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輪復習微專題要素探究與設計專題2.1逆溫與風學案_第1頁
高考地理二輪復習微專題要素探究與設計專題2.1逆溫與風學案_第2頁
高考地理二輪復習微專題要素探究與設計專題2.1逆溫與風學案_第3頁
高考地理二輪復習微專題要素探究與設計專題2.1逆溫與風學案_第4頁
高考地理二輪復習微專題要素探究與設計專題2.1逆溫與風學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專題逆溫與風【知識構建】【知識精析】一、逆溫現象1.氣溫垂直遞減率的變化正常情況下,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但在不同的地點和不同的時間,可能會小于0.6℃或者大于0.6℃,如右下圖表現為曲線變陡或變緩。在①情況下,大氣對流運動更加強烈;在②情況下,大氣的對流運動減弱,大氣比較穩(wěn)定。2.逆溫現象(1)逆溫的概念一般情況下,對流層溫度上冷下暖。但在一定條件下,對流層的某一高度有時也會出現氣溫隨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現象,這種氣溫逆轉的現象我們稱之為“逆溫”。(2)逆溫的形成①形成條件類型發(fā)生的條件出現的地區(qū)輻射逆溫經常發(fā)生在晴朗無云的夜間,由于地面有效輻射很強,近地面大氣層氣溫迅速下降,而高處大氣層降溫較慢中高緯度大陸冬季黎明前平流逆溫暖空氣水平移動到冷的地面或氣團上中緯度沿海地區(qū)地形逆溫主要由地形造成,由于山坡散熱快,冷空氣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來較暖空氣被較冷的空氣抬擠上升盆地和谷地中夜間鋒面逆溫鋒面之上的暖空氣與鋒面之下的冷空氣之間溫度差異顯著鋒面活動地區(qū)②輻射逆溫的形成及消失過程圖解③山谷形成逆溫影響: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間冷的山風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內形成逆溫層,大氣穩(wěn)定,易造成大氣污染。所以,山谷地區(qū)不宜布局有污染的工業(yè)。④逆溫的影響a.出現多霧天氣。早晨多霧的天氣大多與逆溫有密切的關系,它使能見度降低,給人們的出行帶來不便,甚至出現交通事故。b.加劇大氣污染。由于逆溫現象的存在,空氣垂直對流受阻,會造成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時擴散,從而危害人體健康。c.對航空造成影響?!澳鏈亍倍喑霈F在低空,多霧天氣給飛機起降帶來不便。如果出現在高空,對飛機飛行極為有利,因為大氣以平流運動為主,飛行中不會有較大的顛簸。二、風向和風力大小的判斷方法1.根據等壓線圖確定任一地點的風向第一步,畫出水平氣壓梯度力。在等壓線圖中,按要求畫出過該點的切線,并作垂直于切線的虛線箭頭(由高壓指向低壓,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壓中心),表示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方向。第二步,畫出風向。確定南、北半球后,沿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左(南半球)偏轉,畫出實線箭頭,即為經過該點的風向。如下圖所示(以北半球氣壓場為例)。第三步,說出風向。