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疫性有害生物_第1頁
檢疫性有害生物_第2頁
檢疫性有害生物_第3頁
檢疫性有害生物_第4頁
檢疫性有害生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檢疫性有害生物第1頁/共111頁第二節(jié)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名錄進境植物檢疫一、二類危險性病、蟲和雜草名錄進境植物檢疫禁止進境物名錄第2頁/共111頁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境植物檢疫危險性病、蟲、雜草名錄(一類、二類和三類)

一類:

昆蟲類

1.菜豆象

Acanthoscelides

obtectus

(Say)

2.墨西哥棉鈴象

Anthonomus

grandis

Boheman

3.地中海實蠅

Ceratitis

capitata

(Wiedemann)

4.松突圓蚧

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

5.咖啡果小蠹

Hypothenemus

hampei

(Ferrari)

6.蘋果蠹蛾

Laspeyresia

pomonella

(L.)

7.馬鈴薯甲蟲

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

(Say)

8.棕櫚象

Rhynchophorus

palmarum

(L.)

9.歐洲榆小蠹

Scolytus

multistriatus

(Marsham)

10.谷斑皮蠹

Trogoderma

granarium

Everts

第3頁/共111頁1.菜豆象

Acanthoscelides

obtectus

(Say)

第4頁/共111頁2.墨西哥棉鈴象

Anthonomus

grandis

Boheman第5頁/共111頁3.地中海實蠅

Ceratitis

capitata

(Wiedemann)第6頁/共111頁歐洲榆小蠹

第7頁/共111頁線蟲類

11.馬鈴薯金線蟲

Globldera

rostochiensis

(Wollenweber)

Skarbilovich

12.馬鈴薯白線蟲

Globodera

pallida

(Stone)

Mulvey

&

Stone

13.香蕉穿孔線蟲

Radophoulus

similis

(Cobb)

Thorne

第8頁/共111頁馬鈴薯金線蟲

第9頁/共111頁香蕉穿孔線蟲

第10頁/共111頁真菌類

14.櫟枯萎病菌

Ceratocystis

fagacearum

(Bretz)

Hunt

15.榆枯萎病菌

Ceratocystis

ulmi

(Buisman)

Moreau

16.橡膠南美葉疫病菌

Microcyclus

ulei

(P.Henn.)

Von

Arx.

17.咖啡美洲葉斑病菌

Mycena

citricolor

(Berk.

&

Cut.)

Sacc.

18.玉米霜霉病菌

Peronosclerospora

spp.

19.煙霜霉病菌

Peronosposa

hyoscyami

de

Bary

f.sp.

tabacina

(Adam)

Skalicky

20.大豆疫病菌

Phytophthora

megasperma

(Drechs.)

f.sp.

glycinea

Kuan

&

Erwin

21.馬鈴薯癌腫病菌

Synchytrium

endobioticum

(Schilb.)

Percival

22.小麥矮腥黑穗病菌

Tilletia

controversa

Kühn

第11頁/共111頁玉米霜霉病菌

第12頁/共111頁23.小麥印度腥黑穗病菌

Tilletia

indica

Mitra

24.苜蓿黃萎病菌

Verticillium

abol-atrum

Reinke

&

Berth.

細菌類

25.菜豆萎蔫病菌

Curtobacterium

flaccumfaciem

pv.flaccumfaciens

(Hedges)

&

Jones

26.梨火疫病菌

Erwinia

amylovora

(Burrill)

Winslow

et

al.

27.玉米細菌性枯萎病菌

Erwinia

stewartii

(E.F.

Smith)

Dye

第13頁/共111頁第14頁/共111頁梨火疫病菌

Erwinia

amylovora第15頁/共111頁

病毒類

28.非洲木薯花葉病毒

African

cassava

mosaic

virus

29.可可腫枝病毒

Cacao

swollen

shoot

virus

30.椰子致死黃化類菌原體

Coconut

lethal

yellowing

MLO

(Lethal

yellowing

disease

of

cocon

plant)

31.馬鈴薯帚頂病毒

Potato

mop-top

virus

32.馬鈴薯黃化矮縮病毒

Potato

yellowd

dwarf

virus

33.番茄環(huán)斑病毒

Tomato

ring-spot

virus

第16頁/共111頁

二類:

昆蟲、螨類及軟體動物

34.非洲大蝸牛

Achatina

fulica

(Ferussac)

35.按實蠅

Anastrepha

fraterculus

(Wiedemann)

Anastrepha

ludens

(Loew)

Anastrepha

obliqua

(Macquart)

Anastrepha

suspensa

(Loew)

36.椰心葉甲

Brontispa

longissima

(Gestro)

37.鷹嘴豆象

Callosobruchus

analis

(Fabricius)

38.灰豆象

Callosobuchus

phaseoli

(Chevrolate)

39.高粱癭蚊

Contarinia

sorghicola

(Coquillett)

第17頁/共111頁40.大家白蟻

Coptotermes

curvignathus

Holmgren

41.寡毛實蠅屬

Dacus

spp.

