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之中學音樂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試題及答案(提分題)_第1頁
教師資格之中學音樂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試題及答案(提分題)_第2頁
教師資格之中學音樂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試題及答案(提分題)_第3頁
教師資格之中學音樂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試題及答案(提分題)_第4頁
教師資格之中學音樂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試題及答案(提分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師資格之中學音樂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試題及答案(提分題)

單選題(共50題)1、“作曲家所表現的理念,主要都是純粹的音樂特性.而明確的情感或情緒不可能具體地表現在音樂中”,上述觀點體現的美學觀是()。A.形式主義B.指涉主義C.表現主義D.極簡主義【答案】A2、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音樂教學過程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以學論教的新局面。在音樂教學過程中不提倡的是()A.重視學生的課堂參與度B.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C.重視學生個性的發(fā)展D.重視課堂提問的結果【答案】D3、下列音程中音數是21/2的是()A.增四度B.小三度C.增三度D.純五度【答案】C4、()被稱為“20世紀的平均律鋼琴曲集”。A.肖斯塔科維奇的《二十四首前奏曲與賦格》B.巴赫的《平均律鋼琴曲集》C.勛伯格的《鋼琴組曲》D.興德米特的《調性游戲》【答案】A5、獲得2016年度諾貝爾文學獎的美國著名搖滾、民謠藝術家是()。A.約翰·列儂B.大衛(wèi)·鮑威C.鮑勃·迪倫D.邁克爾·杰克遜【答案】C6、相和大曲中,()表示音樂的高潮部分。A.艷B.亂C.解D.趨【答案】B7、《五洲人民齊歡笑》選自歌?。ǎ.《江姐》B.《白毛女》C.《紅珊瑚》D.《劉胡蘭》【答案】A8、“在唱歌課《游擊隊歌》的教學中,教師為大家講述抗日戰(zhàn)爭時期,日軍對我國冀中抗日根據地發(fā)起了大掃蕩,抗日根據地的民兵和八路軍主力部隊相互配合,一舉殲滅敵人的故事。隨后,教師引出本節(jié)課的主題《游擊隊歌》?!边@位教師采用的導課方式是()A.溫故型導入B.設疑型導入C.故事型導入D.機變型導入【答案】C9、民族舞劇《絲路花雨》的動作設計來源于()。A.秧歌B.敦煌壁畫C.維吾爾族舞蹈D.漢樂府【答案】B10、音樂課上,教師先讓學生聆聽了民歌《腳夫調》,隨后又引導學生聆聽了《趕馬調》《槐花幾時開》等作品,其教學內容是()。A.同類音樂題材B.同類音樂體裁C.同類表現形式D.同類演唱方式【答案】B11、下列哪部作品是由冼星海作曲的()A.《英雄贊歌》B.《讓我們蕩起雙槳》C.《祝酒歌》D.《黃河大合唱》【答案】D12、歌曲寫作中,運用得最多的結構是()。A.一段體B.二段體C.下段體D.四段體【答案】B13、小明天生五音不全,唱歌總是跑調,但在音樂課上表現得非常積極,經常踴躍參與各種音樂活動。王老師在課堂上總是表揚小明的這種熱情,并鼓勵他要勇于開口唱歌。王老師的評價屬于()。A.終結性評價B.形成性評價C.定性述評D.定量測評【答案】B14、以下屬于羅馬尼亞民間樂曲的是()。A.《美麗的小天使》B.《星星索》C.《櫻花》D.《云雀》【答案】D15、《春江花月夜》原是一首琵琶曲,原名為《夕陽簫鼓》,樂曲描繪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該曲主題旋律在創(chuàng)作手法上采用了中國民樂傳統(tǒng)的()。.A.螺螄結頂B.魚咬尾C.模進D.同頭換尾【答案】B16、下列不屬于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家是()。A.規(guī)多B.迪費C.若斯坎D.維拉爾特【答案】A17、根據以下材料,回答90-93題A.虛勞B.腰痛C.胃痛D.泄瀉E.嘔吐【答案】D18、下列活動中.可以作為高中音樂“創(chuàng)作”模塊學習內容的是()。A.學生欣賞歌劇《魔笛》并寫觀后感B.指揮全班學生排練由老師創(chuàng)作的合唱歌曲C.組織學生前往本市郊區(qū)的“民歌第一鄉(xiāng)”。搜集當地民歌素材D.播放音樂,由學生自行設計與之相應的動作和隊形【答案】D19、現存最具有代表性的宋代作品之一《白石道人歌曲》的作者是()A.周邦彥B.姜夔C.蘇軾D.