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索馬里海盜中的國際合作問題研究_第1頁
打擊索馬里海盜中的國際合作問題研究_第2頁
打擊索馬里海盜中的國際合作問題研究_第3頁
打擊索馬里海盜中的國際合作問題研究_第4頁
打擊索馬里海盜中的國際合作問題研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打擊索馬里海盜中的國際合作問題研究

摘要:近年來索馬里海域海盜活動猖獗,危及國際海運安全和全人類的共同利益,已成為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的,影響和破壞國際海運安全的問題之一,構成了嚴重危害和平與安全的國際罪行。聯(lián)合國通過決議授權后各國紛紛赴索馬里海域打擊海盜。從國際法學角度通過對打擊海盜行為的依據(jù)、目的、各國的普遍管轄權、免責以及國家主權原則的例外等國際法律問題的分析,可以厘定打擊海盜行為的性質(zhì)、方式和合法性。

關鍵詞:海盜;國際法;主權原則例外;國際合作

索馬里位于東非之角,其海域是出入蘇伊士運河和進入非洲東海岸的重要國際航道。1991年以來,索馬里國內(nèi)長期戰(zhàn)亂、干旱、饑餓、部族沖突和糧食價格上漲,沿海地區(qū)海盜活動猖獗,使得那里的海域成為世界上最危險的區(qū)域之一。尤其是近年來,海盜活動更為頻繁和囂張,襲擊船只的數(shù)量猛增,據(jù)國際海事組織(InternationalMaritimeOrganization)的統(tǒng)計,2008年那里發(fā)生了120多起海上搶劫行為,超過30艘船只遭劫,600多名船員遭綁架,至2008年12月為止,仍有10多艘船在海盜手中。中國船只也頻繁途經(jīng)亞丁灣、索馬里海域,2008年1月到11月間,平均每天有3到4艘次中國商船過境,據(jù)悉其中20%受到過海盜襲擊,僅劫持事件就發(fā)生了7次,我國船舶和人員安全面臨嚴重威脅。隨著沙特阿拉伯“天狼星”號超級油輪遭劫,中國天津“天裕8號”漁船、上?!罢袢A四號”等被劫,國際社會對日益囂張的索馬里海盜的關注空前高漲,各國紛紛表示將加入到打擊海盜的戰(zhàn)役中來。

索馬里海盜行為阻礙了正常的國際貿(mào)易和海運秩序,破壞了國際和平與安全,給各國造成了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對經(jīng)由索馬里、亞丁灣船舶的財產(chǎn)及人員的人身安全構成極大的威脅。目前,美國、北約、歐盟、俄羅斯、印度、韓國、中國等已經(jīng)或者宣布準備向索馬里以北的亞丁灣派出軍艦,打擊海盜,維護安全。

本文主要對打擊索馬里海盜行為的依據(jù)、目的、以及各國享有的普遍管轄權和免責,國家主權原則的例外,以及肅清海盜的根源等國際法律問題的初步分析和探討,希冀拋磚引玉,引起學術界對此問題更深入的研究。

一、依據(jù):聯(lián)合國安事會決議和索馬里過渡政府的有效同意

傳統(tǒng)意義上的海盜行為,是指一艘私有船舶在公海上以劫奪的意圖對另一艘船舶所作的任何未經(jīng)授權的暴力行為。目前對海盜行為規(guī)定的最為權威的國際公約為1958年的《公海公約》和1982年的《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簡稱《公約》),《公海公約》第15條和《公約》第101條對其定義范圍和內(nèi)涵又進一步擴大為包括私人的船舶、私人飛機及其機員和乘客,為私人目的對其他船舶和飛機或其人員和財物在公海或任何國家管轄范圍以外的地方進行非法的暴力、扣留或掠奪行為,都為“海盜”。(注:《公海公約》第15條、《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第101條規(guī)定下列行為中的任何行為構成海盜行為:第一,私人船舶或私人飛機的船員、機組成員或乘客為私人目的,對下列對象所從事的任何非法的暴力或扣留行為,或任何掠奪行為:(1)在公海上對另一船舶或飛機,或對另一船舶或飛機上的人或財物;(2)在任何國家管轄范圍以外的地方對船舶、飛機、人或財物;第二,明知船舶或飛機成為海盜船舶或飛機的事實,而自愿參加其活動的任何行為;第三,教唆或故意便利第一項或第二項所述行為的任何行為。)從其定義可知,海盜行為具有以下兩個特征:第一,須是利用損害公海航行安全的方法,對其他船舶或飛機進行的非法的暴力、扣留或掠奪的行為;第二,須是私人的船舶或私人的飛機為私人目的進行的非法的暴力、扣留或掠奪行為。

