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古詩苑漫步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1頁
初中語文-古詩苑漫步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2頁
初中語文-古詩苑漫步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3頁
初中語文-古詩苑漫步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4頁
初中語文-古詩苑漫步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漫步古詩苑,感受中華詩詞源遠流長的歷史風貌。2.積累古詩詞,提高審美情趣和文化素養(yǎng)。3.培養(yǎng)對中華詩詞的興趣與愛好,增強對民族文化的熱愛之情。教學重點:學生通過誦讀,積累古詩詞,提高學生文化素養(yǎng)。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對古詩的感悟理解。二、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詩的歷史源遠流長,可以說名家輩出,佳作紛呈,中華詩詞是我們民族文化的寶典,是一朵瑰麗的文學奇葩。很小我們就接觸了古詩,從古詩中我們感受了李白的飄逸,杜甫的沉郁,孟浩然的清新,王安石的超拔,白居易的平易通俗,王維的詩情畫意。古詩詞不僅具有豐富的思想感情和深刻的價值觀念,還有音韻美、節(jié)奏美和繪畫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漫步在這個色彩繽紛的世界,在鳥語花香中,品味古人的閑情逸致;在詩情畫意中,感悟他們的曠達胸襟,共同接受一次美的洗禮、美的教育。(幻燈片1)(二)展示學習目標:(幻燈片2)1.漫步古詩苑,感受中華詩詞源遠流長的歷史風貌。2.積累古詩詞,提高審美情趣和文化素養(yǎng)。3.培養(yǎng)對中華詩詞的興趣與愛好,增強對民族文化的熱愛之情。(三)分門別類集古詩——詩歌分類方法展示(幻燈片3—23)根據(jù)課前安排,各小組推選一位代表展示本組詩歌的分類方法,并介紹按照什么主題進行分類等,然后老師歸結幾種分類方法,可以將詩歌按照四季篇、色彩篇、植物篇、動物篇、地名篇、心情篇等進行分類。并按照這條線索,帶領學生走進古詩苑,領略詩人筆下的各種意象。學生分別展示自己搜集的故事,老師跟學生分享自己搜集的古詩詞。(培養(yǎng)學生確立一個主題,并圍繞主題查找有關資料、篩選資料的能力,提高合作和動手的能力)(四)滿腹詩書背古詩——名句接龍,說出相應古詩句(幻燈片24、25)(這個環(huán)節(jié)主要以搶答的方式考查學生名言警句的積累數(shù)量,以及熟練程度和應變能力等情況)(五)滿腹詩書用古詩1.讀詩猜物(幻燈片26—30)2.詩中成語(幻燈片31—32)成語大家都很熟悉,很多成語都有典故,有的來源于歷史故事,有的來源于名家作品。古詩中也有成語。3.集“詩”廣益(幻燈片33—39)古人寫詩,題材相當廣泛,特別是風、花、雪、月四種事物,常常成為詩人筆下的意象。為了讓同學們?yōu)g覽到更多的詩歌,充分感受古代詩歌的風采,老師搜集了四組古詩,希望同學們能夠更多的記住它們,并把他們添加到自己的詩集中。(這個版塊的設計,主要是引導學生認識、把我古詩中常見意象的象征意義,提高學生對古詩中常見意象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六)別出心裁賞古詩——賞畫配詩(幻燈片40—47)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在賞心悅目的繪畫中、在具體可感的白話文語言描繪中,讓學生猜讀這是哪首詩,并結合現(xiàn)代語言的描繪去體驗古典詩詞美的意境、美的意韻。小組討論《清明》兩幅畫,哪幅畫得更好,為什么?(七)聲情并茂誦古詩——誦讀《水調歌頭》(幻燈片48—49)古詩詞不僅短小精悍,詞句優(yōu)美,韻律和諧,節(jié)奏感強,而且內涵豐富,感情充沛,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和很強的藝術感染力,這就要求我們在誦讀時要做到抑揚頓挫、字正腔圓、聲情并茂。