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哲學當中認識和實踐的四點體會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e647c43218ada3411010f0b6fbcbbb3/9e647c43218ada3411010f0b6fbcbbb31.gif)
![馬克思主義哲學當中認識和實踐的四點體會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e647c43218ada3411010f0b6fbcbbb3/9e647c43218ada3411010f0b6fbcbbb32.gif)
![馬克思主義哲學當中認識和實踐的四點體會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e647c43218ada3411010f0b6fbcbbb3/9e647c43218ada3411010f0b6fbcbbb33.gif)
![馬克思主義哲學當中認識和實踐的四點體會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e647c43218ada3411010f0b6fbcbbb3/9e647c43218ada3411010f0b6fbcbbb34.gif)
![馬克思主義哲學當中認識和實踐的四點體會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e647c43218ada3411010f0b6fbcbbb3/9e647c43218ada3411010f0b6fbcbbb3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z馬克思主義哲學當中“認識和實踐〞的四點體會淺析?實踐論?一、世界是可以認識的從哲學史看,大多數(shù)哲學家,包括所有的唯物主義者和徹底的唯心主義者,都主*世界可以認識的。茍子說得好:“凡以知,人之情也??梢灾镏硪?。〞這就是說,人有能力去認識世界,世界是可以被人認識的。費爾巴哈講得更加形象,他說:“自然界是一本不隱藏自己的大書,只要我們?nèi)プx它,我們就可以認識它。〞這是唯物主義者的答復。不可知論。這方面也就也有著名學者,比方中國先秦哲學家莊周、近代英國的休謨和德國的康德,它們的主要觀點是:世界是不可認識的,或者至少是不能徹底認識的,不可知識論盡管是荒唐的,還得認真對待。實踐是對不可知論最有力的駁斥。就是說,對不可知論的批判,固然可以作理論上的分析,但是,最根本的是依靠實踐。確實,從實踐的觀點看問題,不可知論是完全站不住腳的。通過科學家的努力、研究〔反復的調(diào)查、實驗總結(jié)一系列的實踐〕,最終拿出科技開展成果。不可知論者就是對科技開展成果的視而不見,科學家把飛船送上月球又使之重返地面,說明人們對宇宙航行的規(guī)律的認識是正確的。再如,我們學習安裝收音機的時候,都有這樣的體會:經(jīng)過幾番曲折,屢次失敗,最后安裝完畢,收間機里傳來了電臺播送的樂曲,我們都會拍手稱快,喊著:“成功了,成功了!〞成功,證明收間機的構(gòu)造可以被我們所認識,證明我們的這種認識是符合客觀實際的,是正確的,再如電腦的創(chuàng)造和廣泛普及,說明人類自身還是能認識自己的大腦,對硅中中電子運動的規(guī)律的認識是正確的。事實上,人們在實踐中,每天都把許許多多“自在之物〞轉(zhuǎn)變成被認識了的“為我之物。〞特別是在科學技術獲巨大開展的今天,電子計算機、原子彈、氫彈、宇宙飛船、人造衛(wèi)星、激光器等等,都是前所未有的。無數(shù)過去被認為不可理解、不可思議的事物,被人們一一認識了。實踐每前進一步,都是對不可知論的駁斥。這是毫無疑義的。馬克思主義是認識論的樂觀主義。馬克思主義者能認識世界,這意味著能夠通實踐改造世界。施甸人在縣委、政府的領導下,一定能認識施甸的縣情,走出一條合施甸實際的現(xiàn)代開展路子。〔補充:世界可知,這是科學存在和開展的根據(jù),但這并不意味著世界的秘密已經(jīng)提醒無遺了。在現(xiàn)實世界中,確實還有許許多多“不解之謎〞需要我們?nèi)ヌ剿?。如果說,一切都已提醒無遺了,國家還要培養(yǎng)則多的科學家干什么.