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學實習報告_第1頁
中藥學實習報告_第2頁
中藥學實習報告_第3頁
中藥學實習報告_第4頁
中藥學實習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藥學實習報告實習報告\\一.實習目的1.通過實習,可以復習和鞏固課堂所學各方面的植物學理論知識,實踐檢驗理論,以達到知識的升華。2.培養(yǎng)實踐和動手的能力,提高我們各方面機能,達到教與學的統(tǒng)一。3.通過實習培養(yǎng)吃苦耐勞的團結合作的精神,體會合作達到成功所帶來的樂趣。4.學習用正確的方法和手段來觀察和研究植物,達到提高分析能力和綜合能力。5.走出課堂,體驗生物多樣性,達到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相結通過野外實習,豐富同學們的大學生活,擴大同學們的知識面,增強同學們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學習積極性為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知識學以致用,以后更好的走上工作崗位,我進行了為期一月的實習。主要是在湖北省天門市藥材大廈學習常見中藥的鑒定和加工的基本方法,認識中藥材主要種類,了解常見中藥材主要產(chǎn)地及其①采收野生茅蒼術春、夏、秋季采挖,以8月采挖的質量最佳;家種的蒼術需生長兩年后起收。茅蒼術多在秋季采挖,北蒼術春、秋兩季均可采挖,以秋后至春初苗末出土前采挖質量較好。葉和泥土,曬至五成干時撞掉須根,呈黑褐色,以去掉全部老皮,曬至全干時再撞,使表皮呈黃褐色。灑濕潤,置鍋內用文火炒至微黃色置籠屜內加熱蒸透,取出,切片,干燥即得。炭制: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噴水取出;曬干。鹽制:取蒼術用大火炒至外皮焦黑色,加鹽水,炒干取出。2、黨參:產(chǎn)于西北地區(qū)②炮制:黨參:洗凈泥沙后潤透去蘆,切片或切段,曬干。炒黨參:將麩皮置于加熱之鍋內,至鍋上起煙時,加入黨參片,拌炒至黃色3、黃芪:產(chǎn)于東北地區(qū)全根,去凈泥土,切去蘆頭,修去須根,曬至半干,堆放1-2d,使其回潮,再攤開晾曬干,將根理順直,扎成小捆。質量以條粗、皺紋少、斷面色黃白、粉性足,味甘者為佳。炮制:除去雜質,大小分開,洗凈,潤透,切采收加工:為了保護資源,一般采用局部剝皮法。在清明至夏至間,選干。置通風干燥處。炮制:杜仲:除去粗皮,洗凈,潤透,切成方塊或絲用水洗,將外皮刮去,大的開成對半,小團型的修成蛋形??勺匀魂幐苫蛴没鹧伞D洗簏S先洗凈根莖泥沙,曬干,刮去粗皮,橫切成7~10cm厚的大炮制:生大黃:原藥揀凈雜質,大小分檔,燜潤至內外濕度均勻,切片小塊,曬干。酒大黃:取大黃片用黃酒均勻噴淋,微燜,置鍋內用文火微炒,取出晾干熟大黃:取切成小塊的生大黃,用黃酒拌勻,放蒸籠內蒸制,或置罐內密封,坐水鍋中,隔水蒸透,取出曬干。大黃炭:取大黃片置鍋內,用武火炒至外面呈焦褐色(存性),略噴清8、黃連:采收加工:黃連移栽后第5年才能收獲,最適宜的收獲期為10月-11月下旬上凍前。將黃連挖出,剪去須根和葉子。鮮根出土后,最好連根莖成品l00千克左右。炮制:黃連除去雜質,潤透后切薄片,晾干,或萸黃連取吳茱萸加適量水煎煮,煎液與凈黃連拌勻,待液吸盡,炒干。霉炮制:凈制:除去雜質及殘莖,洗凈。