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光澤縣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項目技術方案_第1頁
福建省南平市光澤縣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項目技術方案_第2頁
福建省南平市光澤縣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項目技術方案_第3頁
福建省南平市光澤縣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項目技術方案_第4頁
福建省南平市光澤縣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項目技術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歡迎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福建省南平市光澤縣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項目技術方案2014年10月福建省南平市光澤縣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項目技術方案承擔單位(蓋章):編寫:審核:審批:年月日批準單位(蓋章):審批:年月日目錄一、概述 51.1項目區(qū)概況 51.2目標任務 51.3工作內容 61.4總體要求 61.4.1技術要求 61.4.2質量要求 7二、資料收集與分析 8三、作業(yè)依據 83.1政策及法律法規(guī)依據 83.2技術依據 9四、主要技術要求 114.1數學基礎 114.2主要精度要求 11五、設計方案 135.1工藝流程 135.2前期工作準備及人員準備 145.2.1宣傳動員 145.2.2建立各級工作組織機構 145.2.3對工作組織機構人員進行培訓 145.2.4培訓外業(yè)調查人員 145.3工作底圖與調查表的制作 155.3.1制作工作底圖 155.3.2制作調查表 155.4開展外業(yè)入戶權屬調查 155.4.1調查內容 155.5內業(yè)矢量化及屬性信息上圖 195.5.1矢量化及調查屬性上圖 195.6成果審核公示 205.7制作宗地圖并頒證 215.8建立數據庫及匯總面積 225.8.1數據接邊 225.9建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管理信息系統 235.10檢查驗收 245.11資料歸檔 24六、人員設備配置及工作計劃 256.1建立項目部 256.2人員配置及職能 256.3設備配置 266.4分階段工作安排 26七、質量管理 277.1機構設置 277.2檢查方式 277.3檢查比例 277.4檢查依據 277.5檢查內容 277.5.1權屬調查成果檢查 277.5.2數據規(guī)范性檢查 297.5.3數據庫驗收 29八、安全措施 30九、成果資料 30十、主要問題及處理 32十一、附錄 34附錄A發(fā)包方編碼規(guī)則 34附錄B承包地塊編碼規(guī)則 36附錄C摸底調查表 38附錄D調查表 40附錄E承包方屬性表 42附錄F發(fā)包方屬性表 43附錄G農戶確認表 44附錄H公示表 45附錄I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 47附錄J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薄 62附錄K戶主聲明書 65附錄L戶主委托書 66附錄M指界委托書 67附錄N示意圖 69附錄O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共有權人變更申請書 70附錄P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共有權人變更申請書 71附錄Q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互換合同 72附錄R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 76附錄S數據匯總表(到鄉(xiāng)鎮(zhèn)、村、組) 80一、概述1.1項目區(qū)概況光澤縣,位于福建省西北部,閩江富屯溪上游,武夷山脈北段,介于北緯27°18′-27°59,東經117°00′-117°40′之間,與閩贛兩省的武夷山、邵武、建陽、黎川、資溪、貴溪、鉛山七縣市交界。境內群山連綿,山高谷深,千米以上山峰有570座,有“一灘高一丈,光澤在天山”之說。光澤地處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qū),盛產糧食、煙葉、藥材、瓜類、甘蔗、荸薺等,水產養(yǎng)殖、畜牧業(yè)發(fā)展迅速。光澤是福建省19個邊界縣(市)之一,是鷹廈鐵路進入福建的第一個縣,316國道橫貫縣境,縣城距武夷山機場大約100千米。全縣國土面積2232.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0萬畝,山地面積278萬畝,林地積234萬畝,森林覆蓋率達77%,森林蓄積量1063萬立方米,竹林面積31.8萬。光澤縣在福建省的位置1.2目標任務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工作是在穩(wěn)定農村集體土地二輪承包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耕地和“四荒地”等農村土地承包的確權登記和頒證。以現有的土地承包合同、權屬證書和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成果為依據,查清承包地塊的面積和空間位置,建立健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簿和農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系統,妥善解決承包地塊面積不準、四至不清、空間位置不明、登記簿不健全等問題,把承包地塊、面積、合同、權屬證書全面落實到戶。把中央關于保持“現有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穩(wěn)定并長久不變”的政策落實到實處,實現依法賦予農民對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和收益等權能。1.3工作內容主要工作內容范圍包括:收集整理資料;開展技術培訓;開展航飛并制作正射影像圖;入戶調查并上圖,并對初步成果進行公示;制作承包地地籍圖、農戶承包土地示意圖等;建立農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系統;建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簿。1.4總體要求按照“保持穩(wěn)定、依法依規(guī)、尊重歷史、因地制宜、民主協商、注重實效、主體明確”的基本原則,全面落實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逐步建立“權屬清晰、保護嚴格、管理規(guī)范、流轉順暢”的農村現代土地承包經營權產權制度。1.4.1技術要求嚴格按照農業(yè)部辦公廳關于印發(f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試點工作規(guī)程(試行)》的通知(農辦經〔2012〕19號)、《農村承包土地調查技術規(guī)程(試行)》、《農村承包土地調查數據庫規(guī)范》、《南平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指導方案的通知》、《光澤縣關于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工作的通知》、《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調查規(guī)程》NY/T2537-2014、《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要素編碼規(guī)則》NY/T2538-2014、《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數據庫規(guī)范》NY/T2539-2014、《數字測繪產品檢測驗收規(guī)定和質量規(guī)定》GB/T18316—2008等標準和要求執(zhí)行。