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T 2555-2023 供用電及信息系統(tǒng)隔離式防雷工程設計施工驗收規(guī)范_第1頁
DB43-T 2555-2023 供用電及信息系統(tǒng)隔離式防雷工程設計施工驗收規(guī)范_第2頁
DB43-T 2555-2023 供用電及信息系統(tǒng)隔離式防雷工程設計施工驗收規(guī)范_第3頁
DB43-T 2555-2023 供用電及信息系統(tǒng)隔離式防雷工程設計施工驗收規(guī)范_第4頁
DB43-T 2555-2023 供用電及信息系統(tǒng)隔離式防雷工程設計施工驗收規(guī)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

91.120.40CCS

K30

43

DB

43/T

2555—2023 前言...............................................................................

III引言................................................................................

IV1 范圍..............................................................................

1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13 術語和定義........................................................................

14 設計要求..........................................................................

25 施工與安裝要求....................................................................

36 工程驗收要求......................................................................

57 運行維護管理要求..................................................................

6附錄

A(規(guī)范性)

..............................................

7附錄

B(規(guī)范性)

.......................................................

10參考文獻............................................................................

11DB

43/T

2555—2023 、 、3.0.1、3.0.2、3.0.3

3.0.4

、 、3.0.6、3.0.7條內容與專利號為:

ZL201310207449.0、ZL201310207188.2、ZL201210277989.1、ZL201310296497.1、ZL201310211277.4、ZL201210244544.3、ZL201810660465.8文件的發(fā)布機構對于該專利的真實性、有效性和范圍無任何立場。該專利持有人已向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承諾,他愿意同任何申請人在合理且無歧視的條款和條件下,系方式獲得:專利持有人:深圳遠征技術有限公司地址:深圳市寶安區(qū)西鄉(xiāng)街道桃花源科技創(chuàng)新園第三分園任。IVDB

43/T

2555—20231 范圍本文件規(guī)定了供用電及信息系統(tǒng)隔離式防雷系統(tǒng)的定義、分類、設計、施工、驗收和維護等規(guī)定。收和維護等。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文件。GB/T

21431-2015

建筑物防雷裝置檢測技術規(guī)范GB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GB

50303-2015

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

50343-2012

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tǒng)防雷技術規(guī)范GB

51120-2015

通信局(站)防雷與接地工程驗收規(guī)范GJBT-1352

15D501

建筑物防雷設施安裝3 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隔離式雷電防護系統(tǒng)(ILPS)

isolated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統(tǒng)之外,提高被保護系統(tǒng)雷電防護水平的綜合防護系統(tǒng)。隔離式電源防雷裝置(IPPD)

isolated

power

supply

lightning

device裝置歸屬二端口電涌保護器范疇。隔離式分組接地裝置(IGED)

isolated

group

earthing

由接地隔離抑制器與多種功能接地匯流排組成的組合式分組接地裝置。隔離式信號防雷裝置(ISPD)

isolated

signal

lightning

由信號隔離抑制器與一級或多級泄放單元組成的組合式信號雷電保護裝置。DB

43/T

2555—2023隔離式防雷配電裝置(ILPD)

lightning

protection

power

distribution

裝置組成的具有防雷、接地、數據采集、通信等功能的低壓成套開關設備裝置。隔離式雷電保護裝置隔離式電源防雷裝置、智能監(jiān)測系統(tǒng)()

intelligent

monitoring

system通過軟硬件實現(xiàn)對防雷系統(tǒng)工作狀態(tài)實時監(jiān)測管理功能的智能系統(tǒng)。4 設計要求一般規(guī)定4.1.1 供用電及信息系統(tǒng)雷電防護等級為

A、B、C

級的,可采用隔離式雷電保護裝置進行保護。4.1.2 隔離式雷電保護裝置的負荷能力應同被保護的供配電線路及配電設備負荷能力一致。4.1.3 隔離式雷電保護裝置應具有運行數據采集、現(xiàn)場告警、通信傳輸等功能,可實現(xiàn)遠程訪問和管理。隔離式雷電保護裝置的設計要求4.2.1 隔離式雷電保護裝置的電壓損耗、電壓降、雷電抑制比、反擊分流比、電感變化率等參數應滿足