打出索馬里海盜必須師出有名,即具有國際法上的依據(jù),否則將構成對他國內(nèi)政的干涉和主權的踐踏。此次各國出師打擊索馬里海域海盜行為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依據(jù):

第一、聯(lián)合國安理會根據(jù)《聯(lián)合國憲章》第七章“對于和平之威脅、和平之破壞及侵略行為之應對辦法”。自2008年6月2日一致通過的《1816決議》為標志,相繼制定并通過了4份決議授權各國打擊出入于亞丁灣、索馬里海域的嚴重影響和破壞國際海運安全的海盜行為。(注:這4份決議包括:6月2日的《1816號決議》;10月7日的《1838號決議》;12月2日的《1846號決議》;12月16日的《1851號決議》。)這4份決議為各國打擊海盜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和依據(jù)?!兜?816號決議》第7段規(guī)定,決定自本決議通過之日起為期6個月內(nèi),在過渡聯(lián)邦政府事先知會秘書長情況下同過渡聯(lián)邦政府合作打擊索馬里沿海海盜和武裝搶劫行為的國家可:(1)進入索馬里領海,以制止海盜及海上武裝搶劫行為,但做法上應同相關國際法允許的在公海打擊海盜行為的此類行動相一致;(2)以同相關國際法允許的在公海打擊海盜行為的行動相一致的方式,在索馬里領海內(nèi)采用一切必要手段(allnecessarymeasures),制止海盜及武裝搶劫行為。同時,此決議不僅原則上呼吁其成員國來“制止海盜和海上武裝搶劫行為”,還“重申”關于制止海盜行為的國際法相關規(guī)定,要求各國采取行為,“包括但不限于登臨、搜查和扣留從事或涉嫌從事海盜行為的船只,并逮捕從事這種行為的人,以便對這些人進行起訴”。

一般而言,國際法的法律淵源除條約和國際習慣外,重要的國際組織的決議也應該成為廣泛意義上的國際法淵源之一,也應該是確定法律原則的一種非常有價值的補助資料。特別是其中一些涉及有關國際法原則、規(guī)則及制度的所謂的規(guī)范性決議,因其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和輿論價值,具有重大的道德及政治影響……[1]因此,聯(lián)合國安理會通過的決議在此次打擊海盜中具有法律約束力。再者,聯(lián)合國安理會也是國際上惟一有權授權各國采取執(zhí)行行動的機關。

第二,索馬里過渡政府的有效同意(effectivelyagree)和主動邀請(activelyinvite)也是打擊海盜的重要依據(jù)。索馬里駐聯(lián)合國代表已明確表示同意并邀請各國進入其海域與索馬里一并合作打擊海盜。聯(lián)合國安理會于2008年12月16日通過的《1851號決議》規(guī)定,應索馬里過渡政府的請求,安理會決定從即日起授權有關國家和國際組織在12個月內(nèi)可以在索馬里境內(nèi)“采取一切必要的適當措施,制止海盜行為和海上武裝搶劫行為”。

“同意”是國際法規(guī)定的國家不法行為的免責事由之一。如果一國以有效方式表示同意他國實行某項與其所負義務不符的特定行為時,該行為在對該國的關系上,就排除了不當性[1]99。此次行動是在索馬里領海甚或是在內(nèi)陸展開,而領海是一國領土的組成部分,如果沒有索馬里的有效同意,就會有礙國家主權原則的行使,構成國際法上的不法行為。所以,一旦經(jīng)索馬里過渡政府的有效同意,各國完全可以進入領?;騼?nèi)陸實施武力打擊,不存在國際法上的不法行為和干涉他國內(nèi)政的行為。

二、例外:國家主權原則的突破

國家主權,是國家的根本屬性,在國際法上是指國家具有獨立自主地處理其內(nèi)外事務的權力,是國家的最高權力,任何國家不得侵犯和違背。國家主權具有兩個方面的特性:一是對內(nèi)的最高權,即國家對其領土內(nèi)的一切人和物以及領土外的本國人享有屬地優(yōu)越權和屬人優(yōu)越權;二是對外的獨立權,即國家在國際關系上是自主和平等的。