風從哪里來就是什么風向,如畫出的風向箭頭為東北指向西南,即為東北風。2.根據風向標和風向玫瑰圖判斷風向風向標由風桿和風尾組成,風桿(長線段)上繪有風尾(短線段)的一方指示風向。風尾上的橫杠表示風速,一橫表示風力二級,最多三橫,就是六級,風力再大就用風旗表示,例如“”就表示北風四級?!帮L向玫瑰圖”是一個給定地點一段時間內的風向分布圖。通過它可以得知當地的主導風向和最小風頻。最常見的風向玫瑰圖是一個不規(guī)則的折線圖,折線上不同的點的方位即為該地區(qū)的風向,與原點之間的距離與這個方向的風頻成正比。風。液體在管中流動,經過狹窄處時流速加快。氣流在地面流經狹窄地形時類似液體在管中的流動,流速也會加快,并因氣體具有可壓縮性,密度也會增大。地球上山地的許多風口和許多地方出現的地形雨都與氣流經過狹窄地形密切相關。焚風效應是指當氣流經過山脈時,沿迎風坡上升冷卻,在所含水汽達飽和之前按干絕熱過程降溫,達飽和后,按濕絕熱直減率降溫,并因發(fā)生降水而減少水分。過山后空氣沿背風坡下沉,按干絕熱直減率增溫,故氣流過山后的溫度比山前同高度上的溫度高得多,濕度也顯著減少?!靖呖祭觥浚?016?北京卷)下圖為某山地氣象站一年中每天的日出、日落時間及逐時氣溫(℃)變化圖。讀圖,回答第1~2圖。1.氣溫日較差大的月份是()A.1月B.4月C.7月D.10月2.該山地()A.冬季受副熱帶高壓帶控制B.因臺風暴雨引發(fā)的滑坡多C.基帶的景觀為熱帶雨林D.山頂海拔低于1000米【解析】1.本題題眼是“月份”。月份是一個月的時間,要觀察從月初到月末一個月的過程中日較差的大小情況來綜合衡量日較差的大小排序。畫圖觀察兩個重要時間點(6點和12點前后)的氣溫變化,并注意月初和月末的氣溫變化。圖示如下,發(fā)現4個月份最小值(6點前后)變化不大,而12點前后4個月份差異較大。1月份月初月末均在10~12℃;4月份月初在10~12℃,月末在12~14℃;7月份月初月末均在12~14℃;10月份月初在12~14℃,月末在10~12℃。由此可見氣溫日較差大的月份是7月。2.某山地氣象站一年中每天的日出時間為6時,日落時間為18時,說明該地位于赤道上。該山地冬季赤道低氣壓帶控制,A錯;該地不可能有臺風發(fā)生,B錯;基帶的景觀為熱帶雨林,C對;該地為熱帶雨林氣候,最冷月氣溫在15℃以上,若山頂海拔低于1000米,1月份的溫度不可能低于8℃,D錯。答案選C?!敬鸢浮?.C2.C【素養(yǎng)提升】一、選擇題霾是一種災害性天氣現象,它是指大量極細微的干塵粒等均勻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見度<10km,造成空氣普遍渾濁。2015年11月霾天氣在我國頻繁出現。據材料完成1~3題。1.下列關于霾在我國發(fā)生頻繁的敘述中,正確的是()①冬季多于秋季②城市多于農村③東部多于西部④南方多于北方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2.下列所示的曲線圖中,近地面氣溫變化有利于霾天氣形成的是()3.下列我國應對霾天氣的措施中,可行的是()A.大力發(fā)展公共交通B.形成以核能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C.形成以第一產業(yè)為主的產業(yè)結構D.大力推進城市化發(fā)展1.A我國霾天氣冬季多于秋季,城市多于農村,東部多于西部,故選A。2.DD圖在近地面出現了逆溫,有利于霾的形成。3.A大力發(fā)展公共交通可以緩解霾天氣。安吉白茶茶園早春氣溫垂直分布特征明顯,茶園晝夜溫差大,逆溫天氣頻繁出現,凌晨5:00左右逆溫最強,霜凍天氣來臨時,防霜風扇(左圖)對茶園增溫效果明顯,能有效預防消除茶園霜凍害,右圖為茶園某時氣溫垂直分布示意圖,據此回答4~5題。