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卷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33頁試卷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33頁《歸去來兮辭》高中語文作業(yè)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舟遙遙以輕飏,鳳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仆歡迎,稚子候門。三徑就荒,松菊猶存。攜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guān)。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選自《歸去來兮辭》)陶淵明,字元亮?;蛟茲?,字淵明。潯陽柴桑人也。曾祖侃,晉大司馬。淵明少有高趣,博學,善屬文;穎脫不群,任真自得。嘗著《五柳先生傳》以自況,時人謂之實錄。家貧親老,起為州祭酒。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資,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濟往候之,偃臥瘠餒有日矣。道濟謂曰:“賢者處世,天下無道則隱,有道則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對曰:“潛也何敢望賢?志不及也?!钡罎佉粤蝗?,麾而去之。后為鎮(zhèn)軍、建威參軍。謂親朋曰:“聊欲弦歌以為三徑之資,可乎?”執(zhí)事考聞之,以為彭澤令。公田悉令吏種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請種粳,乃使二頃五十畝種秫,五十畝種粳。歲終,會郡遣督郵至,縣吏請曰:“應束帶見之?!睖Y明嘆曰:“我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xiāng)里小兒!”即日解綬去職,賦《歸去來》。征著作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識之,不能致也。淵明嘗往廬山弘命淵明故人龐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之間邀之淵明有腳疾使一門生二兒舁籃輿既至欣然便共飲酌。俄頃弘至,亦無迕也。嘗九月九日出宅邊菊叢中坐,久之,滿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歸。淵明不解音律,而蓄無弦琴一張,每酒適,輒撫弄以寄其意。貴賤造之者,有酒輒設。淵明若先醉,便語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L候之,值其釀熟,取頭上葛巾漉酒,漉畢,還復著之。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與其同志。自以曾祖晉世宰輔,恥復屈身后代。自宋高祖王業(yè)漸隆,不復肯仕。元嘉四年,將復征命,會卒,時年六十三。世號靖節(jié)先生。(選自蕭統(tǒng)《陶淵明傳》,有刪改)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悟已往之不諫
諫:挽回。B.景翳翳以將入
景:通“影”,影子。C.偃臥瘠餒有日矣
偃:仰臥。D.妻子固請種粳
固:堅定,堅決。2.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淵明嘗往廬山/弘命淵明故人龐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之間邀之/淵明有腳疾/使一門生二兒舁籃/輿既至/欣然便共飲酌/B.淵明嘗往廬山/弘命淵明故人龐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之間邀之/淵明有腳疾/使一門生二兒舁籃輿/既至/欣然便共飲酌/C.淵明嘗往廬山/弘命淵明故人龐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之間邀之/淵明有腳疾/使一門生二兒舁籃輿/既至/欣然便共飲酌/D.淵明嘗往廬山/弘命淵明故人龐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之間邀之/淵明有腳疾/使一門生二兒舁籃/輿既至/欣然便共飲酌/3.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三徑,西漢末年王莽專政,兗州刺史蔣詡稱病還鄉(xiāng)隱居,在院中辟三徑,后常用“三徑”來指歸隱后的住所?!短諟Y明傳》中“三徑之資”,指籌集隱居住所的費用。B.解綬,古人為官時將系有綬帶的印信佩戴在身,解下印綬,即辭免官職。類似表示辭官的詞語還有“解官”“解褐”等。C.高祖,廟號。廟號是皇帝死后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特起的名號,如太祖、世祖、太宗、高宗等,有的皇帝死后會有多個廟號。D.靖節(jié),是陶淵明的朋友在他死后給他起的謚號?!