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循環(huán)及其道德內涵:恩格斯和尼采_第1頁
永恒循環(huán)及其道德內涵:恩格斯和尼采_第2頁
永恒循環(huán)及其道德內涵:恩格斯和尼采_第3頁
永恒循環(huán)及其道德內涵:恩格斯和尼采_第4頁
永恒循環(huán)及其道德內涵:恩格斯和尼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永恒循環(huán)及其道德內涵:恩格斯和尼采

【內容提要】永恒循環(huán)思想,幾乎在相同時期被兩位立場迥異的思想家——恩格斯和尼采重新發(fā)現并予以高度評價,認為是一個“新的世界觀”或“新的世界方案”。本文通過揭示其思想的形成背景,對兩位哲人的永恒循環(huán)學說異同之處加以辨析與評述。作者認為,永恒循環(huán)思想無論是對于恩格斯還是尼采來說,都是同某種價值信仰相關聯,并作為某種德性論的基礎而存在,而不是自然科學模式上的“倫理中立主義”理論。

【關鍵詞】永恒循環(huán)/權力意志/能量守恒/新世界觀/道德實踐

【正文】

至少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使得有必要把恩格斯和尼采的自然觀結合起來加以考察。首先,自然界永恒循環(huán)的思想在相近時期被這兩個立場迥異的思想家重新發(fā)現并給予高度的重視,這一事件不能簡單地歸于偶然而需要對這種思想得以形成的背景予以揭示,并需要對二者永恒循環(huán)思想的相同與差異之處加以辨析;另外更重要的是,永恒循環(huán)這一思想無論是對于恩格斯還是尼采來說,都不僅僅是一種自然科學模式上的“倫理中立主義”理論,而是同某些價值信仰相關聯,作為某種德性論基礎而存在??紤]到當今世界道德實踐正處于嚴重的無序狀態(tài),在紛繁的道德理論取向中,馬克思主義道德歷史觀和尼采基于永恒循環(huán)和權力意志的“價值重估”作為兩種重要的選擇方向正在產生廣泛的影響。因此,分析恩格斯和尼采永恒循環(huán)思想中的道德內涵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新版尼采全集的編輯者蒙梯納里在《尼采閱讀》一書中對恩格斯和尼采的永恒循環(huán)思想進行過比較,指出兩者之間存在著驚人的一致性,甚至在用詞上也極為相近:恩格斯稱“同一者在大循環(huán)中的永恒重復”,尼采則稱為“相同者的永恒輪回”。他認為兩位及其不同的思想家同時具有如此相似的思想,只能用共同的自然科學背景來解釋。這一觀點是可以接受的。因為迄今為止尚沒有證據表明二者之間存在過相互影響。另一方面,每一時代的理論思維,都是一種歷史的產物。一種新思想的形成并產生影響,除了思想史自身的發(fā)展邏輯之外,同時必然受制于時代現實的需要。我們可以看出,恩格斯和尼采永恒循環(huán)思想的形成,除了基于對歐洲思想發(fā)展史的同樣極為深刻的批判性洞察之外,也確實受到當時自然科學最新發(fā)展的決定性影響。

在《自然辯證法》導言中,恩格斯在總結自然科學的最新發(fā)展成果的基礎上指出必須用一種“新的自然觀”取代形而上學的自然觀。他和尼采一樣認為這在某種程度上是向古希臘前蘇格拉底哲學的復歸:“于是我們又回到了希臘哲學的偉大創(chuàng)立者的觀點:整個自然界,從最小的東西到最大的東西,從沙粒到太陽,從原生生物到人,都處于永恒的產生和消滅中,處于不斷的流動中,處于無休止的運動和變化中”,“整個自然界被證明是在永恒的流動和循環(huán)中運動著?!薄霸谶@個循環(huán)中,物質的任何有限的存在方式,不論是太陽或星云,個別的動物或動物種屬,化學的化合或分解,都同樣是暫時的,而且除永恒變化著、永恒運動著的東西?!镔|在它的一切變化中永遠是同一的,它的任何一個屬性都永遠不會喪失,因此,它雖然在某個時候一定以鐵的必然性毀滅自己在地球上的最美麗的花朵——思維著的精神,而在另外的某個地方和某個時候一定又以同樣的鐵的必然性把它重新產生出來。”