1.4.2質量要求(1)外業(yè)調查充分利用1:1000(1:2000)比例尺新的航空正射影像圖成果作為工作底圖,以村民小組(社)為單位實地逐地塊入戶進行野外調查。調查應客觀、公正,面積、空間位置和權屬等信息應得到承包農戶充分認可,確保圖、數、實地三者一致。(2)計量單位長度單位采用米(M),面積計算單位采用畝或平方米(M2),面積統計匯總單位采用公頃,米、平方米和公頃保留2位小數。(3)界線來源縣界采用全國二次土地調查成果確定的行政區(qū)界線。鄉(xiāng)鎮(zhèn)村組行政界線,采用光澤縣農村集體土地確權成果界線。鄉(xiāng)鎮(zhèn)村組行政界線未予明確或存在糾紛的,應予以標注。(4)面積計算承包面積按照實測面積或調繪面積計算,坡地等地塊按投影水平面積計算。(5)地塊編碼統一按照農業(yè)部制定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承包合同)和承包地塊編碼規(guī)則》編碼。(6)時間要求根據合同簽訂時間要求完成成果資料編制。二、資料收集與分析背景資料,如《光澤縣國土志》等;各級政府關于承包地確權的政策文件、要求等;二調數據庫及最新的土地利用變更調查數據;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成果資料;農用地分等定級數據;二輪土地承包資料,包含以村、組為單位,開展土地承包合同、臺賬、登記簿、調整變更情況、土地流轉情況、其他方式承包情況等相關信息和資料;戶籍信息資料;其他方面資料,如各類行政范圍界、申請書、委托書等。三、作業(yè)依據3.1政策及法律法規(guī)依據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當前農業(yè)和農村經濟發(fā)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發(fā)[1993]11號);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切實加強農業(yè)基礎建設進一步促進農業(yè)發(fā)展農民增收的若干意見》(中發(fā)[2008]1號)(節(jié)選);3)《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2009年促進農業(yè)穩(wěn)定發(fā)展農民持續(xù)增收的若干意見》;4)《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大統籌城鄉(xiāng)力度進一步夯實農業(yè)農村發(fā)展基礎的若干意見》(中發(fā)[2010]1號)(節(jié)選);5)《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fā)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節(jié)選);6)《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7)《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8)《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9)《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10)《土地登記辦法》;11)《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12)《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guī)定》(原國家土地管理局[籍]字第26號);1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14)《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管理辦法》;3.2技術依據1)《關于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試點工作的意見》(農經發(fā)[2011]2號);2)《農業(yè)部辦公廳關于印發(f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試點工作規(guī)程(試行)〉的通知》(農辦經[2012]19號);3)《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試點工作規(guī)程(試行)》;4)《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技術規(guī)程》(農業(yè)部丹東會議研討稿);5)《福建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試點工作方案(試行)》;6)《地籍調查規(guī)程》(TDT1001—2012);7)《地籍測繪規(guī)范》(CH5002-94);8)《全球定位系統(GPS)測量規(guī)范》(GB/T18314-2009);9)《全球定位系統實時動態(tài)測量(RTK)技術規(guī)范》(CH/T2009-2010);10)《測繪成果質量檢查與驗收》(GB/T24356-2009);11)《數字測繪成果質量檢查與驗收》(GB/T18316-2008);12)《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分幅與編號》(GB/T13989-1992);13)《1:500、1:1000、1:2000地形圖要素分類與代碼》(GB14804-93);14)《1:500、1:1000、1:2000地形圖圖式》(GB/T20257.1-2007);15)《基礎地理信息數字成果1:5001:10001:2000數字高程模型》(CH/T9008.2-2010);16)《基礎地理信息數字成果1:50001:100001:250001:500001:100000數字高程模型》(CH/T9009.2-2010);17)《遙感影像平面圖制作規(guī)范》(GB15968-1995);18)《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編碼規(guī)則》(農業(yè)部丹東會議研討稿);19)《農村土地承包信息庫數據庫規(guī)范》(農業(yè)部丹東會議研討稿);20)《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基本規(guī)定》(CHT9005-2009);21)《基礎地理信息要素分類與代碼》(GB/T13923-2006);22)《國土基礎信息數據分類與代碼》(GB/T13923-92);23)《土地利用數據庫標準》(TD/T1016—2007);24)《城鎮(zhèn)地籍數據庫標準》(TD/T1015-2007);25)《關于<國土資源信息專用標準規(guī)則>等4項標準試用的通知》(國土資信辦發(fā)[2008]19號);26)《國土資源數據庫數據質量檢查驗收規(guī)范》(試用);27)《國土資源數據中心數據管理與維護指南》(試用);28)《國土資源信息專用標準規(guī)則》(試用);29)《土地管理檔案目錄數據庫標準》(試用)。四、主要技術要求4.1數學基礎(1)比例尺農村承包土地調查基礎工作底圖全縣采用1:1000(1:2000)比例尺。