切制:洗凈,潤透,切厚片,干燥。炮炙:醋制加醋拌勻,燜透,置鍋內,用文火炒干,取出,放涼。鱉血制淋入用溫水少許稀釋的鱉血,拌勻,燜潤,置鍋內用文火微炒,取出,放涼。酒制用黃酒拌勻,燜潤手誘,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干,取出,炒制文火炒微焦放涼。制炭用文火炒至外黑內褐黃色,噴入少量水,取出,晾干。蜜制取蜜置鍋內,加熱至沸,倒入柴胡片,用文火炒至深黃,不蜜麩制將麥麩炒熱,加入蜂蜜,炒至不粘手時,加入柴胡片,炒至藥材表面顯黃色為度,取出,過篩,晾涼。10、黃芩:主產(chǎn)于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等省區(qū)。采收加工:播種第二年秋后地上部枯萎時刨收,挖時需要深挖,刨出后11、丹參:主產(chǎn)于四川、安徽、江蘇及山東等省。先把根際周圍土鋤松,然后把全根挖起。放在太陽下曬至半干,除凈根上的泥土,集中堆悶發(fā)汗,使根條中央成紫黑色再攤開曬至全干。炮制:凈制除去雜質及殘莖。切制除去雜質及殘莖,洗凈,潤透,切厚片,干燥。炮炙:炒制用文火炒至紫褐色有焦斑制炭武火炒至焦黑色,噴水少許酒炙取丹參片用酒噴潤按酒炙法炒干。.醋制加醋拌勻,微潤,置鍋內文火微炒米制將米撒貼鍋內,加熱至米冒煙時,把丹參片倒入鍋中,不斷翻動,參片由紅轉深紫色鱉血制取鱉血與黃酒,特丹參片拌勻,至全部吸干后,再13、北沙參:主產(chǎn)于山東、河北、遼寧、江蘇等省。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須根,洗凈,稍涼,置沸水中燙后,除去外皮,干燥或洗凈直接干燥。炮制:除去殘莖及雜質,略潤,切段,曬干。14、南沙參:主產(chǎn)于安徽、江蘇、浙江、貴州等地。采收加工:播種后2-3年采收。秋季倒苗后挖取。挖出后,除去殘枝片,再曬干或烘干。炮制: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及根莖,大小分開,洗凈,悶潤4~8小時,至內外濕度一致,切厚片(2~4mm),干燥,篩去碎屑。炮制:凈制除去雜質切制除去雜質,潤透,切厚片,干燥蜜制先將煉蜜加開水稀釋,加入甘草片拌勻,用文火炒至黃色,不粘手,取出,放涼。炒制取甘草片置鍋內,用文火炒至深黃色為度,取出,放麩制先將麥麩炒熱,加入甘草,至甘草斷面呈黃色,篩去麥麩,切片即17、紅花:印度栽培紅花面積最大采收加工:夏季花橙紅時采摘,采回的紅花,放陰涼處陰干或文火焙干,溫度控制在45℃以下,未干時不能堆放,以免發(fā)霉變質。炮制:凈制揀去雜質,篩去土即得炒制取紅花用文火炒至略有焦斑制炭取紅花炒至紅褐色存性醋制取紅花加醋噴勻后,以微火炒至焦紅色為度。18、枸杞:產(chǎn)于河南、東北、河北、山西、陜西、寧夏等地區(qū)。采收加工:6~9月芒種至秋分之間。采摘成熟果實,陰干或涼曬,不宜曝曬,以免太干燥,影響質量,曬到皮已干燥而果實柔軟時即可。夏季雨多時,可用細火烤干貯存缸內。炮制:生枸杞子將原藥除去殘留果柄等雜質。炒枸杞子將生枸杞子用菟絲子拌炒至鼓起,篩去菟絲子。20、山茱萸:產(chǎn)于浙江、安徽等地區(qū)采收加工:在9月下旬果實大多數(shù)由青變成紅色時采收。采收時,切忌損壞樹枝和花蕾,以免影響來年產(chǎn)量。采收后,除去葉片、果柄和雜質,放入沸水中煮5~10分鐘,撈出放入冷水中浸泡或稍涼后捏去果核,置于簸箕或竹席上攤薄晾干或微火烘干。炮制:山萸肉除去雜質和殘留果核。酒萸肉:照酒燉法或酒蒸法燉或蒸酒吸盡。