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升降機案例分析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a09102f3fc4154b06118210ca78cd13/aa09102f3fc4154b06118210ca78cd131.gif)
![施工升降機案例分析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a09102f3fc4154b06118210ca78cd13/aa09102f3fc4154b06118210ca78cd132.gif)
![施工升降機案例分析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a09102f3fc4154b06118210ca78cd13/aa09102f3fc4154b06118210ca78cd133.gif)
![施工升降機案例分析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a09102f3fc4154b06118210ca78cd13/aa09102f3fc4154b06118210ca78cd134.gif)
![施工升降機案例分析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a09102f3fc4154b06118210ca78cd13/aa09102f3fc4154b06118210ca78cd13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其次篇施工升降機事故案例分析一、江蘇無錫SC型人貨兩用施工升降機吊籠墜落事故緣由分析無錫銀仁.御墅花園D區(qū)為3座34層高層住宅樓,2007年11月已進入內粉刷、水電安裝施工階段。11月14日10時30分左右,D區(qū)A8樓工程中施工升降機西側吊籠從地面送料上行至33層卸料后,下行逐層搭乘若干名下班工人與1輛手推車,到26層時又進入4人,其余3人因吊籠滿了只得轉乘東側吊籠,此時西側吊籠內共載l7人(含司機),關門后啟動,吊籠即起先下滑并失速下降,女司機當即按下緊急按鈕,但未能制動住吊籠,大呼“開關壞了,吊籠限制不住”,吊籠加速墜落至地。本次事故當場死亡4人,后在醫(yī)院內接連死亡7人,成為11死6傷的重大設備平安事故。(事故當場造成11人死亡,6人重傷)
事故樓盤A8樓1.資料調查
現場發(fā)生事故的SCD200/200型施工升降機由某建筑機械廠生產,整機出廠合格證簽署時間為1996年,事故吊籠內傳動板標牌標注時間為1999年8月。事故傳動板上安裝兩套驅動裝置(每套含減速機、聯軸器、電動機、常閉式電磁制動器)、一臺防墜平安器及上、下兩個背輪,其中防墜平安器出廠時間為2005年8月。
當建筑主體施工到10層時,用戶公司從其上海分公司租賃進場安裝。該施工升降機安裝試運行后,于2007年1月經無錫市建筑工程質量檢測中心檢測合格,防墜平安器于2007年1月經上海市建設機械檢測中心檢測合格,發(fā)生事故時處于兩個合格證的有效期內。該施工升降機司機持有效操作證上崗,設備無臺班日檢紀錄、無設備修理紀錄。2.現場調查
3.設備檢測
對該吊籠的防墜平安器、電磁制動器、驅動齒輪進行檢測,結果如下:
(1)送檢防墜平安器已產生閉鎖動作。經專用試驗臺架檢測三次,防墜平安器平均動作速度O.81m/s、平均制動距離為0.86m,均符合JGl21—2000《施工升降機齒輪錐鼓形漸進式防墜平安器》的規(guī)定,平安器的平安開關動作牢靠。
(2)兩個電磁制動器磨擦片嚴峻磨損,制動力矩分別為25N.m、78N.m,均小《SC系列施工升降機運用說明書》(下稱《運用說明書》)標明的120N.m額定力矩。當兩制動器同時有效制動時,該吊籠所能承受的最大載重量僅為1058.33kg(靜載)。按運用說明書規(guī)定吊籠應能承受最大載重量為2000kg,當時實際載重量約為:17人乘60kg/人等于1020kg;小車總質量120kg,二者相加1140kg大于吊籠所能承受的最大載重量僅為1058.33kg。還有動載產生的載荷作用。
(3)上、下驅動齒輪樣品齒厚磨損嚴峻,其嚙合側隙超過國標規(guī)定的0.2~0.5mm要求,均處于報廢狀態(tài),下驅動齒輪一齒齒頂磨低4mm,防墜平安器齒輪一齒齒頂磨低4mm,失去有效水平約束,與齒條處于半嚙合狀態(tài)。齒頂嚴峻磨損為墜落過程中與齒條猛烈摩擦所致。4、事故緣由分析
(1)制動器制動力矩不足,是本次事故技術方面的起因。該人貨兩用施工升降機的吊籠懸掛在導軌架上,由齒輪齒條傳動機構來驅動吊籠作上下運行。經調查取證,該施工升降機西側吊籠電磁制動電機的制動力矩承受不了吊籠內的載重荷載,導致吊籠失速下墜,這是事故的起因;防墜平安器動作后,由于下背輪的脫落、上背輪螺栓的松動,加上吊籠沒有在導向裝置失效時仍能操持在導軌上的裝置(即平安鉤),是吊籠墜落的主要技術緣由。導致電機驅動齒輪、防墜器齒輪與齒條相脫離,防墜平安器不能起到愛護作用,造成人員傷亡事故,這是事故的干脆緣由。(2)更換了規(guī)格不當的螺栓軸是事故發(fā)生的重要技術緣由。在更換另部件、結構件時,未按設計書、運用說明書的要求,貪圖省錢,不到具有生產修理的專業(yè)廠家進行維護保養(yǎng)和大修,而是擅自將按設計規(guī)范應為高強度螺栓的背輪螺栓用一般螺栓代替,且內六角螺栓搭接不規(guī)范。(3)產品技術資料不完善為本次事故發(fā)生的重要緣由。該施工升降機的運用說明書未對電磁制動器制動力矩的調整方法加以注明,背輪的安裝設計有缺陷,修理保養(yǎng)不到位。
(4)設備管理水平低下,現場設備安裝、修理人員責任心差、技術水平低是本次事故的重要緣由。