根據(jù)《公約》對海盜行為的定義,海盜罪對空間范圍有特殊的要求,即海盜行為一般發(fā)生在公?;蛉魏螄夜茌牱秶酝獾牡胤竭M行非法的暴力、扣留或掠奪行為。依《公約》的規(guī)定,海盜行為只能是發(fā)生在“公?!被颉皣夜茌牱秶狻钡娜魏魏S騼?nèi),按照《公約》規(guī)定,公海不包括國家的專屬經(jīng)濟區(qū)、領?;騼?nèi)水或群島國的群島水域內(nèi)的全部海域,公海對所有國家開放,不屬于任何國家管轄。如果海盜行為不是發(fā)生在公?;驘o管轄區(qū)內(nèi),例如在其主權國家的領海內(nèi)發(fā)生,則屬于該國國內(nèi)法管轄的問題。而索馬里海盜行為有其特殊性,這樣的行為發(fā)生在索馬里領海海域內(nèi),在其領土之內(nèi)活動,很顯然只能由索馬里過渡政府來管轄和治理。然而,安理會《第1816號決議》第7段對國家主權原則在新的歷史背景下進行了新的突破。它是該決議的核心內(nèi)容。它明確規(guī)定:任何其他國家在2008年6月2日決議通過以后的6個月內(nèi),都可以在與索馬里過渡聯(lián)邦政府合作來打擊海盜。這些國家參與打擊海盜的方式,既包括“進入索馬里領海,以制止海盜及海上武裝搶劫行為”,而且還包括“在索馬里領海內(nèi)(withintheterritorialwatersofSomalia)采用一切必要手段(allnecessarymeans),以制止海盜及武裝搶劫行為”??梢姲怖頃Q議已明確規(guī)定各國可在索馬里領海內(nèi)實施打擊,這一議決形成了在新的國際環(huán)境下國家主權原則的例外,但是不應被視同訂立習慣國際法,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減少其它國家假借打擊海盜之名肆意干涉他國內(nèi)政或在其海域傾倒廢物的擔心。安理會2008年10月7號的《1838號決議》就明確申明本決議各項規(guī)定僅適用于索馬里局勢,不影響會員國在任何局勢中根據(jù)國際法所具有的權利或義務或責任,包括《公約》所規(guī)定的任何權利或義務,尤其強調(diào)不得將本決議視作確立習慣國際法。(注:見聯(lián)合國安全理事會2008年10月7號通過的《1838號決議》第8段。)

值得注意的是,在要不要深入到索馬里內(nèi)陸對海盜進行打擊時,有學者認為,為了避免可能出現(xiàn)的法律爭議,建議各國艦隊盡量不直接駛入索馬里領海,特別是不要進入其內(nèi)陸,而主要在其周邊公海領域執(zhí)行任務。筆者認為,索馬里海盜問題從表面上看雖然是發(fā)生在領海上,但其根源實際上還是在陸地運籌或策劃。其領海海域只不過是實施其非法活動的一個場所而已;因為索馬里海盜在陸地上有安全的據(jù)點,自身安全幾乎不受任何威脅,所以,各國不僅要加強海上行動,更要采取陸上行動,徹底根除海盜在陸地上的據(jù)點。只有這樣,才能最終剿滅日益猖撅的索馬里海盜。而如果需要進行內(nèi)陸作戰(zhàn),此時就需要注意一個“度”,即在索馬里內(nèi)陸進行多大范圍和規(guī)模的打擊和作戰(zhàn)行為,此時基于正義、人道主義原則的國際干預在遵守某些前提條件之下,可以深入到內(nèi)陸進行打擊,并與所在國合作,切不得以此為借口干涉他國內(nèi)政,要注意打擊行為的“必要性”和“相稱性”。

三、權利:對海盜的普遍管轄和懲治

普遍管轄(universaljurisdiction)是一項國家的基本權利,是指根據(jù)國際法的規(guī)定,對于普遍地危害國際和平與安全以及全人類的共同利益的某些特定的國際犯罪行為,各國均有權實行管轄,而不問這些犯罪行為發(fā)生的地點和罪犯的國籍。各國對普遍管轄的適用必須滿足兩個條件:第一,行使這種管轄,必須有國際法依據(jù);第二,行使這種管轄,只能對國際法規(guī)定為危害國際和平與安全以及全人類共同利益的某些特定的國際犯罪行為?!捌樟炙诡D普遍管轄原則”中列舉了7項歸于普遍管轄的犯罪,即:一是海盜;二是奴役;三是戰(zhàn)爭犯罪;四是危害和平罪;五是危害人類罪;六是滅絕種族罪;七是酷刑,其中海盜排在第一位,可見其危害的嚴重性。普遍管轄原則是屬地、屬人、保護性管轄原則的一個補充性管轄原則,這一原則為各國基于屬人或屬地管轄之外行使對危害全人類公共利益的犯罪行為的管轄提供一個可靠的法律依據(jù)。巴西奧尼教授就指出:海盜注定是普遍刑事管轄的基礎。