熬腹?jié)”二字有清高、有氣節(jié)之意,很貼切地表現(xiàn)了陶淵明的性格和品質(zhì)。4.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陶淵明善于以平淡質(zhì)樸的語言描寫自然景物,從中寄托自己的個性和情志。如“無心出岫”象征著自己的誤落塵網(wǎng),“倦飛知還”則比喻作者的終于歸隱。B.《歸去來兮辭》是一篇抒情辭體。辭體源頭是《楚辭》,尤其是《離騷》?!冻o》的境界,是熱心用世的悲劇境界;《歸去來兮辭》的境界,則是隱退避世的超越境界。C.陶潛仕途短暫。因家庭貧困,親人年邁,曾做州祭酒,但任職不久就解職回家了。此后還擔任過州主簿,鎮(zhèn)軍、建威參軍,彭澤令等職。D.陶潛清高不群。他不接受江州刺史檀道濟饋贈的糧食和肉,起初也不愿意同江州刺史王弘交往,更不愿意為五斗米向鄉(xiāng)里小兒折腰。5.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2)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與其同志。自以曾祖晉世宰輔,恥復屈身后代。二、古代詩歌閱讀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江南歸附后不仕述懷南宋艾可叔①舟在中流進退難,發(fā)雖種種此心丹。死為元亮終書晉,生是留侯本事韓。貧賤不憂知有道,亂離最幸是無官。歲寒誰似東籬菊,禁得投簪②日日看。注①艾可叔,南宋度宗咸淳四年進士,官至御史中丞。②投簪:“簪”,固冠用的簪子;借代棄官。6.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寫船在水中的進退兩難暗示自己仕途的進退兩難,雖然老邁但赤誠之心沒有改變。B.頷聯(lián)借用陶淵明和張良的典故表達自己對南宋的眷戀、忠誠之心,終究不愿入仕元朝。C.頸聯(lián)寫人身處窮困、地位低下卻無憂是因能堅守道義,遭遇流離時最幸運的是沒做官。D.詩人在江南被元占領以后便沒有再做官,他借此詩表達離開官場后內(nèi)心的失落與傷感。7.陶潛的《歸去來兮辭》中的“三徑就荒,松菊猶存”與本詩中的“歲寒誰似東籬菊”,都寫了“菊”,試分析兩句在表達意義上的異同之處。三、情景默寫8.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歸去來兮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寫詩人拄杖或游或息,時時昂首遠望,暢享自然風景。(2)《滕王閣序》里用“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形象地表現(xiàn)了宴會管弦之盛,歌聲之美的動人畫面。(3)《湘夫人》中被譽為“千古言秋之祖”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擬行路難》中用反問句來表達作者惆悵,矛盾痛苦心情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5)《蜀相》中寫諸葛亮才智和功業(yè)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語言表達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千百年后凝視王羲之的《蘭亭序》,仍然可以感受王羲之筆尖每一個纖細的動作?!坝篮途拍隁q在癸丑”中,那“永”字的一點如凌空而來的風聲,它一觸摸到紙上的纖維,就順勢微微回轉(zhuǎn),太極云手般向右下沉去,力道隱合未盡,單鞭蓄勢,繼續(xù)向左緩緩推出……光是這一點,可以領略的內(nèi)涵,用十年時間去理解都不嫌多。光是這一點,古人花的時間豈是十年。從王羲之的老師衛(wèi)夫人的《筆陣圖》開始,到歐陽詢的,八法”,這一點竟然如高山墜石,用數(shù)百年的時間緩緩落下,而又落之不盡;再過數(shù)百年時間,到了明清之際,依然轟然響動,若暮鼓晨鐘,在宣紙上其默如雷。但世俗之人往往只看到點畫與筆勢的漂亮與瀟灑,便以為參透了其實①如太極,看似一陰一陽地起承轉(zhuǎn)合,卻包含了四季的輪回、晨昏雨晴的變化,沒有起始,也沒有終結(jié)。如同王羲之在《蘭亭序》中的感慨那樣,今之覽者,亦由昔視今,而②,也同樣會有感于斯文,正如書法的力道起始映帶,總是朝向下一筆、下一字運動。9.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辭手法A.對偶、借代、夸張 B.比擬、比喻、排比C.對偶、借代、排比 D.比擬、比喻、夸張、10.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茿.光是對這一點,研究者去理解其中可以領略的內(nèi)涵,用十年時間都不嫌多。B.研究者對這一點用十年時間才可理解,都不嫌其中可以領略的內(nèi)涵多。C.光是這一點,對于研究者,對可以領略的內(nèi)涵用十年時間去理解都不嫌多。D.研究者用十年時間去理解這一點,其中可以領略的內(nèi)涵都不嫌多。11.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8個字。五、小閱讀-課內(nèi)12.《蘭亭集序》中,作者思考了暫與久、悲與歡、生與死等問題;《歸去來兮辭并序》則書寫了作者回歸田園、重返自然的歡愉,也透露出對自我與世俗、生命與自然的思考。