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綜合測試六 新中國時期-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探索與實踐_第1頁
單元綜合測試六 新中國時期-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探索與實踐_第2頁
單元綜合測試六 新中國時期-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探索與實踐_第3頁
單元綜合測試六 新中國時期-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探索與實踐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單元綜合測試六新中國時期——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探索與實踐(時間:45分鐘,分值85分)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8分)1.[2022·河南新鄉(xiāng)模擬]1954年6月至9月,中國有組織地開展了憲法草案討論和宣傳。據統(tǒng)計,許多地區(qū)的參與者超過當地成年人口的70%,有些地方甚至超過90%,共收到118萬多條意見、建議和問題。這一活動()A.保證了憲法的社會主義性質B.增強了人們的民主參與意識C.標志著社會主義時代的到來D.反映了過渡時期的根本任務2.[2022·惠州模擬]下圖為1954年創(chuàng)作的一幅美術作品《一輩子第一回》(畫中老人手捧“選民證”)該作品反映了()A.農民土地改革之后的喜悅B.社會主義政治建設的成就C.掃盲教育帶來的巨大變化D.生產資料所有制根本變革3.[2022·安徽合肥一模]1990年,我國同沙特阿拉伯建交。至此,我國已經與所有阿拉伯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這說明我國()A.積極發(fā)展與第三世界國家友好關系B.開展睦鄰外交改善周邊環(huán)境C.延續(xù)“一條線”“一大片”的外交方針D.對外開放進入新的發(fā)展階段4.在國際關系中踐行正確的義利觀問題上,習近平強調,“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要講信義、重情義、揚正義、樹道義。在國際合作中,要注重利,更要注重義。中國外交要做好對外援助工作,真正做到“弘義融利”。材料反映出,在習近平的外交思想中()A.彰顯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魅力B.始終把正確的義利觀放在第一位C.繼續(xù)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D.開始重視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5.[2022·寶雞市千陽中學高三模擬考試]1977年11月20日,安徽省委農村工作會議通過“省委六條”,包括“搞好人民公社的經營管理工作”“積極地有計劃地發(fā)展社會主義大農業(yè)”“允許和鼓勵社員經營正當的家庭副業(yè)”等六項內容。這一舉措旨在()A.鞏固計劃經濟的地位B.完善人民公社管理體制C.肯定包產到戶的做法D.推動農村經濟體制改革6.1962年9月,中共八屆十中全會正式通過《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修正草案)》,規(guī)定人民公社社員可以經營家庭副業(yè),可以將家庭副業(yè)的產品拿到集市上出售。這一條例()A.是對農業(yè)合作化成果的徹底否定B.說明人民公社體制被正式廢除C.體現了黨對經濟建設政策的調整D.不利于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建設7.[2022·鄭州一模]1977年底,四川省委在農業(yè)方面實行“放寬政策”“休養(yǎng)生息”的方針,將農民的自留地增加到總耕地面積的15%左右,并且支持農民采取包產到組的形式經營土地。這說明()A.農村經濟體制改革開始啟動B.個體小農經營得到廣泛認可C.農民生產自主權進一步擴大D.土地所有制的性質發(fā)生變化8.1985年1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決定把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閩南廈門、漳州、泉州三角地區(qū)開辟為沿海經濟開放區(qū),并建立新的貿—工—農型的生產結構。此決策()A.旨在擴大對外出口貿易范圍B.擴大了對外引進技術的力度C.有利于帶動工農業(yè)經濟發(fā)展D.保證了對外開放政策的實施9.[2022·四川德陽一模]建國初期,各大城市的許多醫(yī)院、學校取消了原名,而代之以數字序號命名,如將“仁濟”“培德”等名換成某某市第一中學、某某市第三人民醫(yī)院等。這種做法意在()A.強調各類機構的平等地位B.塑造新時代的價值觀念C.消除半殖民地社會的遺留D.繼承優(yōu)秀中華傳統(tǒng)文化10.1992年,鄧小平發(fā)表了著名的南方談話,回答了束縛和困擾人們思想的最重大的認識問題是()A.是否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問題B.如何認識和建設社會主義問題C.“一國兩制”和實現國家統(tǒng)一問題D.要不要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問題11.[2022·新疆烏魯木齊一模]1978年8月盧新華的短篇小說《傷痕》發(fā)表,這部小說以悲劇的藝術力量,震動了文壇,作品中對人性的描寫,突破了長期以來文藝的清規(guī)戒律,形成了新時期第一個文學思潮“傷痕文學”思潮。這類作品()A.遵循了寫實風格B.抒發(fā)了浪漫情懷C.突出了理性思考D.表達了幻滅反叛12.延安13年與改革開放30年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兩個扭轉乾坤的“黃金時代”。這兩個時代的共同標志是:拓展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境界,開創(chuàng)了中國歷史的新局面。其主要表現分別是()A.確定“和平”“民主”方針、確立“依法治國”方略B.實行全面抗戰(zhàn)路線、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C.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新時期黨的基本路線形成D.毛澤東思想成熟、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形成二、非選擇題(本題共2小題,第13題25分,第14題12分,共37分)13.(25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開啟了新的征程。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毛澤東于1949年1月在關于時局的聲明中將“廢除偽憲法”“廢除偽法統(tǒng)”作為和平談判的重要條件之一。1949年9月通過的《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規(guī)定:“廢除國民黨反動政府一切壓迫人民的法律、法令和司法制度,制定保護人民的法律、法令,建立人民司法制度?!眲⑸倨娑啻螐娬{,黨的決議,只有經過人民政府的法定機關的宣布,才能具有法律上的效力;要牢固樹立守法意識,帶頭維護憲法和法律的權威。為了“以人民的新法律作依據”執(zhí)政,制定了具有憲法性質的《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共同綱領》和1954年憲法。依據憲法又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國務院組織法》《人民法院組織法》《人民檢察院組織法》《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委員會組織法》等一批基本法律和重要法令。——摘編自孫澤學、汪茜《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共依法執(zhí)政述論》材料二'1979年以來,我國的法制建設逐漸平穩(wěn)化、正規(guī)化,“八二憲法”及其四個修正案是我國國家最高政治生活的圭臬。立足于改革開放,我國創(chuàng)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滿足發(fā)展社會主義商品經濟需要的民商經濟法律制度,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1979年以后,在30年時間內,我國先后頒布了兩部刑法典,又對刑事訴訟法進行了制定和修改,這同樣是針對改革開放之后出現的新情況而進行的適時立法。至20世紀90年代中期,黨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國,建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宏偉目標,后又將“依法治國”寫入憲法。——摘編自張晉藩《法治的腳步:回顧新中國法制60年》(1)根據材料一,概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實踐。(10分)(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回顧中國民主法制建設的歷程。(15分)14.(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表1“一五”計劃成就(1957年與1952年比較)工農業(yè)總產值生產資料消費資料鋼產量煤產量發(fā)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