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關節(jié)運動學演示文稿_第1頁
髖關節(jié)運動學演示文稿_第2頁
髖關節(jié)運動學演示文稿_第3頁
髖關節(jié)運動學演示文稿_第4頁
髖關節(jié)運動學演示文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髖關節(jié)運動學演示文稿本文檔共36頁;當前第1頁;編輯于星期二\23點1分髖關節(jié)冠狀切面本文檔共36頁;當前第2頁;編輯于星期二\23點1分 髖關節(jié)是連接軀干與下肢的重要關節(jié),也是全身負荷體重最多、受力最重的關節(jié)。在完成站立和負荷體重的同時,還在走、跑、坐、蹲等大范圍運動中起關鍵作用,因而成為人體最穩(wěn)定又具有很大活動度的關節(jié),并有精確的對合裝置和控制系統(tǒng)。本文檔共36頁;當前第3頁;編輯于星期二\23點1分髖關節(jié)組成

髖關節(jié)是多軸性球窩狀關節(jié),由股骨的股骨頭和髖骨的髖臼兩部分組成,其中心位于腹股溝韌帶中1/3稍下,關節(jié)面相互成曲面狀,但大小不等,也不完全適應,只在完全伸展并輕度外展及內旋時緊密對合,年幼時其表面更似卵圓形,隨年齡增長而變成球形。本文檔共36頁;當前第4頁;編輯于星期二\23點1分髖關節(jié)在結構上形成了以下幾個特征:①髖臼周邊有軟性髖臼唇使之加寬加深,并超出半圓;②股骨頭成球形,與髖臼相匹配;③股骨頭凹處有圓韌帶與髖臼相連,內有血管可為股骨頭提供營養(yǎng);④股骨頸狹長,與股骨干成角度,具有力學意義及增加髖的活動范圍;⑤周圍有緊張而強大的韌帶保護;關節(jié)囊厚而堅韌,后下壁薄弱,易脫位。⑥周圍有豐富的肌肉覆蓋;本文檔共36頁;當前第5頁;編輯于星期二\23點1分髖關節(jié)的關節(jié)囊和韌帶

(1)髂股韌帶位于關節(jié)前面,是人體強有力的韌帶之一,起于髂前下棘,向下呈“人”字形,經關節(jié)囊前方止于轉子間線。作用:加強關節(jié)囊限制大腿過伸(使其只能伸15°左右)限制大腿內收限制過伸引起的脫位整復髖關節(jié)脫位時,利用此韌帶作為支點

本文檔共36頁;當前第6頁;編輯于星期二\23點1分(2)恥股韌帶位于髖關節(jié)內側,略作螺旋狀,限制髖關節(jié)過度外展和外旋。(3)坐股韌帶較薄,起自坐骨,位于髖關節(jié)后面,限制髖關節(jié)的內旋。(4)股骨頭韌帶位于關節(jié)腔內,連接髖臼橫韌帶和股骨頭凹,營養(yǎng)股骨頭的血管從此韌帶中通過,成年后封閉,對股骨頭起固定作用。本文檔共36頁;當前第7頁;編輯于星期二\23點1分本文檔共36頁;當前第8頁;編輯于星期二\23點1分髖關節(jié)本文檔共36頁;當前第9頁;編輯于星期二\23點1分髖關節(jié)后面觀本文檔共36頁;當前第10頁;編輯于星期二\23點1分3.髖關節(jié)的滑膜和滑膜囊(1)滑膜滑膜襯于關節(jié)的內部,覆蓋髖臼緣的兩面、髖臼窩的脂肪及股骨頭韌帶。滑膜構成皺襞,內側與外側皺襞恒定,前皺襞不恒定。這些皺襞具有雙重作用,一方面供應股骨頭及股骨頸的血管由此潛行入骨內,另一方面又可作為關節(jié)內韌帶。股骨頸骨折時,如滑膜完整,對于骨折的愈合將起良好作用。本文檔共36頁;當前第11頁;編輯于星期二\23點1分(2)滑膜囊滑膜囊主要為髂恥囊,通過髂骨韌帶與恥骨韌帶的小孔,位于髂腰肌腱與髂恥隆起及關節(jié)囊之間,80%與關節(jié)囊相通。在臀大肌間膜與大轉子之間有一個很大的臀大肌轉子囊,該囊下方有2~3個小的臀肌股骨囊,位于臀肌粗隆附近與臀大肌肌腱之間。在坐骨結節(jié)部也有一個滑液囊,稱為臀大肌坐骨囊。這些滑膜囊均直接或間接有助于髖關節(jié)的運動,減少肌腱與關節(jié)的摩擦。本文檔共36頁;當前第12頁;編輯于星期二\23點1分髖關節(jié)的運動

