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學第三章分類學_第1頁
精神病學第三章分類學_第2頁
精神病學第三章分類學_第3頁
精神病學第三章分類學_第4頁
精神病學第三章分類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神病學第三章分類學第一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第一節(jié)概述精神科是作為一組特殊表現(xiàn)的疾病從內(nèi)科劃分出來的,但對精神疾病是否應進行分類、診斷卻產(chǎn)生了分歧,持續(xù)了相當長的時間。第二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一、觀點與分歧病在社會:認為這個社會是庸俗的、粗魯?shù)?、殘酷的,而所謂精神病人乃是這個社會的受害者。其代表人物是美國的精神病學者RonaldLaing.認為分類與診斷均無必要,屬反精神病學觀點。第三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病在個體思想:認為是思想病,是極端利己主義的惡性膨脹,其病態(tài)行為都是發(fā)自內(nèi)心愿望,有不可告人的動機和目的,按此觀點分類學就失去了意義。第四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病在對社會適應不良:認為個人的成長是獨特的,精神疾病也是獨特的,是整個機體對環(huán)境的反應形式,反應型只有幾個,與病因無關(guān)。其代表人物有A.Meyer的精神生物學派及行為主義學派。第五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病在大腦:認為精神疾病病在大腦,是各種因素作用的結(jié)果,是現(xiàn)代精神病學分類的主流。其代表人物為Kraeplin的生物精神病學派。第六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二、歷史祖國醫(yī)學:《內(nèi)經(jīng)》(公元前3-2世紀)分為癲、狂、癇;《難經(jīng)》(公元前4世紀)及《諸病源候論》(公元605~616年)有分類,但無突破。如痰氣郁結(jié)、血迷心包、心脾兩虛、心血不足、火熱過亢、火盛傷陰等。第七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西方醫(yī)學: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6-前377)將精神疾病引入醫(yī)學。分為伴有和不伴有發(fā)熱的急性精神障礙、慢性精神障礙、癔病及異性裝扮癖。

pinel(1745-1826)分為躁狂癥(急性興奮、譫妄、激越狀態(tài)),憂郁癥(憂郁狀態(tài)、妄想)呆癥(思維障礙)、白癡(癡呆)等。第八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

morel(1809-1873)依病程分出早發(fā)性癡呆。

kahlbaum(1828-1873)據(jù)疾病年齡和病情特點分類,如器質(zhì)性和非器質(zhì)性精神疾病。

kraepelin(1856-1926)系統(tǒng)化。分為器質(zhì)性和非器質(zhì)性兩大類;早發(fā)性癡呆;躁狂抑郁性精神??;將偏執(zhí)狂獨立;區(qū)分譫妄和癡呆;概括了心因性神經(jīng)官能癥和病態(tài)人格。奠定現(xiàn)代分類學的基礎。第九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

E.Bleuler(1911)將早發(fā)性癡呆命名為精神分裂癥;

Freud(1856-1939)分為焦慮癥、癔癥、恐怖癥和強迫癥四種,形成當今神經(jīng)癥的基本結(jié)構(gòu);

1948年巴黎第六屆國際疾病和死亡原因分類會議首次將精神疾病納入。第十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第二節(jié)精神疾病分類學

及ICDDSM簡介在疾病的分類中,對其按病因、病理改變診斷與分類,是醫(yī)學各科所遵循的一個基本原則。就全部精神障礙而言,約90%的病例都屬于病因未明,故難以遵循病因?qū)W分類的原則。加上學派眾多,觀點不一,較難形成統(tǒng)一的分類。目前對于精神障礙的分類,一般遵循病因、病理學分類和癥狀學兼顧的原則。

第十一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第二節(jié)精神疾病分類學

及ICDDSM簡介一、國際疾病分類第10版簡介(一)概述

WHO組織編寫的《疾病及有關(guān)保健問題的國際分類》一書英文書名的縮寫為ICD,簡稱國際疾病分類。

ICD-10,包括各科疾病,精神疾病是該書的第五章。在全書中,此章的內(nèi)容最詳細。第十二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二)ICD-10與前兩版的不同1、編碼改動

為了輸入電腦及便于檢索,ICD-10采用了拉丁字母及數(shù)字混合編碼制,大大擴增了編碼容量。精神障礙分配到字母F,其編碼從F00—F99共100個編碼額,較ICD-9的30個大大增加。

