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一歷史期中復習要點專題一世界古代文明史(公元前3500年-15世紀)主要線索:古代文明的多元特征、各文明地區(qū)獨特的文化貢獻兩個大的歷史時期:上古時期(前3500年-5世紀)、中古時期(5-15世紀)文明的產生與早期發(fā)展人類邁向文明前提:農業(yè)和畜牧業(yè)的產生;西亞地區(qū)的居民最早培植出大麥、小麥和豆類作物,還有南亞的芋頭,中國的水稻和粟,中南美洲的玉米和南瓜等。人類還馴養(yǎng)了羊、豬和牛等。最初的農業(yè)和畜牧業(yè)逐漸發(fā)展并傳播開來。標志:階級、國家、文字、城市最早的文明區(qū)域:西亞的兩河流域、北非的尼羅河流域、南亞的印度和恒河流域、中國的黃河和長江流域、歐洲巴爾干半島南部和愛琴海地區(qū)古代文明的特點:基本獨立發(fā)展、表現(xiàn)出明顯的多元特征5、表現(xiàn):文明區(qū)域相關史實文明特點西亞兩河流域(古巴比倫、蘇美爾)時間:公元前3500年政治:君主專制、《漢謨拉比法典》文化:楔形文字、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詩《吉爾伽美什》、洪水和方舟傳說、60進制經濟:農耕經濟①大河文明,出現(xiàn)在平原地區(qū);②多為君主專制的集權國家;③農業(yè)文明尼羅河流域(古埃及)時間:公元前3500年政治:君主專制文化:象形文字、莎草紙、太陽歷、金字塔經濟:農耕經濟南亞印度河恒河流域時間:公元前3000年政治:種姓制度文化:佛教、印度數(shù)字、史詩《羅摩衍那》《摩訶婆羅多》;經濟:農耕經濟古希臘文明特點:①地理環(huán)境:平原少、山地多且被海洋包圍;②政治特點:小國寡民的城邦,利于公民直接參政,如雅典直接民主制、斯巴達的僭主制希臘民族政治的弊端:①享有民主主體范圍狹窄②直接民主容易造成權力的濫用與誤用③實質是維護奴隸主貴族利益的民主③文化特點:神話、悲劇、喜?。幌A_多德“史學之父”;修昔底德政治史傳統(tǒng)的奠基人;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奠定西方哲學基礎。6.影響文明走向的原因:(1)不同的地理和歷史背景(2)農耕文明自給自足的特性及對交往的限制(3)生產力的制約,交通和通信條件的制約(二)古代世界的帝國與文明的交流一、文明擴展的方式:1.農耕文明的擴展(1)原因(農耕文明的優(yōu)越性):①比較發(fā)達的社會分工②相對較高的勞動生產率③復雜的社會組織和管理系統(tǒng)→具備穩(wěn)步擴大范圍和影響的潛能(2)表現(xiàn):文明方式方向范圍古代埃及文明武力擴張向敘利亞和巴勒斯坦擴展埃及新王國時期,勢力曾達到兩河流域西亞文明從兩河流域南部向周邊地區(qū)擴張①古巴比倫王國:首次實現(xiàn)了兩河流域的統(tǒng)一,把勢力伸展到地中海東岸。②亞述:不僅統(tǒng)一了整個兩河流域地區(qū)和小亞細亞的一部分,而且一度征服埃及。2.海洋文明的擴展(古希臘文明)(1)條件:憑借自己的組織能力、航海技術和武器。(2)方式:移民、殖民(3)方向:向地中海和黑海周邊地區(qū)(4)范圍:東起黑海東岸,西到西班牙的廣大地區(qū)建立了數(shù)量眾多的城邦國家3.影響:使不同文明區(qū)相互聯(lián)系起來(促進區(qū)域間文明交流),促進了大帝國的興起。二、古代世界的帝國1、早期帝國的出現(xiàn):赫梯、埃及新王國和B.C8C以后的亞述都已經是統(tǒng)治范圍比較廣大的國家,后來被稱為帝國。2、地跨亞非歐的三大帝國:名稱建立統(tǒng)治滅亡波斯帝國B.C6C波斯興起于伊朗高原,迅速征服了包括兩河流域、埃及、小亞細亞和巴爾干半島北部在內的廣大地區(qū),建立起地跨亞非歐三大洲的帝國①實行君主專制制度②地方實行行省制③建立了從中央到地方比較完善的官僚體系和稅收系統(tǒng)。