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近代山陜地區(qū)地理環(huán)境與水權保障系統(tǒng)內容提要山陜地區(qū)地處干旱、半干旱地理環(huán)境,由于水資源短缺,水權直系民生。本文圍繞水權這一主題,探討了山陜地區(qū)水權保障系統(tǒng)的運作方式、渠系間權益特點與維護原則,并指出依托灌渠這種水資源獵取形式,水資源安排一般形成灌渠、利戶兩個受益層面,對應這兩個受益層面,水權保障系統(tǒng)形成以渠系、村落為基點的地緣水權圈以及以家族為中心的血緣水權圈,兩個圈層相互交織,雜融社會習俗、社會慣性為一體,在鄉(xiāng)村社會中占有重要地位。
關鍵詞近代山陜地區(qū)地理環(huán)境水權
山西、陜西大部分地處中國干旱、半干旱地區(qū),年降雨量一般在400mm左右,在干旱缺雨的威逼下,只有贏得水資源才能獲得生存與進展的機會,為此,這里的農戶不僅將興修水利、進展?jié)补嗵嵘街陵P重要的地位,而且以維護水資源為目的形成鮮亮的水權意識和完善的水權保障系統(tǒng)。
水權保障系統(tǒng)指以管理灌渠為目的形成的水利組織與規(guī)章制度。受地理條件限制,山西、陜西僅部分地區(qū)能夠利用水源興修水渠,因此本文的論述范圍不包括兩省全部范圍,文中采納山陜地區(qū)的概念特指這些興渠引水的地區(qū)。山陜地區(qū)均有著悠久的澆灌歷史,人們不僅沿渭河、涇河、汾河等河流興修了眾多灌渠,而且依托澆灌建立起相應的水利組織、制定了系統(tǒng)的規(guī)章制度。寫于唐開元、天寶年間的敦煌文書《水部式》是詳細記載基層水利組織與管理的最早存世文獻,這部文獻通過陜西關中地區(qū)白渠、藍田新開渠等水渠記述了基層水利組織的構成、職能,為我們供應了水權社會的基本材料。隨著山陜地區(qū)農業(yè)生產的進展,時至近代很多民渠或官督民辦澆灌工程相繼消失,在繼承舊有規(guī)章的基礎上,以保障自身用水權益為焦點,無論渠系還是農戶均在水利保障系統(tǒng)之上附著了多元的社會關系,各種關系與利益需求交織在一起,構架出鄉(xiāng)村社會最簡單的層面。這些問題成為洞察中國鄉(xiāng)村社會運行特征的重要切入點,近年涉及北方鄉(xiāng)村社會的討論相繼問世,其中黃宗智、杜贊奇等西方學者以及鄧小南等中國學者相繼留意到北方鄉(xiāng)村水利組織實際操縱者的社會屬性①,無疑這些討論拓展了熟悉鄉(xiāng)村社會的層面。與鄉(xiāng)村水利相關,本文旨在通過解讀半干旱地區(qū)地理環(huán)境與山陜地區(qū)水權保障系統(tǒng)的關系來熟悉鄉(xiāng)村社會。由于各類水利組織與渠規(guī)、水則均是在歷史基礎上進展起來的,因此本文雖將論述核心集中在人清以來至民國三百多年的時段內,但個別互有沿承關系的事例也會溯及稍早一些時代。
近代山陜地區(qū)水權保障系統(tǒng)的生成與運行均與地理環(huán)境相關,在半干旱地區(qū)水資源短缺的地理環(huán)境下,水權保障系統(tǒng)的生成在于保障農戶獲得水資源,因此農戶獲得水資源的途徑與水資源安排形式打算了水權保障系統(tǒng)的利益取向與運行規(guī)章。在灌渠這種水資源獵取形式中水資源安排一般形成渠系、利戶兩個受益層面,對應這兩個受益層面,水權保障系統(tǒng)形成以渠系、村落為基點的地緣水權圈以及以家族為中心的血緣水權圈,兩個圈層自成體系,又相互交織。當代表渠系的地緣水權圈與共享水源的其他渠系發(fā)生水權爭吵時,隸屬于這一灌渠的全部血緣家族與渠系的共同利益完全全都,他們既是爭吵的參加者,也是最終的受益者;而同一灌渠內不同農戶之間發(fā)生水權爭吵時,以家族為核心的各個血緣水權圈為了維護自身獵取水資源的權益,往往成為相互對立的水權代表者。