42.小蔗螟

Diatraea

saccharalis

(Fabricius)

43.西部松大小蠹

Dendroctonus

brevicomis

LeConte

44.中歐山松大小蠹

Dendroctonus

ponderosae

Hopkins

45.白緣象

Graphognathus

leucoloma

(Boheman)

46.雙鉤異翅長蠹

Heterobostrychus

aequalis

(Water-house)

47.美洲榆小蠹

Hylurgopinus

rufipes

(Eichhoff)

48.美國白蛾

Hyphantria

cunea

(Drury)

49.咖啡潛葉蛾

Leucoptera

coffeella

Cuerin-Menville

50.稻水象甲

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

51.黑森癭蚊

Mayetiola

destructor

(Say)

第18頁/共111頁52.木薯單爪螨

Mononychellus

tanajoa

(Bonder)

53.日本金龜子

Popillia

japonica

Newman

54.椰子縊胸葉甲

Promecotheca

cumingii

Baly

55.大谷蠹

Prostephanus

truncatus

(Horn)

56.蘋果實蠅

Rhagoletis

pomonella

(Walsh.)

57.可可褐盲蝽

Sahlbergella

singularis

Haglund

58.歐洲大榆小蠹

Scolytus

scolytus

Fabricius

59.劍麻象甲

Scyphophorus

acupunctatus

Gyll.

60.芒果甲象

Sternochetus

frigidus

(Fabricius)

Sternochetus

mangiferae

(Fabricius)

Sternochetus

olivieri

(Faust)

第19頁/共111頁61.蜜柑大實蠅

Tetrabacus

tsuneonis

(Miyake)

62.葡萄根瘤蚜

Viteus

vitifoae

(Fitch)

63.巴西豆象

Zabrotes

subfasciatus

(Boheman)

線蟲類

64.松材線蟲

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Steiner

&

Buhrer)

Nickle

65.水稻莖線蟲

Ditylenchus

angustus

(Butler)

Filipjev

66.鱗球莖莖線蟲

Ditylenchus

dipsaci

(Kühn)

Filipjev

67.甜菜胞囊線蟲

Heterodera

shachtii

A.

Schmidt

68.椰子紅環(huán)腐線蟲

Rhadinaphelenchus

cocophilus

(Cobb)

J.B.

Goodey

第20頁/共111頁

真菌類

69.馬鈴薯黑粉病菌

Angiosorus

solani

Thirumalachar

&

O

Brien

70.棉根腐病菌

Phymatotrichopsis

omnivorum

(Duggar)

Hennebert

細菌類

71.苜蓿萎蔫病菌

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

insidiosus

(McCulloch)

Davis

etal.

72.香蕉細菌性枯萎病菌

Pseubomonas

solanacearum

(E.F.

Smith)

Smith

(race

2)

73.甘蔗流膠病菌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vasculorum

(Cobb)

Dye

第21頁/共111頁病毒類

74.南芥菜花葉病毒

Arabis

mosaic

virus

75.蠶豆染色病毒

Broad

bean

stain

virus

76.香石竹環(huán)斑病毒

Carnationring-spot

virus

77.椰子死亡類病毒

Coconut

cadang-cadang

viroid

78.李屬壞死環(huán)斑病毒

Prunus

necrotic

ring

spot

virus

79.南方菜豆花葉病毒

Southern

bean

mosaic

virus

80.煙草環(huán)斑病毒

Tobacco

ring-spot

virus

第22頁/共111頁

雜草類

81.菟絲子屬

Cuscuta

spp.

82.毒麥

Lolium

temulentum

L.

83.列當屬

Orobanche

spp.

84.假高梁(含黑高粱)

Sorghum

halepense(L.)

Pers.

Sorghum

almum

Parodi

第23頁/共111頁三類

一、昆蟲類

1.條紋瓜葉甲

學名:Acalymm

a

vittata(F.)

