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系統(tǒng)的設計熱負荷課件_第1頁
供暖系統(tǒng)的設計熱負荷課件_第2頁
供暖系統(tǒng)的設計熱負荷課件_第3頁
供暖系統(tǒng)的設計熱負荷課件_第4頁
供暖系統(tǒng)的設計熱負荷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標準、規(guī)范、規(guī)程設計、施工驗收、設備(產品)、節(jié)能GB50019-2003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jié)設計規(guī)范GBJ16-87(2001)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45-96(2001)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67-97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73-2001潔凈廠房設計規(guī)范標準、規(guī)范、規(guī)程GB50098-98(2001年版)人民防空工程設計防火規(guī)范

GB50038-94(2003年版)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guī)范GB50028-93(2003年版)城鎮(zhèn)燃氣設計規(guī)范GB50084-2001自動噴水滅火系統(tǒng)設計規(guī)范GB50015-2003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guī)范標準、規(guī)范、規(guī)程GB50242-2002建筑給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驗收規(guī)范GB50243-2002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JGJ132-2001,J85-2001采暖居住建筑節(jié)能檢驗標準穩(wěn)態(tài)和非穩(wěn)態(tài)傳熱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自發(fā)過程是熱量從高溫物體傳向低溫物體根據熱力學第一定律,高溫物體失去的熱量等于低溫物體得到的熱量根據熱力學第零定律,二者在溫度相等時,達到熱平衡。傳熱終止。采暖房間的傳熱過程室內室外特點穩(wěn)態(tài)傳熱:在傳熱系統(tǒng)中各點的溫度分布不隨時間而改變的傳熱過程;特點:各點的溫度僅隨位置變化,不隨時間而變;各點的熱流量恒定連續(xù)傳熱(連續(xù)采暖或空調的房間)過程可近似為穩(wěn)態(tài)傳熱。非穩(wěn)態(tài)傳熱:傳熱系統(tǒng)中各點的溫度隨位置、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傳熱過程。特點:各點的溫度隨位置、時間而變化。傳熱量為變量。間歇傳熱(例如,間歇采暖或空調的房間)過程屬于非穩(wěn)態(tài)傳熱。a.間歇采暖房間的傳熱特點室內狀況室內空氣溫度僅在采暖/停暖時段保持穩(wěn)定。圍護結構表面熱狀況隨室內用具、采暖空調設備的形式和運行方式等變化。室外狀況室外空氣溫度、太陽輻射時間和強度,風速、風向等都隨季節(jié)、時間而變化。圍護結構的傳熱過程是復雜的不穩(wěn)定傳熱。穩(wěn)態(tài)和非穩(wěn)態(tài)傳熱的特點穩(wěn)態(tài)(穩(wěn)定)傳熱非穩(wěn)態(tài)(非穩(wěn)定)傳熱非穩(wěn)態(tài)傳熱量的確定非常復雜,工程中,一般希望對某些傳熱過程的分析將其簡化為穩(wěn)態(tài)傳熱進行計算。連續(xù)采暖房間的冬季傳熱分析。對連續(xù)采暖房間的傳熱分析近似將室外空氣溫度非簡諧波動用傅立葉展開式表示,進行數學分析。為一個周期內室外空氣(綜合溫度的平均值)的日平均溫度。為室外溫度的波動值結果表明:在周期性外擾作用下,室內通過圍護結構的失熱量包括兩個部分:穩(wěn)態(tài)傳熱量(由于室內溫度與室外日平均溫度之間的傳熱溫差引起的)溫度波動引起的附加傳熱量(與溫度波的振幅有關)北京室外氣溫和室內設計溫度的比較空調日平均溫度采暖日平均溫度實驗驗證穩(wěn)定傳熱部分的溫差為27℃,而冬季室外空氣溫度振幅約為5~6℃。若采用370mm厚的磚墻,其波幅衰減約33倍,即內表面溫度波動不足0.2℃。因此,圍護結構的冬季傳熱量按穩(wěn)定傳熱計算其精度可滿足要求。結論:冬季室內外的平均溫度之差,比室外溫度的日波動值要大;在連續(xù)采暖的建筑內,傳熱接近于穩(wěn)定狀態(tài)。采暖房間(不穩(wěn)態(tài)過程)室外溫度是在不斷變化,類似正弦波室內的散熱量也是在不斷變化的連續(xù)采暖房間簡化計算(穩(wěn)態(tài)過程)穩(wěn)態(tài)傳熱公式需要確定采暖室內、外計算溫度,以反映實際情況,規(guī)范規(guī)定……小結夏季空調負荷:按非穩(wěn)態(tài)傳熱計算夏季室內外溫差與室外溫度的日波動值相比,兩者不相上下。所以,在決定室內熱環(huán)境方面,圍護結構熱阻的相對重要性減小了,而蓄熱量的相對重要性要比冬季大。非穩(wěn)態(tài)傳熱計算十分復雜,一般采用簡化計算方法:冷負荷系數法穩(wěn)態(tài)傳熱:熱阻不穩(wěn)態(tài)傳熱:熱惰性熱惰性指標熱阻表達材料層抵抗熱流波的能力蓄熱系數表達材料層抵抗溫度波的能力