老師配樂范讀,學生模仿讀,全班齊讀,目的讓學生通過誦讀,讀出詩歌的韻律美、意境美,提高對古詩詞的喜愛,陶冶情操,提高審美情趣。水調歌頭蘇軾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八)詩情畫意唱古詩——聽唱李煜的《虞美人》(幻燈片50、51)千百年來,那些膾炙人口的詩詞歷經(jīng)人們的口口相傳,反復吟唱,富有了深沉的底蘊和華麗的曲調,如今更是散發(fā)著熠熠光輝,時時唱響在華夏大地。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便是這樣一首充滿了悲憤凄楚情調卻又瑯瑯上口的小詞。(詩詞配樂唱,詩曲藝術相結合。形式為學生先聽,然后集體跟唱,最后師生同唱。在反復詠唱中培養(yǎng)學生對中華詩詞的興趣與愛好,提高對民族文化的熱愛之情;培養(yǎng)學生古詩詞的閱讀理解與鑒賞能力,提高審美情趣與文化品味)(九)課堂總結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漫步在古詩苑中,領略了古詩苑的春夏秋冬、花草樹木,聆聽了古詩苑傳來的深情吟誦和優(yōu)美歌唱。希望這節(jié)課能夠給同學們帶來美的享受,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將祖國古詩詞的精華永遠的傳承下去,發(fā)揚光大。(十)師生齊讀,結束語堂我們愛古詩詞的狂放、豪邁、大氣;我們愛古詩詞的婉麗、柔美、含蓄;我們愛古詩詞的瀟灑超逸、清麗嫵媚。在古詩詞的王國中,我們情愿長醉不愿醒!學情分析本課的教學對象是八年級的學生,他們已積累了許多經(jīng)典古詩,也有了一定的詩歌鑒賞能力,但多數(shù)學生只是機械記憶,缺乏系統(tǒng)化,對古詩詞的理解感悟能力還停留在較淺的層次。好多學生不喜歡古詩詞,有稍微喜歡的,考完試以后大多忘記了,對詩歌的學習處于一個被動的狀態(tài);好多同學能背過古詩詞,但從古詩詞中汲取的知識情感卻少,不會鑒賞的多??傮w來看,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不是很喜歡。因此,有必要對八年級學生進行一次系統(tǒng)的詩歌的梳理和總結。效果分析自我覺得,這是一堂較為成功的綜合性實踐活動課,盡管時間有限,但是,無論從環(huán)節(jié)設計還是課堂教學都凸顯出了許多亮點。教學完畢,也受到各位聽課老師的高度評價。設計出發(fā)點、活動課形式非常新穎。整節(jié)課環(huán)節(jié)設計很緊湊合理,重點突出,詳略得當,充分讓學生享受到了中華古詩詞的美感,可以說這節(jié)課讓學生享用了一頓經(jīng)典文化的大餐、美餐。學生、老師都很投入,課堂上學生活動很活躍,積極性很高,很有興趣。總體說來,對于此次綜合性實踐活動課我覺得有以下幾點得意之處:1.學生參與達到了最大化。六個環(huán)節(jié),既層層遞進又互有交叉和包融,有些內容和環(huán)節(jié)非常簡單,這就創(chuàng)造了學生發(fā)言和參與的最大可能。并且,課堂采用了生生競賽、小組競賽的方式,競賽中,學生的獲勝的欲望被大大地激發(fā),全班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氣氛一浪高過一浪。由于各組都不甘認輸,他們搶答,不但學得快樂,而且學得也快,課堂容量大大的增加了。整節(jié)課統(tǒng)計下來有近三十人次發(fā)言參與,學生發(fā)言率達到了百分之七十多,即便是平時上課從不敢舉手發(fā)言的陳安邦同學也站起來搶答。我從心底替他高興。最后老師指揮、師生同唱歌曲《虞美人》更是把活動推向了一個小高潮;尤其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聲情并茂讀古詩的環(huán)節(jié),全班學生滿含深情、抑揚頓挫的朗誦起了《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2.活動課也充滿了讀書聲。