由上面簡述的事故調查結果中我們可以看出,此事故并無現場超載、司機違反操作規(guī)程等因素,但是,技術性的保養(yǎng)、平安設施的檢查、超期運用的升降機及由于一些突擊因素和降低成本等因素,機械長期處在驚慌的運轉之中,也是平安牢靠性較高的施工電梯重特大事故頻發(fā)的重要緣由之一。另外,無錫事故中司機應急處理不當,設備管理水平低下,平安監(jiān)管不到位也應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5、應吸取的教訓要強化升降機的日常保養(yǎng)和定期修理;特殊是對運用年限較長的人貨兩用升降機的管理:對超過肯定運用年限的施工升降機,凡出廠年限超過8年(不含8年)的SC型施工升降機,傳動系統(tǒng)摩損嚴峻,鋼結構疲憊、變形、腐蝕等嚴峻,存在平安隱患;出廠年限超過5年(不含5年)的SS型施工升降機,運用時間過長造成結構件疲憊、變形、腐蝕等較嚴峻,運動件磨損嚴峻,存在平安隱患;對上述超過年限的由資質評估機構評估合格后,方可接著運用。確保升降機各類裝置齊全、有效;嚴格執(zhí)行操作規(guī)程、嚴格管理和監(jiān)督?!\用說明書規(guī)定,升降機電機制動力矩必需達到120N·m額定制動力矩。▲事故升降機西側吊籠的后滾輪即背輪(有上、下背輪):事故發(fā)生時,下背輪脫落、上背輪螺螺栓松動(擅自將按設計應為高強度螺栓的背輪螺栓用一般螺栓代替),加上吊籠沒有平安鉤,導致本是懸掛著的西側吊籠上部向外傾斜,使得防墜器齒輪與齒條相脫離,防墜平安器不能起到愛護作用?!鹿噬禉C西側吊籠缺平安鉤(7)二、杭州上城區(qū)“2.2”貨用施工升降機拆卸過程發(fā)生吊籠墜落事故的緣由技術分析2007年2月2日中午11時許,杭州市上城區(qū)望江地區(qū)改造建設R21-02地塊1#-6#拆遷安置房工程發(fā)生了一起貨用施工升降機吊籠高空墜落造成4名作業(yè)人員死亡的重大事故。經對事故有關狀況調查、現場勘察,對事故升降機的相關部位檢查、照相。綜合調查、勘察和檢查狀況,對事故緣由的技術分析如下:1、事故升降機的相關狀況事故升降機是SSE100D型曳引驅動式貨用施工升降機。制造單位是杭州永發(fā)機械工具有限公司。出廠日期,不明;出廠編號,不明。安裝日期是2005年11月。防墜器生產日期:2006年1月吊籠額定載重量:1000kg井架(架設)高度:約63.5米。(見照片1)照片1事故升降機架體高度63.5米。2、事故分析引用文件和資料⑴事故升降機運用說明書⑵GBT10054-2005《施工升降機》3、事故概況該工程由浙江電力建筑有限公司施工;浙江建效工程監(jiān)理有限公司監(jiān)理。該工程發(fā)生事故的3#樓升降機拆卸作業(yè)由浙江天空建筑勞務有限公司勞務分包。拆卸前,升降機架體高度約63.5米升降機吊籠由曳引機牽引。2007年2月2日中午11時許,升降機被拆去四根曳引鋼絲繩,改為小卷筒單繩牽引吊籠,4名拆卸作業(yè)人員從架體頂部乘吊籠下行時,牽引鋼絲繩突然斷裂,吊籠從架體頂部墜向地面,1名拆卸作業(yè)人員當場死亡;3名拆卸作業(yè)人員經醫(yī)院搶救無效死亡。4、現場勘察和事故升降機相關檢查狀況⑴牽引升降機吊籠為曳引機,曳引輪上的四根鋼絲繩利用吊籠和對重壓緊后對曳引輪的靜摩擦力來驅動吊籠。該曳引機在曳引輪旁設置了一個小卷筒,經現場測量,小卷筒的筒徑為:160mm;筒壁外緣直徑為:376mm;卷筒容繩寬度:152mm。經計算,該卷筒的容許容繩量為79m。⑵根椐現場升降機架體架設高度63.5m,以及運用說明書中的相關數據,可以計算出:每根曳引鋼絲繩的長度約為205m。(按閱歷公式,曳引鋼絲繩的長度是架體高度的3倍加20米)按事故前曳引機小卷筒穿繩方法,當吊籠在架頂時,實際容繩約為135m。(見照片2)照片2小卷筒鋼絲繩容繩嚴峻超標。⑶升降機吊籠在下墜過程中,吊籠頂上兩防墜器未動作而制停吊籠。事故現場勘察時用人工試動作防墜器,有阻卡、動作不敏捷現象,防墜器內齒條、小齒輪和偏心夾緊輪表面存在塵沙污物(見照片3)照片3防墜器未動作,觸發(fā)動作的零件表面有塵污。⑷現場檢查發(fā)覺,曳引機上小卷筒中的鋼絲繩纏繞混亂,全長205m的鋼絲繩繞過升降機天輪與吊籠頂固接外,都繞在小卷筒中,其外層鋼絲繩已高于卷筒壁外緣,有4~6圈已繞在卷筒外的曳引輪上,還有4~5圈夾在曳引輪和減速器的夾縫中卡死,在此夾縫中有外露減速器端蓋螺栓六角頭六個。(見照片4)照片4夾縫中的螺栓頭有銳邊,斷口有部分股數為平斷口⑸鋼絲繩斷繩位置位于曳引輪和減速器的夾縫中架體側的出繩方向,斷繩后,斷口垂直向上,斷口總長度約為400~500mm,在斷口的根部約有一半股數為平斷口,應為事故前銳器所傷。其它為受拉后長短不一的長斷口。⑹事故前,對重箱已位于地面,其表面無任何碰撞現象。(見照片5)照片5對重箱放地面,無碰撞。⑺升降機操作室位于架體旁4~5m的地方,在操作室內無法目視看到63m高處的狀況以及曳引機的運行狀況。⑻運用說明書未對曳引機小卷筒的用途和防墜器的運用維護要求進行明確說明。5、事故技術分析⑴小卷筒的容繩量GBT10054-2005《施工升降機》中規(guī)定,在鋼絲繩全收時,升降機卷揚卷筒的筒壁外緣應大于鋼絲繩直徑的2倍。按此規(guī)定計算,該卷筒的容許容繩量為79m。而在事故發(fā)生前實際容繩量約為135m,導致大量鋼絲繩外卷,排列混亂,部分鋼絲繩卡入曳引輪和減速器的夾縫中,由于該夾縫寬度不大,在夾縫底部又有減速器6個螺栓六角頭,這些六角頭的邊緣都有尖角銳邊,受力后繃緊的鋼絲繩在其旁邊移動,會對鋼絲繩造成嚴峻的損害。⑵防墜器動作分析該升降機采納的是瞬時式防墜器,由底座和夾緊部分組成,其底座與吊籠頂部固定。當吊籠斷繩以自由落體加速度下墜的瞬間,底座與夾緊部份會有一個相對的位移,這個位移使防墜器中的齒條移動,帶動齒輪轉動而使偏心夾緊輪夾緊架體的導向軌道。從防墜器動作的原理可知,防墜器是靠斷繩時突然的失重而動作的,假如在斷繩的瞬間不動作,在吊籠下墜的全過程也不會動作。現場檢查的防墜器有阻卡、動作不敏捷現象,并且在觸發(fā)動作的零部件上存在塵沙污物,導致了斷繩時兩側防墜器均未能動作。防墜器的護罩不能有效阻擋外來塵土來侵,以及缺少日常的維護是造成防墜器不動作的緣由。⑶升降機拆卸程序的分析運用說明書提到,架體拆卸按架設時的相反工作程序。正確的方法應是:開動吊籠上升,使對重箱位于地面——取出對重箱內部分砂石至箱內留下200公斤止——開動空吊籠下降至地面——用鋼管或扣件固定上部對重箱——放松曳引鋼絲繩,并拆去鋼絲繩——用一根長度適當的鋼絲繩連接對重箱和曳引機小卷筒,并繞過天輪——開動曳引機,適當提升對重箱——拆去對重箱的固定物——開動曳引機,把對重箱放至地面——拆卸人員上架體上部用人工拆卸架體桿件,并用繩索逐件吊至地面。本起事故的拆卸程序上存在以下錯誤:①嚴峻違反拆卸程序。②嚴峻違反規(guī)定,升降機吊籠載人運行;③錯誤地利用小卷筒作為牽引吊籠運行運用;④曳引機小卷筒嚴峻超容量繞鋼絲繩,超過量達到56m;⑷斷繩分析從事故現場看到,曳引機上的鋼絲繩斷口位于曳引機的架體側,斷口垂直向上。