可以看出恩格斯對自己的這一發(fā)現是極為重視的。在《反杜林論》引論的概論中他把這種永恒循環(huán)的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看成是反傳統(tǒng)形而上學思維的德國哲學由康德經黑格爾而到馬克思和他達到最高成就。而且,“因為學會辯證地思維的自然科學家到現在還屈指出數?!彼裕鞲袼箤嶋H上和尼采一樣自認為“永恒輪回的教師?!?/p>

反觀尼采,與恩格斯相似,他把永恒輪回稱作一種新的世界觀,即一種“新的世界方案。”他所擬定的革新哲學原則的五點計劃,其中之一便是“用永恒輪回學說取代‘形而上學’和宗教?!笨梢娔岵勺约簩τ篮阊h(huán)這一思想的地位具有高度的自覺意識,把它提到反傳統(tǒng)形而上學的最新高度,并稱之為“最深刻的思想”、“思想的頂峰”。

雖然由于其著述的格言與散文化使得研究者對尼采哲學中永恒循環(huán)學說所處的地位有不同的見解,但是深入的研究得出“永恒輪回學說與權力意志說有著最內在的一致”,它構成了尼采的“形而上學思考的最內在核心。”“尼采的形而上學立場可以由兩個命題來確定,存在者本身的基本特征是‘權力意志’;存在是‘相同者的永恒輪回’。

對于永恒循環(huán)說的基本思想,尼采在多處以不同的方式進行了詳略不一的表述。其中兩段詩化的表述為:“萬物方來,萬物方去;存在之輪,永遠循環(huán)。萬物方生,萬物方死;存在之時間,永遠運行。萬物消滅了,萬物又新生了;存在之自身永遠建造同樣的屋宇。萬物分離而相合;存在之循環(huán)對自己永久真實。存在念念相生;圍繞著這之軌道,永遠回環(huán)著那之星球。任何一點皆是宇宙的中心。永恒的路是螺旋形的?!薄斑@個世界是:一個力的怪物,無始無終,一個堅實固定的力,它不變大,也不變小,它不消耗自身,而只是改變面目,作為總體,它的大小不變,……象自身吞吐翻騰的大海,變幻不息,永恒的復歸,以千萬年為期的輪回;其形有潮有汐,由最簡單到最復雜,由靜止不動、僵死一團、冷漠異常,一變而為熾熱灼人、野性難馴、自相矛盾;然而又從充盈狀態(tài)返回簡單狀態(tài),從矛盾嬉戲回歸到和諧的快樂,在其軌道和年月的吻合中自我肯定、自我祝福;作為必然永恒回歸的東西,作為變易,它不知更替、不知厭煩、不知疲倦……。”

從大體上看,可以發(fā)現恩格斯和尼采對世界的永恒循環(huán)運動有著基本相同的理解,并同時賦予這一思想極為重要的意義。

進一步考察恩格斯和尼采對其永恒循環(huán)思想的論證,二者間的一些頗有意味的同異之處就明顯地顯現出來。

根據周國平先生的研究,尼采明確地把能量守恒定律引為永恒循環(huán)學說的理論根據。尼采寫到:“能量守恒的原則要求永恒輪回。”他認為能量守恒定律意味著世界是由一種總量守恒的力形成。需要指出,尼采反對用經典力學解釋世界,他說:“機械論的一切前提,——材料、原子、重力、壓力和沖擊力等——都不是‘自在的事實’,而是借助于精神的虛構作出的解釋?!睓C械論不能把握世界最基礎、最本質的東西,“最本質的和最內在的仍舊是這種意志?!倍皺C械論是結果征象學?!比绻嘈艡C械論對世界的解釋,世界的終極狀態(tài)必定早已經達到,而事實并非如此。因而,“機械論在我看來乃是不完美和十分短暫的假說?!蹦岵蓪Α傲Α钡母拍畹囊?guī)定不同于經典物理學,他把一個內在意志劃歸于它,作為其中心,這就是權力意志。這樣就構成了他所謂的“動力量子”。世界的終極現實不是物,“而是同其他一切動力量子處于張力關系中的動力量子”。在尼采看來,動力量子和量子場才是微觀世界的真相。這表明他已經猜測到20世紀物理學的某些重要內容,這一思想贏得了專家的驚嘆。這總量有限的力被“虛無”包圍而成其界限,“它被‘虛無’所纏繞,就象被自己的界限所纏繞一樣。”這是說空間是有限的,因為按照反證法,有限的力在無限的空間里會達到平衡,而事實上沒有達到,所以空間是有限的。另外,時間是無限的,因為沒有什么可以妨礙我們從一定時刻出發(fā)倒推或順推而達到無限。這樣,能量守恒意味著有限的力,它們在有限的空間中的組合必定是有限的,而這些有限的組合在無限的時間中必定無限次地重復,形成永恒的循環(huán)。

