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四 運 動.完整版_第1頁
五 四 運 動.完整版_第2頁
五 四 運 動.完整版_第3頁
五 四 運 動.完整版_第4頁
五 四 運 動.完整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五四運動——13信計1

01歷史原因02事件起因03五四運動的經過04主要任務Contents目錄05五四運動的意義歷史原因?新思想與社團?高等教育發(fā)展?工商背景?北京政府內部派系的權力斗爭新思想與社團革新思想在晚清尤其是在甲午戰(zhàn)爭之后大量傳入中國并影響年輕一族,而在民國初年這種影響隨著陳獨秀所創(chuàng)辦的《青年》雜志(后改名為《新青年》)等刊物的發(fā)展以及白話文運動的推動,自由、反抗傳統(tǒng)權威等思想,影響了學生以及一般市民。新文化運動高舉民主、科學的大旗,從思想、文化領域激發(fā)和影響了中國人尤其是中國青年的愛國救國熱情,從根本上為五四運動的出現(xiàn)奠定了思想基礎和智力來源。高等教育發(fā)展

中國的科舉制度在清末“新政”中,因學習西方及日本學制而改變,于1905年被廢除。到了民初,北京大學、北京高等師范學校(現(xiàn)北京師范大學)等高校獲得進一步的發(fā)展,尤其是北京大學,在校長蔡元培的領導下,引進了開放的學風,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辦學方針,李大釗、陳獨秀、章士釗、胡適、辜鴻銘(英國文學)、劉師培、魯迅(周樹人,教中國小說史)、錢玄同(教音韻學)、吳梅(教戲曲史)、劉半農(教新文學)等被聘請于北大任教。北大同時注重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主開放進步的思想和精神,這種思想和精神成為五四運動的重要動力。工商背景

清末以來,中國的工商業(yè)雖有所發(fā)展,但在西方產品的輸入情形下,中國本土工商業(yè)的發(fā)展仍然有限,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發(fā)生使歐洲各國無力東顧,中國的工商業(yè)獲得很大的發(fā)展,參與工商業(yè)的人口持續(xù)增加,民族工業(yè),尤其是輕工業(yè)得以巨大發(fā)展,城市中的工商階層在中國社會中的地位也更顯重要,在五四運動中,他們成為聲援愛國學生的重要力量。北京政府內部派系的權力斗爭

“五四運動”前后,北京政府總統(tǒng)、內閣、國會之間達成了某種平衡,故政治運作較先前為暢順。當時政府領導者為大總統(tǒng)徐世昌、國務總理錢能訓,及“安福國會”幕后領袖段祺瑞。但政府仍深受各個黨派、各地軍閥的制約,政策因之時有變異?!拔逅倪\動”發(fā)生之后,“研究系”以政府外交失敗做斗爭“安福系”工具,借傳媒煽動學生舉辦愛國示威游行,并進一步造成“六三運動”,使得學運風潮擴大,最終逼使相關政府領導人下臺負責。除此之外,“文治派”與“安福系”也借機相互攻訐,以謀求自我派系之利益。是以“五四運動”絕對不可以單單理解為群眾在愛國意識之下的自發(fā)行為;事件源起、擴大都深受黨派斗爭之影響。事件起因

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戰(zhàn)勝國在法國巴黎召開所謂的“和平會議”,中國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協(xié)約國之一,參加了會議。6月28日是巴黎和會的最后一天,也是全體戰(zhàn)勝國在和約上簽字的一天。但作為戰(zhàn)勝國的中國代表沒有出席會議,拒絕簽字。

原因何在呢?原來,巴黎和約里有三條是關于中國的。即戰(zhàn)前德國侵占的山東膠州灣的領土,以及那里的鐵路、礦產、海底電纜等,統(tǒng)統(tǒng)歸日本所有。本來中國當時參加了協(xié)約國,對同盟國作戰(zhàn),曾支援協(xié)約國大量糧食,還派出17.5萬名勞工,犧牲了2000多人。作為戰(zhàn)勝國的中國,索回德國強占的山東半島的主權,這是順理成章的事。但英美法卻做主要送給日本。經過討論和利弊權衡后中國的北洋軍閥政府準備簽字承認這個條約。事件起因中國人民卻對這種行為忍無可忍,爆發(fā)了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在全國人民的支援和影響下,中國代表團向和會提出兩項提案:取消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特權;取消日本強迫中國承認的《二十一條》,收回山東的權益。提案當然被否決了,北洋軍閥認為不簽字對國家利益的損害更大,因而依舊命令中國代表團在和約上簽字。6月27日清晨,在巴黎的華工和中國留學生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抗議活動。6月28日,三萬多華人齊集在中國代表團的住所外面?!安荒芎炞?!”三萬人發(fā)出了一個共同的呼聲。誰簽字,就打死誰!”中國代表團終于發(fā)表了一項聲明:“山東問題不解決,我們決不在和約上簽字!”五四運動的經過學生運動學生運動學生運動