長期以來山陜地區(qū)的水權保障系統(tǒng)圍繞地緣、血緣兩個水權圈建立了一套社會掌握體系,時至近代隨著人口增殖與水資源短缺,這里的水權保障系統(tǒng)已不僅僅限于澆灌管理本身,由于水資源直系民生,灌區(qū)之內水權重于政權,又融于政權,包涵在其中的不僅有環(huán)境因素,而且雜融社會習俗、社會慣性為一體,左右基層社會的運轉,掌控基層社會的秩序。
正由于近代山陜地區(qū)水權保障系統(tǒng)系之于水利,又超乎水利,透視水權的運作過程,不僅可以了解半干旱地區(qū)水資源安排規(guī)章,而且有助于熟悉中國北方鄉(xiāng)村社會運行特征,基于這樣的緣由,針對近代山陜地區(qū)水權保障系統(tǒng)涉及的利益層面與組織結構,本文選擇了渠系、家族兩個不同的受益層面,重點探討水權背景下的鄉(xiāng)村社會。
一、渠系水權的維護與地緣水權圈
本文所使用的渠系概念指總灌渠的不同渠段或同一水源灌渠中的支渠,渠系概念之下渠段與支渠所指雖然不同,但在水權背景下卻具有相像的地緣特征,它們同處于水資源分割中的第一過程。灌區(qū)不同水資源安排的層級也有區(qū)分,但無論怎樣的層級,渠系所在地域在第一分割過程獵取的資源份額對于下一分割層級乃至于最終落實到農戶的澆灌量起著打算作用,正由于這一緣由,以地緣為核心維護渠系水權成為近代山陜地區(qū)水權保障系統(tǒng)建立的第一層面水權圈。在這個層面中渠系概念下總灌渠的不同渠段以及同一水源灌渠中支渠與支渠間的資源分割形式、權益維護原則仍有所差異,為此本文就兩種狀況分別進行論述。
————————————
①[美]黃宗智:《華北的小農經濟與社會變遷》,中華書局2000年版,第53—56、243—247頁;[美]杜贊奇著、王福明譯:《文化、權力與國家——1900—1942年的華北農村》,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83—86頁;鄧小南等:《洪洞介休水利碑刻輯錄導言》,黃竹三、馮俊杰等:《洪洞介休水利碑刻輯錄》,中華書局2022年版,第28—46頁。
(一)各渠段水權的維護與水權利益圈
山、陜兩省興渠以來留下大量渠冊、水規(guī),這些資料為我們供應了端詳?shù)鼐墝用嬲莆账畽嗟囊浴E喐黝惽?、水?guī),包含在其中的基本原則可歸為以渠長為核心的基層管理體系,以水程、水序為本的資源掌握原則以及以“夫”為單位的經濟攤派形式①,此三位一體的渠規(guī)、水則既是通渠管理的要則,也是維護渠段水權的基點。由于渠段間與水源距離不同,整條灌渠雖然共享一處水源,但事實上上下游之間的利益取向與水權要素完全不全都。灌渠的上游渠段是資源的擁有者,卻不是灌渠的興建者;中下游渠段是灌渠的興建者,卻不是資源的擁有者,在上下游間資源全部與資源開發(fā)的交易中,上游渠段依托出讓資源獲得了無償使水的權益;中下游渠段憑借興渠中的預付資本與擔當渠道維護工費的承諾獵取了持續(xù)使用水資源的保障。針對渠段間各自的利益取向,山陜地區(qū)各灌渠在制定渠冊、水規(guī)時進行了充分思索,并形成了為基層社會習慣上認同的條文,通行于各渠段。
1.“拘束使水,永不興工”的上游過水村
