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學校高三歷史上學期第一次月考摸底試題_第1頁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學校高三歷史上學期第一次月考摸底試題_第2頁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學校高三歷史上學期第一次月考摸底試題_第3頁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學校高三歷史上學期第一次月考摸底試題_第4頁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學校高三歷史上學期第一次月考摸底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周口中英文學校2019-2020學年度上期高三摸底考試歷史試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有3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符合題目要求。)1.《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曰:“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親戚,以蕃屏周。”據(jù)此可知()A.宗法制度自此建立起來B.分封制以屏護周朝為目的3.史料記載:“687年,或誣告(宰相)祎之,……(武)則天特令肅州刺史王本立(人名)推鞫(審問)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經鳳閣(中書?。[臺(門下?。蚊麨殡??’”劉祎之不認可王本立宣讀的“敕書”,主要是因為它違反了4.“王沔(音mian,三聲),字楚望,齊州人?!幼笾G議大夫、樞密副使?!膽舨渴汤?,參知政事?!贝硕挝淖种械耐蹉孀钣锌赡苁牵ǎ?.“元代無視歷來與劃界密切相關的幾條最重要的山川邊界——秦嶺、淮河、南嶺、太行山的存在……陜西行省越過秦嶺而有漢中盆地;湖廣行省以湖南、湖北為主體而又越過南嶺有廣西;江西行省也同樣跨過南嶺而有廣東……至于江浙行省,乃從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材料反映了:A.元代行省劃分依據(jù)是山川便利B.元代行省使地方割據(jù)有良好的地理條件C.元代行省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D.作者對元代的行省劃分依據(jù)持批判態(tài)度6.雍正四年初有軍機處時,僅為西北兩軍設,皇帝明其便利隱秘,但其權仍小,為戶部一分支下屬。至八年時專管軍務,而十年成立軍機處時已要求知會(即以文書的形式告知)各省。這表明軍機處

A.可以避免大臣權B.還漸成為中樞機構

C.與內閣的地位相當D.已失去其絕密特性7.根據(jù)羅馬法,若要使物品交易成功,就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以現(xiàn)金或現(xiàn)物進行交易;須有五個證人和一名司秤在場,他們皆應是羅馬公民;物件的轉移必須在當事人雙方在場時當面進行;在進行轉讓儀式時,必須經過某種正式的手勢和言語的用述。這些條件缺一不可。由材料信息可知該法()8.《西方政治文化傳統(tǒng)》評價雅典民主政治:“對平民治國能力的盲目崇拜以及平民群眾權力的無限膨脹,使國家失去了有效的制衡機制。”實質上是:A.否定公民民主政治B.批判過度的直接民主C.肯定國家制衡機制D.肯定專制中央集權制9.中國古代常常通過分割和削弱相權來加強皇權。下列表述準確的是()A.西漢通過削弱諸侯王勢力分化相權B.北魏實行三長制分割丞相的行政權C.宋代設立三司使來分割丞相的財權D.清設軍機處消除了皇權與相權矛盾10、古代雅典法律規(guī)定:如果公民試圖自殺,必須事先提出申請,已獲得批準;未經允許的自殺被視為犯罪行為。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A.法律體系已達到完備的程度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價值的人文精神C.公民個人自由受到嚴格限制D.自殺有違背崇尚自然則的理性精神11、雅典的陶片放逐法規(guī)定,每年召開特別的公民大會,投票決定將那些嚴重威脅民主政治的流放海外。據(jù)此,下列行為中可能使公民遭到流放的是()A.不按時參加公民大會B.不同意授予外邦人公民權C.為贏得個人政治聲望資助貧窮公民D.拒絕參加城邦舉行的戲劇表演12、下列人物生活在西周時期,他們中無權被分封的是13、與秦朝相比,兩漢時政治制度的顯著特點是:①

加強相權②

中央權力加強③

監(jiān)察制度不斷加強④

郡縣與封國并存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④14、“(本朝)惟軍機處恭擬上諭為至要?!a誡臣工,指授方略,查核政事,責問刑罰之不當者,謂之寄信。寄信密封交兵部用馬遞,或三百里,或四五六百,或至八百里以行。其內外臣工所奏事經軍機大臣定議,取旨密封,遞送亦如之”15、據(jù)史料記載.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天問大臣:“天下誰最快活?”有的說:“金榜題名?!庇械拇穑骸肮Τ擅??!敝煸安灰詾槿?,大臣萬鋼回答說“畏法度者快活”16、人們通過電視劇《宰相劉羅鍋》認識了清朝官吏劉墉。但是,有歷史學家認為這個電視劇犯了歷史性錯誤,最有可能的理由是

