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桿菌屬分枝桿菌屬四體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f618f272e346d50a5c4144ae266933c/df618f272e346d50a5c4144ae266933c1.gif)
![腸桿菌屬分枝桿菌屬四體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f618f272e346d50a5c4144ae266933c/df618f272e346d50a5c4144ae266933c2.gif)
![腸桿菌屬分枝桿菌屬四體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f618f272e346d50a5c4144ae266933c/df618f272e346d50a5c4144ae266933c3.gif)
![腸桿菌屬分枝桿菌屬四體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f618f272e346d50a5c4144ae266933c/df618f272e346d50a5c4144ae266933c4.gif)
![腸桿菌屬分枝桿菌屬四體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f618f272e346d50a5c4144ae266933c/df618f272e346d50a5c4144ae266933c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優(yōu)選)腸桿菌屬分枝桿菌屬四體本文檔共73頁;當前第1頁;編輯于星期六\15點32分腸桿菌科細菌共同生物學特性:1.形態(tài)與結構
中等大小G-桿菌。大多有菌毛,多數(shù)有周鞭毛,少數(shù)有莢膜,不產(chǎn)生芽胞。2.培養(yǎng)特性兼性厭氧或需氧。3.生化反應
乳糖發(fā)酵試驗可初步鑒別志賀菌、沙門菌等致病菌和其他大部分非致病腸道桿菌,前二者不發(fā)酵乳糖。4.抗原構造
主要有菌體O抗原、鞭毛H抗原和莢膜抗原。5.抵抗力
對理化因素抵抗力不強。6.分類埃希菌屬、志賀菌屬、沙門菌屬等。本文檔共73頁;當前第2頁;編輯于星期六\15點32分腸桿菌科細菌革蘭染色本文檔共73頁;當前第3頁;編輯于星期六\15點32分一、埃希菌屬
埃希菌屬(Escherichia)有6個種,只有大腸埃希菌(E.coli)是臨床最常見、最重要的一個菌種。
①大腸埃希菌是腸道中重要的正常菌群;
②在宿主免疫力下降或細菌侵入腸外組織器官后即可成為機會致病菌,引起腸道外感染;
③一些血清型的大腸埃希菌具有致病性,能導致人類胃腸炎;
④在環(huán)境衛(wèi)生和食品衛(wèi)生學中常被用作糞便污染的衛(wèi)生學檢測指標。本文檔共73頁;當前第4頁;編輯于星期六\15點32分G-桿菌。多數(shù)菌株有周身鞭毛,有菌毛,無芽胞。兼性厭氧。能發(fā)酵葡萄糖等多種糖類,產(chǎn)酸并產(chǎn)氣。絕大多數(shù)菌株發(fā)酵乳糖。IMViC試驗結果為“++--”。有O、H和K三種抗原。能產(chǎn)生大腸菌素(colicine)。(一)生物學性狀本文檔共73頁;當前第5頁;編輯于星期六\15點32分(二)致病性1.腸道外感染
腸道外感染以化膿性感染和泌尿道感染最為常見。2.胃腸炎某些血清型可引起人類胃腸炎,與食入污染的食品和飲水有關,為外源性感染。本文檔共73頁;當前第6頁;編輯于星期六\15點32分致人類腹瀉五類大腸埃希菌腸出血型大腸桿菌EHEC腸產(chǎn)毒型大腸桿菌ETEC腸集聚型大腸桿菌EAEC腸侵襲型大腸桿菌EIEC腸致病型大腸桿菌EPEC本文檔共73頁;當前第7頁;編輯于星期六\15點32分1.細菌學檢查(1)標本腸外感染采取中段尿、血液、膿液、腦脊液等;胃腸炎則取糞便。(2)分離培養(yǎng)與鑒定
