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特熱及改革開放初期的思想啟蒙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30ccc63ab52601af790cba32fbbaac3/730ccc63ab52601af790cba32fbbaac31.gif)
![薩特熱及改革開放初期的思想啟蒙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30ccc63ab52601af790cba32fbbaac3/730ccc63ab52601af790cba32fbbaac32.gif)
![薩特熱及改革開放初期的思想啟蒙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30ccc63ab52601af790cba32fbbaac3/730ccc63ab52601af790cba32fbbaac33.gif)
![薩特熱及改革開放初期的思想啟蒙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30ccc63ab52601af790cba32fbbaac3/730ccc63ab52601af790cba32fbbaac34.gif)
![薩特熱及改革開放初期的思想啟蒙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30ccc63ab52601af790cba32fbbaac3/730ccc63ab52601af790cba32fbbaac3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z“薩特熱〞與改革開放初期的思想啟蒙摘要:20世紀80年代出現(xiàn)的持續(xù)十年之久的“薩特熱〞,無疑是西學東漸過程中的一種重要文化現(xiàn)象。它是啟蒙知識分子借用薩特的存在主義學說作為新啟蒙主義的思想資源的結果。薩特存在主義學說中所建構的自由與責任相結合的新的道德主體,即能夠保衛(wèi)個人的自由、尊嚴與權利,又心懷責任意識的道德主體,也正是我們新興的市場經(jīng)濟需要培育的道德主體,然而,隨著啟蒙運動在20世紀80年代末的中斷,“薩特熱〞隨之迅速退潮,道德主體的成長也因此而受到了重創(chuàng)。當今所發(fā)生的一系列喪失道德底線的惡劣事件,使得整個社會不得不承受啟蒙中斷的倫理學后果。
關鍵詞:“薩特熱〞;啟蒙主義;深遠意義;退潮原因;負面影響
在西學東漸中,薩特在中國70余年的傳播過程中,20世紀80年代出現(xiàn)的“薩特熱〞尤其值得讓人關注。它是新時期出現(xiàn)時間最早,并在中國學術界和青年中產(chǎn)生過深遠影響的時代浪潮?!八_特熱〞隨著啟蒙運動在20世紀80年代末的中斷而迅速退潮。面對這一文化現(xiàn)象,我們應該思考這樣幾個問題:“薩特熱〞的意義何在.它為何在20世紀80年代末中斷了行程,以及在中斷行程后有何負面影響.對這些問題進展思考和解答,對于我們正確評價薩特的影響,也就顯得十分必要。
一、“薩特熱〞興起的原因及意義
由于“薩特熱〞與當年的人道主義“熱〞、主體性討論是密不可分的,而它們又共存于啟蒙現(xiàn)代性的語境中。所以,要探討“薩特熱〞的意義,我們需要重新返回到新時期思想解放運動的啟蒙主義語境中,聯(lián)系人道主義思潮和主體性思想來打量當年的“薩特熱〞。