實際上能量守恒除了意味著永恒循環(huán)之外還可能意味著永恒的靜止狀態(tài),所以需要將這一可能性排除。這只要訴諸事實:“均衡狀態(tài),根本就沒有過,這說明它是無法實現的?!边@種永恒循環(huán)不但與機械均衡相對立,而且也反對機械循環(huán)。因為機械循環(huán)建立在因果必然性基礎上,完全排除了偶然和混亂的因素,永恒循環(huán)則具有“一種非理性的必然性”,包括了偶然和混亂。偶然和混亂作為一種歷史的必然也同樣匯入永恒的循環(huán)。他說:“萬有的混亂,作為對任何目的性的排除,并不與循環(huán)思想相矛盾?!?/p>

與尼采不同,恩格斯沒有對他的永恒循環(huán)思想進行詳細的邏輯論證,而是更多地訴諸天文學、地質學、物理學、化學和生物學等近代自然科學發(fā)展史的事實,并通過對種種宇宙發(fā)展有限論觀點的批駁闡發(fā)永恒循環(huán)的思想。不過,通過分析我們仍能從中發(fā)現清楚的論證邏輯。

首先需要指出,雖然不同于尼采對當時的自然科學成果主要持一種批判性的態(tài)度,認為當時的科學只是某種“結果的征象學”,并沒有窮達世界的底蘊,恩格斯則更多地看到其積極的意義,但是我們一定要注意到恩格斯實質上和尼采一樣由于其哲學思想的高度,超越了當時的自然科學而對世界具有更為本質的理解。他深刻地認識到當時自然科學揭示的“自然規(guī)律”所具有的相對性,即“永恒的自然規(guī)律也愈來愈變成歷史的規(guī)律?!比缍鞲袼怪赋?,赫爾姆霍茨的力的守恒定律,甚至“更新的更確切的能量守恒定律”,實質上只是恩格斯認為更本質的物質運動不滅原理的并不完美的表述:“‘能’這個名詞確實是決沒有把運動的全部關系正確地表現出來”,“‘力’這個字也是片面的”,“把純主觀的關于力的概念,塞到……客觀的自然規(guī)律中去,這無論如何是一種奇怪的‘客觀化’方法?!绷硗?,恩格斯和尼采都認識到達爾文生存斗爭學說的局限性。

恩格斯一切思想的出發(fā)點是物質及其自身的運動轉化的永恒性。對于“物質”這一概念,與流俗之見相反,實際上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恩格斯認定它最終必須是某種粒子性的存在,而不可能是諸如“作用量子”一類的東西。雖然他就當時的自然科學概念談到分子、原子和“以太粒子”,但是可以看出他已經洞見到這些概念只是對于“物質”這一對世界存在的最本質概括的歷史性的相對把握,并賦予物質這一概念對未來自然科學發(fā)展的無限開放性。他說:“原子決不能被看作簡單的東西或已知的最小的實物粒子?!彼鞔_地反對機械還原論,即把所有的物質都最終歸于同一的最小粒子,而對物質一切質的差異僅僅用量的差異加以說明。他的批判與尼采有許多類似之處。

概括恩格斯的物質運動思想,大致有以下幾點:首先,作為物質存在及其運動的條件的空間和時間都是無限的,而且,時空和物質的存在是密切相關不可分割的。第二,運動是物質的存在形式,是物質的固有屬性,運動和物質是不能分離的。第三,運動的形式具有多樣性和同一性。恩格斯根據當時的自然科學,把自然界的運動概括為四種:機械運動、物理運動、化學運動和生物運動每種運動形式各有其特殊的矛盾和本質而相互區(qū)別;另一方面又由于物質矛盾運動必然會超過其界限而使這些運動形式相互聯系、相互轉化,因而具有同一性。這種轉化具有雙向性,既有從低級運動到高級運動的轉化,也有從高級運動向低級運動的轉化。第四,由于物質的不滅,運動也是不滅的。最后,自然界運動變化的根本原因是自然界內部的矛盾,“運動本身就是矛盾。”

