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建筑發(fā)展簡史原始社會(六、七千年前~BC21世紀)奴隸社會(BC21世紀~BC476年,包含夏、商、周、春秋)封建社會前期(BC475~589年,從戰(zhàn)國至南北朝)封建社會中期(581~1279年,從隋至宋)封建社會末期(1279~1911年,元、明、清)近現(xiàn)代建筑
第一章概論2原始社會
(六、七千年前~BC21世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有圣人作,構木為巢,以避群害”
——《韓非子·五蠹(dù)》巖洞;巢居;干闌式建筑;仰韶和龍山。第一章概論2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遺址房屋卯榫鄭州大河村遺址平面及想象復原外觀第一章概論2
鄭州大河村遺址第一章概論2
西安半坡村遺址第一章概論2
陜西臨潼姜寨仰韶文化村落遺址平面西安客省莊龍山文化房屋遺址平面第一章概論2奴隸社會(BC21世紀~BC476年,包含夏、商、周、春秋)
中國建筑的革創(chuàng)時期這個時期建筑的特點:
1.木架夯土建筑;河南堰師二里頭一號宮殿遺址平面第一章概論2河南洛陽偃師二里頭商城遺址平面示意圖。小城為早商時期,大城為晚商時期第一章概論2河南洛陽偃師二里頭早期商城4號宮殿遺址第一章概論2河南洛陽偃師二里頭商城遺址內底部鋪墊了石塊的排水溝第一章概論2河南安陽洹水南岸殷商都城遺址第一章概論2
2.中國傳統(tǒng)的院落式建筑群組合已經(jīng)開始走向定型;3.西周時已有等級嚴格的禮制、城池、道路等重要建筑物必須按等級制造禮制的建立,對中國建筑產生持久的影響;
陜西歧山風雛村西周建筑遺址平面,我國已知最早、最嚴整的四合院實例
第一章概論2
4.由于制陶技術的發(fā)展,瓦的發(fā)明是西周在建筑上的突出成就;陜西歧山風雛村西周瓦第一章概論2
5.春秋時期,建筑上的重要發(fā)展是瓦的普遍使用和作為諸侯宮室所用的高臺建筑(或稱臺榭)的出現(xiàn)6.建筑裝飾與色彩上也更為發(fā)展第一章概論2封建社會前期
(BC475~589年,從戰(zhàn)國至南北朝);
陜西西安霍去病墓第一章概論2
(一)戰(zhàn)國——公元前475~前221年戰(zhàn)國時期采用以夯土臺為中心,周圍用空間較小的木建筑環(huán)抱,上下層迭二三層,形成一組建筑群,這大概是在木架結構不發(fā)達條件下建造大體量建筑的一種解決方法。由于鐵制工具的應用,木架建筑施工質量和結構技術大為提高、卯榫制作已很精確,形式也多樣。第一章概論2
戰(zhàn)國木結構榫卯第一章概論2
現(xiàn)存的遺址有:秦始皇陵(二)秦——BC221~BC206年第一章概論2
(三)漢——BC206年~220年此四百余年為中國建筑發(fā)育時期,建筑事業(yè)極為活躍。漢代處于封建社會上升時期,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促使建筑生產顯著進步,形成我國古代建筑史上繁榮時期。建筑史上把此時期稱為中國建筑發(fā)育時期,這是因為中國建筑的一些特征在兩漢時開始形成,如梁架、斗拱、屋頂形式、磚作方法。第一章概論2漢代建筑的特點及成就:抬梁式、穿斗式兩種主要木結構已形成;多層木架建筑以較普遍;當時仍未解決木構架的大空間建筑的問題;斗拱的形式已形成,其結構較后世簡單;江蘇南京陳文帝陵石麒麟第一章概論2漢代建筑的特點及成就:中國木建筑五種屋頂形式在漢代均已出現(xiàn):廡殿、歇山、懸山、硬山、攢尖第一章概論2漢代建筑的特點及成就:
制磚技術和拱卷結構方面漢代有了巨大進步河南洛陽西漢空心磚墓內景第一章概論2漢代建筑的特點及成就:兩漢的雕飾精美
河南密縣打虎亭漢畫像磚第一章概論2(四)魏、晉、南北朝220~589年佛教建筑興起、山水園林的形成。佛教的傳入引起了佛教建筑的發(fā)展,高層佛塔出現(xiàn)了。石窟、佛像、壁畫都有了巨大發(fā)展。最突出的建筑類型是佛寺、佛塔和石窟河南登封嵩岳寺塔第一章概論2佛教建筑的興起永寧寺(洛陽):北魏佛寺中最大。石窟寺、石窟從建筑功能布局上,可分為三種:1.塔院型——以塔為中心,例大同云岡石窟;2.佛殿型——以佛像為中心,較普遍;3.僧院型——主要供僧人打坐修行之用,數(shù)量少,敦煌第285窟。甘肅敦煌莫高窟正面第一章概論2家具的革新漢族原來是席地而坐的,使用低矮家具的傳統(tǒng),西北少數(shù)民族大量移入中原,帶來了不同的生活習慣,又增加了垂足而坐的高坐具——凳、椅,為宋以后廢棄席地而坐創(chuàng)造了條件。第一章概論2封建社會中期建筑——隋至宋,581~1279年
隋581~618年1.