古之學校,誦讀之聲不絕于耳;古之讀書人“口舌成瘡”日誦不輟;古之賢者早就有“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深刻闡述朗讀,在語文學習中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無論是閱讀教學還是其他的語文活動課都應該讓課堂充滿朗朗讀書聲,師生不但要讀,而且應該大聲地讀,快樂地讀。本次活動課,聲情并茂讀古詩的環(huán)節(jié),師生們就在美妙貼切的音樂背景下動情地朗誦了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采用了教師范讀、全體齊讀的幾種朗讀方式,在朗朗的書聲中,讓學生去體驗、感悟、接受熏陶。3.教師的角色定位恰到好處。綜合性學習應讓學生唱主角,教師的作用是引導、參與和評價、總結。執(zhí)教者在學習活動中對自身角色把握準確,以“平等中的首席”參與活動,并用自己聲情并茂地吟誦給學生以示范和引領。4.整節(jié)課課堂展示自然、真實,清新、脫俗,避免了有些所謂的公開課、展示課為了所謂的“學生為主體”,教師幾乎不參與,不起什么作用,完全把“主動權”放給學生極大的“開放式”教學,讓學生在課前做下大量充分的“準備”從而把“公開課”弄成“表演”課、“展示”課;讓堂課停留于表面的熱鬧和繁華,以此來滿足聽課老師的視覺和聽覺??傊?,本次綜合性學習貼近了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實際,凸現(xiàn)了自主性、綜合性、實踐性的特點,始終以學生的自主活動為主體,學生在自主合作、興趣盎然的情境中積累了古詩詞知識,陶冶了思想情操,發(fā)展了語文能力。教材分析一、地位《古詩苑漫步》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語文教材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綜合性學習內容。本單元是一個古詩文單元,《古詩苑漫步》是一次小型的詩詞的綜合性學習活動,是對課內詩歌學習的一個延伸。教材的導語熱情洋溢地贊頌了詩在中華文明中的特殊地位,并直陳漫步古詩苑,即接受美的洗禮的教化作用同時,教材還提供了三個層面的設計:分門別類輯古詩、別出心裁品古詩、聲情并茂誦古詩后面還附錄了“‘唱’古詩”這種別致的方式,并還舉了一例加以說明很明顯,教材僅只一個輪廓而已,非常大體地給學生和老師一個大略的建議而已,如何利用本次平臺和機會真正引領學生們在茫茫中國古詩苑中來一次酣暢淋漓的體驗呢?完全在教材的基礎上給予具體化的過程?又覺得未免太單薄了些,缺乏讓學生心動的東西。如何能激發(fā)起學生的極大興趣充分地調動起他們課堂參與的熱情,甚至激發(fā)起他們展示表現(xiàn)自己的精彩和亮點呢?是一個值得老師們深思的問題。初中學生已經(jīng)積累學習了不少優(yōu)秀的古典詩詞,通過這次活動,對學生學過的古詩詞做一次較為專項的梳理,鍛煉學生搜集、整理、探究信息的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古典詩詞的興趣,開闊視野,增長知識,陶冶情操。二、課標教學理念:1.新課程標準對初中階段的要求:背誦優(yōu)秀詩文80篇。2.古代詩詞和淺易文言文,重點在于考察學生記誦積累。所以重點設為讀、背,大量積累。3.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4.能利用圖書館、網(wǎng)絡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資料,在活動過程中,體驗合作與成功的喜悅。評測練習一、將下列句子補充完整。1.晴空一鶴排云上,。2.夜闌臥聽風吹雨,。3.莫愁前路無知己,。4.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5.,千里江陵一日還。6.不知細葉誰裁出,。7.無可奈何花落去,。8.接天蓮葉無窮碧,。9.,萬紫千紅總是春。10.春蠶到死絲方盡,。二、請默寫出關于“風”、“花”、“雪”、“月”的古詩各一句。風:花:雪:月:三、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后面的問題。