④由波斯人擔任最重要的職務B.C4C晚期,被亞歷山大滅亡亞歷山大帝國B.C4C晚期,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歷經10年征戰(zhàn)滅亡波斯后,建立了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①繼承波斯帝國的基本制度,宣布君權神授。②地方實行行省制③推廣希臘文化亞歷山大死后,帝國迅速走向瓦解羅馬帝國古代羅馬原是意大利中部的一個城邦,后憑借由公民組成的強大的軍隊首先征服了意大利,接著征服了整個地中海周邊地區(qū),把整個地中海變成了羅馬的內海①奴隸制迅速發(fā)展起來。地中海地區(qū)保持了200多年的和平。②帝國內不同地區(qū)經濟聯(lián)系加強,貿易發(fā)展,帝國在1-2C空前繁榮。③1c基督教誕生于巴勒斯坦地區(qū),4C末,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國教4C末,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分。5C后期,西羅馬帝國滅亡三、文明的交流1、總趨勢:交往不斷增多,相互影響不斷擴大。2、概況:領域傳播途徑技術農耕西亞的農耕技術,逐步傳到中亞、歐洲和北非一些地區(qū)冶鐵從西亞擴散到埃及和希臘等地藝術神話西亞的神話傳入希臘,成為希臘神話的重要內容雕刻希臘最初的雕刻藝術,特別是人像雕刻,在很多方面都模仿埃及字母文字①起源:字母文字起源于西亞地區(qū)的腓尼基②演變:在東方演化為阿拉馬字母,由阿拉馬字母發(fā)展出古代西亞、埃及以及印度等地的多種字母;向西傳入希臘,形成希臘字母,再演化出拉丁字母。希臘字母和拉丁字母成為今天歐洲幾乎所有字母文字的源頭中外往來①通過絲綢之路,漢朝和羅馬帝國有間接的經貿和文化交流。早在波斯帝國時期,中國的絲綢已到達地中海東岸②東漢的班超為經營西域,曾派甘英出使大秦③2世紀,已經有來自羅馬的商人到達洛陽。羅馬商人與中國進行貿易。【知識拓展】世界文明之間交流的主要途徑①經貿往來:經貿往來是世界文明交流交往的基本形式,雖然沒有擴張和戰(zhàn)爭引發(fā)的交流引人注目,但是,和平的經貿往來是最持久、最深刻的人類文明交往形式。②人口遷徙:人口遷徙導致不同種族、不同文明的族群產生接觸,從而形成文明之間的相互學習和交流,大大促進了世界文明的發(fā)展。世界古代史上,西亞地區(qū)的人口遷徙最為復雜,文明之間的交流也最為活躍。③軍事征服:如果征服者的文明占據(jù)優(yōu)勢地位,往往能夠大大加速文明的傳播速度。亞歷山大帝國的擴張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它大大促進了希臘文化的傳播。④國家統(tǒng)一:在一個統(tǒng)一的國家內,由于相對穩(wěn)定的環(huán)境和國家政策的推動,不同文明之間的交往、交流將更加便捷,羅馬帝國繁榮時期,亞非歐文明的交流速度加快。(三)中古時期的歐洲(西歐封建社會)一、概況1.建立:在羅馬帝國的廢墟和日耳曼人遷徙后建立的一系列王國基礎之上,誕生了西歐封建社會。2.基本特征:封君封臣制度(政治)、莊園與農奴制度(經濟)、基督教會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文化)二.政治:封君封臣制度1.原因:社會動蕩和自然經濟的產物,8世紀后逐漸與封土聯(lián)系在一起2.內容:①主體:地方領主為其家族和親兵提供土地作為給養(yǎng),授予土地者為封君,領取土地者為封臣(以土地的封賜為紐帶)[等級性]②封臣的義務:封臣必須效忠封君,主要義務是服兵役③封君的權力:各級封建主都是土地事實上的占有者,享有土地上的司法、行政和經濟等各種權力(3)影響:①國王或皇帝是名義上的最高統(tǒng)治者,通過封君封臣制度與各級封建主聯(lián)系起來,成為西歐社會的統(tǒng)治階級②封建主作為領主,在各自的領地內獨立行使權力,政治上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據(jù)局面三.