總之,世界上的事物,只有和未知的區(qū)別,根本不存在不可認識的東西?!扯③`是認識的來源實踐,不是一個新名詞,馬克思主義以前,就有不少哲學家使用過。但是,對什么是實踐的解釋,各派哲學卻大相徑庭。在如唯心主義者把實踐看作思想的活動。如我國明朝主觀唯心主義哲學家王陽明,主*“知行合一〞,認為思想活動本身就是實踐。這些都是不正確的說法,在此就不多講了,下面我們看馬克思主義的是怎么解釋實踐的.馬克思主義第一次對實踐作出了科學的說明,把實踐看作是人類有目的地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zhì)活動的整體。并強調(diào)在人類的實踐活動中最根本的是生產(chǎn)活動。人們只有進展生產(chǎn),才有糧食吃,才有衣服穿,才有房子住,才有可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等方面的活動。生產(chǎn)活動是人類一切活動的根底。在生產(chǎn)活動中,表現(xiàn)了人類實踐活動的一些根本特點,首先,生產(chǎn)是改造自然界的物質(zhì)活動。其次,生產(chǎn)勞動是有目的活動。再次,人類生產(chǎn)從一開場就具有社會性,實踐是社會的實踐。馬克思主義能夠科學地把握實踐在社會生活中的意義,這是因為歷史唯物主義發(fā)現(xiàn)和論證了生產(chǎn)勞動在人類生活中的地位、作用。由此,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才能把實踐和認識聯(lián)系起來,強調(diào)實踐是認識的根底。認識來源于實踐,下面讓我們舉列作一些說明。認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但是,離開實踐,認識不會發(fā)生。印度發(fā)現(xiàn)過狼孩。小孩幼時被失狼仔的母狼帶入狼穴,跟狼一塊生活、長大,這些小孩養(yǎng)成了狼的習性,吃生肉,在地上爬行,不會勞動,不會說話,也不會思維。我國明朝,明成祖為了奪取建文帝的帝位,把建文帝的兒子朱文珪關閉起來,當時朱文珪只有兩歲,一關幾十年,到被釋放出來已是五十七歲的人了。按照孔子講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的要求,應該是很有些見識的人了,但是,釋放出來的朱文珪卻連牛馬也不認識。狼孩有人的頭腦,但失去了人的智慧。朱文珪活五十多歲,對客觀世界卻一無所知??梢姡斯庥蓄^腦,沒有實踐,還不能產(chǎn)生認識。我們又看另外的情況:老漁工伏在般艙里聽水聲,可以分辨水下有何種魚群。有本領的獵人,晚上能從野獸眼里反射出的不同光點,判斷來的是野豬還是狐貍。蛇醫(yī)看見蛇咬過的傷口,能立刻指出作惡的是眼鏡蛇還是蝮蛇。老漁工、獵人、蛇醫(yī)的知識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我們?nèi)⒂^工藝美述展覽,經(jīng)掌會被巧奪天工的藝術品所吸引,從工藝加工的藝人為什么有那樣高超的技術,難道他們是天生的奇才.不是。他們的知識,才能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從實踐中產(chǎn)生的。實踐出認識、出智慧。同志在?實踐論?中很生動地表述了認識來源于實踐的道理,他說:“你要有知識,你就得參加變革現(xiàn)實的實踐,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變革梨子,親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組織同性質(zhì),你就得實行物理學和化學的實驗,變革原子的情況。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論和方法,你就得參加革命。〞人們只有在改造實現(xiàn)世界的實踐中,能主動地接觸事物,才能發(fā)現(xiàn)事物的相互聯(lián)系,找出事物的規(guī)律,把握事物?!鲗嵺`不僅是認識的來源,而且是認識開展的動力人的認識為什么會從不知到知,從知之不多到知之較多,從低級到高級地向前開展呢.