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費用分配的方法_第1頁
原材料費用分配的方法_第2頁
原材料費用分配的方法_第3頁
原材料費用分配的方法_第4頁
原材料費用分配的方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原材料費用分配的方法按材料定額耗用量比例分配材料費用的計算公式如下:某種產品材料定額耗用量=該種產品實際產量X單位產品材料消耗定額材料費用分配率=幾種產品共耗材料費用總額/各種產品材料定額消耗量之和某種產品應分配負擔的材料費用=該產品的材料定額耗用量X材料費用分配率【例1】某車間生產甲、乙兩種產品,共耗原料2000千克,單價20元,原料費用合計40000元。本月投產甲產品300件,乙產品200件。甲產品單位消耗定額10千克,乙產品為25千克,其材料費用分配結果如下:材料費用分配率二40000十(300X10+200X25)=5;甲產品應分配負擔原料費用=3000X5=15000(元);乙產品應分配負擔原料費用=5000X5=25000(元)。在各種產品共同耗用原材料種類較多的情況下,為了進一步簡化分配計算工作,也可以按照各種材料的定額費用比例分配實際材料費用,其分配計算公式如下:某種產品某種該種產品 單位產品該種材料定頷費用=實麻產重X材料費用定額該種產品 單位產品骸種 該種材料=實際產壘樂材斜清耗定額焚計劃單價,菩種材料實際費用總額材料費用銖配率= 各種產品各種材料定頷費用之和英種產品應.分 該種產品各種材料 材料費用配的材料證用=定額費用之和X分配率【例2】假設某企業(yè)生產丙、丁兩種產品領用C、D兩種材料,實際成本總計66480元。本月投產丙產品200件、丁產品100件,丙產品的消耗定額為:C材料5千克,D材料8千克。丁產品的材料消耗定額是:C材料7千克,D材料9千克°C、D兩種材料的計劃單價分別是12元和14元。計算結果如下:丙產品的C^^m^=2oax5^12=12000(元)丙產品的。村料宦甌費.^=200XSX14=22400(元)丙產品村料定額費用合計 344C0〔元匸丁產品的C材斜走頷費用=1叩沏XIA貂叩(元匸丁產品的D材斜定嗓費用=100X9X14=12600I元、丁產品材料宦額費用合計 21000(元丫材料費用分配率=66480<34400+21000)=1.2丙產品應分配的材料費用=34400X1.2^11780(元)丁產品應務配的材料費用=21000^.1.2=^200(元)合計血4別(元〉工業(yè)會計常用公式速查工業(yè)總產值工業(yè)總產值二計算期生產的成品價值+計算期已經銷售和準備銷售的自制半成品價值+計算期已完工的對外承做的工業(yè)性作業(yè)價值(大修理價值)一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結存量差額價值工業(yè)凈產值生產法:工業(yè)凈產值二工業(yè)總產值-物質資料消耗價值分配法:工業(yè)凈產值二工資總額+職工福利基金+稅金土利潤(虧損)+利息+其他3?積累率積累率二積累基金/國民收入X1OO%固定資產需要量某項生產設備需要量二計劃期生產量/單位設備生產能力用實物量計算,其計算公式為:某項生產設備需要量二計劃年生產量/單位設備全年有效工作時數X單位設備產量定額單位設備產量定額二單位設備全年有效工作時間X單位時間的產量定額單位設備全年有效工作時間二(全年日歷數一節(jié)假日一設備檢修停工天數)X每天工作班次X每班工作小時用臺時數計算,其計算公式為:某項生產設備需要量二全年計劃生產任務需用設備定額總臺時/單位設備全年有效工作臺時二工(計劃年產品產量X單位產品臺時定額X定額改進系數)/全年單位設備有效工作臺時(定額改進系數=計劃年度小計新定額/單位允時定額X100%)固定資產原值計劃年末固定資產原值=上年末固定資產原值+計劃年度增加固定資產原值-計劃年度減少固定資產原值應提折舊固定資產平均總值應提折舊固定資產全年平均總值=1?12月各月應計提折舊的各項固定資產原值的月初余額之和/12增減法,其計算公式為:計劃年度應計提折舊固定資產平均總量=期初應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平均總值+計劃年內增加應計折舊固定資產平均總值-計劃年內減少應計折舊固定資產平均總值式中:年度內增加應計提折舊固定資產平均總值二工(某月增加應計折舊固定資產總值X該月增加應計提固定資產的當年使用月數)/12年度內減少應計折舊固定資產平均總值二工(某月減少應計折舊固定資產總值)X(12-該月份減少應計提折舊固定資產的當年使用月數)/12固定資產折舊率年折舊率二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始價值X100%