(2)坐標系統坐標系統:統一采用CGCS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CGCS2000實施條件不具備的地區(qū)也可采用1980西安坐標系,但應與CGCS2000進行聯測以建立轉換關系;(3)高程系統:1985國家高程基準;投影方式:圖件或數據應采用高斯-克呂格投影。采用標準的3°分帶的平面直角坐標系統;必要時,亦可按1.5°分帶或任意中央經線的3°分帶。4.2主要精度要求地籍圖上界址點相對于鄰近控制點的點位中誤差和相鄰界址點之間的間距中誤差原則上不得超過表1的規(guī)定。表1地籍圖平面位置精度單位:米地區(qū)分類比例尺點位中誤差相鄰界址點間距中誤差平原、丘陵地1∶5000.150.121∶10000.300.241∶20000.600.481∶50001.200.96山地、高山地山地、高山地1∶5000.230.181∶10000.450.361∶20000.900.721∶50001.801.44五、設計方案5.1工藝流程收集基礎資料并分析收集基礎資料并分析編制實施方案編制實施方案收集清理成果成立項目部收集清理成果成立項目部前期工作準備及人員培訓前期工作準備及人員培訓外業(yè)調查準備外業(yè)調查準備召開動員會召開動員會實地調查宗地權屬和界址狀況實地調查宗地權屬和界址狀況填寫宗地屬性調查表繪制地籍草圖填寫宗地屬性調查表繪制地籍草圖確認調查成果確認調查成果外業(yè)調查成果檢查移交外業(yè)調查成果檢查移交圖形矢量化及屬性上圖圖形矢量化及屬性上圖審核、制作公示資料和公示審核、制作公示資料和公示建立數據庫系統建立數據庫系統面積量算生成臺賬面積量算生成臺賬成果上報及驗收成果上報及驗收建立登記簿與制作證書申請發(fā)證建立登記簿與制作證書申請發(fā)證5.2前期工作準備及人員準備5.2.1宣傳動員由政府主管部門采取廣播、電視、網絡、召開會議、舉辦培訓班和印發(fā)宣傳資料等方式,廣泛宣傳《農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規(guī)和黨的現行農村政策,講清本次確權登記的意義、內容、方法和步驟,為鄉(xiāng)鎮(zhèn)、村社培訓一批確權登記業(yè)務骨干。逐級召開動員會,由縣政府主管部門組織各個鄉(xiāng)鎮(zhèn)召開動員會,由鄉(xiāng)鎮(zhèn)組織作業(yè)單位現場負責人、村委會干部、村民小組組長以及指界委托人、村民代表等召開動員會,讓農戶了解調查的意義和要求,配合該次調查。5.2.2建立各級工作組織機構在縣、鄉(xiāng)鎮(zhèn)、村建立統一的確權登記組織機構。在鄉(xiāng)鎮(zhèn)組織各村組建立以村三職干部為核心的工作組,村三職干部實行統一協調和分社包干負責制。每個村民小組推選3-5名了解農村土地二輪延包工作的社員代表,與分社負責的村干部組成工作小組,具體負責該社確權登記相關工作。5.2.3對工作組織機構人員進行培訓實行分級培訓的方式,即縣培訓鄉(xiāng)鎮(zhèn),鄉(xiāng)鎮(zhèn)培訓村,縣上分片進行培訓指導。5.2.4培訓外業(yè)調查人員針對光澤縣農村承包地經營權確權登記試點相關技術要求,培訓外業(yè)調查人員,對作業(yè)流程,作業(yè)方式,技術要求、工作態(tài)度等進行統一培訓要求。5.3工作底圖與調查表的制作5.3.1制作工作底圖根據航攝測量獲得1:1000(1:2000)數字正射影像圖,在DOM上套合最新確定的行政界線,并將村組名稱等套合到DOM上,以村民小組為單位,根據村民小組面積大小情況,按1:500(1:1000)—1:800(1:1500)比例分幅打印出圖,形成外業(yè)調查工作底圖。5.3.2制作調查表根據收集農戶信息等資料,制作承包方信息表、發(fā)包方信息表;按照“保持穩(wěn)定”和“因地制宜”兩個基本原則的要求,制作宗地屬性調查表和戶主信息表作為外業(yè)調查記錄的表。5.4開展外業(yè)入戶權屬調查5.4.1調查內容1、發(fā)包方調查發(fā)包方的調查以收集到的土地承包合同、土地承包經營權證、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頒證成果和其它合法權屬資料為基礎。發(fā)包方調查內容包括發(fā)包方的名稱和負責人姓名等信息。發(fā)包方按以下情形確定:(1)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屬于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發(fā)包方為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2)已經分別屬于村內兩個以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的,發(fā)包方為村內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3)國家所有依法由農民集體使用的農村土地,發(fā)包方為使用該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委員會或者村民小組。承包合同生效后,集體經濟組織的發(fā)生分立或者合并的,發(fā)包方名稱確定為分立或者合并后的集體經濟組織名稱。發(fā)生變更的,發(fā)包方名稱確定為變更后的集體經濟組織名稱。承包合同生效后,發(fā)包方的承辦人或負責人發(fā)生變更的,負責人姓名為變更后的發(fā)包方負責人姓名。2、承包地塊調查承包地塊的調查內容包括地塊名稱、合同面積、土地利用類型、土地用途、質量等級、是否基本農田、承包方(代表)以及地塊坐落等信息。承包地塊調查過程中,現場應填寫《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調查表》。承包地塊調查的指界人按以下原則確定:指界人應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家庭承包的指界人為承包方代表或委托代理人;其他方式承包的指界人為單位法人代表、承包方本人或其委托代理人。指界前應通知調查地塊及其毗鄰地塊的指界人如期到現場指界,填寫并確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調查表》。單位法人代表進行指界時,須出示法人代表身份證明書和法人代表個人身份證明。委托代理人進行指界時,應出示委托人和受托人的身份證明書以及調查確認委托書。調查員會同相關指界人共同指界,并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調查表》上簽章或捺手印確認。調查人員應充分利用工作底圖,標注地塊的空間分布情況,重點反映對地塊方位坐落(四至)、距離和空間方位描述起關鍵作用地物點、特征點等信息。對于權屬調查前地塊邊界已經滅失、由多個承包方共同承包經營的,應根據承包合同由各承包方相互協商處理,盡可能恢復原地塊邊界,得到各方認可后分承包方進行調查?;謴瓦吔绱_有困難的,由調查員會同相關指界人根據原承包合同的記載,按比例劃分工作邊界,并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調查表》中予以注明。對于存在承包經營權權屬爭議的地塊,不進行四至確認,應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調查表》中對權屬爭議情況予以注明。土地利用現狀、土地用途與土地承包合同、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等描述不符的,應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調查表》中予以注明。調查指界完成后,調查員須按相關編碼規(guī)則的要求對承包地塊進行預編碼,并在工作底圖上進行標注形成調查草圖。調查草圖的繪制內容包括:1)地塊編碼;2)地塊的范圍界線;3)具有明顯方位意義、對地塊四至描述起關鍵作用的地物名稱,如較大的河流、道路、獨立地物的名稱等;4)標明地塊調查情況的信息,包括發(fā)包方名稱、調查人員和指界人員、調查日期信息等。3、承包方調查承包方的調查以收集到的土地承包合同、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和其他合法權屬資料為基礎。