4.下列關于風扇的作用原理說法正確的是()①風扇吹出的熱風可以使茶樹免受霜凍影響②風扇可以把高處的暖空氣往下吹到茶樹上③風扇的轉動可以增強近地面對流運動程度④風扇轉動可帶動空氣流動,削弱上層冷空氣下沉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5.“防霜凍風扇”最適宜的安裝高度為()A.9—10米B.7—8米C.6—7米D.4米以下4.B讀右圖可以看到,在4—8米之間有逆溫層存在,上部氣溫高,位置較低處氣溫低。風扇高度在氣溫較高的空氣層位置,所以風扇可以把高處的暖空氣往下吹到茶樹上,②對;風扇本身不能吹出熱風,是吹動熱空氣,①錯;風扇轉動可帶動空氣流動,削弱逆溫層以上上層冷空氣下沉,從而使茶樹減輕或免受霜凍影響,④對,③錯。故B對。5.B右圖顯示,在4—8米之間隨著高度的升高,氣溫升高,有逆溫層存在?!胺浪獌鲲L扇”安裝在7—8米之間,有利于將高處的暖空氣往下吹到茶樹上,使茶樹減輕或免受霜凍影響,B對。其它高度不能有效防霜凍危害,A、C、D錯。6.近年來,霧霾天氣在我國頻繁出現,空氣質量問題已引起全社會高度關注。下圖是氣溫垂直分布的4種情形。讀圖完成下題。圖中最有利于霧霾大氣污染物擴散的情形是()A.①B.②C.③ D.④6.A霧霾天氣一般在靜風或無風、大氣比較穩(wěn)定的情況下容易產生,圖①中氣溫隨海拔升高而降低,此種情況下空氣對流運動顯著,霧霾最容易擴散。逆溫是在一定條件下出現的氣溫隨高度上升而升高的現象。某校氣象興趣小組在10月下旬晴朗的夜晚對我國南方山區(qū)谷地進行逆溫測定。下圖為該小組多次觀測所得的逆溫時空變化平均結果。完成7~8題。7.下列關于該地逆溫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A.逆溫強度近地面較大,向上減小B.逆溫強度午夜達到最大,后減弱C.逆溫現象日落前出現,日出前消失D.強逆溫前半夜增速慢,后半夜降速快8.造成逆溫層上界峰值在時間上滯后于強逆溫層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A.大氣吸收地面輻射存在晝夜差異B.大氣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異C.空氣上下熱量傳遞存在時間差異D.下墊面反射率在時間上存在差異7.A仔細讀圖,根據逆溫層上界和強逆溫層上界的高度的不同,可以看出,逆溫強度近地面較大,向上減少,A項正確。圖中顯示日出前后逆溫強度最大,B項錯;10時左右,該地早已日出,而逆溫層仍然存在,C項錯;讀圖可知,強逆溫前半夜增速快,后半夜有段時間仍是增速,日出后快速下降,D項排除。8.C地面輻射是大氣主要的直接熱源,空氣上下熱量傳遞存在時間差,逆溫層上界高于強逆溫層上界,造成逆溫層上界峰值滯后于強逆溫層上界峰值,C項正確。大氣吸收地面輻射存在晝夜差異,大氣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異,下墊面反射率在時間上存在差異,這些與逆溫層上界峰值滯后于強逆溫層上界峰值無關,A、B、D項錯。濃霧發(fā)生時,有些農民對農田進行地膜覆蓋,以保障農作物的正常發(fā)芽生長,見下圖。據此完成9~10題。9.濃霧使()A.大氣逆輻射減弱B.地面輻射增強C.能見度降低D.太陽輻射增強10.濃霧發(fā)生時對農田進行地膜覆蓋,可有效提高地溫,其主要原理是地膜()A.增強了對太陽輻射的吸收B.增強了大氣逆輻射C.增加了太陽輻射的總量D.