DB43XX--2022(注:指《供用電及信息系統(tǒng)隔離式防雷技術要求》)技術要求。4.2.2 隔離式電源防雷裝置和隔離式分組接地裝置可單獨采用或同時配合采用。4.2.3 隔離式電源防雷裝置和隔離式分組接地裝置應滿足被保護系統(tǒng)的終期負荷容量。接地裝置的設計要求4.3.1 利用建筑物自然基礎作接地裝置,宜在被保護設備安裝的地面層、樓層的機房內墻結構柱主鋼筋處引出和預留接地裝置引出線端子。4.3.2 無可利用的建筑物基礎鋼筋時,可根據現(xiàn)場地形、機房、局(站)、機柜形狀等情況采用垂直接地體敷設單根、直線鏈狀、三角形、十字型、?型、或口型等形狀的人工接地裝置作簡易接地裝置,垂直接地體間距不宜小于其長度的

2

4.3.3 采用隔離式雷電保護裝置時,簡易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值可不限制。4.3.4 方艙(集裝箱機房、裝配式機房、一體化機房等)、智慧桿塔(微小站、視頻監(jiān)控)、地面機鋼結構(如地腳螺栓)作簡易接地裝置。4.3.5 變壓器的接地裝置可利用變壓器基座基礎鋼結構或在安裝用

H

和中性線接地。4.3.6 新能源(光伏、風電、儲能)設施的接地裝置,可利用安裝基礎鋼結構(光伏矩陣機架、風電基礎、儲能機房機柜基礎)作簡易接地裝置。4.3.7移動車輛停下進行發(fā)電、通信、指揮等工作時,宜在地面敷設

1

2

根長度不小于

500mm面積不小于

40mm×40mm×4mm

熱鍍鋅角鋼的垂直接地體作簡易接地裝置。DB

43/T

2555—20234.3.8 船舶可利用金屬甲板(船體)作被保護設備和接閃器的接地裝置。4.3.9 接地裝置宜采用截面積不小于40mm×4mm

300

mm,宜在頂端開具

2

個直徑不小于

6mm

的孔,用于接地裝置同接地引入線的連接。4.3.10 在土壤較薄的石山或碎石多巖地區(qū)應根據具體情況確定接地裝置埋深。凍土地帶的接地裝置及測試極應敷設在凍土層以下。4.3.11接地引入線應根據被保護設備的用電容量采用截面積不小于

