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路面設計施工圖說明【完整版】_第1頁
2022年路面設計施工圖說明【完整版】_第2頁
2022年路面設計施工圖說明【完整版】_第3頁
2022年路面設計施工圖說明【完整版】_第4頁
2022年路面設計施工圖說明【完整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年路面設計施工圖說明【完整版】路面設計施工圖說明LMB-1二郎山隧道引道病害處治工程路面補充設計第1頁共5頁路面設計說明1、設計依據(jù)5、主要路面材料1。1中華人民共和國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公路工程部分,2002年版;5.1水泥1.2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yè)標準《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B01—2003;用于水泥混凝土面板及水泥穩(wěn)定碎石基層,采用大廠旋窯生產的普通硅酸鹽水泥或道路1。3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yè)標準《公路自然區(qū)劃標準》JTJ003—86;硅酸鹽水泥,均需外購。1.4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yè)標準《公路工程集料試驗規(guī)程》JTGE42—2005;5.2粗集料1。5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yè)標準《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規(guī)范》JTGD40-2003;用于水泥混凝土面板及水泥穩(wěn)定碎石基層,采用硬質巖石或者河卵石(卵石粒徑?8cm)1。6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yè)標準《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guī)范》JTJ034-2000;加工的碎石。1.7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yè)標準《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F30—2003;5.2細集料用于水泥混凝土面板及水泥穩(wěn)定碎石基層,采用天然砂(中、粗砂)。2、設計標準5。 3水:人、畜飲用水。2。1公路等級以及路面結構類型:6、 路面結構組合設計公路等級:二級公路;路面類型:水泥混凝土路面;6.1、土基模量:根據(jù)沿線的土壤、地質、水文條件,并參照原施工圖設計文件,取土基2.2設計標準軸載:以雙輪組單軸載100KN為標準軸載,表示為BZZ-100;模量E,30Mpa。02.3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基準期:20年;6.2、路面結構22.4自然區(qū)劃:路線經過地區(qū)屬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區(qū)劃?5區(qū)。路面基層挖補面積大于等于100m時,路面結構設計為:23cm水泥混凝土面板+30cm水泥穩(wěn)定碎石基層.新、舊水泥混凝土板塊橫向接縫處應按規(guī)范要求設置傳力桿,縱向接縫處3、《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公路工程部分)執(zhí)行情況土板下20cm(詳見新舊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縫設計圖).條關于“混凝土設計彎拉強度”的規(guī)定。2路面基層挖補面積小于100m時,路面結構設計為:23cm水泥混凝土面板+20cm貧混3。2、基層:執(zhí)行《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guī)范》(JTJ034—2000)中3。