A.劉墉不是駝背,所以不能稱為“劉羅鍋”

B.丞相制度在明朝已經被廢除了,所以稱“宰相劉羅鍋”會誤導觀眾

C.沒有劉墉這個人

D.劉墉不是駝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劇名錯誤17、易中天先生在《帝國的終結》一書中寫道:“作為集權主義者,尤其是那些傾向于專制和獨裁的‘雄略之主’,幾乎沒有一個人會認為前朝的覆亡乃是因為過度的集權。他們只會得出相反的結論,因此,他們的吸取教訓,也只能是專制、專制、再專制,集權、集權、再集權?!睗h武帝.宋太祖.明成祖這些“雄略之主”加強專制集權的相似措施是

A.設立新的中樞權力機構,分割削弱相權B.設立新的中樞權力機構,加強專制皇權

C.沿用秦朝以來的郡縣制,加強中央集權D.通過科舉制和監(jiān)察制,加強官僚隊伍建設18、讀書人可以憑文才武略競爭高低,從而實現(xiàn)“治國平天下”19、為了改變宰相“事無不統(tǒng)”的局面,分割宰相的權力,以便于皇帝總攬大權,北宋設

①參知政事

②三司使

③刺史

④節(jié)度使

A.①②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0、下圖反映了安徽省在不同時期所屬行政區(qū)劃的沿革狀況,按時間先后排序正確

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②①D.③①②22、美國史學家斯塔夫里阿諾斯評價說:“秦(朝)的統(tǒng)治雖然如此短命,卻給中國留下了深刻且持久的印記?!痹谡畏矫?,秦朝給中國“留下深刻持久的印記”23、為雅典民主政治做出重要貢獻的人物有

①伯利克里②梭倫③亞歷山大④克利斯提尼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4、雅典民主政治

A.從根本上限制了奴隸主階級的利益B.民主不僅僅限于男性公民,婦女也同樣享有

C.阻礙了雅典社會的進步D.既是偉大文明的催化劑,又是社會不公的一種暴力機器“十將軍委員會”“陶片放逐法”26、在古羅馬的法律中引用了這樣一個案例:在一個公共廣場上,一名理發(fā)師為一名奴隸理發(fā)。有人在附近玩法,不小心用球砸到了理發(fā)師,導致他割傷了奴隸的耳朵。依據(jù)羅28、魏晉時期,人口不過漢代的幾分之一,州、郡、縣數(shù)卻不斷增殖,遠過東漢。此舉主要是為了()A.開發(fā)江南地區(qū)B.加強控制地方C.強化君主權威D.順應民族融合29、《十二銅表法》第七表第9條規(guī)定,“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鄰地之間筑籬笆的,不得越過自己土地的界限;筑圍墻的應留空地一尺;挖溝的應留和溝深相同的空地;掘井的應留空地六尺;栽種橄欖樹和無花果樹的,應留空地九尺;其他樹木留五尺?!痹摲钫f明古羅馬()30、下圖為古羅馬正義女神像。它體現(xiàn)了羅馬法的諸多原則,如高擎的秤體現(xiàn)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劍體現(xiàn)的是法律的強制力。據(jù)此,雙眼蒙布所體現(xiàn)的原則是,法官審案應(