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殘值+預計清理費用)/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年限季折舊率=固定資產年折舊率/4=固定資產季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固定資產季折舊額=固定資產年折舊額/4月折舊率=固定資產年折舊率/12=固定資產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年折舊額/12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原值-已提折舊額固定資產凈值全年平均余額=1?12月各月月初、月末固定資產凈值之和/24固定資產結構固定資產的比重二某一類固定資產原值/全部固定資產原值X100%固定資產增長率固定資產增長率二(本期增加的固定資產原值-本期減少的固定資產原值)/起初固定資產原值X100%固定資產更新率固定資產更新率二本期增加固定資產的原值/期末固定資產原值X100%固定資產退廢率固定資產退廢率二本期退廢固定資產的原值/期末固定資產原值X100%固定資產凈值率固定資產凈值率二期末固定資產凈值/期末固定資產原值X100%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固定資產凈值率/綜合折舊率固定資產磨損率固定資產磨損率二期末固定資產折舊余額/期末固定資產原值X100%在用固定資產占用率在用固定資產占用率二在用固定資產平均總值/工業(yè)總產值X100%二全部固定資產占用率X(在用固定資產平均總值/全部固定資產平均總值二工業(yè)生產用固定資產占用率X(在用固定資產平均總值/工業(yè)生產用固定資產平均總值)全部固定資產占用率=全部固定資產平均總值/工業(yè)總產值工業(yè)生產用固定資產占用率工業(yè)生產用固定資產占用率二工業(yè)生產用固定資產平均總值/工業(yè)總產值X100%二全部固定資產占用率X工業(yè)生產用固定資產平均總值/全部固定資產平均總值二在用固定資產占用率X工業(yè)生產用固定資產平均總值/在用固定資產平均總值低值易耗品攤銷額凈值攤銷法:低值易耗品攤銷額二在用低值易耗品凈值X攤銷率在用低值易耗品凈值=在用低值易耗品計劃成本-已經攤銷數分期攤銷法:低值易耗品月平均消耗額=(低值易耗品價值-預計殘值)/預計可使用數產品攤銷法:低值易耗品月平均消耗額二(低值易耗品價值一預計殘值)/預定使用期內的預計產量X計算期月產量五五攤銷法:領用時耗銷額二在用低值易攤品計劃成本X50%報銷時消耗額二在用低值易耗品計劃成本X150%-殘值材料需要量材料需要量二計劃產量X單位產品材料消耗定額二(計劃產量X計劃廢品數量)X單位產品材料消耗定額■回收廢料數量二[計劃產量/(1-廢品率)]X材料消耗定額-(1-回收廢料率)輔助材料需要量輔助材料需要量=計劃產量*單位產品消耗定額輔助材料需要量二上期單位產品產值(或工時)輔助材料消耗量X計劃期產品產值(工時)X(1—壓縮系數)工具需要量工具需要量=計劃期工具消耗量+計劃期末工具周轉量一計劃期初工具周轉量某種工具消耗量=計劃期某種產品的計劃產量X該單位產品某種工具的消耗定額某種工具的消耗定額=制造一定數量的產品使用某種工具的時間/某種工具的壽命(分)材料供應量材料供應量=材料需要量+計劃期末儲備量一計劃期初庫存量一企業(yè)內部可利用資源材料儲備量材料經常儲備量=供應間隔天數X平均每日耗用量材料保險儲備量=保險日數X平均每日耗用量材料最高儲備量=(供應間隔日數+檢驗日數+使用準備日數+保險日數)X平均每日耗用量或=經常儲備量+最低儲備量材料最低儲備量=(檢驗日數+使用準備日數+保險日數)X平均每日耗用量材料平均儲備量=(最咼儲備量+最低儲備量)/2材料季節(jié)性儲備量=季節(jié)性儲備日數X平均每日耗用量材料采購量材料訂購量=(訂購時間+訂購間隔期)X平均每日需用量+保險儲備量一實際庫存量一訂貨余額訂貨點訂購量=訂貨時間X平均每日需用量+保險儲備量材料采購次數材料采購次數=材料年需用量/經濟采購批量材料儲備量對生產的保證率材料儲備量對生產的保證率(天)=材料儲備量/材料計劃每日消耗量材料儲備定額執(zhí)行情況材料儲備定額執(zhí)行情況=(材料實際儲備量/材料計劃每日消耗量)X100%材料的平均單價移動加權平均法:材料平均單價二[(以前結余+本批收入)X材料實際成本]/(以前結余+本批收入)X材料的數量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材料平均單價=[(月初庫存+本月收入)X材料實際成本]/(月初庫存+本月收入)X材料數量材料價格差異率本月材料累計數計算,其計算公式為:本月材料價格差異率=[材料價格差異額/(月初結存材料的計劃價格+本月收入材料的