新時期之初,在“文革〞中遭受過重創(chuàng)的知識分子見證了多少心靈的蒙昧和理性的喪失。他們認識到有必要來一次“五四〞式的思想啟蒙,對殘存的前現(xiàn)代的封建專制主義來一次徹底的清算,恢復人的尊嚴和權利,讓每個人成長為具有社會責任感的道德主體,才能把中國推向真正的現(xiàn)代社會。在思想解放運動中獲得了話語權后,置身于思想解放的前列,匡時濟世的雄心和憂國憂民的傳統(tǒng)使他們再一次擔當了啟蒙者的角色。于是他們重新高舉起“啟蒙〞的旗幟,繼續(xù)被“救亡〞壓抑和中斷了近60年的“啟蒙〞,給民眾傳播現(xiàn)代性意識。所以,有人干脆把它稱為掃盲。“所謂啟蒙,就是掃盲……在當代中國,存在著普遍的盲目性……所有這些不同形式的盲目,都有其共同的社會歷史根源。它們既是封建專制主義及其現(xiàn)代翻版“極左〞路線造成的結果,也是封建專制主義及其現(xiàn)代翻版極左路線得以存在和推行其奴役政策的社會根底〞。[1]發(fā)生在20個世紀80年代的這場啟蒙思潮,幾乎席卷了人文科學的所有領域,可以說,20世紀80年代是一個“啟蒙〞的時代。從這次啟蒙運動所提出的“反封建、崇尚人道主義、高揚主體性、呼喚現(xiàn)代化〞等主題來看,它既繼承了“五四〞傳統(tǒng),又實現(xiàn)了對“五四〞的超越。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它被稱為“新啟蒙主義〞。金觀濤說,“新啟蒙的含義不但是第一次啟蒙的繼續(xù),完成它沒有完成的任務。還包括對第一次啟蒙本身的再認識,使第二次啟蒙能上升到更高的高度〞。[1]
我們知道,“五四〞時期的啟蒙是對“傳統(tǒng)〞的封建文化專制主義的一次清算,這次清算的理論資源就是西方的“科學〞和“**〞這兩種現(xiàn)代社會的核心價值觀念,使人從封建思想的奴役下解放出來。然而,由于中國的特殊現(xiàn)實,作為文化啟蒙的歷史使命沒能最終完成。關于“五四〞啟蒙運動中斷的原因,李澤厚認為,“政治救亡〞與“思想啟蒙〞雙重主題的關系在“五四〞以后沒有得到合理的解決,甚至在理論上也沒有予以真正的探討和足夠的重視。在“五四〞以后,在啟蒙與救亡之間,歷史的天平漸漸傾向于后者。由于民族危機的加劇和劇烈的現(xiàn)實斗爭,“啟蒙〞的主題一再被“救亡〞的主題所壓倒,也就是革命壓倒了啟蒙,“救亡的局勢、國家的利益、人民的饑餓痛苦,壓倒了一切,壓倒了知識者或知識群對自由平等**和各種美妙理想的追求和需要,壓倒了對個體尊嚴、個人權利的注視和尊重〞,[2](p36)“啟蒙〞成了一個被懸置的問題。革命成功之后,救亡的問題已根本解決,應該重新回到啟蒙的主題上來。但是,以反對個人主義為由,大批知識分子遭到了清算,經(jīng)歷了“被啟蒙〞和“被改造〞的漫長歷程。當我們以社會主義的集體主義排拒西方資本主義文化時,“放松了比照資本主義更落后的封建主義的警覺和反對〞,于是,封建主義假借著社會主義的集體主義的裝束來反對“資本主義自由**和個人主義〞,“高揚虛偽的道德旗幟,大講犧牲精神,宣稱‘個人主義乃萬惡之源’,要求人人‘斗私批修’作舜堯,這便終于把中國意識推到封建傳統(tǒng)全面復活的絕境〞,[2](p39)“所以‘文化大革命’盡管批孔,卻仍然使封建主義大泛濫〞。[2](p47)對于封建專制主義的復辟所產(chǎn)生的嚴重后果,李澤厚的揭露和批判引起很多人的共鳴,為新時期的啟蒙提供了理論依據(jù)。于是,“文革〞之后,知識分子,尤其是人文知識分子要求“回歸五四〞,重新點燃“五四〞的啟蒙火炬。
如何把長期受到我國學者批判的薩特的存在主義理論說成是一種人道主義理論,這主要得益于柳鳴九的有意誤讀。他通過對薩特存在主義學說中“存在先于本質(zhì)〞和“自由選擇〞等概念的闡釋,認為它們“強調(diào)了個體的自由創(chuàng)造性、主觀能動性,這就大大優(yōu)越于命定論、宿命論〞;“有助于人為獲得優(yōu)秀的本質(zhì)而作出主觀的努力,不失為人生道路上一種可取的動力〞。[3]由于柳鳴九是從人道主義出發(fā)來理解薩特的存在主義理論,認為它繼承了資產(chǎn)階級人道主義的積極成分,加上薩特本人又明確地提出了“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的主*。于是,薩特的存在主義就堂而皇之地以人道主義的合法身份重新進入中國,成為新時期啟蒙的有效資源。
