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水沖法土方開挖施工方法_第1頁
基坑水沖法土方開挖施工方法_第2頁
基坑水沖法土方開挖施工方法_第3頁
基坑水沖法土方開挖施工方法_第4頁
基坑水沖法土方開挖施工方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基坑水沖法土方開挖施工方法一、 背景技術在基坑及深基坑施工過程中,由于地質情況多樣、土方工程量大、施工工期緊等因素,其土方開挖方式的選擇一直是基坑工程的關鍵點。傳統(tǒng)的基坑土方開挖主要采用人工配合挖機進行,然后采用自卸車進行土方外運,該方法往往受到土質、天氣、外部交通、環(huán)保要求等因素影響,需要投入較多的人力、物力,且施工工期較長,難以滿足工程進度、成本控制、文明施工的要求。而水沖法土方開挖施工技術是利用高壓沖水壓力沖刷要開挖的土體,將泥(砂)土切割、粉碎,以水為土的載體使其成為流沙狀泥水,再利用泥漿泵的壓力將泥漿通過輸送管道運送到指定的棄土場。但現(xiàn)有的水沖法土方開挖施工方法存在安全性低、易發(fā)生施工事故等問題;且在沖刷土體時,易在同一部位沖刷時間過長導致高差過大等問題。二、 技術方案為了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中傳統(tǒng)的基坑施工過程受外部影響大、施工工期長、成本高;現(xiàn)有的水沖法土方開挖施工方法存在安全性低、同一部位沖刷時間過長導致高差過大等問題,提供一種基坑水沖法土方開挖施工方法,安全性高、環(huán)保、經(jīng)濟效益高、且實現(xiàn)了連續(xù)均勻沖刷,避免在同一部位沖刷時間過長導致高差過大。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以下技術方案:基坑水沖法土方開挖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施工前期準備,確定施工方案,準備施工設備與材料;S2:泵組安裝、管道鋪設,進行泵送試驗;S3:沖砂拌漿,抽取沖刷水源對土體進行連續(xù)均勻沖刷,并從四周向基坑中心進行,形成的泥水由沖刷點流向低洼處;S4:抽取泥漿再將泥漿外送,將泥漿泵通過浮筒機構固定在基坑的低洼處,并將沖刷下來的泥水向泥漿泵部位呈鍋底狀集中外排至卸土點;S5:圍堰施工;S6:對圍堰內進行排漿、沉淀析水、清水外排:泥漿在圍堰內經(jīng)自然沉淀后析出清水,清水經(jīng)預埋清水管排至圍堰外沉淀池,經(jīng)二次沉淀后,過濾排至河道內。在該技術方案中,采用水沖法土方開挖,成本低、損耗小,無需機械開挖和車輛出土,施工揚塵小,對道路污染少,無汽車尾氣排放,環(huán)境效益高,且泥漿沉淀后,所析出的水可重復利用,沉淀下來的泥土可作為場內回填用土,減少了資源的耗用,對項目綠色工地推廣具有積極的作用,且在S3中實現(xiàn)了連續(xù)均勻沖刷,避免在同一部位沖刷時間過長導致高差過大。作為優(yōu)選,在步驟S2中,泵組包括用于抽取沖刷水源的抽水泵、用于加壓抽取的沖刷水源的清水泵、用于抽取泥漿的泥漿泵和用于輸送泥漿的泥漿增壓泵;管道包括用于輸送沖刷水源的清水管和用于輸送泥漿的泥漿管。清水管、抽水泵和清水泵實現(xiàn)了用沖擊水流對土方進行沖擊,泥漿管、泥漿泵和泥漿增壓泵實現(xiàn)了泥漿的排出。作為優(yōu)選,清水管包括清水主管和輸入清水支管和輸出清水支管,泥漿管包括泥漿主管和泥漿支管。清水主管一端連通若十個輸入清水支管,另一端連通若干根輸出清水支管,在輸入清水支管遠離與清水主管連接的一端設置有抽水泵。作為優(yōu)選,所述步驟S3主要包括以下步驟:S3.1:開啟抽水泵抽取河道水作為沖水水源(基坑采用深井降水的可利用抽取的地下水作為沖水水源);:沖刷土體,通過清水泵加壓將抽取的沖水水源從輸出清水支管中噴出,并噴向土體,對土體進行連續(xù)均勻沖刷。這樣的設置提高了對土體的沖刷效果,避免在同一部位沖刷時間過長導致高差過大。作為優(yōu)選,在步驟S3.2中,在輸出清水支管中設置有噴槍,沖水水源從噴槍中噴出,噴槍沖水壓力在0.6MPa以上,沖擊水流與所開挖土面呈30?60度角沖向土體。