6mm2的銅芯線,且不小于被保護設備用電容量

L

線截面積

1.5

倍。4.3.12 接地引入線和接地引下線在接地裝置上的連接點應不在同一個位置,兩點之間的間隔應不小于

5m,或采用隔離設備隔離。4.3.13 接地引下線宜采用截面積不小于

40mm×4mm

的熱鍍鋅扁鋼;單根鋼筋或圓鋼作專用引下線或專設引下線時,其直徑應不小于

12mm。4.3.14 電源端口泄放單元、天饋線泄放單元的防雷接地線應采用截面積不小于

6mm2

的銅芯線;數據信號線泄放單元的防雷接地線應采用截面積不小于

的銅芯線。5 施工與安裝要求一般規(guī)定5.1.1 5.1.2 防雷工程中采用的器材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應通過第三方檢測合格。5.1.3測試儀表、量具應鑒定合格,應在有效期內使用。施工作業(yè)前應檢查儀器儀表和工器具的絕緣狀況和進行絕緣保護處理,絕緣性能不合格的禁止使用。5.1.4施工作業(yè)前應對材料進行清點和檢驗。5.1.5 防雷工程施工人員應具備相應專業(yè)知識,高處作業(yè)、涉電作業(yè)、吊裝作業(yè)等特種人員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經專門的安全作業(yè)培訓,取得相應資格后才能上崗作業(yè)。5.1.6 應嚴格遵守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和安全生產操作規(guī)程的規(guī)定。5.1.7 接地裝置施工應保留影像資料,自檢合格后應當通知建設單位(或監(jiān)理單位)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5.1.8 沙塵暴等惡劣天氣時,應停止室外作業(yè)。雷雨天氣不得在電桿、鐵塔、大樹、廣告牌等下方躲避。5.1.9 變壓器帶電操作(更換或斷合高壓避雷器、安裝或拆換接地隔離抑制器等裝置),必須正確穿防護,防護人員和作業(yè)人員不得同時作業(yè)。5.1.10部門辦理停電手續(xù)并保障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恢復供電,對已停電電源進行驗電確認無電壓后方可進行工人員必須按要求使用絕緣工具、穿戴絕緣手套、絕緣鞋。5.1.11 的連接宜分別采用焊接、熔接或壓接,應做好防腐、防銹等處理并做好標識。5.1.12字記錄檔案。DB

43/T

2555—2023隔離式雷電保護裝置施工和安裝5.2.1隔離式雷電保護裝置應靠近被保護的變壓器、總配電室進線柜、大樓或樓層電源引入處、信號線纜引入處,應采用接地引入線連接到接地裝置。5.2.2 采用的電源線、接地線、信號線的規(guī)格應符合線徑和材料的設計要求。5.2.3 電源輸入線應接入隔離式雷電保護裝置“電源輸入”端口,電源輸出開關或輸出端子接至被保護設備的電源輸入端。5.2.4 隔離式雷電保護裝置的防雷接地排通過接地引入線接至地面層、各樓層、機房內墻結構柱主鋼接至隔離式雷電保護裝置的保護接地排、工作接地排、防雷接地排。5.2.5 隔離式雷電保護裝置的交流輸入線纜應同原交流輸入電源線纜容量規(guī)格相同,必須嚴格采用色譜電纜,保證相序正確。5.2.6 擴(改)建、維護中需不停電更換隔離式雷電保護裝置時,電源線、接地線、信號線必須按照線纜的功能性質接入隔離式雷電保護裝置,宜按照以下順序步驟進行:a)

接地裝置接地引入線(PE

母線);b)

防雷接地線;c)

保護接地線;d)

工作接地線;e)

電源中性線(N

線);f)

電源輸入線(相線)。5.2.7 各類接地線連接處應有防松動和防腐蝕措施;接地線穿過有機械應力處,應采取防機械損傷措施。5.2.8 隔離式雷電保護裝置安裝結束后,應全面檢查線路規(guī)格及牢固情況,合格后再上電運行。接地裝置的施工5.3.1 接地裝置應采用焊接連接。其搭接長度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

扁鋼與扁鋼(角鋼)

2

倍,不少于三面施焊;b)

圓鋼與圓鋼搭接長度為圓鋼直徑的

6

倍,雙面施焊;c)

圓鋼與扁鋼搭接長度為圓鋼直徑的

6

倍,雙面施焊;d)

鋼搭接件在水平、垂直方向的焊接長度各為圓鋼直徑的

6

倍,雙面施焊;e)

焊接部位應除去焊渣后作防腐、防銹處理;f)

接地裝置連接應可靠,連接處不松動、脫焊、接觸不良。5.3.2 垂直接地裝置坑內、水平接地裝置溝內宜用低電阻率土壤回填并分層夯實。智能監(jiān)測系統(tǒng)的安裝和調試5.4.1 數據采集設備、通信設備、后臺網絡設備應同步進行硬件安裝,應進行聯(lián)調。5.4.2 所有設備應安裝牢固,線纜規(guī)格應符合設計要求,電源線、信號線應分開敷設和綁扎加固。5.4.3 設備和線纜安裝完畢檢查無誤后方可上電運行。5.4.4 數據采集設備和通信設備應按照產品說明書要求逐項進行數據采集實驗、通信路由通斷實驗、斷電數據保存實驗、現(xiàn)場和遠程告警實驗、數據查詢實驗、時鐘實驗。5.4.5 應用平臺應通過遠程人工配合逐項進行實時監(jiān)測、預警報警、數據查詢、監(jiān)測點管理、設備管理、權限管理等功能實驗及數據平臺共享實驗。DB

