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頜面部影像(南方醫(yī)院影像課件)1_第1頁
口腔頜面部影像(南方醫(yī)院影像課件)1_第2頁
口腔頜面部影像(南方醫(yī)院影像課件)1_第3頁
口腔頜面部影像(南方醫(yī)院影像課件)1_第4頁
口腔頜面部影像(南方醫(yī)院影像課件)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口腔頜面部影像(南方醫(yī)院影像課件)1第一頁,共71頁。面部結構包括:

上頜骨:上頜骨體,額突,顴突,上牙槽

下頜骨:體,下牙槽,升支,髁狀骨,喙突

牙:牙釉質,牙本質,牙髓,牙周膜腮腺:

第二頁,共71頁。影像檢查方法(一)X線牙齒X線攝片檢查:包括根尖片、咬翼片、咬牙牙合片及口外片,用于觀察牙尖、齒根、槽骨。上頜骨X線平片:根據觀察部位不同而采用鼻額位(Water氏位)、上頜骨側位、顱底位等。下頜骨X線平片:應用下頜骨前后位、下頜骨側位觀察。第三頁,共71頁。影像檢查方法(二)CT

橫斷面,從下頜骨下緣向上包括上頜骨全部,5mm層厚連續(xù)掃描,分別拍攝骨窗和軟組織窗。冠狀面掃描,從上頜骨前緣向后包括下頜骨后緣水平。CT增強:用于觀察舌與口底疾病。第四頁,共71頁。影像檢查方法(三)MRI矢狀、橫斷、冠狀面T1WI和T2WI,層厚5mm。MRI增強:經肘靜脈注射Gd-DTPA行橫斷面、冠狀面、矢狀面T1WI掃描。第五頁,共71頁。正常影像解剖一、牙齒X線平片牙釉質密度致密牙本質密度稍低牙骨質呈高密度線牙髓呈低密度透亮牙周膜呈線狀透光影牙槽骨牙周骨板高密度骨松質呈網格狀第六頁,共71頁。正常影像解剖CT顯示牙齒的橫斷面影像。MRIT1WI、T2WI牙髓和牙槽骨松質呈高信號強度,其他骨質呈低信號強度。第七頁,共71頁。正常影像解剖二、上頜骨X線平片:因投照位置方向不同顯示上頜骨本身和頸椎的重疊投影。CT可觀察上頜骨各部的形態(tài)及結構。MRIT1WI、T2WI顯示上頜骨髓組織呈高信號強度,而皮質骨呈低信號強度。第八頁,共71頁。正常影像解剖三、下頜骨X線平片下頜骨皮質致密銳利,松骨質呈網格狀小梁結構,下頜管呈線條狀低密度透光影。髁狀突皮質光滑致密,喙突密度稍低。CT和MRI對下頜骨顯示與上頜骨相同。第九頁,共71頁。第十頁,共71頁。正常影像解剖四、舌與口底X線側位可觀察舌面,與硬腭和軟腭間有空氣相隔,舌面圓滑,舌根止于會厭谿??诘撞拷M織較難分別,側位片可分辨口底皮膚。CT平掃可觀察舌體,舌緣和正中密度稍高,其間密度稍低組織,舌根部邊緣圓滑整齊;口底肌群呈束狀肌密度止于下頜頦部。MRIT1WI、T2WI舌肌的形態(tài)和結構優(yōu)于CT,可顯示舌體縱肌和橫肌的肌纖維走行,舌粘膜的厚度,口底肌群及間隙。粘膜T2WI高信號。

第十一頁,共71頁。右側腮腺混合瘤第十二頁,共71頁。第十三頁,共71頁。正常腮腺影像表現(xiàn)