柳永【答案】B20、在和聲小調中,導音上方小六度是()。A.屬音B.升高半音的屬音C.下屬音D.升高半音的下屬音【答案】A21、下列作品不屬于19世紀意大利歌劇作曲家創(chuàng)作的是()。A.《弄臣》B.《塞維利亞的理發(fā)師》C.《費加羅的婚禮》D.《茶花女》【答案】C22、在音樂教學中,體現了知識與技能教學目標的是()A.與小組成員交流、合作B.感受音樂所表達的思想感情C.感受不同藝術門類的主要形式特征D.學生集體進行編創(chuàng)【答案】C23、()是用語言描述形式以及哲學思辨、邏輯分析揭示被評價對象特征的信息分析、處理方法。A.定性評價B.定量評價C.形成性評價D.總結性評價【答案】A24、下列選項中()是變奏曲式的結構。A.A+B+C+A+D+AB.A+B+A+C+A+AC.A+B+A+C+A+D+AD.A+A1+A2+A---3+A4【答案】D25、下列選項中屬于亞洲民間音樂的是()A.哈巴涅拉B.弗拉門戈C.倫巴D.甘美蘭【答案】D26、()的過程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反思意識、自我監(jiān)控的能力以及對學習負責的態(tài)度。同時也是學生在音樂學習上自我激勵、自我調控、自我改善的過程。A.自評B.互評C.他評D.定向評價【答案】A27、1959年首演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獲得極大成功的小提琴演奏家是()。A.盛中國B.閔惠芬C.陳剛D.俞麗拿【答案】D28、下列音樂作品中,不是同一個作曲家創(chuàng)作的是()。A.《凈化之夜》B.《一個華沙的幸存者》C.《佩利阿斯與梅麗桑德》D.《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答案】D29、不能與含氰苷的中藥合用的西藥有A.噴托維林(咳必清)B.強心藥、降壓藥C.多酶片、胃蛋白酶D.磺胺類E.對乙酰氨基酚(撲熱息痛)【答案】A30、《海菜腔》是哪個民族的民歌()A.苗族B.侗族C.彝族D.瑤族【答案】C31、“在歌曲《玫瑰三愿》教學中,劉老師帶領學生在聆聽的基礎上,哼唱主題,分析歌曲的歌詞、旋律、伴奏等特征?!边@一句話主要體現了哪個模塊的教學內容?A.音樂鑒賞B.演奏C.創(chuàng)作D.音樂與戲劇表演【答案】A32、“在歌曲《玫瑰三愿》教學中,劉老師帶領學生在聆聽的基礎上,哼唱主題,分析歌曲的歌詞、旋律、伴奏等特征?!边@一句話主要體現了哪個模塊的教學內容?A.音樂鑒賞B.演奏C.創(chuàng)作D.音樂與戲劇表演【答案】A33、推動和促進人體的生長發(fā)育,溫煦和激發(fā)各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的生理活動的氣是A.元氣B.真氣C.宗氣D.衛(wèi)氣E.營氣【答案】A34、下列不屬于同聲合唱類型的是()。A.童聲B.混聲C.女聲D.男聲【答案】B35、“在高中音樂鑒賞課《走進非洲》中,老師組織學生分小組備課并當‘小老師’上課,各小組從學科知識、語言表達、教學方式等方面相互打分”,這種評價方式是()。A.自我評價B.學生互評C.教師評價D.檔案袋評價【答案】B36、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全面推進()的核心舉措。A.美育教育B.素質教育C.音樂教育D.藝術教育【答案】B37、《d小調第九交響曲》作為貝多芬在交響曲創(chuàng)作中的一個創(chuàng)舉,其突出成就表現在()。A.重新確立交響曲的結構B.將高度濃縮的音樂功能進行擴展,又保持了全曲的嚴謹統(tǒng)一C.將人聲加入交響曲,采用了交響合唱的形式寫成D.作品的情緒和情感理解用音樂表達到了新的高度【答案】C38、教學中應設置引起學生注意的好的導入,設置引人人勝的音樂情境,引導學生動口、動手、動腦,注意在音樂課上要讓學生動起來等體現了對()的評價。A.教學方法B.教學內容C.教學手段D.教學目標【答案】A39、"在音樂課上聆聽音樂《歌唱祖國》時,學生能夠辨識A樂段和B樂段”,依據布盧姆的教育目標中認知領域層次的分類,這屬于哪個認知層次?A.評價B.分析C.理解D.創(chuàng)造【答案】B40、肖邦和李斯特都是浪漫主義樂派的代表人物,他們作品的風格特點是()A.重視調性的平衡、嚴謹、規(guī)整,以主調風格為主導B.富于色彩和感情,含有許多主觀主義和空想的因素C.抽象的、超越現實的,采用短小的、不規(guī)則的樂曲形式D.無視調性規(guī)則,追求無限自由,采用線形的自由對位法【答案】B41、青少年交響樂團為貧困青少年進行“音樂援助計劃”起源于美洲哪個國家()A.委內瑞拉B.墨西哥C.美國D.加拿大【答案】A42、“音樂能力傾向是學習音樂的潛能,這種潛能是與生俱來的,是個體進行音樂學習的基礎,它是遺傳與早期經驗結合的產物,受先天稟賦和后天環(huán)境的雙重影響”。提出這個理論觀點的音樂教育家是A.達爾克羅茲B.奧爾夫C.柯達伊D.埃德溫?戈登【答案】D43、下列歌曲樂句結構符合“起承轉合”的是()。A.《八月桂花遍地開》B.《小草》C.《繡金匾》D.