第十三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2、分類改動

ICD-10主要按癥狀將精神障礙分為10類。10類中除F1類按病因,F9類按年齡,其它都是按癥狀分的。

第十四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3、分類的具體內(nèi)容F00~F09器質(zhì)性(包括癥狀性精神障礙)F00阿茨海默病性癡呆F01血管性癡呆

F02在他處分類的疾病所致癡呆F03未指明的癡呆第十五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F04器質(zhì)性遺忘綜合征,不包括酒精及其他精神活性物質(zhì)所致者F05譫妄,不包括酒精及其他精神活性物質(zhì)所致者F06由腦損害及功能失調(diào),以及軀體疾病所致的其它精神障礙F07由腦疾病、腦損害及腦功能失調(diào)所致的人格及行為障礙F09未標明的器質(zhì)性或癥狀性精神障礙

第十六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F10~F19使用精神活性物質(zhì)所致的精神及行為障礙F11使用鴉片類所致的精神及行為障礙F12使用大麻類所致的精神及行為障礙F13使用鎮(zhèn)靜劑或催眠劑所致的精神及行為障礙F14使用可卡因所致的精神及行為障礙第十七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F16使用致幻劑所的精神及行為障礙F17使用煙草所致的的精神及行為障礙F18使用揮發(fā)性溶劑所致的的精神及行為障礙F19使用多種藥物或其他精神活性物質(zhì)所致的精神及行為障礙F15使用其他刺激劑(包括咖啡因)所致的精神及行為障礙第十八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F20~F29精神分裂癥、分裂型及妄想性障礙F20精神分裂癥F21分裂型(schizotypal)障礙F22持續(xù)性妄想性障礙F23急性及一過性精神病性障礙第十九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F25分裂情感性障礙F24感應性妄想性障礙F26其他非器質(zhì)性精神病性障礙F29未標明的非器質(zhì)性精神病第二十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F30~F39心境(情感性)障礙F30躁狂發(fā)作F31雙相情感性障礙F32抑郁發(fā)作第二十一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F33復發(fā)性抑郁障礙F34持續(xù)性心境(情感性)障礙F38其他心境(情感性)障礙F39未標明的心境(情感性)障礙第二十二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F33復發(fā)性抑郁障礙F34持續(xù)性心境(情感性)障礙F38其他心境(情感性)障礙F39未標明的心境(情感性)障礙第二十三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F40~F49神經(jīng)癥性、應激性及軀體形式障礙F40恐怖性焦慮障礙F41其他焦慮障礙F42強迫性(obsessive-compulsive)障礙F43對嚴重應激的反應及適應障礙第二十四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F44分離性(轉(zhuǎn)換性)障礙F45軀體形式障礙F48其他神經(jīng)癥性障礙

第二十五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F50~F59伴有生理障礙及軀體因素的行為綜合征F50進食障礙F51非器質(zhì)性睡眠障礙F52不是由器質(zhì)性障礙或疾病引起的性功能障礙第二十六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F53伴發(fā)于產(chǎn)褥期而未在其他處歸類的精神或行為障礙F54伴發(fā)于其他處歸類的障礙或疾病的心理或行為問題F55不產(chǎn)生依賴性物質(zhì)的濫用F59未標明的伴有生理障礙及軀體因素的行為綜合征第二十七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F60~F69成人的人格與行為障礙F60特殊型人格障礙F61混合型及其他人格障礙F62不是由于腦損害或疾病引起的持久性人格改變F63習慣和沖動障礙第二十八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F64性身份障礙F65性偏愛障礙F66與性發(fā)育及指向(orientation)有關(guān)的心理及行為障礙F68成人的人格及行為的其他障礙F69未標明的成人的人格及行為障礙第二十九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F70~F79精神發(fā)育遲緩F70輕度精神發(fā)育遲緩F71中度精神發(fā)育遲緩F72重度精神發(fā)育遲緩F73極重度精神發(fā)育遲緩F78其他精神發(fā)育遲緩F79未標明的精神發(fā)育遲緩第三十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F80~F89心理發(fā)育障礙F80言語及語言的特殊發(fā)育障礙F81學校技巧的特殊發(fā)育障礙F82運動功能的特殊發(fā)育障礙F83混合性特殊發(fā)育障礙F84廣泛發(fā)育障礙F88心理發(fā)育的其他障礙F89未標明的心理發(fā)育障礙第三十一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F90~F98通常發(fā)生于兒童及少年期的行為及精神障礙F90多動障礙F91品行障礙F92品行及情緒混合障礙F93特別發(fā)生于兒童期的情緒障礙F94特別發(fā)生于兒童及少年期的社交功能障礙第三十二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F95抽動障礙F98通常發(fā)生于兒童及少年期的其他行為及情緒障礙F99未標明的精神障礙第三十三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三)ICD-10第五章的幾種版本1、臨床診斷用版對各種疾病都作了簡單的描述,并提出了診斷要點(診斷指南),適合精神科臨床醫(yī)生使用。2、研究用診斷標準供精神科醫(yī)生做臨床研究用,每種病都有較細微的診斷標準(已有中譯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4年出版)。