試分析兩篇文章在生死觀方面的異同。13.試結(jié)合文本分析《歸去來兮辭》寫作方面的特色。14.閱讀《歸去來兮辭·并序》,下列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陶淵明家境貧寒,無心做官。陶淵明的孩子較多,沒有存糧,正常的生活無法維持,在這種情況下,在別人的勸說下他才萌生了做官的念頭。B.陶淵明熱愛自然,眷戀家鄉(xiāng)。陶淵明在任期間雖生活相對富足了一些,但時間不長就產(chǎn)生了回家的想法,返回后,面對自然顯得異常興奮。C.陶淵明鐘愛田園,勤于勞作。陶淵明回到家鄉(xiāng)后,面對家鄉(xiāng)美景時時流連忘返,春天到來春耕開始,他與農(nóng)人們?nèi)找剐燎诘卦谔锢飫谧?。D.陶淵明志趣高潔,樂天知命。陶淵明喜歡自己院子里的松樹和菊花,對于富貴和升仙都看得很淡,希望自己能隨心所愿,順應自然變化。15.《歸去來兮辭·并序》一文從哪幾個方面寫了歸隱之樂?16.下列對課文內(nèi)容分析不準確的一項是(
)A.《阿Q正傳》是魯迅的代表作,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國農(nóng)村為背景,用近乎漫畫的夸張手法,描寫了一個無名無姓、無家無業(yè)的貧苦雇農(nóng)阿Q短暫的一生。B.《茶館》是20世紀中國戲劇的經(jīng)典之作。作品以老北京裕泰茶館為舞臺,用茶館里各色人物個人生活的變化,來展示清末到民國半個多世紀中國社會的滄桑變化。C.《陳情表》作者從祖孫相依為命的往事寫起,集中陳述“詔書切峻”和“劉病日篤”的矛盾,以誠懇的言辭,情真意切,請求皇帝允許自己先孝后忠,暫不奉詔。D.《歸去來兮辭(并序)》的“序”以駢體敘事,“辭”以散體抒情,二者相得益彰。文辭精致,佳句甚多,卻又不失素樸自然之美,堪稱魏晉時期的清流之作。17.下面對《歸園田居(其一)》一詩的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說明自己跟“羈鳥”和“池魚”一樣早有擺脫官場束縛、返回田園隱居的強烈愿望。同時也體現(xiàn)出詩人對“羈鳥”“池魚”的熱愛。B.“守拙”的“拙”,即樸拙,含有原始本真的意思,與世俗的虛偽機巧相對,表明了陶淵明對官場虛偽機巧的極其厭惡。C.“方宅十余畝……羅堂前”是近景。土地、草房、榆柳、桃李……這些平平常常的景物,在詩人筆下,構(gòu)成了一幅十分恬靜幽美、清新喜人的圖畫。D.“曖曖遠人村……桑樹顛”是遠景。在這里,不僅流露出詩人對田園風光的由衷喜愛,而且這純樸、幽靜的田園景色與虛偽欺詐、互相傾軋的上層社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18.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本文是晉安帝義熙元年(405)作者辭去彭澤令回家時所作,抒寫了歸田的決心、歸田時的愉快心情和歸田后的樂趣。分“序”和“辭”兩節(jié),“辭”是一種與“賦”相近的文體名稱。B.通過對田園生活的贊美和勞動生活的歌頌,表明他對當時現(xiàn)實政治,尤其是仕宦生活的不滿和否定,反映了他蔑視功名利祿的高尚情操,也流露出委運乘化、樂天安命的消極思想。C.“三徑就荒,松菊猶存”中“松菊”,既是庭院實景的描寫,又有象征意義。松菊象征高潔的品格,松菊猶存喻堅韌芬芳的節(jié)操仍在。D.結(jié)尾處兩句話“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體現(xiàn)了陶潛那種順應自然,樂夫天命超生死的思想,完全流露出他無可奈何、聽天由命的思想情緒,這是他人性弱點的主要表現(xiàn)。六、選擇類19.下列對課文中相關(guān)文化常識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癸丑,古人常用“天干”和“地支”循環(huán)相配來表示年月日的次序。這里用“癸丑”來紀年,指永和九年。B.禊事,古代的一種風俗,七月七日人們到水邊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災。禊,一種祭禮。C.辭,是介乎詩歌和散文之間的一種文體。因為起源于戰(zhàn)國時的楚國,也叫楚辭、楚辭體。到了漢代,人們一般將辭賦并稱。這種文體,富有抒情的浪漫色彩,很像詩,但是押韻和句式比較自由。D.毛澤東有詩云“陶令不知何處去,桃花源里可耕田”,這里的“陶令”就是陶淵明,因為他做過八十余天的彭澤縣令,故以陶令相稱。20.對各句中加點字解釋完全正確的一組是()A.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將要);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端起);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順應);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拄著)B.知來者之可追(追趕);覺今是而昨非(錯誤);三徑就荒松菊猶存(近于);歸去來兮(助詞無實義)C.既自以心為形役(被);載欣載奔(語氣助詞,且);時矯首而遐觀(矯正);審容膝之易安(覺察)D.請息交以絕游(游玩);悅親戚之情話(知心話);曷不委心任去留(隨心);登東皋以舒嘯(高歌)21.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A.恨晨光之熹微