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這是由于認識和實踐的矛盾運動的結(jié)果。有些情況也說明認識有可能走在實踐的前面推動實踐開展,比方說,有了*項理研究成果,才開辟了相應的生產(chǎn)技術部門。但總的來主部,不是因為認識的需要而去實踐,而是由于實踐的需要而開展的認識。通常是實踐向認識提出課題。在研發(fā)課題的過程中及結(jié)果,又豐富了認識。有時還佐證了過去或已有的認識是否正確??梢赃@么講,實踐不僅是認識的來源,認識開展的動力,而且是檢驗認識是否正確的標準,又是認識的目的?!魅说念^腦是產(chǎn)生思想的加工廠我們說,認識來源于實踐。這里說的認識、包括知識,才能在內(nèi),它們都從實踐中來的。從人類認識的總體來看是這樣;對個人來說,也是這樣。說到個人,有些人就不以為然了。他們認為,一個人的聰明才智,全靠有一個好的腦子。有一個好的腦子,重要不重要呢.重要。但是,如果,我們只憑一個好的腦子,不通過實踐,能不能成才呢.不能。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年輕時受王陽明的“知是行之始〞的影響,取名“陶知行〞。后來,他從實踐中發(fā)現(xiàn)“知是行之始〞不對,應該是不行不知,行而后知,于是改名為“陶行知〞。他這個名字改得好,符合事實。人的認識是人腦對外部世界的反映。人腦是重要的,沒有人腦,當然不會認識。但是,人腦本身不會產(chǎn)生認識。人腦只有去接觸和反映外部世界時,才能獲得認識。也就是說,人如果不在實踐中和外界接觸,外部世界就不會反映到頭腦里面來。人腦象一個加工廠。加工廠只能加工原料,只有把原料送進加工廠,才能出產(chǎn)品。人腦也一樣,只能加工從實踐中獲得的對外部世界的感性材料,離開了實踐,客觀事物是不會反映到人腦中來的,任何英雄豪杰,他們的頭腦和普通人一樣,也只能起一個加工廠的作用,不能起更多的作用。拿牛頓來說,他是大科學家,頭腦是靈敏的,但他的認識同樣是來源于實踐。他在科學上的輝煌成就,不是腦子自由創(chuàng)造,而是對自然現(xiàn)象深入觀察、研究的結(jié)果。同是一個牛頓,在他生活的最后二十五年,因為丟開了科學實踐,專門研究上帝,他也就不再有創(chuàng)造創(chuàng)造了。事實證明,脫腦實踐,封閉了認識來源的大門,人的聰明才智就會枯竭?!惭a一點:成認知識,才能來自實踐,并不否認人在生理上的秉賦有差異〕總之,人要獲得知識,要有一個**的腦子,腦子的生理素質(zhì)好,是出智慧,出才能的有利因素,但是,人腦畢竟只是個加工廠,沒有從實踐中輸送來的原材料,它是不會有什么成品的?!髦苯咏?jīng)歷和間接經(jīng)歷人的一切知識都從實踐中來的,也就是從人的直接經(jīng)歷中來的。但是,地理歷史,天上人間,個人不可能事事直接經(jīng)歷。在座的誰登上過喜馬拉雅山之巔,有誰去非洲天然動物園,有誰吃過砒霜.去過這些地方的人,親身試毒的人,是很少的,絕大多數(shù)人通常是從他們拍攝、編寫的電影、報刊、書本上獲得有關的知識。一切知識都是來自實踐,這是從知識的總體上來說的。個人的知識,則有直接經(jīng)歷和間接經(jīng)歷兩局部。其間接經(jīng)歷,在別人那里又是直接經(jīng)歷。我們沒有去過非洲天然動物園,關于非洲天然動物園的認識,對于我們來說是間接經(jīng)歷,對于去過的人則是直接經(jīng)歷。我們是從去過非洲天然動物園的人那里,得到相關的知識,所以,我們關于非洲天然動物園的認識,也還是發(fā)源于直接經(jīng)歷。個人從直接經(jīng)歷得來的知識,當然是珍貴的。但這局部知識畢竟有限,個人必須大量地吸收間接經(jīng)歷。十六世紀,麥哲倫和他率領的二百六十五名水手,花了近三年時間,歷盡艱險,付出二百四十七人犧牲的代價,繞地環(huán)環(huán)行一周,證明了地球是圓的。今天,我們了解地球是圓的,就不必重演麥哲倫的歷史。可見,間接經(jīng)歷也是珍貴的,牛頓說過:“假設我能比別人了望得略為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馬克思主議哲學認為認識來源于實踐,強調(diào)實踐第一的觀點,絕不是否認書本知識的重要。