減弱了地面輻射9.C濃霧產生后,使大氣能見度降低,大氣逆輻射增強,A錯誤,C正確;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資源增強,使太陽輻射減弱,D錯誤;濃霧使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減少,地面獲得的太陽輻射量減少,地面輻射減弱,B錯誤。故選C。10.D地面輻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長較長紅外線部分,地膜可阻止紅外線能量喪失,將能量保留在地膜內,減弱了地面輻射。故選D。下圖為“遼寧省年平均風速等值線圖”。讀圖回答11~12題。11.甲地的風速數值可能為()A.2.0 B.2.3C.2.6 D.3.112.影響遼寧省風速等值線走向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地勢 B.海陸位置C.海陸輪廓 D.緯度位置11.B根據等值線的遞變規(guī)律,圖示中閉合的2.5等值線應位于2.5~3.0之間,按照閉合等值線的判斷方法知,甲地風速數值在2.0~2.5之間,據此結合選擇項判斷正確答案。12.A讀圖知,遼寧省東部和西部受山脈阻擋,風速較小。中部是平原,南北貫通,風力較強。據此推知影響遼寧省風速等值線走向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地勢。讀沿0°經線做的南北緯30°之間的1月海平面風速統(tǒng)計圖,完成13~14題。13.圖示甲、乙兩點位于()A.甲20°N陸地 B.甲20°S海洋C.乙8°N海洋 D.乙8°S陸地14.影響乙地風速的因素是()A.氣溫 B.洋流C.赤道低壓 D.地形13.B海洋摩擦力小,風大,故甲為20°S海洋,乙為8°N陸地。14.D第一問判斷為陸地風小,考慮障礙大,陸地的障礙為地形,1月直射點在南半球所以赤道低壓不在該地。左圖為某月沿0°經線海平面平均氣壓分布圖,右圖為南、北半球中緯度西風風速分布圖。讀圖完成15~17題。15.甲地風向為()A.東北風 B.東南風 C.西南風 D.西北風16.該月份乙地到丙地()A.風向由偏西風變?yōu)槠珫|風B.風速逐漸變小C.風向由偏東風變?yōu)槠黠LD.風速逐漸變大17.造成南北半球中緯度西風強弱差異的主要原因是()A.北半球海面狹窄,地轉偏向力強B.南半球海面寬廣,海面溫度偏高C.北半球海面狹窄,季節(jié)性高低氣壓系統(tǒng)缺少D.南半球海面寬廣,氣壓帶基本上呈帶狀分布15.B甲地南側為高壓,北側為低壓,風由高壓吹向低壓,南半球風向左偏,形成東南風。16.A左圖所示,赤道低氣壓帶北移至赤道以北,可判斷為北半球夏季,結合右圖,北半球夏季30°N到50°N附近,風速由大變小再變大,風向由偏東風變?yōu)槠黠L。17.D南半球中緯度西風明顯比北半球強,主要因素是南半球海面寬廣,氣壓帶基本上呈帶狀分布,而北半球受陸地影響大,阻擋了西風,使西風勢力減弱。山地迎風面的氣壓比背風面高很多,使等壓線突然變形或突然密集,可將幾根等壓線用一條鋸齒形線連結起來,稱之為地形等壓線。地形等壓線應畫在山的迎風面與冷空氣一側,與山脈平行,不能橫穿山脈。下圖為我國東部某山地某季節(jié)地形等壓線(單位:百帕)圖,讀下圖完成18~19題。18.山地迎風面氣壓比背風面氣壓高的原因是()A.迎風面氣溫高B.迎風面氣流下沉C.迎風面暖空氣堆積D.迎風面冷空氣堆積19.圖示季節(jié)和山脈位置最有可能是()A.冬季①B.冬季②C.夏季①D.夏季②18.D風是空氣的水平運動,受山地阻擋,空氣在山前堆積,形成高氣壓,讀圖可知,圖中地形等壓線位于山地的南側,結合指向標判斷,來自于高緯度地區(qū)的冷空氣在迎風坡堆積而形成圖示地形等壓面,故選D。