第三十四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3、基層醫(yī)生用版本不是按疾病分類,而是列出一些癥狀或綜合征,供基層通科醫(yī)生使用。較粗的有6項綜合征,較細的有24項綜合征,每樣綜合征都包括癥狀、診斷、治療等內(nèi)容,相當實用。

第三十五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24項癥狀或綜合征是:癡呆、譫妄、飲酒引起的障礙、藥物濫用、抽煙、慢性精神病性障、急性精神病性癡呆、雙相障礙、抑郁癥、恐怖障礙、驚恐障礙、廣泛焦慮、焦慮抑郁混合癥、適應障礙、分離障礙、不明原因的體訴、神經(jīng)衰弱、進食障礙、睡眠問題、性障礙、精神發(fā)育遲滯、多動障礙、品行障礙、遺尿癥。第三十六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二、美國精神障礙診斷和統(tǒng)計手冊第4版簡介(一)概述

1994年出版了第4版(DSM-Ⅳ)。DSM系統(tǒng)的分類,雖然主要通行于美國(美國的精神醫(yī)學教材也按此體系撰寫),但因其有詳細的診斷標準,所以具有巨大的國際影響。

第三十七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二)DSM-Ⅳ分類的主要內(nèi)容1、通常在兒童少年期首次診斷的障礙精神發(fā)育遲緩(F7)學習障礙(F8)運動技巧障礙(F8)交流障礙(F8)第三十八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二)DSM-Ⅳ分類的主要內(nèi)容

1、通常在兒童少年期首次診斷的障礙廣泛發(fā)育障礙(F8)注意缺損及破壞性行為障礙(F9)嬰幼兒期喂食和進食障礙(F9)抽動障礙(F9)排泄障礙(F9)兒童少年期的其他障礙(F9)第三十九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2、譫妄、癡呆、遺忘及其他認知障礙譫妄(F05)癡呆(F00~F03)遺忘障礙(F04)其他認知障礙(F06)3、由軀體情況引起,未在他處提及的精神障礙(F06,F(xiàn)07,F(xiàn)09)第四十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4、與物質(zhì)有關(guān)的障礙與酒精有關(guān)的障礙(F10)與苯丙胺類有關(guān)的障礙(F15)與咖啡因有關(guān)的障礙(F15)與大麻有關(guān)的障礙(F12)第四十一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與可卡因有關(guān)的障礙(F14)與致幻劑有關(guān)的障礙(F16)與吸入劑有關(guān)的障礙(F18)與尼古丁有關(guān)的障礙(F17)與阿片類有關(guān)的障礙(F11)第四十二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與酚環(huán)啶類有關(guān)的障礙(F19)與鎮(zhèn)靜、催眠或抗焦慮藥有關(guān)的障礙(F13)與多種物質(zhì)有關(guān)的障礙(F19)與其他(或未知)物質(zhì)有關(guān)的障礙(F19)

第四十三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5、精神分裂癥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礙(F20~F29)6、心境障礙抑郁障礙(F32,F(xiàn)34)雙相障礙(F30,F(xiàn)31,F(xiàn)34,F(xiàn)39)第四十四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7、焦慮障礙(F40~F43)(應激障礙也歸在本類)8、軀體形式障礙(F44,F(xiàn)45)9、人為障礙(factitiousdisorder)(F68.1)10、分離障礙(dissociativedisorder)(F44,F(xiàn)48)第四十五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11、性及性身份障礙

性功能障礙(F52,N48,N50,N52,N94)性欲倒錯(F65)性身體障礙(F52,F(xiàn)64)第四十六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12、進食障礙(F50)13、睡眠障礙

原發(fā)睡眠障礙(F51,G47)與其他精神障礙有關(guān)的睡眠障礙(F51)其他睡眠障礙(G47)第四十七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14、未在他處分類的沖動控制障礙(F63)15、適應障礙(F43)16、人格障礙(F60)第四十八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17、可能成為臨床注意焦點的其他情況

影響醫(yī)學情況的心理因素(F54)藥物引起的運動障礙(G21,G24,G25)藥物引起的其他障礙(T88.7)