炮制:篩凈灰屑,除去雜質,置蒸籠內蒸透,取出曬干。酒五味子:取揀凈的五味子,加黃酒拌勻,置罐內,密閉,隔水蒸之,待酒吸盡,取出,22、牛膝:除東北以外的全國廣大地區(qū)。在有些地區(qū)則大量栽培,河南中旬至11月上旬收獲。先割會地上莖葉,依次將根挖出,剪除蘆頭,去凈泥土和雜質。按根的粗細不同,曬至六七成干后,集中室內加蓋草席,堆悶2~3d,分級,扎把,曬干。炮制:揀去雜質,洗凈,潤軟,去蘆,切段,曬干。酒牛膝:取牛膝段,用黃酒噴淋拌勻,悶潤后,置鍋內炒至微干,取出放涼即得。23、草烏:生于山坡草地或疏林中。主產(chǎn)山西、河北、內蒙古及東北。煮制用水浸泡至內無干心,取出,加水煮沸至取大個切開內無白心、口有麻舌感時,取出,晾至六成干后切薄片,干燥。豆,曬至六成干,燜潤后切片,曬干.蒸制用水浸至內無干心,取出,蒸至甘草打碎去粗皮,與生草烏同置容器內,加水浸泡,夏天泡10天,冬天泡黑豆制先將黑豆煮至膨脹,再將泡透的草烏倒入鍋內煮至熟透為度。白礬制取草烏與白礬加水共煮至切片無白心為度。24、附子:產(chǎn)于四川、陜西、貴州等地子根曬干后為川烏,較大的子根習稱為“泥附子”炮制:附片:黑順片、白附片直接入藥。淡附片:取鹽附子,用清水浸漂至鹽分漂盡,與甘草、黑豆加水共煮透心,至切開后口嘗無麻舌感時,取出,除去甘草,黑豆,切薄片,曬干。炮附片:取河砂置鍋內,武火炒熱,加入附片,拌炒至鼓起、微變色時取出,25、白芍:主產(chǎn)浙江、安徽、四川等地。采收加工:夏、秋采挖已栽植3~4年的芍藥根,除去根莖及須根,洗炮制白芍:揀去雜質,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曬晾,潤至內外濕度均勻,切片,干燥。酒白芍:取白芍片,用黃酒噴淋均勻,稍潤,置鍋內用文火微炒,取出,放涼。炒白芍;取白芍片,置鍋內用文火炒至微黃色,取出,放焦白芍:取白芍片,置鍋內用武火炒至焦黃色,噴淋清水少許,取出,26、葛根:主產(chǎn)河南、湖南、浙江、四川等地。采收加工:春、秋采挖,洗凈,除去外皮,切片,曬干或烘干。廣東、福建等垃切片后,用鹽水、白礬水或淘米水浸泡,再用硫黃熏后曬干,色較炮制:葛根:揀去雜質,洗凈,用水浸泡,撈出,潤透,及時切片,曬煨葛根:先以少量麩皮撒入熱鍋內,待冒煙后,將葛根片倒入,上面覆蓋剩下的麩皮,煨至下層麩皮呈焦黃色時.不斷翻動,至葛根片呈深黃色,取出,篩去麩皮,涼透。27、西洋參:主產(chǎn)于美國、加拿大西洋參一般4~5年采收,也有更多年才采收的去蘆,潤透,蜜制,切薄片,干燥或用時搗碎28、山藥:產(chǎn)于華北、西北及長江流域、江西各省區(qū)。一般霜降前后為集中收獲期,山藥現(xiàn)在多采用人工采挖,因山藥皮很薄,挖時要防止機械損傷,山藥帶泥包皮堆放,以待銷售。炮制:山藥揀去雜質,用水浸泡至山藥中心部軟化為度,撈出稍晾,切片拌炒至淡黃色為度,取出,篩去麩皮,放涼。實習小結(內容)1、親自動手后才知道原來藥材加工不是件容易的事,應該細心、耐心且要把握好度。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不但加工藥材是這樣的,生活中很多事也是如此。2、很多工藝流程都親自實踐了,開始較慢,后來就熟能生巧了。在這過程中我覺得單一的重復做一件事是很累的,要有毅力;懂得了基本工作也要認真對待;累沒什么的,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3、在實習中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盡可能的多動手操作,不懂的及時問前輩師傅。