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軻刺秦王-重點文言字詞_第1頁
荊軻刺秦王-重點文言字詞_第2頁
荊軻刺秦王-重點文言字詞_第3頁
荊軻刺秦王-重點文言字詞_第4頁
荊軻刺秦王-重點文言字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通假字

1.秦王必說見臣(“說”通“悅”,高興)

——《荊軻刺秦王》

2.往而不反者,豎子也(“反”通“返”,回來)

——《荊軻刺秦王》

3.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害怕)

——《荊軻刺秦王》

4.燕王拜送于庭(“庭”通“廷”,朝廷)

——《荊軻刺秦王》

5.秦王還柱而走(“還”通“環(huán)‘,繞)

——《荊軻刺秦王》

6.卒起不意(“卒”通“猝”,突然,倉猝)

——《荊軻刺秦王》

7.請辭決矣(“決”通“訣”,告別)

——《荊軻刺秦王》

8.日以盡矣(“以”通“已”,已經(jīng))

——《荊軻刺秦王》

9.荊軻奉樊於期頭函,而秦武陽奉地圖匣(“奉”通“捧”雙手捧著)——《荊軻刺秦王》

10.愿大王少假借之(“少”通“稍”,稍微)

——《荊軻刺秦王》

11.圖窮而匕首見(“見”通“現(xiàn)”,顯露)

——《荊軻刺秦王》

(二)古今異義

1.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信:古義:信物;今義:書信)

——《荊軻刺秦王》

2.樊將軍仰天太息流涕(涕:古義:眼淚;今義:鼻涕)——《荊軻刺秦王》

3.持千金之資幣物(幣:古義:禮品;今義:貨幣)

——《荊軻刺秦王》

4.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窮困:古義:走投無路,陷入困境;今義:貧窮,生活貧窮,經(jīng)濟困難)

——《荊軻刺秦王》

5.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長者:古義:品德高尚之人,此處指樊於期;今義:年長之

19.左右既前(左右:古義:身邊侍臣;今義:方位名詞)

——《荊軻刺秦王》

20.荊軻廢(廢:古義:倒下;今義:殘廢)

——《荊軻刺秦王》21.秦王復擊軻(復:古義:又,再;今義:往復,重復,復習)——《荊軻刺秦王》(三)詞類活用1.進兵北略地(北:名詞作狀語,向北)

——《荊軻刺秦王》

2.秦兵旦暮渡易水(旦暮:名詞作狀語,早晚)

——《荊軻刺秦王》

3.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邑:名詞作動詞,封邑)

——《荊軻刺秦王》

4.丹不忍以己之私(私:形容詞用作名詞,私心)

——《荊軻刺秦王》

5.樊齡期乃前曰(前:方位名詞用作動詞,走上前)

——《荊軻刺秦王》

又前而為歌曰(前:方位名詞用作動詞,走上前)

——《荊軻刺秦王》

6.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函:名詞用作狀語,用匣子)——《荊軻刺秦王》

7.其人居遠未來(遠:形容詞用作名詞,遠地)

——《荊軻刺秦王》

8.至易水上,既祖,取道(祖:名詞用作動詞,出行前祭路神)——《荊軻刺秦王》

9.皆白衣冠以送之(白:形容詞作動詞,白衣冠,穿著白色的衣服,戴著白色的帽子)

——《荊軻刺秦王》

10.士皆垂淚涕泣(涕:名詞用作動詞,哭)

——《荊軻刺秦王》

11.發(fā)盡上冠(上:名詞作狀語,向上)

——《荊軻刺秦王》

12.頃之未發(fā),太子遲之(遲: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遲)——《荊軻刺秦王》

13.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名詞用作狀語,用厚禮)

——《荊軻刺秦王》

14.(秦王)乃朝服(名詞用作動詞,穿上上朝的禮服)

——《荊軻刺秦王》

15.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聞大王(使:動詞用作名詞,使者。聞:動詞的使動用法,使……聞,稟告)

——《荊軻刺秦王》

16.荊軻顧笑武陽,前為謝曰(前:名詞用作動詞,走上前)——《荊軻刺秦王》

17.群臣怪之(怪:形容詞意動用法,以……為怪,認為奇怪)——《荊軻刺秦王》

18.秦王驚,自引而起,絕袖(絕:動詞使動用法,使……斷了)——《荊軻刺秦王》

19.

非有詔不得上(上:方位名詞用作動詞,上前)

——《荊軻刺秦王》

20.斷其左股(斷: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斷)

——《荊軻刺秦王》

21.箕踞以罵曰(箕:名詞作狀語,像箕一樣)

——《荊軻刺秦王》

22.乃欲以生劫之(生:動詞作狀語,活生生地)

——《荊軻刺秦王》四)一詞多義

1、實詞

①不得持尺兵(武器,名詞)

——《荊軻刺秦王》

②不及召下兵(士兵、武士,名詞)

——《荊軻刺秦王》

③秦兵旦暮渡易水(軍隊,名詞)

——《荊軻刺秦王》

④今彗星長竟天,天下兵當大起(名詞,戰(zhàn)爭、戰(zhàn)役)

⑤猶厭言兵(名詞,戰(zhàn)爭)

——《揚州慢》

①圖窮而匕首見(窮盡,動詞)

——《荊軻刺秦王》

②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困厄,走投無路,動詞)

——《荊軻刺秦王》

①諸郎中持兵,皆陳殿下(陳列,動詞)

——《荊軻刺秦王》

②恐懼不敢自陳(陳述,動詞)

——《荊軻刺秦王》

①丹不忍以一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私事)