1919年5月4日下午,北京三所高校的3000多名學生代表沖破軍警阻撓,云集天安門,北京高等師范學校最早到達天安門。他們打出“誓死力爭,還我青島”“收回山東權利”“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廢除二十一條”“抵制日貨”“寧肯玉碎,勿為瓦全”“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等口號,并且要求懲辦交通總長曹汝霖、幣制局總裁陸宗輿、駐日公使章宗祥,學生游行隊伍移至曹宅,痛打了章宗祥,北京高等師范學校(今北京師范大學前身)數(shù)理部的匡互生第一個沖進曹宅,并帶頭火燒曹宅,引發(fā)“火燒趙家樓”事件。隨后,軍警給予鎮(zhèn)壓,并逮捕了學生代表32人。天安門前金水橋南邊高懸的一副對聯(lián)引人注目:賣國求榮,早知曹瞞遺種碑無字;傾心媚外,不期章惇余孽死有頭第二階段,上海工人運動釋放被捕學生罷免三個賣國賊中國代表拒絕在和約上簽字工人罷工工人罷工1919年6月5日,上海工人開始大規(guī)模罷工,以響應學生。上海日商的內外棉第三、第四、第五紗廠、日華紗廠、上海紗廠和商務印書館的工人全體罷工,參加罷工的有兩萬人以上。1919年6月6日、7日、9日,上海的電車工人、船塢工人、清潔工人、輪船水手,也相繼罷工,總數(shù)前后約有六、七萬人。上海工人罷工波及各地,京漢鐵路長辛店工人,京奉鐵路工人及九江工人都舉行罷工和示威游行,自此起,運動的主力也由北京轉向了上海。

1919年6月23日,由阮真主編的《南京學生聯(lián)合會日刊》創(chuàng)刊,發(fā)行所設在門簾橋省教育分會事務所內。張聞天,沈澤民(茅盾之弟)為編輯科科員,是該報的主要撰稿人之一。該刊及時報道南京、江蘇及全國學生反帝愛國運動的情況;圍繞如何“改良社會”這一中心問題,抨擊日本帝國主義和北洋軍閥政府,批判舊制度、舊道德、舊思想、舊習慣,宣傳革命民主主義思想,并介紹各種新思潮(該刊連續(xù)出版了70號,至9月11日???。文界響應五四運動的結局中國收回主權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美國倡議的華盛頓會議召開。1922年2月4日,中國和日本還在華盛頓簽訂了《中日解決山東問題懸案條約》及其附約。條約規(guī)定:日本將德國舊租借地交還中國,中國將該地全部開為商埠;原駐青島、膠濟鐵路及其支線的日軍應立即撤退;青島海關歸還中國;膠濟鐵路及其支線歸還中國等。附約中規(guī)定了對日本人和外國僑民的許多特殊權利,但是中國通過該條約收回了山東半島主權和膠濟鐵路權益。五四運動主要人物

搖動五四搖籃的蔡元培蔡先生是我國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的民主革命家,一位為振興中華培養(yǎng)了一批批英才的杰出教育家。他1917年1月4日出任北京大學校長,因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而使北京大學群賢畢至,精英薈萃,成為了五四愛國運動的發(fā)祥地。五四運動取得光輝勝利后,在北大師生與各方人士的強烈要求之下,蔡先生于9月12日由杭州返回北京,重新主持北大校務?!拔逅倪\動時期總司令”陳獨秀陳獨秀主撰的《新青年》以科學與民主的思想驚醒了長期被束縛于封建桎梏中的一代青年,點燃了至今不滅的思想解放的火炬,陳獨秀也被毛澤東譽為“五四運動時期的總司令”。6月8日,陳獨秀又在《每周評論》第25號報道了6月3日北京千余名學生舉行露天講演慘遭鎮(zhèn)壓的情況:“民國八年六月三日,就是端午節(jié)以后一日,離學生的五四運動剛滿一個月,政府因為學生團又在上街演說,下令派軍警嚴拿多人。這時候陡打大雷刮大風,黑云遮天,灰塵滿日,對面不見人,是何等陰慘暗淡!”“高舉革命旗幟第一人”李大釗五四前驅之一的李大釗,是中國早期馬克思主義者的杰出代表。毛澤東對美國記者斯諾說:“我在北大當圖書館助理員的時候,在李大釗手下,很快地發(fā)展,走到馬克思主義的路上。”對于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李大釗指出,“這是中國全國學生膺懲中國賣國賊的紀念日,是中國全國學生對于帝國主義行總攻擊的紀念日,亦即是被壓迫的民眾向壓迫的國家抗爭自由的紀念日,這是國民的學生的日子。我們在今天應該把國際帝國主義侵略我們的痛史,細數(shù)從頭,把五四的精神,牢牢記住,誓要恢復國家的主權,清洗民族的恥辱?!蔽逅倪\動的意義1、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徹底地反對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地、不妥協(xié)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革命運動,表現(xiàn)了工人階級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斗爭精神,這種斗爭姿態(tài)是辛亥革命所不曾具有的。五四運動為實現(xiàn)反帝反封建的運動目標,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在反帝方面,運動的興起是為了反抗巴黎和會對中國山東權益的宰割。在反封建方面,運動表現(xiàn)了“內懲國賊”的堅強決心。斗爭后來指向北洋軍閥政府,迫使政府釋放了被捕學生,罷免了三個賣國賊的職務。因此,整個運動體現(xiàn)出與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勢不兩立的斗爭精神。五四運動的意義2、無產階級開始登上了政治舞臺,起了主力軍的作用;青年學生發(fā)揮了先鋒作用。五四運動既是一次愛國的政治運動,又是一次文化運動,同時還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運動。它極大地提高了中國人民的思想覺悟,哺育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他們高舉愛國主義的旗幟,走上了為民主、科學而斗爭的道路。運動中,青年學生起了先鋒作用,工人階級發(fā)揮了主力軍的作用,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起了領導作用。另外,五四運動還擦亮了人們的眼睛,洗滌了人們的心靈,使人們最終認識到:要想醫(yī)治多災多難的近代中國,唯一的藥方就是無產階級專政。五四運動的意義3、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及其與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作了思想上、組織上的準備。在運動中,中國工人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臺,一批具有初步共產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認識到工人階級力量的偉大,積極投身到工人中間進行馬克思主義的宣傳和組織工作,極大地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和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礎。五四運動的意義4、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