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學類之中藥學(師)整理試題參考_第1頁
中藥學類之中藥學(師)整理試題參考_第2頁
中藥學類之中藥學(師)整理試題參考_第3頁
中藥學類之中藥學(師)整理試題參考_第4頁
中藥學類之中藥學(師)整理試題參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中藥學類之中藥學(師)整理試題參考

單選題(共50題)1、蜈蚣常用的炮制方法是A.土炒B.鹽炙C.火焙D.煨制E.米炒【答案】C2、降逆止嘔用()。A.生半夏B.清半夏C.姜半夏D.法半夏E.半夏曲【答案】C3、市級衛(wèi)生行政部門自收到醫(yī)療機構(gòu)變更申請之日起5日內(nèi)完成《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購用印鑒卡》變更手續(xù),并將A.變更情況抄報所在地省級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公安機關(guān)B.變更情況抄送所在地同級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公安機關(guān)C.變更情況報省級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備案D.變更情況報國務(wù)院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備案E.變更情況報國務(wù)院衛(wèi)生行政部門備案【答案】B4、毒性藥物經(jīng)煮制可降低毒性,一般要求煮至的程度是A.切開無白心,口嘗微有麻舌感B.切開有白心,口嘗微有麻舌感C.切開有白心,口嘗有較強刺激感D.切開無白心,口嘗有較強刺激感E.切開無白心,口嘗有強烈麻舌感【答案】A5、藥材酸棗仁來源于A.鼠李科植物的果實B.薔薇科植物的果實C.鼠李科植物的種子D.薔薇科植物的種子E.梧桐科植物的種子【答案】C6、醫(yī)藥專利的授權(quán)部門是A.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中醫(yī)藥管理的部門B.國家知識產(chǎn)權(quán)局C.區(qū)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中醫(yī)藥管理的部門D.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中醫(yī)藥管理的部門E.國家中醫(yī)藥管理的部門【答案】B7、功能清熱燥濕,又善清肝膽火的藥物是A.龍膽B(tài).黃芪C.黃連D.黃柏E.苦參【答案】A8、功能收斂生肌的藥是()。A.五味子B.肉豆蔻C.椿皮D.赤石脂E.訶子【答案】D9、陰偏盛的病理特點是A.熱、動、躁B.寒、靜、濕C.溫煦、興奮功能減退D.寧靜、滋潤功能減退E.溫煦、興奮功能衰竭【答案】B10、生產(chǎn)藥品所需的原料、輔料,直接接觸藥品包裝的包裝材料和容器,必須符合A.藥店標準B.國家的有關(guān)規(guī)定C.藥用要求D.物料的質(zhì)量標準E.衛(wèi)生標準【答案】C11、麥冬藥材久置或經(jīng)夏后色漸轉(zhuǎn)紅的現(xiàn)象稱為A.凹肚臍B.凹窩C.五花層D.有油條E.皮刺【答案】D12、陽偏衰的病機是A.陽熱病邪侵襲B.陽氣不足,陰氣相對偏盛C.陽氣偏盛,陰氣未衰D.精血津液不足,陽氣相對偏旺E.陰氣偏盛,陽氣未衰【答案】B13、發(fā)酵法適宜的溫度是()。A.350~400℃B.30~37℃C.18~25℃D.220~260℃E.33~700℃【答案】B14、藥品標簽使用注冊商標的,應(yīng)當印刷在藥品標簽的邊角,含文字的,其字體以單字面積計不得大于通用名稱所用字體的A.1/2B.1/4C.1/5D.1/10E.1/3【答案】B15、治療外感風寒表實證。惡寒發(fā)熱,頭身疼痛,無汗而喘,舌苔薄白,脈浮緊的方劑是()。A.小青龍湯B.止嗽散C.敗毒散D.麻黃湯E.銀翹散【答案】D16、能治療便秘的藥物是A.水蛭B.桃仁C.莪術(shù)D.銀杏葉E.益母草【答案】B17、具有潤腸通便作用的藥物是A.黨參B.何首烏C.熟地黃D.枸杞子E.冬蟲夏草【答案】B18、六一散方中滑石與甘草的比例是A.6:1B.1:6C.3:1D.1:3E.5:1【答案】A19、采購藥品時,企業(yè)應(yīng)當向供貨單位索取A.