小卷筒和外繞的鋼絲繩均為順向纏繞,并無夾死反繞現象。如有反繞,則斷口應在曳引機的非架體側。在開動曳引機運用吊籠下降而放出鋼絲繩的過程中,纏滿小卷筒而且特別混亂的鋼絲繩分布于小卷筒、曳引輪和減速箱與曳引輪夾縫中,其中夾在夾縫中的鋼絲繩已經受力而收緊,而在小卷筒表面的鋼絲繩還比較松,相當于在鋼絲繩受力側與卷筒之間引成多余鋼絲繩。在吊籠的運行過程中,曳引輪和減速箱與曳引輪夾縫中的鋼絲繩不斷與六個螺栓頭銳邊摩擦,導致鋼絲繩嚴峻受損斷股,由于吊籠的運行,曳引輪和小卷筒的轉動,小卷筒松弛的各層多余長度鋼絲繩會突然被拉緊繃直,給鋼絲繩以較強的沖擊力。多余長度的鋼絲繩越多,這種沖擊力會越大,造成鋼絲繩受損處斷裂。現場的斷繩狀況正與此分析相符。6、事故技術分析結論⑴升降機拆卸作業(yè)人員違反拆卸作業(yè)程序、升降機違規(guī)載人是本起事故發(fā)生的干脆緣由。⑵防墜器缺少日常的維護、防墜器護罩未能有效阻擋塵土來侵,導致吊籠下墜時,防墜器未能動作是本起事故造成重大人員死亡的間接緣由。⑶事故升降機運用說明書中對曳引機小卷筒的作用、防墜器運用的維護要求未明確提出,是升降機拆卸作業(yè)人員違規(guī)作業(yè)的緣由之一。三、杭州下沙某工地SS型人貨兩用施工升降機吊籠墜落事故緣由分析1、概況2008年4月,下沙某工地一臺運行中的人貨兩用施工升降機的吊籠在離地約14m高度時,曳引輪傳動軸突然斷裂,曳引鋼絲繩脫離曳引輪,使得吊籠和對重墜向地面,造成五名作業(yè)人員受傷。在吊籠墜落過程中,防墜器未有效動作。事故發(fā)生時,吊籠內的人員和載物重量未超載。2、事故分析該人貨兩用施工升降機吊籠由曳引機牽引,曳引輪上的五根鋼絲繩利用吊籠和對重的重量壓緊后對曳引輪產生的靜摩擦力來驅動吊籠。防止吊籠墜落的平安裝置配置狀況:1只(SAJ30-1.2型)漸進式防墜平安器;5只(JDA-2)瞬時式防墜器。①SAJ30-1.2型漸進式防墜平安器安裝于曳引機支架上,在曳引輪上裝有一個大齒輪,防墜器的小齒輪與該大齒輪嚙合。當曳引軸斷裂時,五根曳引鋼絲繩從曳引輪中全部脫出,吊籠墜落。在曳引軸斷裂的同時,該防墜器也完全失去作用,因此,該防墜器不具備防止因曳引軸斷而使吊籠制停的功能。因此,將SAJ30-1.2型漸進式防墜平安器安裝于曳引機曳引軸處與有關標準不符,這種設計思想存在偏面性。②曳引輪未設置有效的防鋼絲繩脫槽措施。不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GB10055-1996《施工升降機平安規(guī)則》8.2.7條“全部滑輪和滑輪組均應有防繩脫槽措施”和GB/T10054-2005《施工升降機》5.3.1.9條“滑輪、曳引輪應有防止鋼絲繩脫槽措施”的相關規(guī)定。導致吊籠墜落的干脆緣由是曳引機上曳引輪軸斷裂。軸斷裂處位于曳引輪與減速器之間部位直徑為80至75的軸肩處(軸肩即截面變更處),即為應力集中處。通常金屬斷裂分為脆性斷裂、過載斷裂、疲憊斷裂和環(huán)境致斷。依據對斷口部位的視察、分析:斷口表面無拉延現象、曳引軸的軸徑尺寸設計能滿意升降機各種載荷的組合作用、升降機的運用環(huán)境為建筑工程,因此可以解除過載斷裂和環(huán)境致斷。升降機運行中,曳引軸的應力不行能大到接近和超過屈服點。事故升降機出廠到發(fā)生事故大約運用了一年多時間,經計算曳引軸的總循環(huán)次約為106次,也未達到高周疲憊的范圍。此外,曳引軸在工作中受到扭轉和彎曲作用,對于彎扭疲憊斷口一般呈典型的鋸齒棘輪狀,而事故升降機的曳引軸的斷口并無棘輪狀特征,因此,斷裂最有可能是由金屬材料脆斷引起,并且其斷口也符合低應力脆性斷口的特征,即表現為晶粒狀斷口。斷裂的緣由通常從材質缺陷為裂紋源起先并擴展而造成的。這種裂紋源可來自:工藝過程如軋鋼時未消退馬氏體時效組織上的不勻稱性而導致產生細裂紋;軸肩過渡圓角過小而使局部應力過度集中而產生的裂紋等。這類裂紋常在遠低于屈服限的應力下漸漸擴大并導致突然斷裂。④由于吊籠下墜并非純粹的自由落體,故雖有多只(5只)瞬時式防墜器,而該類瞬時式防墜器不能有效防止外界異物進入防墜器內部,就不能起到防止吊籠墜落的作用。與國家強制性標準GB10055-1996《施工升降機平安規(guī)則》11.1.11關于“平安器應防止由于外界物體侵入或因氣候條件影響而不能正常工作……”的規(guī)定相反。圖示:漸進式防墜平安器安裝在曳引機支架上四、福建省霞浦某工地一臺SC型施工升降機吊籠墜落事故緣由分析1、概況2008-10-30上午6點多,福建省霞浦縣某工地3號樓一臺SC型施工升降機吊籠承載兩件貨物和11個人升到24層左右,導軌架在23層處突然發(fā)生斷裂,吊籠干脆砸落到二樓樓面屋頂,導致11個人當場死亡。紅圈:導軌架在23層處斷裂2、據報道⑴據有關報道,事故發(fā)生的前一天(10月29日)該升降機正在加節(jié)上升。⑵據有關報道,10-30上午6點多,事故升降機內無司機,是由民工擅自開機上行。3、事故技術分析看法依據升降機導軌架折斷狀況:經計算,要拉斷一顆M24標準節(jié)連接螺栓,需二十幾噸的外力,而標準節(jié)連接螺栓一組為四顆,因此該導軌架的折斷,不在導軌架正常狀態(tài)下。同有關報道該升降機前一天正在安裝作業(yè)是相吻合的。依據事故照片分析,該導軌架標準節(jié)連接螺栓因未擰緊或僅將螺栓插入未安裝螺帽,故一旦吊籠行駛遇過該連接部位,上部導軌架在吊籠的偏心力矩作用下失穩(wěn),使之導軌架彎折;由于吊籠上的上、下背輪和頂緊輪與導軌架存在過大間隙,加上吊籠及人員等的重量,導致吊籠脫離導軌架而墜落。4、留意事項施工升降機安裝或拆卸中必需做到:①地面必需有專人看管,對當日不能完成安裝或拆卸工作的,下班后必需切斷電源、吊籠門上鎖。②對當日不能完成的安裝或拆卸工作,必需做好階段性完工“無后疑癥”后,方可下班。下圖:導軌架右側一顆螺栓與螺帽被拉出(螺栓還在標準節(jié)上),左側二顆螺栓折彎。五、杭州市下城區(qū)某小區(qū)工程SS型人貨兩用施工降機在拆降過程中吊籠墜落事故緣由分析2002年9月9日,杭州市下城區(qū)某小區(qū)工程在拆降施工升降機時,發(fā)生吊籠墜落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重傷。
1、概況