雖然很累,但學到了很多,動手操作能力也提高了不少。4、通過與部長還有車間員工的交流,了解了中藥發(fā)展現(xiàn)狀和不足,如:假、亂;90%的中藥都不是消費者直接購買而是由藥店買來開給他們;中藥競爭以質量、價格為標準,現(xiàn)在以后者為主。質檢員劉姐還給我講了許多關于人生的道理,讓我們受益匪淺通過這次實習,學到了許多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增長了許多學識和見識,受益匪淺。通過實踐,深化了一些課本上的知識,獲得了許多實踐經(jīng)驗,另外也認識到了自己部分知識的缺乏和淺顯,激勵自己以后更好的學習,并把握好方向??偠灾?,這次實習鍛煉了5、在倉庫的近20天里,認識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藥材,但也有不少還是認不來,以后應多通過不同渠道去學習,學無止境。在實習中,我們感到時間的匆忙,在稍縱即逝的光陰里,我們怎么才能用有限生命在中藥學領域下做出貢獻呢?在老師的安排下,我們活動都是按組各自進行,緊張但十分有序;學習中我們看到合作的重要性;學習中我們認識到經(jīng)驗繼承的重要性,如果沒有老師和工具書,我們會一直手忙腳亂!擴展閱讀:中藥學實習報告實習報告實習單位(內容):中藥材加工、鑒定及入庫實習時間:202*年3月~習目的:1、學習中藥材加工、保管、運輸、儲藏的常用方法。2、簡單了解中藥材產(chǎn)地、栽培、采收等基本知識。為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知識學以致用,以后更好的走上工作崗位,我進行了為期一月的實習。主要是在湖北省天門市藥材大廈學習常見中藥的鑒定和加工的基本方法,認識中藥材主要種類,了解常見中藥材主要產(chǎn)地及其1、蒼術:產(chǎn)于西北地區(qū)①采收野生茅蒼術春、夏、秋季采挖,以8月采挖的質量最佳;家種的蒼術需生長兩年后起收。茅蒼術多在秋季采挖,北蒼術春、秋兩季均可采挖,以秋后至春初苗末出土前采挖質量較好。葉和泥土,曬至五成干時撞掉須根,呈黑褐色,以去掉全部老皮,曬至全干時再撞,使表皮呈黃褐色。灑濕潤,置鍋內用文火炒至微黃色置籠屜內加熱蒸透,取出,切片,干燥即得。炭制: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噴水取出;曬干。鹽制:取蒼術用大火炒至外皮焦黑色,加鹽水,炒干取出。2、黨參:產(chǎn)于西北地區(qū)②炮制:黨參:洗凈泥沙后潤透去蘆,切片或切段,曬干。炒黨參:將麩皮置于加熱之鍋內,至鍋上起煙時,加入黨參片,拌炒至黃色3、黃芪:產(chǎn)于東北地區(qū)全根,去凈泥土,切去蘆頭,修去須根,曬至半干,堆放1-2d,使其回潮,再攤開晾曬干,將根理順直,扎成小捆。質量以條粗、皺紋少、斷面色黃白、粉性足,味甘者為佳。炮制:除去雜質,大小分開,洗凈,潤透,切厚片,干燥。蜜黃芪:取黃芪片,照蜜炙法炒至不粘手。6、杜仲:產(chǎn)于四川、安徽、陜西、湖北、河南、貴州、云南。采收加工:為了保護資源,一般采用局部剝皮法。在清明至夏至間,選取生長按藥材規(guī)格大小,剝下樹皮,刨去粗皮,曬干。置通風干燥處。炮制:杜仲:除去粗皮,洗凈,潤透,切成方塊或絲條,曬干。部分割去,挖開四周泥土,把根從根莖上割下,分別加工。北大黃挖起后不用水洗,將外皮刮去,大的開成對半,小團型的修成蛋形??