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偏光鏡下的晶體_第1頁
單偏光鏡下的晶體_第2頁
單偏光鏡下的晶體_第3頁
單偏光鏡下的晶體_第4頁
單偏光鏡下的晶體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單偏光鏡下的晶體第1頁,共2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3-1、單偏光鏡的裝置及光性特點1、單偏光鏡的裝置

單偏光鏡是單偏光顯微鏡的簡稱,是只使用一個偏光鏡即下偏光鏡的顯微鏡。下偏光鏡振動方向平行目鏡十字絲橫絲。單偏光鏡不加上偏光鏡和勃氏鏡,一般情況下也不旋上高倍聚光鏡。第2頁,共2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3頁,共2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2、單偏光鏡視域光學特點

1)單偏光鏡下載物臺上不放置礦片時視域的光學特點

偏光直接透出目鏡,視域明亮,視域沒有變化2)單偏光鏡下載物臺上放置礦片時視域的光學特點;(1)放置均質體礦片

當物臺上放置均質體礦(物)片時,透出礦片的偏光振動方向仍然平行偏光振動方向,礦片顯示偏光透過礦片時的光學性質。由于均質體光性各向同性,旋轉物臺時光學性質不變。第4頁,共2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2)放置非均質體礦片;①非均質體垂直光軸切面的礦片(除礦物形態(tài),旋轉載物臺礦物光學性質沒有變化);②非均質體斜交光軸切面的礦片(除礦物形態(tài),旋轉載物臺礦物光學性質有變化);

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礦物光學性質,是兩種偏光同時通過礦片時所表現(xiàn)出的光學性質的綜合。如果光率體橢圓切面是特殊的切面,其半徑為光率體的主軸,則此時觀察到的光學性質具有鑒定意義,晶體光學鑒定中就是要測定這種光學性質。第5頁,共2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3、單偏光鏡下觀察、測定的主要特征

a.礦物的外表特征:礦物的形態(tài)及解理等;

b.礦物對光波選擇吸收有關的光學性質,如:礦片的顏色,多色性及吸收性;

c.與礦物折射率值大小有關的光學性質,如:突起,糙面,邊緣,貝克線及色散效應。第6頁,共2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3-2、礦物的形態(tài)及解理

1、礦物形態(tài)(重點內容)

礦物的形態(tài)是幾何特征,不屬于光學性質,但顯微鏡下礦物形態(tài)的顯示與其光學性質(折射率、雙折射率)有關,而且礦物形態(tài)是鑒定礦物的重要依據之一,礦物形態(tài)成為光性礦物學研究內容。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礦物形態(tài)與礦物本身的結晶習性與切片方向有關,確定一種礦物的整體外形,必須考慮不同的切片方向的形狀及綜合手標本上礦物的形態(tài)。(切面形態(tài),單體形態(tài),集合體形態(tài))第7頁,共2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

平行(001)的橫切面平行(100)的縱切面斜交(010)的斜切面角閃石的三種切面(垂直構造線切面,平行構造線切面)

第8頁,共2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2、解理及解理夾角測量(重點內容)(1)解理的觀察(解理縫、解理縫可見臨界角,有無解理的確定,解理等級的劃分,解理組數(shù)的推斷)解理:礦物受外力作用后沿一定結晶學方向裂成光滑平面的性質,是鑒定礦物的特征之一。在顯微鏡下見到的不是解理面本身,而是解理面與薄片平面的交線,這些交線一般為明顯的黑線,稱為解理縫。解理縫的成因:磨制薄片時,由于受機械力作用,礦物沿解理面裂開,其間充填樹膠。N礦與N膠有差值,光線通過礦物與樹膠的界面時發(fā)生折射、反射,致使光線發(fā)生聚斂和分散,光線聚斂的部位形成亮線,即貝克線,光線虧損的部位形成暗帶,即解理縫。第9頁,共2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2)解理等級極特征解理的完善程度分為三級:1.極完全解理:解理縫細,密,長,貫穿整個晶體2.完全解理:間距等寬,不連續(xù)3.不完全解理:不連續(xù)