《蘭花花》【答案】A44、“八音分類法”是把樂器按照制作材料的不同分為“金、石、土、革、絲、木、匏、竹”八類,下列分類中正確的一組是()A.琵琶、三弦、古箏、二胡屬于絲類B.琵琶、三弦、笛子、塤屬于竹類C.編鐘、三弦、古箏、二胡屬于金類D.笛子、三弦、古琴、塤屬于土類【答案】A45、下列選項中不屬于“音樂表現”領域的是()A.演唱、演奏B.綜合性藝術表演C.識讀樂譜D.創(chuàng)作實踐【答案】D46、借蜜蜂過江的意境比喻“小”民族敢于搏斗“大”風浪的音樂出自下列哪部作品()A.翟小松((MongDong))B.劉諼《土樓回響》C.朱踐耳《納西一奇》D.郭文景《御風萬里》【答案】C47、下列不屬于奧爾夫聲勢活動中最基本的動作是()。A.跺腳B.拍腿C.走路D.拍手【答案】C48、近日氣候驟冷,調攝不慎,患者出現了惡風畏寒,頭痛時作,痛連項背,遇風尤劇,苔薄白,脈浮。證屬風寒頭痛,應選用的方劑是A.桑菊飲B.羚角鉤藤湯C.通竅活血湯D.川芎茶調散E.桑杏湯【答案】D49、胡老師想確認管樂隊學生是否已學會吹奏樂器《紅旗頌》,最適合采用下列哪種評價方式?A.紙筆評價B.檔案評價C.表現性評價D.概念評價【答案】C50、德國作曲家和音樂教育家卡爾奧爾夫的代表作《布蘭詩歌》取材于同名文學作品,其中第一首《命運之輪》經常出現在影視和廣告配樂中,為人熟知,這首作品的體裁是A.康塔塔B.歌劇C.交響詩D.音樂劇【答案】A大題(共10題)一、閱讀材料,并回答問題。【課程的名稱】《藝術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學對象】高一年級學生【教學內容】鑒賞《魔王》【主要目標】聆聽《魔王》,感受與分析歌曲的音樂情緒和形象,了解藝術歌曲的特征?!窘虒W過程】(前略)展開階段:新課教學學生閱讀了解德奧浪漫主義樂派,舒伯特及其音樂創(chuàng)作。欣賞《魔王》(1)學生閱讀材料并討論以下問題:①歌詞是誰的詩作?②表達什么內容?有幾個人物?③什么樂器伴奏?【答案】本題考查的是高中音樂鑒賞課教學過程的分析?!镀胀ǜ咧幸魳氛n程標準(實驗)》指出了高中音樂課程的基本理念:(1)以音樂審美為核心,培養(yǎng)興趣愛好;(2)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fā)展;(3)重視音樂實踐,增強創(chuàng)造意識;(4)弘揚民族音樂,理解多元文化。二、依據《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實驗)》基本理念,對教學設計中的展開階段進行分析(7分),并說明理由(8分)。【課題名稱】《中國古典舞》【教學對象】選修“音樂與舞蹈”模塊的學生【教學內容】學跳古典舞《春江花月夜》【主要目標】1.學習《春江花月夜》的基本舞蹈動作,加深對中華典雅風格的感受和體驗。(其他目標略)【教學過程片段】一、導入階段(略)二、展開階段:新課教學1.老師示范與講解:表演自創(chuàng)的古典舞《春江花月夜》片段;示范和講解男女古典舞手形和手位,學生模仿;【答案】這個課例在展開階段上具備一定的優(yōu)勢,但與此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1)上述課例在課程設置上存在的閃光點:①從整體上來看,此課例中的教學行為層層深入,并且在次序安排上是由淺入深、較為合理的。②老師示范與講解這部分,從老師表演自創(chuàng)片段、示范講解,到學生模仿來看,體現了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老師起主導作用。③學生練習與表演這部分,從學生練習到老師帶領學生隨音樂表演,體現了強調音樂實踐的教學觀念。④從以上課例展示來看,總體的教學框架很清晰,是展開階段所呈現出來的閃光點。(2)與此同時,課例中的展開也存在一定的問題:①缺少初步感知環(huán)節(jié)。在展開階段一開始,應該先聽一下這首作品,并且詢問學生聽完之后的感受,簡單講解古典舞的特點,讓學生對古典舞有初步的感受和認識。②在老師示范與講解部分不夠細致?!爸匾曇魳穼嵺`,增強創(chuàng)造意識”,應該是老師示范相應的基本動作,學生跟著去學習,并且以多種形式來進行實踐;再次老師應該把動作進行分解,讓學生去學習;最后進行連貫練習,學生模仿。③沒有體現師生評價。優(yōu)秀的音樂課堂需要有效的師生互動來推進教學,展開階段中并沒有體現師生評價,對于教學進程的把握不夠深入。三、初三(1)班音樂課上,李老師在進行歌曲《丹頂鶴的故事》教學。老師在給學生聽了朱哲琴的演唱錄音后,問:“歌曲蘊含著怎樣的情感?”全班鴉雀無聲,沒有人回答。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內涵,他邊范唱,邊分析歌詞,同時在黑板上依次板書關鍵詞:小河、蘆葦坡、白云落淚、風兒訴說。剛寫到這里,突然有一個男生指著學習委員劉白云說:“這不是說你嗎?干嘛哭啊?”全班哄堂大笑。老師瞪著學生說:“該回答的不回答,不該回答亂回答!我希望同學們不要學習他的言行。”