大興城——隋文帝時建,是我國古代規(guī)模最大的城市,該城建設對建筑史最大貢獻有三點:其一,將宮殿、官署、民居三者區(qū)域劃分,設東西兩市為交易中心;其二,全城街道是棋盤形網(wǎng)格設置;其三,以坊作為基本單位,為一小城,坊四面辟門。第一章概論2隋,581~618年
大興城(唐長安城)的建設是由高穎和宇文愷二人具體負責,大興城把官府集中于皇城中,與居民市場分開,功能分區(qū)明確,這是隋大興城建設的革新之處。第一章概論22.
趙洲橋(河北趙縣安濟橋)造橋者——李春;趙洲橋是世界上最早出現(xiàn)的敞肩拱橋(空腹拱橋)第一章概論2唐,618~907年唐代建筑的主要特點:1、規(guī)模宏大,規(guī)劃嚴整;2、建筑群處理愈趨成熟;3、木建筑解決了大面積、大體量的技術問題,并已經(jīng)定型化;4、設計與施工水平提高(“都料”掌握設計與施工的技術人員。);5、磚石建筑有進一步發(fā)展;6、建筑藝術加工的真實和成熟。
陜西乾陵遠景——梁山與雙闕第一章概論2山西五臺山佛光寺大殿斗拱佛光寺大殿,重建與唐大中11年(845年)第一章概論2五代,907~960年陜西西安小雁塔
江蘇蘇州虎丘云巖寺塔
第一章概論2宋,960~1279年宋代建筑上的特點和成就:城市結構和布局起了根本變化;唐以前的封建都城實行夜禁和里坊制,由于手工業(yè)和商業(yè)要求,城市建設必然突破這種里坊制,不再實行夜禁了。
清明上河圖(局部)第一章概論2木架建筑采用了古典模數(shù)制;
《營造法式》李誡建筑組合方面,在總平面上加強了進深方向的空間層次,以便襯托主體建筑;河北正定隆興寺第一章概論2建筑裝修與色彩有很大發(fā)展;
彩畫、琉璃瓦、室內布置琉璃細部第一章概論2磚石建筑的水平達到新的高度。佛塔,宋塔的特點:木塔已經(jīng)較少采用,絕大多數(shù)是磚石塔;平面以八角形為多,少數(shù)用方形、六角形;可供登臨遠眺的樓閣式塔,塔身多作筒體結構;墻面及檐部多仿木建筑形式或采用木構屋檐。河南開封祐國寺琉璃塔第一章概論2遼、金、西夏遼,907~1125年主要還是吸收唐代的建筑風格。山西應縣佛宮寺釋迦塔,是遼代現(xiàn)存的唯一木塔,是古代木構高層建筑的實例。
內部構造第一章概論2遼,907~1125年
天津薊縣獨樂寺觀音閣第一章概論2金,1115~1234年金朝建筑更多地追求富麗、繁瑣。西夏,1032~1227年漢藏文化雙重內涵。
第一章概論2封建社會后期建筑(元、明、清,1279~1911年)
元,1279~1368年木架建筑方面,仍是繼承宋、金的傳統(tǒng),但在規(guī)模和質量上都遜于兩宋。壁畫:永樂宮三座殿內都有壁畫,藝術水平很高,是我國元代壁畫的典范。
永樂宮無極門(龍虎殿)第一章概論2元,1279~1368年
永樂宮無極殿永樂宮壁畫第一章概論2元,1279~1368年
喇嘛塔,最為有名的是北京秒應寺白塔,由尼泊爾工匠阿尼哥的作品,建成于元八年(1271年)。第一章概論2明,1368~1644年建筑有明顯進步,表現(xiàn)為:1.磚已普遍用于民居砌墻;江蘇蘇州開元寺無量(無梁)殿第一章概論2明,1368~1644年2.琉璃面磚、琉璃瓦的質量提高了,應用面更加廣泛;琉璃面磚廣泛用于塔、門、照壁等建筑物。
山西大同九龍壁第一章概論2明,1368~1644年3.木結構方面,經(jīng)過元代的簡化,到明代形成了新的定型的木構架,斗拱的結構作用減小,梁柱構架的整體性加強,構件卷殺簡化;明孝陵神路石翁仲-武臣第一章概論2明,1368~1644年4.建筑群的布置更為成熟;故宮第一章概論2明,1368~1644年4.建筑群的布置更為成熟;長陵-朱棣墓第一章概論2明,1368~1644年5.官僚地主私園發(fā)達;
南京、杭州、蘇州、太湖一帶。
蘇州拙政園中部池南景觀第一章概論2明,1368~1644年6.官式建筑的裝修、彩畫、裝飾日趨定型化。上-北京智化寺如來殿天花彩畫左-北京智化寺萬福閣梁下彩畫第一章概論2明,1368~1644年