2008年索馬里海域海盜活動猖獗,危及國際海運安全和全人類的共同利益,自今年6月開始,聯(lián)合國安理會相繼通過4個決議授權各國打擊索馬里海盜,無疑具有了國際法依據(jù),各國對普遍地危害國際和平與安全以及全人類共同利益的國際犯罪行為都可行使普遍管轄權。17世紀英國著名國際法學家奧林?詹金斯曾指出:“所有的海盜,從法律的觀點來看,都是人類的敵人,不是一個國家或某一類人的敵人,而是全人類的敵人,他們是非法的。每個人都可以接受命令并武裝起來反對他們,就象反對叛逆者和賣國賊那樣去鎮(zhèn)壓和剿滅他們?!睂1I行為進行“普遍管轄”,這既是權利,也是義務。它反映了國際法上“對所有人”的基本概念和國際社會“共同義務”的觀念問題。

1982年《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和1958年《公海公約》都明確了對海盜罪的普遍管轄原則與懲治措施?!豆s》第105條和《公海公約》第19條規(guī)定:“對于海盜船舶和飛機,成為海盜所奪取并在海盜控制下的船舶和飛機,無論在公海上還是在任何國家管轄范圍以外的地方,任何國家都有權扣押,可以逮捕船上或機上人員并扣押船上或機上財物??垩簢姆ㄔ嚎膳卸☉幍男塘P,并可決定對船舶、飛機或財產(chǎn)所應采取的行動,但受善意第三者的限制?!笨梢?依據(jù)國際法,海盜行為使海盜喪失其國籍國的保護。海盜船舶和飛機的國籍,盡管并不當然喪失依據(jù)《公海公約》第18條及《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第104條的國籍,是保留還是喪失則是由原國籍國決定,但已不再實行“公海上的船舶和飛機由其國籍國管轄”的原則,而代之以普遍管轄原則,各國都有拿捕、扣押和處理海盜船舶和飛機的權利。

依照國際法的一個習慣規(guī)則,每一個海洋國家都有權懲罰海盜。一切國家的船舶,不論是軍艦,其他公有的船舶,或商船,都可以在公海上追逐、攻擊和拿捕海盜,并且把它帶回本國,由本國的法院審理和懲罰。筆者認為這里需要注意兩個問題:一是由于普遍管轄權是各國享有的一項權利,對海盜進行打擊、扣押時很容易發(fā)生各國管轄權的積極沖突(positiveconflict),即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都有權對海盜犯罪行為行使普遍管轄權。此時應受“一事不再理”的約束,不得在一國對海盜起訴懲罰后,又在另一國進行重復受理或處罰??垩簢鴳绹鴥?nèi)法進行,或者應請求國的請求,引渡給請求國懲罰,實行“或引渡或起訴原則”(autdedereandpunire);二是各國政府軍艦在打擊海盜過程中,如有合理根據(jù)被認為犯有國際罪行或其他違反國際法行為可嫌疑的商船,有“登臨”(visit)和“檢查”(check)的權利。例如,《公約》第110條把“從事海盜或販賣奴隸的行為”列為可檢查的情形之一。(注:1982年《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第110條規(guī)定,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可以進行檢查:1.該船從事海盜或販賣奴隸的行為;2.從事非法廣播;3.無國籍;4.拒絕展示國旗;5.雖然懸掛外國國旗,但實際上與軍艦國同一國籍。)但此種登臨或檢查不得濫用,不得影響或改變船舶的正常航行或方向,如果由此而造成損失,必須對該船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賠償責任。

四、目的:維持國際海運暢通與國際和平與安全

索馬里海域海盜肆虐,嚴重影響和破壞了各國的海外貿(mào)易和對外交往,對各國人員和貨物的流動和其人身和財產(chǎn)構成了極大的威脅,嚴重阻礙了國際貿(mào)易的正常發(fā)展。特別是自1991年以來,索馬里過渡政府以及有關國家內(nèi)亂不斷、人民生活困苦、饑餓、災荒,人民流離失所的情況下,國際社會對該國進行人道救援物質(zhì)的運輸,卻因海盜行為而屢屢不能運抵。聯(lián)合國安理會的有關決議,就是在海盜“對迅速、安全和有效地向索馬里運送人道援助物資,對海上商業(yè)航線安全以及對國際航運構成的威脅”的背景下做出的。