計劃價格)]X100%材料價格差異額=月初結存材料的價格差異+本月收入材料的價格差異=(月初結存材料的實際價格一月初結存材料的計劃價格)+(本月收入材料的實際價格-本月收入材料的計劃價格)按當月發(fā)生數計算,其計算公式為:本月材料價格差異率=(本月收入材料價格差異額/本月發(fā)出材料計劃價格)X100%本月收入材料的價格差異額=本月收入材料的實際價格一本月收入材料的計劃價格按月初結存數計算,其計算公式為:本月材料價格差異率=(月初結存材料價格差異/月初結存材料計劃價格)X100%按材料價格差異率和調整率的關系計算,其計算公式如下:本月材料價格差異率=本月材料價格調整率一1本月材料價格調整率=(月末結存材料實際價格/月末結存材料的計劃價格)X100%或=[(月初結存材料實際價格+本月收入材料實際價格)/(月初結存材料計劃價格+本月收入材料計劃價格)]X100%發(fā)出材料應分配的價格差異額=發(fā)出材料計劃價格X材料價格差異率材料年平均倉庫保管費材料年平均倉庫保管費=該種材料單價X材料保管費率材料保管費率=(材料年保管費/材料平均儲備價值)X100%材料消耗總量:某種產品材料總消耗量=本期投料量+期初在制品、半成品未入庫成品的折料量一期末在制品半成品未入庫成品的折料量本期投料量=本期領料量一退料量本期投料量=本期領料量+期初領而未用的余料量一期末領而未用的余料量期末在制品、半成品未入庫成品的折料量=工期末各種在制品、半成品未入庫成品的結存量X材料消耗定額單位產品材料實際消耗量單位產品材料實際消耗量=材料消耗總量/產品產量材料消耗定額執(zhí)行情況指標一種產品消耗一種材料,其計算公式為:材料消耗定額執(zhí)行情況指標=(單位產品材料實際消耗量/單位產品材料定額消耗量)X100%一種產品消耗多種材料,其計算公式為:材料消耗定額執(zhí)行情況指標=[工(單位產品材料實際消耗量X計劃價格)/工(單位產品材料消耗定額X計劃價格)]X100%多種產品消耗一種原材料,其計算公式為:材料消耗定額執(zhí)行情況指標=[工(單位產品材料實際消耗量X實際產量)/工(單位產品材料消耗定額X實際產量)]X100%原材料利用率原材料利用率二產品中所包含的原材料數量/生產該產品的原材料總消耗量X100%原材料利用率二產品產量/生產該產品的原材料消耗總量X100%原材料損耗率原材料損耗率二原材料的工藝性損耗重量/消耗的原材料重量X100%原材料綜合利用率原材料綜合利用率二不同規(guī)格零件凈重之和/不同規(guī)格零件消耗原材料總重量X100%原材料綜合利用率二(主產品重量+副產品重量)/原材料總消耗量X100%廢料利用率廢料利用率二(副產品重量/廢料重量)X100%原材料利用定額完成情況原材料利用定額完成情況=實際利用率一定額(計劃)利用率原材料消耗定額完成率原材料消耗定額完成率=(實際消耗/消耗定額)X100%原材料節(jié)約量原材料節(jié)約(或耗損)數量二(實際單耗-消耗定額)X報告期產量原材料代用節(jié)約額原材料代用而節(jié)約的材料數量=原用原材料單位產品消耗量X用代用品生產的產品產量原材料代用而節(jié)約材料金額=(原用原材料生產的單位產品原材料價值一代用品生產的單位產品原材料價值)X用代用品生產的產品產量材料變動對產量的影響額材料供應量變動對產量的影響額,其計算公式為:材料供應量變動對產量的影響額=(材料實際購入量一材料計劃購入量)/單位產品材料計劃消耗量材料儲備量對產量的影響額,其計算公式為:材料儲備量變動對產量的影響額=(材料實際儲備量一材料計劃儲備量)/單位產品材料計劃消耗量單位產品材料消耗量變動對產量的影響額,其計算公式為:單位產品材料消耗量變動對產量的影響額=(材料實際消耗量/單位產品材料實際消耗量)一(材料實際消耗量/單位產品材料計劃消耗量)生產設備需要量生產設備需要量=(計劃生產任務/單臺設備的生產能力)X100%單臺設備的生產能力=單臺設備的工作時間X單位時間的產量定額設備的生產能力某設備的生產能力:某設備的生產能力二單項設備的生產能力X該類設備的數量X規(guī)定的全年開動時間單項設備的生產能力二設備的作業(yè)時間數X單位時間的產量定額同類設備的生產能力:同類設備的生產能力二同類設備臺數X設備有效工作時間X每一臺產量定額二(同類設備允數X設備的有效工作時間)/單位產品的臺時定額設備的有效工作時間二(日歷天數-節(jié)假日)乂日制度工作時間-設備修理停歇時間設備組的生產能力:設備組的生產能力二(設備組的設備臺數X單位設備有效工作時間)/(單位產品臺時定額X改進壓縮系數)設備組的生產能力二(設備組的設備臺數X設備有效工作時間)/單位代表產品臺時定設備有效工作時間二(日歷日數-節(jié)假日)X班次X每班工作小時數X(1-設備停修率)年末的設備生產能力年末的設備生產能力=年初生產能力+本年新增加的生產能力-本年減少的生產能力設備的年平均生產能力=年初生產能力+新增的年平均生產能力-減少的年