熱惰性指標則表達了圍護結構抵抗熱流波和溫度波在材料層中傳播的指標。熱惰性指標越大,說明外來的熱波穿透圍護結構需要的時間越長,波動幅度被減弱的程度也越大,板壁熱惰性越好。

冬季夏季房間負荷對比室外tw室內tn溫差Δt冬季-122032夏季

33.2258.2北京地區(qū)某建筑:冬季空調室外計算溫度為-12℃,室內設計溫度為20℃;穩(wěn)態(tài)傳熱溫差32℃。夏季空調室外計算溫度為33.2℃,室內設計溫度為25℃;穩(wěn)態(tài)傳熱溫差7.2℃。為什么同一房間的冷負荷比熱負荷大得多?平衡態(tài)和穩(wěn)態(tài)傳熱平衡態(tài)是指在沒有外界影響(重力場除外)的條件下,系統(tǒng)的宏觀性質不隨時間變化的狀態(tài)。充要條件:系統(tǒng)內部及系統(tǒng)與外界之間不存在各種不平衡勢差(力差、溫差、化學勢差)。在穩(wěn)態(tài)導熱中,系統(tǒng)的狀態(tài)參數不隨時間改變,但此時在外界的作用下,系統(tǒng)有內、外勢差的存在。平衡必穩(wěn)定,反之,穩(wěn)定未必平衡。平壁導熱的計算公式1822年,法國數學家Fourier:

為壁厚;平壁兩側的溫度差,F(xiàn)為傳熱面積。(歐姆定律)導熱熱阻導熱系數金屬的導熱系數2.2~420W/(m·℃)不導電固體的導熱系數,如建筑材料和隔熱保溫材料的導熱系數在0.025~0.3W/(m·℃)之間,導熱系數隨溫度升高而增大。液體的導熱系數0.07~0.7W/(m·℃)氣體的導熱系數0.006~0.06W/(m·℃)水份滲入對建筑圍護結構的導熱系數影響較大。如干磚的導熱系數0.35W/(m·℃),水的導熱系數0.36W/(m·℃)

,濕磚的導熱系數為1.0W/(m·℃)

。因此,需要采取防潮措施。單層平壁的穩(wěn)態(tài)傳熱過程室內側室外側一維傳熱,壁面長和寬遠大于其厚度傳熱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傳熱情況不隨時間變化各點溫度及傳熱量不隨時間改變傳熱過程及計算公式熱量由熱流體傳給墻壁左側