胡為乎遑遑欲何之B.既自以心為形役
木欣欣以向榮C.風飄飄而吹衣
泉涓涓而始流D.將有事于西疇
遂見用于小邑22.下列各項中對加點詞語的解釋,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A.①生生所資,未見其術(shù)
術(shù):方法②彭澤去家百里
去:距離B.①尋程氏妹喪于武昌
尋:尋求②悟已往之不諫
諫:進諫C.①會有四方之事
會:恰逢②田園將蕪胡不歸
蕪:田地荒廢D.①三徑就荒,松菊猶存
就:接近②懷良辰以孤往
懷:懷念,回憶23.下列各句,與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項是(
)A.復駕言兮焉求 B.既自以心為形役C.胡為乎遑遑欲何之 D.樂夫天命復奚疑24.下列句中加點的實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親故多勸余為長吏
故:有老交情的人,老朋友B.求之靡途
途:門路,途徑C.于時風波未靜,心憚遠役
憚:期盼D.眷然有歸歟之情
情:情緒,想法25.下列選項中句子的句式特點與例句不同的一項是(
)例句: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A.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B.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nèi)C.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D.寓形宇內(nèi)復幾時答案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22頁答案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22頁參考答案:1.B
2.C
3.B
4.C
5.(1)既然自己使精神被形體役使,為什么(還要如此)惆悵而獨自傷悲?(2)他的妻子翟氏也能安于辛苦清貧的生活,和他志趣相同。(陶淵明)自認為曾祖父是晉朝的宰相,以自己降低身份再為后一個朝代做官為恥辱?!窘馕觥?.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B.“景”,日光。句意:陽光黯淡,太陽快落下去了。故選B。2.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陶淵明曾經(jīng)去廬山游玩,王弘讓陶淵明的朋友龐通之準備了酒具,在半路栗里(地名)邀請他。陶淵明的腳有病,讓一個門生和二小僮抬著竹轎,到了以后,欣然和龐通之一同飲酒?!肮嗜她嬐ㄖ寰凭摺敝髦^賓齊全,“于半道”作“邀之”的狀語,“于半道”前斷開,排除BD;“籃輿”指竹轎,作“舁”的賓語,動賓之間不能斷開,排除A。故選C。3.本題考查學生對古代文化常識的掌握能力。B.解褐,脫去粗布衣服,即入仕為官。與“解綬”不同。故選B。4.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C.“擔任過州主簿”錯,原文“州召主簿,不就”,陶潛并未擔任過州主簿。故選C。5.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既”,已經(jīng);“為”,被;“奚”,為什么。(2)“安勤苦”,安于勤苦清貧的生活;“同志”,志趣相同;“恥”,以……為恥;“屈身”,降低身份。參考譯文:回去吧!田園都將要荒蕪了,為什么不回去呢?既然自己的心靈被軀殼所役使,那為什么悲愁失意?我明悟過去的錯誤已不可挽回,但明白未發(fā)生的事尚可補救。我確實入了迷途,但不算太遠,已覺悟如今的選擇是正確的,而曾經(jīng)的行為才是迷途。船在水面輕輕地飄蕩著前進,輕快前行,風輕飄飛舞,吹起了衣袂翩翩。我向行人詢問前面的路,恨天亮的太慢。終于看到了自己的家,心中欣喜,奔跑過去。家僮歡快地迎接我,幼兒們守候在門庭等待。院子里的小路快要荒蕪了,松菊還長在那里。我?guī)е變簜冞M入屋室,早有清釀溢滿了酒樽。我端起酒壺酒杯自斟自飲,看看院子里的樹木,覺得很愉快;倚著南窗寄托傲然自得的心情,覺得住在簡陋的小屋里也非常舒服。天天到院子里走走,自成一種樂趣,小園的門經(jīng)常地關(guān)閉,拄著拐杖出去走走,隨時隨地休息,時時抬頭望著遠方。云氣自然而然的從山里冒出,倦飛的小鳥也知道飛回巢中;陽光黯淡,太陽快落下去了,手撫孤松徘徊。(選自《歸去來兮辭》)陶淵明,字元亮。有人說名潛,字淵明。潯陽柴桑人。他的曾祖父陶侃,曾做過晉國的大司馬。陶淵明自少時便有很高的志趣,而且博學多才,文章寫得很好,聰穎灑脫,卓爾不群,自得于真性情。曾經(jīng)著《五柳先生傳》來形容自己,當時看過的人都認為是他的真實寫照。因為家庭貧窮,親人年邁,陶淵明不得不出仕做了江州祭酒。因為不能忍受官吏的職責約束,不久就自己解職回家了。州郡征召他做主簿,他不去上任。(陶淵明)親自耕作,種田自給,于是得了瘦弱的疾?。I得又瘦又?。?。江州刺史檀道濟前去探望他,(他)仰臥在床貧困挨餓好幾天了。檀道濟對他說:“我聽說賢人處世,天下無道就歸隱山林,有道就出來做官。如今你生在開明盛世,為什么像這樣使自己受苦?”