作為優(yōu)選,在基坑外設置有用于實現(xiàn)沖擊水流連續(xù)均勻沖刷的噴槍固定架。作為優(yōu)選,噴槍固定架包括支撐架、用于控制沖擊水源沖刷位置的管路調節(jié)機構和用于固定噴槍的噴槍固定座,管路定位調節(jié)機構包括伸縮式管路套、用于支撐管路套的支撐桿,支撐桿一端固定在外管路套上,另一端滑動設置在支撐架上。噴漿固定架將噴槍固定,避免人工手持噴槍,安全性高,還帶動了噴槍的移動,進而避免了在同一部位沖刷時間過長導致高差過大等問題,此外還有利于調節(jié)沖擊水流與所開挖土面之間的角度,使得沖擊水流與所開挖土面呈30?60度角方向沖向土體,連續(xù)均勻沖刷。作為優(yōu)選,在步驟S4中,浮筒機構設置為用鋼管將鐵皮筒焊接而成的井字格構架,泥水泵設置在井字架上。浮筒機構的設置便于控制吸泥口與基坑底之間的距離,進而便于將泥漿輸出。作為優(yōu)選,吸泥口與基坑底距離在300mm以上。三、 有益效果環(huán)保、經(jīng)濟效益高、且實現(xiàn)了連續(xù)均勻沖刷,避免人工手持噴槍、安全性高;避免在同一部位沖刷時間過長導致高差過大、沖刷效果好。四、 附圖說明

圖1是基坑水沖法土方開挖施工方法的工藝示意圖圖2是沖刷土方處的結構示意圖-sou圖3是噴槍固定架的結構示圖1是基坑水沖法土方開挖施工方法的工藝示意圖圖2是沖刷土方處的結構示意圖-sou意圖圖中:1、抽水泵2、清水泵3、泥漿泵4、泥漿增壓泵5、清水管501、清水主管502、輸入清水支管503、輸出清水支管6、泥漿管601、泥漿主管602、泥漿支管7、噴槍8、基坑9、噴槍固定架901、支撐架902、內管路套9021、滑移限位環(huán)903、外管路套9031、滑移限位凸起904、支撐桿905、噴槍固定座10、卸土點。五、具體實施方式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的描述。如圖1、圖3所示,一種基坑8水沖法土方開挖施工方法,其主要包括以下步驟:S1:施工前期準備,確定施工方案,準備施工設備與材料;S2:泵組安裝、管道鋪設,進行泵送試驗;S3:沖砂拌漿,抽取沖刷水源對土體進行連續(xù)均勻沖刷,并從四周向基坑8中心進行,形成的泥水由沖刷點流向低洼處;S4:抽取泥漿再將泥漿外送,將泥漿泵3通過浮筒機構固定在基坑8的低洼處,并將沖刷下來的泥水向泥漿泵3部位呈鍋底狀集中外排至卸土點10;S5:圍堰施工,將待排放的泥漿送入砂袋中進行充填,充填過程中不斷更換充砂口,砂袋內充填均勻、飽滿、平整,并留有一定的固結脫水時間,適當停止充填,避免砂袋爆裂,下層砂袋固結完畢后,再進行上一層充填袋施工,直至完成圍堰的施工;S6:對圍堰內進行排漿,泥漿在圍堰內經(jīng)自然沉淀后析出清水,清水經(jīng)預埋清水管5排至圍堰外沉淀池,經(jīng)二次沉淀后,過濾排至河道內。步驟S1具體包括以下步驟:S1.1:確定施工方案:根據(jù)現(xiàn)場基坑8開挖面大小、深度、土方量、工程工期、泥漿輸送距離以及卸土點10的大小來確定具體的施工方案,根據(jù)施工方案準備施工設備及材料;S1.2:完成基坑8圍護施工和基坑8監(jiān)測;:對上層土方采用機械開挖,并在機械開外完成后施工內支撐梁在步驟S2中,泵組包括用于抽取沖刷水源的抽水泵1、用于加壓抽取的沖刷水源的清水泵2、用于抽取泥漿的泥漿泵3和用于輸送泥漿的泥漿增壓泵4;管道包括用于輸送沖刷水源的清水管5和用于輸送泥漿的泥漿管6,清水管5包括清水主管501和輸入清水支管502和輸出清水支管503,泥漿管6包括泥漿主管601和泥漿支管602。清水主管501一端連通若十個輸入清水支管502,另一端連通若干根輸出清水支管503,在輸入清水支管502遠離與清水主管501連接的一端設置有抽水泵1。在該實施例中,一個抽水泵1連接一個清水支管。清水泵2設置在清水主管501上,而由于清水泵2主要用于增壓,清水泵2靠近清水主管501與輸出清水支管503連接的一端設置。泥漿支管602用于連通泥漿泵3和泥漿主管601,泥漿泵3設置在基坑8內。泥漿增壓泵4設置在泥漿主管601上。步驟S2具體包括以下步驟:S2.1:將各泵組安裝完畢并接通電源后,進行試運轉,確保水沖法土方開挖作業(yè)時,工作正常;S2.2:選擇合適管徑的管道,將清水管5道和泥漿管6道鋪設在地面上,外運管道泵管安裝由施工現(xiàn)場沿河道鋪設至卸土點10。