1.5條“施工氣溫要凝土基層.新、舊水泥混凝土板塊接縫處,應按規(guī)范要求設置傳力桿和拉桿(詳見新舊水泥求”、3.1.7條、3.3.1條關于壓實度及7d浸水抗壓強度的規(guī)定.混凝土路面接縫設計圖)。4、沿線自然條件6.3、各結構層材料設計參數(shù)見表6-14。1地理位置設計參數(shù)取值表表6—1項目位于四川盆地西部邊緣邛峽山系,屬于四川盆地與青藏高原兩大地貌單元過渡的邊抗壓模量15?劈裂強度彎拉強度彎拉彈性模量序號結構層材料類型緣山區(qū).(MPa)(MPa)(MPa)(MPa)1水泥混凝土4.5290004.2氣候特征2水泥穩(wěn)定碎石基層12000o6測區(qū)年降雨量1500mm,雨日多,地表植被茂盛,土體濕潤,路基十濕類型以潮濕為主。鼻尊,劃札讓陽**yaaf—!■s.I:,#W-*V** ■V-r■■日— __2007年09月LMB—1二郎山隧道引道病害處治工程路面補充設計第2頁共5頁330土基1%,碎石中粒徑小于0。075mm的石粉含量不大于1%,軟弱顆粒含量不大于5%。碎石應按6.4、各結構層設計彎沉檢驗值見表6—2:表7-2控制級配。結構層頂面設計彎沉檢驗值表6—2粗集料級配范圍表7-2結構層設計彎沉檢驗值(0。01mm)通過下列方孔篩(mm)的質量百分率(%)粒徑(mm)88水泥穩(wěn)定碎石基層31.526。519169。54。752.36路基3104。75?26.510095?10060?7530~5010?300?100?5注:路基頂面彎沉檢驗值為非不利季節(jié)彎沉檢驗值,水泥穩(wěn)定碎石基層頂面彎沉檢驗值為不利季節(jié)7。1.3細集料:采用粗集料軋制碎石過程中的石屑和天然砂,質地應堅硬、耐磨、潔凈無彎沉檢驗值。污染,含泥量不大于2%,硫化物及硫酸鹽含量(折算為SO)不大于0。5%,細集料級別應37、材料要求不低于II級.7。1水泥混凝土路面7.1。4水:采用可飲用水。7。1.1水泥:采用大廠旋窯生產的道路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其28天抗壓強度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其28天抗壓強度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其28天抗壓強度2水泥穩(wěn)定碎石基層12000o6測區(qū)年降雨量1500mm,雨日多,地表植被茂盛,土體濕潤,路基十濕類型以潮濕為主。鼻尊,劃札讓陽**yaaf—!■s.I:,#W-*V** ■V-r■■日— __2007年09月LMB—1二郎山隧道引道病害處治工程路面補充設計第2頁共5頁330土基1%,碎石中粒徑小于0。075mm的石粉含量不大于1%,軟弱顆粒含量不大于5%。碎石應按6.4、各結構層設計彎沉檢驗值見表6—2:表7-2控制級配。結構層頂面設計彎沉檢驗值表6—2粗集料級配范圍表7-2結構層設計彎沉檢驗值(0。01mm)通過下列方孔篩(mm)的質量百分率(%)粒徑(mm)88水泥穩(wěn)定碎石基層31.526。519169。54。752.36路基3104。75?26.510095?10060?7530~5010?300?100?5注:路基頂面彎沉檢驗值為非不利季節(jié)彎沉檢驗值,水泥穩(wěn)定碎石基層頂面彎沉檢驗值為不利季節(jié)7。1.3細集料:采用粗集料軋制碎石過程中的石屑和天然砂,質地應堅硬、耐磨、潔凈無彎沉檢驗值。污染,含泥量不大于2%,硫化物及硫酸鹽含量(折算為SO)不大于0。5%,細集料級別應37、材料要求不低于II級.7。1水泥混凝土路面7.1。4水:采用可飲用水。7。1.1水泥:采用大廠旋窯生產的道路硅酸鹽7。1.5外加劑:可考慮采用減水劑以減少砼拌和用水量,改善和易性,節(jié)約水泥用量,提不低于52。5MPa,抗折強度不低于7.0MPa。水泥的各項化學成分、物理性能指標均應滿足表高砼強度,夏季施工可考慮摻入緩凝劑。7-1要求。7.1。6填縫料:接縫均應采用填縫料填縫,填縫前必須將縫內清掃干凈并保持干燥,填縫水泥的化學成分及物理指標要求表7-1水泥性能要求料必須將縫隙充滿并填塞密實。