陶淵明回答:“我怎么敢奢望成為賢人,只不過是志向達不到啊?!碧吹罎徒o他糧食和肉,他卻揮手叫檀道濟離開。后來陶淵明做過鎮(zhèn)軍、建威參軍。他曾對自己的親友說:“我姑且暫時去彈奏那弦歌(指做文官),為將來隱居生活做準備,可以嗎?”當政者聽說后,就讓他去做彭澤縣令。公家的田地全叫下屬種秫(高粱),說:“我只要常常能醉于酒就知足了?!逼拮雍妥优畧猿终埱蠓N粳米(糧食),于是下令二頃五十畝的田地種秫,五十畝種粳米。到了年末,恰逢州郡派遣督郵來視察,縣吏請示陶淵明說:“您應該束上帶子(穿正裝)去拜見他?!碧諟Y明長嘆說:“我怎么能為了五斗米的俸祿而去向鄉(xiāng)里小兒低頭彎腰!”當天就解下官印辭去官職,寫下了《歸去來兮辭》。后來朝廷征召陶淵明為著作郎,不去就職。江州刺史王弘想結(jié)識他,卻不能使他前來(指叫陶淵明來他府上)。陶淵明曾經(jīng)去廬山游玩,王弘讓陶淵明的朋友龐通之準備了酒具,在半路栗里(地名)邀請他。陶淵明的腳有病,讓一個門生和二小僮抬著竹轎,到了以后,欣然和龐通之一同飲酒。過了一會兒,王弘來了,陶淵明也沒有抵觸的情緒。曾經(jīng)在九月九日那天在宅子邊上菊花叢中閑坐,過了很久,采了滿手菊花。正好趕上王弘送酒來,于是就一起對酌,喝醉了才回去。陶淵明不懂音律,但是卻收藏了一張無弦琴,每次喝酒喝得盡興,就彈撥無弦琴寄托心意。來拜訪的人不論貴賤,只要有酒就招待他們。陶淵明如果先喝醉,就告訴客人:“我喝醉了要睡覺,你可以先回去了?!彼奶煺嬷甭蔬_到這種地步??ⅲü俾毭┰?jīng)來拜訪他,正趕上他釀的酒糟熟了,陶淵明就取下頭上的葛巾漉酒,漉完,又把頭巾扎在頭上。陶淵明的妻子翟氏也能安于辛苦的清貧生活,和陶淵明志趣相同。(陶淵明)自認為曾祖父是晉朝的宰相,以自己降低身份再為后一個朝代做官為恥辱。自從宋高祖的基業(yè)漸漸興盛,陶淵明再不愿意做官。元嘉四年,將要接受朝廷征聘,恰好去世了,時年六十三歲。死后世人稱他為“靖節(jié)先生”。(選自蕭統(tǒng)《陶淵明傳》,有刪改)6.D
7.同:兩句中的“菊”在意義上都指向隱居。異:①《歸去來兮辭》通過描寫小院中依舊保持原來風貌的菊花比喻自己高潔品格仍在,抒發(fā)了自己抵家歸隱時的欣喜;②本詩則通過“東籬菊”表現(xiàn)了國家滅亡后歸隱田園的無奈與傷感?!窘馕觥?.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nèi)容的能力。D.“表達離開官場后內(nèi)心的失落與傷感”錯,借此詩表達自己對南宋的眷戀、忠誠之心,以及國家滅亡后歸隱田園的無奈與傷感。故選D。7.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物象的能力。本詩“歲寒誰似東籬菊,禁得投簪日日看”意思是,歲寒時節(jié)只有菊花盛放,讓人日日欣賞留連?!皷|籬菊”典自陶淵明“采菊東籬下”,代指隱居;結(jié)合作者生平思想和“投簪”“借代棄官”來理解,詩人在江南被元占領以后便沒有再做官,借“東籬菊”表現(xiàn)了國家滅亡后歸隱田園的無奈與傷感。陶潛的《歸去來兮辭》敘述了作者辭官歸隱后的生活情趣和內(nèi)心感受,表現(xiàn)了他對官場的認識以及對人生的思索,表達了他潔身自好、不隨世俗的精神情操?!叭龔骄突?,松菊猶存”意思是,院子里的小路快要荒蕪了,松菊還長在那里?!叭龔健贝鸽[士所居?!八删铡毕笳髦迸c高潔,是陶淵明正直、高潔形象的代表;松菊猶存,以喻堅芳之節(jié)仍在。詩人借“松菊猶存”表達自己堅貞的節(jié)操,抒發(fā)了歸家時的喜悅之情。8.
策扶老以流憩
時矯首而遐觀
爽籟發(fā)而清風生
纖歌凝而白云遏
裊裊兮秋風
洞庭波兮木葉下
心非木石豈無感
吞聲躑躅不敢言
三顧頻煩天下計
兩朝開濟老臣心【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背寫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以下字形:策、憩、矯、遐、籟、凝、遏、裊、躑躅、頻煩、濟。9.D
10.A
11.書法的天機
后之覽者【解析】9.本題考查正確使用常見的修辭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明確題干的要求,如本題“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辭手法”,然后結(jié)合??夹揶o的特點進行辨析。“那‘永’字的一點如凌空而來的風聲”中,將“永”字的一點比作風聲,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八挥|摸到紙上的纖維,就順勢微微回轉(zhuǎn),太極云手般向右下沉去,力道隱合未盡”中,“觸摸”一詞使“永”字的一點具有了人的動作,采用了比擬的手法?!斑@一點竟然如高山墜石,用數(shù)百年的時間緩緩落下,而又落之不盡;再過數(shù)百年時間,到了明清之際,依然轟然響動,若暮鼓晨鐘,在宣紙上其默如雷”中,“用數(shù)百年的時間緩緩落下”采用了夸張的手法。故選D。10.本題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應對此試題要注意明確病句的類型,以及典型的錯例,從結(jié)構(gòu)和內(nèi)容的角度對句子進行分析;做題時還要比較四個選項的不同,從不同點入手結(jié)合病句知識分析作答即可。本題原句中的錯誤是“內(nèi)涵”與“理解”“嫌多”搭配不當。A項,正確。