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_第1頁
肝硬化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_第2頁
肝硬化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_第3頁
肝硬化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_第4頁
肝硬化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

—抗菌藥物的預防性應用精選課件引言肝硬化是一種肝組織彌散性纖維化、假小葉和再生結(jié)節(jié)形成為特征的慢性肝病。臨床上有多系統(tǒng)受累,主要表現(xiàn)為肝功能損害和門靜脈高壓精選課件

門靜脈壓力增高一定程度,形成門體側(cè)支循環(huán)開放,其中以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最為重要。

食管胃底靜脈曲張

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精選課件

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出血是肝硬化最常見的并發(fā)癥,其在肝硬化患者中的發(fā)生率為每年10%~20%[1]。

有研究指出,靜脈曲張出血的患者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可以減少早期再出血的風險和感染率,從而增加存活率。----------[1]Garcia-TsaoG,BoschJ.Managementofvaricesandvaricealhemorrhageincirrhosis[J].NEnglJMed,2010,362(9):823-832精選課件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出血患者易發(fā)感染原因原因:1.腸通透性增加是感染的誘因之一肝硬化患者,NO過量產(chǎn)生,損害腸道上皮的通透性,低血容量能抑制網(wǎng)狀內(nèi)皮細胞功能,增加腸黏膜的屏障對細胞的通透性。2.細菌轉(zhuǎn)位增加肝硬化消化道出血后,使腸道內(nèi)pH值發(fā)生改變,破壞了微生態(tài)平衡,使得腸道細菌過度生長,腸道菌群移位與失調(diào),易致醫(yī)院感染。3.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病情較重,機體抵抗力低下,侵入性診療操作容易引起感染。

精選課件感染引起出血及再出血機制1.腸道細菌過度增殖,細菌及其產(chǎn)物如內(nèi)毒素可改變體循環(huán)和內(nèi)臟循環(huán)的血流動力學,使凝血功能進一步變差,最終導致破裂出血。首先,內(nèi)毒素通過誘導內(nèi)皮素及可能引起血管收縮的環(huán)氧合酶產(chǎn)物增加肝內(nèi)抵抗,使得門脈壓力增加.其次,內(nèi)皮素可使肝星狀細胞收縮引起肝內(nèi)阻力增加.再次,內(nèi)毒素可刺激內(nèi)皮NO的產(chǎn)生,導致血小板異常聚集及止血失敗.2.部分病例肺部感染后咳嗽、咳痰增加,也可引起腹壓上升,造成曲張靜脈破裂出血。3.腹腔感染后,腹水明顯增多,腹壓上升導致門脈壓力增高.

精選課件

上消化道出血以及感染均是肝硬化的常見并發(fā)癥,而且兩者之間相互影響、互為因果,嚴重影響患者的預后和生活質(zhì)量,甚至導致患者死亡。

------------郝勇,譚萍,趙亞剛等.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出血患者預防性抗菌治療的前瞻性研究[J].中華肝臟病雜志,2012,15(1):29-31.因此肝硬化并發(fā)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有必要。精選課件2007年美國肝病學會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及出血診治指南

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應短期(<7d)應用抗生素治療,不僅可以降低細菌生存率,還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指南推薦應用口服諾氟沙星400mg,2次/d)或靜脈輸注環(huán)丙沙星(不能口服給藥者).對進展期肝硬化,尤其是在常有喹諾酮類藥物細菌感染患者的醫(yī)療中心,頭孢曲松(1.0g/d)的療效較好。精選課件肝硬化門靜脈高壓食管胃靜脈曲張出血的防治共識(2008杭州)

抗生素的應用:活動性出血時常存在胃黏膜和食管黏膜炎性水腫,預防性使用抗生素有助于止血,并可減少早期再出血及預防感染。薈萃分析表明,抗生素可通過減少再出血及感染提高存活率。因此,肝硬化急性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者應短期應用抗生素,可使用喹諾酮類抗生素,對喹諾酮類耐藥者也可使用頭孢類抗生素(I,B)精選課件最新門脈高壓共識(BavenoV版)預防性抗生素a.有上消化道出血的肝硬化患者,預防性抗生素是治療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應該從住院時即開始;b.大多數(shù)患者推薦口服喹諾酮類藥物;c.晚期肝硬化患者,喹諾酮類耐藥菌感染發(fā)病率高的醫(yī)院里和既往使用喹諾酮類藥物預防性治療的患者,應考慮靜脈注射頭孢曲松。精選課件