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是是聯(lián)合國的四大宗旨之一,也是其首要目的,是聯(lián)合國系統(tǒng)的三大支柱之一。(注:聯(lián)合國系統(tǒng)的三大支柱包括:發(fā)展、安全與人權。)為了達到這一目的,《聯(lián)合國憲章》規(guī)定了兩個步驟:一是采取有效集體措施,以防止和消除對和平的威脅,制止侵略行為或其他破壞和平的行為;二是用和平的方法與依正義及國際法的原則,調(diào)整或解決可能導致破壞和平的國際爭端或情勢。聯(lián)合國安理會通過的關于打擊索馬里海盜的4個決議,是在《憲章》第七章的框架下通過的,它不僅僅是就“海盜”而論海盜,而是將打擊索馬里海盜行為放在“維護和恢復世界和平與安全”的角度來考慮。另外,安理會采取的措施,都是具有“強制”性質(zhì)的措施,聯(lián)合國會員國具有提供“協(xié)助和便利”的義務和責任措施。2008年6月2日,安理會在其通過的《1816號決議》里,表示關注國際海事組織提供關于在索馬里沿海水域“海盜和武裝搶劫行為繼續(xù)存在”的報告,還“嚴重關注”(gravelyconcerned)海盜和武裝劫船行為對那些向索馬里運送人道援助物資以及對國際航運“構成的威脅”,并認定這些海盜和武裝劫船事件對該區(qū)域的國際和平與安全構成威脅(thethreat)。

此次打擊索馬里海盜,中國也派軍艦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護航,打擊海盜,這不僅是一種大國形象的表征,而且更是一種大國責任的體現(xiàn)。一個大國,首先自身應當體現(xiàn)道義,并能夠主持國際道義。一個大國,應當對世界承擔起應有的義務,為維護世界和平、秩序和發(fā)展作出貢獻[11]。中國海軍參與打擊索馬里海域海盜,不是插手索馬里海域事務,而是以積極方式維護國際海運安全。中國海運安全,也是國際海運安全的一部分,打擊海盜行為也維護了我國重要海上運輸航線,特別是石油運輸和對歐貿(mào)易運輸通道的安全。

摘要:近年來索馬里海域海盜活動猖獗,危及國際海運安全和全人類的共同利益,已成為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的,影響和破壞國際海運安全的問題之一,構成了嚴重危害和平與安全的國際罪行。聯(lián)合國通過決議授權后各國紛紛赴索馬里海域打擊海盜。從國際法學角度通過對打擊海盜行為的依據(jù)、目的、各國的普遍管轄權、免責以及國家主權原則的例外等國際法律問題的分析,可以厘定打擊海盜行為的性質(zhì)、方式和合法性。

關鍵詞:海盜;國際法;主權原則例外;國際合作

索馬里位于東非之角,其海域是出入蘇伊士運河和進入非洲東海岸的重要國際航道。1991年以來,索馬里國內(nèi)長期戰(zhàn)亂、干旱、饑餓、部族沖突和糧食價格上漲,沿海地區(qū)海盜活動猖獗,使得那里的海域成為世界上最危險的區(qū)域之一。尤其是近年來,海盜活動更為頻繁和囂張,襲擊船只的數(shù)量猛增,據(jù)國際海事組織(InternationalMaritimeOrganization)的統(tǒng)計,2008年那里發(fā)生了120多起海上搶劫行為,超過30艘船只遭劫,600多名船員遭綁架,至2008年12月為止,仍有10多艘船在海盜手中。中國船只也頻繁途經(jīng)亞丁灣、索馬里海域,2008年1月到11月間,平均每天有3到4艘次中國商船過境,據(jù)悉其中20%受到過海盜襲擊,僅劫持事件就發(fā)生了7次,我國船舶和人員安全面臨嚴重威脅。隨著沙特阿拉伯“天狼星”號超級油輪遭劫,中國天津“天裕8號”漁船、上海“振華四號”等被劫,國際社會對日益囂張的索馬里海盜的關注空前高漲,各國紛紛表示將加入到打擊海盜的戰(zhàn)役中來。

索馬里海盜行為阻礙了正常的國際貿(mào)易和海運秩序,破壞了國際和平與安全,給各國造成了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對經(jīng)由索馬里、亞丁灣船舶的財產(chǎn)及人員的人身安全構成極大的威脅。目前,美國、北約、歐盟、俄羅斯、印度、韓國、中國等已經(jīng)或者宣布準備向索馬里以北的亞丁灣派出軍艦,打擊海盜,維護安全。