承包方調查應以承包方為單位填寫《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調查歸戶表》,表中發(fā)包方和承包地塊信息應直接采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調查表》記載的結果。承包方信息有爭議且無法達成一致處理意見的,應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調查歸戶表》中予以注明。承包方調查分家庭承包和其它方式承包兩種類型進行。A、家庭承包承包方調查包括承包方代表(戶主或農戶代表人)的姓名、住所和農戶家庭成員的姓名、與戶主關系和身份證號碼。承包方代表按以下情形確定: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等證書上記載的人;依法登記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等證書的,并在承包合同上簽字的人;前兩項規(guī)定的人死亡、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或者因其他原因無法確認的,為農戶成員推選的人。承包方代表的住所以承包方代表的宅基地地址或長期穩(wěn)定住所地址為依據。農戶家庭成員信息以戶口簿登記信息為基本依據。承包合同生效后,農戶家庭成員分家的,應按現狀進行調查。B、其它承包承包方調查包括承包方(單位或個人)的名稱或姓名、住所。承包方為單位時,調查單位名稱和單位住所。承包方為個人時,調查個人姓名和個人住所。4、調查表填寫發(fā)包方調查以發(fā)包方為單位填寫《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發(fā)包方屬性調查表》,承包方調查以承包方為單位填寫《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承包方屬性調查表》?!掇r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發(fā)包方屬性調查表》中涉及發(fā)包方和承包地塊的信息,須以《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承包方屬性調查表》為基礎按承包方進行歸攏。調查表格填寫須嚴格按相應的填表說明要求進行。(1)實地調查由委托的指界人現場指界,技術單位作業(yè)人員逐地塊調查宗地的承包經營權狀況和界址,繪制圖斑并在圖斑內填寫圖斑編號等信息形成草圖,并現場核實填寫調查表;完成一個村民小組后,將調查草圖、調查表等外業(yè)調查成果,交指界人簽字(摁手?。┎⑸w村委公章;此成果作為外業(yè)調查的基礎資料。(2)調查成果確認將地籍草圖、宗地屬性調查表、承包土地臺賬、承包方信息表和發(fā)包方信息表整理后形成外業(yè)調查成果,并交給指界人和村組確認。指界人需要確認的內容包括:農戶地塊數量是否正確,是否有地塊遺漏,地塊名稱是否準確,臺賬上的地塊是否都已調查等信息。指界人確認無誤后在地籍草圖和宗地屬性調查表上簽字并摁手印表示確認。(3)外業(yè)調查成果檢查對外業(yè)調查成果,公司將組織總工辦等對外業(yè)完成的初步成果進行檢查。檢查地塊的空間位置是否準確、邊界是否正確、權利人是否正確、圖面是否整潔、調查要素是否齊全、調查信息填寫是否規(guī)范等。(4)調查成果移交將檢查合格的調查成果移交至內業(yè)數據處理部門進行內業(yè)矢量工作。5.5內業(yè)矢量化及屬性信息上圖5.5.1矢量化及調查屬性上圖由數據處理部門對調查草圖的主要道路、水系以及與宗地四至相關的居民點和承包地宗地進行矢量化,生成數字線劃圖,并對宗地進行編號上圖。1、外業(yè)調查表錄入外業(yè)作業(yè)人員在結束每個小組外業(yè)調查后,將外業(yè)調查表錄入電腦,形成宗地屬性調查表和承包方屬性表的電子表格。2、調查圖、表排錯數據部門對外業(yè)調查底圖進行矢量化后,將外業(yè)調查電子表格導入軟件排錯,對底圖上出現的錯誤,包括外業(yè)編號重號以及漏編等錯誤由調查外業(yè)人員配合內業(yè)人員改正。3、入庫前準備將承包地塊、權屬界線、基本農田保護區(qū)、地形地貌圖層信息進行數據調查、格式轉換,統一規(guī)范,做入庫前準備。承包地塊信息屬性結構、權屬界線屬性結構、基本農田保護區(qū)屬性結構詳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數據庫標準》。地形地貌屬性結構如下:地形地貌圖層包括主要的道路、水系以及居民點等非承包地信息。地形地貌屬性結構描述表(DXDM)序號字段名稱字段代碼字段類型字段長度小數位數值域約束條件備注1標識碼BSMInt10>02地類代碼DLDMChar8土地利用現狀分類3地類名稱DLMCChar10土地利用現狀分類5.6成果審核公示1、初步成果審核將上圖初步成果匯總后,報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和縣級主管部門審核。2、制作公示成果對數字線劃圖和宗地屬性表進行入庫,通過建庫軟件匯總后制作公示圖和公示表。3、成果公示確認經審核后的初步成果到村、組進行公示,公示成果得到農戶確認后,農戶須在公示圖、表上簽字摁?。还酒陂g發(fā)現有誤的,須及時修改。4、修正對公示中農戶提出的異議外業(yè)人員及時在公示圖上修正,然后移交數據處理部門進行內業(yè)修正。5、第二次公示將第一次公示出現的問題經外業(yè)和內業(yè)人員改正無誤后再進行第二次公示,直到所有成果沒有錯誤和異議為止。公示無異議的,由農戶簽字確認后作為承包土地地籍圖,以及農戶基本信息表的簽字認可,由村組上報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匯總并核對后上報縣級人民政府。5.7制作宗地圖并頒證1、申請由農戶提出登記申請,與發(fā)包方簽訂承包合同。2、完善承包合同根據此次農村承包地經營權確權登記調查的結果,完善農民承包經營權合同。3、制作宗地圖宗地圖即承包地塊示意圖,利用軟件程序生成宗地圖,用于經營權證書。4、制作經營權證書頒證根據數字線劃圖制作承包地塊示意圖,并結合臺賬、承包方信息表和發(fā)包方信息表,制作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政府農業(yè)部門審核申請材料后頒發(f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5、建立登記薄根據鄉(xiāng)鎮(zhèn)上報的登記資料,由縣級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門按照統一格式建立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簿。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簿應當采用紙質。為避免登記資料遺失破壞,應當進行異地備份。有條件的地方,應當采取多種方式多地備份。5.8建立數據庫及匯總面積5.8.1數據接邊1、基本原則圖形接邊差不大于規(guī)范和本設計書中規(guī)定的平面、高程中誤差2倍。在限差之內,可平均配賦,但應保持地物,地貌相互位置和走向的正確性。外接邊的圖幅,在內接邊和最終檢查后統一進行。各類地物接邊不得改變其真實形狀和相關位置,直線地物應從距相對測繪面積線最近的轉折點進行接邊,地貌接邊不得產生變形。與原有地形圖接邊應加強檢查,確保本次測繪無錯誤存在。2、接邊安排根據各個外業(yè)作業(yè)組的統一安排進行外業(yè)接邊。3、接邊步驟外業(yè)預接邊:在外業(yè)調查完成時,接邊雙方應先將外業(yè)成果匯總,進行預接邊,根據事實情況進行接邊調整,達到圖形基本能接上邊。內業(yè)接邊:在內業(yè)矢量化完成后,完全按照接邊安排進行各分包標段接邊,為了確保數據的唯一性,收集到被接邊方數據后,嚴格參照被接邊方數據進行接邊調整,達到完全接邊;若確實需要修改被接邊方數據,接邊方需根據接邊實際情況將問題告知被接邊方,待被接邊方修改完成后,接邊方需再次獲取被接邊方數據進行二次接邊,直至達到完全接邊。4、接邊內容所有外業(yè)調查上圖及內業(yè)矢量化要素都必須嚴格接邊,包括權屬界線、承包地塊邊線、地形要素等。