填縫料采用常溫施工式低彈型填縫料,必須將縫隙充滿并填鋁酸三鈣不宜,7.0%塞密實,應具有與混凝土板壁粘結牢固、回彈性好、不溶于水、不滲水,高溫時不擠出、不鐵鋁酸四鈣不宜,15.0%流淌、低溫不脆裂、耐久性好的材料,技術指標應滿足表7-3要求.。游離氧化鈣不得,1。0%氧化鎂不得,5.0%常溫施工式填縫料技術要求表7-3三氧化硫不得,3。5%試驗項目技術要求堿含量NaO+0。658KO?0.6%,226~24失粘(固化)時間(h)混合材料類不得摻窯灰、煤砰石、火山灰和粘土彈性恢復率(%)?75燒失量不得,3。0%0流動度(mm)細度(80um)篩余量不得,10%(,10?)拉伸量(mm)?15初凝時間不早于1。5h與混凝土粘結強度(MPa)?0。2終凝時間不遲于10h粘結延伸率(%)?200安定性雷氏夾法或蒸煮法檢驗合格28天干縮率大不得,0.09%7.1。7脹縫接縫板:應選用能適應混凝土面板膨脹收縮、施工時不變形、彈性復原率高、2耐磨性*不得,3。6kg/m耐久性良好的材料,可采用瀝青纖維板、塑膠或橡膠泡沫板,脹縫板的技術要求應滿足下表求的普通硅酸鹽水泥求的普通硅酸鹽水泥P.O32.5;注:表中加“大”的項目采用《道路硅酸鹽水泥》(GB13693)標準的相應試驗方法.的要求。7.1.2粗集料:采用硬質巖石或卵石(卵石粒徑?8cm)軋制成的碎石,形狀接近立方體。脹縫板的技術要求表7—3應質地堅硬、耐磨、潔凈,符合規(guī)定的級配,粗集料級別應不低于II級。最大公稱粒徑不應脹縫板種類超過26.5mm,空隙率小于47%,壓碎值不大于15%,堅固性(按質量損失計)不大于8%,試驗項目塑膠、橡膠泡沫類纖維類針片狀顆粒含量不大于15%,硫化物及硫酸鹽含量(拆算為SO)不大于1%,含泥量不大于3壓縮應力(MPa)0。2,量不大于3壓縮應力(MPa)0。2,0.62.0,10。02007年09月LMB-1二郎山隧道引道病害處治工程路面補充設計第3頁共5頁彈性復原率(%)?90?657.2。6施工前應根據(jù)現(xiàn)場所備材料,進行配合比設計,在滿足設計強度的基礎上,通過采<5。0〈3.0擠出量(mm)取限制水泥用量及適當增加粗集料和控制細集料用量調整混合料級配來盡量減少半剛性材料彎曲荷載(N)0,505,40裂縫的產生.37.1。8混合料:最大水灰比為0.44,最小單位水泥用量為300kg/m,水泥混凝土面板設計7.3貧混凝土抗彎拉強度為4.5MPa。7.3。1水泥:要求采用符合各項物理力學性能指標要7.1.9水泥砼路面構造設計:橫向按3.75米寬劃分板塊,設置帶拉桿的縱縫;縱向按4.57。3.2碎石:要求壓碎值不大于15%;米劃分板塊,設置假縫型橫向縮縫。新舊水泥混凝土面板接縫處,水泥混凝土面板加設傳力7。3.3砂:采用天然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桿。7.3。4水:可飲用水;7.2水泥穩(wěn)定碎石基層7。3。5混合料:粗集料級配及混合料強度應滿足表7—6、表7—7的要求。考慮到貧混凝土7。2.1水泥:要求采用各項物理力學性能符合要求的普通硅酸鹽水泥P.O32.5,終凝時間的強度不宜過高,貧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為0.7。宜大于6小時,初凝時間應大于4小時,不得使用快硬水泥、早強水泥及已受潮變質的水泥。粗集料級配范圍表7—67.2。2粗集料:采用硬質巖石或卵石(卵石粒徑?8cm)軋制成的碎石。石質應堅硬、耐通過下列方孔篩(mm)的質量百分率(,)粒徑(mm)37.531。526。519.016.09.504.752。36磨、潔凈,形狀接近立方體,碎石壓碎值不大于30%。4。75,31。510095,10065,8040,6025,4010,250,100,57。2。3細集料:采用碎石料加工過程中的細料部分,及無污染的天然砂,有機質含量不宜貧混凝土設計強度標準值表7—77天施工質檢抗壓強度5。0MPa超過2%,含泥量不得大于3%.28天設計抗壓強度7.0MPa28天設計彎拉強度1。5MPa7.2.4水:可飲用水.7。2.5水泥穩(wěn)定碎石配合比設計原則:施工時應根據(jù)現(xiàn)場具體材料試驗確定施工配合比,8、施工注意事項基層水泥用量不宜大于4。5%,同時不得小于3.0,。混合料中的碎石級配范圍要求見表7—4,8。1路面施工前準備基層壓實度及7d齡期的浸水無側限抗壓強度要求見表7-5。