該小區(qū)工程建筑面積為80340m2,由浙江某房地產開發(fā)公司開發(fā),某建設集團公司總承包,并將工程的室內外裝飾、外腳手架及施工升降機裝拆等工程項目分包給東陽市某建筑安裝公司。該工程于2000年12月25日開工至2001年12月31日主體結項,進入裝飾階段施工至2002年9月2日因資金問題停工。2002年9月9日該工程處于停工時,東陽市某建筑安裝公司機修班進入施工現場對8號樓運用的施工升降機進行降拆卸(該升降機型號為SSEDl00人貨兩用升降機)。
2、事故調查⑴從事故發(fā)生的狀況看,拆裝人員要將升降機架體高度從17層降到14層高運用。(8#樓屋頂裝飾,須降底升降機架體高度。)⑵升降機拆卸前既無專項施工方案指導也未對該升降機說明書細致閱讀、了解其設備原理與拆卸規(guī)則。⑶在吊籠下降時,突然發(fā)生提升鋼絲繩斷裂,吊籠由17層墜落至地面。此時吊籠內共有4人,其中1人在吊籠下降中跳出抓住導軌導致重傷,其余3人隨吊籠一起墜落當場死亡。
據施工方反映,當時在14層處墊設了兩根鋼管,吊籠從17層高處墜落后,將14層墊設的鋼管撞彎后墜落至地面。⑷檢查提升鋼絲繩的斷頭,有明顯受擠壓痕跡;綻開整條提升鋼絲繩的長度,繩上有多處部位被壓扁;有些部位已被擠壓露芯,早已是一根報廢的鋼絲繩。將整條提升鋼絲繩分成三段,鋼絲繩的受損部位大都發(fā)生在后三分之二段上。3、事故升降機基本特征與工作原理⑴型號為SSEDl00、鋼絲繩曳引驅動式人貨兩用升降機。⑵架體構造為井字架、雙導軌架帶有對重裝置、吊籠額定載重量為1000Kgak或載員12人。⑶平安防墜裝置:①實行鋼絲繩作防墜落的懸停系統(tǒng)。見下圖:其原理:升降機井架天梁8上固定兩根下垂的平安鋼絲繩6,經過在吊籠上的平安繩輪3緾繞3-4圈后,繩尾懸掛對重1,兩側的平安繩輪由平安繩軸4相連,軸上有一塊棘輪板5。平常吊籠由牽引繩7(五根曳引繩)作上下運動時,平安繩輪在平安鋼絲繩上轉動,不影響牽引系統(tǒng)的工作。一旦發(fā)生墜落因素時,懸停系統(tǒng)會自動卡住棘輪板5,吊籠在兩側平安繩輪和平安鋼絲繩的摩察作用下,能將吊籠懸停住,防止墜落事故的發(fā)生。2是漸進式防墜平安器與繩軸上的齒輪嚙合。上圖:牽引吊籠運動的牽引卡塊2平常由于牽引鋼絲繩的向上牽扯引力而使其上升,與平安繩輪軸上的制停棘輪板1呈分別狀態(tài)。一旦牽引鋼絲繩斷裂,則牽引卡塊在自身重力和彈簧力的作用下,沿承力塊3向下運動,卡入棘輪使平安繩輪不能轉動,防止吊籠墜落事故的發(fā)生。雖然該防墜落懸停系統(tǒng)的卡塊經棘輪是瞬時動作,但由于平安鋼絲繩在平安繩輪上有一個滑移作用,所以吊籠在制停時有一個漸進的過程,吊籠制停的沖擊能量釋放時間較長,故吊籠和井架受的沖擊力較小。②防墜平安器:采納SAJ30-1.2型速度觸發(fā)的漸進式防墜平安器,安裝在吊籠頂部與平安輪軸上的齒輪嚙合,限止吊籠因“溜鉤”、斷繩引起的超速下行,有效地防止和消退吊籠墜落事故的發(fā)生。4、事故緣由分析
⑴從技術層面分析
①提升鋼絲繩突然斷裂,是造成吊籠墜落的干脆緣由。而引起提升鋼絲繩斷裂的緣由,是由于鋼絲繩在卷筒上排繩混亂,導致鋼絲繩受力后相互擠壓變形導致結構破壞;導致卷筒上排繩混亂,一是由于無排繩機構。二是由于卷筒上的鋼絲繩(與卷筒固定的一端頭是堅固的)外露繩端頭的固定不堅固。當升降機安裝完畢后若不拆除卷筒上的提升鋼絲繩,使之鋼絲繩與卷筒一起轉動,長時間的轉動會使鋼絲繩松動、造成排繩混亂。依據提升鋼絲繩擠壓變形態(tài)況,可推斷該鋼絲繩在排繩混亂的狀況下已受力過(即原先已安裝拆卸用過,鋼絲繩已經過受力)。提升鋼絲繩的斷頭部位發(fā)生在原先繩的受損部位用“δ”表示,這說明斷頭部位“δ”正是鋼絲繩的受力最薄弱點,應“δ”部位不能承受來自吊籠+五根曳引鋼絲繩+4名操作工+拆卸工具重量之和。而導致吊籠墜落。②違反拆裝歩驟、吊籠違規(guī)載人是造成事故的主要緣由
從事故發(fā)生的狀況看,拆裝人員要將架設高度從17層降到14層高運用,其正確的拆裝歩驟(細化)應當如下:①將吊籠升到17層高處,在吊籠底下約20公分處井架橫桿上設置2-3根鋼管。利用地面人工松剎車的方法,將吊籠漸漸停穩(wěn)在墊好的鋼管上。(這時對重籠已落在近地面處)②用手拉葫蘆掛在井架上將對重籠拉高,放松五根曳引繩。(或將對重籠墊高也可以)③將對重籠上的五根曳引繩繩頭拆除,然后將它們收盤在吊籠頂上。(這時吊籠已不能乘人了)④在地面接好臨時限制按鈕盒,將曳引機卷筒上的一根安拆專用的提升鋼絲繩,經檢查后拉到井架頂上。⑤將該提升鋼絲繩繩頭引下在吊籠頂上固定好。⑥用地面按鈕盒將吊籠向上開動15-20公分。⑦抽去吊籠下墊放的鋼管,使吊籠能向下開動。⑧將吊籠降到14層上方約1.5米處。⑨在吊籠底下約15-20公分的橫桿上墊好3根腳手架鋼管。⑩利用地面人工松剎車的方法,將吊籠輕輕停放在鋼管上。⑾穩(wěn)妥后,拆除這根提升鋼絲繩,保存在倉庫中。卷筒上不得緾繞鋼絲繩!下面是安裝過程⑿拆下平安繩輪對重,拆除兩根平安鋼絲繩。(此后,吊籠將失去平安防墜功能。)⒀將天梁等井架頂部拆除移開。⒁拆除多余的井架標準節(jié)。⒂達到要求的高度后,裝好天梁等井架頂部。⒃裝好兩根平安鋼絲繩,掛好平安繩輪對重。(使平安防墜系統(tǒng)起防墜作用)⒄好并收緊五根曳引鋼絲繩。(即可拆除地面臨時按鈕盒)⒅在吊籠中空載開動吊籠,并復原各種平安裝置。⒆閱歷收合格后方可投入運用。
從事故發(fā)生的經過來分析,屬于違章拆除井架。▲操作工在第3歩拆除五根曳引繩后,錯誤地將第12歩后才能拆除的平安鋼絲繩提前全部拆除,使吊籠的一切防墜落平安裝置都已失去作用。這樣,在以后的用單根鋼絲繩放下吊籠等操作中就特別危急。這是嚴峻的違規(guī)操作行為,是造成吊籠墜落的主要緣由。▲在第4歩操作時,將提升鋼絲繩拉到井架上后,其鋼絲繩的下端外露部分已可見到壓扁受損狀況,達到報廢標準。依據“浙江省塔式起重機裝拆人員培訓講議”及“塔式起重機司機及安裝修理”培訓資料中均指出:“對起重機上的鋼絲繩,每天都應當進行檢查,包括對頂部的連接部位,特殊是滑輪旁邊處的鋼絲繩的檢驗,并需作出是否平安的推斷”。而事故當事人沒有按規(guī)定更換,導致了此次事故的發(fā)生。▲在歩驟4中,一個合格的起重機械拆裝人員或司機,應當了解、駕馭說明書全部內容,此時不能再用吊籠中的限制箱開動吊籠。因為此時的五根曳引鋼絲繩和有關的平安裝置已經拆除和不完全了,是不能再作業(yè)的;事故當事人應當知道可以采納地面電源箱中接出防墜落按鈕盒的方法,操作吊籠上下。說明書上有具體的接線方法說明和操作限制方法。據此完全可以限制吊籠下降到所需的樓層;說明書還規(guī)定“遇到停電或其它緣由吊籠不能開動時,應當讓吊籠內的人員離開吊籠,然后用斷續(xù)手松剎車的方法使吊籠降究竟層?!闭嬲细竦钠鹬貦C械拆裝人員或司機,應當知道在用一根鋼絲繩牽引吊籠時,吊籠中不準乘人,也不應當在吊籠中開動吊籠。⑵從管理層面分析
