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材料鈦行業(yè)分析報告_第1頁
2023年新材料鈦行業(yè)分析報告_第2頁
2023年新材料鈦行業(yè)分析報告_第3頁
2023年新材料鈦行業(yè)分析報告_第4頁
2023年新材料鈦行業(yè)分析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新材料鈦行業(yè)分析報告目錄TOC\o"1-4"\h\z\u一、鈦:不稀有的“稀有金屬” PAGEREFToc368758126\h4(一)我國鈦資源儲備全球第一 PAGEREFToc368758127\h4(二)全球鈦精礦產銷格局 PAGEREFToc368758128\h81、澳大利亞鈦精礦年產量130萬噸位居世界第一 PAGEREFToc368758129\h82、預計未來國際鈦精礦供需缺口擴大,價格仍有上漲動力 PAGEREFToc368758130\h93、我國鈦精礦供需現狀 PAGEREFToc368758131\h12二、鈦的應用:鈦工業(yè)發(fā)展水平是綜合實力重要標志 PAGEREFToc368758132\h16(一)鈦材應用領域十分廣泛,鈦工業(yè)發(fā)展水平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 PAGEREFToc368758133\h16(二)四氯化鈦——承上啟下的重要中間體 PAGEREFToc368758134\h201、工業(yè)上主要以沸騰氯化法制備四氯化鈦 PAGEREFToc368758135\h212、國內四氯化鈦主要用來生產海綿鈦 PAGEREFToc368758136\h213、四氯化鈦生產工藝和供求格局——中國與國際上有明顯不同 PAGEREFToc368758137\h224、四氯化鈦價格處于歷史高位,未來仍將向上 PAGEREFToc368758138\h24三、鈦白粉行業(yè)景氣度仍有望維持 PAGEREFToc368758139\h26(一)鈦白粉:白色顏料的王者 PAGEREFToc368758140\h261、世界上性能最好的白色顏料 PAGEREFToc368758141\h262、國內鈦白粉生產工藝硫酸法占主導 PAGEREFToc368758142\h273、涂料是鈦白粉最主要的消費領域 PAGEREFToc368758143\h28(二)全球鈦白粉行業(yè)分析 PAGEREFToc368758144\h291、全球鈦白粉供給情況 PAGEREFToc368758145\h292、金融危機后鈦白粉需求恢復增長 PAGEREFToc368758146\h313、鈦白粉價格不斷上漲 PAGEREFToc368758147\h32(三)中國鈦白粉產能擴張不改景氣維持 PAGEREFToc368758148\h321、中國完成了從鈦白粉進口國到出口的轉變 PAGEREFToc368758149\h322、國內鈦白粉行業(yè)集中度不高 PAGEREFToc368758150\h333、鈦白粉價格未來有可能繼續(xù)上行 PAGEREFToc368758151\h34(1)上游鈦精礦原料尤其是高鈦渣供不應求 PAGEREFToc368758152\h36(2)得益于中國鈦白粉下游需求快速增長 PAGEREFToc368758153\h37(3)國內人均鈦白粉消費遠不及國外發(fā)達國家的水平,增長空間巨大 