上游過水村指灌渠水源所在處,“拘束使水,永不興工”是這一渠段的特權,通過這一特權上游渠段不僅不必遵循計時、計量使水的定規(guī),而且免除了興工出夫的經濟義務,依托出讓資源享有無償使水的資格。山陜地區(qū)各類渠冊中均有上游渠段“拘束使水,永不興工”特權的記載,其中《洪洞縣水利志補》收錄的相關記載最多?!逗槎纯h水利志補》為山西省洪洞縣知縣孫奐侖于民國6年主持編纂的洪洞縣地方水利資料,資料涉及分布在洪洞縣境內的40多條渠道歷年渠冊、水規(guī)、水案碑文等文件,這些渠冊、水規(guī)、碑文成為我們今日解讀山陜地區(qū)水權保障系統(tǒng)的寶貴資料。被《洪洞縣水利志補》收錄在內的有一樁由平陽府知府審定的水案碑記,據碑記所載,這樁水案緣起于康熙四十八年通利渠趙城段馬牧、石止、辛村三村聲稱擁有“拘束使水,永不興工”的特權,而拒不履行照地畝出夫的違規(guī)大事。依據水程、水序計時、計量使水是半干旱地區(qū)水資源短缺環(huán)境下水資源安排的基本原則,被視為水規(guī)中最重要的部分;而以“夫”為單位的經濟攤派形式則是利戶用水的經濟償付形式與灌渠管理資金的主要來源,這兩項是上游過水村以外渠段必需遵守的規(guī)章。正由于這樣的緣由,針對馬牧三村的違規(guī)行為平陽府判詞中提出這樣的質疑:“查趙邑登臨、安定、好義三村系本渠上流村分,不在本渠十八村轉輪之限,故得任便使水。不識馬牧、石止、辛村上三村隨例使水,從何而有?”②解讀這段碑記有必要了解通利渠的基本狀況。通利渠源于趙城,跨趙城、洪洞、臨汾三縣,全長百余里,水案提及的登臨、安定、好義以及馬牧、石止、辛村等村雖然均位于灌渠上游渠段,但“通利渠歷代相沿在汾西縣之施家莊、趙城縣之南北石明、稽村、李村、好義、安定、登臨等處河灘引水”,登臨、安定、好義均為過水村,是灌渠水資源的擁有者,“故得任便使水”。在缺水的地理背景下,山陜兩地水權保障系統(tǒng)制定的任何一項條規(guī),均包含著明確的權益關系。灌渠興建的先決條件是水源,而擁有水資源的上游過水村同意引用水源絕不是無償?shù)模熬惺顾?,永不興工”既是灌渠對上游過水村的
————————————————
①關于這一問題本人已在《近代山陜地區(qū)水權與管理》中全面論述,此文待刊于《文史》。
②《平陽府正堂加三級記錄六次董奉撫部院批定臨汾、洪洞、趙城三縣十八村自下往上使水永不違例碑記》,孫煥侖:民國《洪洞縣水利志補》,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0—52頁。
回報,也是過水村依托水資源贏得的無償使水權益。而水案的當事者馬牧、石止、辛村卻不同,他們雖處上游卻不是過水村,不擁有灌渠水源,因此《通利渠渠冊》載渠水“澆灌趙城縣之石止、馬牧二村,洪洞縣之辛村、北段、南段、公孫、程曲、李村、白石、杜戍八村,臨汾縣之洪堡、南王、太明、閻侃、吳村、太澗、王曲、孫曲八村”①,包括馬牧、石止、辛村在內的十八村均為灌渠的使用者,不是水源的擁有者,自然沒有資格享有“拘束使水,永不興工”的特權。
《通利渠渠冊》所載康熙四十八年通利渠趙城段馬牧、石止、辛村違反水規(guī)一案為我們熟悉上游渠段權益供應了資料,“拘束使水,永不興工”是上游過水村落憑借出讓水資源而贏得的特權,這份特權不僅通行于通利渠,幾乎山陜地區(qū)較大的灌渠都有這樣的事例,如《晉祠志》中有關晉水灌區(qū)的記載屢屢提及上游過水渠段“無程可計”之規(guī)。以晉祠難老泉為水源的晉水是山西境內另一處重要灌渠,“晉水源出晉祠”,“一源分為二瀆,北瀆一派名海清北河,南瀆分為三派:曰鴻雁南河,曰鴛鴦中河,曰陸堡河”。②這里所載的“四河而分之為五”實際是五條灌渠,五條灌渠之上,晉祠泉源所經三村,被稱為總河,為上游過水村。正由于“晉祠總河地居上游”,“水從晉祠發(fā)源”,故“經過總河所管之地界,河渠挨次先灌,是以有例無程,既不出夫,亦不納糧”。至于總河渠道必需修理時,“皆四河出夫效力”③。晉水灌區(qū)為過水村——總河制定的各項優(yōu)免政策同樣使這一渠段具有“拘束使水,永不興工”的特權。