腸道外感染
腸道內(nèi)感染2.衛(wèi)生細菌學檢查大腸菌群數(shù):飲水:3個/L;果汁:5個/100ml(三)微生物學檢查法本文檔共73頁;當前第8頁;編輯于星期六\15點32分預防:尿道插管和膀胱鏡檢查應嚴格無菌操作;對腹瀉病人應進行隔離治療;污染的水和食品是ETEC最重要的傳染媒介;EHEC則常由污染的肉類和未消毒的牛奶引起,充分的烹飪可減少感染的危險;特異性預防疫苗尚在研究;治療:磺胺、慶大霉素、氟哌酸、吡哌酸等,但要注意耐藥性問題。(四)防治原則本文檔共73頁;當前第9頁;編輯于星期六\15點32分二、志賀菌屬本文檔共73頁;當前第10頁;編輯于星期六\15點32分志賀菌屬細菌有O和K兩種抗原。O抗原是分類的依據(jù),幾次將志賀菌屬分為4:
A群
即
痢疾志賀菌
B群
即
福氏志賀菌
C群
即
鮑氏志賀菌
D群
即
宋內(nèi)志賀菌我國主要為B群和D群。志賀菌的抵抗力比其它腸道桿菌弱。本文檔共73頁;當前第11頁;編輯于星期六\15點32分所致疾?。杭毦粤〖矀魅驹矗翰∪撕蛶Ь邆鞑ネ緩剑杭S-口途徑感染幾乎只局限于腸道,一般不侵入血液。典型的急性細菌性痢疾:潛伏期1~3天,突然發(fā)病,常有發(fā)熱、腹痛、膿血黏液便,伴有里急后重。本文檔共73頁;當前第12頁;編輯于星期六\15點32分三、沙門菌屬本文檔共73頁;當前第13頁;編輯于星期六\15點32分沙門菌屬分兩個種,即腸道沙門菌和邦戈沙門菌。血清型現(xiàn)已達2500多種。致病性的沙門菌都歸屬于腸道沙門菌。致病性強的沙門菌主要有:傷寒沙門菌、甲型副傷寒沙門菌、肖氏沙門菌、希氏沙門菌。本文檔共73頁;當前第14頁;編輯于星期六\15點32分1.G-桿菌,多有菌毛。除個別例外,都有周身鞭毛。一般無莢膜。均無芽孢。2.兼性厭氧,不發(fā)酵乳糖。對葡萄糖、除傷寒沙門菌產(chǎn)酸不產(chǎn)氣外,其它沙門菌均產(chǎn)酸產(chǎn)氣。3.主要有O和H兩種抗原,少數(shù)菌中尚有Vi抗原。4.沙門菌對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較差。(一)生物學性狀本文檔共73頁;當前第15頁;編輯于星期六\15點32分1.致病物質(zhì)(1)侵襲力:通過菌毛吸附于小腸粘膜,被粘膜下層淋巴組織的吞噬細胞吞噬,可在吞噬細胞內(nèi)生長繁殖,為胞內(nèi)寄生菌。(2)內(nèi)毒素:毒性較強(3)腸毒素:個別沙門菌如鼠傷寒沙門菌可產(chǎn)生腸毒素,引起水樣瀉。(二)致病性與免疫性本文檔共73頁;當前第16頁;編輯于星期六\15點32分3、敗血癥2.所致疾病1、腸熱癥2、急性腸炎(食物中毒)4、無癥狀帶菌者本文檔共73頁;當前第17頁;編輯于星期六\15點32分腸熱癥(傷寒和副傷寒)傳染源:病人和帶菌者、水源、食物傳播途徑:糞—口典型病程:分四個階段本文檔共73頁;當前第18頁;編輯于星期六\15點32分第一階段為臨床上的潛伏期階段傷寒桿菌經(jīng)口到小腸,穿過粘膜上皮進入下層的淋巴小結繁殖,被巨噬細胞吞噬后在細胞內(nèi)繁殖。部分細菌通過淋巴液到達腸系膜淋巴結大量繁殖。細菌經(jīng)胸導管入血。本文檔共73頁;當前第19頁;編輯于星期六\15點32分第二階段細菌隨淋巴液經(jīng)胸導管進入血液(第一次菌血癥),并擴散到肝、膽、脾、腎、骨髓等部位。此階段為臨床上的發(fā)病第一周,出現(xiàn)發(fā)熱、不適、全身疼痛等前驅(qū)期癥狀。第一周取什么樣品為標本?抗體的水平如何?本文檔共73頁;當前第20頁;編輯于星期六\15點32分第三階段在肝、膽、脾、腎、骨髓等部位繁殖。由巨噬細胞帶入血液(第二次菌血癥),膽內(nèi)細菌排入小腸,部份隨糞便排出,部分進入腸內(nèi)淋巴組織而激發(fā)變態(tài)反應,可造成腸出血及腸穿孔。此階段為臨床上的第2、3周,出現(xiàn)持續(xù)高熱、相對緩脈、肝脾腫大、白細胞下降、皮膚玫瑰疹,全身中毒癥狀顯著。