PAGEREFToc368758154\h40(4)全球鈦白粉市場已形成壟斷競爭格局,寡頭掌握鈦白粉的定價權 PAGEREFToc368758155\h40四、全球鈦材行業(yè)的發(fā)展情況 PAGEREFToc368758156\h40(一)鈦材生產:美國、俄羅斯、日本和中國四強稱雄 PAGEREFToc368758157\h41(二)發(fā)展歷史:三起三落,與全球經濟冷暖密切相關 PAGEREFToc368758158\h44(三)需求分析 PAGEREFToc368758159\h451、鈦材消費主要集中在航空工業(yè)領域 PAGEREFToc368758160\h462、民用航空領域鈦材需求分析 PAGEREFToc368758161\h483、軍用航空領域需求分析 PAGEREFToc368758162\h59(1)軍用需求:升級換代步伐加快帶來鈦材需求增長 PAGEREFToc368758163\h60(2)軍用未來需求測算 PAGEREFToc368758164\h63(四)鈦工業(yè)在中國:航空工業(yè)崛起帶來巨大發(fā)展空間 PAGEREFToc368758165\h661、鈦材生產:我國海綿鈦生產和鈦材加工能力均位居世界第一 PAGEREFToc368758166\h662、鈦材需求:近十年需求量復合增長率24.4% PAGEREFToc368758167\h673、航空用鈦材比重偏低,未來或有爆發(fā)式增長 PAGEREFToc368758168\h684、我國民用航空工業(yè)崛起為鈦材需求打開新的空間 PAGEREFToc368758169\h69四、公司選擇 PAGEREFToc368758170\h74(一)攀鋼釩鈦(000629) PAGEREFToc368758171\h74(二)鈦酸鋇產業(yè)鏈——國瓷材料(300285) PAGEREFToc368758172\h75(三)鈦材產業(yè)鏈 PAGEREFToc368758173\h78(四)鈦白粉產業(yè)鏈 PAGEREFToc368758174\h791、佰利聯 PAGEREFToc368758175\h792、安納達-增發(fā)助力企業(yè)業(yè)績快速增長 PAGEREFToc368758176\h80一、鈦:不稀有的“稀有金屬”鈦元素是英國化學家格雷戈爾(William-Gregor)于1791年發(fā)現的,1795年德國化學家克拉普魯斯(M.H.Klaproth)在分析匈牙利出產的紅色金紅石時也發(fā)現了這種元素,并用希臘神話中泰坦神族“Titanic”的名字為其命名為“Titanium”,元素符號為Ti。鈦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IVB族,原子序數22,鈦屬于稀有金屬,但是實際上鈦并不稀有,其在地殼中的豐度為0.56%,在所有元素中排第9位;鈦的儲量僅次于鐵鋁居于第三位,約為鉻的20倍,鎳和銅的60倍,鎢的100倍,鈷的200倍和鉬的600倍。不管是從工業(yè)價值上看還是從資源儲量和發(fā)展前景上看,鈦都可以被稱為繼鐵、鋁之正在崛起的“第三金屬”。只是由于鈦熔煉技術復雜、加工難度大,鈦才被歸類為“稀有”金屬,世界上目前僅有美國、俄羅斯、日本、中國四個國家掌握完整的鈦工業(yè)生產技術。(一)我國鈦資源儲備全球第一Ti在地殼中主要存在形態(tài)為鈦鐵礦(FeTiO3理論含鈦量31.6%)及金紅石(TiO2,金紅石理論含鈦量60%;中國河南省方城縣有大型金紅石礦床)的形式存在。