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冊第1-9課復習題_第1頁
高中歷史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冊第1-9課復習題_第2頁
高中歷史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冊第1-9課復習題_第3頁
高中歷史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冊第1-9課復習題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高一下歷史1—9課復習題一、選擇題1.人類最初的各農業(yè)文明及早期的各帝國出現于北緯30度上下的區(qū)域;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間,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年間,在這個緯度區(qū)間出現了人類歷史上的“軸心時代”,雖然有千山萬水的阻隔,各個文明卻都出現了偉大的精神導師,文化也有很多相通的地方。這些現象說明()A.地理氣候是文明發(fā)展的決定性因素B.早期人類各文明體有著密切的聯系C.人類文明的發(fā)展有一定的內在規(guī)律D.農業(yè)文明的發(fā)展是文化引導的結果2.下列關于文明的產生的先后順序,正確的是()A.原始農業(yè)畜牧業(yè)發(fā)展——私有制產生——社會分工的發(fā)展——階級出現——國家形成B.私有制產生——原始農業(yè)畜牧業(yè)發(fā)展——階級出現——社會分工的發(fā)展——國家形成C.社會分工的發(fā)展——私有制產生——原始農業(yè)畜牧業(yè)發(fā)展——階級出現————國家形成D.原始農業(yè)畜牧業(yè)發(fā)展——社會分工的發(fā)展——私有制產生——階級出現——國家形成3.世界古代文明多元發(fā)展,產生了許多偉大的成就。下列關于成就的說法正確的是()①古巴比倫漢謨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成文法典②古印度的主要書寫材料和重要的出口物資是莎草紙③古埃及人創(chuàng)造了從1到9的數字,發(fā)明了“0”④古希臘蘇格拉底等人奠定了西方的哲學基礎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4.阿拉伯人有一句諺語:“人間懼怕時間,而時間懼怕金字塔?!睔v經數千年風雨滄桑的金字塔,見證了古埃及文明的燦爛與輝煌。下列關于古埃及文明的說法,正確的是()A.古埃及的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B.亞歷山大帝國和拜占庭帝國先后占領古埃及C.古埃及文明延續(xù)了近3000年D.月亮歷是古埃及天文學的突出成就之一5.19世紀前,人們認為古希臘信史始于公元前776年即古代第一屆奧林匹亞賽會。19世紀后期以來,隨著邁錫尼文明和克里特文明的發(fā)現,古希臘文明史被上推到公元前2000年以前。古代西亞、古代埃及和古代印度文明的研究也經歷過類似過程。這說明()A.歷史資料的多元性推動歷史認知的進步B.文字記載的主觀性限定解讀歷史的邊界C.世界文明的多樣性體現歷史進程的樣態(tài)D.歷史記憶的傳承性塑造族群身份的認同6.公元前4世紀晚期,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入侵波斯帝國,歷經10年征戰(zhàn),建立了疆域遼闊的大帝國。下列對亞歷山大帝國和波斯帝國表述錯誤的是()A.疆域都地跨歐亞非三大洲B.都實行行省制度C.都推行君主專制D.都任用希臘人擔任重要職務7.中古西歐的教會學校教授數學、天文、音樂、文學等,雖以宗教為目的,但時刻不忘告誡人們須孝敬父母,不許偷盜、殺人等,這表明教會學校()A.推動自然科學發(fā)展B.強化思想文化控制C.重視宗教倫理教化D.促進理性思維形成8.關于津巴布韋的巨石建筑群,19世紀歐洲殖民者主觀地認為當地非洲人根本不能修建這么宏偉的建筑。后來經過考古學家系統(tǒng)調查、發(fā)掘和綜合研究,確認巨大的建筑群是古代南部非洲文明的代表。據此,無法得出的結論是()A.立場和偏見會影響歷史解釋B.