解理縫可見臨界角:解理面與切面有交線,理論上會見到解理紋,但由于光學原理,交角增大到某一極限值時,顯微鏡下就見不到它了,這個極限值就叫做解理紋可見臨界角。即當小于臨界角時才能見到解理縫。解理縫紋可見臨界角取決于N礦與N膠的差值,差值愈大,臨界角愈大;差值愈小,臨界角愈小。第10頁,共2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3)解理夾角的測定:

解理夾角即兩個解理面的夾角。定解理夾角,必須選擇同時垂直兩組解理面的切面,在此切面上測量兩組解理紋的夾角。

測量解理夾角的操作步驟如下:

(1)選擇同時垂直兩組解理面的切面,其特征是:兩組解理紋同時最細、最清晰,且兩組解理紋寬度、清晰度相同,升降鏡筒,兩組解理紋都不平行移動;

(2)將選好的切面置于視域中心,并使其中的任意兩條解理紋的交點(最好靠礦物中心)與十字絲交點重合;

(3)旋轉物臺,使一條解理紋與縱絲(或橫絲)一致,記錄物臺讀數(shù)量;

(4)旋轉物臺,使另一條解理紋與縱絲(或橫絲)一致,記錄物臺讀數(shù);

(5)計算解理夾角=以上讀數(shù)之差。第11頁,共2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解理夾角的測定(待測解理的確定,夾角的測定方法)鏡下角閃石的形態(tài)和解理第12頁,共2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3-3、礦物的顏色、多色性和

吸收性1、礦物的顏色(礦物的鏡下顏色)(1)均勻吸收(無色)與選擇性吸收(彩色)(2)礦片顏色深淺與吸收總強度,礦物的性質、礦片的厚度的關系(吸收強度大,顏色深)第13頁,共2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

2、多色性和吸收性(重點內容)

均質體礦物,光性上表現(xiàn)為各向同性,對光波的選擇性吸收不隨方向的改變而改變。因此,旋轉物臺,均質體礦物的顏色色彩和濃度不會發(fā)生改變。

非均質體礦物光性上表現(xiàn)為各向異性,對光波的選擇性吸收隨方向的不同而改變。在顯微鏡下旋轉物臺時,非均質體礦物的顏色色彩和濃度一般情況下都會發(fā)生改變。非均質體礦物顏色色彩發(fā)生改變、呈現(xiàn)多種色彩的現(xiàn)象稱為多色性,顏色深淺發(fā)生改變的現(xiàn)象稱為吸收性。非均質體礦物,若在偏光顯微鏡下能見到顏色,一般都能觀察到多色性和吸收性,只是多色性和吸收性的明顯程度不同而己。第14頁,共2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

有的礦物多色性很明顯,吸收性也強,如普通角閃石;有的礦物多色性明顯,但吸收性不強,如紫蘇輝石;而有的礦物多色性不是很明顯,但吸收性很強,如黑云母。同一礦物,切片的方向不同,多色性和吸收性也不同。第15頁,共2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3.多色性公式和吸收性公式一軸晶的多色性公式的通式是“Ne=××色,No=××色”,它是一軸晶多色性的文字符號表達式或記錄方式。黑色電氣石(藍碧空)的多色性記錄為:“Ne=淺紫色,No=深藍色”即為黑色電氣石的多色性公式。一軸晶的吸收性公式是“No>(或<)Ne”.黑色電氣石No方向的顏色很深,表現(xiàn)No方向吸收強度較大;Ne方向顏色淺,表明Ne方向吸收強度較小。因此黑色電氣石的吸收性記作:“No>Ne”稱作黑色電氣石的吸收性公式。第16頁,共2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

實驗二:1、在單偏光鏡觀察礦物的形態(tài)、解理及解理夾角的測定;2、在單偏光鏡觀察礦物的顏色、多色性、吸收性、測定礦物的多色性公式、吸收性公式。第17頁,共2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3-4、礦物的邊緣、貝克線、糙面突起

1、礦物的邊緣和貝克線(重點內容)