19.B讀圖結合上題分析可知,圖示時間該地的地形等壓線位于山地北側,且高壓位于山脈北側,根據地形等壓線應畫在山的迎風面與冷空氣一側,與山脈平行,不能橫穿山脈,附近盛行偏北風,應當為我國冬季,山脈位于②位置,故選B。(2017·太原一模)湖陸風包括湖風(出湖風)和陸風(進湖風),是較大湖泊與陸地之間形成的以24小時為周期的地方性風。下圖示意位于洞庭湖東北部的岳陽市某日6~14時的氣溫與濕度變化。讀圖,完成20~22題。20.該日,湖陸風的轉變及對應的時刻是()A.陸風轉湖風8:30~9:30B.陸風轉湖風10:00~11:00C.湖風轉陸風12:00~13:00D.湖風轉陸風13:00~14:0021.湖陸風轉變的根本原因是()A.湖陸的熱力差異 B.湖陸的濕度差異C.湖陸的海拔差異 D.湖陸的面積差異22.與夏季相比,冬季()A.陸風轉湖風提前B.湖陸風轉變均提前C.湖風轉陸風提前 D.湖陸風轉變均推遲20.B可以借助海陸風知識分析,若陸地氣溫高、湖泊氣溫低,則陸地為低壓區(qū)、湖泊為高壓區(qū),風由湖泊吹向陸地,即湖風,此時湖泊上空濕潤水汽吹向陸地,則岳陽市空氣濕度變大;相反則為陸風,岳陽市空氣濕度逐漸減小。圖中10~11時是濕度明顯變化的時間段,依上述分析可判斷答案。21.A熱力差異導致氣壓差異,從而形成風向的轉變,即根本原因是湖陸的熱力差異。22.C陸地氣溫低于湖泊時吹陸風,湖泊氣溫低于陸地時吹湖風;湖風轉陸風時刻應該在湖泊氣溫逐漸升高、陸地氣溫逐漸降低,且陸地氣溫低于湖泊時;由于洞庭湖冬季水域面積小、夏季水域面積大,所以洞庭湖冬季白天升溫快于夏季白天,則湖風轉陸風會有所提前。二、綜合題2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新疆達坂城是我國有名的大風發(fā)生區(qū),全年大風日數平均150天,最多為202天,≥10級大風每年都出現,≥12級大風平均每隔3~4年出現1次。當出現≥8級大風時,達坂城至烏魯木齊的交通受影響。這里出現的大風可毀壞鐵路、掀翻列車。簡析達坂城多大風(主風向)的原因;并試述蘭新鐵路在達坂城路段可采取的防風措施。23.【解析】從達阪城的位置分析,讀圖可知,達坂城北側有博格達山,西南側有蓋氏山,是一個西北-東南向的谷地,易產生狹管效應。從風向分析,該地盛行偏北風,當北方冷空氣侵入北疆經過達坂城谷地進入南疆(吐魯番盆地)時,因山口位置的狹管效應風速加大,產生西北大風。防風措施:從減小風速及風蝕等角度去分析,修筑特別路基,抵抗風力侵蝕;修筑防風墻(屏)和隧道,阻擋大風;植樹種草減小風速等?!緟⒖即鸢浮吭?達坂城北側有博格達山,西南側有蓋氏山,是一個西北-東南向的谷地,當北方冷空氣侵入北疆經過達坂城谷地進入南疆(吐魯番盆地)時,因狹管效應風速加大,產生西北大風;接近冬季風源地,受冬季風影響大,多大風(或位于寒潮南下路徑上,多大風)。措施:修筑特別(抗風蝕)路基;修筑防風墻(屏);在隧道中通過;植樹種草。24.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在濕潤和半濕潤地區(qū)的湖畔、河邊和海濱,偶見規(guī)模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條件為所在地區(qū)沙源豐富、多風、植被稀疏。下圖所示區(qū)域中,M處發(fā)育了規(guī)模較小的沙丘群;H縣城附近是著名的風口,冬春季節(jié)風力尤為強勁;河流發(fā)源于黃土高原地區(q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