——《荊軻刺秦王》

②乃遂私見樊矜期(私自,)

——《荊軻刺秦王》

①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動詞,回來)

——《荊軻刺秦王》

②秦王還柱而走(動詞,通“環(huán)”,繞)

——《荊軻刺秦王》

③居十白,扁鵲望桓挨還走(動詞,通“旋”,掉轉身)

——《扁鵲見蔡桓公》

④計日以還(動詞,歸還)

——《黃生借書說》

⑤一尊還酹江月(副詞,還是,hái)

——《念奴嬌。赤壁懷古》

⑥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副詞,通“旋”,早脫,立即,xuán)——《周亞夫軍細柳營》振

①誠振怖大王之威(動詞,通“震”,懼怕)

——《荊軻刺秦王》

②振長策而御宇內(nèi)(動詞,揮動)

——《過秦論》

③大命將泛,莫之振救(通“賑”,賑濟)

④遷我如振落葉(動詞,振動)

⑤振奮作聲(動詞,振作)

⑥執(zhí)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動詞,通“震”,震動)

——《過秦論》

①荊軻奉樊於期頭函,而秦武陽奉地圖匣(雙手捧著)

——《荊軻刺秦王》

②軻既取圖奉之(獻上)

——《荊軻刺秦王》

①于是荊軻遂就車而去,終已不顧(動詞,回頭看)

——《荊軻刺秦王》

②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顧計不知所出耳(副詞,表轉折,不過,只是)——《荊軻刺秦王》

③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動詞,探望、拜訪)

——《出師表》

④顧戀慈母(動詞,思念)

⑤顧不如蜀鄙之僧哉(副詞,反而,卻)

——《為學》

①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動詞,親近,接近)

——《荊軻刺秦王》

②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名詞,父母)

——《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每得降卒,必親引問委曲(副詞,親自)

④愛臣太親,必危其身(形容詞,親密,親近)

①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形容詞,刻毒)

——《荊軻刺秦王》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形容詞,深刻)

——《游褒禪山記》

③夜深忽夢少年事(形容詞,(時間)久)

④桃花潭水深千尺(名詞,深度。一說,形容詞)

——《贈汪倫》

⑤子布、元表諸人各顧妻子,深失所望(副詞,很,十分)

①乃今得聞教(名詞,指教,jiào)

②曲罷曾教善才服(動詞,使,讓,jiāo)

——《琵琶行》

③乃修教三年,執(zhí)十戚舞(名詞,教化,jiào)

④十三教汝織(動詞,傳授知識技能,jiāo)

——《孔雀東南飛》特殊句式

1、判斷句

(1)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者,……也)

——《荊軻刺秦王》

(2)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也”表判斷)

——《荊軻刺秦王》

(3)仆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者”表判斷)

——《荊軻刺秦王》

(4)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所以……者”,“乃……也”表判斷,意思是“之所以……,是因為……)——《荊軻刺秦王》

2、倒裝句

(1)狀語后置

①見燕使者(于)咸陽宮(應“(于)咸陽宮”見燕使者)——《荊軻刺秦王》

②秦王購之(以)金千斤,邑萬家(應“(以)金千斤,邑萬家購之”)——《荊軻刺秦王》

③給貢職如郡縣(即“如郡縣給貢職”)

——《荊軻刺秦王》

④常痛于骨髓(應“于骨髓常痛”)

——《荊軻刺秦王》

④嘉為(之)先言于秦王(應“于秦王先言”)

——《荊軻刺秦王》

⑤燕王拜送于庭(應“于庭拜送”)

——《荊軻刺秦王》

(2)定語后置

①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應“千斤金”和“萬家邑”)——《荊軻刺秦王》

②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應“知其事”賓客)

——《荊軻刺秦王》

③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應“侍(于)殿上群臣”)

——《荊軻刺秦王》

(3)賓語前置

①而報將軍之仇者,何如(應“如何”)

——《荊軻刺秦王》

(4)主謂倒裝

①為之奈何(應“奈何為之”)

——《荊軻刺秦王》3、被動句

①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見”表被動)

——《荊軻刺秦王》

②父母宗族,皆為戮沒(“為”表被動)

——《荊軻刺秦王》

4、省略句

(1)方急時,(秦王)不及召下兵,以故荊軻逐秦王,而卒(左右)惶急無以擊軻,而(左右)乃以手共搏之(省略主語)

——《荊軻刺秦王》

(2)皆(穿)白衣冠以送之(省略謂語)

——《荊軻刺秦王》

(3)秦王購之(以)金千斤(省略介詞)

——《荊軻刺秦王》

(4)人不敢與(之)忤視(省略賓語)

——《荊軻刺秦王》

(5)今聞(秦)購將軍之首(省略賓語)

——《荊軻刺秦王》

(6)每念(之)常痛于骨髓(省略賓語“父母宗族,皆為戮沒”一事)——《荊軻刺秦王》

(7)取之(以)百金(省略介詞)

——《荊軻刺秦王》

(8)荊軻有所待,欲與(之)俱(往)(介詞賓語和謂語)——《荊軻刺秦王》

(9)待吾客與(之)俱(往)(省略介詞賓語和謂語)

(10)又前而為(之)歌曰

(省略賓語)

——《荊軻刺秦王》

(11)嘉為(之)先言于秦王曰(省略賓語)

——《荊軻刺秦王》

(12)其人居遠未來,而為(之)留待

——《荊軻刺秦王》

(13)群臣侍(于)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荊軻刺秦王》

(14)比(于)諸侯之列

——《荊軻刺秦王》

(15)皆陳(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