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昌2022年中學教師招聘考試真題及答案解析_第1頁
建昌2022年中學教師招聘考試真題及答案解析_第2頁
建昌2022年中學教師招聘考試真題及答案解析_第3頁
建昌2022年中學教師招聘考試真題及答案解析_第4頁
建昌2022年中學教師招聘考試真題及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建昌2022年中學教師招聘考試真題及答案解析【考試版】1:在我國,最早把“教”和“育”連在一起使用的人是()。

單項選擇題: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2:班主任評價的作用有()

多項選擇題

A、目標導向

B、反饋調整

C、監(jiān)督促進

D、保證作用

3:探究學習的特點有()

多項選擇題

A、自主性

B、開放性

C、過程性

D、實踐性

E、規(guī)范性

4:看到浮云,自然而然想象為人面、奇峰、異獸,這屬于()。

單項選擇題:

A、無意想象

B、有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制造想象

5:依據(jù)成就動機理論,力求勝利者最可能選擇的任務有勝利概率為()。

單項選擇題:

A、25%

B、50%

C、75%

D、100%

6: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針的關系是()

單項選擇題:

A、教育方針包括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針的重要內容之一

B、教育目的就是教育方針,二者指的是同一件事

C、教育方針屬教育政策范疇,教育目的屬教育理論范疇,二者沒有直接聯(lián)系

D、教育目的包括教育方針,教育方針是教育目的的重要組成部分

7:為了臨時記住朋復的電話號碼以便撥號,最相宜的記憶策略是()。

單項選擇題:

A、復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組織策略

D、生成技術

8:“根據(jù)肯定標準對被評價者的品德水平和狀況予以總結性的等第評定,以顯示品德進展水平的差異”,這種評價方法是()。

單項選擇題:

A、等第法

B、操行品語法

C、評等評分評語綜合測評法

D、模糊綜合測評法

9:馬斯洛認為,需要是由低到高依次消失的,只有當較低一級的需要得到基本滿意之后,高一層的需要才會產生。()

推斷題

10:老師在備課過程中主要應做好哪些工作()

多項選擇題

A、備教材

B、備教具

C、備同學

D、備板書

E、備教法

11:生產力是推動社會進展的最根本的因素,因此生產力打算著教育的領導權。()

推斷題

12:海市蜃樓是光的一種()現(xiàn)象。

單項選擇題:

A、反射

B、散射

C、折射

D、衍射

13:正由于有學習遷移的存在,人類才能實現(xiàn)“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之類事半功倍的學習抱負。()

推斷題

14:人們?yōu)榱吮WC學校中教育活動順當進行而創(chuàng)立和形成的一種特有的文化是()。

單項選擇題:

A、校內文化

B、同學文化

C、老師文化

D、活動文化

15:聯(lián)合國《兒童權力公約》是哪一年通過的?()

單項選擇題:

A、1969年

B、1979年

C、1989年

D、1999年

16:負責學校老師資格認定的教育行政部門是()

單項選擇題:

A、鄉(xiāng)級教育行政部門

B、縣級教育行政部門

C、市級教育行政部門

D、省級教育行政部門

17:基礎教育管理權屬于()

單項選擇題:

A、學校

B、地方

C、中央

D、家庭

18:遺傳打算的創(chuàng)始人是()

單項選擇題:

A、霍爾

B、高爾頓

C、洛克

D、格塞爾

19:班級人際關系形成和進展的手段是()。

單項選擇題:

A、交往

B、學習

C、課堂

D、課外活動

20:老師關心同學體驗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主要靠()

單項選擇題:

A、發(fā)揮口語優(yōu)勢,進行生動闡述

B、利用體態(tài)語言營造相應氛圍,感染同學

C、引導同學反復誦讀,自己體驗

D、組織同學開展活動,實際體驗

21:心理學家所說的“危急期”或“心理斷乳期”是指()

單項選擇題:

A、幼兒期

B、兒童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22:老師資格證書適用的地域范圍是本地區(qū)。()

推斷題

23:桑代克提出的三個學習規(guī)律是()

多項選擇題

A、預備律

B、練習律

C、效果律

D、應用律

E、失用律

24:由于從前活動而形成的心理的一種特別預備狀態(tài)稱為()。

單項選擇題:

A、遷移

B、變式

C、定勢

D、原型啟發(fā)

25:同學們?yōu)榱斯餐康脑谝黄饘W習和工作或者完成某項任務的過程是()

單項選擇題:

A、競爭

B、合作

C、爭論

D、對話

26:老師的()就是老師在同學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譽,是一種可以使老師對同學施加的影響產生樂觀效果的感召力和震撼力。

單項選擇題:

A、權威

B、威信

C、角色

D、社會地位

27:教育心理學討論的核心內容是()。

單項選擇題:

A、教學方法

B、老師

C、同學

D、學習過程

28:提出“建國君民,教學為先”這一重要思想的著作是()

單項選擇題:

A、《論語》

B、《抱負國》

C、《大教學論》

D、《學記》

29:開展素養(yǎng)教育,必需堅持()的原則。

單項選擇題:

A、“德育為先,五育并舉”

B、全面進展

C、以人為本

D、終身學習

30:心理學討論表明,個體的遺忘曲線變化進程是()。

單項選擇題:

A、前后一樣

B、先快后慢

C、先慢后快

D、沒有規(guī)律

31:備課的內容主要有()

多項選擇題

A、備課程標準

B、備教材

C、備同學

D、備教法

E、備學法

32:系統(tǒng)的學校教育制度是伴隨著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和現(xiàn)代學校教育的誕生而產生的。()

推斷題

33:終身教育思想形成于20世紀50年月末60年月初的歐洲,由()首先提出。

單項選擇題:

A、保羅·朗格朗

B、杜威

C、洛克

D、盧梭

34:進行教學設計時,教學設計者應綜合考慮的基本要素主要有()

多項選擇題

A、教學目標

B、教學內容

C、教學策略和媒體

D、教學評價

35:在解決問題中,由心理操作形成的模式所引起的心理活動的預備狀態(tài),叫做()。

單項選擇題:

A、問題表征

B、定勢

C、功能固著

D、元認知

36:依據(jù)動作的連貫與否可將操作技能分為()。

多項選擇題

A、微小型操作技能

B、粗放型操作技能

C、連續(xù)型操作技能

D、斷續(xù)型操作技能

E、開放型操作技能

37:被公認為第一本現(xiàn)代教育學著作的是【】

單項選擇題:

A、《抱負國》

B、《大教學論》

C、《一般教育學》

D、《愛彌爾》

38:個人能用語言描述的學問屬于()。

單項選擇題:

A、感性學問

B、理性學問

C、陳述性學問

D、程序性學問

39:把個人學習與社會主義事業(yè)相聯(lián)系,為將來參與祖國建設做出貢獻而學習的動機屬于()。

單項選擇題:

A、間接的遠景性動機

B、直接的近景性動機

C、間接的近景性動機

D、直接的遠景性動機

40:同學學業(yè)成果評價的最基本方法是()。

單項選擇題:

A、測驗法

B、觀看法

C、調查法

D、同學自我評價法

41:中學教學工作應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其中心部分是()

單項選擇題:

A、備課

B、上課

C、布置作業(yè)

D、評定成果

42:有機體學會對條件刺激和與條件刺激相類似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應,這是()。

單項選擇題:

A、刺激泛化

B、刺激分化

C、刺激比較

D、獲得

43:最早提出“學校文化”概念的是()。

多項選擇題

A、赫爾巴特

B、杜威

C、舒爾茨

D、特朗普

E、華勒

44:一般而言,同學的成就動機來源于三種需要,它們是()

多項選擇題

A、認知的需要?

B、交往的需要

C、自我提高的需要

D、附屬的需要

45:最早提出“仿照—理論—練習”三階段教學法的教育學家是()。

單項選擇題:

A、蘇格拉底

B、柏拉圖

C、亞里士多德

D、昆體良

46:組織教學僅僅是在上課開頭時進行的。()

推斷題

47:經典性條件反射的代表人物是()

單項選擇題:

A、桑代克

B、斯金納

C、巴甫洛夫

D、苛勒

48:2022年2月28日,國務院發(fā)布《綱要》向全社會公開征求看法,提出了“到2022年基本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基本形成學習型社會,進入人力資源強國行列”的戰(zhàn)略目標。這里的《綱要》是指()

單項選擇題:

A、《中學校德育綱要》

B、《中國教育改革和進展綱要》

C、《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實行)》

D、《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進展規(guī)劃綱要(2022—2022年)》

49:()是學校管理的基本途徑,在管理活動中占有中心地位。

單項選擇題:

A、掌握

B、激勵

C、溝通

D、溝通

50:“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持之以恒,導之以行”符合()規(guī)律。

單項選擇題:

A、智育過程

B、心理輔導

C、德育過程

D、美育過程

51:組織和建設良好的班集體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務。()

推斷題

52:“美育”一詞最早是()在《美學書簡》中提出的。

單項選擇題:

A、培根

B、康德

C、席勒

D、盧梭

53:問題行為與差生、后進生等問題同學的()。

單項選擇題:

A、對象不同

B、概念不同

C、都是對同學的總體評價

D、都是一個教育性概念

54:打算教育性質的根本因素是()。

單項選擇題:

A、政治制度

B、生產關系

C、生產力

D、生活方式

55:由學習引起的行為或行為潛能的變化是能夠相對長久的。()

推斷題

56:皮亞杰認為,7至11歲的兒童認知進展處于()

單項選擇題:

A、思維預備階段

B、思維階段

C、感覺運動階段

D、抽象思維階段

57:發(fā)覺法的提出者是()

單項選擇題:

A、奧蘇伯爾

B、布魯納

C、布盧姆

D、維果茨基

58:只要發(fā)揮老師的主導作用,就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推斷題

59:依據(jù)課程任務可將課程分為基礎型、拓展型和討論型三類。()