春興(唐)武元衡楊柳陰陰細雨晴,殘花落盡見流鶯。春風一夜吹鄉(xiāng)夢,又逐春風到洛城。1.詩中_____一詞寫出了楊柳的枝繁葉茂,____一詞寫出了夢境的一再出現(xiàn)。2.這首詩的后兩句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感情?四、請根據(jù)下圖畫面內容,為其配上一首詩。課后反思任何藝術總會充滿遺憾,本次綜合性學習《古詩苑漫步》的教學也不例外,由于種種原因,這堂課也還存在著一些較為突出的問題:1.由于課堂時間僅只45分鐘,每個環(huán)節(jié)之間的推進速度有些“趕”,以至于有些環(huán)節(jié)還稍顯單薄,進行得不夠充分。如“詩書滿腹用古詩”環(huán)節(jié),老師搜集、設計了二十多首古詩,學生也進行了朗讀、欣賞、記憶,學生們表現(xiàn)得很好,很積極主動,讀得也很洪亮、感人,課堂氣氛也很熱烈。如果讓學生能夠寫一寫、整理一下這些古詩,然后加到自己搜集、整理的古詩當中,既加深了印象,又充實了古詩的積累,學生掌握得效果會更好。2.教師在處理環(huán)節(jié)與環(huán)節(jié)之間的過渡的轉承銜接的藝術有待繼續(xù)加強和錘煉。因為教學內容環(huán)節(jié)多,含量還是很大,老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對銜接語言的打磨和熟練程度還不夠,顯得有些倉促和粗糙,尤其是詩歌教學課,就更應該有美與詩意的語言貫穿于實踐活動課程的全部,并且能夠流暢、自如,給人以行云流水般的享受。3.教學內容的設計和準備中有些細節(jié)還考慮不夠完善。比如在“詩情畫意品古詩”的環(huán)節(jié),根據(jù)圖畫讓學生說出作者、詩名,由于PPT投影學生對兩幅圖片呈現(xiàn)不夠清晰,以至于讓學生當堂比較哪幅圖更能呈現(xiàn)詩歌內容時,討論不夠充分,學生表達不夠全面和深刻。這都是我在今后教學過程中需要引以為戒,注意細小環(huán)節(jié)的打磨和考量的經(jīng)驗教訓。4.教師在遇到突然問題時候的引導和處理要更多地從學生角度去考慮比如在“詩中有趣賞古詩”的環(huán)節(jié)設計的問題——“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請問這兩句是歌詠什么花的?對未曾涉及或沒有對這首詩歌有積累的學生而言他們是很難回答出這個問題的,換句話說這個問題就相當于不太合拍的廢題了。要不是課前作了點撥,學生很難回答。因為他們的知識儲備畢竟有限。教學設計內容應更多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是我以后教學實踐需注意的問題。5.整堂課教學設計的環(huán)節(jié)中略微少了些對學生思維的積極誘發(fā)因為是搶答或必答,學生答的都挺快的,加上有時學生很激動,這樣就影響了聽的效果,如果再安排個速寫題,我想學生的收獲會更好。課標分析一、《新課標》對初中古詩文教學的總體要求1.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的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2.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背誦優(yōu)秀詩文80篇。據(jù)此,可以把《新課標》對初中古詩文的學習要求解讀為: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閱讀理解詩文內容,積累古漢語字詞句等知識;能整體感知課文大意,品味、感悟古詩文優(yōu)美的意境,提高人文素養(yǎng);加強誦讀訓練,對古代詩詞要熟讀成誦,在誦讀中培養(yǎng)語感。二、《新課標》對初中古詩文教學的建議《新課標》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有些詩文應要求學生誦讀,以利于積累、體驗、培養(yǎng)語感。”要求“背誦優(yōu)秀詩文80篇”。所以讓學生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