發(fā)票B.銷售憑證C.采購記錄D.驗收記錄E.隨貨同行單【答案】A20、扁豆具有的功效是A.理氣健脾B.益氣養(yǎng)陰C.補脾和中,化濕D.健脾利水E.補氣升陽【答案】C21、下述藥物中,其抗菌作用有效成分為綠原酸的是A.黃柏B.金銀花C.苦參D.山豆根E.板藍根【答案】B22、下列藥材除哪個外均為果實A.地膚子B.五味子C.芥子D.川楝子E.使君子【答案】C23、屬于妊娠忌用藥的是A.桃仁B.益母草C.枳實D.馬錢子E.番瀉葉【答案】B24、病人滿面通紅者,屬A.實熱證B.虛熱證C.血瘀證D.戴陽證E.血虛證【答案】A25、"陰勝則陽病"所出現(xiàn)的病理表現(xiàn)是A.實寒B.實熱C.虛寒D.虛熱E.虛實寒熱錯雜【答案】A26、引火歸原,為治命門火衰之要藥的是A.丁香B.附子C.肉桂D.干姜E.吳茱萸【答案】C27、用物理或化學方法防止和抑制微生物生長繁殖的操作屬于A.化學滅菌B.物理滅菌法C.消毒D.防腐E.除菌【答案】D28、紫蘇葉的來源和藥用部位是A.豆科紫蘇的葉B.茄科紫蘇的葉C.唇形科紫蘇的葉D.唇形科白蘇的葉E.薔薇科紫蘇的葉【答案】C29、國防科技工業(yè)、環(huán)境保護部門依法參與行政管理的是A.麻醉藥品B.放射性藥品C.精神藥品D.靜脈輸液E.醫(yī)藥用毒性藥品【答案】B30、用于防止藥物氧化的是A.苯甲醇B.葡萄糖C.硫代硫酸鈉D.苯甲酸E.磷酸二氫鈉【答案】C31、制炭后方產(chǎn)生止血作用的藥物是()。A.小薊炭B.荷葉炭C.血余炭D.丹皮炭E.大薊炭【答案】C32、天南星具有的功效是A.燥濕化痰,理氣調(diào)中B.燥濕化痰,散結(jié)消腫C.燥濕化痰,通絡(luò)止痛D.燥濕化痰,祛風止痙E.燥濕化痰,解毒散結(jié)【答案】D33、調(diào)配處方時,對有配伍禁忌或者超劑量的處方,應(yīng)當拒絕調(diào)配;必要時,要調(diào)配須經(jīng)A.藥劑科主任批準B.處方醫(yī)生更正或者重新簽字C.副主任醫(yī)師以上人員簽字D.副主任藥師以上人員簽字E.主管院長批準【答案】B34、適用于糠殼埋藏法的中藥材是A.黨參、懷牛膝、板藍根、白芷、山藥B.阿膠、鹿角膠、龜甲膠C.薄荷、細辛、荊芥、當歸、川芎D.人參、枸杞子、鹿茸E.刺猬皮、熊掌(代)、蜣螂蟲【答案】B35、降低補骨脂燥性的炮制方法是A.麩炒B.米炒C.醋炙D.鹽炙E.酒炙【答案】D36、毛筆頭是指A.辛夷花蕾未開放時的形狀B.由表皮細胞特化而成的突起物C.覆盆子的聚合果呈圓錐形或球形D.白術(shù)根莖下端稍粗部分表面較大的瘤狀突起E.烏藥藥材呈紡錘形,有的中間收縮成連珠狀【答案】A37、背部灰黑色或銀灰色,有黃白色或灰綠色斑點散在。此藥材是A.蛤蚧B.蘄蛇C.地龍D.蜈蚣E.金錢白花蛇【答案】A38、九味羌活湯中君臣藥分別是A.君藥羌活,臣藥防風、蒼術(shù)B.君藥羌活,臣藥防風、細辛C.君藥羌活,臣藥柴胡、防風D.君藥羌活,臣藥防風、桂枝E.君藥羌活,臣藥蒼術(shù)、桂枝【答案】A39、香砂六君子湯的功用是A.益氣健脾,行氣化痰B.益氣健脾,和胃止痛C.益氣健脾,行氣止痛D.益氣健脾,溫中止嘔E.益氣健脾,行氣疏肝【答案】A40、逍遙散不包括的藥物是A.白茯苓、白芍藥B.白術(shù)、柴胡C.薄荷、生姜D.當歸、牡丹皮E.甘草、當歸【答案】D41、注射劑中作為滲透壓調(diào)節(jié)劑A.三氯叔丁醇B.亞硫酸鈉C.膽汁D.氯化鈉E.碳酸氫鈉【答案】D42、天麻一端有自母體脫落的圓形瘢痕,稱為A.凹肚臍B.凹窩C.五花層D.有油條E.皮刺【答案】A43、蘇木的橫斷面可見A.邊緣不整齊B.髓部疏松似海綿C.皮部紅棕色有數(shù)處向內(nèi)嵌入木部D.略具光澤,年輪明顯E.顯銀白色光澤【答案】D44、甘草、枳實、柴胡、芍藥組成的方劑是A.痛瀉藥方B.四逆湯C.逍遙散D.四逆散【答案】D45、顆粒劑需要進行的特殊檢查是A.水分B.粒度C.重量/裝量差異D.外觀性狀E.崩解時限【答案】B46、我國第一部炮制專著是A.《炮炙大法》B.《雷公炮炙論》C.《五十二病方》D.《本草蒙筌》E.《修事指南》【答案】B47、以下哪項是生脈散的功用A.益氣生津,斂陰止汗B.益氣養(yǎng)陰,通陽復(fù)脈C.補脾疏肝,化濕止帶D.清熱生津,益氣和胃E.益氣補血,健脾養(yǎng)心【答案】A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