風水術在明代也很發(fā)達,民居村落、住宅、墓地等等都受到風水術的影響。
明成祖對長陵的選址就是由江西的風水師參與的。
長陵脊獸
第一章概論2清,1636~1911年
建筑上大體是因襲明朝傳統(tǒng),但在下列幾方面有所發(fā)展:1.供統(tǒng)治階級享樂的園林達到了極盛期;2.藏傳佛教建筑興盛;3.住宅建筑百花齊放,豐富多彩;4.簡化單體設計,提高群體與裝修設計水平;雍正十二年《工程做法》
5.建筑技藝仍有所創(chuàng)新。
第一章概論21.供統(tǒng)治階級享樂的園林到了極盛期;頤和園第一章概論21.供統(tǒng)治階級享樂的園林到了極盛期;避暑山莊第一章概論21.供統(tǒng)治階級享樂的園林到了極盛期;揚州個園揚州何園第一章概論22.藏傳佛教建筑興盛;西藏布達拉宮第一章概論22.藏傳佛教建筑興盛;西藏布達拉宮第一章概論22.藏傳佛教建筑興盛;河北承德須彌福壽廟第一章概論23.住宅建筑百花齊放,豐富多彩;
山西襄汾丁村民居11號院
第一章概論24.簡化單體設計,提高群體與裝修設計水平;雍正十二年《工程做法》
5.建筑技藝仍有所創(chuàng)新。
北京鐘樓(清)第一章概論2中國古建筑六特征1.建筑群體布置特征;(院子為中心)2.建筑平面特征;(長方形,4根柱子圍成一間)3.建筑結構特征;(木構造結構)4.建筑外形特征;(三段式立面造型)5.建筑裝飾與色彩特征;(梁坊、斗拱、繪畫、雕刻)6.造園藝術上的特征;(人工山水為主題,圍繞水池布置)第一章概論2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哈爾濱醫(yī)科大學《書畫裝裱》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工程招投標與概預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航運職業(yè)技術學院《中學語文教學設計與技能訓練(二)》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黑龍江司法警官職業(yè)學院《模擬電子技術課程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司法警官職業(yè)學院《數(shù)字特效合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天津工藝美術職業(yè)學院《衛(wèi)生檢驗綜合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東莞職業(yè)技術學院《計算機與操作系統(tǒng)》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工程科技學院《外國文學名篇》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三年級湘教版語文下學期期末知識點歸納復習周末練習單
- PROMIS-評分量表-使用版
- 《柔性棚洞防護結構技術規(guī)程》
- 危險廢物綜合利用與處置技術規(guī)范 通則
- 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應用研究進展
- 教育心理學課件(完整版)
- YYT 1898-2024 血管內導管導絲 親水性涂層牢固度試驗方法
- 2023年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試題及答案解析
- JIS-D1601-1995-汽車零部件振動試驗方法
- 高血壓腎病護理查房課件
- 基坑開挖影響周邊環(huán)境與建筑物研究
- 《民事訴訟法》課件
- 環(huán)保合規(guī)與企業(yè)風險管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