推斷題

60:“寓德育于教學之中,寓德育于活動之中,寓德育于老師榜樣之中,寓德育于同學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這句話體現(xiàn)了()的規(guī)律。

單項選擇題:

A、德育過程是培育同學知、情、意、行的過程

B、德育過程是促進同學思想內部沖突斗爭進展的過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統(tǒng)一的過程

C、德育過程是長期的、反復的、逐步提高的過程

D、德育過程是組織同學的活動交往、統(tǒng)一多方面的教育影響的過程

查看答案

1:答案B

解析“教育”一詞最早消失于《孟子·盡心上》。孟子日:“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p>

2:答案A,B,C,D

解析:

3:答案A,B,C,D

解析:

4:答案A

解析系統(tǒng)暫無解析

5:答案B

解析:

6:答案A

解析教育方針包括教育目的。

7:答案A

解析復述策略是在工作記憶中為了保持信息,運用內部語言在大腦中重現(xiàn)學習材料或刺激,以便將留意力維持在學習材料之上的學習策略。在學習中,復述是一種主要的記憶手段,很多新信息,如人名、外語單詞等,只有經過多次復述后,才能在短時間內記住并長期保持。

8:答案A

解析題干表述符合等第評價法的含義。

9:答案正確

解析略。

10:答案A,C,E

解析:

11:答案錯誤

解析教育的領導權受政治經濟制度的制約。

12:答案C

解析【參考答案】C【名師點睛】海市蜃樓是一種因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自然現(xiàn)象。它也簡稱蜃景,是物體反射的光經大氣折射而形成的虛像。

13:答案正確

解析:

14:答案A

解析:

15:答案C

解析《兒童權利公約》由1989年11月20日第44屆聯(lián)合國大會第25號決議通過,1990年9月2日生效。該公約旨在愛護兒童權益,為世界各國兒童創(chuàng)建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

16:答案B

解析:

17:答案B

解析1985~1992年,我國進行了又一輪的教育行政體制改革,實行基礎教育由地方負責、分級管理的原則,基礎教育管理權屬于地方。

18:答案B

解析識記性試題。高爾頓創(chuàng)立了遺傳打算論,遺傳打算論認為認知進展由先天的遺傳基因所打算,人的進展過程只不過是這些內在的遺傳因素的自我綻開的過程,環(huán)境的作用僅在于引發(fā)、促進或延緩這種過程的實現(xiàn)。(本解析由張恩凱供應)

19:答案A

解析同學只有通過交往才能熟悉同學,進展自己的人際關系。

20:答案A

解析:

21:答案C

解析少年期是身心變化猛烈的時期,兒童表現(xiàn)出追求獨立的傾向。

22:答案錯誤

解析:

23:答案A,B,C

解析:

24:答案C

解析定勢指既先于肯定的活動而又指向該活動的一種動力預備狀態(tài),有時也稱為心向。定勢的形成往往是由于從前的反復閱歷,它發(fā)生于連續(xù)的活動中,前面的活動閱歷為后面的活動形成一種預備狀態(tài)。

25:答案B

解析:

26:答案B

解析題干為老師的威信的含義。

27:答案D

解析【解析】學習過程是教育心理學討論的核心內容。

28:答案D

解析:

29:答案A

解析開展素養(yǎng)教育,必需堅持“德育為先,五育并舉”的原則,培育全面進展的人。

30:答案B

解析:

31:答案A,B,C,D,E

解析:

32:答案正確

解析略。

33:答案A

解析法國聞名成人教育家保羅·郎格朗首先提出。

34:答案A,B,C,D

解析教學設計一般包含有下列5個基本要素:教學任務及對象;教學目標;教學策略;教學內容;教學媒體;教學評價。因此,本題選擇ABCD選項。(本解析由何龍供應)

35:答案B

解析:

36:答案C,D

解析依據(jù)動作的連貫與否可將操作技能分為連續(xù)型操作技能和斷續(xù)型操作技能。

37:答案C

解析:

38:答案C

解析:

39:答案A

解析近景性與遠景性學習動機是從學習動機與學習活動的關系及其作用的不同來劃分的。把個人學習與社會主義事業(yè)相聯(lián)系,為將來參與祖國建設做出貢獻而學習的動機屬于間接的遠景性動機。

40: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同學學業(yè)成果評價的基本方法。其中,測驗法是同學學業(yè)成果評價的最基本方法。

41:答案B

解析上課是中學教學工作的中心部分。

42:答案B

解析:

43:答案E

解析E【解析】最早提出學校文化這一概念的是美國學者華勒,早在1932年就在其著作《教育社會學》中使用“學校文化”一詞。

44:答案A,C,D

解析系統(tǒng)暫無解析

45:答案D

解析古代西方最早的教育理論著作是古羅馬昆體良的《雄辯術原理》(又稱《論演說家的教育》)。在這一著作中昆體良將學習過程概括為“仿照—理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