1腮腺左右各一,位于面部兩側,外耳道前下2略似不規(guī)則錐體形,底向外側,尖向內側3富含脂肪,CT呈低密度,MR

T1WI及T2WI均為高信號4頸外動脈、面后靜脈穿越腮腺,頸內靜脈位于腺體和莖突內側。CT血管能清楚顯示,MR因流空效應呈圓點狀無信號。頜面部第十四頁,共71頁。正常頜下腺造影正常腮腺造影第十五頁,共71頁。正常腮腺第十六頁,共71頁。正常腮腺MR表現(xiàn)第十七頁,共71頁。正常腮腺第十八頁,共71頁。鰓裂囊腫概念:系由未完全退化的鰓裂組織發(fā)育而成。胚胎時期,頭部腹側有6對鰓弓,如果鰓溝和鰓囊閉合不全,則形成鰓裂囊腫或瘺管。病理:囊腫壁外層為結締組織,內層為磷狀上皮,囊內容物為混濁水樣或粘稠乳狀液,合并感染為膿液。第十九頁,共71頁。鰓裂囊腫臨床表現(xiàn):多見于兒童和青少年,男女發(fā)病率相近。其行程區(qū)自咽扁桃體窩到鎖骨上區(qū)均可發(fā)生,但以第2鰓裂囊腫常見,即下頜角下方、胸鎖乳突肌中1/3前緣。囊腫表現(xiàn)為無疼性腫塊,表面光滑,界限清楚,質軟,繼發(fā)感染則突然增大,并形成瘺管。第二十頁,共71頁。鰓裂囊腫一、X線X線平片:無異常發(fā)現(xiàn)。瘺管造影:可觀察瘺管的行徑、內口及有無分支。第二十一頁,共71頁。鰓裂囊腫二、CT/MRI邊界清楚的低密度囊性腫塊,壁薄。T1WI呈均勻低信號,T2WI高信號;增強掃描囊壁輕度強化。腫塊較大,可推移周圍組織結構如:胸鎖乳突肌、頸動脈鞘和頜下腺。繼發(fā)感染,則囊壁增厚,囊液密度/信號增高。第二十二頁,共71頁。鰓裂囊腫第二十三頁,共71頁。鰓裂囊腫第二十四頁,共71頁。第二十五頁,共71頁。第二十六頁,共71頁。鰓裂囊腫:鑒別診斷腮腺囊腫:與第一鰓裂囊腫在形態(tài)、部位上根據影像表現(xiàn)難以鑒別。囊性神經鞘瘤:多位于頸動脈間隙和咽旁間隙,較少出現(xiàn)在頜下區(qū)。囊性淋巴管瘤:呈多囊性,而鰓裂囊腫為單囊。中央有液化壞死的腫大淋巴結:邊界不清,向周圍浸潤生長,并有相關的病史,如結核、原發(fā)瘤。第二十七頁,共71頁。鰓裂囊腫:比較影像學根據臨床表現(xiàn)、典型部位及影像學表現(xiàn),本病診斷不難。CT、MRI可以顯示囊腫及鄰近結構,為本病的主要檢查方法;有瘺管而不伴腫塊的病例,瘺管或瘺道造影為基本檢查方法。第二十八頁,共71頁。造釉細胞瘤(Ameloblastoma)為最常見的頜骨牙源性腫瘤,占63.2%。來源牙板和造釉器的殘余上皮和牙周組織的殘余上皮。大小不一,無包膜,分實性和囊性兩種結構。實性呈灰白色;囊性多為大小不等囊腔,也可單囊,囊內為透明黃綠色或棕色液體,有時呈膠凍狀。第二十九頁,共71頁。造釉細胞瘤(Ameloblastoma)多見20-40歲青壯年,男女無差異80%-90%發(fā)生于下頜骨,以下頜骨體和升支交界處多見。生長緩慢,初期無癥狀,后期頜骨膨大,面部畸形、牙齒松動、移位、脫落。第三十頁,共71頁。造釉細胞瘤(Ameloblastoma)一、X線表現(xiàn)實質型表現(xiàn)為砂粒狀囊腫,密集而成細小蜂窩狀,局部骨皮質受壓變形膨隆。第三十一頁,共71頁。多房型造釉細胞瘤多房型為多個大小不等囊腔互相重疊,內見厚度不一骨隔,囊壁邊緣硬化,囊內有時見到牙齒。局部骨皮質膨隆變薄。第三十二頁,共71頁。單囊型造釉細胞瘤單囊型呈單個類圓形囊,壁硬化,不光滑,囊內密度不均,可見斑點狀鈣化,囊內無牙齒,局部骨皮質變薄膨隆。第三十三頁,共71頁。單囊型造釉細胞瘤第三十四頁,共71頁。造釉細胞瘤(Ameloblastoma)二、CT/MRI可良好觀察腫瘤的位置、邊緣、內部結構密度、局部骨皮質情況等。其囊內液體呈低密度,周圍囊壁境界清晰,呈銳利高密度囊壁。T1WI囊內液體及硬化囊壁均呈低信號強度,T2WI囊內液體信號強度增高,囊壁仍呈低信號強度,在頜骨高信號,骨髓組織對比下顯示清晰,囊間隔呈低信號強度。第三十五頁,共71頁。第三十六頁,共71頁。下頜骨