世界鈦鐵礦主要集中于中國、澳大利亞、印度、南非、巴西等國家,而金紅石礦主要集中于澳大利亞、南非、印度、塞拉利昂、斯里蘭卡等國家。根據2023年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公布的資料,全球鈦鐵礦儲量6.5億噸;金紅石儲量4200萬噸,二者合計儲量約6.92億噸,而我國的鈦資源儲備約兩億噸,占到全球總儲量的28.9%,鈦礦儲量位居世界第一。我國探明的鈦資源分布在21個?。ㄗ灾螀^(qū)、直轄市)共108個礦區(qū)。主要產區(qū)為四川,河北、海南、廣東、湖北、廣西、云南、陜西、山西等地,其中以四川儲量最大,根據國家統(tǒng)計局統(tǒng)計數據,2023年我國原生鈦鐵礦儲量達到了2.46億噸,而四川地區(qū)儲量就達到2.253萬噸,占到全國儲量的92%。四川攀枝花地區(qū)是我國最大的鈦精礦產地,占國內總產量的46%;云南次之,占總產量的32%。但上述兩地多為釩鈦磁鐵礦,品位低,雜質含量高,不適合作為海綿鈦及高品質鈦白粉產品的原料。2023年攀鋼釩鈦生產34.2萬噸鈦精粉。目前,以這兩個地區(qū)所產鈦精礦生產出的高鈦渣一般品位在87%~88%,而用于四氯化鈦及海綿鈦生產的高鈦渣一般要求其品位在90%~92%。海南及兩廣地區(qū)鈦精礦以砂礦為主,品位較高,既可用于生產海綿鈦,也可用于生產鈦白粉。(二)全球鈦精礦產銷格局1、澳大利亞鈦精礦年產量130萬噸位居世界第一2023年世界鈦精礦的產量為670萬噸,相比2023年產量640萬噸,同比增加了4.69%。產量靠前的國家主要有澳大利亞、南非、加拿大、印度、莫桑比克、中國、越南等國家。澳大利亞年產130萬噸(TiO2計),占世界年產量的19.4%,居世界第一位。目前已開采的鈦礦物礦床可分為巖礦床和砂礦床兩大類。巖礦床為火成巖礦,具有礦床集中、儲量大的特點,氧化鐵含量高,脈石含量多,結構致密,分離較難。砂礦床是次生礦床,由巖礦床經風化剝離再經水流沖刷富集而成,氧化鐵含量較高,結構疏松,雜質易分離。全球鈦礦最大的生產商是英國的力拓(RioTinto)集團,主要擁有加拿大、南非和馬達加斯加三個生產基地,鈦鐵礦年產量約140萬-150萬噸,2023年產量139.2萬噸。其他產量比較大的生產商還有澳大利亞的Iluka,南非的Exxaro和美國的Kronos等。前六家企業(yè)產量占總產量的67%。2、預計未來國際鈦精礦供需缺口擴大,價格仍有上漲動力鈦精粉的需求,全球范圍內來看,還是集中在鈦白粉領域;據TMZI統(tǒng)計,全球90%的鈦精礦被用來生產鈦白粉,4%用在生產海綿鈦,6%用在鈦焊條等其他方面?,F有的鈦礦產量和需求基本平衡,未來供需缺口將現。未來現有的礦產生產量將隨著儲量減少而下降,新增的需求只能依賴新開發(fā)的礦產來彌補。而國外新投產一個大型礦產需要5年以上的時間。未來,新擴充的產能難以滿足新增的需求。據TZMI統(tǒng)計,到2023年,鈦精礦供給將產生明顯的缺口。到2023年供需缺口缺口將達到100萬噸,到2023年達到370萬噸。隨著2023年世界性金融危機的蔓延,全球經濟下滑嚴重,下游需求萎靡,鈦礦石價格大幅下跌。相對于2023年的價格高位189澳元/t,鈦礦石在2023年底價格下跌了58.7%。隨著世界經濟的緩慢復蘇和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極大地拉動了鈦礦石的需求,鈦礦石價格走上了牛途。預計隨著下游鈦白粉新增產能的投放,將進一步增加對鈦鐵礦的需求,而鈦鐵礦供給存在缺口,價格仍可能上行。3、我國鈦精礦供需現狀鈦精礦生產相對集中。