熱量以導熱方式通過墻壁

熱量由墻壁右側傳給冷流體

①②③均質多層材料的電模擬圖工程中的傳熱問題增強傳熱:如鍋爐、換熱設備、電子產品等

提高換熱設備的換熱能力在滿足傳熱量的前提下,使設備尺寸盡量縮小削弱傳熱:如圍護結構保溫隔熱措施等

減少熱損失怎樣才能有效提高散熱器的傳熱系數?STS-110AtlantislaunchonApril8th20021988年,檢查“亞特蘭蒂斯”號隔熱瓦

航天飛機的表面覆蓋有2萬塊隔熱瓦和2300塊隔熱襯墊。隔熱瓦的技術要求相當高,每塊隔熱瓦造價達2000美元。隔熱瓦可以保護航天飛機返航時經受121-1648℃的高溫為保證航天飛機的安全,隔熱瓦必須定期進行維護和更換航空航天1986年,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失事2003年,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失事采暖系統(tǒng)的設計步驟確定熱源(熱電廠、區(qū)域鍋爐房)確定熱媒的性質、溫度、壓力、資用壓差、運行制度、季節(jié)性參數變化或供熱起止期等用戶引入口——民用熱力站(換熱器,孔板流量計、壓力表、閥門)計算建筑物熱負荷確定系統(tǒng)型式(垂直、水平式;單、雙管)、散熱器類型、各房間的散熱器數量及布置采暖系統(tǒng)水力計算采暖設計的五個公式圍護結構的傳熱耗熱量冷風滲透、冷風侵入耗熱量自然循環(huán)作用壓力沿程阻力局部阻力采暖系統(tǒng)的設計熱負荷房間的失熱量/得熱量分析設計熱負荷設計熱負荷的計算步驟建筑熱負荷的估算計算例題房間得熱量/失熱量分析房間的失熱量房間的得熱量設計熱負荷是指在某一設計室外溫度tw下,為達到要求的室內溫度tn,采暖設備(如散熱器)在單位時間內供給房間的熱量分析設計熱負荷是計算值,實際熱負荷反映了房間的實際情況設計熱負荷>實際熱負荷設計熱負荷=實際熱負荷設計熱負荷<實際熱負荷采暖系統(tǒng)設計熱負荷的大小直接關系著采暖方案的確定、鍋爐設備的選型及采暖管徑的大小,散熱設備的多少等,也影響著采暖系統(tǒng)的工程造價和采暖效果房間的失熱量圍護結構的傳熱耗熱量*冷風滲透耗熱量*冷風侵入耗熱量*冷物料和運輸工具的耗熱量水分蒸發(fā)的耗熱量通風耗熱量通過其它途徑的耗熱量房間的得熱量發(fā)熱設備的散熱量工藝設備的散熱量熱物料的散熱量非采暖熱管道的散熱量人體、照明、炊事等的散熱量*太陽輻射進入室內的得熱量*通過其它途徑的得熱量設計熱負荷Q《民用建筑節(jié)能設計標準(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中規(guī)定:“單位建筑面積的建筑物內部得熱(包括炊事、照明、家電和人體散熱),住宅建筑取3.80W/m2?!?。當前住宅建筑戶型面積越來越大,單位建筑面積內部得熱量不一,且炊事、照明、家電等散熱是間歇性的,這部分自由熱可作為安全量,在確定熱負荷時不予考慮。太陽輻射的得熱量通過對Q1中的基本耗熱量進行朝向修正而計入一般民用建筑和發(fā)熱量很少的工業(yè)建筑:設計熱負荷計算步驟計算圍護結構的傳熱耗熱量基本耗熱量附加(修正)耗熱量朝向修正(考慮了太陽輻射的得熱量)風力附加高度附加:在各圍護結構基本耗熱量進行朝向修正和風力附加后進行的幾個概念圍護結構的傳熱耗熱量Q1是指當室內溫度高于室外溫度時,通過圍護結構向外傳遞的熱量基本耗熱量Qj是指在設計條件下(穩(wěn)態(tài)傳熱)

,通過房間各部分圍護結構(門、窗、墻、地板、屋頂等)從室內傳到室外的溫度傳熱量的總和。附加耗熱量Qx是指圍護結構的傳熱狀況發(fā)生變化而對基本耗熱量進行修正的耗熱量。包括朝向、風力、高度附加耗熱量。Q1=Qj+Qx設計熱負荷計算步驟(續(xù))計算冷風滲透耗熱量縫隙法:①主導風向法