BD項,改變了語意,原句中強調(diào)的是不嫌時間多,而不是不嫌內(nèi)涵多。C項,缺主語,可將“對于”去掉。故選A。11.本題考查補寫能力。要做好這道題,需要靈活的理解能力,還要思維縝密,學會“瞻前顧后”關(guān)照全面。關(guān)照規(guī)律指津:完成這類題的補寫,一是抓住關(guān)聯(lián)詞,二是關(guān)注語段中的重點句子(過渡句、中心句等),三是關(guān)注上下文所在的語境,四是關(guān)注標點符號。第一空:通讀語段,可知整個語段的核心話題是書法。依據(jù)后文“如太極,看似一陰一陽地起承轉(zhuǎn)合,卻包含了四季的輪回、晨昏雨晴的變化,沒有起始,也沒有終結(jié)”,可知此句應強調(diào)書法的奧秘、天機與太極有異曲同工之處。所以此空可填:書法的天機。第二空:依據(jù)《蘭亭集序》中“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以及原文中“也同樣會有感于斯文”,可知此空可填:后之覽者?!军c睛】答好語句補寫題的關(guān)鍵詞1.閱讀語句補寫題雖說考的主要是語言連貫能力,但首先應是閱讀能力。拿到題目后,首先要閱讀語段,看看其中心是什么,大致有幾個層次;其次,把握文段語脈,理清前后句之間的邏輯關(guān)系(如總分關(guān)系,觀點與材料的關(guān)系,現(xiàn)象與本質(zhì)的關(guān)系,并列、轉(zhuǎn)折、因果、條件等),要特別注意關(guān)聯(lián)詞語。2.推導要從兩個角度推導:一是據(jù)上下文邏輯的發(fā)展推導出所補寫語句的內(nèi)容,做到內(nèi)容上扣得緊;二是由與上下文相關(guān)詞語、句式的照應推導出所補寫語句的句式及形式上的銜接語,做到形式上接得上。3.檢查檢查補寫后內(nèi)容是否符合題干要求、語言是否連貫、有無語病、是否簡潔等。要防止草率審題,盲目機械地答題,如果發(fā)現(xiàn)問題要及時糾錯。最好在寫好后代入原文讀一讀,看看是否真的連貫、貼切、嚴密。12.【答案示例】相同點:二者都認為生年有限、人生易逝。如《蘭亭集序》中有“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等語句?!稓w去來兮辭并序》有“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寓形宇內(nèi)復幾時”等語句。面對良辰美景,兩文作者都感嘆人生苦短,不及自然萬物那樣生命持久。不同點:①王羲之對待生死的態(tài)度是貌似悲觀實則積極樂觀。他認為人生無常,壽天由天,生命終歸幻滅消失,因而為之無限感傷。但是他又指出“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認為有生之年應該做些實事,態(tài)度積極樂觀。②陶淵明對待生死的態(tài)度是達觀的、開朗的,他敢于直面生死、樂天知命。如作者感嘆“寓形宇內(nèi)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作者認為在有限的、所剩無幾的生命中,要順應自然,隨緣自適,樂天安命。【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評價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解答此題,首先從文中找到作者關(guān)于生死觀的語句,再結(jié)合作者得到創(chuàng)作背景和思想分析其觀點態(tài)度的相同與不同之處即可?!短m亭集序》中一再喟嘆——“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這個“痛”字凝聚了王羲之深沉的人生憂患意識和對生命局限性的深刻洞察。所以,從自然中得到了人生的愉悅,“信可樂也”。又能從自然中感受到了生命的悲哀,“俯仰之間,已為陳跡”,“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自然是自在、自足無外求的,而人生需要外在的事物來滿足。自然是永恒的,人生卻如此短暫且欲望無止盡,而更多時候是“心想而事不成”,這樣“人生的矛盾”又是綿綿無盡的。作者認為人生無常,壽命由天,生命終歸幻滅消失,因而為之無限感傷。而“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意思是,本來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說法是不真實的,把長壽和短命等同起來的說法是妄造的。把筆鋒轉(zhuǎn)向了對老莊關(guān)于“一生死”,“齊彭殤”論調(diào)的批判,認為那完全是“虛誕”和“妄作”。這種慨嘆,不是消沉,不是沉寂,而是態(tài)度積極樂觀??梢姡豸酥畬Υ赖膽B(tài)度是貌似悲觀實則積極樂觀?!稓w去來兮辭并序》生死觀的理解,結(jié)合“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寓形宇內(nèi)復幾時”等語句可知,作者觸景生感,從春來萬物的欣欣向榮中,感到大自然的遷流不息和人生的短暫,而流露出及時行樂的思想。雖然略有感喟,但基調(diào)仍是恬靜而開朗的。結(jié)合“寓形宇內(nèi)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等語句可知,作者隨順死生變化,一切聽其自然,樂天知命而盡其余年。