2007年美國肝硬化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處理指南、我國2008年肝硬化門靜脈高壓食管靜脈曲張出血的防治共識,以及2010年最新門脈高壓共識(BavenoV版)均將肝硬化靜脈曲張出血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作為1級推薦。對于肝硬化引起的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出血患者,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可以降低感染率及增加短期存活率。精選課件抗菌藥物的選用

藥物均要通過肝臟的代謝、解毒與消除。肝功能不全時對藥物的藥代動力學影響機制:①肝臟對藥物的清除率降低;②蛋白結(jié)合率降低;③藥物的分布容積改變;④口服藥物的吸收改變;⑤某些藥物對肝藥酶的誘導作用

精選課件

抗菌藥物的選用時應依據(jù)藥物的不同代謝途徑,避免選擇肝損害大的抗菌藥物.1.肝功能減退感染患者喹諾酮類藥物按原治療量應用.2.頭孢類類藥物多數(shù)主要經(jīng)腎臟排泄,中度以上肝功能減退時,頭孢哌酮、頭孢曲松可能需要調(diào)整劑量。

精選課件另外,出血期間最常被分離的有機體是腸道來源的需氧革蘭陰性桿菌,如大腸桿菌等。而喹諾酮類與頭孢菌素類抗生素對多數(shù)腸桿菌科細菌和需氧革蘭陰性桿菌有效。目前國內(nèi)外各大指南都推薦首選喹諾酮類,也可選擇頭孢類抗菌藥物。精選課件

一項法國肝硬化患者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的全國調(diào)查也發(fā)現(xiàn):消化道出血預防性使用喹諾酮的占48.2%,3代頭孢27.7%,阿莫西林克拉維酸22.2%。但隨著喹諾酮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廣泛運用,目前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最主要問題為細菌對喹諾酮耐藥。國外進行的一項關(guān)于失代償性肝硬化患者消化道出血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的隨機對照試驗,比較了諾氟沙星與頭孢曲松的效果,發(fā)現(xiàn)感染在諾氟沙星組與頭孢曲松組發(fā)生概率為(26.0%vs.11.0%,P=0.03),頭孢曲松的效果優(yōu)于諾氟沙星。精選課件2013年國外研究比較了頭孢唑林與頭孢曲松的效果1)在預防感染方面,在肝功能ChildA級的患者中無明顯差異(93.1%vs.90.9%P=0.641),但在ChildB及ChildC級的患者中有選擇頭孢曲松的重要趨勢(77.8%vs.87.5%P=0.072)精選課件2)ChildB及ChildC級的患者使用頭孢唑林再出血率高于頭孢曲松(66.7%vs.25.0%,P=0.011),但在ChildA級中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32.0%vs.40.9%P=0.376)精選課件研究指出:在ChildB及ChildC級的患者中使用頭孢曲松較頭孢唑林能更有效的降低感染及再出血率,但在ChildA級患者中無明顯差異。

--------------WuCK,WangJH,LeeCH,etal.Theoutcomeofprophylacticintravenouscefazolinandceftriaxoneincirrhoticpatientsatdifferentclincalstagesofdiseaseafterendo-scopicinterventionsforacutevaricealhemorrhage[J].PLoSOne,2013,8(4):e61666精選課件

肝功能情況不同,既往使用抗菌藥物的病史不同,均會影響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的效果。

--------------Chavez-TapiaNC,Barrientos-GutierrezT,Tellez-AvilaF,etal.Meta-analysis:antibioticprophylaxisforcirrhoticpatientswithuppergastrointestinalbleeding-anupdatedCochranereview[J].AlimentPharmacolTher,2011,34(5):509-518

對于食管胃底靜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