由這些基本思想出發(fā),恩格斯通過引用德萊伯的一句話簡煉地論證了自然界永恒循環(huán)的思想:“無限時間內宇宙的永遠重復的連續(xù)更替,不過是無限空間內無數宇宙同時并存的邏輯的補充?!边@里首先需要澄清恩格斯的宇宙概念。恩格斯在談到認識的界限時指出:“我們的自然科學的極限,直到今天仍是我們的宇宙,而在我們的宇宙以外的無限多的宇宙,是我們認識自然界時所用不著的?!痹诹硪惶帲痔岬健拔覀兊挠钪鎹u。”這樣,宇宙這一概念在這里僅指一個有限的事物,無限的空間內包含著無數個這樣有限的“宇宙島”。那么,恩格斯的這一論證就是說,承認無限空間內無數有限事物的同時并存,就必然要承認這些有限事物在時間上是連續(xù)更替和永遠的循環(huán)。如果不承認宇宙島的永遠循環(huán),就意味著這些有限的事物在死亡之后,不能轉化為新的事物,而一個個有限事物的死亡,就會導致無限空間內所有事物的死寂狀態(tài)。而實際上并沒有出現這種情況,這就證明了相反的情況即永恒循環(huán)的必然性。

恩格斯區(qū)分“我們的宇宙”和“我們的宇宙以外的無限多的宇宙”及其“宇宙島”概念對于今天的宇宙學研究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實際上已有科學家提出我們觀測的宇宙鑲嵌在一個大得多的空間區(qū)域內,該空間區(qū)域在爆炸后的瞬息之間經歷了一個異乎尋常的爆脹階段。早期的宇宙好比是一個高密度空間的大鍋中膨脹出的“氣泡”,在一鍋“沸湯”中有許多類似的“氣泡”同時產生,即有許多別的宇宙和我們的宇宙并存。

比較恩格斯和尼采對其永恒循環(huán)思想的論證,我們會發(fā)現二者間似乎存在著嚴重的對立。首先,恩格斯堅持空間的無限性,而尼采則認為空間是有限的。另外,與空間的無限性相聯系,恩格斯認為構成世界的物質在量上是無窮大的,并且也沒有暗示過物質在質的轉化方面的有限性,而尼采則明確指出世界是由總量守恒的動力量子構成,它們的相互作用形成的組合無論多么大應該是一個“常數”,即有限的。而且,他們二者的論證方向存在著總體的差異。如果把尼采的思路比作通過微觀物理學達到對世界的把握的話,那么恩格斯的思路則類似于宏觀宇宙學。但是,正如微觀物理學和宏觀宇宙學兩種完全相反的認知方向在今天達到越來越大程度上的統(tǒng)一一樣,恩格斯和尼采的思想實際上具有本質的同一性。如果我們把尼采的世界觀念理解為恩格斯的“宇宙島”或“我們的宇宙”,以上表面的對立就消解了:同樣有限的空間,同樣有限的物質或動力量子,在無限的時間里形成永恒的循環(huán)。

周國平先生認為恩格斯和尼采的循環(huán)思想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差異。首先,尼采的學說帶有某種神秘色彩,緣起于非理性的瞬時體驗,并強調一切細節(jié)的重現,而恩格斯則不然;另外,尼采認為永恒循環(huán)受制于“非理性的必然性”,而恩格斯則強調循環(huán)過程受制于物質運動規(guī)律,“在尼采眼里,這只能是一種機械循環(huán)。”對于這兩方面,本文作者均有不同意見。首先,正如K.波普爾所說:“對理解活動作任何理智上有意義的分析,主要或完全是通過分析我們對第三世界構件和工具的處理而進行的?!睂τ诙鞲袼购湍岵珊我孕纬伤麄兯枷氲膬刃臍v程,我們難以作出有意義的判斷。尼采固然強調一切細節(jié)的重視,但恩格斯又何嘗不是如此。他強調自然會以鐵的必然性消滅人類,但同樣又會以鐵的必然性重新把人類產生出來。另外,我們已經指出,恩格斯和尼采同樣反對機械論。在恩格斯關于物質運動規(guī)律、關于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辯證關系的大量闡述中,我們不難看出恩格斯對于規(guī)律的反機械論的辯證理解,而尼采雖然把循環(huán)比喻為一種游戲,“世界乃是一個循環(huán),它周而復始無限地重復自身,而且無限重復自己的賭博游戲?!钡吧鲜鲈O想不等于是一個機械論的設想?!保巧钊氲难芯烤湍軌蛲高^他的文學性語言發(fā)現他的真正意圖。“非理性的必然性”并不是把一切都歸于混沌,否認規(guī)律的存在,而是強調在偶然和混亂的背后存在著必然性的規(guī)律。試看《權力意志》的宣言:我講的是最近二百年的歷史。我描述那正在來臨、而且不復能避免的事情:虛無主義的到來。這段歷史現在已經可以講述了,因為必須性本身正在這方面起作用。這難道不是強調規(guī)律嗎?

