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書社版高中歷史必修三2.7《漢字與書法》(共35張PPT)_第1頁
岳麓書社版高中歷史必修三2.7《漢字與書法》(共35張PPT)_第2頁
岳麓書社版高中歷史必修三2.7《漢字與書法》(共35張PPT)_第3頁
岳麓書社版高中歷史必修三2.7《漢字與書法》(共35張PPT)_第4頁
岳麓書社版高中歷史必修三2.7《漢字與書法》(共35張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美術,世界所公認的為圖畫、雕刻、建筑三種。中國于這三種之外,還有一種,就是寫字。

——1926年梁啟超第7課漢字與書法

課程標準:概述漢字的起源、演變的過程了解中國書法的基本特征和發(fā)展脈絡。什么是漢字?什么是漢字?聲不傳與異地,留于異時,于是文字生,文字者,所以為意與聲之跡。什么是書法?什么是書法?書寫的法則。書法為漢族文化獨特的表現(xiàn)藝術,被譽為“無言的詩,無行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起源:神話傳說結繩記事倉頡造字

在社會里,倉頡也不止一個,有的在刀柄上刻上一點圖,有的在門戶上畫一些畫,心心相印,口口相傳,文字就多起來,史官一采集,便可以敷衍記事了。中國文字的來由,恐怕逃不出這例子。

—《魯迅·門外文談》起源:神話傳說結繩記事倉頡造字

在社會里,倉頡也不止一個,有的在刀柄上刻上一點圖,有的在門戶上畫一些畫,心心相印,口口相傳,文字就多起來,史官一采集,便可以敷衍記事了。中國文字的來由,恐怕逃不出這例子。

—《魯迅·門外文談》群眾創(chuàng)造漢字的發(fā)展歷程商代商周秦朝秦朝春秋戰(zhàn)國新石器時代刻畫符號甲骨文金文文字混亂小篆隸書秦朝大汶口符號根據(jù)自己的屬相,學寫甲骨文猜一猜金文言語異聲,文字異形小篆廿六年皇帝盡并兼天下諸侯黔首大安立號為皇帝乃詔丞相狀綰法度量則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筆畫粗細均等、講究均勻對稱、能給人以整齊美

隸書據(jù)載為程邈改造,因他當時獲罪入獄,秦稱罪徒為隸,故稱隸書。思考:

根據(jù)漢字“魚”的演變,歸納漢字演變的特點演變特點:由復雜到簡單;由具體到抽象;由不規(guī)則到規(guī)則。甲骨文大篆小篆隸草楷

演變原因:便于書寫和交流漢字起源到“書同文”“寫字最容易泄露一個人的個性,所謂“字如其人”,大抵不誣。如果每個字都方方正正,其人大都拘謹。如果伸胳膊拉腿的,都逸出格外,其人必定豪放,字瘦如柴,其人必定排骨。字如墨豬,其人必定“五百斤油”。所以鄭板橋的字就應該是那樣傾斜古怪,才和他吃狗肉傲公卿的氣概相稱。顏魯公的字就應該是端莊凝重,才和他臨難不茍的品格相合,其間無絲毫勉強?!?/p>

------近代著名散文家梁實秋以下的說法,你同意么?為什么呢?2)、魏晉南北朝:1)、自發(fā)階段:甲骨文、金文、篆書(圓潤纖細、布局均勻)、秦隸(扁平工整)背景:漢末社會危機進行深刻反省的同時,一個特立獨行的士人群體逐漸形成。特點:發(fā)展為自覺的書法藝術代表:東晉王羲之“書圣”《蘭亭序》“天下第一行書”(工整清晰飛灑活潑)3)隋唐:背景:隋唐一統(tǒng)

特征:書法藝術達到新的高峰,書法理論日趨成熟.二、書法的發(fā)展歷程代表:草書(勾連不斷)—張旭、懷素(“顛張狂素”狂放不羈)??瑫M平豎直、字形方整)—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顏筋柳骨”規(guī)范法度)3)宋代:背景:宋代重文,市民階層興起,社會生活豐富多樣

特征:追求個性,倡導“有意無法”(崇尚意趣、忽視法度)代表:蘇、黃、米、蔡四大家趙佶(瘦金體)暢游藝術殿堂王羲之(303-361)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

在楷書和草書產(chǎn)生之際,楷草之間還有一種字體也在流行,就是“行書”。行書的字體既不象楷書那樣一個一個的呆立著,又不象草書那樣一個一個的在奔跑,而是象云、象水那樣慢悠悠地不停地流動著,所以,叫“行書”。行書易寫、易認、易于流行,實用性很高。最擅長寫行書的是晉代書法家王羲之,稱“書圣”。張旭

《肚痛帖》懷素《論書帖》草書是隸書快寫而簡便的結果?!安荨笔橇什荨⒖旖莸囊馑?。到唐朝以后的“狂草”,則更是難以辨認?!翱瘛本褪锹o章法,隨心所欲。這種幾乎無法辨識的“狂草”實際上不再是一種實用的書寫字體了,而只是一種藝術觀賞形式罷了?!邦崗埧袼亍?/p>

“楷”是楷模的意思,“楷書”就是可以作為楷模的字體。楷書把扁形、方形的隸書變成豎長方形,并且把波折的筆法變?yōu)槠街?。寫楷書時得一筆一筆、整整齊齊地寫。歐陽詢(初唐)顏真卿(中唐)柳公權(晚唐)秀雅精準豪邁雄壯挺拔瘦硬天下第二行書《黃州寒食詩貼》:共25行,129字,是蘇軾行書的代表作。這是一首遣興的詩作,是蘇軾被貶黃州第三年的寒食節(jié)所發(fā)的人生之嘆。詩寫得蒼涼多情,表達了蘇軾此時惆悵孤獨的心情。此詩的書法也正是在這種心情和境況下,有感而出的。被后世譽為“天下第三行書”。宋四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黃庭堅(1045--1105)“蘇門四學士”之一。以文學著稱,尤以書法為世所重。為宋四家之一。黃庭堅書法的最大特點是重“韻”,持重風度,寫來疏朗有致,如朗月清風,書韻自高。

米芾:精通前人的筆法,因此當時有人嘲笑他是「集古字」。形成他獨特的精彩生動,跳躍逸宕的筆法,將其為人的性情與寫字時的感受發(fā)揮無遺。

蔡襄(1012-1067)宋四家中,喜歡寫規(guī)規(guī)矩矩的楷書。他的書法學習王羲之、顏真卿、柳公權,渾厚端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