經濟:莊園與農奴制度(1)莊園概念:中古西歐基本的農業(yè)經濟組織,自給自足的政治、經濟單位,封閉獨立,是中世紀社會的基礎。(2)內容:①土地和經營者:土地類型經營管理者權力及義務領主自營地領主直接經營,由農奴耕種,收入歸領主所有農民份地(來自領主,自耕自收)自由農份地自由農向領主繳納租稅為領主服一定時間的勞役;法律上自由農奴份地缺少自由的農奴在法律上是非自由人,被固著于土地上,需要自備工具為領主服一定時間的勞役。②莊園法庭:領主或其管家主持,審理莊園內的各種案件,維護莊園的秩序;維護但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領主的特權四、基督教會的控制(1)經濟:擁有大量莊園和廣袤土地,并向信徒征收什一稅;(2)社會組織:是最大的有組織的力量,形成了從教皇到各級神職人員的等級制度;整個西歐社會的居民幾乎都是基督教徒(3)精神:教會控制著他們的精神生活,宗教戒律嚴重束縛了人性的發(fā)展,造成所謂“黑暗的中世紀”(4)政治:教權凌駕于各國君主之上,在整個中世紀一直與王權博弈。五、西歐封建社會的新變化:王權、城市與教會1.王權的加強(1)背景:①封建制初期,權力分散,王權軟弱。但是,國王作為國家名義上的最高統(tǒng)治者,被視為最高的領主,擁有高于一般封臣的權力。②中古中后期,隨著社會壞境逐漸穩(wěn)定,經濟增長,西歐各國王權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強。(2)表現(xiàn):15世紀晚期,英格蘭、法蘭西、西班牙、葡萄牙都形成了王權強大的中央集權國家。(3)影響:為西歐民族國家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名詞解釋】民族國家:指\t"/item/%E6%B0%91%E6%97%8F%E5%9B%BD%E5%AE%B6/_blank"歐洲近代以來,通過\t"/item/%E6%B0%91%E6%97%8F%E5%9B%BD%E5%AE%B6/_blank"資產階級革命或民族獨立運動建立起來的,以一個或幾個民族為國民主體的國家。2.城市的興起(1)興起條件:①歐洲社會走向穩(wěn)定②封建經濟獲得一定發(fā)展。耕地面積增加,風力、水力和畜力得到更有效的使用;③工商業(yè)逐漸復興和繁榮。(2)時間:10-11世紀起,西歐各地興起了眾多城市。(3)地位:被封建主控制→自治①背景:城市位于封建主的土地上,主要居民是手工業(yè)者和商人,以工商業(yè)為基本謀生手段。但封建主用對待農奴的方式對待城市市民,對市民的生產和經營活動造成影響?!讷@取方式:與封建主談判、金錢贖買、武裝暴動③影響:A.經濟:工商業(yè)經濟發(fā)展,市民階層形成,推動資本主義產生發(fā)展B.文化:一些城市興辦大學,培養(yǎng)社會需要的人才。C.政治:城市還以金錢和人力支持王權,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國王的統(tǒng)一事業(yè)。D.階級:市民階級的形成。在西歐城市的興起與迅速發(fā)展過程中,形成了市民階級,其中的富裕商人發(fā)展成早期資產階級,為資本主義的興起準備了條件。對瓦解西歐封建制度和孕育近現(xiàn)代西方文明起著重要作用?!局R整理】中古西歐社會中的黑暗與光明領域黑暗光明政治①封君封臣制度,封建國家長期處在割據(jù)狀態(tài)(未真正建立起中央集權的統(tǒng)一性);②教權高于王權,王權與教權相互結合鞏固著封建統(tǒng)治,既結合又有矛盾。