②各種風向法百分比法(用于工業(yè)建筑的概算)換氣次數法(用于民用建筑的概算)計算冷風侵入耗熱量總的耗熱量1.圍護結構的傳熱耗熱量Q11.1基本耗熱量Qj:按一維穩(wěn)定傳熱過程進行計算的。即假定在計算時間內,室內、外空氣溫度和其它傳熱過程的參數都不隨時間變化。室內室外①②③④⑤確定室內、外采暖計算溫度(人為制定);確定建筑材料(墻體、門窗、地面)的熱工參數及其尺寸;試分析的取值的高低對設計熱負荷的影響?設計值:虛擬的實際值:真實的GB50019-2003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jié)設計規(guī)范引用標準與法規(guī)總則GB50242《建筑給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34《通風與空氣調節(jié)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術語GB/T18049《中等熱環(huán)境PMV和PPD指數的測定及熱舒適條件的規(guī)定》該標準等同采用國際標準ISO7730:1994室內外計算參數GB/T4200《高溫作業(yè)分級》GB/T18883《室內空氣質量標準》GBZ1《工業(yè)企業(yè)設計衛(wèi)生標準》GBZ2《工作場所有害因素接觸限值》GB50325《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huán)境污染控制規(guī)范》GB50189《旅游旅館建筑熱工與空氣調節(jié)節(jié)能設計標準》GB9663~GB9673《公共場所衛(wèi)生標準》GB16153《飯館(餐廳)衛(wèi)生標準》采暖GB1576《工業(yè)鍋爐水質》《中華人民共和國節(jié)約能源法》(1998年)中國建設部第76號令《民用建筑節(jié)能管理規(guī)定》CJ128《熱量表》通風GB16297《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8978《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3095《環(huán)境空氣質量標準》GB50016《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45《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96《住宅設計規(guī)范》GWPB5《飲食業(yè)油煙排放標準》空調JGJ134《夏熱冬冷地區(qū)居住建筑節(jié)能設計標準》GB50041《鍋爐房設計規(guī)范》GB/T18430.2《蒸汽壓縮循環(huán)冷水(熱泵)機組戶用式類似用途的冷水(熱泵)機組》GB/T18431《蒸汽和熱水型溴化鋰吸收式冷水機組》GB/T18362《直燃型溴化鋰吸收式冷(溫)水機組》熱源GB50028《城鎮(zhèn)燃氣設計規(guī)范》《工業(yè)企業(yè)煤氣安全規(guī)程》GB15586《設備及管道保冷設計導則》GB/T17794《柔性泡沫橡膠絕熱制品》消聲與振動GBJ87《工業(yè)企業(yè)噪聲控制設計規(guī)范》GBJ118《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guī)范》GB3096《城市區(qū)域環(huán)境噪音標準》GB12348《工業(yè)企業(yè)廠界噪音標準》GB10070《城市區(qū)域環(huán)境振動標準》室外采暖計算溫度日平均溫度根據圍護結構的熱惰性原理確定采用不保證天數法確定:人為允許有幾天時間可以低于規(guī)定的采暖室外計算溫度值,亦即容許這幾天室內溫度可能稍低于室內計算溫度?!杜ㄒ?guī)范》采用不保證天數法。冬季采暖室外計算溫度:采用歷年平均不保證5天的日平均溫度。冬季空調室外計算溫度,采用歷年平均不保證1天的日平均溫度室內采暖計算溫度室內計算溫度:取決于國民經濟狀況,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習慣,建筑物的性質和用途,人的勞動強度,生產工藝要求等。一般指距地面2m以內人們活動區(qū)域或工作地點的環(huán)境溫度。活動區(qū)定義(OccupiedZone)活動區(qū)域是指人、動物或工藝生產所在的空間冬季室內計算溫度國內外有關衛(wèi)生部門研究,當人體衣著適宜、保暖量充分且處于安靜狀態(tài)時,室內溫度20℃比較舒適,18℃無冷感,15℃是產生明顯冷感的溫度界限。GB/T18883《室內空氣質量標準》把民用建筑主要房間的室內計算溫度定在:16~24℃