這是作者的處世哲學和人生結(jié)論,顯示出對待生死的態(tài)度是達觀的、開朗的。13.(1)運用辭賦形式加強抒情。文章的主旨在于說明“今是而昨非”,對“昨非”一筆帶過,未加描寫,而對“今是”,即歸耕后的田園生活用了兩段進行描寫,極盡鋪陳之能事。如“或命巾車,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jīng)丘。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這里既保持了賦音韻和諧、辭采艷麗的特點,又避免了堆砌辭藻的毛病,從而增強了文章的抒情性。(2)語言精練,音韻和諧。作者遣詞造句字斟句酌,錘煉推敲,精心選擇一些自《詩經(jīng)》出現(xiàn)以來詩人慣用的雙聲詞,如“惆悵”“崎嶇”;疊韻詞如“盤桓”“窈窕”;疊字,如“遙遙”“欣欣”等,從而增強了語言的節(jié)奏感和音樂美,使辭賦兼有詩的藝術(shù)魅力。(3)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作者的感慨、追求、遺憾、喜悅等感情,不是直接生發(fā),而是借助了對景物的形象描寫。情在景中,景與物也有人情和個性。如:第1段寫歸家途中“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烘托出一種離開困境、進入坦途的歡快之情。第2段描寫作者剛進庭院時看到的“三徑就荒,松菊猶存”的景象,作者對家中松菊的特殊關(guān)切,說明作者志趣的高雅。還有“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四句,形象地反映了作者當時的心境:“過去做官本來出自無心,如今歸田恰如倦鳥知還。社會動亂黑暗,我已到了遲暮之年,但仍要保持晩節(jié)?!边@里的“撫孤松”和上文的“松菊猶存”一樣,寄意深遠。【詳解】本題考查鑒賞寫作特色。本題是開放性試題,可以從語言風格、抒情方式、句式等方面賞析,只要符合文本特點都可。(1)淡遠瀟灑的風格。歐陽修對這篇文章推崇備至,嘗言:“兩晉無文章,幸獨有《歸去來辭》一篇耳,然其詞義夷曠蕭散,雖托楚聲,而無其尤怨切蹙之病?!贝笠馐?,本文雖然采用了楚辭的體式,但作者能自出機杼,不受楚辭中怨憤、悲傷情調(diào)的影響,而表現(xiàn)出一種淡遠瀟灑的風格。歸有光也有同感:“觀其詞義,瀟灑夷曠,無一點風塵俗態(tài)?!笨梢?,瀟灑夷曠是本辭的風格特征。例如,作者辭官是因為鄙棄官場的黑暗,但文中并無只言片語涉及官場中的黑暗情形,而只說自己“惆悵而獨悲”的心情;對已往的居官求祿,也只說“不諫”和“昨非”,不作更深的追究;對劉裕圖篡,晉祚衰微,內(nèi)心焦慮,也寄寓以“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他決定今后不再跟達官貴人來往,也僅用“息交以絕游”一語輕輕帶過,胸懷何等灑脫,是見役于物的人做不到的。又如文中寫田園生活的樂趣,看起來都是一些極為平常的細節(jié),但又處處顯示出作者“曠而且真”的感情,句句如從肝肺中流出,而不見斧鑿之痕。這種淡遠瀟灑的文風,跟作者安貧樂道、超然物外的處世態(tài)度是完全一致的。(2)別具一格的抒情。這是一篇抒情小品,其情切切,其意深深。賞讀本文,必須玩味作者別具一格的抒情手法。憂樂交織,回環(huán)嘯吟,是本文抒情的顯著特征?!皻w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開頭一聲長嘯,激昂亢奮,但馬上轉(zhuǎn)為“惆悵而獨悲”。待從悲愁中解脫,旋即又轉(zhuǎn)入歸程、歸家的狂喜。園中“遐觀”,見“景翳翳以將入”,于是又憂上心頭,“撫孤松而盤桓”。但想到“悅情話”“樂琴書”,于是憂消愁散,陶醉于尋勝探幽的歡樂。面對欣欣萬木,涓涓泉流,“感吾生之行休”,愧疚之情油然而生。最后在“樂天安命”中求得解放,在高亢昂揚的情調(diào)中結(jié)束。作者就這樣在樂與悲的回環(huán)起伏中進行心靈的激烈碰撞,以達成大徹大悟的理想境界。在具體寫法上,有時巧用動詞抒懷,“恨”表現(xiàn)回歸的迫切,“奔”寫出看見家門的狂喜,“攜”反映天倫之樂的溫馨,“引”那是一種放松,“眄”那是一種愉悅,“倚”“憩”表現(xiàn)一種愜意,“矯”“觀”體現(xiàn)一種閑適。這些動詞連用,是詩人激動快樂心情的真實寫照。有時寫景狀物抒情,一切景語皆情語,一句“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意境全出。云之無心,乃人之有意;鳥之倦飛,實人之疲憊。兩相映襯,不漏痕跡而意味雋永。直抒胸臆詠嘆,是本文抒情的又一手法。情到深處就呼嘯而出,“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游?!薄耙岩雍?!寓形宇內(nèi)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遑遑欲何之?”這些埋藏在詩人內(nèi)心的情感突然爆發(fā),仿制是地底深處的巖漿噴射而出?。?)本文第一大寫作特色就是想象?!稓w去來兮辭》的寫景是實寫還是虛寫?錢鍾書先生說:“《序》稱《辭》作于十一月,尚在仲冬;倘為追述、直錄,豈有'木欣欣以向榮’,'善萬物之得時’等物色?