本文檔共73頁;當前第21頁;編輯于星期六\15點32分第四階段進入恢復階段。病愈后部分患者可自糞便或尿液繼續(xù)排菌3周至3個月,甚至1年,稱恢復期帶菌者。約有3%的傷寒患者成為慢性帶菌者。BACK本文檔共73頁;當前第22頁;編輯于星期六\15點32分腸炎型食物中毒臨床表現(xiàn):發(fā)熱、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為攝入污染的食物,細菌在腸內(nèi)繁殖所至。引起細菌:鼠傷寒沙門氏菌、豬霍亂沙門菌、腸炎沙門菌。BACK本文檔共73頁;當前第23頁;編輯于星期六\15點32分敗血癥引起細菌:豬霍亂沙門菌、丙型副傷寒沙門菌、鼠傷寒沙門氏菌、腸炎沙門菌。血培養(yǎng)陽性率高BACK本文檔共73頁;當前第24頁;編輯于星期六\15點32分免疫性腸熱癥病后產(chǎn)生牢固免疫,細胞免疫為主。體液免疫:SIgA,而IgG、IgM對胞內(nèi)寄生菌無免疫作用。本文檔共73頁;當前第25頁;編輯于星期六\15點32分(一)標本
第1周取外周血,第2周起取糞便,第3周起還可取尿液,從第1周至第3周均可取骨髓液;胃腸炎取糞便和可疑食物。敗血癥取血液。膽道帶菌者可取十二指腸引流液。(二)分離培養(yǎng)和鑒定(三)血清學診斷
用于腸熱癥的血清學試驗有肥達試驗(Widaltest)、間接血凝法、EIA法等,其中肥達試驗在我國仍較普及。(四)傷寒帶菌者的檢出
一般先用血清學方法檢測可疑者Vi抗體進行篩選,若效價≥1:10時,再反復取糞便等標本進行分離培養(yǎng),以確定是否為傷寒帶菌者。(三)微生物學檢查法本文檔共73頁;當前第26頁;編輯于星期六\15點32分
肥達試驗(Widaltest)
定義:
用已知傷寒沙門菌菌體O抗原和H鞭毛抗原、副傷寒的甲型副傷寒沙門菌、肖氏沙門菌和希氏沙門菌H鞭毛抗原的診斷菌液與受檢血清做試管或微孔板定量凝集試驗,測定受檢血清中有無相應抗體及其效價的試驗。本文檔共73頁;當前第27頁;編輯于星期六\15點32分肥達試驗結果的解釋:
1.正常值
一般是傷寒沙門菌O凝集效價<1:80,H凝集效價<1:160,引起副傷寒沙門菌H凝集效價<1:80。
2.動態(tài)觀察
若效價逐次遞增或恢復期效價比初次效價≥4倍者即有診斷意義。
3.O與H抗體的診斷意義
O、H凝集效價均超過正常值,則腸熱癥的可能性大;如兩者均低,患病可能性小;若O不高H高,有可能是預防接種或非特異性回憶反應;如O高H不高,則可能是感染早期或與傷寒沙門菌O抗原有交叉反應的其他沙門菌感染。
4.少數(shù)病例在整個病程中,肥達試驗始終在正常范圍內(nèi)。本文檔共73頁;當前第28頁;編輯于星期六\15點32分
做好水源和食品的衛(wèi)生管理,防止被沙門菌感染的人和動物的糞便污染。感染動物的肉類、蛋等制品要徹底烹飪。
發(fā)現(xiàn)、確診和治療帶菌者。帶菌期間不能從事飲食行業(yè)的工作。
目前國際上公認的新一代疫苗是傷寒Vi莢膜多糖疫苗,我國也已正式批準使用。腸熱癥的治療目前使用的有效藥物主要是環(huán)丙沙星(Ciprofloxacin)。(四)防治原則本文檔共73頁;當前第29頁;編輯于星期六\15點32分思考題1.簡述腸產(chǎn)毒型大腸埃希菌的致病機制。2.大腸埃希菌腸最常見的腸道外感染有哪些?本文檔共73頁;當前第30頁;編輯于星期六\15點32分第13章
細菌學各論第七節(jié)分枝桿菌屬本文檔共73頁;當前第31頁;編輯于星期六\15點32分共同特點菌體細長略彎曲,偶有分枝;細胞壁含有大量脂質(zhì),對染料、酸、堿等均有抗性,革蘭染色不易著色;抗酸染色陽性;其致病性同菌體成分有關。本文檔共73頁;當前第32頁;編輯于星期六\15點32分一、結核分枝桿菌最適培養(yǎng)條件:37℃,,羅琴氏培養(yǎng)基(蛋黃、甘油、馬鈴薯淀粉、無機鹽、孔雀綠);生長緩慢:18-24h一代,3-4周可見菌落;菌落特點:結節(jié)狀或菜花狀,乳白色或米黃色;專性需氧:液體培養(yǎng)基中形成菌膜;形態(tài)變異:L型(Much顆粒/莫赫顆粒);毒力變異:BCG(卡介苗)。