①西歐各國王權有不同程度的加強;②早期議會出現(xiàn);③市民階層壯大經濟莊園與農奴制度,相對封閉獨立①城市工商業(yè)經濟繁榮,城市贏得一定自治權②市民階級興起文化基督教神權至上,束縛人性大學興起,教育與文化出現(xiàn)新氣象中古歐洲的社會特點:多元的社會結構(以下內容記住關鍵重點、紅色部分,其他部分熟讀)(四)中古時期的亞洲一、阿拉伯帝國1.伊斯蘭教的創(chuàng)立:7世紀初,穆罕默德。2.阿拉伯帝國的建立(1)建立政權:622年,穆罕默德遷居麥地那,建立政權,勢力范圍逐漸擴大。(2)建立帝國:到8世紀中期建立起地跨亞非歐三洲的大帝國。3.阿拉伯帝國的鼎盛時期(1)政治穩(wěn)定:最高統(tǒng)治者哈里發(fā)掌握政治、軍事和宗教大權。(政治體制:政教合一)(2)經濟繁榮①手工業(yè)和商業(yè):得到很大發(fā)展。阿拉伯人在東到東亞、西到西歐、南至非洲的廣大地區(qū)從事著陸上和海上貿易。②城市:帝國境內城市繁多,都城巴格達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3)阿拉伯文化:阿拉伯人吸收了被征服地區(qū)的文化。①翻譯古典著作:阿拉伯人翻譯古代波斯、印度、希臘和羅馬的文獻,融合東西方文化,在文學、藝術、科學和思想等領域取得重要成就。(《醫(yī)學集成》、《醫(yī)典》、《天方夜譚》)②東西方文化的橋梁: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中國的造紙術、印度的數(shù)字先后經阿拉伯人傳入歐洲,促進了西歐文化的發(fā)展。二、奧斯曼帝國的興起1.奧斯曼帝國的建立(1)13世紀,信奉伊斯蘭教的奧斯曼土耳其人在小亞細亞發(fā)展起來,不斷攻擊拜占庭帝國,逐步征服小亞細亞。(2)1453年,攻占君士坦丁堡,滅亡拜占庭帝國,將君士坦丁堡改名為伊斯坦布爾,定為首都。(3)到16世紀后期,先后征服西亞和北非部分地區(qū),建立起地跨亞非歐三洲的大帝國。2.奧斯曼帝國的統(tǒng)治(1)政治:最高統(tǒng)治者是蘇丹,既是宗教領袖,又是國家和軍隊的主宰,還是全國土地的最高所有者。(政治體制:政教合一)(2)經濟領域:15-16世紀,帝國一度經濟繁榮,首都伊斯坦布爾成為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中心。帝國控制了連接亞歐的商路,對過往商品征收重稅,東西方之間的貿易受到一定影響。阻礙了東西方文化的傳播與交流三、南亞與東亞的國家1.中古時期的印度(南亞次大陸)(1)笈多帝國:(320~540)宗教由婆羅門教演變而來的印度教得到統(tǒng)治階級支持,逐漸發(fā)展為印度的主要宗教(2)德里蘇丹國:(1206~1526)建立11世紀,突厥人入侵印度。13世紀初,在印度建立德里蘇丹國,以伊斯蘭教為國教。統(tǒng)治狀況①中央:最高統(tǒng)治者稱蘇丹,握有最高行政、立法、司法和軍事權力②地方:劃分為行省,行省總督由蘇丹任命,重要職位由穆斯林擔任宗教以伊斯蘭教為國教。影響至今民族矛盾、宗教爭端等沖突不斷2.中古時期的日本(1)興起:秦漢之際中國移民把冶鐵和水稻種植技術帶到日本,推動了日本社會的發(fā)展。(2)大化改新(封建性質的改革)①背景:6—7世紀,日本出現(xiàn)嚴重社會危機。受隋唐文化影響。②概況:646年,孝德天皇頒布改新詔書,開始改革,因其年號“大化”,史稱“大化改新”。③結果:經過約半個世紀的改革,日本模仿中國建立了中央集權國家。(3)幕府統(tǒng)治形成背景①政治:10世紀,日本的中央集權體制開始瓦解②經濟:隨著新土地的開墾,貴族、佛寺和神社廣占土地,形成莊園③武士集團的形成:莊園領主為保護財產豢養(yǎng)武士;建立12世紀末,武士集團的首領源賴朝在鐮倉建立了自己的軍事機構——幕府,并從朝廷獲得了鎮(zhèn)壓叛亂、征收賦稅等權力,日本進入幕府政治時期。