亦豈有'農(nóng)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于西疇’、'或植杖而耘耔’等人事?其為未歸前之想象,不言而可喻矣?!比绱苏f來,作者寫的不是眼前之景,而是想象之景,心中之景。那么,寫心中之景與眼前之景有什么不同嗎?眼前之景,為目之所見,先有其景后有其文,文景相符,重在寫真;心中之景,為創(chuàng)造之景,隨心之所好,隨情之所至,心到景到,未必有其景,有其景則未必符其實,抒情表意而已。(4)本文語言十分精美。詩句以六字句為主,間以三字句、四字句、七字句和八字句,朗朗上口,韻律悠揚。句中襯以“之”、“以”、“而”等字,舒緩雅致。有時用疊音詞,音樂感很強。如“舟遙遙以輕飏,風飄飄而吹衣”、“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多用對偶句,或正對,或反對,都恰到好處。描寫和抒情、議論相結(jié)合,時而寫景,時而抒情,時而議論,有景,有情,有理,有趣。14.C【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根據(jù)詩文“農(nóng)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于西疇?;蛎碥?,或棹孤舟”“或植杖而耘耔”可以看出,該項中“勤于勞作”“日夜辛勤地在田里勞作”的分析和概括是錯誤的;故選C。15.從四個方面寫了歸隱之樂。(1)室中之樂。作者回家后,“引壺觴以自酌”,這種自斟自飲的歡愉心情在官場生活中是難以體會到的;閑暇時又“倚南窗”來寄托傲然自得的情懷,足見作者的悠然之情。(2)園中之樂。園內(nèi)雖“三徑就荒”,但“松菊猶存”;作者拄著拐杖出去走走,隨時隨地休息,自成一種樂趣;見園中將暮之景,徘徊不忍離去。(3)田中之樂。農(nóng)人提醒田事,于是“將有事于西疇”;作者有時乘車或乘船來到田間地頭,為萬物生長而欣喜,同時慨嘆自己的人生遲暮。(4)身心自由之樂。人生苦短,應該“委心任去留”,歸隱田園正順了作者的心意?!皹贩蛱烀鼜娃梢伞保髡邎孕抛约旱倪x擇毋庸置疑,體現(xiàn)了他心胸曠達的愉悅心境,其間也流露出了無可奈何、聽天由命的情緒?!驹斀狻勘绢}考查篩選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本文從四個方面寫了歸隱之樂。文章第二段前半部分寫歸家之時的室中之樂:攜幼入室,見得妻子理家撫幼,能干賢淑;那有酒盈樽,分明是妻子之一片溫情,多么溫馨的家庭,這是歸隱的保證?!耙龎赜x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飲酒開懷,陋室易安,寫出詩人之知足長樂。斜視庭柯,傲倚南窗,則寫詩人之孤介傲岸。文章第二段后半部分寫家中庭園之樂:“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guān)。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詩人的心靈與生活,已與世俗隔絕,而向自然開放,他日日園中散步,其樂無窮;拄杖或游或息,時時昂首遠望;“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日光暗淡,日將西沉,而作者卻流連孤松,不舍離開。第三段寫其田中之樂:“農(nóng)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于西疇”,農(nóng)人告訴作者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26學年遼寧省大連市莊河市數(shù)學三年級第一學期期末監(jiān)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2024年婁底市冷水江市三年級數(shù)學第一學期期末統(tǒng)考試題含解析
- 2024年吉林省長春汽車經(jīng)濟技術(shù)開發(fā)區(qū)第五學校數(shù)學三上期末質(zhì)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2025年執(zhí)業(yè)護士考試趨勢及試題答案
- 主管護師信心提升的試題及答案
- 藥師職業(yè)道德與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藥師考試考場應對策略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真題預測試題及答案
- 護理教育改革的方向試題及答案
- 行政法學對于青年法律人才培養(yǎng)的影響試題及答案
- 《一本書讀懂Web3.0區(qū)塊鏈、NFT、元宇宙和DAO》讀書筆記
- 客服線上運營方案
- 《物控培訓資料》課件
- 【黃芪的化學成分與藥理作用研究進展綜述報告6700字(論文)】
- 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實訓任務書
- 1.技術(shù)交流PPT-輸電線路分布式故障診斷裝置
- 醫(yī)院護理培訓課件:《跌倒墜床PDCA分析》
- 七年級歷史下冊圖片題剖析
- 中醫(yī)內(nèi)科方歌大全
- 管線打開作業(yè)安全管理標準
- 溝通與談判第講非語言溝通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