8.1.1、路基交驗:其頂面壓實度按重型擊實標準不得低于95%,且應基本沉降穩(wěn)定,有水泥穩(wěn)定碎石基層級配范圍要求表7-4足夠的水穩(wěn)定性和強度穩(wěn)定性。采用后軸重100KN的標準車(單后軸雙輪的載重車,其后軸通過下列篩孔(方孔篩mm)的質量百分率(%)結構類型31。519。09.54.752。360.60。075軸載P為100?1KN,一側雙輪荷載為50?0.5KN,輪胎接地壓強P為0。70?0。05MPa,單輪傳壓10090~10060~8029?4915~326?200~5基層面當量圓直徑d為21。3?0。5cm,輪隙寬度應滿足能自由插入彎沉儀測頭的要求)進行彎沉檢測,基層壓實度及7天抗壓強度要求表7—5檢測頻率為每車道每10米兩點,相鄰車道檢測斷面應錯開設置,非不利季節(jié)的彎沉代表值不技術指標技術指標要求一2壓實度(%)?98得超過310X10mm,對彎沉值過大的點,應進行路基的局部處理,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路面抗壓強度(MPa)?2。0施工。目標配合比設計:根據(jù)設計指標要求,通過7天無側限抗壓強度確定混合料級配和水泥施測路段代表彎沉值的計算如下:

劑量.L,L,Z,S(1):ra配合比驗證:根據(jù)各標段目標配比進行水泥土穩(wěn)定碎石試拌、試鋪工作,檢驗拌和的準確性、強度以及攤鋪時是否離析。當混合料的級配、水泥劑量不滿足要求或攤鋪離析時,應L式中:——施測路段的平均彎沉值;調整配合比設計。S施測路段彎沉值的標準差;I?-ME調整配合比設計。S施測路段彎沉值的標準差;I?-ME山昨■」!的■裡.耐產<_!■2007年09月LMB-1二郎山隧道引道病害處治工程路面補充設計第4頁共5頁ZZZ-一保證率系數(shù),路基驗收時二2.0;基層頂面驗收時=1。645.縫的情況下,縱縫必須垂直相接,嚴禁斜接.aaaSL,3SL計算及時,可將以外的點舍棄,對舍棄的彎沉值的測點應找出周圍界限,并進8。2.7基層碾壓結束應及時進行壓實度檢測,并應滿足表7-5的質量要求?;鶎羽B(yǎng)生期結束應及時進行彎沉檢測(要求同路基檢測8。1),代表彎沉值不大于表6—2的規(guī)定。代表彎沉行處理.8。1.2、對受地下水影響的路段,在挖方邊溝下均應設置縱向排水盲溝,以降低地下水位,Z值為彎沉測量值的上波動界限,用式(1)計算,基層保證率系數(shù)取=1.645。對彎沉值過大a或設置內部縱、橫向排水盲溝(視情況而定),排除裂隙水或泉水,石質挖方路段,建議超挖的點,應進行局部處理,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上一層的施工.部分均回填級配碎石墊層,厚度不宜小于15厘米.8。2.8養(yǎng)生:要求采用麻袋、草墊保濕覆蓋的方式養(yǎng)生,保證覆蓋物底部在養(yǎng)生期間始終8.1。3、8.1。3、路基病害處治的路段,新建路基頂面按設計要求的橫坡形成路拱,表面應平整,處于潮濕狀態(tài),養(yǎng)生期間應禁止車輛通行。應按設計要求控制好頂面標高,不得進行薄層找補.8。2。9水泥穩(wěn)定粒料層鋪筑時,應組織好施工,各工序間緊密銜接,作業(yè)段的長度不宜太8。1.4、路基病害處治的路段,如果新建路基沒有穩(wěn)定,路面應緩鋪或采取其它過渡路面,長,盡量縮短從拌和到完成碾壓之間的延遲時間,延遲時間不得超過3?4小時。從室內延遲但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確保路面的排水.時間試驗結果看:5%水泥穩(wěn)定碎石,以延遲時間為0時的混合料強度作為基準強度,當延遲8。2水泥穩(wěn)定碎石基層時間為4小時時,混合料的強度是基準強度的88.6%,6小時時,是基準強度的80.6%。在施8。2.1水泥穩(wěn)定碎石基層施工期的日最低氣溫應在5?以上,在有冰凍的地區(qū),應在第一工前必須做延遲時間對混合料強度影響的試驗,以此確定現(xiàn)場應該控制的合適的延遲時間,次重冰凍(一3?5?)到來之前半個月到一個月完成。并使此時水泥穩(wěn)定混合料的強度仍能滿足設計要求.8.2.2水泥穩(wěn)定碎石基層采用強制式拌和機拌和混合料,混合料拌和時應盡量避免細集料8。3水泥混凝土面板粘附在攪拌機滾筒內,當出現(xiàn)細集料粘附在攪拌機滾筒內時,應及時進行清理。