平均生產能力新增的年平均生產能力二新增設備的年生產能力X(自投入生產到年底的日歷日數)/365減少的年平均生產能力=減少設備的年生產能力鍛錘生產能力鍛錘生產能力=鍛錘每小時鍛件產量(噸/時)X全年有效工作小時化鐵爐生產能力(噸/年)=化鐵爐每小時產量(噸/小時)X全年有效工作小時X改改進系數=1—(自然損耗率+澆胃口殘頭等消耗率+廢品率)電弧煉鋼生產能力電弧煉鋼生產能力(噸/年)=煉鋼爐容量(噸)X(全年有效工作時間/煉鋼周期)X改進系數生產面積生產能力生產面積生產能力=(現有生產面積X制度工作時間)/(單位產品占用生產面積X單位產品占用時間)生產面積負荷系數生產面積負荷系數=完成生產任務所需生產面積的平方米小時數/現有生產面積的平方米小時數設備的全年計劃總臺時數=日歷臺時數X(制度臺時數/日歷臺時數)X(計劃臺時數/制度臺時數)=日歷臺時數X日歷臺時數利用率X制度臺時數利用率設備臺時平均產量設備臺時平均產量=按定額工時計算的產品產量/(設備平均數量X每臺設備工作小時數)完成計劃任務所需設備臺時數完成計劃任務所需設備臺時數=各種產品計劃產量X單位產品臺時定額設備組的有效臺時數設備組的有效臺時數二設備組的設備數量X單位設備有效時間設備的時間潛力設備的時間潛力(臺時)二使用設備臺數X平均每臺不必要的停臺時間設備的能力潛力設備的能力潛力=設備設計能力的臺時產量-設備的實際臺時產量設備的時間增長潛力設備的時間增長潛力二設備時間潛力X實際平均臺時產量設備能力增長潛力設備能力增長潛力二每臺設備能力潛力X設備可能利用的臺時數設備可能利用的臺時數=設備實際運轉臺時數+設備時間潛力(臺時)設備全部增長潛力設備全部增長潛力=設備時間增長潛力+設備能力增長潛力設備平均數報告期設備平均數二工報告期每日擁有的設備數量/報告期日歷日數二期初設備數量+(報告期增加設備臺日數)/報告期日歷日數-(報告期減少設備臺日數/報告期日歷日數)實用設備安裝率實有設備安裝率二已安裝設備臺數/實有設備臺數X100%已安裝設備完好率已安裝設備完好率二完好設備臺數/已安裝設備臺數X100%已安裝設備利用率已安裝設備利用率二實際使用的設備臺數/已安裝設備臺數X100%完好設備使用率完好設備使用率二實際使用設備臺數X完好設備臺數X100%設備時間利用率設備時間利用率二實際作業(yè)時間/最大可能利用時間X100%設備日厲臺時利用率設備日歷臺時利用率二實際工作時間/日歷時間X100%二實際使用臺時/已安裝設備或實際使用設備的日歷臺時數X100%平爐日歷時間利用率二煉鋼作業(yè)時間/(日歷時間-冷爐大修理時間)X100%設備制度臺時利用率設備制度臺時利用率二實際使用臺時數/制度工作臺時數X100%制度工作臺時數二已安裝設備臺時數(或實際使用設備)X制度工作日數X工作班次X每班次工作小時設備計劃臺時利用率設備計劃臺時利用率=(實際使用臺數/計劃使用臺數)X100%計劃使用臺數=計劃使用設備X設備計劃使用的時間設備綜合利用指標設備綜合利用指標=設備時間利用指標X設備能力利用指標高爐綜合利用率高爐綜合利用率=生鐵產量(噸)/[有效容積(立方米)X(日歷晝夜數一大中修理晝夜數)]=[生鐵產量(噸)/(有效容積X實際作業(yè)晝夜數)]X[實際作業(yè)晝夜數/(日歷晝夜數一大中修理晝夜數)]=高爐生產效率X高爐時間利用率平爐綜合利用率平爐綜合利用率=合格平爐鋼產量(噸)/[爐底面積(平方米)X(日歷晝夜數一大修理晝夜數)]二平爐生產效率X平爐時間利用率平爐生產效率=合格平爐鋼產量(噸)/(有效面積X實際作業(yè)晝夜數)平爐時間利用率=實際作業(yè)晝夜數/(日歷晝夜數-大中修理晝夜數)設備現代化的費用節(jié)約額設備現代化的費用節(jié)約額=采用新設備后的單位產品成本降低額X計劃產量+(單位產品出廠價格一采用新設備后的單位產品成本)X實際比計劃增加的產量設備修理工作量設備修理工作量=設備的修理復雜系數X—個修理復雜系數的工時定額設備修理停歇時間設備修理停歇時間=設備修理工作量(工時)/(一個輪班參加修理的工人數X每個輪班工作時間X輪班次數)設備維修材料消耗定額設備維修材料消耗定額=用于設備大修理的材料實際消耗量/單臺設備修理復雜系數設備平均在修日數設備平均在修日數=各臺設備在修日數之和/修完設備的臺數單位產品的設備維修費用單位產品的設備維修費用=設備維修費用/產品生產量設備維修費用效率設備維修費用效率=(產品生產量/設備維修費用)X100%設備維修計劃完成率設備維修計劃完成率=(報告期累計完成檢修臺數/本年計劃檢修臺數)X100%設備修理質量平均等級設備修理質量平均等級=[工(質量等級X修理完畢的各等級設備數)]/工修理完畢的各等級設備數設備修理返修率設備修理返修率=(修理設備返修臺數X/修理設備送檢臺數)X100%設備泄漏率設備泄漏率=(泄漏點總數/靜密封點總數)X100%設備故障率設備故障率=(設備故障停歇時間/設備開動總臺時)X100%設備事故率以設備事故次數與實際開動的設備臺數對比,其計算