①東陽市某建筑安裝公司不具備安裝拆卸施工升降機資質,拆裝人員無專業(yè)上崗證。②總包單位未經審查隨意將拆除升降機工作分包給該公司。③總、分包單位在該施工升降機安裝后未按規(guī)定細致驗收,運用中未進行細致檢查;拆卸作業(yè)前,又未對該施工升降機進行全面檢查,以致提升鋼絲繩在已達報廢狀況下接著工作,造成吊籠墜落。下圖:曳引機帶卷筒傳動機構升降機運用中,曳引機旁側的卷揚筒上不準纏繞裝拆用鋼絲繩;六、湖南省長沙市上海城工地一臺SC型施工升降機吊籠墜落事故緣由分析1、概況由湖南東方紅建設集團承建的上海城19棟支配蓋33層,事故發(fā)生時蓋到了30層。2008-12-27早晨,該樓一臺SC型施工升降機吊籠上乘坐的工人遠遠超出了額定載人名額(12名),向上運行。到17樓時,有5名工人走出后,吊籠接著往上運行,在上升過程中墜落。造成17人死亡,1人重傷.2、據有關牢靠消息(1)事故發(fā)生的前一天(12月26日)該升降機正在加節(jié)上升。(2)事故升降機內無司機,是由民工擅自開機上行。3、事故分析依據網上圖片可看到,事故升降機上部的天輪架帶標準節(jié)掉在地面上。按常識,要拉斷一組(4顆)M20以上直徑的標準節(jié)連接螺栓,需上百噸的外力,而吊籠上升沖頂不行能產生如此大的拉力,因此該導軌架的折斷(完全折斷),不在導軌架正常狀態(tài)下,而是該導軌架標準節(jié)連接螺栓未擰緊或僅將螺栓插入未安裝螺帽,故一旦吊籠行駛遇過該連接部位,上部導軌架在吊籠的偏心力矩作用下失穩(wěn),導致傾翻,吊籠連帶上部導軌架及與導軌架相連的天輪架一起墜落。下圖事故照片可證明:導軌架連接盡盡是將螺栓插入而未安裝螺帽導致了本起事故的發(fā)生。4、留意事項施工升降機安裝或拆卸中必需做到:①地面必需有專人看管,對當日不能完成安裝或拆卸工作的,下班后必需切斷電源、吊籠門上鎖。②對當日不能完成的安裝或拆卸工作,必需做好階段性完工“無后疑癥”措施后方可下班。對大型設備的安裝、拆卸,除拆裝單位應嚴格執(zhí)行施工方案的要求,上一道工序完成后應待檢查合格方可進入下一道工序,內部必需要有檢查與監(jiān)督體系。施工單位、監(jiān)理單位應當主動負起監(jiān)督責任,協(xié)作拆裝單位完成設備全過程的安裝與拆卸工作直至設備驗收、檢測合格。對大型設備的運用、修理,拆裝單位應當履行自身的職責,嚴格執(zhí)行操作規(guī)程、嚴格按運用說明書的要求進行設備的保養(yǎng)、修理;細致落實每月一次的專項檢查(每月不少于一次)。施工單位應當協(xié)作拆裝單位或租賃單位共同負起設備的運用管理,特殊要教化職工文明乘座升降機,嚴格按規(guī)定人數、規(guī)定載荷執(zhí)行。嚴禁擅自開機。5、值得深思的幾個問題當今發(fā)生的一些拆裝事故,不是沒有施工方案,而問題是:⑴施工方案的覆蓋面、針對性如何?⑵拆裝作業(yè)中執(zhí)行施工方案的力度如荷?⑶檢查、監(jiān)督保證體系如何建立與執(zhí)行?七、浙江上虞某工地ss型人貨兩用施工升降機吊籠墜落事故緣由分析1、概況2008年1月7日,在上虞某工地發(fā)生了一起人貨兩用施工升降機吊籠高空墜落造成1名作業(yè)人員當場死亡,2名作業(yè)人員搶救無效死亡的重大事故。升降機架體高度約70m,升降機吊籠由曳引機牽引。曳引輪上的五根鋼絲繩利用吊籠和對重的重量壓緊后對曳引輪產生的靜摩擦力來驅動吊籠。當時吊籠在約30m高度時,曳引輪傳動軸突然斷裂,造成曳引輪支架螺栓拉斷,曳引鋼絲繩脫離曳引輪,使得吊籠和對重墜向地面,在吊籠墜落過程中,防墜器未有效動作,吊籠墜地。事故發(fā)生時,吊籠內的人員數量和載貨重量未超載。2、事故分析(一)關于防墜平安裝置1、該機防墜平安裝置采納室內電梯用限速器與裝于吊籠頂部對角的兩只SPF-200A瞬時式防墜器組合平安系統(tǒng),在吊籠頂部另兩個角分別加裝了瞬時式防墜器各一只(見照片三)。室內電梯用限速器不應用于建筑工程用人貨兩用升降機上。隨機運用說明書也未說明該防墜平安裝置的試驗方法。2、事故前,升降機架體架設高度約70.5m,事故發(fā)生后,現場檢查架體自35m高度至地面,四導軌表面均無異樣(見照片四),說明吊籠在整個下墜過程中,四只防墜器均未發(fā)生有效動作。3、該升降機的吊籠頂所裝的四只瞬時式防墜器,其中有二只由限速器觸發(fā)動作,另二只由吊籠自由落體時動作。檢查由限速器觸發(fā)的防墜器,發(fā)覺兩根帶動偏心夾緊輪夾緊導軌的連桿,其與偏心輪相連的孔均被拉開。充分說明,事故發(fā)生時,限速器動作,但在觸發(fā)防墜器動作的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的兩根連桿破壞,導致防墜動作失?。ㄒ娬掌濉⒘?。4、該機四只防墜器均為未有效封閉式,在升降機運行中,不能有效防止外界異物進入防墜器內部。檢查不由限速器觸發(fā)的二只防墜器,防墜器內沾有大量黃油,這些黃油是由于吊籠上下運行時從導軌上刮集的,不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GB10055-1996《施工升降機平安規(guī)則》11.1.11規(guī)定“平安器應防止由于外界物體侵入或因氣候條件影響而不能正常工作……”的規(guī)定。這種防墜器的特點是必需在吊籠作自由落體下墜時才會動作。事實上,事故前,升降機的曳引機上方設有防護棚和多道腳手架,當曳引軸斷裂吊籠墜落時,曳引鋼絲繩至少有三次打到上部的多道腳手架鋼管。因此,吊籠下落并非是純粹的自由落體,加之防墜器上有黃油聚集,故而在事故發(fā)生時,該二只防墜器未能動作。(二)關于曳引輪及曳引鋼絲繩現場檢查,⑴該升降機的曳引輪、頂部滑“全部滑輪和滑輪組均應有防繩脫槽措施”“滑輪、曳引輪應有防止鋼絲繩脫槽措施”的相關規(guī)定。⑵曳引鋼絲繩防松、斷裝置無效。(造成鋼絲繩脫槽,升降機仍可接著運用,使之主軸磨削,有效截面削減。依據試驗和計算分析結果,大致運行了3~6天時間即可造成主軸斷裂)。事故緣由技術分析結論1、滑輪、曳引輪未設置有效防鋼絲繩脫槽措施。2、鋼絲繩松脫時,其防鋼絲繩松、斷繩裝置未能有效動作,選用的開關為自動復位型。3、防墜平安器動作時關鍵零件因強度不足而破壞,造成防墜動作失敗。4、極限開關選用自動復位型。5、未設置緩沖裝置。