中國近幾年鈦鐵礦產量整體趨勢向上,2023年產量突破250萬噸,增速達40%。攀枝花地區(qū)是我國最大的鈦精礦產地,占國內總產量的46%,云南排第二位,占總產量的32%。這兩地鈦精礦多為釩鈦磁鐵礦,品位低,雜質含量高,以攀枝花及云南所產鈦精礦生產的高鈦渣品味在87%左右,不適合作為海綿鈦及高品質鈦白粉的原料。而用于四氯化鈦及海綿鈦生產的高鈦渣一般要求其品位在90%以上。廣西及海南的鈦精礦產量占20%,品質高,可以滿足生產海綿鈦和鈦白粉的要求,但產量遠遠達不到需求。雖然我國有豐富的原生鈦磁鐵礦和鈦鐵礦砂礦,但我國的鈦資源以巖礦床為主,且多是共生礦,鈦資源儲備多以品位較低的鈦鐵礦為主,而優(yōu)質的金紅石資源則占比較少,據統(tǒng)計,鈦鐵礦占到我國鈦資源總儲量的98%,而便于開采利用的金紅石類型僅占2%。因此我國鈦資源儲備整體體現為貧礦多,富礦少;無單一鈦礦,均為多金屬共生礦,鈣、鎂雜志含量高,采選冶煉技術難度大。我國鈦資源的整體品質不高。這就解釋了我國雖是鈦鐵礦資源大國,但每年仍需進口大量的鈦鐵礦以確保鈦工業(yè)的發(fā)展。中國每年需要從國外進口大量的鈦精礦。2023年中國進口鈦礦達227萬噸,同比增長11.3%。預計2023年中國需求鈦精礦500萬噸以上,進口依賴度達44%左右。尤其是從越南、印度、澳大利亞等地區(qū)進口的數量較多,越南礦占我國進口總量的34%、印度礦占15%、澳洲礦占20.7%。相比較2023年從三個國家進口(越南42%、印度21%、澳洲18%)相比,從越南進口占比有所下降,主要因為2023年5月底越南政府出臺了限制向中國出口鈦礦的政策。越南政府之所以限制出口鈦礦,主因為越南一直出口鈦礦,但需要進口鈦白粉等高附加值產品,越南政府希望國內企業(yè)發(fā)展鈦精礦深加工工業(yè)。另外,我國也積極拓展從馬來西亞、馬達加斯加等國家的進口渠道,但短期形成較穩(wěn)定的供給來源。預計未來隨著越南逐漸限制甚至禁止出口鈦精礦,鈦精礦的供給將變得更加緊張。隨著中國新增鈦白產能的投放,預期未來鈦精礦的依賴度將更高。中國鈦精礦主要用在生產鈦白粉。2023年,中國鈦精礦實際消費量461萬噸。其中,鈦白粉行業(yè)的消耗量最大,占總量的83%。而電焊條行業(yè)鈦精礦用量占總量的8%,海綿鈦生產所需的鈦精礦用量占總量的7%,鈦鐵合金及其他行業(yè)占總用量的2%。鈦白粉行業(yè)的用量是鈦礦消費的主體,所以鈦白粉行業(yè)的市場波動左右著鈦精礦的市場狀況。國內鈦精礦價格亦創(chuàng)出歷史新高,未來仍有可能上行。主要受益于下游鈦白粉需求的強勁增長以及越南限制或禁止鈦精礦出口的政策。據越南《海關報》2月11日報道,根據越政府總理1月9日簽發(fā)關于加強對礦產勘探、開采、加工、使用和出口國家管理的指示,批準目前庫存的鈦鐵精礦出口至2023年6月30日止。而2023年進口越南鈦精礦占進口總量的33%,達76.7萬噸,“出口禁止令”必然加劇中國鈦礦石供應緊張的局面,價格上漲可期。未來4年內,中國的鈦白粉產能將由目前的220萬噸/年增加到430萬噸/年,年增長率14%以上,對鈦精礦的需求到2023年將達到690萬噸以上。再加上海綿鈦、電焊條等對鈦精礦的需求,預計屆時鈦精礦需求將達到750萬噸以上。