在山陜地區(qū)水資源短缺的環(huán)境背景下,灌渠的存在維系著沿渠百姓生存進展的機會,因此灌渠內上游渠段獲得的用水特權,絕不是憑空得到的,特權構成的背后存在著制約全渠的利益。
2.下游渠段制約上游的灌渠管理方式
灌渠中下游渠段不占有水源,卻是渠道的修建者與主要用水地段。中下游贏得用水權利憑借的是修渠時投入的預付資金、勞力,以及水渠建成后以照地出夫形式不斷追加的修理、管理費用,可以說水渠的存在與中下游渠段這一切投入直接相關。中下游渠段付出一切財力、人力的目的在于獲得用水權利,但事實上由于水源掌握在上游過水村手中,中下游渠段付出資財,并不肯定就有持續(xù)使水的保障,特殊在農作物需水季節(jié)與旱年,使水就更失去保障。因此灌渠中下游渠段出于維護水權的需要,必需實施通過管理手段與渠法、水規(guī)形成中下游制約上游的機制,其中出身于下游的渠長監(jiān)督上游執(zhí)行水規(guī),履行先下后上的水序是重要的舉措之一。
(1)渠長人選的地緣特征與中下游水權保障
渠長人選的地緣特征與渠段的權益特性直接相關。渠長是山陜地區(qū)灌渠管理系統(tǒng)中的核心與水規(guī)的主要監(jiān)控者,他的職責不僅在于維護灌渠正常運行,而且重在監(jiān)督水規(guī)的執(zhí)行。水規(guī)的執(zhí)行雖然涵括全渠,但上游渠段卻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上游過水村雖然擁有水源,但通過“拘束使水,永不興工”的權益交換,水源已成為全渠共享資源,這時上游過水村與中下游村落一樣必需遵守灌渠的水規(guī)。渠段的差異打算上游過水村需要遵守的是定時、定量依規(guī)放水;中下游履行的則是照地畝出夫的責任,在灌渠上下游擔當?shù)呢熑沃?,明顯上游依規(guī)放水打算著全渠的正常運行。由于水資源短缺,事實上上游渠段依仗掌握水源的優(yōu)勢,即使在平常也難保證依規(guī)行事,值干旱缺雨季節(jié),過水村自身用水尚且不足,依照水規(guī)放水入渠就更成為虛文,每逢這樣的季節(jié),不僅整個灌渠關注的焦點在上游,而且渠長管理與監(jiān)控的主要方面也在上游。無論平常,還是旱季,掌握了上游,就等于為全渠贏得了水源,在權益的制衡中,誰能有效地掌握上游?明顯權益保障率最低的渠段最具能動性。對于整個灌渠下游距水源最遠,也最有可能因上游不依規(guī)放水而得不到澆灌,渠長出自這里將自身利益與渠段利益結合,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達到下游制約上游的目的。
————————————
①《通利渠渠冊》,孫煥侖:民國《洪洞縣水利志補》,第37—49頁。
②[清]劉大鵬:《晉祠志》卷31,“河例2”,山西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585—600頁。
③[清]劉大鵬:《晉祠志》卷32,“河例3”,第601—620頁。