在這場借助于人道主義話語進展思想啟蒙的運動中,周揚認為,不僅資本主義存在著“異化〞問題,社會主義在很多領域也存在著“異化〞現(xiàn)象,有“經(jīng)濟領域的異化〞、“政治領域的異化,或者叫權力的異化〞,乃至“思想領域的異化〞。[4]周揚的發(fā)言受到了主管黨的理論工作的胡喬木的批評。胡喬木指出,“宣傳人道主義世界觀、歷史觀和社會主義異化論的思潮,不是一般的學術理論問題,而是關系到是否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根本原理和能否正確認識社會主義實踐的有重大現(xiàn)實政治意義的學術理論問題。〞[5]隨后,在全國*圍內(nèi)開展了胡文的學習討論會。這不僅意味著持續(xù)5年多的人道主義和異化問題大討論根本完畢,也終結了為新啟蒙主義提供思想資源的人道主義話語。
然而,新啟蒙運動卻并沒隨之中斷,“薩特熱〞也沒有退潮,而是在李澤厚對“主體性〞理論的闡釋中繼續(xù)升溫。受薩特存在主義理論的啟發(fā),李澤厚的主體性實踐哲學把對人的命運、人的存在意義以及與此相關的問題的探討視為哲學的根本問題,從而避開了辯證唯物論所規(guī)定的哲學根本問題,即從“物質(zhì)與精神〞、“存在與意識〞何為第一性來把哲學劃分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在對“命運〞的理解上,李澤厚與薩特一樣,把命運看成是偶然的,認為強調(diào)命運的偶然性,才會重視每個人參與創(chuàng)造歷史的可能性。他說:“你個人的命運是由你自己去選擇去決定的。此外,歷史到底是偶然的,還是必然的,現(xiàn)在太強調(diào)必然性,其實,每個人都參與創(chuàng)造歷史,每個人的前途是自己決定的,你自己負責任。因此,強調(diào)個體意識并不是壞的。〞[2](p67)
與當時的人道主義話語一樣,李澤厚在后來的訪談中指出,他提出“主體性〞理論,也是為了突出個人,強調(diào)人的個體自由和個體尊嚴。但兩者仍然有不一樣的地方。人道主義關于“人〞的理論表述無法擺脫“大我與小我〞的話語困局,而在“主體性〞理論中,“人〞都是“主體〞,即“主體〞是人的本體存在。在面對客觀世界時,人具有主動性和選擇的可能性,可以通過實踐作出選擇和創(chuàng)造。于是,個人伸*自己的自由和尊嚴的權利也就獲得了哲學根據(jù)。人道主義思潮完畢后,李澤厚的“主體性〞理論成了新啟蒙主義的又一重要思想資源。因此,“薩特熱〞也在有關主體性的討論中進一步升溫。
則,“薩特熱〞對于我們終究意味著什么.李澤厚的解釋頗為合理:“我認為薩特熱所表現(xiàn)的不是說對薩特有多少真正的了解,而是由薩特傳來的那點信息所造成的……‘四人幫’倒臺以后,一些問題又回到‘五四’時一樣,薩特強調(diào)的一些問題,大家發(fā)生興趣。很清楚,特別是經(jīng)過十年苦難,人們要強調(diào)自由選擇,強調(diào)我自己決定。這當中我覺得有很多可取的東西,有很好的東西。〞[6](p67)
在新時期的啟蒙主義語境中,可以說,“薩特熱〞直接催生了人們的主體意識和責任意識,以及他們對當時中國仍殘存的前現(xiàn)代的封建專制主義的批判精神,促進了我國的道德建立,因而產(chǎn)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二、“薩特熱〞退潮的原因
然而,由于各種復雜力量的角逐,啟蒙知識分子在20世紀80年代末中斷了新時期啟蒙主義的激進展程,也使得“薩特熱〞隨之迅速退潮。綜合起來,“薩特熱〞在中國的退潮,主要有下面幾點原因:
首先,知識青年的“薩特熱〞,受到關心下一代成長的許多學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批評教育。受薩特存在主義“自由選擇〞理論的影響和鼓舞,青年人紛紛從偶像坍塌后的迷茫中走出來,提出了“自我選擇〞、“自我設計〞、“自我造就〞等口號,開場規(guī)劃自己的人生之路,如有些人所規(guī)劃的“自我設計——自我奮斗——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人生三部曲,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普遍流行于大學校園中,這說明青年人開場學會理性思考,并勇于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墒?,在那些奉守馬克思主義教條的長者眼里,青年人崇尚自我,則會導致極端個人主義的惡性膨脹。