歐洲殖民侵略導致非洲文明衰落C.非洲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D.考古成果為歷史研究提供了證據9.“一般看來,這一變化對歐洲人是有利的,但對其他地方的人則意味著災難,如由于歐洲傳來的天花等疾病,美洲人口大量減少;非洲出現跨大西洋的奴隸貿易;遠至澳大利亞,則是長期存在的文化和語言的毀滅”?!斑@一變化”()A.使東方完全從屬于西方B.加強了世界各地的聯系C.阻斷了人類文明的進程D.摧毀了亞非拉美的傳統(tǒng)10.1500年到1650年間從美洲流向西班牙的金銀多得令人咋舌,其中大部分又流向了中國,用來換取中國的絲綢、瓷器等產品。這一現象()A.加速了西班牙資本主義發(fā)展B.使美洲傳統(tǒng)社會遭滅頂之災C.推動了世界市場的最終形成D.有利于中國農耕經濟的發(fā)展11.有學者指出,16世紀中期,貿易發(fā)展和物價上漲導致歐洲需要更多的貨幣。由于貴金屬大量流向東方,鑄幣時減少貨幣金銀含量、增加面值便成為應急之策、人們不僅把貶值的貨幣當作足值的貨幣來使用,匯票、信貸的使用范圍也日益流行。該學者意在強調()A.貨幣短缺遲滯了經濟發(fā)展B.新航路開辟的經濟條件漸趨成熟C.價格革命推動了金融創(chuàng)新D.商業(yè)革命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聯系12.1525年馬丁·路德的德語版《圣經》出版之后,德文《圣經》廣泛傳播于西歐。1541年瑞典語《圣經》出版,1550年丹麥語《圣經》出版。法國、英國等國家在16世紀都出現了自己民族語言的《圣經》譯本。材料最能說明()A.西歐掀起宗教改革浪潮B.天主教會遭到沉重打擊C.各國普遍希望加強王權D.民族國家認同逐漸增強13.恩格斯指出:對德國來說,拿破侖并不像他的敵人所說的那樣,是一個專橫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國是革命的代表。上述材料強調了拿破侖()A.受到德國人民的歡迎B.對外戰(zhàn)爭的侵略性C.傳播了法國革命的精神D.是一個專橫跋扈的暴君14.王希教授說:“美國憲法不是一個完美無缺的政治設計,一開始不是,現在也不是,憲法誕生后,它是通過群體談判妥協(xié)而化解危機爆發(fā),參與立憲的利益是多元的,立憲的過程必然是一個協(xié)商和妥協(xié)的過程,由此產生的憲法也必然是一個多元利益相互妥協(xié)的產物?!痹搶W者意在強調美國憲法()A.存在著日益嚴重的體制弊端B.踐行了啟蒙運動的核心內容C.適應了維護穩(wěn)定的現實需要D.創(chuàng)建了西方的民主共和政體15.19世紀中期,資本主義制度得到鞏固和擴展。美、俄兩國分別廢除了本國的奴隸制和農奴制,其共同之處是()A.由對外戰(zhàn)爭失敗激化社會矛盾引起B(yǎng).在平定內部叛亂過程中頒布了法令C.在發(fā)展經濟的同時保留了封建殘余D.為工業(yè)資本主義發(fā)展提供了勞動力16.1879年,德國杜伊斯堡成為世界最大內河港口,輸入礦砂和糧食,輸出煤和鋼鐵制品。1900年,德國船隊總噸位由1870年不足百萬噸發(fā)展至近200萬噸,成為蒸汽時代以來第一個能與大英帝國一爭高低的船隊。由此可知,這一時期的德國()A.已經確立“世界工廠”的地位B.航運業(yè)的發(fā)展助長其海外擴張C.海上實力飛躍源于蒸汽機的改進D.共和政體確立推動經濟飛速發(fā)展二、非選擇題17.(1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在四大文明古國(古埃及、古巴比倫、古代中國、古印度)及希臘、瑪雅人民族的神話故事里,都有大洪水甚至洪水滅世的傳說,只是原因和過程不盡相同。古代希伯來人和古代希臘人也有類似的洪水傳說,其源頭是蘇美爾神話。在蘇美爾人的泥版文書上,人們發(fā)現了故事的最早版本,后通過史詩《吉爾伽美什》被古代希伯來人繼承,并傳到古希臘人那里,于是就有了流傳至今的洪水傳說。中國古代也有“大禹治水”神話傳說,但顯然與上述神話差異較大。——摘編自《世界文明探源》材料二歷史上的諸文明并不是封閉的體系,它本身在不斷地變動,同時各文明之間也在不斷地交流?!拿鞯慕涣?,使各文明創(chuàng)造的成果在短期內即為人類共享,而不必再去重新發(fā)明,因此使人類文明前進的步伐大大加大,這是使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原因。