分布:美國(落基山脈以東)、加拿大南部、墨西哥北部。

寄主:葫蘆科作物。

為害部位或傳播途徑:幼蟲為害根部,蛀食接近土表的莖基;成蟲取食葉片,并傳播黃瓜花葉病毒病和細菌性萎蔫病。

2.蔥鄰菜蛾

學名:Acrolepis

assectella

Zeller

分布:歐洲大部分地區(qū)、西伯利亞,夏威夷。

寄主:洋蔥、冬蔥、大蒜、韭、多年生蔥。

為害部位或傳播途徑:蛀葉為害,為害洋蔥有時可達鱗莖內(nèi)。

3.冷杉球蚜

學名:Adelges

piceae

Ratzeburg

分布:歐洲、美國、加拿大。

寄主:冷杉。

為害部位或傳播途徑:芽梢。

第24頁/共111頁4.絲絨粉虱

學名:Aleurothrixus

floccosus(Maskell)

分布:美國、古巴、西印度群島、墨西哥、中南美、西班牙、意大利、法國、英國、安哥拉、剛果、以色列、阿爾及利亞、突尼斯、夏威夷、巴拿馬、阿根廷、巴西、智利、哥倫比亞、圭亞那、巴拉圭、秘魯、蘇里南、委內(nèi)瑞拉。

寄主:柑桔、番石榴、葡萄。

為害部位或傳播途徑:取食葉片汁液。

5.秋星尺蠖

學名:Alsophila

pometaria(Harris)

分布:美國北部、加拿大南部。

寄主:蘋果、榆等闊葉樹達30種以上。

為害部位或傳播途徑:幼蟲食葉。

6.菊潛蠅

學名:Amauromyza

maculosa(Malloch)

分布:美國、巴哈馬、巴巴多斯、哥斯達黎加、古巴、特立尼達和多巴哥、阿根廷、巴西、秘魯、烏拉圭和委內(nèi)瑞拉。

寄主:菊科。

為害部位或傳播途徑:幼蟲潛食葉片。第25頁/共111頁7.按實蠅

學名:Anastrepha

spp.(南美按實蠅、墨西哥按實蠅、西印度按實蠅和加勒比按實蠅除外)

分布:美國南部以南美洲地區(qū)。

寄主:許多種瓜、果類植物等。

為害部位或傳播途徑:以幼蟲鉆蛀果實。

8.蘋象

學名:Anthonomus

quadrigibbus

Say

分布:美國、加拿大。

寄主:蘋果、梨、酸蘋果、山楂、櫻桃等。

為害部位或傳播途徑:成蟲在幼果上產(chǎn)卵、幼蟲在果內(nèi)發(fā)育化蛹。

9.草莓花象

學名:Anthonomus

signatus

Say

分布:北美。

寄主:草莓、懸鉤子、黑莓、露莓及洋莓屬植物。

為害部位或傳播途徑:幼蟲取食花芽。

第26頁/共111頁10.點刻長蠹

學名:Apate

monachus

Fabricius

分布:幾內(nèi)亞、多哥、加納、象牙海岸、喀麥隆、埃塞俄比亞、肯尼亞、烏干達、剛果、扎伊爾、安哥拉、馬達加斯加、古巴、波多黎各、巴西。

寄主:可可、咖啡、黃楝、紫鉚、鐵刀木、煙香椿、棉屬、印度黃檀、鳳凰木、甜美樹、雨樹、象牙欖仁樹。

為害部位或傳播途徑:成蟲、幼蟲蛀莖。

11.梨根瘤蚜

學名:Aphanostigma

piri

Cholodkorsky

分布:前蘇聯(lián)、意大利、法國、瑞士、以色列、中國(臺灣)。

寄主:梨、洋梨。

為害部位或傳播途徑:主要為害根部,也可為害葉片。

12.玉米根蚜

學名:Aphis

maidiradicis

Forbes

分布:美國。

寄主:向日葵屬、播娘蒿屬、蒿菜、紫菀屬、冷蒿、玉米。

為害部位或傳播途徑:主要在葉上取食。

第27頁/共111頁13.鼠李馬鈴薯蚜

學名:Aphis

nasturtii

Kaltenbach

分布:加拿大、美國、英國、中歐、以色列、約旦、德國、波蘭、前蘇聯(lián)、保加利亞、瑞士、埃及、丹麥、羅馬尼亞、俄羅斯、匈牙利、南非、葡萄牙、瑞典、荷蘭、捷克、斯洛伐克。