本文主要對打擊索馬里海盜行為的依據(jù)、目的、以及各國享有的普遍管轄權和免責,國家主權原則的例外,以及肅清海盜的根源等國際法律問題的初步分析和探討,希冀拋磚引玉,引起學術界對此問題更深入的研究。

一、依據(jù):聯(lián)合國安事會決議和索馬里過渡政府的有效同意

傳統(tǒng)意義上的海盜行為,是指一艘私有船舶在公海上以劫奪的意圖對另一艘船舶所作的任何未經(jīng)授權的暴力行為。目前對海盜行為規(guī)定的最為權威的國際公約為1958年的《公海公約》和1982年的《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簡稱《公約》),《公海公約》第15條和《公約》第101條對其定義范圍和內(nèi)涵又進一步擴大為包括私人的船舶、私人飛機及其機員和乘客,為私人目的對其他船舶和飛機或其人員和財物在公?;蛉魏螄夜茌牱秶酝獾牡胤竭M行非法的暴力、扣留或掠奪行為,都為“海盜”。(注:《公海公約》第15條、《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第101條規(guī)定下列行為中的任何行為構成海盜行為:第一,私人船舶或私人飛機的船員、機組成員或乘客為私人目的,對下列對象所從事的任何非法的暴力或扣留行為,或任何掠奪行為:(1)在公海上對另一船舶或飛機,或對另一船舶或飛機上的人或財物;(2)在任何國家管轄范圍以外的地方對船舶、飛機、人或財物;第二,明知船舶或飛機成為海盜船舶或飛機的事實,而自愿參加其活動的任何行為;第三,教唆或故意便利第一項或第二項所述行為的任何行為。)從其定義可知,海盜行為具有以下兩個特征:第一,須是利用損害公海航行安全的方法,對其他船舶或飛機進行的非法的暴力、扣留或掠奪的行為;第二,須是私人的船舶或私人的飛機為私人目的進行的非法的暴力、扣留或掠奪行為。

打出索馬里海盜必須師出有名,即具有國際法上的依據(jù),否則將構成對他國內(nèi)政的干涉和主權的踐踏。此次各國出師打擊索馬里海域海盜行為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依據(jù):

第一、聯(lián)合國安理會根據(jù)《聯(lián)合國憲章》第七章“對于和平之威脅、和平之破壞及侵略行為之應對辦法”。自2008年6月2日一致通過的《1816決議》為標志,相繼制定并通過了4份決議授權各國打擊出入于亞丁灣、索馬里海域的嚴重影響和破壞國際海運安全的海盜行為。(注:這4份決議包括:6月2日的《1816號決議》;10月7日的《1838號決議》;12月2日的《1846號決議》;12月16日的《1851號決議》。)這4份決議為各國打擊海盜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和依據(jù)?!兜?816號決議》第7段規(guī)定,決定自本決議通過之日起為期6個月內(nèi),在過渡聯(lián)邦政府事先知會秘書長情況下同過渡聯(lián)邦政府合作打擊索馬里沿海海盜和武裝搶劫行為的國家可:(1)進入索馬里領海,以制止海盜及海上武裝搶劫行為,但做法上應同相關國際法允許的在公海打擊海盜行為的此類行動相一致;(2)以同相關國際法允許的在公海打擊海盜行為的行動相一致的方式,在索馬里領海內(nèi)采用一切必要手段(allnecessarymeasures),制止海盜及武裝搶劫行為。同時,此決議不僅原則上呼吁其成員國來“制止海盜和海上武裝搶劫行為”,還“重申”關于制止海盜行為的國際法相關規(guī)定,要求各國采取行為,“包括但不限于登臨、搜查和扣留從事或涉嫌從事海盜行為的船只,并逮捕從事這種行為的人,以便對這些人進行起訴”。

一般而言,國際法的法律淵源除條約和國際習慣外,重要的國際組織的決議也應該成為廣泛意義上的國際法淵源之一,也應該是確定法律原則的一種非常有價值的補助資料。特別是其中一些涉及有關國際法原則、規(guī)則及制度的所謂的規(guī)范性決議,因其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和輿論價值,具有重大的道德及政治影響……[1]因此,聯(lián)合國安理會通過的決議在此次打擊海盜中具有法律約束力。再者,聯(lián)合國安理會也是國際上惟一有權授權各國采取執(zhí)行行動的機關。