渠長人選來自下游渠段的原則通行于山陜兩地各大灌渠,《洪洞縣水利志補》所錄《南霍渠渠冊》規(guī)定:“渠長下三村充當,馮堡、周村、封村周歲輪番?!薄肚迦浴芬?guī)定:“逐年保舉渠長、渠司,則于下、中二節(jié)夫頭內,選保平素行止正直無私、深知水利、人皆鄙視者充當?!薄堕L潤渠渠冊》規(guī)定:“渠長系下三村勾當,以四年為率,自古縣村應當一年,蜀村應當一年,董寺當一年,依自來番次,上下交代勾當?!睂τ谇L人選的限定地域稍加分析,就會發(fā)覺無論被稱為下三村,還是下、中二節(jié),這些村落均位于灌區(qū)的下游,由此看來灌區(qū)下游是推選渠長人選的限定區(qū)域。渠長人選主要限定在灌區(qū)下游的習慣,也可見于陜西關中地區(qū),在1998年赴涇陽考察中,涇陽縣水利局白爾恒提到冶峪河灌區(qū)歷來有由下游出任渠長的慣例。涇陽縣龍泉鄉(xiāng)蘇家村七旬老人蘇世廉述及五十多年前舊事,也講到冶峪河灌區(qū)內仙里渠渠長由最下游的村落鐵李村出任,而我們對鐵李村七旬老人李鏞的訪談中,也證明蘇世廉老人所講的不誤。李鏞老人告知我們仙里渠正渠長出自鐵李村,另有兩名副渠長則由上游村落出任。
渠長是農戶以及灌區(qū)水權的維護者,一些流程較短的小渠雖然沒有明顯的上下游之別,流程內渠長出自哪一村落仍舊非常重要?!逗槎纯h水利志補》錄《清水渠渠冊》,記述了清水渠灌區(qū)所在李衛(wèi)村分為東西永寧兩社,雖然范圍不大,談不上上下游之別,但仍舊需在渠長的設置上體現(xiàn)出水權利益的地域性。渠冊規(guī)定:“每年李衛(wèi)村兩社,各僉舉渠長一人,一正一副。東正西副,西正則東副”相互牽制。同樣的事例在《清澗渠渠冊》中也可看到,清澗渠位于洪洞縣城關四周,據其《渠冊》所載,“其值年渠長著西關、南關兩社遞年簽舉。如西關人輪應正長,其副渠長舉南關人充膺;南關人應輪正渠長,則舉西關人充副渠長。至巡水夫頭,亦分上下游兩節(jié)派撥,上節(jié)地內巡夫,著下節(jié)地戶充膺;下節(jié)地內巡夫,著上節(jié)地戶充膺。”山、陜兩地對于類似清水渠、清澗渠這樣流程較短、面積較小的灌區(qū)實行了與大渠不同的規(guī)章,假如說大渠渠長一職是立足于下游——這一被動者的利益,側重于對于上游的監(jiān)督,并協(xié)調整個灌區(qū)水權的話,那么與清水渠等相類似的小渠,則因上下游不甚分明,實行了共同監(jiān)督、共同管理的形式,通過來自不同空間正副渠長的輪番出任,保障了整個灌區(qū)的水資源分割。
(2)先下后上的行水次序與水權分割
水序為澆灌次序,即灌區(qū)內各個方位或渠段,誰先誰后的問題。山、陜兩省基本實行先下后上的澆灌水序,即每一個水程均從水渠下游開頭,漸漸向上游推動。這樣的水序是半干旱地區(qū)水資源短缺,確保灌區(qū)各段完成受水過程、保障下游權益以及灌區(qū)整體秩序的需要。先下后上的水序在山、陜兩省各類文獻中均有記載,其中《洪洞縣水利志補》所錄《通利渠渠冊》載:“通利渠澆灌臨、洪、趙三縣十八村,自臨汾縣西孫村,根據分定水程時刻,從下實排,趲上澆灌興工地土,至趙城縣石止村,周而復始?!薄独麧汕浴份d“自下而上實排澆灌”?!肚迦浴芬?guī)定“自來行溝使水,自下而上”?!稄V利渠渠冊》“自來從下接村分澆地土”?!肚鍧厩浴贰白韵露陷喎瑵补唷??!冻鐚幥浴贰捌匠J顾韵露稀?。①與洪洞縣相像,陜西多數(shù)灌渠也采納先下后上的水序,如涇陽縣高門渠“每月初一日子時起水,從下而澆灌至于上,二十九日亥時盡止”②。民國年間制定的《龍洞渠管理局涇、原、高、醴四縣水利通章》載各斗用水時刻均為“自下而上”?!肚逵釉闯吻洝芬灿羞@樣的規(guī)定,即“凡水之行也,自上而下;水之用也,自下而上”。③《涇渠用水則例》載:“用水之序,自下而上,最下一斗,溉畢閉斗,即刻交之上,以次遞用。斗內諸利戶各有分定時刻,其遞用次序亦如之,夜以繼日,不得少違?!雹苡捎谧韵露系乃蚴蔷S護灌區(qū)秩序、保障全渠利益的最佳選擇,因此山陜兩地大多灌渠采納這種水序。