二、鈦的應用:鈦工業(yè)發(fā)展水平是綜合實力重要標志從發(fā)現鈦元素到鈦第一次應用于工業(yè)領域,經歷了大概一個世紀的時間,鈦元素第一次被提煉出來用于工業(yè)用途是在1947年,當時鈦的產量只有2噸;目前,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fā)展,鈦已經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艦船、兵器、生物醫(yī)療、化工冶金、海洋工程、體育休閑等多種領域,被譽為“太空金屬”、“海洋金屬”、“現代金屬”和“戰(zhàn)略金屬”。(一)鈦材應用領域十分廣泛,鈦工業(yè)發(fā)展水平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鈦具有密度小、比強度高、導熱系數低、耐高溫低溫性能好,耐腐蝕能力強、生物相容性好等突出特點。簡單來說,鈦的硬度與鋼鐵相當,然而重量卻只有同體積大小的鋼鐵的一半;跟鋁相比,雖然比鋁略重,但是鈦的強度卻是鋁強度的兩倍,并且鈦具有耐高溫性(鈦的耐熱性很好,熔點1668℃)和耐腐蝕性(化學性質穩(wěn)定,抗強酸強堿)。由于鈦材高硬度低密度耐高溫的特性,鈦被大量的應用于航空航天領域,因此被稱為“太空金屬”,同時,鈦的耐腐蝕性,尤其是其不怕海水的特性,使得鈦被廣泛應用于輪船以及潛艇的制造領域,由于鈦材能承受很高的壓力,因此鈦材制成的潛艇,可以再深達4500米的深海中航行,因此被稱為“海洋金屬”。鈦及鈦合金對一個國家的國防、經濟及科技的發(fā)展具有戰(zhàn)略意義,鈦工業(yè)發(fā)展水平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被稱為“戰(zhàn)略金屬”和“現代金屬”。鈦的主要用途和相關性質匯總如下:鈦工業(yè)產業(yè)鏈有三條不同的分支:第一條是鈦白粉工業(yè)(化工)主要指從鈦鐵礦和金紅石采選開始,通過化學過程生成化工中間產品——鈦白粉,用于涂料、塑料和造紙等行業(yè)。第二條是鈦材工業(yè)產業(yè)鏈(新材料)從鈦鐵礦和金紅石采選開始,制造海綿鈦,然后制成各種金屬產品,用于航空航天、國防和工業(yè)等領域。第三條是納米鈦酸鋇(BaTiO3)用水熱法(原料是氫氧化鋇和四氯化鈦)生產高純度、納米級鈦酸鋇,以納米鈦酸鋇為原材料生產MLCC。(片式多層陶瓷電容器,Multi-layerceramiccapacitors)。(代表公司為國瓷材料)四氯化鈦是鈦產業(yè)鏈非常重要的中間產品。通過上圖不難看出,四氯化鈦是整個鈦工業(yè)鏈非常重要的中間產品。如果將鈦材工業(yè)分支單獨拿出來的話,可以簡化為以下流程:鈦礦-采礦-選礦-鈦精礦-富集-富鈦料-氯化-粗TiCl4-精制-純TiCl4-鎂還原-海綿鈦-熔鑄-鈦錠-加工-鈦材。(如果采礦得到的是金紅石,則不必經過富集,可以直接進行氯化制取粗TiCl4。)同時,四氯化鈦也是氯化法生產鈦白粉,水熱法生產納米鈦酸鋇的重要中間產品。(二)四氯化鈦——承上啟下的重要中間體四氯化鈦,化學式是TiCl4,常溫下為無色液體,在潮濕的空氣中,會形成白色煙霧(二氧化鈦小顆粒+鹽酸液滴)。1、工業(yè)上主要以沸騰氯化法制備四氯化鈦工業(yè)上,四氯化鈦是用富鈦渣(高鈦渣或金紅石)在高溫下與石油焦及氯氣反應制取的。工藝上主要有沸騰氯化工藝和熔鹽氯化法。沸騰氯化是世界上先進的氯化技術,具有生產效率高、產量大、易實現連續(xù)生產等優(yōu)點,為國內外廣泛采用。熔鹽氯化法主要為攀鋼錦州鈦業(yè)和俄羅斯所使用。二者各有優(yōu)缺點。2、國內四氯化鈦主要用來生產海綿鈦全球范圍內來看,四氯化鈦主要用來生產鈦白粉,根據Nandini咨詢公司提供的數據,全球有90%的四氯化鈦最終都用來生產鈦白粉;國內,四氯化鈦主要用作生產海綿鈦、氯化法鈦白粉、納米二氧化鈦、鈦酸鹽功能陶瓷、云母鈦珠光顏料、鈦酸偶聯劑、鈦系催化劑等。