感染免疫/有菌免疫本文檔共73頁;當前第33頁;編輯于星期六\15點32分羅琴氏培養(yǎng)基上的培養(yǎng)結果——菌落液體培養(yǎng)基中的培養(yǎng)結果——菌膜本文檔共73頁;當前第34頁;編輯于星期六\15點32分結核菌素試驗(1)原理:遲發(fā)型變態(tài)反應;(2)試劑:OT、PPD。前臂屈側皮內(nèi)注射48-72h后測紅腫硬結直徑﹥5mm為陽性≥15mm為強陽性本文檔共73頁;當前第35頁;編輯于星期六\15點32分第14章
其他微生物第一節(jié)支原體本文檔共73頁;當前第36頁;編輯于星期六\15點32分概述缺乏細胞壁形態(tài)上呈高度多形性能通過除菌濾器在無生命培養(yǎng)基中能生長繁殖最小的原核細胞型微生物能形成有分支的長絲,故稱支原體肺炎支原體解脲脲原體本文檔共73頁;當前第37頁;編輯于星期六\15點32分一、生物學性狀(一)形態(tài)與結構形態(tài):多形性,長絲體、短絲狀、球桿狀、球狀、分枝狀等染色:G-(無細胞壁難著色);姬姆薩染色淡紫色大小:0.1-0.8μm,加壓能通過細菌濾器,為原核細胞型微生物中最小者。本文檔共73頁;當前第38頁;編輯于星期六\15點32分(二)培養(yǎng)特性營養(yǎng)要求高:需加入10-20%的人或動物血清;繁殖方式:二分裂,出芽、分枝和斷裂繁殖,生長緩慢;菌落特點:微小,典型菌落呈油煎蛋樣;液體培養(yǎng)基中生長量少,一般不易見到混濁。本文檔共73頁;當前第39頁;編輯于星期六\15點32分抵抗力——低(無細胞壁)對脂溶劑、消毒劑、紫外線、低滲、干燥、熱等敏感;對作用于膽固醇的藥物敏感:二性霉素B等;對干擾蛋白質(zhì)和DNA合成的藥物敏感:強力霉素、氯霉素、紅霉素、鏈霉素等。本文檔共73頁;當前第40頁;編輯于星期六\15點32分二、致病性與免疫性支原體肺炎:人的原發(fā)性非典型肺炎肺炎支原體以間質(zhì)性肺炎為主5-15歲青少年夏秋季外源性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STD)解脲脲原體UU: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的重要病原體同自然流產(chǎn)、先天缺陷、死胎、不孕癥有關人型支原體、生殖支原體也可引起感染。是指由支原體、衣原體、軍團菌、立克次體、腺病毒以及其他一些不明微生物引起的肺炎。而典型肺炎是指由肺炎鏈球菌等常見細菌引起的大葉性肺炎或支氣管肺炎。本文檔共73頁;當前第41頁;編輯于星期六\15點32分支原體要點歌訣特征高度多態(tài)缺胞壁致病肺炎性病都引起治療抗菌有效除青霉檢查菌落猶如荷包蛋中厚邊薄且微細本文檔共73頁;當前第42頁;編輯于星期六\15點32分第14章
其他微生物第二節(jié)衣原體本文檔共73頁;當前第43頁;編輯于星期六\15點32分一類能通過細菌濾器,嚴格細胞內(nèi)寄生,并有獨特發(fā)育周期的原核細胞型微生物。定義特征G-,圓形或橢圓形體;有細胞壁,與細菌不同的是無肽聚糖,只含微量胞壁酸,由-S-S-連接的多肽作為支架;具有代謝作用的一些酶類,但缺乏代謝所需能量的來源,必須依賴宿主細胞提供(有酶無能),故具有嚴格的細胞內(nèi)寄生性;具有獨特的發(fā)育周期,以二分裂方式繁殖;DNA+RNA;對某些抗生素敏感:紅霉素、四環(huán)素、利福平本文檔共73頁;當前第44頁;編輯于星期六\15點32分分類沙眼衣原體(chalmaydiatrachomatis)肺炎衣原體(chalmaydiapneumoniae)鸚鵡熱衣原體(chalmaydiapsottaci)獸類衣原體(chalmaydiapecorum)本文檔共73頁;當前第45頁;編輯于星期六\15點32分(一)發(fā)育周期與形態(tài)染色1.原體(EB)小而致密,球形或橢圓形,是發(fā)育成熟的衣原體,有傳染性,不繁殖。