▲運動范圍較肩關節(jié)小,不如肩關節(jié)靈活,但穩(wěn)固性強。①屈和伸(冠狀軸)②內收和外展(矢狀軸)③旋內和旋外(垂直軸)④環(huán)轉

本文檔共36頁;當前第13頁;編輯于星期二\23點1分(二)髖關節(jié)的運動(1)屈、伸:髖關節(jié)在矢狀面內圍繞冠狀軸前后運動,向前為屈,向后為伸。范圍:髖關節(jié)屈130°~140°,伸10°。測定方法:平臥位,下肢伸直,此時髖關節(jié)處于0°位。下肢抬高,大腿緊靠腹部為屈髖,下肢向后提拉為伸髖。本文檔共36頁;當前第14頁;編輯于星期二\23點1分2、內收、外展:髖關節(jié)在額狀面內繞矢狀軸的運動。范圍:內收范圍一般20°~30°,外展30°~45°。測量方法:下肢向軀干正中線靠攏為內收,遠離軀干正中線為外展。本文檔共36頁;當前第15頁;編輯于星期二\23點1分(3)內旋、外旋:髖關節(jié)在水平面內繞縱軸旋轉。范圍:內旋30°~45°、外旋40°~50°旋外運動大于旋內運動。本文檔共36頁;當前第16頁;編輯于星期二\23點1分髖關節(jié)的內收和外旋運動有下列三種體位測量方法:A.髖膝伸直位:下肢伸直位,肢體(股骨)內旋或外旋B.仰臥屈髖屈膝90°位:以股骨頭為中心的股骨軸旋轉C.俯臥伸髖屈膝90°位:以股骨頭為中心的軸向旋轉本文檔共36頁;當前第17頁;編輯于星期二\23點1分4.髖關節(jié)運動的肌群屈曲:主要為髂腰肌及股直肌,縫匠肌、恥骨肌、臀中肌前部及闊筋膜張肌,收肌中特別是長收肌,當髖關節(jié)有完全伸展位開始屈曲時也參與。伸展:主要為臀大肌及腘繩肌,大收肌。本文檔共36頁;當前第18頁;編輯于星期二\23點1分4.髖關節(jié)運動的肌群外展:主要為臀中肌,輔以臀小肌、闊筋膜張肌及縫匠肌。內收:主要大收肌、長收肌、短收肌、恥骨肌及股薄??;輔以臀大肌、股方肌、閉孔外肌等。內旋:主要為臀小肌、闊筋膜張?。惠o以臀中肌前側纖維、半腱肌、半膜肌等。外旋:主要為閉孔肌、股方肌、梨狀肌、孖肌及臀大肌,輔以縫匠肌和股二頭肌等。本文檔共36頁;當前第19頁;編輯于星期二\23點1分這些肌肉圍繞髖關節(jié),形成強大的外層支持結構,保證髖關節(jié)的穩(wěn)定性。增強其肌力對于防止髖關節(jié)的脫位很重要,在承重和步行中髖外展肌群、內收肌群、臀大肌、伸軀干肌和股四頭肌占有重要位置,因此在髖關節(jié)傷病人應著重做這些肌群的抗阻練習。本文檔共36頁;當前第20頁;編輯于星期二\23點1分限制髖關節(jié)運動幅度的因素