勺匀魂幐苫蛴脡K,然后抗干或曬干,或切成小塊,曬干。酒大黃:取大黃片用黃酒均勻噴淋,微燜,置鍋內用文火微炒,取出晾干熟大黃:取切成小塊的生大黃,用黃酒拌勻,放蒸籠內蒸制,或置罐內密封,坐水鍋中,隔水蒸透,取出曬干。大黃炭:取大黃片置鍋內,用武火炒至外面呈焦褐色(存性),略噴清8、黃連:采收加工:黃連移栽后第5年才能收獲,最適宜的收獲期為10月-11月下旬上凍前。將黃連挖出,剪去須根和葉子。鮮根出土后,最好用炕烘干,烘干時不宜火力過大,邊烘邊翻,直到干燥為止,一般畝產(chǎn)干黃炮制:黃連除去雜質,潤透后切薄片,晾干,或用時搗碎。酒黃連取凈萸黃連取吳茱萸加適量水煎煮,煎液與凈黃連拌勻,待液吸盡,炒干。9、柴胡:原產(chǎn)我國。朝鮮、日本、蘇聯(lián)也有分布。未長出前采收。采挖后除去殘莖,抖去泥土,曬干或切斷后再曬干。不要堆把再繼續(xù)曬干為止。燥。炮炙:醋制加醋拌勻,燜透,置鍋內,用文火炒干,取出,放涼。鱉血制淋入用溫水少許稀釋的鱉血,拌勻,燜潤,置鍋內用文火微炒,取出,放涼。酒制用黃酒拌勻,燜潤手誘,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干,取出,放涼。炒制文火炒微焦放涼。制炭用文火炒至外黑內褐黃色,噴入少量水,蜜制取蜜置鍋內,加熱至沸,倒入柴胡片,用文火炒至深黃,不粘手為度。蜜麩制將麥麩炒熱,加入蜂蜜,炒至不粘手時,加入柴胡片,炒至藥材表面顯黃色為度,取出,過篩,晾涼。10、黃芩:主產(chǎn)于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等省區(qū)。采收加工:播種第二年秋后地上部枯萎時刨收,挖時需要深挖,刨出后去掉殘莖,曬半干撞去皮再曬干。在晾曬中避免暴曬、防止水濕雨淋。炮制:黃芩片:除雜質煮10分鐘,取出,悶透,切薄片,干燥。酒黃芩:照11、丹參:主產(chǎn)于四川、安徽、江蘇及山東等省。先把根際周圍土鋤松,然后把全根挖起。放在太陽下曬至半干,除凈根上的泥土,集中堆悶發(fā)汗,使根條中央成紫黑色再攤開曬至全干。炮制:凈制除去雜質及殘莖。。炮炙:炒制用文火炒至紫褐色有焦斑制炭武火炒至焦黑色,噴水少許酒炙取丹參片用酒噴潤按酒炙法炒干。.醋制加醋拌勻,微潤,置鍋內文火微炒米制將米撒貼鍋內,加熱至米冒煙時,把丹參片倒入鍋中,不斷翻動,參片由紅轉深紫色鱉血制取鱉血與黃酒,特丹參片拌勻,至全部吸干后,再13、北沙參:主產(chǎn)于山東、河北、遼寧、江蘇等省。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須根,洗凈,稍涼,置沸水中燙后,除去外皮,干燥或洗凈直接干燥。炮制:除去殘莖及雜質,略潤,切段,曬干。14、南沙參:主產(chǎn)于安徽、江蘇、浙江、貴州等地。采收加工:播種后2-3年采收。秋季倒苗后挖取。挖出后,除去殘枝和須根,趁鮮用竹刀刮去外皮洗凈,曬干或烘干,也可干燥至七八成干時切片,再曬干或烘干。炮制: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及根莖,大小分開,洗凈,悶潤4~8小時,至內外濕度一致,切厚片(2~4mm),干燥,篩去碎屑。15、甘草:主產(chǎn)于西北地區(qū)深挖,挖出后去掉殘莖。泥土,忌用水洗,趁鮮分出主根和側根,去掉蘆炮制:凈制除去雜質切制除去雜質,潤透,切厚片,干燥蜜制先將煉蜜加開水稀釋,加入甘草片拌勻,用文火炒至黃色,不粘炒制取甘草片置鍋內,用文火炒至深黃色為度,取出,放涼。