A.麥金太爾在《德性之后》一書中描畫了一幅三百年來西方學術界一系列道德理論失敗的歷史,并認為道德觀念之公共一致性的喪失,是最為深刻和危險的現代性危機。雖然他對尼采和馬克思主義的道德實踐的可行性作出了完全否定性的批判,但同時他也不得不承認尼采和馬克思主義對于以往的道德理論的虛幻性具有至為深刻的洞察,他們的理論在今天仍是現代社會思想的最豐富的源泉。在此,限于篇幅我們無力詳盡闡述和比較尼采和恩格斯的道德思想,但是,僅僅揭示二者如何由相似的永恒循環(huán)思想而走向極為不同的道德價值取向,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在前文分析中,我們已經揭示了恩格斯和尼采在理論取向上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恩格斯側重于對事物宏觀整體的把握,而尼采則從微觀個體入手,這決定了二者在道德思想上的嚴重對立。在社會歷史領域,尼采一再強調應以“肉體”即軀體作為研究的出發(fā)點:“根本的問題:要以肉體為出發(fā)點,并且以肉體為線索?!隙▽θ怏w的信仰,勝于肯定對精神的信仰。”他認為必須從軀體的本能、沖動和需要出發(fā)才能揭示人類在包括道德、哲學在內的一切認識領域的秘密。在這一點上,他與恩格斯存在著重大的差異。馬克思和恩格斯雖然也重視人類活動的生物學前提,但是這一前提是通過社會生產方式而對人的社會認識發(fā)生作用,因此,正如恩格斯批判杜林一樣,尼采在社會歷史領域內是一個唯心主義者。

尼采哲學思考的主題是個體生命的意義問題。他極為深刻地洞察到傳統(tǒng)形而上學立足于理性和道德,一方面否定感官、本能和宇宙的生成變化,把實在虛無化,另一方面迷信概念、上帝,虛構一個靜止不變的“真正的世界”,把虛無實在化,從而導致虛無主義的必然來臨。尼采認識到不能依靠對以往德性論作某種修復來克服虛無主義,而必須將傳統(tǒng)的德性論從根本上打碎,在一片虛無的廢墟上重建一種新的德性論。在他看來,永恒循環(huán)思想正是這樣一把“鐵錘”,在用它徹底打碎傳統(tǒng)形而上學的基礎上,通過它的錘擊,即用永恒循環(huán)徹底廢除世界和生存的一切意義和目的,使弱者死滅,使強者被“選擇”出來,并得到“訓育”,變得堅強,產生接受無意義的世界和人生的勇氣和責任意志,即所謂的“命運之愛”。這樣的強者就是“超人”,他為自己頒布自己的新法則和德目表,他本人就是自己唯一的權威,他與別人的關系就是這樣權威的實踐。這樣,尼采實質上從永恒循環(huán)走向了極端自由個人主義的道德唯我論。

對于恩格斯來說,不同于尼采,永恒循環(huán)這一思想并未具有如此絕對的毀壞一切的力量。固然恩格斯從這種思想出發(fā)嘲笑了杜林等理論家的永恒的“道德基本公理”,但是對于共產主義理論和實踐,恩格斯則不認為永恒循環(huán)的思想會對之產生消極的意義,因為人類毀滅的必然性作為比共產主義這一遠景更為遙遠的事實可以暫時被排除在人類歷史實踐的考慮之外。托洛斯基作為一個修正主義者其思想固然有許多背謬之處,但他在《被出賣了的革命》一書中許多論述頗有哲理,令人深思。他認為:馬克思主義是從技術的發(fā)展這種進步的根本源泉開始的,而且是在那生產力的動力論的基礎上來建設共產主義綱領的。如果你設想某種宇宙的大災禍正在進行著,在很近的未來就會毀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