自下而上的水序雖然被各灌區(qū)列入渠規(guī)、水冊,為灌區(qū)共同遵行,但在大旱缺水年份往往消失上游破壞渠規(guī),搶先澆灌農田的現(xiàn)象。每當搶水大事發(fā)生,必定會引起下游渠段不滿,并由此屢屢導致水事糾紛乃至于械斗。對于水事糾紛,《冶峪河云陽鎮(zhèn)設立水利管理局議案》中的一段文字講的非常精彩:“涇原、高陵等縣,民氣素稱怯懦,獨于爭水一事,糾眾械斗不愿少讓,動輒千百為隊,血戰(zhàn)肉搏?!倍獞?zhàn)肉搏的起因又均與違反水序相關,“上流之上下王公渠,以形勢所在,橫行截奪,用水不按定時,引水不按定量,且與二渠之間又開小渠九道,用灌旱田。”“冶河水量,本不甚宏,經該數(shù)處一再裁奪,下流各渠往往點滴不得,名為水田,無異石田?!薄跋铝鞲髑?,恒無水可得也,遂不惜相率走險,斗諸原而嘩諸庭,歲無寧日。一人縣境,問其械斗,則爭水十居其九;問其訴訟,則水案十居其八。偶遇天旱,相爭尤烈。”⑤這樣的經受如今還留在涇陽縣一些老人的記憶中,1998年涇陽縣馬家村江福昌老人講到:“當年位于下游的高門渠、天津渠人常去下王公渠械斗,參與的人許多,渠道兩側都是人,械斗中更顧不上是不是親戚,當?shù)赜芯渌自挕呱喜徽J姑舅’?!?/p>
山陜兩地各灌渠上、下游雖同飲一渠水,但因各自需要維護的權益不同,分屬于兩個地緣水權圈。在上、下游所處的地緣水權圈中,上游水權圈“拘束使水,永不興工”的權益始終具有肯定的保障,這樣的保障雖然是在興渠之初即已獲得,但并沒有因灌渠建成、使用而有所損害,其緣由相當明白,水源的隸屬雖然從過水村轉為全渠共有,但渠水源于上游這一事實始終沒有轉變,就由于這一簡潔的事實,只要灌渠存在一天,上游過水村就會享有無償使水的特權;與上游不同,中下游水權圈的權益卻因上游過水村無視水規(guī),逾越水程,截流用水而時時受損,面對獵取資源的被動性和無保障性,中下游渠段在制定先下后上水序的同時,確定渠長人選由下游出任,就是試圖通過管理機制監(jiān)控上游違規(guī)行為,正常年份這樣的監(jiān)控基本起到維護渠道運行的作用,值生存面臨威逼的早年,渠長代表的中下游水權圈的監(jiān)控幾乎失去作用,隨著灌渠正常運行秩序的破壞,械斗等非正常維護水權的行為就派上了用場,對于缺水的山陜兩地,水權就是生存權,為了活下去,沖上去參與械斗的農夫以渠段為界形成清晰的陣線,水權的地緣性通過受益人的利益屬性再度顯示出來。
——————————
①上引各渠水冊,均出自民國《洪洞縣水利志補》。
②劉絲如:《劉氏家藏高門通渠水冊序》,白爾恒、[法]藍克利、[法]魏丕信編:《溝洫佚聞雜錄》,中華書局2022年版,第13頁。
③《溝洫佚聞雜錄》,第61頁。
④宣統(tǒng)《涇陽縣志》卷4,“水利·涇渠用水則例”,第251—278頁。
⑤劉屏山:《治峪河云陽鎮(zhèn)設立水利管理局議案》,民國《清峪河各渠記事簿》,見《溝洫佚聞雜錄》,第117—119頁。
(二)支渠間水權的維護與水權利益圈
由于水資源短缺,山陜一帶灌渠水源每安排一次就會形成一次權益分割,同時也會消失一種水權維護方式。渠系概念之下不僅各渠段間存在水權維護方式的差異,支渠間也同樣有各自的權益與資源安排份額,維護這些權益以支渠為核心再度形成有別于渠段的地緣水權圈。
支渠渠際間分水量是保障支渠權益的基本問題,霍泉、難老泉兩大灌渠分水過程是解讀這一問題的典型案例?;羧挥谏轿魇『槎纯h境內,為洪洞、趙城兩縣灌渠的水源,兩縣利用泉水興建水利灌渠的歷史可溯及唐代,分水方案大約形成于金代。據刻立于金天眷二年的《都總管鎮(zhèn)國定兩縣水碑》所載:平陽“府東北九十余里,有山曰霍山。山陽有泉,曰霍泉,涌地以出,派而成河。居民因而導之,分為兩渠,一名南霍,一名北霍。兩渠游趙城、洪洞縣界而行,其兩縣民皆賴澆灌之利以治生也?!