他們把當時的一些不良現(xiàn)象歸咎于薩特的“自由選擇〞理論影響的結果。有人說,“學校里‘長明燈’、‘長流水’現(xiàn)象十分普遍,‘課桌文化’、‘廁所文化’已成為校園的一大特色;考試作弊、損人利己、屢見不鮮;破壞公物、打架斗毆、屢禁不止,究其原因,大多可以追溯到存在主義的‘自由選擇’所造成的極端利己主義和道德淪喪〞。[7]還有人說,近年來,有些青年“一味追求個人物質(zhì)享受,吃喝玩樂或悲觀厭世、無所作為、虛度年華〞;“各高校舞會‘生意’興隆,學生跳舞人數(shù)驟增〞,“高校學生早戀現(xiàn)象普遍〞,“這些青年完全承受了薩特對‘人的存在’的解釋,認為人的本質(zhì)完全是自我意識的選擇,自我精神設計的結果,否認人的思想和行動受客觀必然性的制約〞。[8]甚至大學和中學中個別的犯罪分子也成了他們批判薩特的典型事例,如轟動一時的北外學生馮大興殺人、北航學生*勇殺人又自殺的事件,以及中學生王彥東的殺人案。在他們看來,三位成績非常優(yōu)秀的同學之所以走上犯罪的道路,這是因為三人都中了薩特的毒,是存在主義在我國的流傳和泛濫所造成的嚴重禍患,“這些極個別的典型,都是從醉心自我出發(fā),最后走上自我消滅道路的。可見在‘自由選擇’、‘自我設計’根底上建立起來的個人主義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實際生活中常會誘發(fā)人們的私欲不斷膨脹,最終淪為極端的利己主義者的,它不僅對社會主義祖國、對民族、對集體有百害而無一利,而且最后也將葬送個人的一切〞。[9]
其次,一些學者把對薩特的存在主義的批判上升到了意識形態(tài)斗爭的高度,認為存在主義是資產(chǎn)階級自由化的思想溫床,是西方壟斷資產(chǎn)階級拋售給知識青年的反動腐朽的資產(chǎn)階級人生哲學,“其目的是要使我們的青年一代,特別是大學生,逐步在政治觀念、社會思想方面認同他們的社會模式,在我國發(fā)生‘和平演變’,這是我們應高度警覺的〞。[7]有人指出,存在主義把自由視為人的本質(zhì),其實是一種徹底的“唯我論〞。它對于“青年一代具有極大的蠱惑性、煽動性和欺騙性〞,“少數(shù)青年狂熱地崇尚‘自我’,以自我為中心,把自我價值奉為人生價值的真諦,并以此來否認和抹殺人生的社會價值,誤入‘唯我主義’的歧途,甚至對四項根本原則和共產(chǎn)主義萌發(fā)了困惑和疑慮〞,因此,存在主義的反動本質(zhì)是“正在進展人生選擇的青年的精神鴉片〞。[10]有人把資產(chǎn)階級自由化思潮在我國20世紀80年代泛濫的情況劃分為6個階段,并指出,“每一個階段都有存在主義哲學思潮的影子〞。這是那些搞資產(chǎn)階級自由化的人,在尋找一種“反動沒落的資產(chǎn)階級思想作為他們的精神支柱〞時,“又抬出存在主義這具思想僵尸作為他們的工具,大肆宣揚,使之死灰復燃,興起一個一個的陣‘熱’〞。[11]他們正是基于對薩特的存在主義的“毒素〞的充分認識,所以,在加強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時候,就對它保持了高度的警覺。
啟蒙知識分子“啟蒙共識〞的破裂,是“薩特熱〞退潮的關鍵所在。20世紀80年代末開場,社會開場轉(zhuǎn)型,在思想上,由呼喚現(xiàn)代性、思想解放和人的主體性為重心的人文科學領域轉(zhuǎn)向以經(jīng)濟、政治、法律等社會科學領域,談論更多的是有待解決的“問題〞,而不再是意識形態(tài)化的“主義〞;在實踐上,隨著市場經(jīng)濟的全面展開,經(jīng)濟改革代替了知識成為衡量一切問題的標準,這使得人們的政治和文化活動等在內(nèi)的社會行為都深刻地受制于資本的活動,“新啟蒙〞作為一個運動已經(jīng)根本中止。在商品經(jīng)濟大潮中,群眾文化迅速崛起,它將文化作為一種產(chǎn)業(yè),迅速制造著以群眾為主體的消費者和意識形態(tài),并得到了官方意識形態(tài)的鼓勵和支持,從而上升為中國當代主導性的文化潮流,由此宣告了商品文化和消費主義時代的到來。在群眾文化與精英文化的對峙中,由于啟蒙知識分子經(jīng)濟地位的失落,使得他們喪失了社會和文化價值的闡釋權,也就只能無可奈何地由社會的中心位移到社會的邊緣。使得知識分子作為一個群體的“啟蒙共識〞的破裂。