工業(yè)建筑工作地點的溫度,其下限是根據GBZ1《工業(yè)企業(yè)設計衛(wèi)生標準》制定的。工業(yè)建筑工作地點,宜采用輕作業(yè):18~21℃;中作業(yè):16~18℃;重作業(yè):14~16℃;過重作業(yè):12~14℃輔助建筑及輔助用室不應低于下列數值:浴室、更衣室:25℃;辦公室、休息室、食堂:18℃盥洗室、廁所:12

高大建筑室內各部位的計算溫度對于散熱量小于23W/m3的工業(yè)建筑,當其溫度梯度不能確定時,可用工作地點溫度計算圍護結構耗熱量,并進行高度附加。適于民用及輔助建筑。對于散熱量較大,層高大于4m,上部溫升明顯的工業(yè)建筑,在計算耗熱量時應分別確定圍護結構不同部位的室內計算溫度。地面:應采用工作地點的溫度屋頂和天窗:應采用屋頂下的溫度門、窗和墻:應采用室內平均溫度屋頂下的空氣溫度受諸多因素的影響,難以用理論方法確定。最好對類似廠房進行實測。按經驗數值,采用溫度梯度法室內平均溫度:北京地區(qū)冬夏季室內外計算溫度冬季(室外計算溫度/室內設計計算溫度)空調(℃)采暖(℃)通風(℃)-12/26-9/18-5夏季(室外計算溫度)空調(℃)通風(℃)33.230室內設計計算溫度以辦公樓為例③圍護結構的傳熱系數K均質多層材料的傳熱系數有空氣夾層的圍護結構的傳熱系數地面的傳熱系數門窗的傳熱系數