43/T

2555—20235.4.6 所有設備安裝和實驗數據應詳細記錄,建立有隨工檢查驗收合格的文字記錄檔案。6 工程驗收要求一般規(guī)定6.1.1 防雷與接地裝置的施工和安裝的驗收應滿足

GB

50348、

50686.8、GB

51120、GB

50166.8、GB

55024

6.1.2 6.1.3 工程驗收時應符合本文件附錄

A

的規(guī)定填寫工程驗收表,并作出“合格”、“不合格”結論。隔離式雷電保護裝置驗收6.2.1 隔離式雷電保護裝置的型號、規(guī)格、安裝位置與工程設計相符合情況。6.2.2 隔離式雷電保護裝置的配置滿足工程實際要求情況,與其供電方式相匹配情況。6.2.3隔離式雷電保護裝置引接線的連接方法、規(guī)格和長度。6.2.4 隔離式雷電保護裝置中泄放單元的功能和品質,包括:通流量、額定電壓、限制電壓、熱熔保護功能、過流保護功能、劣化指示功能(抽查)等。6.2.5 實際使用負載電流同供電容量的負荷比。6.2.6 隔離式雷電保護裝置的通信單元、監(jiān)測單元等功能,包括:來停電告警等指示、現(xiàn)場和遠程告跳閘告警、浸水、傾斜、過溫等)本地告警和上報。接地裝置驗收6.3.1 接地裝置的驗收a)

接地測試點的標識;b)

接地裝置的地網面積和接地電阻值。6.3.2 接地引入線和雷電流引下線驗收a)

引入線和引下線的安裝位置、數量;b)

引入線和引下線的材料規(guī)格、連接方式和防腐處理;c)

引入線和引下線的焊接質量、固定狀況;d)

引入線和引下線的保護措施。6.3.3 各功能接地線驗收a)

防雷接地、工作接地和保護接地分類接入防護系統(tǒng)設備情況;b)

接地線使用材料的規(guī)格、長度及質量;c)

接地線的敷設路由、安裝方法及標識;d)

接地線接線端子制作質量和緊固情況。智能監(jiān)測系統(tǒng)驗收6.4.1 數據采集設備、通信設備、計算機設備、操作系統(tǒng)、應用系統(tǒng)的產品名稱、型號、版本號是否與設計相符。6.4.2 設備安裝工藝和線纜敷設工藝。6.4.3 DB

43/T

2555—20236.4.4 實時監(jiān)測、預警報警、數據查詢、監(jiān)測點管理、設備管理、權限管理等功能及數據對接其他平臺等功能。6.4.5 填寫驗收記錄,記錄合格項、不合格項,建立有隨工檢查驗收合格的文字記錄檔案。防雷與接地工程現(xiàn)場驗收表防雷與接地工程現(xiàn)場進行驗收的具體內容見附錄A。7 運行維護管理要求7.1.1 隔離式雷電保護裝置及接地裝置的運行維護管理應滿足

GB

50348、GB

50689、

51120、

GB50169

、GB

55024

7.1.2 文檔資料應包括設計文件、檢測(竣工)報告、故障記錄和歷年檢查記錄、隔離式雷電保護裝雷害發(fā)生情況、原因分析和整改情況等。7.1.3 隔離式雷電保護裝置或被保護設備發(fā)生變動時,應按隔離式雷電防護技術原理和相關標準采取相應變更改造措施,完善隔離式雷電防護技術方案。7.1.4 對于被保護設備遭受的雷擊損害情況,應作詳細記錄,并對雷害原因進行分析,提出針對性整改措施并組織實施。對嚴重的雷害事故應按規(guī)定上報。7.1.5 運行維護管理要求應符合本文件附錄

B

規(guī)定。UPS表表

防雷與接地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