問題:依據《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分析李老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7分),并針對問題提出改進建議。(8分)【答案】(1)問題這是一個問題案例。雖然該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通過示范、聆聽情感體現音樂審美性的特點,但依舊有行為存在不妥之處。第一,該教師的行為違背了《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的基本理念。案例中,教師在簡單播放音頻后,便直接提問學生歌曲的感情如何,學生沒有進人狀態(tài),未對問題作出反饋時,卻又直接開展教學,將范唱、講解歌詞和板書關鍵詞全都擠在一起,使學生很難集中注意力。該教師的教學缺乏引導性,既沒有合理引導學生聽賞歌曲,也沒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二,該教師的行為違背了《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fā)展”的基本理念。在音樂課程中,教師應使每一位學生的音樂潛能得到開發(fā)并使他們從中受益,使每一個學生的音樂文化素養(yǎng)得到提高并使他們終身喜愛音樂。案例中的教師在學生調侃學習委員時,并沒有及時對擾亂課堂秩序的學生進行合理引導,而是嚴厲地批評了他,這種行為對學生缺乏尊重,抑制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2)建議第一,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組織學生進行豐富的音樂實踐活動來加強對音樂的理解和感受,如聆聽、作品的背景感知、小組討論等。第二,在課堂中,教師應鼓勵學生開口,讓他們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同時根據學生的具體感受結合相應的作品歷史背景、作曲家生平、音樂要素來感受音樂的風格特點。第三,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及時關注課堂中的每一位學生,關注學生行為、關注學生情緒,在良好的教學氛圍中,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培養(yǎng)其對音樂的終身喜愛。四、依據《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實驗)》,分析下面教學課例,對教學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點評?!菊n題名稱】瑤族舞曲【教學內容】欣賞《瑤族舞曲》教學目標:1.聆聽《瑤族舞曲》,體驗樂曲不同部分的不同音樂情緒,參與想象樂曲的音樂形象。2.能用樂器演奏部分音樂主題.并能自選主題填詞演唱。教學重難點:體會樂曲不同部分的音樂情緒,參與音樂實踐。教學工具:磁帶、錄音機、豎笛、鋼琴等。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播放樂曲《瑤族舞曲》(民族管弦樂演奏),學生聽音樂進教室。二、導入新課剛才播放的是由民族管弦樂演奏的樂曲《瑤族舞曲》,旋律優(yōu)美動聽。說到瑤族,你能否說一說你對它的認識呢?學生討論并回答?!敬鸢浮?1)優(yōu)點:本教學課例教學重難點突出,教學過程非常充實,邏輯嚴謹。在導入環(huán)節(jié)通過營造氣氛。穩(wěn)定學生的情緒。為接下來的教學做好鋪墊。播放由民族管弦樂器演奏的樂曲來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促使學生更好地欣賞樂曲。通過演唱及演奏熟悉音樂主題,進行音樂形象的聯想,進一步了解樂曲。最后,通過讓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填詞、排演,將欣賞、體驗、創(chuàng)作融為一體,在實踐中理解、表現音樂。(2)缺點:教學目標未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且教學目標不完整,缺少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教學過程過于“平鋪直敘”,教師應善用音樂教學策略,創(chuàng)設音樂教學情境,重視音樂情感體驗,關注相互合作探究,加強學科綜合實踐,強調比較鑒別;教師要善用啟發(fā)式教學,使學生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吸收;“四、總結”環(huán)節(jié)中,播放《阿里西里》的意義不明確。五、根據《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對教學設計中的展開階段進行分析點評?!菊n題名稱】《豐收時節(jié)》【教學對象】七年級學生【教學內容】欣賞《豐收時節(jié)》及綜合創(chuàng)編【主要目標】1.