5、注意事項若出現鄉(xiāng)鎮(zhèn)飛地現象,嚴格按照行政權屬進行作業(yè)并接邊。6、再入庫內業(yè)處理部門將公示修改后的數據再重新入庫。7、檢查完善數據庫將修正后的數字線劃圖、宗地屬性表、發(fā)包方信息表、承包方信息表等數據重新導入數據庫,建立縣級農村土地承包信息數據庫。8、面積量算匯總利用承包地管理系統軟件,進行面積量算匯總,生成各類承包地臺賬、匯總表。5.9建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管理信息系統1、調查工作結束后,應將權屬調查成果資料按照《數據庫規(guī)范》的要求建庫并保存為標準格式數據。數據內容包括基礎地理要素、承包土地權屬要素、對應的柵格數據以及相關附屬信息等。2、以縣為單位建立調查數據庫及管理信息系統,系統以GIS平臺為基礎,滿足各級數據庫之間的互聯互通和同步更新。數據庫管理系統應滿足空間數據(矢量或柵格)和與之關聯的屬性數據的管理,具有數據輸入、編輯處理、查詢、統計、匯總、制圖、輸出,以及更新等功能。調查數據入庫前必須依照工作底圖、調查表和實際情況檢查點、線、面之間的關系,并進行拓撲處理,構建拓撲關系并核查其正確性。同一個縣級轄區(qū)內不同調查單元上報數據結果后,應進行數據匯總和拼接,相鄰調查單元柵格數據拼接誤差不超過較高精度圖像的2個像元,矢量數據拼接應確保拓撲關系正確。不同比例尺的數據接邊,以大比例尺調查結果為依據。數據入庫前,應以縣為單位檢查數據的完整性、準確性、邏輯一致性,以及數據分層和文件命名的規(guī)范性等。上級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門對下級部門上報的數據制定統一的檢查和接邊技術方案,整合后導入本級數據庫和管理信息系統。5.10檢查驗收1、申請項目驗收在完成調查公示入庫匯總后,公司內部對全部成果進行依次內部檢查,檢查合格后申請業(yè)主單位和行政主管部門對該項目成果進行驗收。在驗收通過后,利用該成果予以登記。2、成果上報及驗收將最終成果報上級主管部門檢查驗收。5.11資料歸檔按照2010年農業(yè)部、國家檔案局頒發(fā)的《關于加強農村土地承包檔案管理工作的意見》(農經發(fā)[2010]12號),技術作業(yè)單位對資料整理歸檔,移交光澤縣農村承包地經營權確權登記領導小組辦公室,縣鄉(xiāng)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門整理登記相關資料進行歸檔。六、人員設備配置及工作計劃外業(yè)組內業(yè)組項目部航攝組數據處理組控制測量組外業(yè)調查組建庫入庫組外業(yè)組內業(yè)組項目部航攝組數據處理組控制測量組外業(yè)調查組建庫入庫組軟件支持組6.2人員配置及職能成立項目部,下設協調組、檢查組、項目組、確權登記組、數據處理組、建庫入庫組、軟件支持組,確權登記組、數據處理組、建庫入庫組要有足夠的人員。各工作組職能分工:序號項目部組成職能備注1項目部成立項目部并確定各組人員安排、技術指導并解決生產過程中的困難其中高工一名,工程兩名2協調組負責項目部的日常工作、進度控制和協調公司領導一名,生產中心兩名3檢查組負責方案審查及質量檢查4項目組項目具體安排、前期資料收集分析與方案編制、成果匯總提交、定期向項目部匯報工作5確權登記組承包地權屬界線調查及公示6數據處理組數據處理、圖形制作與數據匯總統計及公示資料的制作7建庫入庫組數據庫及管理系統建設8軟件支持組提供數據處理及建庫等工作的軟件支持6.3設備配置1、硬件配置主要硬件配置情況:計算機XX臺、對講機XX部、汽車XX輛、數碼照相機XX個、繪圖儀XX臺。2、軟件配置CASS9.0成圖軟件,ArcGIS10.0和Office辦公軟件等。6.4分階段工作安排時間段工作內容職能職責準備階段1、資料收集與分析2、調查準備工作國土部門和公安部門資料的收集,作業(yè)單位應嚴格按照技術標準執(zhí)行。調查階段外業(yè)實地調查各個鄉(xiāng)鎮(zhèn)落實好各個村組工作機構,由各村組安排指界人員配合作業(yè)單位技術人員展開外業(yè)實地調查工作。建庫階段1、矢量化及建立數據庫2、量算匯總作業(yè)單位人員應嚴格按照相應的數據庫規(guī)范執(zhí)行。公示階段1、制作公示資料2、公示各村組工作機構組織村民到現場來簽字確認調查結果,由作業(yè)單位技術人員針對公示出現的問題及時處理與記錄。系統建立階段1、需求分析2、系統設計3、軟件開發(fā)4、軟件測試5、軟件驗收作業(yè)單位軟件部門要按照各項文件要求進行農村承包經營權管理系統開發(fā)和建設。成果匯總提交階段1、制作登記簿和臺賬2、制作經營權證書3、成果匯總提交作業(yè)單位應按照相應的技術規(guī)范和要求進行成果匯總提交。七、質量管理7.1機構設置各單位應成立質量管理領導小組,負責項目的質量管理工作,下設專門的質量檢查人員。項目質量檢查采用作業(yè)組自檢—項目級全面檢查—單位級抽樣檢查。7.2檢查方式外業(yè):(1)數據采集復核(2)巡視檢查外業(yè)內業(yè):全面檢查各工序成果資料。7.3檢查比例1、作業(yè)組自檢:100%2、項目級檢查:外業(yè)10%,內業(yè)100%3、單位級抽樣檢查:外業(yè)5%,內業(yè)10%7.4檢查依據按照本技術方案第“四”、“五”節(jié)要求。7.5檢查內容7.5.1權屬調查成果檢查(1)調查原圖檢查檢查工作底圖與成果圖的比例尺、坐標系統和制作單元是否一致;調查原圖所采用的正射影像、地籍圖、地形圖、土地利用現狀圖等基礎資料是否符合相關技術要求;圖面信息是否清晰規(guī)范,如反映承包地塊空間分布格局的基礎地理信息(道路、溝渠、田坎及居民點等地物信息)是否完整全面。(2)地塊預編碼檢查檢查權屬地塊預編碼是否規(guī)范,有無重漏。如果地塊以內部順序號預編地塊編碼,應著重檢查其與規(guī)范完整編碼的關聯性。(3)承包地權屬狀況檢驗對發(fā)包方、承包方、合同情況、地塊情況、共有人情況等內容是否與實地一致進行檢驗。(4)承包經營權調處情況檢驗檢查在承包地權屬調查過程中,是否按照爭議調處原則處理了有關爭議問題,對爭議問題的處理方法是否得當,有關記錄資料是否完整有依據。對于權屬資料信息與實際不符、資料缺失的,是否根據有關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進行處理,待爭議妥善解決以后再進行確權登記。對于存在承包經營權權屬爭議的地塊,待爭議是否妥善解決以后再進行確權登記。對共有人確定存在爭議的,是否依據有關法規(guī)和政策進行處理,無異議后再進行確權登記。(5)指界情況驗收依據《入戶調查表》情況,實地核查承包地權屬是否與權利人狀況一致。指界人是否符合法律規(guī)定,是否有權利人簽字。農村承包地實測或調繪成果所表述的空間地理范圍是否真實反映了指界人意愿,是否存有疑問。(6)承包地塊確權公示圖檢查地塊編碼(預編)、承包方代表姓名等地塊相關信息是否準確齊全。有明顯方位意義、對地塊四至描述起關鍵作用的地物名稱,如河流、道路、居民點及其他獨立地物等注記是否規(guī)范完整。標明地塊公示圖繪制情況的信息,包括所描繪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或組)名稱、調查日期、調查員、審核員、比例尺、指北針等是否完整。公示圖的字跡是否清晰易辨、標注是否清楚無異議,數字標注是否規(guī)范統一,能否滿足后期數據入庫需要。公示區(qū)域應在合適位置標注農業(yè)局負責人、村民小組負責人與調查人的聯系方式,方便村民對有異議的內容進行了解。7.5.2數據規(guī)范性檢查(1)調查成果比例尺、數學基礎、計量單位的規(guī)范性檢查主要檢查比例尺、坐標系統、高程系統、投影方式、計量單位的選擇是否符合相關技術規(guī)程和地方要求。(2)成果編碼規(guī)范性檢查檢查確權成果中發(fā)包方編碼、承包地塊編碼、承包方編碼、承包合同編碼等是否符合規(guī)范。7.5.3數據庫驗收(1)入庫前數據驗收調查數據入庫前必須依照工作底圖、調查表和實際情況檢查點、線、面之間的關系。檢查內業(yè)數據采集的正確性、與調查資料的一致性等方面的情況。并進行拓撲處理,構建拓撲關系并核查其正確性。(2)基礎地理信息檢驗檢查承包地塊分布區(qū)內的基礎地理信息是否完整。(3)數據結構檢查農村承包土地調查數據庫的內容、要素分類代碼、數據分層、數據文件命名規(guī)則、圖形和屬性結構、字段命名、數據字典、數據交換格式和元數據等是否符合相關技術標準和規(guī)范,是否存在明顯數據缺陷。