(見教材)思考:非均質多層材料的傳熱系數?有空氣夾層空心磚封閉空氣間層的傳熱間層厚度、間層設置方向和形狀等熱面在上冷面在下熱面在下間距大間距小地面?zhèn)鳠嵯禂蒂N土非保溫地面冬季,室內熱量通過靠近地面?zhèn)鞯绞彝獾穆窂捷^短,熱阻較?。欢ㄟ^遠離外墻的地面?zhèn)鞯绞彝獾穆烦梯^長,熱阻大室內地面的傳熱系數隨距離外墻的遠近而有變化,在離外墻8m以外的地面,傳熱量基本不變。工程中也有采用對整個建筑物或房間地面取平均傳熱系數進行計算的簡易方法。室內地面溫度分布室外側室內側貼土保溫地面的熱阻貼土保溫地面的熱阻非保溫地面的熱阻保溫層的厚度保溫材料的導熱系數鋪設在龍骨上保溫地面的熱阻④傳熱面積的丈量地下室面積的丈量和地帶劃分位于室外地面以下的外墻,其耗熱量計算方法與地面的計算相同,單傳熱地帶的劃分,應從與室外地面相平的墻面算起。即把地下室外墻在室外地面以下的部分看作是地下室地面的延伸。⑤溫差修正系數當圍護結構外側不直接與室外空氣接觸,而是與不供暖的房間或空間(如吊頂、悶頂、地下室等)接觸時,在傳熱計算時需要進行修正。為統(tǒng)一計算公式,引入溫差修正系數a為不采暖房間或空間的空氣溫度,℃如果兩個相鄰房間的溫差≥5℃時,應計算通過隔墻或樓板的傳熱量。溫差修正系數a值圍護結構特征a與大氣直接接觸的外圍護結構和地面1.0與不供暖房間相鄰的隔墻:不供暖房間有門窗與室外相通0.7不供暖房間無門窗與室外相通0.4不供暖地下室和半地下室的樓板(在室外地坪以上不超過1m)外墻上有窗0.6外墻上無窗0.4不供暖半地下室的樓板(在室外地坪以上超過1m)外墻上有窗0.7外墻上無窗0.4《設計手冊〉的利用采暖室內外設計計算溫度圍護結構的傳熱系數:可根據穩(wěn)態(tài)傳熱公式計算。為方便設計《實用供熱空調設計手冊》列出了常見圍護結構的傳熱系數常用工程資料:法律法規(guī)、標準、規(guī)范、規(guī)程、手冊(設計、施工、監(jiān)理)常用圍護結構的傳熱系數單位:W/(m2℃)內外表面換熱系數與換熱熱阻(內)表面特征αnRnW/(㎡·℃)㎡·℃/W墻、地面和表面平整的頂棚、屋蓋或樓板以及帶肋的頂棚h/s≤38.70.115有肋狀突出物的頂棚、屋蓋或樓板h/s>37.60.132自上向下傳熱的樓板5.80.172(外)表面特征αwRwW/(㎡·℃)㎡℃/W外墻和屋頂外表面23.30.043樓板或頂棚:自下向上的傳熱11.60.083自上向下的傳熱5.80.172注:表中h——肋高,s——肋間凈距,m1.2附加(修正)耗熱量Qx圍護結構的基本耗熱量是在穩(wěn)定狀態(tài)下計算得出的。實際耗熱量會受到氣象條件以及建筑物情況等各種因素影響而有所增減。朝向耗熱量:考慮建筑物受太陽照射影響而對圍護結構基本耗熱量的修正。風力附加耗熱量:是考慮室外風速變化而對圍護結構基本耗熱量的修正。高度附加耗熱量:是考慮房屋高度對圍護結構耗熱量的影響而附加的耗熱量。附加方法-5%西-5%東0%~10%北南-15%~-30%0%~10%0%~10%-10%~-15%-10%~-15%朝向附加風力附加:當建筑物位于不避風的高地、河邊、湖濱、曠野,以及城鎮(zhèn)、廠區(qū)內特別高出的建筑物,垂直的外圍護結構附加5%~10%。高度附加率:附加在基本耗熱量和其他附加耗熱量之和的基礎上。每高出1m附加2%,但總的附加率不超過15%2.冷風滲透耗熱量c——空氣的比熱,kJ/(kg·℃)V——經門窗滲入的冷空氣的流量,m3/h0.278——換算系數,1kJ/h=0.278WW2.1縫隙法Vl——每米門窗縫隙每小時滲入室內的空氣量,m3/(m·h)。VL可根據門窗種類和室外平均風速查表確定l——縫隙長度,mn——滲透空氣量的朝向修正系數,查表m3/h①主導風向法(舊)②各種風向法(新)縫隙長度的確定主導風向法:根據建筑物所在地區(qū)確定迎風面,進而確定相應的門窗長度各種風向法:建筑物門窗縫隙的長度分別按各朝向可開啟的外門、窗縫隙丈量。當房間僅有一面或相鄰兩面外墻時,全部計入其門、窗可開啟部分的縫隙長度;當房間有相對兩面外墻時,僅計入風量較大的一面外墻的縫隙;當房間有三面外墻時,僅計入風量較大的兩面的縫隙。當房間有四面外墻時,計入較多風向的1/2外墻范圍內的外門、外窗縫隙風速風向儀風玫瑰圖(windrose)直觀地反映一個地區(qū)的風速和風向。風向和風速是描述風的兩個要素。陸地風向常用16方位表示根據測定和統(tǒng)計獲得當地的年、季、月的風速平均值、最大值;風向頻率。風向頻率分布圖統(tǒng)計同一個月各方位風向出現(xiàn)的次數計算各方位出現(xiàn)次數占總次數的百分數(即頻率)按一定比例在各方位射線上點出將各點連接起來盛行東南風風速頻率分布圖統(tǒng)計某風速的出現(xiàn)的次數計算頻率

按一定比例在各方位射線上點出用符號將不同速度區(qū)別開將各點連接起來風玫瑰圖的類型對我國各地一、七月和年風向玫瑰圖,按相似形狀進行分類,可分為:季節(jié)變化主導風向雙主導風向無主導風向準靜止風(風速小于1.5m/s)2.2換氣次數法——民用建筑概算法Vn為房間體積,m32.3百分數法——工業(yè)建筑概算法采用占建筑物圍護結構總耗熱量的百分數的方法來確定根據建筑物的高度及窗戶的性質按表選用門窗產品的主要標準建筑門窗產品標準和物理性能、保溫性能、隔聲性能分級標準及其檢測方法標準包括:GB/T7106-2002《建筑外窗抗風壓性能分級及其檢測方法》GB/T7107-2002《建筑外窗氣密性能分級及其檢測方法》GB/T7108-2002《建筑外窗水密性能分級及其檢測方法》GB/T8484-2002《建筑外窗保溫性能分級及其檢測方法》GB/T8485-2002《建筑空氣隔聲性能分級及其檢測方法》窗戶的氣密性分級根據國家標準,窗戶的氣密性分為5級。各級的空氣滲透性能按每米縫長每小時的最大漏氣量Q0m3/(m·h)劃分。指標:Ⅰ