如果說面對氣勢洶洶的群眾文化,啟蒙知識分子還能應對的話,則,一直與新啟蒙主義對峙的文化保守主義,在其所開展的“新國學〞運動中,以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引進的,對啟蒙現(xiàn)代性最具顛覆性的西方“后學〞〔它主要包括后現(xiàn)代主義、后殖**義,以及后構造主義〕作為價值依據(jù)和思想支援,“提出了‘中華性’的建立方案,對新啟蒙主義的現(xiàn)代性立場進展解構,以外鄉(xiāng)文化的重建來應對全球化的挑戰(zhàn)〞。[12]新保守主義從“后學〞立場質(zhì)疑啟蒙現(xiàn)代性的“合法性〞到文化民族主義的“中華性〞確實立,以此來瓦解知識分子的啟蒙身份,并宣判了啟蒙現(xiàn)代性已經(jīng)“終結〞和“過時〞,而社會已經(jīng)進入到一個“后啟蒙時代〞。
三、“薩特熱〞退潮的后果
新時期啟蒙不僅是為了完成對封建專制思想的徹底清算,更是為了培育能夠保衛(wèi)個人的自由、尊嚴與權利,又心懷責任意識的道德主體。在如何塑造新的道德主體性方面,薩特被譽為“20世紀人類的良心〞,他的存在主義倫理思想體系對我們有著很大的借鑒意義。為了回應別人指責存在主義是對人生采取無所作為的一種悲觀哲學,薩特做了一次題為“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的講座。他從“存在先于本質(zhì)〞這一存在主義哲學的根本命題出發(fā),以自由為中心而重點闡述了自由選擇與承當責任相統(tǒng)一的思想。在他看來,由于一個人在成為什么之前,取決于他本人的“意圖〞,他必須親自做出選擇,同時又必須為自己的選擇承當起全部的責任?!叭绻嬖谡媸窍扔诒举|(zhì)的話,人就要對自己是怎樣的人負責。所以存在主義的第一個后果是使人明白自己的本來面目,并且把自己存在的責任完全由自己擔負起來。還有,當我們說人對自己負責時,我們并不是指他僅僅對自己的個性負責,而是對所有的人負責〞[13](p6-7),并且他把存在主義稱為“一種行動的和自我承當責任的倫理學〞。[13](p20)由于人在自由選擇行動的同時,也背上了責任的包袱,而責任感使他痛苦,并且由責任感所產(chǎn)生的痛苦無法擺脫,因為它是“行動本身的一個條件〞。[13](p10)顯然,薩特的“痛苦〞概念有積極意義,它時刻提醒著我們不要忘記人的責任。這類似于我國領導人所說的“憂患意識〞。在薩特這里,自由不僅是行動的根底,也是責任的根底。他反對濫用任何客觀因素的托辭來逃避責任的不良行為。他要求每個人都是一個勇于承當自由選擇責任、能夠道德自律的道德主體。顯然,薩特在我國20世紀80年代的傳播,所引起的“薩特熱〞,對于我國的道德建立實踐具有正面的意義。
然而,隨著啟蒙運動在20世紀80年代末的中斷,“薩特熱〞隨之迅速退潮,道德主體的成長也因此而受到了重創(chuàng),使得整個社會不得不承受啟蒙中斷的倫理學后果。在今天的中國,在各種制度嚴重缺失的情況下,個人的道德自律也就尤為重要??墒?,經(jīng)過“五四〞和20世紀80年代的兩次啟蒙,建立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嚴格等級制根底上的倫理學體系,以及官方意識形態(tài)所提倡的以集體為本位的道德觀,都在迅速走向衰微乃至崩潰。市場經(jīng)濟需要那種既具有能夠意識到和保衛(wèi)個人的自由、尊嚴與權利,又可以做到為自己的一切行為負責的新的道德主體和倫理學體系尚未生成。面對利益的巨大誘惑時,很多人喪失了區(qū)分對與錯、美與丑、善與惡的能力,淪落為“欲望主體〞。