(4)數據庫功能檢查數據庫功能是否健全,運行是否正常。八、安全措施為使該項目工程能順利完成,保證車輛、儀器及人身安全,由項目經理及項目安全部負責人負責安全保證工作,其下設專職安全人員1人,兼職安全員2人。(一)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堅持“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在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生產工作的同時,開展安全評比工作。(二)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做好工作現場的防火、防電、防雷、防洪、防坍塌等工作。(三)每天工作前后,應認真清點工作底圖,避免丟失。(四)根據工作現場情況制定事故防范措施及應急措施。(五)保證本次安全生產所必需的資金投入。九、成果資料1、航空攝影測繪成果,包括數字航空攝影技術設計書;數字航空攝影真彩色影像數據;數字航攝儀技術參數;數字航空攝影POS或其它附屬儀器記錄數據及相關的數據處理成果;像片中心點坐標數據;其他相關資料。2、像片控制測量成果,包括外業(yè)像片控刺點像片;GPS像片控制點坐標;GPS像片控制點點位分布略圖;GPS控制點平差結果;GPS控制點點之記。3、DEM成果,包括1:1000(1:2000)數字高程模型DEM數據1套;DEM相應元數據1套。4、DOM成果,包括1:1000(1:2000)真彩色數字正射影像圖2套;DOM相應元數據1套。5、以村民小組為基本單元的農村承包地調查工作底圖(1:1000)(1:2000)電子版1套、紙質版一式2份。6、農戶土地承包調查資料。7、地藉測量原始記錄。8、各村承包土地地藉圖(1:1000)(1:2000)。9、各村民小組承包土地地藉圖(1:1000)(1:2000)。10、土地承包臺賬。11、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薄(臺賬)。12、農村土地承包花名冊。13、農村土地承包合同書。14、全縣土地承包農戶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15、覆蓋全縣各個鄉(xiāng)鎮(zhèn)的農村土地承包信息數據庫及信息管理系統。16、土地承包信息數據庫及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分析文檔、項目管理文檔、系統安裝手冊、系統運行手冊、用戶使用手冊等。17、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工作實施方案。18、分戶檔案(一戶一檔)和分村民小組檔案。19、、檢查驗收意見。以上成果資料除原始觀測數據、數據成果外,一般文檔需同時提供無安全設置的Word和PDF格式文件。所有成果資料的格式、規(guī)格、裝訂、存儲、組卷等均按照相關要求進行。十、主要問題及處理技術單位外業(yè)作業(yè)人員在完成一個村組的時候,要提前聯系下一個村組,以便讓村組人員做好準備,便于安排人員提高工作效率。技術單位作業(yè)人員要有強烈的工作責任心,對每個地塊必須走到、看到、問到,在調查的時候一定要準確的繪制承包地范圍界,避免承包地面積過大或過小的問題。土地流轉的問題處理:對于權屬調查前地塊邊界已經滅失、現實承包地塊由多個承包方共有承包經營權的,應根據承包合同和各承包方相互協商處理,盡可能恢復原地塊邊界,得到各方認可后分承包方調查。恢復邊界確有困難的,由調查員會同相關指界人根據原承包合同的記載,按面積比例劃分工作邊界,并在《調查表》中注明。撂荒地的處理問題:外業(yè)在實地調查的時候,遇到多年撂荒的承包地,戶與戶的邊界線難于區(qū)分,對于此問題,外業(yè)人員應弄清楚該承包地的大致劃分,然后,繪制出邊界線,先戶戶的地塊區(qū)分開,編號方式為:“地塊碼+二輪承包面積”如:A1-1:0.5畝。組與組、村與村接邊問題:每個組都有一張結合表,在調查完成后,根據結合表對村組相鄰邊界進行接邊。在調查過程中假如該組界范圍內有其他組的地塊,那么要求把其他組的地塊圈繪上,做好注記;注記方式統一為:某某組/某某村飛地。由項目負責人負責做好飛地地塊統計,并交代給負責該組飛地的人員,確認是否是事實,如果是,那么看看是否調查到位,地塊邊線有無沖突。有就及時修改調整。道路、溝渠等現狀地物是否該納入承包地的問題:1、如果該道路、溝渠外業(yè)在調查過程中確認是農戶臨時道路為了耕種的,外業(yè)人員繪制邊界線時把道路、溝渠一并繪制為承包地時,外業(yè)人員需要注記:注記內容為:“該道路、溝渠屬于承包地臨時道路、溝渠”2、需要注意的是:外業(yè)人員如果判定不是承包地的臨時用地的道路或自然溝渠,作業(yè)員必須按照實地情況,把承包地劃分為兩個自然地塊。不能合并為一個地塊。權屬名稱標注的問題:對主要1M以上的道路及河流,水庫等都應有相應的名稱、材質、河流流向等進行注記。不能納入確權的要素匯總:退耕還林地不納入承包地確權內,確認出來的退耕地直接在圖上標明“XX村+XX農戶+退耕地”;被征用的承包地不納入承包地。確認出來的退耕地直接在圖上標明“XX村+被征用地”。十一、附錄附錄A發(fā)包方編碼規(guī)則1)發(fā)包方編碼采用五層14位層次碼結構,按層次分別表示縣級編碼、鄉(xiāng)級編碼、村級編碼、組級編碼,發(fā)包方編碼結構如表2所示。表2發(fā)包方編碼層次第一層第二層第三層第四層編號××××××××××××××位置第1~6位第7~9位第10~12位第13~14位說明縣級編碼鄉(xiāng)級編碼村級編碼組級編碼2)發(fā)包方編碼方法發(fā)包方編碼中,第一層次為縣級編碼,位數設置6位;第二層次為鄉(xiāng)級編碼,位數設置3位,在縣級編碼后續(xù)編;第三層次為村級編碼,位數設置3位,在鄉(xiāng)級編碼后續(xù)編;第四層次為組級編碼,位數設置2位,在村級編碼后續(xù)編;3)發(fā)包方賦碼規(guī)則縣級編碼中,統一采用國家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qū)劃編碼》(GB/T2260-2007)。鄉(xiāng)級編碼中,凡民政部門確認的街道、鎮(zhèn)、鄉(xiāng),按照國家標準《縣級以下行政區(qū)劃編碼編制規(guī)則》(GB/T10114-2003)編制,其鄉(xiāng)級編碼為001~399;民政部門未確認的開發(fā)區(qū)、工礦區(qū)、農場等類似鄉(xiāng)級單位,鄉(xiāng)級編碼為400~999。鄉(xiāng)級編碼具體編碼如下:001~099表示街道;100~199表示鎮(zhèn);200~399表示鄉(xiāng);400~999表示類似鄉(xiāng)級單位。村級編碼中,村民委員會編碼為001~199,居民委員會編碼為200~399,村集體經濟組織編碼為400~599,其它類似村(居)民委員會編碼為600~999。若鄉(xiāng)級下沒有村級單位,則對應的村級編碼以000表示,以保證編碼長度的一致性。組級編碼中,村民小組編碼為01~49,村內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編碼為50~99。若村級下沒有組級單位,則對應的組級編碼以00表示,以保證編碼長度的一致性。附錄B承包地塊編碼規(guī)則1)承包地塊編碼采用五層19位層次碼結構,按層次分別表示縣級編碼、鄉(xiāng)級編碼、村級編碼、組級編碼和承包地塊順序碼,承包地塊編碼結構如表2所示。表2承包地塊編碼層次第一層第二層第三層第四層第五層編號×××××××××××××××××××位置第1~6位第7~9位第10~12位第13~14位第15~19位說明縣級編碼鄉(xiāng)級編碼村級編碼組級編碼承包地塊順序碼2)承包地塊編碼方法承包地塊編碼中,第一層次為縣級編碼,位數設置6位;第二層次為鄉(xiāng)級編碼,位數設置3位,在縣級編碼后續(xù)編;第三層次為村級編碼,位數設置3位,在鄉(xiāng)級編碼后續(xù)編;第四層次為組級編碼,位數設置2位,在村級編碼后續(xù)編;第五層次為承包地塊順序碼,位數設置5位,在組級編碼后續(xù)編。3)承包地塊賦碼規(guī)則縣級編碼中,統一采用國家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qū)劃編碼》(GB/T2260-2007)。