文明的交流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它時常要遇到各種阻礙、挫折、沖突,這也就是文明發(fā)展進程有時不能快捷,反而延緩的重要原因?!R克垚《世界文明史(上)》材料三:世界不應該只有一種文化,經濟一體化可以,但文化、思想是多元的,世界應該是一個萬花筒。(1)根據材料一,指出古代早期文明的特點。(4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概括指出文明交流的主要方式。(2分)(3)根據材料三和所學中世紀的世界知識,談談你對世界文化的認識。(4分)18.(14分)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據統(tǒng)計,我國目前現有農作物中,至少有二三百種是來自國外。宋代以前傳入我國的農作物大多原產于亞洲西部,通過陸上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多為果品和蔬菜,少有糧食作物。明清時期,美洲作物及糧食作物所占比重相對加大,這些美洲作物能夠傳入中國也得益于地理大發(fā)現及新航路的開辟,或是由葡萄牙及西班牙航海者發(fā)現美洲大陸后首先將美洲作物帶回歐洲后,以歐洲為跳板傳入中國,或是傳入中國周邊地區(qū)后再傳入中國。概括而言,中國與世界各地區(qū)之間的農作物傳播持續(xù)了4000余年?!幾源匏济鳌睹髑鍟r期絲綢之路上的中國與世界》材料二:所有的人類歷史都在一定的生態(tài)背景中展開。1492年,哥倫布開創(chuàng)了跨大西洋的定期物種交流,這一過程最顯著的結果是美洲印第安人獲得了一大批新的植物和動物,新的農作物在某些程度上拓展了美洲農業(yè)的潛力,并使當地人的飲食更加多樣。但同時他們也染上了到那時為止他們仍不熟悉的破壞性疾病,包括天花、麻疹、腮腺炎、百日咳和流感等,這些傳染病在1500年到1650年間在美洲肆虐,奪去了50%-90%的當地人的生命。南北美洲向世界食品作物庫貢獻了玉米、馬鈴薯、煙草、番茄、菠蘿等物種。其中一些作物給非洲和亞歐的廣大地區(qū)造成了革命性的結果?!溃┘s翰·麥克尼爾《世界歷史中的物種交流》完成下列要求:(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宋朝至明清時期外來農作物的來源地、品種和路徑的變化,并指出明清時期外來農作物傳入的原因。(9分)(2)據材料二,指出哥倫布開創(chuàng)的物種交流對美洲社會產生的影響。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在當時的中國這種“革命性的結果”是如何體現的?(5分)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646年,日本進行大化改新,全面模仿隋唐的政治體制,儒家思想對這次改革影響顯著。701年,文武天皇頒布《大寶律令》,將《周易》《尚書》《論語》等作為大學或國學的必修課程。日本天皇年號也深受中國儒家文化的影響。儒家文化滲透到日本政治、道德意識、社會生活等各個領域。——摘編自謝放《中外文化發(fā)展歷程》材料二:17~18世紀歐洲掀起了一股巨大的“中國熱”浪潮。中國的瓷器、絲綢和典章文物風靡歐洲。歐洲思想家們將孔子和儒家具有自然傾向的天道觀、無神論以及倫理道德吸收過來,成為他們批判封建神權的思想武器。他們非常欣賞中國的教育制度和官吏選拔制度,因為官吏主要來自于通過考試選拔的優(yōu)秀讀書人,這些官吏沒有世襲的特權?!幾越窒椤度鍖W在國外的傳播與影響》材料三:1941年賀麟在《儒家思想的新開展》中提出“新儒家”概念,他認為新儒學就是“吸收、轉化、利用、陶熔西洋文化以形成新的儒家思想、新的民族文化”“儒家思想的新開展,是在西洋文化大規(guī)模輸入后,要求自主的文化”?!幾詮堈衍?、孫燕京《中國近代文化史》(1)根據材料一,概括儒家文化對日本的影響。(6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17~18世紀儒學在歐洲傳播的背景。(8分)(3)根據材料一、二、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中外文化交流的認識。(6分)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