(1)關節(jié)窩深髖關節(jié)的髖臼很深,可容納股骨頭的2/3。加上髖臼唇加深了關節(jié)窩,幾乎使整個股骨頭被包繞在關節(jié)窩內,因而使髖關節(jié)活動時股骨頭不易脫出。(2)關節(jié)囊厚而堅韌髖關節(jié)囊厚而緊張,大大增加了其穩(wěn)固性,也限制關節(jié)的活動幅度。本文檔共36頁;當前第21頁;編輯于星期二\23點1分(3)關節(jié)周圍韌帶數量多且緊張有力韌帶加固髖關節(jié)。如其中的髂股韌帶最為堅韌,可隨髖關節(jié)后伸而逐漸緊張,限制髖關節(jié)過度后伸。再如當髖關節(jié)緊密對合時,恥股韌帶及坐股韌帶也產生緊張,以防止髖關節(jié)過度外展、內收或旋內的作用。本文檔共36頁;當前第22頁;編輯于星期二\23點1分3.髖關節(jié)在日常生活中的主動運動范圍

研究顯示:髖關節(jié)只要屈曲120°,外展20°,外旋20°即可保證日?;顒拥倪M行。另有研究顯示:髖關節(jié)在正常行走時的平均運動幅度是:在矢狀面、冠狀面和水平面分別為52°、12°和13°。在各個方向上的活動度平均為:屈曲37°、外展7°、內旋5°和外旋9°。

本文檔共36頁;當前第23頁;編輯于星期二\23點1分日常活動中三個平面髖運動的最大平均量度活動運動平面測得值(度)足著地系鞋帶矢狀面124額狀面19水平面15足橫到對側大腿上系鞋帶矢狀面110額狀面19水平面15坐在椅子上從坐到站矢狀面104額狀面20水平面17屈伸從地板上取物矢狀面117額狀面21水平面18下蹲矢狀面122額狀面28水平面26上樓矢狀面67額狀面28水平面26下樓水平面18矢狀面36本文檔共36頁;當前第24頁;編輯于星期二\23點1分(三)髖關節(jié)的功能解剖髖關節(jié)是人體最重要的關節(jié)之一。其解剖結構使它既具有先天的穩(wěn)固性,又有很大的活動幅度。本文檔共36頁;當前第25頁;編輯于星期二\23點1分(1)拱形結構正面觀,骶骨前寬后窄,骶結節(jié)韌帶、骶棘韌帶及骶髂韌帶等,具有阻止骶骨轉動或滑脫的作用。雙側髖關節(jié)與骨盆在支持體重時,支持力最大。人體直立時,重力由腰椎經骶骨、骶髂關節(jié)、髖臼傳至股骨頭,形成“立弓”,坐位時,重力由骶骨向兩側傳至坐骨結節(jié),形成“坐弓”。作用:既堅固又省材,能承受較大載荷而又可緩沖震動等功能。本文檔共36頁;當前第26頁;編輯于星期二\23點1分正常骨盆的結構及傳力方向本文檔共36頁;當前第27頁;編輯于星期二\23點1分(2)股骨頭和髖臼的精確對合股骨頭與髖臼所形成的髖關節(jié)結合比較緊密,并有一系列結構使其難于脫位。

本文檔共36頁;當前第28頁;編輯于星期二\23點1分(3)頸干角和前傾角

頸干角和前傾角最能體現(xiàn)髖關節(jié)的結構功能特征。①頸干角:股骨頸與股骨干縱軸所形成的傾斜角為頸干角或內傾角。正常范圍為120°~140°成年時平均為127°。超過此角度的變形成為髖外翻,小于此角度者稱之為髖內翻。本文檔共36頁;當前第29頁;編輯于星期二\23點1分②前傾角:股骨頸的軸線與股骨內外髁的髁間連線間有一向前扭轉的角度,稱為前傾角,成人正常值在12°~15°。

本文檔共36頁;當前第30頁;編輯于星期二\23點1分(4)股骨上端的骨小梁系統(tǒng)

股骨頭上端主要形成四組骨小梁,其排列方向沿股骨的主應變方向(有三組抗壓骨小梁群基本上平行于股骨長軸方向,交織著由下方向上方走行,以保證股骨的強度和韌性,對抗體重的的重力;而主抗張骨小梁群的骨小梁則起到對抗橫向張力的作用),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剪力:本文檔共36頁;當前第31頁;編輯于星期二\23點1分主抗壓骨小梁群:由股骨體內側向股骨頭上部走行。主抗張骨小梁群:由股骨體外側向股骨頭內側走行。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