)A.主要依據(jù)道德良知B.側重聽取證人證言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實真相D.排除一切干擾遵從民眾意愿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31題20分,第32題20分,共40分)3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0分)材料一科舉之善,在能破朋黨之私。前此選舉,皆權在舉之之人,士有應舉之才,而舉不之及,夫固無如之何。既可(科舉),……不能應試者,有司雖欲徇私舉之而不得;茍能應試,終必有若干人可以獲舉也。此實選舉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獏嗡济恪吨袊贫仁贰凡牧隙煜轮浚彩参槲?,戴破帽,騎蹇驢,未到門百步,輒下馬奉幣刺,再拜以謁于典客者,投其所為之文,名之曰“求知己”。如是而不問,則再如前所為者,名之曰“溫卷”。如是而又不問,則有執(zhí)贄于馬前,自贊曰“某人上謁”者。————唐《文獻通考》卷二九《選舉二》材料三宋代確立了三級考試制度,地方主持的選拔初試稱之為“鄉(xiāng)試”。……全國性的選拔考試,即省試,由皇帝臨時任命主考官?!实塾H自主持的殿廷復試,稱之為“殿試”,經殿試而最終錄取者,即為“天子門生”??荚囍?,被指定的考官全部進入貢院,考試期間不得私自外出或會見親友?!骷壙荚嚨脑嚲硪宦伞胺鈴洝保ㄗⅲ汉?、“謄錄”。據(jù)學者統(tǒng)計,唐代290年,共取士6603人。……兩宋310年,僅正奏名進士即達43000人之多,,當時的135位宰相中,90%以上是通過科舉以及太學三舍考選等途徑獲得出身的。(注:宋代科舉考試錄取時,分“正奏名”與“特奏名”兩類。經過中央省試合格的舉人,稱“正奏名”;因多次落地且年高而在殿試時另立名冊、受到特殊照顧者,稱“特奏名”。整個宋代特奏名錄取數(shù)目,大約占全體錄取數(shù)的45%左右。)————摘自《中華文明史》第三卷和《中國科舉考試制度》材料四作為一種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舉顯然有其客觀的歷史合理性,否則我們就無法解釋其存在的持久性。……科舉的創(chuàng)新之處就在不僅為社會底層的知識分子提供了持續(xù)流動的可能,而且將其制度化?!婆e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機會均等”……的機制,對知識分子的社會心理是一種塑造,客觀上激勵了個人的奮斗精神?!γ鲹P《中國傳統(tǒng)文化概論》(1)據(jù)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漢時期的選官制度有哪些?(4分)(2)概括材料二中唐朝科舉存在的現(xiàn)象,試說明其不利影響。(4分)(3)據(jù)材料三,說明宋代科舉考試的特點。(2分) (4)結合材料一與材料三,說明科舉制的歷史進步性。(6分)(5)據(jù)材料四,說明科舉制對于現(xiàn)代人才選拔的歷史借鑒價值。(4分)32、法治社會逐步取代人治社會,是近(現(xiàn))代化的重要內容之一,又是政治文明的重要方面。根據(jù)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冶民無常,唯以法治……明和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譚刑撼?曰:殺戮之謂刑,皮賞之謂德。為人臣者畏誅罰而利慶賞……故法者,王之本也。”

--《韓非子心度》

材料二:朱元璋對其孫子朱允按說:“吾治亂世,刑不得不重。汝治平世,刑自當輕,所謂刑罰世輕世重也?!?/p>

材料三

羅馬法對債權的規(guī)定和解釋是一項重要內容。它制定了解決各類債務糾紛時適應的條款,而且特別明晰地規(guī)定了契約的各種形式,以及契約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材料四《民法大全》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法學總論》《學說匯纂》和《查士丁尼新赦》。其中,《法學總論》是關于人、物、繼承、契約和訴訟等方面的法律。

材料五羅莫洛是一個仁慈、善良的貴族,也是羅馬一支軍隊的首領。他生前立遺囑,希望把他一半的財產捐給那些跟隨他作戰(zhàn)受傷或戰(zhàn)死士兵的家人。但公元前450年,羅莫落死后,他的家人卻不履行羅莫洛的遺囑,受傷或戰(zhàn)死士兵的家人因此將他的家人告上了法庭,結果,法官卻判定那些跟隨羅莫洛作戰(zhàn)受傷或戰(zhàn)死士兵的家人敗訴。

(1)材科一,二法治思想的核心各是什么?(4分)(2)材料三反映了羅馬法的什么核心內容?為什么它會成為核心內容?(4分)

(2)根據(jù)公元前449年頒布的《十二銅表法》,死者的財產需按其遺囑進行處理為什么材料五中,法官卻判處那些跟隨羅莫洛作戰(zhàn)受傷或戰(zhàn)死士兵的家人敗訴?(4分)

(3)當羅馬法學家積極編纂法典時,中國人編纂了《秦律》,從法律體現(xiàn)的意志看,兩者有什么異同?(4分)參考答案1----5BDACC6----10BDBCC11—15CDCCC16----20BBBAC21-----25DDCDD26-----30CABAC31、(1)察舉制、九品中正制。(2分)(2)現(xiàn)象:考生向主考投呈作品(或投卷),以博得主考的贊賞。(2分)不利影響:請托之風盛行,主考與中舉者形成特殊關系,導致政治腐敗。(2分)(3)嚴格考試程序,對科舉取士過程控制日趨嚴密,強化對考生和考官雙方的防范,以求公平。(2分)(4)有利于破除結黨營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發(fā)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壟斷官場的特權;擴大了官員的來源;提高了從政人員的文化素質。(3分)體現(xiàn)“公平”、“擇優(yōu)”的機制原則;提高官僚隊伍素質,促進官僚體制完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