在拜金主義大潮中,許多類似“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的屢次發(fā)生,這類完全失去道德底限的惡劣行徑,讓人感到一陣陣刺骨的寒意,使得大家的道德危機感進一步加劇,甚至陷入道德即將崩潰的惶恐之中。近兩三年的惡性食品平安事件引起了國家領導的高度關注。溫家寶總理不僅在三年前呼吁企業(yè)家身上應該流淌著“道德的血液〞,并且于2011年4月14日在同國務院參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座談時說:“當前文化建立特別是道德文化建立,同經(jīng)濟開展相比仍然是一條短腿。舉例來說,近年來相繼發(fā)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溝油’、‘彩色饅頭’等事件,這些惡性的食品平安事件足以說明,誠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經(jīng)到了何等嚴重的地步。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國民素質(zhì)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絕不可能成為一個真正強大的國家、一個受人尊敬的國家。〞
還有,讓人更為擔憂的是,權錢交易所滋生的官場腐敗事件對人心的巨大腐蝕作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個人借款合同民間
- 2025年鄭州道路運輸從業(yè)資格證模擬考試年新版
- 2025年宜春道路貨運運輸從業(yè)資格證模擬考試
-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口算
- 2025年河南貨運從業(yè)資格證模擬考試題及答案大全
- 2025年河南貨運從業(yè)資格證模擬考試0題及答案解析
- 聽評課記錄完整40篇數(shù)學
- Unit 4 Fun with numbers Lesson 2 Speed up(說課稿)-2024-2025學年外研版(三起)(2024)三年級上冊
- 2024-2025學年七年級生物下冊第二章人體的營養(yǎng)第三節(jié)合理營養(yǎng)與食品安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 2024-2025學年高中政治課時分層作業(yè)7世界的物質(zhì)性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 2025年南京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語文2018-2024歷年參考題庫頻考點含答案解析
- 二零二五年知識產(chǎn)權共享及收益分成合作協(xié)議3篇
- 北師大版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計算題專項復習大全272
- 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設計及施工方案
- 南通市2025屆高三第一次調(diào)研測試(一模)生物試卷(含答案 )
- 2024年09月2024渤海銀行天津濱海新區(qū)分行校園招聘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4低血糖的急救診斷和治療
- 期末考試成績分析報告課件
- 兒童哮喘的防治與治療
- 學校安全教師培訓
- 金融警示教育案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