鐮倉幕府(1192~1333)室町幕府(1336~1573)特點①天皇為首的朝廷只保有名義上中央政府稱號,實權由將軍為首的幕府掌握;②武士與將軍結成主從關系,成為將軍的家臣;③將軍賜予武士官職和俸祿,武士對將軍宣誓效忠、承擔納貢、兵役等義務結束德川幕府(又稱“江戶幕府”1603~1868)面對世界變局,意圖以鎖國加強統(tǒng)治,抵御外來影響。*倒幕運動3.中古時期的朝鮮(1)政權建立①7世紀末,新羅初步統(tǒng)一了朝鮮半島,模仿中國建立中央集權國家。②10世紀初,新羅人王建建立高麗王朝。(2)仿效唐制(3)李氏王朝建立:14世紀末,高麗大將李成桂自立為王,遷都漢城,改國號為朝鮮。(4)抗擊日本侵略①概況:16世紀末,日本豐臣秀吉派20萬大軍侵略朝鮮。朝鮮請求中國支援,明朝大將鄧子龍赴朝鮮作戰(zhàn),與朝鮮大將李舜臣在戰(zhàn)斗中犧牲。②結果:經過7年艱苦戰(zhàn)斗,中朝軍民取得抗擊日本侵略的勝利。(五)古代非洲與美洲一、古代非洲文明1.非洲文明開端——班圖人(西非)(1)貢獻:①農業(yè):培育出甜高粱、西瓜和棉花②畜牧業(yè):馴養(yǎng)牛,引進綿羊和山羊等③冶鐵業(yè):掌握冶鐵技術。(2)文明擴展:班圖人的活動區(qū)域逐漸擴展到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qū),到11世紀,班圖人成為當?shù)氐闹饕用?,農業(yè)、畜牧業(yè)和冶鐵技術也傳播到非洲大部分地區(qū)。2.古代東非文明(1)阿克蘇姆王國:公元前后,在今埃塞俄比亞地區(qū)興起阿克蘇姆王國。信奉基督教;4世紀,進入鼎盛時期,(2)其他國家的產生①條件:農業(yè)的進步、環(huán)印度洋貿易的發(fā)展,伊斯蘭教的傳入②表現(xiàn):10-15世紀,東非沿海地區(qū)桑給巴爾、蒙巴薩和摩加迪沙等一系列國家的興起。③經濟狀況:廣泛使用奴隸,經濟上以種植瓜果蔬菜的園藝業(yè)為主,對外貿易發(fā)達,城市繁榮。3.古代西非文明(1)概況:8—15世紀,加納、馬里和桑海等國家先后興起。(2)經濟狀況:黃金資源豐富,控制著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和黃金交易;出口象牙和奴隸,買進馬、布匹和鹽。4.古代南非文明:(1)建立:11世紀末,班圖人建立了津巴布韋國家(石頭城)(2)鼎盛:14—15世紀,津巴布韋進入鼎盛時期,包括今南非的部分地區(q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個人抵押貸款協(xié)議模板版
- 專業(yè)借款中介服務協(xié)議2024版B版
- 月度團隊總結模板
- 2025年度茶葉品牌加盟連鎖經營協(xié)議范本4篇
- 個人吊車租賃協(xié)議
- 二零二五年度跨境電商進口貿易合同樣本3篇
- 2025年度智能家居系統(tǒng)定制銷售合同4篇
- 2025年度智能交通管理系統(tǒng)全國代理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存單質押養(yǎng)老產業(yè)金融服務合同3篇
- 2024版移動通信網(wǎng)絡建設與維護合同
- 算術平方根2課件
-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期末試卷及答案【【人教版】】
- 四年級數(shù)學上冊期末試卷及答案【可打印】
- 人教版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課時作業(yè)本(含答案)
- 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方案
- 高三完形填空專項訓練單選(部分答案)
- 護理查房高鉀血癥
- 項目監(jiān)理策劃方案匯報
- 《職業(yè)培訓師的培訓》課件
- 建筑企業(yè)新年開工儀式方案
- 營銷組織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