第四十九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親友關(guān)系問題(F93,Z63)與虐待或忽視有關(guān)的問題(T74)可能成為臨床注意焦點的補充情況第五十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18、補充編碼19、多軸系統(tǒng)第五十一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三)DSM-Ⅳ的多軸診斷原則

多軸診斷在20世紀初已有人提出,20世紀70年代WHO曾組織一些專家對兒童精神障礙做過多軸診斷的探索。1980年APA正式將多軸診斷原則列入DSM-Ⅲ中,列出了5個軸,經(jīng)有關(guān)人員研究,認為:①太復雜,不易掌握;②缺乏具體的操作格式;③對促進全面評估用處不大。針對上述原因,DSM-Ⅳ作了適當?shù)男薷摹?/p>

第五十二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DSM-Ⅳ列出的5個軸:軸I:臨床障礙(包括上述分類中的1~15類,但精神發(fā)育遲緩除外)。可能成為臨床注意焦點的其他情況(即上述分類中的第17類)。第五十三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軸Ⅱ:人格障礙(上述分類中的第16類)。精神發(fā)育遲緩(上述分類第1類中的一項)軸Ⅲ:一般醫(yī)學情況(指精神科以外的各科疾?。?。第五十四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軸Ⅳ:心理社會問題及環(huán)境問題(這些問題可歸納為9點,即:①基本支持集體(家庭)問題;②與社會環(huán)境有關(guān)的問題;③教育問題;④職業(yè)問題;⑤住房問題;⑥經(jīng)濟問題;⑦求醫(yī)問題;⑧與司法單位有關(guān)的問題;⑨其他問題)。第五十五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軸V:功能的全面評定(GAF),有一個GAF量表,以百分制評分,最好為100分。第五十六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俯首甘為孺子牛第五十七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第三節(jié)我國現(xiàn)行精神疾病分類及特點一、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CCMD-3)簡介

(一)概述

1981、84、85年將精神障礙分為13類,命名為《中華醫(yī)學會疾病分類-1981》,1989年出版了《中國精神疾病分類與診斷標準(第二版)》,追稱以前的分類為第1版。1994年又出版了CCMD-2的修訂版(CCMD-2-R)。2001年4月正式出版了?中國精神障礙與診斷標準第三版?(CCMD-3)。

第五十八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二)CCMD-3主要分類內(nèi)容0器質(zhì)性精神障礙(Organicmentaldisorders)1精神活性物質(zhì)所致精神障礙或非成癮物質(zhì)所致精神障礙(Mentaldisordersduetopsychoactivesubstancesornon-addictivesubstances)第五十九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2精神分裂癥(分裂癥)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礙(Schizophreniaandotherpsychoticdisorders)3心境障礙(情感性精神障礙)[Mood(affective)disorders]第六十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4癔癥、嚴重應激障礙和適應障礙、神經(jīng)癥(Hysteria,stress-relateddisorders,neurosis,orotherrelatedmentaldisorders)第六十一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5心理因素相關(guān)生理障礙(Physiologicaldisordersrelatedtopsychologicalfactors)6人格障礙、習慣與沖動控制障礙和性心理障礙(Disordersofadultpersonality,HabitandimpulsionandPsychosexuality)第六十二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精神發(fā)育遲滯與童年和少年期心理發(fā)育障礙(Mentalretardation,anddisordersofpsychologicaldevelopmentwithonsetusuallyoccurringinchildhoodandadolescence)第六十三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8童年和少年期多動障礙、品行障礙、情緒障礙(Hyperkinetic,conduct,andemotionaldisorderswithonsetusuallyoccurringinchildhoodandadolescence)第六十四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9其他精神障礙和心理衛(wèi)生情況(Othermentaldisordersandpsychologicalhealthconditions)第六十五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三)CCMD-3主要特點中國特色向ICD靠攏各家之說不能統(tǒng)一電子病歷多軸系統(tǒng)光盤版第六十六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思考題CCMD-3的10大類疾病是什么?第六十七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談臨床應用《CCMD-3》的幾點體會