寄主:鼠李屬、牡荊屬、辣椒屬、薔薇屬、菜屬、龍葵、散沫花、馬鈴薯、秋葵、十字花科。

為害部位或傳播途徑:主要在葉上取食,并可傳播多種病毒。

14.果樹黃卷蛾

學名:Archips

argyrospilus(Walker)

分布:美國、加拿大、法國。

寄主:蘋果、梨、李、櫻桃、杏、柑桔、慍悖、醋栗、榆、白楊、槐。

為害部位或傳播途徑:幼蟲蛀食果實淺層。

15.亞麻黃卷蛾

學名:Archips

podanus

Scopoli

分布:英國、荷蘭、奧地利、德國、瑞士、前南斯拉夫、意大利、匈牙利、保加利亞、法國、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土耳其、烏克蘭、立陶宛、俄羅斯(西北利亞)、日本、朝鮮、加拿大。

寄主:蘋果、梨、李、櫻桃、杏、胡桃、桃、黑莓、玫瑰、葡萄等。

為害部位或傳播途徑:幼蟲為害葉、芽、花和果實。

第28頁/共111頁進境植物檢疫禁止進境物名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nóng)業(yè)部公告第72號第29頁/共111頁玉米(Zeamays)

種子玉米細菌性枯萎病菌Erwiniastewartii

(E.F.Smith)Dye亞洲:越南、泰國歐洲:獨聯(lián)體、波蘭、瑞土、意大利、羅馬尼亞、南斯拉夫美洲:加拿大、美國、墨西哥大豆(Glycinemax)

種子大豆疫病菌Phytophthoramegasperma

(D).f.sp.glycineaK.&E.亞洲:日本歐洲:英國、法國、獨聯(lián)體、德國美洲:加拿大、美國大洋洲:澳大利亞、新西蘭馬鈴薯(Sloanumtuberosum)

塊莖及其繁殖材料馬鈴薯黃矮病毒Potatoyellowdwarfvirus馬鈴薯帚頂病毒Potatomop

topvirus馬薯金線蟲Globoderarostochiensis

(Wollen.)Skarbilovich馬鈴薯白線蟲Globoderapallida

(Stone)Mulvey&Stone馬鈴薯癌腫病菌Synchytriumendobioticum

(Schilb.)Percival亞洲:日本、印度、巴勒斯坦、黎巴嫩、尼泊爾、以色列、緬甸歐洲:丹麥、挪威、瑞典、獨聯(lián)體、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亞、芬蘭、冰島、德國、奧地利、瑞士、荷蘭、比利時、英國、愛爾蘭、法國、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非洲:突尼斯、阿爾及利亞、南非、肯尼亞、坦桑尼亞、津巴布韋美洲:加拿大、美國、墨西哥、巴拿馬、委內(nèi)瑞拉、秘魯、阿根廷、巴西、厄瓜多爾、玻利維亞、智利大洋洲:澳大利亞、新西蘭第30頁/共111頁榆屬(Ulmusspp.)

苗、插條榆枯萎病菌Geratocystisulmi(Buisman)Moreall亞洲:印度、伊朗、土耳其歐洲:各國美洲:加拿大、美國松屬(Pinusspp.)

苗、接穗松材線蟲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

(Steiner&Buhrer)Nckle松突圓蚧HemiberlesiapitysophilaTakagi亞洲:朝鮮、日本、香港、澳門歐洲:法國美洲:加拿大、美國橡膠屬(Heveaspp.)

芽、苗、籽橡膠南美葉疫病菌Microcyclusulei

(P.Henn.)VonArx.美洲:墨西哥、中美洲及南美洲各國煙屬(Nicotianaspp.)

繁殖材料煙葉煙霜霉病菌PeronosporahyoscyamideBaryf.sp.tabacia(Adam.)Skalicky亞洲:緬甸、伊朗、也門、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約旦、以色列、土耳其歐洲:各國非洲:埃及、利比亞、突尼斯、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美洲:加拿大、美國、墨西哥、危地馬拉、薩爾瓦多、古巴、多米尼加、巴西、智利、阿根廷、烏拉圭大洋洲:各國第31頁/共111頁第三節(jié)檢疫性動物疫病名錄一、動物疫病的確定和劃分二、進出境檢疫性動物疫病名錄三、禁止攜帶、郵寄進境的動物、動物產(chǎn)品和其他檢疫物名錄第32頁/共111頁一、動物疫病的確定和劃分?1、動物疫病的基本概念1)動物疫?。菏俏:蚩赡芪:游锛皠游锂a(chǎn)品的任何傳染病和寄生蟲病。第33頁/共111頁2)檢疫性動物疫?。菏菍κ芷渫{的地區(qū)具有潛在經(jīng)濟重要性,但尚未在該地區(qū)發(fā)生,或雖已發(fā)生但分布未廣并正在進行官方控制的動物疫病。第34頁/共111頁3)人畜共患病(人獸共患?。喝祟惡图棺祫游镏g自然傳播的疾病。4)動物疫病的種類–根據(jù)病原:傳染病和寄生蟲病–根據(jù)宿主:人畜共患病、豬疫病,反芻動物疫病,家禽(雞、鴨、鵝等)疫病,水生動物疫病等第35頁/共111頁–根據(jù)疫病的危害程度進出境動物疫病分為一類和二類《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境動物一、二類傳染病、寄生蟲病名錄》