學習維吾爾族基本舞蹈動作,感受“賽乃姆”節(jié)奏。2.通過欣賞、創(chuàng)編、表演等實踐活動,圍繞“豐收時節(jié)”主題,嘗試創(chuàng)作和表演,體會舞臺表現的綜合性特征。(其他目標略)【學時】1【教學過程片段】一、導入階段(略)二、展開階段:新課教學1.作品賞析——天山腳下的《豐收時節(jié)》【答案】該課例是一個相對豐富的案例,但也有部分內容需要更加合理的設計。優(yōu)點:(1)該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模仿維吾爾族舞蹈,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當中,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了“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的音樂課程基本理念。(2)該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每一步都與學生進行交流,時刻帶領學生參與課堂,進行舞蹈動作表現;同時,在課堂中,教師組織學生分組進行創(chuàng)編活動,學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表現作品,體現了“強調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chuàng)造”的音樂課程基本理念。(3)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我國維吾爾族舞蹈動作進行細致地示范與講解,同時在舞蹈練習過程中,請學生模仿“摘葡萄”的動作,學習舞蹈的同時,傳達維吾爾族的風土人情,體現了“弘揚民族音樂,理解音樂文化多樣性”的音樂課程基本理念。缺點:(1)欣賞環(huán)節(jié):老師在授課過程中既要帶領學生欣賞樂曲,又要帶領學生進行創(chuàng)編活動,但該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以舞蹈動作教授為主,將音樂與姊妹藝術結合在一起,雖然體現了“學科綜合”,但在“突出音樂特點”上有所缺失,沒有帶領學生更好地聆聽與欣賞樂曲,這種做法違背了“突出音樂特點,關注學科綜合”的音樂課程基本理念。(2)創(chuàng)編環(huán)節(jié):該老師在音樂課堂中,雖然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參與課堂表現,但是在課堂當中并沒有給學生太多的時間來練習舞蹈動作,沒有關注到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不符合“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fā)展”的音樂課程基本理念。六、依據《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進行教學設計。教學對象:八年級學生教學內容:欣賞《梁山伯與祝英臺》要求:(1)設定教學目標。(2)設定教學重難點。(3)針對教學目標與重難點,設定具體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和過程。【答案】《梁山伯與祝英臺》一、教學目標1.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熟悉民間故事,發(fā)揮想象,感受音樂中不同的音樂情感;能夠體驗音樂情感的變化,并能簡單地描述或用其他形式表現出來。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欣賞辨別,找出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中的音樂素材與越劇之間的聯系;初步認識奏鳴曲式的結構。3.知識與技能目標:欣賞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簡單表述樂曲中不同段落的音樂要素的變化。二、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感受音樂中不同的音樂情感。2.教學難點:表述樂曲中不同段落的音樂要素的變化。三、教學用具多媒體。四、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播放《梁山伯與祝英臺》的舞蹈視頻。老師設置問題:這是一首有關什么故事的舞蹈故事的內容大家了解嗎除了舞蹈之外你七、依據《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實驗)基本理念,對教學設計中的展開階段進行分析(7分),并說明理由(8分)。【課題名稱】《中國古典舞》【教學對象】選修“音樂與舞蹈”模塊的學生【教學內容】學跳古典舞《春江花月夜》【主要目標】1.