八、四川成都市某工地一臺SC型施工升降機吊籠墜落事故緣由分析1、概況2008-10-05上午10時30分左右,成都市解放路北一段七十五號浙江五洋建設集團建筑工地發(fā)生一起升降機吊籠墜落事故,吊籠內八名民工有七人當場死亡,一人受傷。施工升降機型號:SC200/200、三電機傳動事故發(fā)生前,該施工升降機已安裝至11層,高度約34M。2、事故經過事發(fā)當日,該施工升降機未安裝完畢,即全部平安裝置尚未安裝,也未進行安裝作業(yè)。由于防墜平安器標定到期,租賃單位支配人員拆卸防墜平安器,打算送檢測中心重新標定。防墜平安器拆卸完畢后,操作人員未實行任何防護或警示措施就離開。大約1小時后,工地其他工種人員擅自操作該施工升降機的右吊籠,右吊籠上升后→沖頂→墜落至地面。3、事故分析(1)事故干脆緣由該施工升降機是一臺未安裝完畢的升降機。1)升降機上極限開關曲臂未固定,使高度電氣限位功能失效,上極限限位撞塊、天輪架未安裝,使機械高度限位功能失效。2)防墜平安器拆除后,吊籠屬無防墜落愛護狀態(tài)。吊籠沖頂后,電機板脫離了標準節(jié)軌道,發(fā)生了傾翻,電機隨即落在了升降機吊籠頂部,施工升降機瞬間失去動力。吊籠在慣性作用下,向上行走一小段后,馬上轉為向下運動,由于防墜平安器已拆除,電機板也已傾翻,吊籠無任何防墜、剎車等平安防護措施,以自由落體方式墜落至地面。(2)事故主要緣由管理混亂:1)安裝單位未制定施工升降機安裝的技術監(jiān)管措施和組織措施,未落實嚴格的安裝驗收手續(xù),施工升降機尚未安裝結束就交付運用,是導致事故的起因之一。2)設備運用單位未履行施工升降機交接驗收手續(xù),就支配工人搭乘施工升降機,默許無證人員操作施工升降機,是導致事故的起因之二。3)施工升降機生產廠家未按訂貨合同完全履行相應的安裝技術指導、設備調試職責,技術人員在施工升降機未安裝結束的狀況下就撤離現場,是導致事故的起因之三。4)監(jiān)理單位對尚未安裝結束的施工升降機,未有效履行旁站監(jiān)理職責,未對重大危急源實施監(jiān)控,未剛好發(fā)覺工人違規(guī)作業(yè)的平安隱患。4、事故教訓(l)設備安裝、運用單位內部管理混亂,企業(yè)領導平安意識淡薄,不遵守有關平安的法律法規(guī),導致事故發(fā)生。1)安裝單位未制定具體的施工升降機安裝方案、平安技術監(jiān)管措施和驗收方案,也未進行平安技術交底,支配無證人員安裝起重機械,導致上行程開關、上極限限位撞塊、天輪架、天輪、對重均未安裝;設備安裝后,也未進行必要的試驗、檢查、驗收,就將設備交付給運用單位,并出具書面通知自稱己安裝驗收完畢。安裝單位的行為違反了《建設工程平安生產管理條例》第十七條“施工起重機械……安裝完畢后,安裝單位應當自檢,出具自檢合格證明,并向施工單位進行平安運用說明,辦理驗收手續(xù)并簽字”的規(guī)定。2)設備運用單位未組織有關單位(總承包單位、分包單位、出租單位和安裝單位)共同進行驗收即啟用設備,違反了《建設工程平安生產管理條例》第三十五條“施工單位在運用施工起重機械……前,應當組織有關單位進行驗收,……在驗收前應當經具有相應資質的檢驗檢測機構監(jiān)督檢驗合格”的規(guī)定。3)設備運用單位支配無證(《特種作業(yè)人員證書》)人員操作施工升降機,并默許工人搭乘吊籠登高,違反了《特種設備平安監(jiān)察條例》第三十九條“……起重機械作業(yè)人員,應當依據國家有關規(guī)定經特種設備平安監(jiān)督管理部門考核合格,取得國家統(tǒng)一格式的特種作業(yè)人員證書,方可從事相應的作業(yè)”的規(guī)定。(2)施工總承包單位和監(jiān)理單位未履行平安監(jiān)督管理責任施工總承包單位和監(jiān)理單位不但在設備安裝時未到場監(jiān)督設備安裝過程,設備投入運用前也未過問設備的平安技術狀況,對施工現場的平安施工疏于管理。(3)設備生產廠家未能全面履行合同本次事故的施工升降機是運用單位租賃的新設備。按合同規(guī)定,該設備第一次安裝時,廠家技術人員有義務到現場進行技術指導,直至全面檢查,調試、驗收合格后方可離開現場。但該廠技術人員在設備尚未安裝結束,設備未進行試運轉、驗收合格后就匆忙離開現場,生產廠家存在失職行為。九、浙江電視臺新大樓工程施工升降機吊籠墜落事故緣由技術分析1、概況:2000年X月X日中午12時30分左右,由寧波華豐建設集團施工的浙江電視臺新大樓工程,發(fā)生了一起非工作時間、非企業(yè)職工、非機操工操作的吊籠(右側)沖頂墜落事故。導致籠中兩人當場死亡的重大機械傷亡事故。2、事故經過:事故發(fā)生日中午,現場人員正在休息。二名外來者(簡稱a、b),進入施工現場,a是b的外甥,即外甥a帶舅舅b找a的父親A。A是現場機具修理班長。當時有人告知a,A在樓層上,a和b就擅自開機乘吊籠到樓上找A。吊籠上升后直至沖頂墜落。3、事故現場勘察:1)資料:事故升降機型號為SCD200/200,即齒輪齒條式人貨兩用升降機,雙吊籠、單籠額定載重2噸、帶對重。升降機制造廠家為無錫縣萬里工程機械廠,生產許可證、產品合格證、運用說明書等資料,齊全有效。2)大樓層高16層、事故升降機安裝高度72米;地面上的右吊籠已嚴峻變形,傳動機構等部件脫落、打碎。右吊籠偏離原位置約1米左右。3)經檢查事故升降機沒有安裝對重。據調查,因擔心裝對重,現場將吊籠載重額定為1噸。4)視察架體頂端部,靠右吊籠一側的兩根立柱(管)外側面,存在受碰撞沖擊變形痕跡。(見照片)5)經檢查,三只溝通接觸器:限制下降的溝通接觸器正常;限制上升和下降的總溝通接觸器正常;而限制上升的溝通接觸器存在故障,上下衙鐵吸牢,釋放不開。經調查,事故升降機右吊籠,因上升溝通接觸器有故障,常?!拔巍辈荒茚尫牛床荒芡\嚕┒蘩磉^幾次,始終未果。事故發(fā)生日的上午,該吊籠還在運用。可以說該吊籠是在帶病運行。6)經檢查:防墜平安器沒有工作過的痕跡。(見照片)7)經檢查:上、下限位和限位碰鐵均齊全;總限位器已打碎,剩下半只殼體和半只開關(見照片)。8)經檢查:操作儀表臺①操作臺上的轉換開關正常,開關手柄指向上升方向。(見照片)。②緊急停止按鈕已摔壞,局部功能不敏捷,按下后有時不能自動吸入。③操作臺鑰匙鎖,早已失效。4、事故緣由技術分析1)上升溝通接觸器故障依據檢查與檢測結果,上升溝通接觸器存在故障。就溝通接觸器而言,運用頻率高或質量差出現故障屬于正常范圍的常見病,問題是該上升溝通接觸器用在人貨兩用升降機中屬于關鍵性電氣元件。