公式為:設備事故率=報告期設備事故次數/報告期實際開動的設備臺數以設備因事故停開臺時與設備實際開動臺時對比,以百分數表示,其計算公式為:設備事故率=(報告期設備事故停開臺時/報告期設備實際開動臺時)X100%設備事故損失總金額設備事故損失總金額=設備事故的修理費總額+設備事故造成減產金額設備事故造成減產金額=各種設備事故減產數量X單位產品價格設備事故造成減產數=設備事故停開臺時X每臺時平均產量設備換班系數設備換班系數=設備工作的總臺班數/實際使用的設備總臺數工藝用燃料需要量工藝用燃料需要量=(單位產品標準燃料消耗定額X計劃產量)/折算系數折算系數=實際使用的燃料每千克發(fā)熱量(千焦)/700(千焦)標準燃料=非標準燃料X(每千克非標準燃料發(fā)熱量(千焦)/700(千焦))鑄造焦炭需要量鑄造焦炭需要量=爐料總重量X熔煉每噸金屬的焦炭消耗定額焦鐵比焦鐵比=化焦總量/焦炭消耗量標準煤量標準煤量=Z[煤炭數量X每千克煤炭發(fā)熱量(千焦)]/700(千焦)單位產品耗煤量單位產品耗煤量=(全廠用煤總量-全廠非工業(yè)生產用煤量)/產品產量單位產品耗煤量=該種產品應分攤的煤消耗量/該種產品產量該種產品應分攤的煤消耗量=工業(yè)生產用的煤總消耗量x(該種產品定額消耗量/總的應耗煤量)工業(yè)生產用的煤總消耗量=全廠用煤總量-全廠非工業(yè)生產用煤量鍋爐用煤需要量鍋爐用煤需要量=鍋爐計劃開動日數X煤炭日耗定額或=計劃產量(產值)X單位產品(產值)耗煤定額鑄造加熱爐熏油需要量鑄造加熱爐熏油需要量=計劃鑄件產量(產值)X單位產量(產值)耗油定額每萬元產值耗煤量=標準耗煤量/總產值(萬元)節(jié)約煤消耗的節(jié)約額=[上期單位產品耗煤量(千克)-本期單位產品耗煤量(千克)]X本期產品產量X每千克燃料計劃價格單位產品耗電量單位產品耗電量=(收入電量-轉供電量-非生產用電量)/本期產品產量每萬元產值耗電量每萬元產值耗電量=(收入電量-轉供電量-非生產用電量)/本期產品產量電力消耗定額完成率電力消耗定額完成率=(單位產品耗電量/消耗定額)X100%節(jié)約電力消耗的節(jié)約額節(jié)約電力消耗的節(jié)約額=(上期單位產品耗電量(度)-本期單位產品耗電量(度))x本期產品產量X每度電費技改革新節(jié)約電力消耗的節(jié)約額技改革新節(jié)約電力消耗的節(jié)約額=(改進前耗電量(度)一改進后耗電量(度))x使用時間X推廣臺數X每度電費發(fā)電機的平均實際能力發(fā)電機的平均實際能力=報告期實際發(fā)電總量(千瓦時)/報告期實際作業(yè)時間總數(小時)發(fā)電機的年平均能力=一年發(fā)電總量(千瓦時)/8760(小時)發(fā)電機的平均利用小時數發(fā)電機的平均利用小時數=報告期發(fā)電總量/報告期被利用設備能力總和(千瓦)發(fā)電機時間利用率發(fā)電機時間利用率(粗放負荷單)=(報告期發(fā)電機的實際作業(yè)數/報告期日歷時數)X100%發(fā)電機能力利用率發(fā)電機能力利用率(集約負荷率)=(發(fā)電機的平均實際能力/發(fā)電機的最大長期有效能力)X100%發(fā)電機平均實際能力=報告期實際發(fā)電量/報告期實際作業(yè)時間發(fā)電機的綜合利用率(綜合負荷率)=[(報告期發(fā)電總量(千瓦時))/報告期發(fā)電機最大可能發(fā)電量(千瓦時)]X100%或=發(fā)電機的時間利用率X發(fā)電機的能力利用率勞動的潛在動力裝備系數勞動的潛在動力裝備系數=用于工業(yè)生產的動力設備總能力(千瓦或馬力)/企業(yè)最大班工人數用于工業(yè)生產的動力設備的總能力=(用于工業(yè)生產的全部原動機能力一勞動發(fā)電機的原動機能務)+(用于工業(yè)生產的全部電動機能力+用于工業(yè)生產的電氣器械能力)=機械傳導設備能力+電力傳導設備能力勞動的實際動力裝備系數勞動的實際動力裝備系數=用于工業(yè)生產的總動力(千瓦時)/平均工人數或實際工作工日數)用于工業(yè)生產的總動力=(全部原動機發(fā)生的動力一原動機用以勞動發(fā)電機的動力)+(用于工業(yè)生產的電動機消耗的動力+用于工業(yè)生產的電氣器械消耗的動力)=機械傳導的動力+電力傳導的動力勞動的固定資產裝備系數勞動的固定資產裝備系數=工業(yè)生產用固定資產(元)/企業(yè)最大班工人數勞動機械化程度勞動機械化程度=(報告期從事機械化操作的工人數/報告期全部工人數)X100%生產機械化程度生產機械化程度二(報告期機械化生產的產量/報告期全部產量)X100%或二勞動機械化程度X(機械化工人勞動生產率/全部工人勞動生產率)生產自動化程度生產自動化程度=(報告期自動化設備生產的產量/報告期全部產量)X100%或=設備自動化程度X(自動化設備的生產效率/全部設備的平均生產效率)設備自動化程度=(報告期自動化設備臺數/報告期全部