鄉(xiāng)級編碼中,凡民政部門確認的街道、鎮(zhèn)、鄉(xiāng),按照國家標準《縣級以下行政區(qū)劃編碼編制規(guī)則》(GB/T10114-2003)編制,其鄉(xiāng)級編碼為001~399;民政部門未確認的開發(fā)區(qū)、工礦區(qū)、農場等類似鄉(xiāng)級單位,鄉(xiāng)級編碼為400~999。鄉(xiāng)級編碼具體編碼如下:001~099表示街道;100~199表示鎮(zhèn);200~399表示鄉(xiāng);400~999表示類似鄉(xiāng)級單位。村級編碼中,村民委員會編碼為001~199,居民委員會編碼為200~399,村集體經濟組織編碼為400~599,其它類似村(居)民委員會編碼為600~999。若鄉(xiāng)級下沒有村級單位,則對應的村級編碼以000表示,以保證編碼長度的一致性。組級編碼中,村民小組編碼為01~49,村內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編碼為50~99。若村級下沒有組級單位,則對應的組級編碼以00表示,以保證編碼長度的一致性。承包地塊順序碼中,編碼為5位,用00001~99999表示,在組級編碼后順序編碼。承包地塊編碼中,新增承包地塊在原承包地塊編碼最大順序號后續(xù)編;被分割的承包地塊編碼廢除,分割出來的地塊在原承包地塊編碼最大順序號后續(xù)編;被合并的承包地塊編碼都廢除,合并的地塊在原承包地塊編碼最大順序號后續(xù)編。附錄C摸底調查表農戶承包地登記基本信息表(摸底調查)發(fā)包方全稱發(fā)包方負責人農戶基本信息戶主姓名身份證號碼聯系電話承包方住址郵政編碼二輪承包合同編號地塊總數二輪承包起止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止承包地二輪總面積畝共有人情況承包地情況姓名與戶主關系身份證號碼備注姓名與戶主關系身份證號碼備注地塊名稱承包地二輪面積(畝)是否基本農田承包方式(家庭承包或其他承包)四至備注(自留地、機動地等情況)東南西北附錄D調查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地塊調查表權屬單位:XXX縣(區(qū))XXX鎮(zhèn)(鄉(xiāng))XX村XX組承包方編碼承包方名稱所有權性質地塊編碼地塊名稱合同面積(畝)土地利用類型土地

用途質量

等級是否基本農田地塊

類別四至指界人備注東南西北指界人:調查人:調查日期:注1:承包方編碼:如A(B。。。。Z)1(A代表XX村1組,B代表2組以此類推,Z代表26組;注2:承包方名稱:承包地塊權利人(通常指戶主)注3:所有權性質:(10國有土地所有權、30集體土地所有權、31村民小組、32村級集體經濟組織、33鄉(xiāng)級集體經濟組織、34其他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注4:地塊編碼:圖表地塊需要編碼對應,如A(B。。。。Z)1-1(A代表XX村1組,B代表2組以此類推,Z代表26組;A1中的1代表1組的第一戶農戶,A1-1中的-1代表代表1組的第一戶農戶的第一個地塊。)注5:地塊名稱:當地農戶對田地塊的習慣叫法注6:土地類型按《土地利用現狀分類》(GB/T21010-2007)填寫至二級類的編碼,常用有水田(011)、水澆地(012)、旱地(013)、果園(021)、茶園(022)、其他園地(023)魚塘(114)等;注7:土地用途:種植業(yè)(1)、林業(yè)(2)、畜牧業(yè)(3)、漁業(yè)(4)、非農業(yè)用途(5);注8:質量等級:01一等地(大于900kg/畝)、02二等地(800-900kg/畝)、03三等地(700-800kg/畝)、04四等地(600-700kg/畝)、05五等地(500-600kg/畝)、06六等地(400-500kg/畝)、07七等地(300-400kg/畝)、08八等地(200-300kg/畝)、09九等地(100-200kg/畝)、10十等地(小于100kg/畝);注9:地塊類別(10承包地塊20非承包地塊21自留地22機動地23四荒地29其它集體土地);注10:四至:填寫當前地塊的東南西北的地塊權利人名字;附錄E承包方屬性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調查歸戶表權屬單位:XXX縣(區(qū))XXX鎮(zhèn)(鄉(xiāng))XX村XX組承包方承包合同家庭成員(僅家庭承包方式)承包方編碼承包方類型承包方名稱證件

類型證件號聯系電話地址郵政編碼原合同編號承包

方式承包期限起承包期限止姓名身份證號與戶主

關系是否共有人備注注1:農戶編碼,英文大寫字母+流水號(大寫字母代表的意義不再強調);注2:承包方類型:1農戶、2個人、3單位;注3:承包方名稱:地塊權利人(戶主)注4:證件類型:1居民身份證、2軍官證、3行政、企事業(yè)單位機構代碼證或法人代碼證、9其他;注5:承包方式:10家庭承包、90其他方式、91招標、92拍賣、93公開協商;注6:承包期限起與承包期限止:當地二輪承包地的承包起止時間;注7:與承包方代表關系填(10本人、20家庭成員關系、21配偶、22子女、23父母、24祖父母、25孫子女、26兄弟、27姐妹、29其他家庭成員)注8:備注:1死亡、2新生、3嫁入(入贅)、4嫁出、5遷移、9其他附錄F發(fā)包方屬性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發(fā)包方調查表權屬單位:XXX縣(區(qū))XXX鎮(zhèn)(鄉(xiāng))發(fā)包方發(fā)包方代表發(fā)包方編碼發(fā)包方全稱姓名證件類型證件號電話號碼郵政編碼通訊地址注1:發(fā)包方編碼是權屬單位代碼,發(fā)包方為村民小組、村或其他村民集體組織,相應代碼為宗地編碼中的相應部分,組級為14位,村級為12位。若村內沒有組,則對應的組代碼為00。附錄G農戶確認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農戶確認表戶主:家庭住址:鄉(xiāng)(鎮(zhèn))村組地塊總數:塊實測總面積:畝共有人情況姓名與戶主關系身份證號碼備注姓名與戶主關系身份證號碼備注承包地情況地塊編碼地塊名稱實測面積(畝)是否基本農田承包方式(家庭承包或其他承包)四至備注(自留地、機動等情況)東南西北經本人認真核對,對以上內容表示確認無誤。除以上承包地外,本戶不再享有本組其他土地的承包經營權。戶主(簽字摁?。捍砣耍ê炞洲粲。耗暝氯崭戒汬公示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公示表鄉(xiāng)(鎮(zhèn))村組(蓋章)公示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共天)填表人:填表日期:年月日審核人:審核日期:年月日戶主姓名共有人情況承包地塊總數(塊)承包地實測總面積(畝)地塊編碼地塊名稱實測面積(畝)四至備注共有人個數姓名東南西北注:公示前必須將公示有關事項書面通知到每個農戶,且公示時間不低于15天附錄I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樣本封皮底色(紅)國徽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字色為金色)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部監(jiān)制內頁1《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有關規(guī)定第一百二十五條土地承包經營權人依法對其承包經營的耕地、林地、草地等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有權從事種植業(yè)、林業(yè)、畜牧業(yè)等農業(yè)生產?!吨腥A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有關規(guī)定第三條國家實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制度。