國內(nèi)動物疫病分為一類、二類、三類-《中華人民共和國一、二、三類動物疫病病種名錄》第36頁/共111頁第37頁/共111頁二、進出境檢疫性動物疫病名錄

第38頁/共111頁第39頁/共111頁1.進境檢疫性動物一類疫病?1、口蹄疫(FootandMouthDisease,F(xiàn)MD):–病原:口蹄疫病毒,偶蹄動物易感(牛最易感)–分布與危害:分布:發(fā)展中國家和地區(qū)是重災區(qū)造成動物的死亡和康復動物的生產(chǎn)能力和動物產(chǎn)品質(zhì)量的降低公共衛(wèi)生意義:人畜共患病第40頁/共111頁?典型特征:以口腔黏膜、蹄部以及乳房皮膚發(fā)生水皰和潰爛?傳播:–傳染源:患病動物–傳播途徑:直接接觸傳播和間接接觸第41頁/共111頁2、非洲豬瘟(AfricanSwine

Fever,ASF)?病原:非洲豬瘟病毒,豬最易感?分布:遍布非洲,我國尚無?危害:–高度的傳染性和病死率(可達100%)–不感染人?傳播:–傳染源:病豬和帶毒豬第42頁/共111頁–傳播途徑:1接觸2采食污染物而經(jīng)口傳染3昆蟲吸血而傳染?典型特征:皮膚發(fā)紺和內(nèi)臟器官廣泛性出血第43頁/共111頁3豬瘟(ClassicalSwineFeverVirus,

CSF),又稱古典豬瘟或爛腸瘟病原:豬瘟病毒,主要感染豬,并且只對豬有致病性,無明顯的品種、年齡和性別差異?分布:世界性分布,存在于我國?危害–烈性傳染病,發(fā)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對畜牧業(yè)和經(jīng)濟發(fā)展的危害十分巨大–不感染人第44頁/共111頁第45頁/共111頁第46頁/共111頁4、豬水皰病(swinevesicular

disease,SVD)病原:豬水皰病病毒,只感染豬,不分年齡,性別和品種?分布:主要分布于歐洲,我國已多年沒有本病的報道?危害:–主要是健康損害和生產(chǎn)性能的影響,仔豬病死率高,成年豬一般不致死。–具有在人與豬之間傳播的可能性。第47頁/共111頁?傳播:–傳染源:感染潛伏期的豬、病豬和康復帶毒豬–傳播途徑:主要經(jīng)消化道傳播,也可以經(jīng)呼吸道和體表傷口感染?典型特征:蹄、口、鼻鏡和乳頭周圍皮膚出現(xiàn)水皰第48頁/共111頁5牛瘟(Rinderpest,RP)又名牛疫(Cattle

Plague)、東方牛疫(OrientalCattlePlague)?病原:牛瘟病毒,主要感染牛,不同品種的牛易感性有差異,牦牛、奶牛易感性最高,其次是水牛、黃牛?分布:曾廣泛流行于歐洲、非洲、亞洲,歐洲、美洲已經(jīng)消滅了該病?危害:–1、反芻獸的一種急性傳染病,病程短、死亡率高–2、沒有明確的公共衛(wèi)生學意義第49頁/共111頁傳播–傳染源:病牛和帶毒牛–傳播途徑:1直接接觸2污染物3吸血昆蟲第50頁/共111頁第51頁/共111頁6小反芻獸疫(PestedesPetitsRuminants,