(1)礦物的邊緣和貝克線的概念

在巖石薄片中,相鄰兩物質(礦物與礦物或礦物與樹膠),或由于種類不同,或雖然種類相同但切面方向不同,它們的折射率通常存在差異。當光線到達接觸面時會發(fā)生折射,按折射定律,折射線都是折向折射率大的物質一方。在接觸面附近,光線發(fā)生了聚散現(xiàn)象,使一方的光線相對集中,另一方相對減少。光線較少的一方變暗,沿礦物的邊界面形成一個圈閉的暗帶,即礦物的邊緣。光線較集中的一方,變亮,沿礦物的邊界形成一條亮帶,這條亮帶最先是由德國學者貝克發(fā)現(xiàn)的,后人以他的名字命名為貝克線第18頁,共2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2)貝克線的移動規(guī)律:

貝克線是兩相鄰介質的折射率存在差異的重要證據之一,可以用以判斷兩相鄰介質折射率的相對大小,判斷的依據貝克線的移動規(guī)律。升降物臺或鏡筒時,貝克線會相對邊緣平行移動。由于折射和反射,光線折向折射率高的介質一方。下降物臺(或提升鏡筒),貝克線相對邊緣向折射率大的介質一方移動;提升物臺(或下降鏡筒),貝克線相對向折射率小的一方移動;即“下降物臺,貝克線向折射率大的介質一方移動”。第19頁,共2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3)假貝克線

若礦物折射率比樹膠折射率大得多時,觀察礦物的貝克線,發(fā)現(xiàn)提升鏡筒貝克線不是移向礦物一方,而是移向樹膠一方;有時又發(fā)現(xiàn)有兩條亮帶,提升鏡筒,一條向礦物一方移動,另一條向樹膠一方移動。這些移動規(guī)律異常的“貝克線”,稱為“假貝克線”。

產生假貝克線的原因:主要與兩介質折射率差值太大和接觸面不規(guī)整有關。

排除產生假貝克線方法:放棄對這一部位的觀察,而改選其他合適的部位進行觀察,或改用中心明暗法和斜照法比較折射率相對大小。中心明暗法:下降物臺,礦物中心變亮,范圍變小、變清晰,則礦物折射率大于樹膠折射率;下降物臺,礦物中心變暗,范圍變小、變模糊,則礦物折射率小于樹膠折射率。第20頁,共2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2、礦物的糙面(1)礦物糙面

即偏光顯微鏡下所見礦物的粗糙表面,是光線通過礦片后產生的一種光學效應,是人對礦片表面粗糙程度的一種視覺,并不代表礦片真實的物理粗糙程度。(2)礦物糙面的成因

磨制的礦片表面,一般總不同程度地有顯微凹凸不平。當覆蓋其上的樹膠折射率與礦物折射率存在差異時,該表面即是一個光學界面,光線通過該界面時要發(fā)生折射,使光線發(fā)生聚卒呻分散。光線聚斂的區(qū)域變亮,光線分散的區(qū)域變暗,礦片表面明暗不均,給人一種粗糙的感覺樹膠折射率與礦物折射率差異,值越大,糙面越明顯。N膠=(0.11-0.12)第21頁,共2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3、礦物的突起(重點內容)(1)突起

礦物表面“高出”薄片平面,類似于“正地形”的現(xiàn)象。突起就是礦物這種“高低不平”的現(xiàn)象的。突起也是光線通過礦片后產生的一種光學效應,是人對礦物邊緣和糙面的一種綜合視覺,并不代表礦物表面的實際高低。因為邊緣和糙面的顯著程度取決于N礦和N膠的差值,所以實際上突起的高低主要取決于N礦與N膠的差值,差值愈大,突起愈高;差值愈小,突起愈低。(2)突起正負及等級的劃分

(突起正負是以加拿大樹膠的折射率為標準)根據N礦、N膠的相對大小,突起分為正突起和負突起:N礦>N膠,為正突起;N礦<N膠,為負突起。即負突起礦物,折射率小于1.54;正突起礦物,折射率大于1.54?!罢⒇摗笔侵傅V物折射率是“大于”還是“小于”樹膠的折射率,并不是指突起是向上還是向下。

突起分為6個等級。第22頁,共24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4、閃突起

旋轉物臺時,礦物(一般是無色礦物)切面的突起時高時低,發(fā)生閃動變化。突起高時,邊緣、糙面較明顯,礦物表面灰度深;突起低時,礦物邊緣、糙面不顯,表面亮度大。這種現(xiàn)象類似于顏色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