農村土地承包采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家庭承包方式,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農村土地,可以采取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第九條國家保護集體土地所有者的合法權益,保護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第十條國家保護承包方依法、自愿、有償地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第二十三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向承包方頒發(fā)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或者林權證等證書,并登記造冊,確認土地承包經營權。第二十六條承包期內,發(fā)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第二十七條承包期內,發(fā)包方不得調整承包地。第三十二條通過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依法采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它方式流轉。第四十九條通過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農村土地,經依法登記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或者林權證等證書的,其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依法采取轉讓、出租、入股、抵押或者其它方式流轉。

內頁2編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人民政府印章╳╳╳人民政府印制內頁3*1農地承包權(*2)第號(注:*1處填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簡稱;*2填寫年份)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

內頁4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規(guī)定,為穩(wěn)定和完善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維護土地承包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鞏固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經農業(yè)行政主管部門審查登記,人民政府核準,確認承包方依法取得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特發(fā)此證。發(fā)證機關(?。┠暝氯?/p>

內頁5發(fā)包方全稱承包方代表姓名身份證號碼承包方式承包方住址縣(市)鄉(xiāng)(鎮(zhèn))村組郵政編碼聯系電話土地承包合同編號承包期限年月日至年月日止承包方土地承包經營權共有人情況姓名與戶主關系身份證號碼備注

內頁6承包地實測總面積(畝)承包地塊總數(塊)承包地塊情況地塊名稱地塊編碼實測面積(畝)是否基本農田四至東:西:南:北:東:西:南:北:東:西:南:北:

內頁7承包地塊情況地塊名稱地塊編碼實測面積(畝)是否基本農田四至東:西:南:北:東:西:南:北:填表機關縣級以上地方農業(yè)行政主管部門印年月日

內頁8土地承包經營權變更登記承包方受讓方變更方式面積(畝)合同編號地塊編碼主管部門簽章

內頁9粘貼(打印)承包地塊示意圖注意事項一、本證經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蓋章生效,由承包方保存。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非法收回。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二、本證登記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承包方享有《物權法》、《農村土地承包法》規(guī)定的各項權利和義務。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記載事項應當與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登記簿記載事項一致。四、農村土地承包當事人有權查閱、復制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登記簿記載的事項。五、承包期內,承包方采取轉包、出租、入股方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不需辦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變更。采取轉讓、互換方式流轉部分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共有人自愿放棄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承包方需辦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變更。六、承包期內,承包方全家遷入設區(qū)的市,并轉為非農業(yè)戶口的;或者承包方提出書面申請,自愿放棄全部承包土地的,應當將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交回。七、本證不得涂改、轉借。應妥善保管,如有嚴重污損、毀壞、遺失,應及時報告發(fā)證機關,申請換發(fā)、補發(fā)。內頁10附錄J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薄承包經營權證編號:發(fā)包方全稱:承包期起止:承包方式:承包方代表姓名:身份證號碼:聯系電話:承包合同編號:承包方住址:郵政編碼:承包方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共有人情況姓名與戶主關系身份證號碼備注姓名與戶主關系身份證號碼備注承包地登記總面積(畝):承包地二輪總面積(畝):承包地塊總數(塊):承包地塊情況地塊編碼地塊名稱承包地二輪面積(畝)登記面積(畝)是否基本農田四至備注東南西北填表人:審核人:年月日粘貼(打印)承包地塊示意圖附錄K戶主聲明書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戶主聲明書聲明人:,性別,系縣(市、區(qū))鄉(xiāng)(鎮(zhèn))村組村民,身份證號碼:。為配合辦理福建省市(州)縣(市、區(qū))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的相關事宜,本人作如下聲明:1、本人有權代表本戶所涉及的全部家庭成員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農戶確認表》上簽字;2、本人有權代表本戶所涉及的全部家庭成員在本次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確權登記過程中簽收相關法律文書;3、本人有權委托他人辦理前述兩條事宜。前述聲明內容是家庭全體成員自愿、真實的意思表示,本人承諾對此承擔法律責任。本聲明不可撤銷,自簽字時生效。特此聲明聲明人(簽字摁印):年月日附錄L戶主委托書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戶主委托書委托人:性別:年齡:身份證號碼:承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