2.始體,網(wǎng)狀體(RB)大而疏松,圓形或橢圓形,無傳染性,為繁殖型。3.包涵體:易感細胞內(nèi)含繁殖的始體和子代原體的空泡,成熟的包涵體含有大量的原體。一、生物學性狀本文檔共73頁;當前第46頁;編輯于星期六\15點32分原體和網(wǎng)狀體性狀比較性狀原體網(wǎng)狀體大?。╩)0.2-0.40.5細胞壁+-代謝活性-++膜外穩(wěn)定性+-感染性+-繁殖能力-+RNA:DNA比值13-4毒性+-本文檔共73頁;當前第47頁;編輯于星期六\15點32分培養(yǎng)特性——專性細胞內(nèi)寄生雞胚卵黃囊接種:1956年我國學者湯飛凡首先分離培養(yǎng)出沙眼衣原體在某些原代或傳代細胞株中生長:Hela-229等抵抗力耐冷不耐熱,對常用消毒劑敏感,對氯霉素、四環(huán)素、利福平敏感。本文檔共73頁;當前第48頁;編輯于星期六\15點32分所致疾病沙眼目前世界上主要致盲病因由沙眼衣原體沙眼生物亞種引起還可引起包涵體結膜炎、泌尿生殖道感染、性病淋巴肉芽腫傳播途徑:眼-眼或眼-手-眼感染眼結膜上皮細胞并在其內(nèi)形成包涵體早期:流淚、粘液膿性分泌物、結膜充血、濾泡增生晚期:結膜瘢痕、眼瞼內(nèi)翻、倒睫、角膜血管翳→影響視力或失明本文檔共73頁;當前第49頁;編輯于星期六\15點32分所致疾病包涵體結膜炎由沙眼衣原體沙眼生物亞種引起可經(jīng)性、手-眼或間接接觸傳播引起濾泡性結膜炎:嬰兒結膜炎和成人結膜炎泌尿生殖道感染由沙眼衣原體沙眼生物亞種引起經(jīng)性接觸傳播非淋球菌性尿道炎(NGU)的主要病原體常與淋球菌混合感染本文檔共73頁;當前第50頁;編輯于星期六\15點32分衣原體要點歌訣特征可穿濾器有涵體胞內(nèi)發(fā)育呈周期致病沙眼性病都可見治療抗菌磺胺氯四利本文檔共73頁;當前第51頁;編輯于星期六\15點32分第14章
其他微生物第三節(jié)立克次體本文檔共73頁;當前第52頁;編輯于星期六\15點32分定義和命名立克次體:是一類以節(jié)肢動物為傳播媒介、嚴格細胞內(nèi)寄生的原核細胞型微生物。主要引起斑疹傷寒、恙蟲病、Q熱等傳染病首先由美國青年醫(yī)師HowardTaylorRichetts發(fā)現(xiàn),為紀念他在研究斑疹傷寒時不幸感染而獻身,特以他的名字命名此類微生物。本文檔共73頁;當前第53頁;編輯于星期六\15點32分HowardTaylorRiketts(1871-1910)本文檔共73頁;當前第54頁;編輯于星期六\15點32分共同特點專性活細胞內(nèi)寄生,二分裂方式繁殖大小介于病毒和細菌之間,多形態(tài)性,多為球桿狀,G-;DNA+RNA;多為人畜共患病,由節(jié)肢動物傳播/寄生/儲存;對多種抗生素敏感;本文檔共73頁;當前第55頁;編輯于星期六\15點32分一、生物學性狀形態(tài)染色與結構多形性,主要為球桿狀在感染細胞內(nèi)常集聚成團不同立克次體在感染細胞內(nèi)分布位置不同培養(yǎng)特性專性細胞內(nèi)寄生培養(yǎng)方法:雞胚卵黃囊接種、組織培養(yǎng)、動物接種本文檔共73頁;當前第56頁;編輯于星期六\15點32分二、致病性與免疫性普氏立克次體(R.prowazekii)斑疹傷寒立克次體(R.typhy)恙蟲病立克次體(R.tsutsugamushi)斑點熱立克次體(R.spottedfevergrop)本文檔共73頁;當前第57頁;編輯于星期六\15點32分
普氏立克次體(R.prowazekii)
流行性斑疹傷寒(虱傳斑疹傷寒)的病原體傳染源:病人(唯一);傳播媒介:體虱(虱感染后可致死,但不能經(jīng)卵傳代);傳播方式:人虱人人虱人叮咬、呼吸道吸入、眼結膜高熱、頭痛、皮疹、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心血管系統(tǒng)損害病后有持久免疫力本文檔共73頁;當前第58頁;編輯于星期六\15點32分斑疹傷寒立克次體(R.typhy)