PPR),又名“偽牛瘟”、“羊瘟”?病原:小反芻獸疫病毒,感染對象主要是山羊、綿羊、羚羊、白尾鹿等小反芻動物.牛、豬也可以感染,但通常為亞臨床癥狀?分布:主要分布在非洲、中東和阿拉伯半島等地區(qū),我國周邊地區(qū)較多,我國發(fā)現(xiàn)該病的存在?危害:–易感動物群中發(fā)病率高,死亡率高–尚未發(fā)現(xiàn)該病有明顯的公共衛(wèi)生意義第52頁/共111頁第53頁/共111頁7、藍舌病(bluetongue,BT)病原:藍舌病病毒,感染對象:所有的反芻動物,綿羊最易感,牛和山羊的易感性較低?分布:該病在五大洲的一些國家都有發(fā)生,撒哈拉以南非洲、中東和南亞最為嚴重?危害:目前尚無有效治療措施–導致羊群,特別是羔羊群全部死亡;–嚴重影響肉品和羊毛的品質(zhì)和產(chǎn)量–不感染人第54頁/共111頁傳播:–傳染源:患病動物、病毒攜帶者–傳播途徑:1吸血昆蟲傳播,主要是庫蠓2垂直傳播第55頁/共111頁第56頁/共111頁8癢病(Serapie),又稱“瘙癢病”?病原:朊病毒(Prion),侵害綿羊和山羊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分布:我國尚無?危害:–1、對養(yǎng)羊業(yè)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巨大–2、可能感染人,具有公共衛(wèi)生學意義第57頁/共111頁9、牛海綿狀腦病(Bovine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BSE)病原:朊病毒?分布:英國的流行最為嚴重,我國尚無?危害:1、畜牧業(yè)2、人畜共患?傳播:–傳染源:病牛、帶毒牛以及患癢病的綿羊,病毒局限于腦、脊髓和視網(wǎng)膜–傳播方式:1經(jīng)消化道感染2垂直傳播第58頁/共111頁10、非洲馬瘟(AfricanHorseSickness,

AHS),又稱馬瘟疫(EquinePlague)?病原:非洲馬瘟病毒引起,馬屬動物易感,騾次之,驢具有耐受力?分布:非洲撤哈拉沙漠以南的地區(qū)長期存在,我國尚無該病的流行?危害:–1、感染馬、騾后,死亡率可高達95%,–2、人可感染第59頁/共111頁第60頁/共111頁11、禽流感(AvianInfluenza,

AI),又名真性雞瘟或歐洲雞瘟病原:A型流感病毒(AvianlnfluenzaVirus,AIV)引起,雞、火雞以及某些野禽類如珍珠雞、野雞等易感性最高,鴨、鵝及其他水禽類易感性較差?分布:分布于世界上大部分國家和地區(qū),我國于1992年發(fā)現(xiàn)?危害:–1、養(yǎng)雞業(yè)造成了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可引起100%死亡–2、人畜共患第61頁/共111頁?傳播:–傳染源:患病禽類,康復和帶毒的禽類–傳播途徑:1直接接觸傳播:呼吸道和消化道2間接傳播:被病毒污染的任何物品及空氣第62頁/共111頁第63頁/共111頁12、新城疫(NewcastleDisease,ND)又稱

亞洲雞瘟、偽雞瘟?病原:新城疫病毒,雞、火雞和鴿易感,鵝可感染,鴨有抵抗力,但帶毒?分布:–世界上絕大多數(shù)國家–廣泛流行于我國?危害:–1、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是危害雞和火雞飼養(yǎng)業(yè)最嚴重的疫病之一–2、人畜共患第64頁/共111頁傳播:–傳染源:病雞和帶毒雞,病毒存在于病雞的所有組織器官、體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中–傳播途徑:z直接傳播:消化道、呼吸道和眼結(jié)膜z間接傳播:第65頁/共111頁第66頁/共111頁13、鴨瘟(DuckPlague,DP)又稱鴨

病毒性腸炎(DVE)?病原:鴨瘟病毒,又名鴨皰疹病毒I型,對不同年齡、性別和品種的鴨都有易感性。雞對鴨瘟有抵抗力?分布:全球性分布,我國于1957年在廣州首先發(fā)現(xiàn)本病?危害:鴨瘟傳播迅速,發(fā)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不傳染人?傳播:–傳染源:病鴨、病愈不久的帶毒鴨和潛伏期的感染鴨–傳播途徑:消化道、呼吸道、眼結(jié)膜,吸血昆蟲第67頁/共111頁14、牛肺疫(ContagiousBovinePleuropneumonia)又