假如出現故障不剛好修復,一旦故障發(fā)展趨于深度時,吊籠就不聽使喚。依據電路圖,由于上、下限位器和上升、下降系統(tǒng)都設計在限制回路,因此當上升溝通接觸器“吸牢”后,上限位器就不起作用。即防止吊籠沖頂的第一道保險失效。若上升溝通接觸器“吸牢”故障嚴峻,吊籠就停不下,下不去,只能向上行。此時就應當按下緊急停止按鈕,使總溝通接觸器工作,切斷限制回路和動力回路,迫使吊籠停車。由于開機者不知道吊籠上升系統(tǒng)有故障,也不熟識操作臺上緊急停止按鈕的作用,使致吊籠始終向上運行(直至沖頂)。2)關于總限位器總限位器一是聯接進線電源,二是輸出電源到主電路,限制回路,一旦總限位器的觸桿觸及到限位碰鐵,即切斷總電源,吊籠停止運行。是防止吊籠沖頂的最終一道保險。只有待人工將其觸桿復位后,吊籠才能重新啟動運行。吊籠沖頂說明總限位器不起作用,有兩種狀況可以引起總限位器不起作用:一是觸桿前端部在事故發(fā)生前已變形,碰不到限位碰鐵;二是總限位器存在故障,但依據其自身結構存在故障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假設是第一種狀況,觸桿前端變形,若用人工來扳下總限位的觸桿,切斷了總電源,吊籠就馬上停止上升。而由于開機者不知道總限位器的作用,當機械聯動失效時,根本不清晰可用人工扳下總限位器來斷電的自救功能。3)關于防墜平安器該防墜平安器為SAJ型齒輪錐鼓漸進式防墜平安器。依據檢查結果,防墜器小頭端部的三角針未見移動,說明防墜器沒有工作過。產生防墜器工作的條件是:⑴防墜器齒輪與導軌架的齒條應當正常嚙合。⑵要超過額定速度并通過微動開關,切斷電機電源使電機制動。4)關于對重建設部JGJ59/99標準和省建設廳的實施看法規(guī)定:“人貨兩用升降機不帶對重不得運用”。我的理解是,出廠帶有對重的,若運用中不帶對重不得運用。事故升降機去掉對重塊,將吊籠原額定荷載2噸減為1噸運用,原則上是可行的。但是要留意,凡出廠帶有對重的,一般不能輕易拿掉。若要拿掉應有協(xié)助平安措施。還得依據上述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分析:帶對重也有不利一面,其對重塊的導軌很簡單在吊裝或運輸中彎折、碰撞變形。若不留意檢查,會給對重運用帶來隱患。導致事故發(fā)生。另外升降機安裝拆卸要比不帶對重的安裝拆卸來得麻煩。5)分析吊籠沖頂、墜落過程當吊籠啟動后,吊籠在雙電機旋轉力矩作用下,通過齒輪帶動其向上運行,由于上升溝通接觸器故障“吸牢”不能釋放,限制回路就不起作用,使得轉換開關手柄轉到任何位置都不能停車,同時受限制回路限制的上限位失效,吊籠先越過上限位,然后越過總極限限位;當電機Ⅰ齒輪、電機Ⅱ齒輪與架體齒條還未脫離時,存在旋轉力矩產生的向上慣性沖力,使防墜平安器齒輪跟著脫離架體齒條(電機Ⅱ齒輪與防墜平安器齒輪相距L=380㎜)。又因吊籠第一道(上)平安鉤設計在防墜平安器齒輪以上約200㎜距離,當防墜平安器齒輪還未脫離架體齒條時,第一道平安鉤早已脫離立柱管,使吊籠上部失控(傾斜),而在自重的作用下,吊籠再往下往外,吊籠的上導輪打在架體立柱管的頂部端面,傾斜墜落。假如吊籠內裝有肯定重量的材料,運行中的吊籠向上提升力,就不易使防墜平安器齒輪脫離架體齒條,因為防墜平安齒輪不是主動輪而是被動輪。當齒輪與齒條一旦脫離,吊籠(超高)傾斜的狀況下,吊籠再往下回落過程,在特別規(guī)下一般不行能再自然嚙合。事故升降機防墜平安器未工作,可推斷當時吊籠沖頂后,向外傾,防墜器齒輪脫離導軌架齒條后,吊籠呈自由墜落。5、事故緣由結論歸納以上分析,造成本起重大機械傷亡責任事故的主要緣由是機械的故障、缺陷與人為的因素結合在一起。(一)開機者為非機操工(無證上崗),不清晰該人貨兩用升降機架設高度,又不熟識吊籠操作和平安愛護裝置的功能,是導致該起重大事故的主要緣由。(二)上升溝通接觸器故障“吸牢”不能釋放,原已存在,未剛好解除又未切斷電源及吊籠門上鎖是導致本起重大事故的起因。(三)總限位器失效,使吊籠無平安保障措施。(四)管理不到位是導致事故的相關緣由:比如,沒有嚴格的設備管理制度;沒有嚴格的操作責任制;沒有嚴格的設備檢查和修理制度;以及沒有嚴格的外來人員管理制度。6、要求和建議:1)施工現場必需建立設備管理制度,具有大型設備施工的現場要配備專職設備管理員或者由施工總承包單位直管,定期和不定期地對大型設備進行監(jiān)督、檢查管理。2)機操工離開升降機(包括:中午休息、中途離開和下班后),都應當切斷電源或電箱上鎖、操作臺上鎖、吊籠門上鎖。3)對出廠不帶對重的SC型人貨兩用升降機,建議卸掉導軌架頂端一節(jié)標準節(jié)齒條。4)在上限位與總限位之間增設一道自動愛護開關,以防上升溝通接觸器“吸牢”上限位失靈后,又不剛好采納緊急停止按鈕的狀況下,能自行切斷動力電路,使吊籠停車。十、富陽富春三中教學樓工程“6.2”貨用施工升降機倒塌事故緣由技術分析2003年6月2日下午5時40分左右,富陽富春三中一標工程發(fā)生了一起正在安裝中的井架式物料提升機(以下簡稱井架)倒塌、導致三名作業(yè)人員死亡的重大安裝事故。1、事故井架基本狀況設備名稱:井架式自控物料提升機(貨用)。規(guī)格型號:JSE-100A,額定載重量1000kg,額定提升速25~30m/min。獨立架設高度12m,最大架設高度66m。生產單位:杭州蕭山華峰機械廠。安裝單位:杭州蕭山華峰機械廠。出廠日期:2001年。相關狀況:富陽富春三中教學樓工程由浙江大同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施工。浙江泛華工程監(jiān)理公司監(jiān)理。事故發(fā)生時,工程進度為已完成地上一層梁柱混凝土澆搗。5月28日,施工項目部完成了井架基礎的澆制?;A的施工過程和質量驗收無記錄。2、事故概況2003年6月2日早晨,杭州蕭山華峰機械廠安裝人員赴工程現場起先安裝井架。至下午5時40分左右,已搭至井架目標高度30米,并已安裝好過渡地滑輪和卷揚機,穿好了鋼絲繩,但未設置纜風繩。當時,井架頂部共有三名人員作業(yè),此時,廠方卷揚機操作人員開動卷揚機提升吊籠,在吊籠提升約1.7米時,過渡地滑輪預埋件松動拔出,滑輪飛向卷揚機,架體由東向西傾倒,井架頂部三人高空拋落死亡。井架倒塌后,基礎開裂;四角預埋件拔起;過渡地滑輪架移位至卷揚機上。3、事故現場勘察和測量1)事故井架搭設高度30米。未設置纜風繩。該井架為已運用過設備。2)井架架體材料規(guī)格實測:主弦角鋼∟70×6;正平撐、側平撐、正斜撐、側斜撐均為∟50×5,與產品圖樣相符。