用定滑輪時機械效率最大為100%。10.【答案】C【解析】(1)拉力做的功:,故A不正確。(2)拉力做功的功率:故C正確。(3)提升重物做的功:;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故B、D不正確。二、填空11.【答案】C;B;省12.【答案】滑輪組;改變用力方向;用力的大?。?3.【答案】定,等臂,動,省力【解析】定滑輪不能省力,但能改變力的方向,實質是動力臂等于阻力臂,相當于等臂杠桿。動滑輪特點是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變力的方向。實質是動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桿,相當于省力杠桿。14.【答案】省力;400【解析】(1)由示意圖可知,獨輪車在使用時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它屬于省力杠桿,(2)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得:則F=400N,故答案為:省力;400。15.【答案】有用;總;;額外功;小于【解析】(1)機械效率是指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其公式為:。(2)只要有使用機械,就必然會在機械上消耗一部分額外功,也就是說額外功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保險代理居間合同委托書
- 服裝企業(yè)辦公大廈居間協(xié)議
- 液態(tài)化學試劑配送合同
- 2025年度工業(yè)控制系統(tǒng)安全工程師勞動合同
- 娛樂場所泔水運輸合作協(xié)議
- 家具城配送服務合同模板
- 煤矸石清運施工方案
- 綿陽市道路施工方案
- 完善教育評價體系:深化改革的策略與路徑探索
- 初中藏文版數(shù)學試卷
- 公司安全生產(chǎn)事故隱患內(nèi)部報告獎勵工作制度
- H3CNE認證考試題庫官網(wǎng)2022版
- 感統(tǒng)訓練培訓手冊(適合3-13歲兒童)
- 公司章程范本(完整版)
- 廠房委托經(jīng)營管理合同范本
- 《保險科技》課件-第二章 大數(shù)據(jù)及其在保險領域中的應用
- 父母贈與田地協(xié)議書范本
- 中藥甘草課件
- 解讀國有企業(yè)管理人員處分條例(2024)課件(全文)
- 煙草企業(yè)安全生產(chǎn)標準化規(guī)范1-200題附有答案
- DL∕T 1870-2018 電力系統(tǒng)網(wǎng)源協(xié)調技術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