學習《春江花月夜》的基本舞蹈動作,加深對中華典雅風格的感受和體驗。(其他目標略)【教學過程片段】一、導入階段(略)二、展開階段:新課教學1.老師示范與講解:表演自創(chuàng)的古典舞《春江花月夜》片段;示范和講解男女古典舞手形和手位,學生模仿;【答案】本題考查的是對高中選修模塊——“音樂與舞蹈”教學過程中展開階段的分析?!镀胀ǜ咧幸魳氛n程標準(實驗)》指出:(1)以音樂審美為核心,培養(yǎng)興趣愛好;(2)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fā)展;(3)重視音樂實踐,增強創(chuàng)造意識;(4)弘揚民族音樂,理解多元文化。分析此題時,首先要看教學過程的展開階段是否符合《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的要求。音樂與舞蹈是親密無間的姊妹藝術,其直觀的藝術感染力,對豐富學生的藝術體驗、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促進身心發(fā)展具有重要價值。在音樂與舞蹈課中,舞蹈技能的學習固然是需要的,但音樂感知、體驗及綜合藝術素養(yǎng)也不可忽視。因此,在分析教學過程的展開階段時,還應注意課例中是否將音樂、舞蹈的學習有機結合。八、依據《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基本理念,對教學設計中的展開階段進行評析(7分),并說明理由。(8分)[課題名稱]《新疆之春》[教學對象]七年級學生[教學內容]欣賞《新疆之春》[主要目標]1.了解認識《新疆之春》的音色、旋律、節(jié)奏等音樂特點。2.能夠根據新疆音樂的特點進行編創(chuàng)表演,體驗合作表演新疆音樂的魅力。(其他目標略)[教學過程](前略).展開階段:新課教學1.感受與體驗(1)用多媒體展示新疆的地理位置、風土人情等?!敬鸢浮浚?)感受與欣賞階段,通過了解新疆的地理位置及聆聽作品,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本節(jié)課的興趣,且了解作品的小提琴獨奏體裁,成功引出課題。(2)教學過程未實現課程的第一個主要目標,本節(jié)課課型為欣賞課,課程目標已明確要求要認識作品的音色、旋律、節(jié)奏等音樂特點,但教學過程并未涉及。(3)教學過程中排練關于新疆的節(jié)目是成功的,各組從不同方面了解了新疆的舞蹈動作、打擊樂器手鼓等,完成了課程第二個主要目標。九、鑒賞課上,在欣賞莫扎特《第40交響曲》中的《g小調小步舞曲》時,金老師要求學生談談感受,有一位學生回答說:”我覺得這是一首明快的樂曲?!苯鹄蠋熣f:”這可是小調音樂呀,小調音樂應該是什么樣的感覺?是明亮的?還是暗淡的?”在他的指導下,學生最終說出了讓老師滿意的答案。問題:根據《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基本理念,分析金老師教學中的問題(7分),并針對問題提出改進建議(8分)【答案】金老師的做法是相對合理的,但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優(yōu)點:(1)金老師做到了《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強調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chuàng)造”。音樂課程中涉及的所有領域都應強調學生的音樂實踐,積極引導學生參與演唱、演奏、聆聽、綜合性藝術表演和即興編創(chuàng)等各項音樂活動。金老師帶領學生聆聽作品,并讓學生自己去分析與感受,這是非常值得學習的地方。(2)金老師做到了新課程標準當中的第四條“弘揚民族音樂,理解音樂文化多樣性”。音樂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音樂歷史上,無論是傳統(tǒng)民族民間音樂,還是近現代優(yōu)秀的音樂創(chuàng)作,都是人類珍貴的藝術財富,是音樂課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該老師在課上對外國作品《第40交響曲》中的選段進行聆聽之后,提問學生的感受,說明金老師善于引導學生,逐步去欣賞外國作品,感受外國音樂文化,值得我們去學習。缺點:金老師沒有很好地做到新課程標準當中的最后一條“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fā)展”。音樂課的全部教學活動應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音樂活動的參與放在重要的位置。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性,把全體學生的普遍參與和發(fā)展不同個性有機結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