09年5月18日,國家副主席,同志在中央黨校作了“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重要講話,也就是號召大家從書本當中獲取一些珍貴的間接經(jīng)歷,從而提高我們工作生活的能力。三、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感性認識是認識的初級形式所謂感性認識,就是人們在實踐中憑借感官,直接把客觀事物所顯示的各種信息傳遞到大腦皮層,形成客觀事物的具體映像。感性認識的根本形式有感覺、知覺和表象。感覺是客觀事物或人體自身內(nèi)部運動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覺器官,在頭腦中產(chǎn)生這些作用的反映。比方來自客觀事物引起的視覺、聽覺、味覺而感知的顏色、聲音、溫度、味道等個別屬性。還有來自人體自身運動的感覺如動覺、觸覺、平衡覺、機體覺等,餓、飽等就是這類感覺。人在實踐中獲得認識是從感覺開場的,人的感覺能力又是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和開展的,專門從事*種工作的人,和*種客觀事物接觸多了,對這一類事物的感能力就是比常人興旺。知覺是人腦通過感覺對客觀事物各局部和屬性的整體反映。任何客觀事物都是由多種屬性和局部組成的綜合體。感覺是對*個綜合體的個別屬性的反映,而知覺則是這個屬性的綜合,感覺和知覺在人們感知事物過程中是不能分割的。和感覺一樣,人們的知覺也是大家實踐活動中開展起來的。表象是過去感知的事物形象在記憶中的再現(xiàn)。在座到過長城游覽過,長城的雄偉形象、蜿蜒在崇山峻嶺中的雄姿長期保存在美好的記憶中。?列子?上說,韓娥歌聲“余音繞梁,三日不絕。〞說明人聽到悅耳的歌聲后,可以長時間地保存在聽知覺的記憶中。見到美女,帥男也同樣會保存在視覺的記憶中。表象是對知覺的直接綜合和概括。表象在感性認識中是一個重要的形式。在人的記憶中留下的對客觀事物的表象越全面,越豐富,就越有助于到對事物的本質(zhì)的、全體的認識。一切知識都發(fā)源于感情認識。在科學史上,許多重大的創(chuàng)造創(chuàng)造都離不開對自然物的直接感知。比方傳說我國古代大創(chuàng)造家魯班、創(chuàng)造鋸子。但是,感性認識是有局限性的,要認識事物的本質(zhì)和規(guī)律性,還必須使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理性認識是認識的高級形式所謂理性認識,就是在感性認識的根底上,借助理論思維對客觀事物的本質(zhì)和一般特性的反映。它的根本形式有概念、判斷和推理。概念是思維的根本形式之一,人們在社會實踐中,積累了大量的感性材料,經(jīng)過分析與綜合,把事物的共同特點抽象出來,概括為一般的本質(zhì)的東西,就出現(xiàn)了飛躍,產(chǎn)生了概念。判斷是概念的展開,任何一個概念必須借助一個或一系列的判斷來展開它,才能獲得明晰的內(nèi)容。推理就是由判斷過渡到新判斷的理性活動。概念組成判斷,判斷組成推理。判斷的前提,推出的判斷叫結(jié)論。推理就是由前提和結(jié)論組成的。推理的作用在于認識事物復雜的深層的本質(zhì)聯(lián)系,推理作用還表現(xiàn)在能總結(jié)過去和預測未來。我國地質(zhì)學家李四光創(chuàng)立的地質(zhì)力學源理,不僅科學地解釋了地殼構(gòu)造和地殼運動的歷史,還為預測地層和尋找油礦等提供了有關數(shù)據(jù),人們對天體的認識,有些并不是直接觀察到的,而是根據(jù)觀測資料,通過計算,用推理發(fā)現(xiàn)的。可見,概念、判斷、推理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已經(jīng)不是停留在事物的外部現(xiàn)象,而是深入到事物的本質(zhì)和內(nèi)部聯(lián)系了。是認識的高級形式。△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辯證統(tǒng)一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是同一認識過程的兩種不同水平的認識形式。它們都是在實踐的根底上產(chǎn)生的。