北彼螒c歷五年兩縣發(fā)生水事糾紛,官方調整后確定“趙城縣人戶合得水七分,洪洞縣人戶合得水三分”①,雖然日后兩縣仍舊存在水訟,但七、三分水比例始終沒變。與洪洞、趙城分水相像,晉水也存在同樣分水現(xiàn)象。《晉祠志》載:晉水“源出懸饔山麓晉祠難老泉”?!半y老泉水初出之處,甕石為塘,中橫一石堰,鑿圓孔十,為東西分水之限。其東西又橫一石,名人字堰,為南北分水之限。北七孔,分水七分,所謂北瀆是也,東流名北河;南三孔,分水三分,所謂南瀆是也,下有伏流,南流分三河,曰南河、曰中河、曰陸堡河。其西水未分之處,名金沙灘?!雹陔y老泉人字堰所分南北瀆與洪洞、趙城同樣,也實行三、七分水形式,而南三北七。
——————————————————
①黃竹三、馮俊杰等:《洪洞介休水利碑刻輯錄》,第4—5頁。
②[清]劉大鵬:《晉祠志》卷30,“河例1”,第567—583頁。
以上兩項分水事例,前者以縣域為界,后者以灌渠為界,兩者的空間屬性雖然不同,但通過分水而保障以支渠為核心的地緣區(qū)域內水權的目標是共同的。分水方案一旦確定,各自區(qū)域內的水資源份額也就固定下來,并成為下一步再安排的基礎。正由于分水方案打算著灌區(qū)以及農戶的利益,因此逾越分水方案而導致的水事糾紛時常發(fā)生。金天眷二年刻立《都總管鎮(zhèn)國定兩縣水碑》的起因原本就與洪洞、趙城兩縣水事糾紛相關,雖經官方確定兩縣為三、七分水,但無視分水方案的用水糾紛時有發(fā)生。明隆慶二年刻立的《察院定北霍渠水利碑記》載:這一年趙城縣“王廷瑯將壁水等石盡行掀去,將渠淘深,水流趙八分有余,洪二分不足,致旱田苗,國賦民食,兩無資賴”。不但引起洪、趙兩縣水爭,而且驚動官府。清雍正四年刻立的《建霍渠分水鐵柵詳》載:最初確立洪、趙兩縣三、七分水方案時,由于“南渠地勢洼下,水流湍急;北渠地勢平坦,水流紆徐,分水之數(shù)不確,兩邑因起爭端,哄斗不已,于是當事者立限水石一塊……安南霍渠口,水流有程,不致急瀉。又慮北渠直注,水性順流,南渠折注,水激流緩,于北渠內南岸,南渠口之西,立攔水柱一根,亦曰逼水石……障水西注,令入南渠,使無緩急不均之弊。”雍正初年,兩縣再次發(fā)生水爭,“洪民將門限一石擊碎,趙城令江承諴連夜復置,隨置隨擊。趙民也將分水石拔去”①,進而導致更大的糾紛。這兩通石碑碑文所記均是金天眷年間洪趙三、七分水以后最大的水事糾紛,事實上不見記載的小規(guī)模爭斗更是時有發(fā)生。
我們在論述渠段間水權生成時曾指出,無論上游還是下游,每一分權益都不是平白無故得來的,支渠間的水權分割也同樣如此。既然這樣,分屬于霍泉與難老泉的兩條支渠如何能形成三七分水這一相差懸殊的分水結果呢?對于這一分水結果《晉祠志》留下這樣的傳奇:晉祠難老泉“石塘分水之日,南北紛爭,置鼎鑊于泉邊,以能赴入者為勝。北河人赴入,遂于非常之中分水七分,南僅分水三分。”除赴人鼎鑊之外,晉祠一帶還流傳著類似如沸油取錢這樣的故事。好玩的是我們在對霍泉進行考察時,談及洪洞、趙城三七分水時,也聽到了相同的故事,莫非山陜一帶灌區(qū)分水過程真的發(fā)生過如此慘烈的故事嗎?其實《晉祠志》在記述了赴入鼎鑊的傳奇之后,對難老泉南北渠三七分水又作了說明:“夫北瀆之水雖云七分,而地勢軒昂,其實不過南瀆之三分。南瀆雖云三分,而地勢洼下,且有伏泉,其實足抗北瀆之七分,稱物平施分水之意也,傳言何足為信?”《晉祠志》這番記述幫我們熟悉了三七分水的實質?,F(xiàn)代水文學告知我們渠道流量的計算公式為:流速×橫截面積,而流速又與地形相關,因此地形平緩的支渠若想獵取與陡急支渠同樣的受水量,只有在增加渠口進水量的前提下才能實現(xiàn),三七分水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實現(xiàn)的。地處平緩地帶的北渠獲得七分水,地勢陡急的南渠獲得三分水,由于南北渠流經地區(qū)地貌形態(tài)的差異,南渠渠口進水量雖僅三分,但因流速快,流量也大,故兩渠實際獲得的水量基本相等。正由于南、北兩渠實際獲得水量相近,澆灌田畝也相差無多,其中“北瀆灌田凡一百七十余頃;南瀆灌田凡一百四十余頃”。