級:0.5,Ⅱ級:1.5,Ⅲ級:2.5,Ⅳ級:4.0,

Ⅴ級:6.0

動風壓檢測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建筑外窗氣密性能分級及檢測方法》GB/T7107—2002;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yè)標準《PVC塑料窗》JG3018。3.冷風侵入耗熱量采用外門的基本耗熱量乘以百分數計算W適用條件適用于短時間開啟的,無熱風幕的外門陽臺門不考慮冷風侵入耗熱量開啟時間長,按《工業(yè)通風》等原理計算開啟時間長,應設置門斗、前室、厚實的門簾、空氣幕設計熱負荷計算例題計算圍護結構的傳熱耗熱量計算冷風滲透耗熱量計算冷風侵入耗熱量設計熱負荷房間編號房間名稱圍護結構傳熱系數室內計算溫度室溫計算溫度室內外計算溫差溫差修正系數基本耗熱量耗熱量修正圍護結構的耗熱量朝向風力修正后的耗熱量高度名稱及方向面積計算面積KtntwaQjβ1β2β3Q1m2℃

W%%W%W101會議室北外窗18-927北外墻南外窗南外門南外墻頂棚地面建筑采暖熱負荷的估算建筑熱負荷的估算一般采用熱指標法。單位面積熱指標法

W/m2是實際設計中經常采用的指標。F為總建筑面積,m2單位體積熱指標法:室內、外溫差為1℃

W/m3·

宜用于初步設計或規(guī)劃,不宜用于施工設計V為建筑物的外圍體積,m31.單位面積熱指標(W/m2)建筑物名稱熱指標建筑物名稱熱指標住宅47~70商店64~87辦公樓58~81單層住宅81~105醫(yī)院64~81食堂116~140旅館58~70影劇院93~116圖書館47~76體育館116~163單位(總)建筑面積熱指標2.單位體積熱指標W/m3℃名稱體積V(103m3)熱指標(W/m3℃)名稱體積V(103m3)熱指標(W/m3℃)金工裝配車間10~500.52~0.47油漆車間50以下0.64~0.5850~1000.47~0.4450~1000.58~0.52焊接車間50~1000.44~0.41工具機修車間10~500.5~0.44100~1500.41~0.3550~1000.44~0.41中央實驗室5以下0.81~0.70生活間及辦公室0.5~11.16~0.765~100.70~0.581~20.93~0.52體積熱指標:V為建筑物的外圍體積,m3高層建筑采暖熱負荷圍護結構高層部分的傳熱系數增大冷風滲透耗熱量增加多層建筑冷風滲透耗熱量只考慮了風壓,而忽略熱壓的作用高層建筑由于建筑物高度的增加,高層部分風壓增大,增加了冷風滲透;同時,熱壓作用不容忽視,增大了高層建筑下層部分冷風滲透冷風滲透耗熱量受到風壓和熱壓的綜合作用根據綜合作用壓力便可確定冷風滲透量,進而,求出冷風滲透耗熱量。高層建筑的定義《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guī)范》(GB50045-95)從消防角度出發(fā):住宅建筑:樓層≥10層的建筑為高層建筑;樓層≤9層的建筑為多層建筑其他建筑(公共建筑):高度≥24m的建筑為高層建筑,高度<24m的建筑為多層建筑。高層工業(yè)建筑指高度大于24m的兩層及兩層以上的廠房、庫房。大氣邊界層內風速分布1.傳熱系數增大高層建筑外表面換熱系數增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