稱牛傳染性胸膜肺炎,俗稱爛肺瘟病原:絲狀支原體,任何年齡和品種的牛對本病均具有易感性?分布:曾在許多國家的牛群中流行,我國最早于1910年在內(nèi)蒙古發(fā)現(xiàn)本病,在1996年已經(jīng)宣布消滅了此病?危害:發(fā)病率和病死率較高,不傳染人?傳播:–傳染源:病牛及菌牛,病原體主要由呼吸道隨飛沫排出–傳播途徑:呼吸道第68頁/共111頁第69頁/共111頁15、牛結(jié)節(jié)疹(LumpySkinDisease,LSD)又

稱牛疙瘩皮膚病、結(jié)節(jié)性皮炎、偽蕁麻疹?病原:牛結(jié)節(jié)性疹病毒,牛易感。小型反芻動物家兔、綿羊、山羊、長頸鹿和黑羚羊也可能感染?分布:目前該病在非洲一些國家持續(xù)發(fā)生并有向其他國家和地區(qū)蔓延的趨勢?危害:–感染牛消瘦,產(chǎn)奶量下降,皮張利用價值降低–不感染人?傳播–傳染源:患病牛,病毒存在于病牛的皮膚結(jié)節(jié)、肌肉、血液、內(nèi)臟、唾液、鼻腔分泌物及精液中–昆蟲傳播第70頁/共111頁第71頁/共111頁進境檢疫性動物二類疫病(一)多種動物共患病?1、炭疽(Anthrax):是由炭疽桿菌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的急性、熱性、敗血性傳染病–病原:炭疽桿菌主要感染草食動物人在內(nèi)的哺乳動物及某些鳥類也可感染–分布與危害:1、本病遍及全世界,對畜牧業(yè)生產(chǎn)影響較大2、人畜共患病第72頁/共111頁–傳播:炭疽芽孢在炭疽的傳播上起主要作用,人和動物直接與炭疽芽抱污染的環(huán)境如空氣、水、食物、土壤等接觸后,通過皮膚、呼吸道、消化道感染第73頁/共111頁?處理:不要進行尸體解剖,以防止芽孢污染典型癥狀:尸僵不全,血液凝固不良,淋巴結(jié)腫大,出血第74頁/共111頁2、狂犬?。≧abies),又名恐水病,瘋狗病?病原:狂犬病病毒,可感染所有的溫血類脊椎動物?分布與危害–目前該病主要在發(fā)展中國家流行,中國是世界上狂犬病流行比較嚴重的國家,屬于世界范圍內(nèi)的高發(fā)區(qū)–人畜共患傳染病傳播–傳染源:主要與狗、貓和野生動物有關(guān)–通過唾液傳播第75頁/共111頁第76頁/共111頁3Q熱(QFever)病原:貝氏柯克斯體(Coxiellaburnetii)是一種立克次氏體,細胞內(nèi)寄生的一種原核微生物??筛腥救?、家畜、野生動物和鳥類分布與危害廣泛存在于世界上大多數(shù)國家,我國沒有見報道。對畜牧業(yè)特別是反芻動物影響較大,牛、綿羊和山羊能誘發(fā)流產(chǎn)人畜共患傳染?。喝四芤鹆鞲袠影Y狀,一般愈后良好傳播與流行:①、通過與感染動物接觸、輸血、呼吸道、消化道、皮膚傷口和生殖道感染,②可經(jīng)空氣傳播③昆蟲傳播(蜱)第77頁/共111頁4、裂谷熱(riftvalleyfever)?病原:裂谷熱病毒,1931年在肯尼亞裂谷地區(qū)的一次嚴重暴發(fā),從一只發(fā)病綿羊體內(nèi)分離出病毒,故稱為裂谷熱?主要感染反芻動物,人也易感?分布與危害;主要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qū)流行引起懷孕動物流產(chǎn)和幼小動物死亡人畜共患傳染病傳播由蚊子作為傳染媒介第78頁/共111頁第79頁/共111頁5、布氏桿菌病(Brucellosis),又稱布魯氏菌病,布病病原:布魯氏菌(Brucella),牛、豬、山羊、綿羊和犬最易感分布與危害本病呈世界范圍內(nèi)分布人畜共患傳染病人感染主要是通過消化道途徑感染傳播:細菌可從胎盤、胎液、乳汁、陰道分泌物、精液中排出第80頁/共111頁第81頁/共111頁6、結(jié)核病(Tuberculosis,TB)病原:結(jié)核分枝桿菌,人結(jié)核分枝桿菌,牛分枝桿菌,禽分枝桿菌?分布與危害–在世界范圍內(nèi)分布,發(fā)病率均較高–人畜共患傳染病,牛分枝桿菌可感染人?傳播:通過呼吸道進入肺泡,導致肺部的感染?臨床癥狀:組織器官形成肉芽腫和干酪樣、鈣化結(jié)節(jié)病變第82頁/共111頁第83頁/共111頁(二)牛病?1錐蟲病(Trypanosomasis)–病原:錐蟲(Trypanosoma)[伊氏錐蟲、馬媾疫錐蟲、路氏錐蟲、泰氏錐蟲和雞錐蟲等],伊氏錐蟲分布最廣、流行最嚴重,主要寄生于黃牛、水牛,馬、騾、驢、及駱駝等大家畜–分布與危害: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對水牛黃牛馬大家畜危害比較嚴重–傳播:吸血昆蟲機械傳播(虻、蚊、螯蠅),該病具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第84頁/共111頁2、赤羽病(AkabaneDisease),又稱阿卡斑病