它們是有區(qū)別的,又是不可分割的,感性認識需要深入到理性認識,理性認識必須依賴于感性認識。在實際工作中只靠經(jīng)歷辦事,把認識只停留在感性認識階段的人,叫作經(jīng)歷主義者。這樣的人不能從特殊的經(jīng)歷中概括出一般的東西,原封不動地到處套用過去的經(jīng)歷,就不可防止地要犯主觀主義錯誤。在實際工作中只靠馬克思主義書上的只言片語辦事,不能把一般原理和具體實踐相結(jié)合的人,叫做教條主義者,在實踐中必然會造成主觀和客觀的別離,陷人主觀主義。經(jīng)歷論和唯理論對認識過程的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各持一端,看起來是截然相反的兩種傾向。究其根本卻又是同一東西,這就是形而上學地把感性和理性割裂開來了。所以,對感生認識和理性認識的關系,要辯證地理解,既要反對那種輕視感性經(jīng)歷,脫離實際的苦思冥想;也要反對輕視理性思維的經(jīng)歷主義傾向。要多思考,不僅在讀書的時候要用腦子想一想,就是在實踐過程中,也要積極地思考,自覺地進展分析與綜合,充分地發(fā)揮思維活動的能動作用。在實踐根底上,堅持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辯證統(tǒng)一,才能發(fā)現(xiàn)真理,排除謬誤,不斷開展真理性的認識。四、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西方人吃飯有個習慣,吃完兒道主菜之后,常常還要來個布丁。沒有吃過布丁的人,沒法想象它是什么味道。聽*甲說布丁是甜的,又軟又松,聽*乙說,布丁是咸的,又酥又脆。甲說的是真.還是乙說的真.無法判斷。英國有句諺語:“布丁之證明在于吃。〞也就是說,只要你去吃上一回,布丁到底是什么滋味就得到了證明。用哲學的語言來概括,這就是叫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在人類生活的漫長歲月中,人們常常是自發(fā)地運用這個實踐標準去檢驗自己的認識。可是在許多具體的工作、生活中,有很多同志卻偏偏不理解“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而弄出很多主觀的標準來。先讓我們看看主*主觀標準論的幾種有代表性的觀點。第一種可以叫做“權(quán)威〞標準。一些人把皇帝、“圣人〞、?圣經(jīng)?奉為絕對權(quán)威,奉為真理的最高裁決者。在我國歷史上,皇帝因為是人間的最高統(tǒng)治者,執(zhí)行“天〞的旨意,“金口玉言〞,他的話也就成了檢驗真理的最高標準。在中世紀的歐洲,?圣經(jīng)?成為鑒別是非的唯一標準。可白尼的日心說,達爾文的進化論等等,都曾經(jīng)因為觸犯了?圣經(jīng)?,被教會宣布為“異端邪說〞。顯然,這些都完全不是什么真理的標準,而是蒙味主義,**迷信。第二種是以我的意見為標準。中國明代的思想家李贄反對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在他看來,儒家經(jīng)典也并不是“萬世之至論〞。這在當時無疑是有積極意見的思想。則,到底應該以什么為標準呢.他說:“以吾心之是非為是非〞。這樣,他雖然反對了對“圣人〞的迷信,出路卻沒有找對。如果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意見為標準,那就變成“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實際上也就沒有非標準了。第三種是以多數(shù)人的意見為標準。這個觀點有一定的迷惑性,因為它說的是多數(shù)人,比起那種以我為標準的“唯我論〞來,似乎要“客觀〞一點。其實,這同樣是不能成立的。從人們把握真理的過程來看,真理,往往是由個別人或少數(shù)人首先發(fā)現(xiàn),而多數(shù)人卻暫時不能擺脫傳統(tǒng)偏見的束縛。在科學史上,真理在開場的時候僅僅掌握在少數(shù)人手上,更是不乏其例。真理常常是在沖破眾人的偏見中為自己開辟道路的,如果把多數(shù)人的意見作為真理的標準,只能淹沒和扼殺真理,何況,有的時候,所謂多數(shù)只是由于懾服于*種權(quán)勢所造成的。