3)目測混凝土基礎預埋件拉起處及其相近部位已開裂,實測基礎平均厚度120mm,基礎下無C10墊層,基礎未按井架基礎詳圖設置地梁及配置鋼筋,基礎養(yǎng)護期未達到要求。4)依據富陽市氣象臺供應的當天氣象資料,事故時的天氣狀況為;睛到少云,風向南南東,風速2.1m/s。4、國家有關標準規(guī)范對物料提升機安裝時的相關要求:①JGJ88-92《龍門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機平安技術規(guī)范》第8.2.1條規(guī)定:安裝架體時,應先將地梁與基礎連接堅固,每安裝2個標準節(jié)(一般不大于8m),應實行臨時支撐或臨時纜風繩固定,并進行初校正,在確認穩(wěn)定時,方可接著作業(yè)。第8.1.3條規(guī)定:安裝作業(yè)前檢查內容一般包括:四、基礎位置和做法是否符合要求;第10.1.1條規(guī)定井架運用前的檢查:金屬結構有無開焊和明顯變形;架體各節(jié)點連接螺栓是否緊固;附墻架、纜風繩、地錨位置和安裝狀況;架體的安裝精度是否符合要求;平安防護裝置是否靈敏牢靠;卷揚機的位置是否合理;電氣設備及操作系統(tǒng)的牢靠性;信號及通訊裝置的運用效果是否清晰;鋼絲繩、滑輪組的固定狀況;提升機與輸電線路的平安距離及防護狀況。JGJ33-2001《建筑機械運用平安技術規(guī)程》6.10.2規(guī)定:井架四周應設纜風繩拉緊。不得用鋼筋、鐵線代替作纜風繩用。5、事故緣由技術分析①杭州蕭山華峰機械廠生產的JSE-100A井架式自控物料提升機于2000年8月通過了浙江省建設廳組織的產品鑒定。從事故現場的井架狀況來看,事故前井架的制造符合產品鑒定時生產圖樣的要求,安裝時各部件基本完好。②在事故現場,過渡地滑輪架預埋件拔起,過渡地滑輪架移位至卷揚機上。這個現象說明,當開動卷揚機提升吊籠后,未設置纜風繩架體的頂部產生了向西方向的偏心力矩,同時,過渡地滑輪在兩相互垂直的鋼絲繩拉力作用下引成45度方向的合力,由于過渡地滑輪基礎預埋不堅固,松動拔出,在原受力鋼絲繩的推動下,滑移至卷揚機。此時原先拉緊的鋼絲繩突然變松,吊籠向下滑落至0.9m處,吊籠滑落的沖擊導致架體頂端的受力大小和方向發(fā)生變更,使偏心力矩增大,造成架體傾覆,井架基礎預埋件拔起。依據計算,井架正常狀態(tài)計算鋼絲繩長度,應為96.7m,實測鋼絲繩長度為84m,架體傾倒過程中卷揚機共收入鋼絲繩12.7m,依據現場卷揚機的標定繩速50m/min,其收繩時間與架體傾倒過程基本相符。JGJ88-92《龍門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機平安技術規(guī)范》第7.3.2條7.3.8條明確規(guī)定:提升機高度在21~30m時,纜風繩的數量不得少于2組;在安裝、拆除以及運用提升機的過程中設置的臨時纜風繩,其材料也必需運用鋼絲繩,嚴禁運用鉛絲、鋼筋、麻繩等代替。因此,30m高度的井架不設置纜風繩是嚴峻違反規(guī)范的行為,無法保證架體的穩(wěn)定和垂直。架體安裝后,必需按JGJ88-92《龍門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機平安技術規(guī)范》第10.1.1條規(guī)定內容對井架進行全面檢查后方可開動卷揚機。本起事故操作人員未經檢查,而且在架頂有人的狀況下違章開動卷揚機,是一種嚴峻的野蠻操作行為。6、分析結論1)安裝人員在架體還在安裝過程中且架頂有人等完全不符合開動卷揚機條件的狀況下,未按規(guī)定全面檢查物料提升機,擅自接通卷揚機電源,違章開動卷揚機提升吊籠,發(fā)生過渡地滑輪基礎埋件拔出,導致架體頂部力矩突然加大,是造成井架倒塌的干脆緣由。2)杭州蕭山華峰機械廠安裝人員嚴峻違反國家有關標準規(guī)范,違反該廠制定的運用說明書、安裝拆卸方案規(guī)定,對已安裝至30m高度的架體不剛好設纜風繩及臨時固定設施,導致架體穩(wěn)定無法得到保證,是造成井架倒塌事故的主要緣由。3)安裝單位未取得安裝許可,并派無證人員安裝作業(yè),作業(yè)前未編制專項施工方案,也未對作業(yè)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安裝前未對基礎的施工狀況進行檢查驗收,且在混凝土強度未達到設計要求狀況下提前安裝,是造成井架倒塌的重要緣由。4)基礎施工單位未按圖制作基礎;基礎質量低劣;混凝土養(yǎng)護期未到;對安裝單位現場平安監(jiān)管不力,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緣由之一。2003年6月10日十一、蕭山臨江工業(yè)園區(qū)“4.08”SSB-100型貨用施工升降機倒塌事故緣由技術分析報告2008年4月8日下午5時許,位于蕭山臨江工業(yè)園區(qū)內浙江百合控股集團三號車間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racemic-6-7-Epoxy-cannabichromene-生命科學試劑-MCE-6900
- Gluconapin-生命科學試劑-MCE-5096
- 25B-NB3OMe-hydrochloride-生命科學試劑-MCE-6391
- 施工日志填寫樣本外墻裝飾工程
- 跨代溝通與家庭關系中的文化融合
- DB15T 3843-2025新能源分布式電源并網技術規(guī)范
- 云計算建設項目服務合同
- 事業(yè)單位與員工停薪留職合同范本
- 個人車位交易合同范例
- 個人企業(yè)房屋租賃合同模板
- 2025年高考語文作文備考:議論文萬能模板
- DZ/T 0430-2023 固體礦產資源儲量核實報告編寫規(guī)范(正式版)
- (高清版)WST 442-2024 臨床實驗室生物安全指南
- 歷史時間軸全
- 高速行業(yè)網絡安全與維護
- (2024年)房地產銷售人員心態(tài)培訓
- T-BJCC 1003-2024 首店、首發(fā)活動、首發(fā)中心界定標準
- 外科手術及護理常規(guī)
- 出口潛力分析報告
- 大美陜西歡迎你-最全面的陜西省簡介課件
- 三位數減三位數的減法計算題 200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