設備臺數)X100%在途日數在途日數=材料運輸與驗收日數一結算憑證郵遞日數一雙方開戶銀行辦理結算憑證手續(xù)日數一貨款承付日數某種材料實際平均在途日數=計算期該種在途材料平均占用額/計算期該種材料每日平均耗用額平均在途日數=[工(全年供應量X在途日數)]/各供應單位全年供應量之和材料平均供應間隔日數材料平均供應間隔日數=[工(計劃期各單位供應總量X該單位供應間隔日數)]/工計劃期各單位供應總量供應間隔期系數供應間隔期系數=(材料平均每日占用額/材料的日最高占用額)X100%或=[材料每日占用額合計/(最高占用額合計X供應間隔期)]X100%材料平均每日占用額=各種材料每日占用額合計數/最高占用額產品生產周期大批量生產的產品:生產周期=上期在產品平均結存額/上期產品平均日產量上期產品平均日產量二上期產量X單位生產成本/360一次投料產品:生產周期二上期在產品平均結存量中的材料成本/(上期產品平均日產量X單位原材料成本)單件小批生產的產品:生產周期二(上期在產品資金占用額X上期日數)/(上期生產費用X在產品成本系數)一批產品:一批產品的車間生產周期二[(批量X單件工時定額)/平均每班工作小時]X平行系數+[(平均每道工序的間斷時間X車間內部工序道數)/平均每班工作小時]生產間隔期生產間隔期=產品批量/平均日產量零件投入間隔期=零件批量/平均每日零件需要量零件產出間隔期=零件批量/平均每日零件需要量生產提前期車間投入提前期=本車間產出提前期+本車間生產周期車間產出提前期=后車間投入提前期+保險提前期=后車間投入提前期+保險提前期+(本車間投入或生產間隔期-后車間或生產間隔期)在產品成本系數采用訂單法核算:在產品成本系數二逐日累計發(fā)生的成本合計數/(當日發(fā)生的成本合計數X生產過程日數)X100%二在產品平均成本/單位產品成本X100%在產品平均成本=在產品成本累計總額/生產過程日數一次性投料:在產品成本系數二(單位產品成本中的材料費用+單位產品成本中的其他成本/2)/單位產品成本X100%二原材料占工廠成本的百分比+工資和其他費用占工廠成本的百分比/2=(1+原材料費用占工廠成本的百分比)/2分步法:在產品成本系數二[(第一階段材料費用+第二階段工資和其他費用/2)X第一階段生產過程日數+……..+(上一階段半成品成本+最后階段材料費用)+最后階段工資和其他費用/2X最后階段生產過程日數]/(產品生產過程日數X單位產品成本)X100%加權平均法:在產品成本系數二單位在產品逐月累計發(fā)生的費用的合計數/(單位產品成本X生產過程月數)X100%單位在產品逐月累計發(fā)生的費用的合計數二工(各月費用發(fā)生數X占用月數)二第一個月費用發(fā)生數X占用月數+第二個月費用發(fā)生數X占用月數+……+最后一個月費用發(fā)生數X按投料次數:在產品成本系數=[(開始投料X天數之和)+(最后投料X天數之和)/生產天數+(工次和其他費用/2)]/產品單位成本實際在產品成本系數的計算公式:實際在產品成本系數二實際在產品資金周轉天數/實際生產周期日數X100%=[上年在產品資金平均占用額X360/(上年該完工產品總成本X上年實際生產周期日數)]X100%企業(yè)職工的定員人數效率定員法定員人數=每一個輪班應該完成的工作量/(工人的勞動效率X出勤率)設備定員法定員人數=(為完成生產任務必需的機器設備臺數X每臺設備開動的班次)/(工人看管定額X出勤率)系數定員法定員人數=(上年度工人數X計劃年度產量增長系數)/計劃年度勞動生產率增長系數基本工人需要量基本工人需要量=生產任務總工時/平均每個基本生產工人全年有效工時數全年任務總工時=[(總產量X單位產品工時定額)/計劃超額系數]+補償廢品所消耗的工時平均每個基本生產工人全年有效工時=(全年日歷日數一節(jié)假日數一計劃平均每人缺勤天數)X平均工作日制度工時X工時利用率職工平均人數月平均人數=每日實有人數之和/全月日歷日數=(月初人數+月末人數)/2季平均人數=季內各月平均人數之和/3年平均人數=年內各月平均人數之和/12=[1?11月月末人數之和+1/2(1月初+12月末)人數之和]12職工人數變動額工人絕對變動=實際工人總數一計劃工人總數工人相對變動=實際工人總數一(計劃工人總數X產量計劃完成率)出勤率出勤率=(制度時間內出勤工時(工日)數/制度工時(工日)數)X100%缺勤率缺勤率(工日)=(缺勤工日數/制度工日數)X100%缺勤率(工時)=(缺勤工時數/制度工時數)X100%出勤工日(工時)利用率出勤工時(工日)利用率=(制度內實際工作工時(工日)數/出勤工時(工日)數)X100%制度工時利用率制度工時利用率=(制度內實際工作工時數/制度工作工時)X100%=:(實際工作工時數一加班加點工時數)/制度工作工時數]X100%加班加點比重指標加班加點比重指標=[加班加點工時數/(實際工作工時數+加班加點工時數)]X100%加班加點系數加班加點系數=(加班加點工時數/實際工作時數)X100%