麩制先將麥麩炒熱,加入甘草,至甘草斷面呈黃色,篩去麥麩,切片即采收加工:夏季花橙紅時采摘,采回的紅花,放陰涼處陰干或文火焙在45℃以下,未干時不能堆放,以免發(fā)霉變質。炮制:凈制揀去雜質,篩去土即得炒制取紅花用文火炒至略有焦斑制炭取紅花炒至紅褐色存性醋制取紅花加醋噴勻后,以微火炒至焦紅色為度。18、枸杞:產(chǎn)于河南、東北、河北、山西、陜西、寧夏等地區(qū)。采收加工:6~9月芒種至秋分之間。采摘成熟果實,陰干或涼曬,不宜曝曬,以免太干燥,影響質量,曬到皮已干燥而果實柔軟時即可。夏季雨多時,可用細炮制:生枸杞子將原藥除去殘留果柄等雜質。炒枸杞子將生枸杞子用菟絲子拌炒至鼓起,篩去菟絲子。20、山茱萸:產(chǎn)于浙江、安徽等地區(qū)采收加工:在9月下旬果實大多數(shù)由青變成紅色時采收。采收時,切忌損壞樹枝和花蕾,以免影響來年產(chǎn)量。采收后,除去葉片、果柄和雜質,放入沸水中煮5~10分鐘,撈出放入冷水中浸泡或稍涼后捏去果核,置于簸箕或竹席上攤薄晾干或微火烘干。炮制:山萸肉除去雜質和殘留果核。酒萸肉:照酒燉法或酒蒸法燉或蒸酒吸盡。22、牛膝:除東北以外的全國廣大地區(qū)。在有些地區(qū)則大量栽培,河南中旬至11月上旬收獲。先割會地上莖葉,依次將根挖出,剪除蘆頭,去凈泥土和雜質。按根的粗細不同,曬至六七成干后,集中室內加蓋草席,堆悶2~3d,分級,扎把,曬干。炮制:揀去雜質,洗凈,潤軟,去蘆,切段,曬干。酒牛膝:取牛膝段,用黃酒噴淋拌勻,悶潤后,置鍋內炒至微干,取出放涼即得。23、草烏:生于山坡草地或疏林中。主產(chǎn)山西、河北、內蒙古及東北。采收加工:秋季采挖,除去殘莖、須根及泥土,洗凈,干燥。炮制:凈制除煮制用水浸泡至內無干心,取出,加水煮沸至取大個切開內無白心、口甘草黑豆制用涼水浸漂,每日換水2-3次,泡至口嘗無麻辣感為度。黑豆制先將黑豆煮至膨脹,再將泡透的草烏倒入鍋內煮至熟透為度。白礬制取草烏與白礬加水共煮至切片無白心為度。子根曬干后為川烏,較大的子根習稱為“泥附子”炮制:附片:黑順片、白附片直接入藥。淡附片:取鹽附子,用清水浸漂至鹽分漂盡,與甘草、黑豆加水共煮透心,至切開后口嘗無麻舌感時,取出,除去甘草,黑豆,切薄片,曬干。炮附片:取河砂置鍋內,武火炒熱,加入附片,拌炒至鼓起、微變色時取出,25、白芍:主產(chǎn)浙江、安徽、四川等地。采收加工:夏、秋采挖已栽植3~4年的芍藥根,除去根莖及須根,洗凈,刮去粗皮,入沸水中略煮,使芍根發(fā)軟,撈出曬干。炮制白芍:揀去雜質,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曬晾,潤至內外濕度均勻,切片,干燥。酒白芍:取白芍片,用黃酒噴淋均勻,稍潤,置鍋內用文火微炒,取炒白芍;取白芍片,置鍋內用文火炒至微黃色,取出,放涼。焦白芍:取白芍片,置鍋內用武火炒至焦黃色,噴淋清水少許,取出,26、葛根:主產(chǎn)河南、湖南、浙江、四川等地。福建等垃切片后,用鹽水、白礬水或淘米水浸泡,再用硫黃熏后曬干,色較炮制:葛根:揀去雜質,洗凈,用水浸泡,撈出,潤透,及時切片,曬干。煨葛根:先以少量麩皮撒入熱鍋內,待冒煙后,將葛根片倒入,上面覆蓋剩下的麩皮,煨至下層麩皮呈焦黃色時.不斷翻動,至葛根片呈深黃色,取出,篩去麩皮,涼透。27、西洋參:主產(chǎn)于美國、加拿大西洋參一般4~5年采收,也有更多年才采收的去蘆,潤透,蜜制,切薄片,干燥或用時搗碎28、山藥:產(chǎn)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