所以,多數(shù)人同意決不能作為真理的標準。第四種是以觀念的是否清楚、明晰為標準。這實際上是心理學的標準。這種標準也是不能成立的。因為講清楚、說明白了,不等于就正確。講清楚、說明白的錯事十分多,甚至錯在什么地方都十分清楚。況且,*一種觀念對*三是清楚明白的,而對李四卻可能既不清楚,也不明白。可見,把清楚明白作為檢驗真理的標準是行不通的。第五種是以是否有用為檢驗真理的標準。這是大家熟悉的市儈哲學。也就是說“但凡有利于我們的工作,并使我們獲得效果的東西是真理〞。按照這個邏輯,剝削和侵略對帝國主義是有利的,因而也就成為了“真理〞了。販賣毒品對致富是有利的,因而也成為了“真理〞了。這顯然是十分荒唐的。這種實用主義標準是孤立地把效果當作真理的標準,這種效果只能是指的滿足,主觀上的*種需要,因而也是徹頭徹尾的主觀標準。以上,我們把主觀標準的表現(xiàn),略舉了五種,還可以舉出很多種。但是,這種種說法,盡管有些差異,卻有一個最本質(zhì)的共同點,這就是從主觀*圍內(nèi)去尋找真理的標準,用認識去檢驗認識。然而,真理是客觀的,要檢驗認識的真理性,只在主觀領域兜圈子,是不會有結(jié)果的。我們常常聽到一些人說,什么真理標準!誰有權(quán),誰就有真理,權(quán)力就是真理的標準。這種說法顯然是不對的??墒牵挸鲇幸?,“權(quán)力標準〞這個東西,在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確實出現(xiàn)過。比方在上世紀的六七十年代,林彪、康生、“四人幫〞搞的。他們大樹特樹絕對權(quán)威,把的話說成“句句是真理〞,是“最高標準、最后標準〞,這實際上是把領袖神化,和上面所說的?圣經(jīng)?標準、圣人標準在本質(zhì)上沒有什么差異,只不過余上了革命的油彩,披上了馬列主義、思想的外衣罷了。粉碎“四人幫〞以后,有的還是堅持這種錯誤觀點?!皟蓚€但凡〞,即“但凡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但凡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這是違背了馬列主義、思想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馬克思主義把實踐作為認識的根底,提出只有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從而科學地解決了真理的客觀標準問題。為什么說只有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呢.前面我們說到,人們主觀*圍之間的認識是否符合客觀外界的實際,在認識*圍兜圈子,是沒有方法把二者加以比擬,是找不到標準的。而客觀事物本身也不可能直接作出答復,不能直接“表態(tài)〞。唯一的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航空航天設備研發(fā)生產(chǎn)合作協(xié)議
- 醫(yī)用針頭購買合同范例
- 充電樁安裝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影視化妝技術支持服務合同
- 假發(fā)買賣合同范本
- 保育員合同范本
- 刷墻協(xié)議合同范本
- 工程項目人員職責劃分-圖文
- 中介有解約合同范本
- 保潔勞務標準合同范本
- BMS基礎知識培訓
- 質(zhì)保管理制度
- 2024年全國卷新課標1高考英語試題及答案
- 2024年10月自考13003數(shù)據(jù)結(jié)構(gòu)與算法試題及答案
- 華為經(jīng)營管理-華為激勵機制(6版)
- 2024年標準化工地建設管理實施細則(3篇)
- 2024新版《藥品管理法》培訓課件
- 干燥綜合征診斷及治療指南
- 糧油廠食品安全培訓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教師領導力》2022-2023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電力基本知識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