造釉細胞瘤第三十七頁,共71頁。下頜骨造釉細胞瘤第三十八頁,共71頁。造釉細胞瘤:診斷、鑒別診斷本病影像學表現(xiàn)為頜骨囊性破壞。鑒別診斷牙源性囊腫:圓形,囊內密度低,壁光滑銳利,壁硬化完整,牙根在囊腫中。骨巨細胞瘤:多房者泡沫狀,破壞區(qū)邊緣不硬化,瘤壁邊緣無分葉或切跡;單囊者瘤內少許纖細分隔,瘤壁無硬化。第三十九頁,共71頁。含牙囊腫第四十頁,共71頁。造釉細胞瘤:比較影像學X線平片對本病診斷有重要作用CT對病變觀察優(yōu)于X線平片,MRI對本病診斷特征性少,較少應用。應首選X線平片,必要時作CT。第四十一頁,共71頁。舌癌(CarcinomaofTongue)口腔常見腫瘤,占口腔癌的31.5%。多見于舌體(85%),舌腹(20%)、舌背(3%)、舌尖少見。98%為鱗癌。臨床表現(xiàn)為舌痛,腫瘤可呈潰瘍、外生及浸潤狀。腫瘤發(fā)展超越中線或侵犯口底;可致侵犯下頜骨骨質破壞、舌運動受限、固定,涎液多,進食、吞咽、言語困難。淋巴結轉移40%-80%。多見頸深上淋巴結,其次為頜下淋巴結、頸深中淋巴結、頦下淋巴結、頸深下淋巴結群。第四十二頁,共71頁。舌癌(CarcinomaofTongue)一、X線病變早期無異常發(fā)現(xiàn)。病變侵犯下頜骨時顯示局部骨質破壞。第四十三頁,共71頁。舌癌(CarcinomaofTongue)二、CT/MRI腫瘤密度減低,境界不清。T1WI見腫瘤呈均勻或不甚均勻低信號強度,境界不清;T2WI腫瘤的信號強度增高明顯。侵犯舌根時見舌根局部不規(guī)則膨突。CT增強見腫瘤區(qū)不均勻強化。頸淋巴結腫大。第四十四頁,共71頁。舌癌第四十五頁,共71頁。舌癌第四十六頁,共71頁。舌癌的診斷、鑒別診斷臨床檢查方便,確診容易。影像學檢查目的是了解病變侵犯范圍和淋巴結腫大。鑒別診斷:結核、顆粒細胞瘤、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舌結核多伴發(fā)肺結核病史,臨床檢查為邊緣厚而不規(guī)則潰瘍。顆粒細胞瘤常見于舌背和舌根,多呈境界較清楚包塊。舌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影像學表現(xiàn)與舌癌相似,診斷依靠病理學證實。第四十七頁,共71頁。舌癌(CarcinomaofTongue)比較影像學X線診斷作用有限,CT對本病的觀察不如MRI,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應首選MRI檢查。第四十八頁,共71頁。腮腺腫瘤:腮腺混合瘤

良性腫瘤較惡性腫瘤多見,占75%,以良性混合瘤最多見,約占70%病理

包膜完整,由上皮及其分泌物即粘液樣組織、軟

骨樣組織構成,又稱多形性腺瘤。10%可惡變。臨床常見30-50歲青壯年,病程長,生長緩慢常無明顯癥狀,體檢發(fā)現(xiàn)腮腺無痛性腫塊腫塊表面光滑,結節(jié)狀,活動,界線清楚頜面部第四十九頁,共71頁。腮腺惡性腫瘤常見為惡性混合瘤、粘液表皮樣癌、腺癌等。生長快,浸潤性生長,包膜多不完整或無包膜臨床:年齡較大,粘連固定腫塊,質硬,邊緣不清。易侵犯面神經、咬肌等出現(xiàn)疼痛、面神經麻痹、張口困難等。頜面部第五十頁,共71頁。腮腺腫瘤一、X線腫瘤較小時常無異常發(fā)現(xiàn)。腫瘤較大時可顯示腮腺區(qū)軟組織包塊,內可見散在鈣化。惡性腫瘤晚期發(fā)現(xiàn)下頜骨升支骨質侵犯破壞。腮腺造影見良性腫瘤區(qū)腮腺導管纖細、變直、撐開、聚攏、消失、移位等改變。惡性腫瘤見腮腺導管受壓移位、破壞、缺損、中斷及造影碘油外溢。第五十一頁,共71頁。正常腮腺造影腮腺腺瘤造影第五十二頁,共71頁。腮腺腫瘤

CT/MRI--良性:腮腺內圓形或橢圓形腫塊,邊緣光滑,密度/信號均勻CT:與正常低密度腺體分界清楚MRI:

T1WI等信號,T2WI高信號,T2WI瘤體內低信號區(qū)常為瘤體內纖維間隔和條索,極低信號為鈣化,提示為混合瘤增強后均勻強化頜面部第五十三頁,共71頁。左側腮腺混合瘤第五十四頁,共71頁。右側腮腺混合瘤第五十五頁,共71頁。左側腺混合瘤第五十六頁,共71頁。左側腮腺混合瘤(增強)第五十七頁,共71頁。左側腮腺腺淋巴瘤第五十八頁,共71頁。左腮腺脂肪瘤第五十九頁,共71頁。右側腮腺腺淋巴瘤T2WIT1WI第六十頁,共71頁。腮腺腫瘤CT/MRI--惡性:腮腺內較大體積腫塊,形狀不規(guī)則,邊界不清,相鄰脂肪或筋膜界線消失腫塊密度/信號不均,中央壞死,增強掃描后不均勻強化。頸部淋巴結轉移頜面部第六十一頁,共71頁。第六十二頁,共71頁。腮腺癌第六十三頁,共71頁。腮腺癌第六十四頁,共71頁。右側腮腺癌T2WIT1WI第六十五頁,共71頁。右側腮腺癌(冠狀面T2WI)第六十六頁,共71頁。右側腮腺癌并頸部淋巴結轉移第六十七頁,共71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