工業(yè)勞動生產率用單位勞動時間內所生產的產品數量來表示,其計算公式為:勞動生產率=產品產量/勞動時間用生產單位產品所消耗的勞動時間來表示,其計算公式為:勞動生產率=勞動時間/產品產量工人勞動生產率工人勞動生產率=報告期工業(yè)總產值/報告期工人(包括學徒)的平均人數或=某種產品的產量/生產該種產品的工人(包括學徒)平均人數工人勞動生產率=某產品產量/自該產品投入原料開始至成品包裝入庫為止所占用的生產工人(包括學徒)平均人數全員勞動生產率全員勞動生產率=報告期工業(yè)總產值/報告期全部職工平均人數全員勞動生產率=(工業(yè)產品產量/工人平均人數)X(工人平均人數/全部職工平均人數)=工人勞動生產率X工人在全部職工中所占的比重勞動生產率計劃完成率勞動生產率計劃完成率=(實際勞動生產率/計劃勞動生產率)X100%降低單位產品勞動時間消耗影響勞動生產率提高的程度,其計算公式為:勞動生產率提高程度=(措施前單位產品的勞動時間消耗/措施后單位產品的勞動時間消耗)X100%改進工時利用情況影響勞動生產率提高程度,其計算公式為:勞動生產率提高程度=(措施后每個工人每班計劃工作時間/措施前每個工人每班實際工作時間)X100%—100%工人出勤率的提高影響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程度,其計算公式為:勞動生產率提高程度=(措施后每個工人全年計劃工作日/措施前每個工人全年實際工作日)X100%T00%增加生產工人比重影響勞動生產率提高程度,其計算公式為:勞動生產率提高程度=(措施后的生產工人比重/措施前的生產工人比重)X100%T00%工人定額工時勞動生產率工人定額工時勞動生產率=實際完成定額工時總量/實際工時總量達額率達額率=(單位勞動時間實際生產量/單位勞動時間定額生產量)X100%或=(單位產品工時定額/單位產品實用工時)X100%生產定額完成程度生產定額完成程度=(實際完成定額工時總和/實耗工時數)X100%工時定額完成程度工時定額完成程度=(單位產品工時定額/單位產品平均實耗工時)X100%勞動生產率提高增加的產值勞動生產率達到先進水平可增加的產值=(同類型企業(yè)勞動生產率水平一企業(yè)本期勞動生產率水平)X企業(yè)本期職工平均數產品的標準實物量標準實物量=E(實物量X折合系數)折合系數=產品的實際規(guī)格或含量/標準品的規(guī)格或含量產品產量計劃完成率產品產量計劃完成率=(報告期實際產量/報告期計劃產量)X100%產品產量累計計劃完成率產品累計計劃完成率=(自期初起至某日止累計產量/本期計劃產量)X100%產品品種自給率某類產品品種自給率=(實際生產品種數/需要品種數)X100%產品品種計劃完成率按照產品產量計算的品種計劃完成率,其計算公式為:產品品種計劃完成率=(報告期實際完成計劃產量的產品品種數/報告期計劃生產的產品品種數)X100%按產品產值計算的品種計劃完成率。其計算公式為:產品品種計劃完成率=(工每個品種實際產值(扣除超計劃產值)/工各品種計劃產值)X100%=[^(某產品品種實際產量(不包括超計劃部分)X該產品不變價格)/工(某產品品種計劃產量X該產品不變價格)]X100%產品品種計劃完成程度產品品種計劃完成程度=[(工各計劃品種完成計劃產量百分數(超產部分扣除))/計劃生產品種數]X100%或=(按不抵補原則計算的實際產量/計劃產值)X100%生產均衡率生產均衡率=(每日實際生產量(扣除超計劃部分)之和/每日計劃產量之和)X100%新產品試制任務完成率新產品試制任務完成率=(實際試制成功的新產品品種數/計劃試制成功的新產品品種數)X100%新產品投產任務完成率新產品投產任務完成率二(實際投產的新產品品種數/計劃投產的新產品品種數)X100%零件品種完成率零件品種完成率二(完成計劃產量的零件種數/計劃規(guī)定生產的零件種數)X100%生產成套率生產成套率=(實際成套臺份數/計劃成套臺份數)X100%平均成套率二(工各成套期實際完成零件成套數與計劃零件成套數的百分比(超計劃部分不計))/計劃期內成套期數或二[(工計劃期內各成套期實際完成零件成套數)/(工計劃期內各成套期計劃零件成套數)]X100%產品合格率產品合格率=合格品數量/(合格品數量+次品數量+廢品數量)X100%成品抽查合格率成品抽查合格率=(各次抽查累計合格數量/總抽查數量)X100%成品裝配一次合格率成品裝配一次合格率=(第一次送檢合格品數量/第一次送檢總數量)X100%加工件合格率加工件合格率=[加工件合格品的工時/(加工件合格品工時+廢品工時)]X100%軋鋼材合格率軋鋼材合格率二[合格鋼材數量(噸)/(鋼材檢驗總量(噸)+中間廢品量(噸))]X100%生鐵合格率生鐵合格率二(合格生鐵產量(噸)/全部生鐵產量(噸))X100%鑄件合格率鑄件合格率=[鑄件合格產品/(鑄件合格品量+鑄件廢品量)]X100%一次交驗合格率一次交驗合格率=(第一次檢驗合格的產品數量/