–1)病原:赤羽病病毒(Akabanevirus),懷孕的牛、綿羊和山羊?qū)Ρ静∽钜赘楔C2)分布與危害: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有此病存在,本病在我國許多省市存在。以流產(chǎn)、早產(chǎn)、死胎、胎兒畸形、木乃伊、新生胎兒發(fā)生關(guān)節(jié)彎曲,積水性大腦綜合癥為特征–3)傳播:z傳染源:病牛和帶毒牛z吸血昆蟲機械傳播(蚊和庫蠓),具有明顯的地方性和季節(jié)性第85頁/共111頁?3、中山病(chuzanDisease),曾稱牛異常分娩病,首次發(fā)現(xiàn)于日本,并在位于中山鎮(zhèn)的日本家畜衛(wèi)生試驗場分離到病毒,故名中山病–1)病原:中山病病毒,牛易感,以肉用牛多發(fā),奶牛及其他品種牛的易感性較低。–2)分布與危害:我國尚未發(fā)現(xiàn)該病的存在,導致牛的異常分娩。臨床上以妊娠母牛產(chǎn)出積水性無腦或腦發(fā)育不良的犢牛為特征–3)傳播:病牛和帶毒牛是主要傳染源,吸血昆蟲傳播,具有明顯季節(jié)性第86頁/共111頁?4、茨城病(IbarakiDisease)–1)病原:是由茨城病病毒引起牛的一種急性、熱性傳染病,感染動物僅限于牛–2)分布與危害:首發(fā)于日本,加拿大,美國出現(xiàn)該病。我國尚未有發(fā)生該病的報道。持征是突發(fā)高熱、口腔壞死及潰瘍等–3)傳播與流行:病牛和帶毒牛是主要傳染源。主要通過吸血昆蟲傳播(庫蠓),具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和地區(qū)性第87頁/共111頁(三)羊病?1、綿羊痘(sheeppox)–1)病原:綿羊痘病毒引起綿羊的一種急性、熱性、接觸性傳染病,只發(fā)生于綿羊,不傳染山羊和其他家畜–2)分布與危害: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有發(fā)生,我國也存在該病。特征是皮膚和黏膜上發(fā)生特異的痘疹,病死率亦高–3)傳播:病羊和帶毒羊為主要傳染源。主要經(jīng)呼吸道感染傳播。也可通過損傷的皮膚或黏膜感染第88頁/共111頁第89頁/共111頁第90頁/共111頁第91頁/共111頁(四)豬病?1、豬傳染性腦脊髓炎(SwineInfectiousEncephalomyelitis,SIE),又稱豬腦脊髓灰質(zhì)炎(PoliomyelitisSuum),豬泰法病–1)病原:豬腸道病毒屬血清I型,只感染豬–2)分布與危害:該病于1929年在原捷克斯洛伐克的捷申地區(qū)首次發(fā)現(xiàn)。本病廣泛分布于丹麥、英國、加拿大、美國和澳大利亞等地,我國尚未發(fā)現(xiàn)該病病例。侵害豬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3)傳播:病豬和帶毒豬是本病的傳染源,消化道是主要的感染途徑第92頁/共111頁2、豬痢疾(SwineDysentry,SD)1)病原:豬痢疾密螺旋體引起豬的一種腸道傳染,只感染豬2)分布與危害:遍布五大洲的5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我國許多省市都存在本病,在豬群中非常的常見。引起豬的嚴重腹瀉3)傳播:病豬和帶菌豬是主要傳染源,消化道是主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