地方性斑疹傷寒(鼠型斑疹傷寒)的病原體傳播媒介:鼠蚤、鼠虱;儲存宿主:嚙齒類;傳播方式:鼠鼠蚤鼠虱鼠蚤鼠人虱人人人虱發(fā)?。ㄝ^輕)鼠蚤是地方性斑疹傷寒的儲存宿主和傳播媒介本文檔共73頁;當前第59頁;編輯于星期六\15點32分四、防治原則1.
滅鼠、滅蜱、滅恙;2.
個人防護;3.
特異預防:尚未有理想的疫苗;4.
特異治療:氯霉素、四環(huán)素、強力霉素;5.
注意防止復發(fā)。本文檔共73頁;當前第60頁;編輯于星期六\15點32分立克次體要點歌訣特征胞內(nèi)生長虱蚤傳治療抗菌可治禁磺胺致病斑疹傷寒恙蟲熱診斷外斐反應用變桿本文檔共73頁;當前第61頁;編輯于星期六\15點32分第14章
其他微生物第四節(jié)螺旋體本文檔共73頁;當前第62頁;編輯于星期六\15點32分特點一類細長、柔軟、螺旋狀、運動活潑;原核細胞型微生物;基本結構與細菌相似:有細胞壁、原始核質(zhì);與原蟲相似:細胞壁與細胞膜之間有軸絲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對抗生素等藥物敏感;介于細菌與原蟲之間。本文檔共73頁;當前第63頁;編輯于星期六\15點32分對人致病螺旋體的螺旋特點名稱螺旋數(shù)螺旋特點舉例疏螺旋體5~10不規(guī)則回歸熱疏螺旋體伯氏疏螺旋體密螺旋體8~14規(guī)則,細密兩端尖直蒼白密螺旋體蒼白亞種鉤端螺旋體數(shù)十個規(guī)則,更細密一端/兩端呈鉤狀問號狀鉤端螺旋體本文檔共73頁;當前第64頁;編輯于星期六\15點32分一、鉤端螺旋體(鉤體)廣泛分布于水中所致疾病:鉤端螺旋體?。ㄣ^體?。┟庖咝裕翰『蠡蚋腥竞螳@得牢固免疫力本文檔共73頁;當前第65頁;編輯于星期六\15點32分二、梅毒螺旋體蒼白密螺旋體蒼白亞種引起人類梅毒的病原體性傳播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全球及中國表面肌電測試系統(tǒng)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diào)研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一次鋰亞硫酰氯電池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diào)研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動態(tài)圖像粒度粒形分析系統(tǒng)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diào)研報告
- 2023年全球及中國無人駕駛接駁小巴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diào)研報告
- 2025小飯店員工的勞動合同范本
- 出境旅游合同書
- 2025辦公室裝修合同書集錦
- 房產(chǎn)股權轉讓合同
- 存量房買賣合同合同范本
- 陸路貨物運輸合同承運人定義年
- 2023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三英語備課組工作總結
- 臨建標準化圖集新版
- 安監(jiān)人員考核細則(2篇)
- 生活老師培訓資料課件
- 2020年新概念英語第一冊lesson97-102單元檢測
- 腹主動脈瘤(護理業(yè)務學習)
- 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
- 大學生就業(yè)指導PPT(第2版)全套完整教學課件
- 家具安裝工培訓教案優(yōu)質(zhì)資料
- 湖南大一型抽水蓄能電站施工及質(zhì)量創(chuàng)優(yōu)匯報
- envi二次開發(fā)素材包-idl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