分水量打算夫銀的數(shù)額,在三七分水的背景下,南北渠澆灌田畝數(shù)額雖然相近,經濟負擔卻不同,夫銀等歸屬于渠道管理費之內的各項費用也同樣依三七交納,“祠宇亭榭凡有傾圮,必鳩工庀材以輔葺之,除官款募化之工外,四河人黟工公修,按分水之法,北七南三攤派經費?!苯邮苓@樣的攤派,對于分水七分實際只獲得五分水的北渠并不情愿,對此清代就有人指出:“南瀆所灌之田較之北瀆才減三十頃耳,而修葺祠宇工費乃按北七南三之例派攤,則失公正之道矣!即如工費錢一千緡,南瀆之田共攤三百緡,而以一百四十余頃田按畝攤派之,每畝出錢二十文即足其數(shù)。若北瀆則攤七百緡,而以一百七十余頃田按畝攤派之,每畝出錢四十文乃足其數(shù)。僉為晉水澆灌之田,而在南者如此,在北者如彼,事不均平,一何至斯!”②雖然有這樣的埋怨,但三七分水始終實行如初,可見山陜地區(qū)的農戶無論付出如何,更重視最終獲得的水權份額。在三七分水的原則下,雖然分水七分的北渠預付的興渠費用與夫銀均高于南渠,卻贏得了與南渠全都的受水量。
支渠水量既是灌渠水資源第一層面分割的結果,又打算著下一層次受水單元的分水份額,因此用水農戶非常關注這一層次的分水結果。通過霍泉、難老泉的分水事例,我們不難看出山陜一帶農戶更注意實際受水量的多少,為了贏得實際受水量可以付出各種代價,正由于這樣的代價之大,才會留下赴入鼎鑊的傳奇。另一方面水權的大小也不會因某一支渠加大投入成本而無限增大,支渠間實際受水量基本持衡就是投入成本的極限,雖然不見文字,但事實上享有等量權益是山陜地區(qū)渠際間分水的基本原則。
————————————————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設備融資還款合同
- 2024版二人合伙協(xié)議書簡單一點
- 2024年美甲店與美容師用工合同
- 2024年足浴店項目合作合同3篇
- 2024年門頭翻新施工合同
- 2025年度園林綠化工程鏟車租賃及生態(tài)保護協(xié)議2篇
- 2024年朋友間借款協(xié)議
- 2024年面料原材料批發(fā)與分銷合同3篇
- 2025年度智能停車設施施工合同示范文本3篇
- 2024年高端咖啡廳合伙經營及利潤分配合同一
- 10以內口算題每頁50道
- YBT 6273-2024《蘭炭機械強度測定方法》
- 【云南省中藥材出口現(xiàn)狀、問題及對策11000字(論文)】
- 服裝板房管理制度
- 醫(y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檔案(姓名+工號)
- 機加工工作計劃安排
- 習慣性違章培訓
- 河北省石家莊市橋西區(qū)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地理試卷
- 河北省興隆縣盛嘉恒信礦業(yè)有限公司李杖子硅石礦礦山地質環(huán)境保護與治理恢復方案
- 第七章力與運動第八章壓強第九章浮力綜合檢測題(一)-2023-2024學年滬科版物理八年級下學期
- 《工程造價管理 第2版》 課件 第一章 工程造價管理概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