第二,索馬里過渡政府的有效同意(effectivelyagree)和主動邀請(activelyinvite)也是打擊海盜的重要依據(jù)。索馬里駐聯(lián)合國代表已明確表示同意并邀請各國進入其海域與索馬里一并合作打擊海盜。聯(lián)合國安理會于2008年12月16日通過的《1851號決議》規(guī)定,應索馬里過渡政府的請求,安理會決定從即日起授權有關國家和國際組織在12個月內(nèi)可以在索馬里境內(nèi)“采取一切必要的適當措施,制止海盜行為和海上武裝搶劫行為”。

“同意”是國際法規(guī)定的國家不法行為的免責事由之一。如果一國以有效方式表示同意他國實行某項與其所負義務不符的特定行為時,該行為在對該國的關系上,就排除了不當性[1]99。此次行動是在索馬里領海甚或是在內(nèi)陸展開,而領海是一國領土的組成部分,如果沒有索馬里的有效同意,就會有礙國家主權原則的行使,構成國際法上的不法行為。所以,一旦經(jīng)索馬里過渡政府的有效同意,各國完全可以進入領?;騼?nèi)陸實施武力打擊,不存在國際法上的不法行為和干涉他國內(nèi)政的行為。

二、例外:國家主權原則的突破

國家主權,是國家的根本屬性,在國際法上是指國家具有獨立自主地處理其內(nèi)外事務的權力,是國家的最高權力,任何國家不得侵犯和違背。國家主權具有兩個方面的特性:一是對內(nèi)的最高權,即國家對其領土內(nèi)的一切人和物以及領土外的本國人享有屬地優(yōu)越權和屬人優(yōu)越權;二是對外的獨立權,即國家在國際關系上是自主和平等的。

根據(jù)《公約》對海盜行為的定義,海盜罪對空間范圍有特殊的要求,即海盜行為一般發(fā)生在公?;蛉魏螄夜茌牱秶酝獾牡胤竭M行非法的暴力、扣留或掠奪行為。依《公約》的規(guī)定,海盜行為只能是發(fā)生在“公海”或“國家管轄范圍外”的任何海域內(nèi),按照《公約》規(guī)定,公海不包括國家的專屬經(jīng)濟區(qū)、領海或內(nèi)水或群島國的群島水域內(nèi)的全部海域,公海對所有國家開放,不屬于任何國家管轄。如果海盜行為不是發(fā)生在公?;驘o管轄區(qū)內(nèi),例如在其主權國家的領海內(nèi)發(fā)生,則屬于該國國內(nèi)法管轄的問題。而索馬里海盜行為有其特殊性,這樣的行為發(fā)生在索馬里領海海域內(nèi),在其領土之內(nèi)活動,很顯然只能由索馬里過渡政府來管轄和治理。然而,安理會《第1816號決議》第7段對國家主權原則在新的歷史背景下進行了新的突破。它是該決議的核心內(nèi)容。它明確規(guī)定:任何其他國家在2008年6月2日決議通過以后的6個月內(nèi),都可以在與索馬里過渡聯(lián)邦政府合作來打擊海盜。這些國家參與打擊海盜的方式,既包括“進入索馬里領海,以制止海盜及海上武裝搶劫行為”,而且還包括“在索馬里領海內(nèi)(withintheterritorialwatersofSomalia)采用一切必要手段(allnecessarymeans),以制止海盜及武裝搶劫行為”。可見安理會決議已明確規(guī)定各國可在索馬里領海內(nèi)實施打擊,這一議決形成了在新的國際環(huán)境下國家主權原則的例外,但是不應被視同訂立習慣國際法,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減少其它國家假借打擊海盜之名肆意干涉他國內(nèi)政或在其海域傾倒廢物的擔心。安理會2008年10月7號的《1838號決議》就明確申明本決議各項規(guī)定僅適用于索馬里局勢,不影響會員國在任何局勢中根據(jù)國際法所具有的權利或義務或責任,包括《公約》所規(guī)定的任何權利或義務,尤其強調(diào)不得將本決議視作確立習慣國際法。(注:見聯(lián)合國安全理事會2008年10月7號通過的《1838號決議》第8段。)