:在管道鋪設完成后,利用河水進行泵送試驗,檢查各泵組是否運行正常,各泵管是否存在泄漏現(xiàn)象性,確保無泄漏現(xiàn)象后,方可進行泥漿泵3送作業(yè)。在步驟S2.2中,管道鋪設在道路位置時,采用預埋形式并做好警示標志,提高安全性;管道沿河道鋪設時,在非作業(yè)狀態(tài)下,管道保持滿蓄水狀態(tài),通過管道自重使其沉入水中,在輸送泥漿狀態(tài)下,利用泥砂自重使其沉入水中,管道全程不露出水面,確保不影響河道通行及美觀。在步驟S2.3中,當管道鋪設在河道中時,通過觀察河面是否有氣泡產(chǎn)生來判斷管道是否泄漏。在步驟S3中,一般每方土用水量約3?4立方米,泥漿比控制在3:1(水:泥),泥水含泥量約20%左右(按體積),沖刷區(qū)土層邊坡坡度控制1:1左右,水沖法開挖從四周向基坑8中心進行,基坑8頂內邊5m范圍內、基坑8底以上1m范圍內采用機械挖土,沖刷時做到勤測量,避免過界沖刷,形成的泥水由沖刷點流向低洼處(泥漿泵3部位),使沖刷下來的泥水向泥漿泵3部位呈鍋底狀集中外排。步驟S3主要包括以下步驟:S3.1:開啟抽水泵1抽取河道水作為沖水水源(基坑8采用深井降水的可利用抽取的地下水作為沖水水源);S3.2:沖刷土體,通過清水泵2加壓將抽取的沖水水源從輸出清水支管503中噴出,并噴向土體,對土體進行連續(xù)均勻沖刷。在步驟S3.2中,在輸出清水支管503中設置有噴槍,沖水水源從噴槍中噴出,噴槍沖水壓力一般要求達到0.6MPa以上,沖擊水流與所開挖土面呈30?60度角沖向土體。在基坑8外設置有用于實現(xiàn)沖擊水流連續(xù)均勻沖刷的噴槍固定架9。噴槍固定在噴槍固定架9上。相較于傳統(tǒng)的施工工人手持噴槍,使用噴槍固定架9的方式更加省力,同時還提高了安全性。如圖2所示,噴槍固定架9包括支撐架901、用于控制沖擊水源沖刷位置的管路調節(jié)機構和用于固定噴槍7的噴槍固定座905。管路定位調節(jié)機構包括伸縮式管路套、用于支撐管路套的支撐桿904,伸縮式管路套一端設置在支撐架901上,另一端設置有噴槍固定套,支撐桿904、伸縮式管路套和支撐架901形成三角結構,保證結構的穩(wěn)固性。伸縮式管路套在使用時套設在輸出清水支管503外,伸縮式管路套包括內管路套902和外管路套903,內管路套902設置在固定支架上,外管路套903與噴槍固定座905連接,支撐桿904一端固定在外管路套903上,另一端滑動設置在支撐架901上。在內管路套902的外壁面上設置有若干沿周向布置的滑移限位環(huán)9021,滑移限位環(huán)9021并列設置在內管路套902外并形成波紋狀的內管路套902的外壁,在外管路套903的上設置有若干滑移限位凸起9031,滑移限位凸起9031傾斜設置,滑移限位凸起9031與內管路套902上的滑移限位環(huán)9021的側部抵接。支撐桿904設置為折疊式結構,在支撐桿904的中間位置設置有用于實現(xiàn)支撐桿904折疊的轉動環(huán)。而滑移限位環(huán)9021外設置有彈性結構,這就便于提高滑移限位凸起9031與滑移限位環(huán)9021之間的摩擦力。在對土方進行沖刷時,將輸出清水支管503設置在伸縮式管路套外,噴槍固定在噴槍固定座905上,在進行沖刷過程中,在高壓沖水壓力的作用下,外管路套903上受力,此時滑移限位凸起9031在高壓沖水壓力作用下開始逐步移動,伸縮式管路套進行收縮,支撐桿904在支撐架901上逐步下移,當收縮到一定程度是,支撐桿904在轉動環(huán)處發(fā)生折彎,而由于滑移限位凸起9031和滑移限位環(huán)9021的設置,提高了外管路套903和內管路套902之間的摩擦力,同時滑移限位凸起9031對滑移限位環(huán)9021還有一定的阻礙作用,這就降低了外管路套903的移動速度。外管路套903的移動帶動了噴槍的移動,進而避免了在同一部位沖刷時間過長導致高差過大等問題。伸縮式管路套收縮后將外管路套903直接拉出即可再次使用。在步驟S4中,泥水泵距離沖刷點控制在5?10m,隨著開挖區(qū)域的變化而移動,用浮筒機構固定泥水泵,浮筒機構包括鋼管將2只鐵皮筒焊接成井字格構架,泥水泵放置于井字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