大慶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侯召香

第六十八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引言使用《CCMD-3》已有三年余,作者在通讀其全文,參考《CCMD-2R》及《ICD-10》的基礎上,并結(jié)合精神科臨床的實際工作,現(xiàn)將幾點體會報告如下,以便與同道們交流、探討。第六十九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一、《CCMD-3》之缺憾與需進一步說明之處:1.參考文獻中錯字、別字較多,可能與審核不夠嚴格,不夠仔細有關(guān),作為全國應用的診斷標準,必須避免。2.前言中《DSM-Ⅳ》與《DSM-4》同出于一本書內(nèi),雖然讀者都能知曉其意,不是大問題,但還應該統(tǒng)一于《DSM-Ⅳ》為好。第七十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3.有多處編碼長達六位,雖然在分類上更細化了,但卻難記憶了,如器質(zhì)性精神障礙的第6位編碼,40.1411與文化相關(guān)的癔癥性附體障礙的編碼。4.與《CCMD-2R》相比較,修改過大,尤其在涉及到數(shù)量標準時更明顯。如0X.XX2器質(zhì)性遺忘中“符合癥狀標準和嚴重標準至少6個月”,《CCMD-2R》為至少1個月;第七十一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在41.11急性應激性精神病中“僅個別病例超過1個月”,《CCMD-2R》為“個別病例病程可長達3個月”;在50.1神經(jīng)性厭食中“比正常平均體重減輕15%以上”;第七十二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CCMD-2R》為25%以上;在75.3Reet綜合征描述定義中“只見女孩”,《CCMD-2R》為“女孩多見”,《ICD-10》為“迄今只見女孩”等等。這種修改的依據(jù)如果僅僅是向《ICD-10》靠近,與國際接軌的話,是否有脫離國情或臨床實際、過于僵化之嫌?第七十三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5.分類標準不統(tǒng)一。診斷標準最好以病因病理學分類,但目前精神障礙大多以癥狀學分類。但在20.9其他型或待分類的分裂癥中,列舉出20.91兒童精神分裂癥,20.92晚發(fā)性分裂癥等亞型,又以年齡或發(fā)病早晚劃分,不易統(tǒng)一。再者兒童與晚發(fā)的年齡尚需有明確的界定,以便操作。第七十四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二、《CCMD-3》值得商討之處。在本書中有幾處說明不易使人理解,容易產(chǎn)生岐意,對臨床的診斷工作帶來不便,有待商討。第七十五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1、癔癥后說明:⑴癲癇可并有癔癥表現(xiàn),此時應并列診斷;⑵癔癥性癥狀可見于分裂癥和情感性精神障礙,假如有分裂癥狀或情感癥狀存在,應分別作出后兩者的相應診斷。如何理解這兩點說明?僅有癔癥表現(xiàn),能否定診癔癥?分裂癥狀又特指哪些?二者同時存在,若定兩個診斷,精神科等級診斷怎么辦?最好去輕就重,盡管治療上無質(zhì)的差別。第七十六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再如42.1氣功所致精神障礙中有“癔癥樣綜合征”,既為綜合征,癔癥表現(xiàn)決不會少,可否就定診癔癥?或二者同時診斷?第七十七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2、41.1急性應激障礙之描述定義中“在受到刺激后立刻(1小時內(nèi))發(fā)病”,在病程標準中“在受到刺激后若干分鐘至若干小時發(fā)病”。在時間說明上讓人費解,1小時內(nèi)≠若干小時,這不是咬文嚼字,而是制定標準時所忽略的問題。第七十八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3、43.45持續(xù)性軀體形式疼痛障礙之排除標準中的“相關(guān)障礙”是指什么?相關(guān)的軀體疾病與疼痛已排除,分裂癥、心境障礙、軀體化障礙、未分化的軀體形式障礙、疑病癥均以排除,在請教趙貴芳教授后亦未得其解,提出來向各位老師和同道請教。第七十九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三、《CCMD-3》可取之處。世上絕無十全十美或一無是處的事物,《CCMD-3》亦有它的許多可取之處,值得在今后編寫《CCMD-3R》時借鑒和發(fā)揚。1、在附錄中設有英文說明對照,有利于應用者隨時查對,快捷、方便。第八十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2、注意到聯(lián)絡精神醫(yī)學,正如該書在前言中所講“需注意與鄰近醫(yī)學分科的銜接,注意精神障礙分類學的相對完整性。”其實在今后的精神醫(yī)學發(fā)展中,與其相近學科的聯(lián)系愈來愈密切,相關(guān)性愈突出,精神科的診斷標準能為它科所用是時代的需要。第八十一頁,共八十九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3、將癔癥從神經(jīng)癥中分出,將抑郁性神經(jīng)癥歸入心境障礙中,將童年和少年期心理發(fā)育障礙與精神發(fā)育遲滯合并為一大類,這樣更符合臨床實際,有利于工作,形成了《CCMD-3》的特點。4、把“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所致精神障礙(03.1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