值得注意的是,在要不要深入到索馬里內(nèi)陸對海盜進行打擊時,有學者認為,為了避免可能出現(xiàn)的法律爭議,建議各國艦隊盡量不直接駛入索馬里領海,特別是不要進入其內(nèi)陸,而主要在其周邊公海領域執(zhí)行任務。筆者認為,索馬里海盜問題從表面上看雖然是發(fā)生在領海上,但其根源實際上還是在陸地運籌或策劃。其領海海域只不過是實施其非法活動的一個場所而已;因為索馬里海盜在陸地上有安全的據(jù)點,自身安全幾乎不受任何威脅,所以,各國不僅要加強海上行動,更要采取陸上行動,徹底根除海盜在陸地上的據(jù)點。只有這樣,才能最終剿滅日益猖撅的索馬里海盜。而如果需要進行內(nèi)陸作戰(zhàn),此時就需要注意一個“度”,即在索馬里內(nèi)陸進行多大范圍和規(guī)模的打擊和作戰(zhàn)行為,此時基于正義、人道主義原則的國際干預在遵守某些前提條件之下,可以深入到內(nèi)陸進行打擊,并與所在國合作,切不得以此為借口干涉他國內(nèi)政,要注意打擊行為的“必要性”和“相稱性”。

三、權利:對海盜的普遍管轄和懲治

普遍管轄(universaljurisdiction)是一項國家的基本權利,是指根據(jù)國際法的規(guī)定,對于普遍地危害國際和平與安全以及全人類的共同利益的某些特定的國際犯罪行為,各國均有權實行管轄,而不問這些犯罪行為發(fā)生的地點和罪犯的國籍。各國對普遍管轄的適用必須滿足兩個條件:第一,行使這種管轄,必須有國際法依據(jù);第二,行使這種管轄,只能對國際法規(guī)定為危害國際和平與安全以及全人類共同利益的某些特定的國際犯罪行為。“普林斯頓普遍管轄原則”中列舉了7項歸于普遍管轄的犯罪,即:一是海盜;二是奴役;三是戰(zhàn)爭犯罪;四是危害和平罪;五是危害人類罪;六是滅絕種族罪;七是酷刑,其中海盜排在第一位,可見其危害的嚴重性。普遍管轄原則是屬地、屬人、保護性管轄原則的一個補充性管轄原則,這一原則為各國基于屬人或屬地管轄之外行使對危害全人類公共利益的犯罪行為的管轄提供一個可靠的法律依據(jù)。巴西奧尼教授就指出:海盜注定是普遍刑事管轄的基礎。

2008年索馬里海域海盜活動猖獗,危及國際海運安全和全人類的共同利益,自今年6月開始,聯(lián)合國安理會相繼通過4個決議授權各國打擊索馬里海盜,無疑具有了國際法依據(jù),各國對普遍地危害國際和平與安全以及全人類共同利益的國際犯罪行為都可行使普遍管轄權。17世紀英國著名國際法學家奧林?詹金斯曾指出:“所有的海盜,從法律的觀點來看,都是人類的敵人,不是一個國家或某一類人的敵人,而是全人類的敵人,他們是非法的。每個人都可以接受命令并武裝起來反對他們,就象反對叛逆者和賣國賊那樣去鎮(zhèn)壓和剿滅他們?!睂1I行為進行“普遍管轄”,這既是權利,也是義務。它反映了國際法上“對所有人”的基本概念和國際社會“共同義務”的觀念問題。

1982年《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和1958年《公海公約》都明確了對海盜罪的普遍管轄原則與懲治措施?!豆s》第105條和《公海公約》第19條規(guī)定:“對于海盜船舶和飛機,成為海盜所奪取并在海盜控制下的船舶和飛機,無論在公海上還是在任何國家管轄范圍以外的地方,任何國家都有權扣押,可以逮捕船上或機上人員并扣押船上或機上財物。扣押國的法院可判定應處的刑罰,并可決定對船舶、飛機或財產(chǎn)所應采取的行動,但受善意第三者的限制?!笨梢?依據(jù)國際法,海盜行為使海盜喪失其國籍國的保護。海盜船舶和飛機的國籍,盡管并不當然喪失依據(jù)《公海公約》第18條及《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第104條的國籍,是保留還是喪失則是由原國籍國決定,但已不再實行“公海上的船舶和飛機由其國籍國管轄”的原則,而代之以普遍管轄原則,各國都有拿捕、扣押和處理海盜船舶和飛機的權利。

依照國際法的一個習慣規(guī)則,每一個海洋國家都有權懲罰海盜。一切國家的船舶,不論是軍艦,其他公有的船舶,或商船,都可以在公海上追逐、攻擊和拿捕海盜,并且把它帶回本國,由本國的法院審理和懲罰。筆者認為這里需要注意兩個問題:一是由于普遍管轄權是各國享有的一項權利,對海盜進行打擊、扣押時很容易發(fā)生各國管轄權的積極沖突(positiveconflict),即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都有權對海盜犯罪行為行使普遍管轄權。此時應受“一事不再理”的約束,不得在一國對海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