第一次交驗總量)X100%成品抽查合格率成品抽查合格率=(抽查合格品數/抽查總數)X100%主要零件主要項目合格率主要零件主要項目合格率=(各種零件合格項目數之和/各種零件抽查項目數之和)X100%產品成品率產品成品率=(入庫成品數/投料數)X100%產品等級率產品等級率=(某等級品數量/全部合格品數量)X100%一級品率=(一級品數量/合格品數量)X100%二級品率=(二級品數量/合格品數量)X100%產品平均等級產品平均等級二[工(產品等級X該等級產量)]/各等級產品產量之和產品等級系數產品等級系數=[工(各等級產量X該等級的折合率)]/各等級產品產量之和或=(按各等級品計算的全部產品產值/各等級品按一級品價格計算的全部產品產值)X100%產品廢品率產品廢品率=[廢品量/(合格品量+次品量+廢品量)]X100%廢品損失率廢品損失率=(廢品損失/全部產品總成本)X100%機加工件廢品率機加工件廢品率=[機加工件廢品定額工時/(機加工件合格品定額工時+機加工件廢品定額工時)]X100%產品返修率產品返修率=(返修品數量/全部檢驗品數量)X100%產品總成本產品總成本=固定成本總額+變動成本總額=固定成本總額+單位產品變動成本X產品總量或=期初在制品和半成品成本+本期支出的生產費用一期末在制品和半成品成本產品單位成本產品單位成本=(固定成本總額/產品總量)+單位產品變動成本或=產品總成本/產品產量上年預計平均單位成本上年預計平均單位成本=(1?9月份累計實際總成本+第四季度預計總成本)/(1?9月份累計實際產量+第四季度預計產量)=(1?9月份實際產量X1?9月份實際平均單位成本+第四季度預計產量X第四季度預計單位成本)/(1?9月份實際產量+第四季度預計產量)可比產品成本計劃降低額可比產品成本計劃降低額=(上年可比產品實際平均單位成本一計劃期可比產品單位計劃成本)X可比產品計劃產量或=可比產品計劃產量按上年實際單位成本計算的計劃總成本一可比產品計劃產量可比產品成本計劃降低率可比產品成本計劃降低率=[可比產品成本計劃降低額/(上年可比產品實際單位成本X可比產品計劃產量)]X100%或=100%—[工(本年計劃產量X本年計劃單位成本)/工(本年計劃產量X上年實際單位成本)]X100%=100%-(可比產品本年計劃總成本/可比產品按上年實際單位成本計算的計劃總成本)X100%單位產品目標成本單位產品目標成本=預測的出廠價格X(1—稅率)一利潤目標/預測產量成本降低目標率成本降低目標率=(單位成本降低目標額/上年預計平均單位成本)X100%單位成本降低目標額=上年預計平均單位成本—單位產品目標成本單位產品變動成本單位產品變動成本=變動成本總額/(最高產量—最低產量)變動成本總額=最高產量的總成本一最低產量的總成本可比產品按計劃單位成本計算的總成本可比產品按計劃單位成本計算的總成本=工(各種可比產品本期計劃單位成本X各種可比產品本期實際產量)可比產品按上年實際單位成本計算的總成本可比產品按上年實際單位成本計算的總成本=E(各種可比產品上年實際平均單位成本X各種可比產品本期實際產量)可比產品實際成本降低率可比產品實際成本降低率=100%—[本期可比產品總成本/(上年可比產品實際單位成本X本期實際產量)]X100%=[可比產品實際成本降低額/(上年可比產品實際單位成本X可比產品本期實際產量)]X100%可比產品實際成本降低額=可比產品按上年實際單位成本計算的總成本一可比產品本期實際總成本可比產品上年實際/平均單位成本=[工(各企業(yè)該種產品上年實際平均單位成本X各企業(yè)該種產品本期實際產量)]/工各企業(yè)該種產品本期實際產量全部商品產品按計劃單位成本計算的總成本全部商品產品按計劃單位成本計算總成本=工(各種商品產品本期計劃單位成本X各種商品產品本期實際產量)商品產品本期計劃單位成本=[工(各企業(yè)該種產品本期計劃單位成本X各企業(yè)該種產品本期實際產量)]/工各企業(yè)該種產品本期實際產量單位產品實際成本降低率單位產品實際成本降低率=(單位產品實際成本降低額/基期單位產品實際成本)X100%或二100%—(報告期單位產品實際成本/基期單位產品實際成本)X100%單位產品實際成本降低額=基期單位產品實際成本一報告期單位產品實際成本單位產品成本計劃完成率單位產品成本計劃完成率=(單位產品實際成本/單位產品計劃成本)X100%全部產品總成本計劃完成率全部產品總成本計劃完成率=E(每種產品實際單位成本X實際產量)/工(每種產品計劃單位成本X實際產量)X100%(全部產品實際總成本/全部產品按計劃單位成本實際產量計算的總成本)X100%材料費用的分配產品重量分配法,其計算公式為:分配率=該種材料費用/各種產品重量之和某種產品應分配的材料費用=該種產品重量X分配率系數分配法,其計算公式為:分配率=材料費用總額/E(各種產品產量X系數)某種產品應分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