8。3.1要求至少采用小型成套機具施工設備,拌和采用強制式攪拌機.施工前應綁扎鋼筋8。2。3基層材料應根據(jù)具體材料分成4級(不包括天然砂,建議碎石分級界限:混凝土板的鋼筋,預設拉桿、傳力桿等,并采取有效定位和固定措施,檢查無誤后方可澆筑31。5?19mm、19?9.5mm、9。5?4.75mm、4。75~0mm).細集料應有防雨遮蓋,以保證施工含水水泥混凝土。面應平整,處于潮濕狀態(tài),養(yǎng)生期間應禁止車輛通行。應按設計要求控制好頂面標高,不得進行薄層找補.8。2。9水泥穩(wěn)定粒料層鋪筑時,應組織好施工,各工序間緊密銜接,作業(yè)段的長度不宜太8。1.4、路基病害處治的路段,如果新建路基沒有穩(wěn)定,路面應緩鋪或采取其它過渡路面,長,盡量縮短從拌和到完成碾壓之間的延遲時間,延遲時間不得超過3?4小時。從室內延遲但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確保路面的排水.時間試驗結果看:5%水泥穩(wěn)定碎石,以延遲時間為0時的混合料強度作為基準強度,當延遲8。2水泥穩(wěn)定碎石基層時間為4小時時,混合料的強度是基準強度的88.6%,6小時時,是基準強度的80.6%。在施8。2.1水泥穩(wěn)定碎石基層施工期的日最低氣溫應在5?以上,在有冰凍的地區(qū),應在第一工前必須做延遲時間對混合料強度影響的試驗,以此確定現(xiàn)場應該控制的合適的延遲時間,次重冰凍(一3?5?)到來之前半個月到一個月完成。并使此時水泥穩(wěn)定混合料的強度仍能滿足設計要求.8.2.2水泥穩(wěn)定碎石基層采用強制式拌和機拌和混合料,混合料拌和時應盡量避免細集料8。3水泥混凝土面板粘附在攪拌機滾筒內,當出現(xiàn)細集料粘附在攪拌機滾筒內時,應及時進行清理。8。3.1要求至少采用小型成套機具施工設備,拌和采用強制式攪拌機.施工前應綁扎鋼筋8。2。3基層材料應根據(jù)具體材料分成4級(不包括天然砂,建議碎石分級界限:混凝土板的鋼筋,預設拉桿、傳力桿等,并采取有效定位和固定措施,檢查無誤后方可澆筑31。5?19mm、19?9.5mm、9。5?4.75mm、4。75~0mm).細集料應有防雨遮蓋,以保證施工含水水泥混凝土。量可得到有效控制。8.3.2橫向施工縫設在橫向縮縫處,左右幅施工縫不應設在同一斷面上,設置在縮縫處的8。2.4基層攤鋪前均應對下層表面均勻灑水潤濕,灑水時間應視施工氣溫而定。施工時壓施工縫應加設傳力桿。實機具應與壓實厚度相匹配,基層設計厚度為30cm,須分兩層攤鋪成型,每層壓實厚度為8.3.3嚴格控制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特別是水灰比的控制;攤鋪后應進行充分搗實,表15cm,壓實機具應與壓實厚度相匹配。方法1:在第一層養(yǎng)生期結束后即進行第二層施工,面應避免過多的人工修飾;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應進行防滑處理,采用刻痕機橫向刻痕的施這期間除灑水車外,不得行駛其他任何車輛,以避免層間污染,保證層間結合形成整體強度.工工藝.在鋪筑第二層之前,應始終保持下層表面濕潤,在鋪筑時宜在下層表面撒少量水泥或水泥漿。8.3。4鋸縫:應根據(jù)施工季節(jié)的氣溫,早晚溫差小于5?的采用軟硬結合的方式,每隔1,方法2:采用終凝時間較長的水泥,第一層碾壓完畢,緊接著施工第二層,但應注意在第二層2條提前軟切縫(抗壓強度約為1,1。5MPa,人可行走),其余用硬切縫補切,切縫深度為7cm。施工時不宜采用重型振動壓路機振動碾壓.早晚溫差大于15?的宜全部采用軟切縫的方式.硬切縫是在路面強度達到12MPa左右鋸縫,8.2。5基層采用小型機具配合人工進行攤鋪,施工時應盡可能減少混合料的離析,攤鋪時先橫縫再縱縫,為避免出現(xiàn)橫向開裂,可采取間隔切割法.應采用人工對已發(fā)生離析的部分,及時換新的混合料補救?;鶎訃澜捎帽淤N補的方法進8。3.5刻槽:要求采用刻槽機硬刻,宜使用梯形槽:上部槽寬6mm,下部槽寬3mm,槽行找平及標高調整,嚴禁有意進行表面提漿。深3,5mm,槽變間距1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