其中,國內用于生產海綿鈦的四氯化鈦占消費量的80%,用于生產鈦白粉、納米二氧化鈦、鈦酸鹽功能陶瓷等的占20%。而世界上四氯化鈦作為氯化法生產鈦白粉的中間體,用于生產海綿鈦的比例就相對很少。3、四氯化鈦生產工藝和供求格局——中國與國際上有明顯不同國際上一般采用氯化法生產鈦白粉,以氯化法生產的企業(yè)都必然擁有四氯化鈦生產裝置,四氯化鈦生產一般不單獨進行,因此國際上四氯化鈦的供需形勢總體里看是供大于求的;而國內主要以沸騰法生產,四氯化鈦的供需形勢主要體現為供不應求,與全球格局有明顯差異。據Nandini咨詢公司統(tǒng)計,世界每年約生產922萬噸四氯化鈦,而每年的需求約900萬噸,年平均增長率2.5%。主要的四氯化鈦生產企業(yè)有杜邦、Huntsman、ISK、Kronos等。2023年國內四氯化鈦生產企業(yè)61家,合計產能83.6萬噸/年,前10家的產能占總產能的40%,生產集中度不高。中國四氯化鈦生產企業(yè)主要分布在天津、河北、河南、山東、遼寧、黑龍江佳木斯、福建福州、江蘇、四川、廣西等地。主要因為下游海綿鈦和鈦白粉強勁的需求,目前國內四氯化鈦供不應求。4、四氯化鈦價格處于歷史高位,未來仍將向上四氯化鈦價格受上游鈦精礦價格、下游海綿鈦等價格及需求變動的影響。2023年上半年受成本推動及下游采購旺盛拉動,處于賣方市場,價格快速拉升,從年初6700元/噸漲到6-7月份的12600元/噸,漲幅高達88%。而下半年受需求轉冷影響,價格又不斷跳水,11月-12月價格最低只有8400元/噸,跌幅達33%。春節(jié)前后,受上游鈦精礦企業(yè)開工率下滑、供應緊張的影響,四氯化鈦又上演一波反彈行情。預期四氯化鈦價格長期看漲。隨著鈦白粉新增產能的投放,越南禁止鈦精礦出口,鈦精礦供給將更顯緊張。同時,“十四五”期間,國家將加大對四氯化鈦等高耗能高污染行業(yè)的整頓,受此影響,天津四氯化鈦生產企業(yè)可能被迫搬遷,其他四氯化鈦生產商將因環(huán)保壓力進行技術調整或被關掉,四氯化鈦產量將變得緊張,預期四氯化鈦價格長期看漲。三、鈦白粉行業(yè)景氣度仍有望維持(一)鈦白粉:白色顏料的王者1、世界上性能最好的白色顏料鈦白粉,成分是二氧化鈦,分子式是TiO2,不溶于水、弱酸中,可溶于濃硫酸、堿和氫氟酸?;瘜W性質相當穩(wěn)定,一般不與大部分物質發(fā)生反應。自然界中,二氧化鈦存在三種結晶形式,即板鈦型、銳鈦型和金紅石型。板鈦型晶型不穩(wěn)定,無工業(yè)利用價值;銳鈦型(Anatase)簡稱A型,白度較好,但遮色力僅為金紅石(Rutile,簡稱R)型的70%,耐用性也不如后者。鈦白粉是世界上最好的白色顏料。鈦白粉顆粒較小且均勻、穩(wěn)定性好,遮蓋力、消色力高,特別是金紅石型鈦白更具有結構穩(wěn)定,耐候性好的特點,鈦白粉已經成為涂料中不可缺少的白色顏料。2、國內鈦白粉生產工藝硫酸法占主導鈦白粉主要有2種生產方法,即硫酸法和氯化法。硫酸法工藝始于1925年,由美國的NationalLeadIndustry最早應用。氯化法工藝始于1932年,由德國法本公司最早發(fā)明,1959年杜邦公司開發(fā)了杜邦法生產工藝,并建成了10萬噸/年的生產工廠,實現了氯化法的工業(yè)化。相對而言,氯化法技術難度大,核心技術只為少數企業(yè)掌握。據ICIS報道,截止2023年底,世界上氯化法工藝占總產能的55%,硫酸法工藝占45%。氯化法主要集中在歐洲、美洲和中東地區(qū);硫酸法工藝,歐洲有21座使用硫酸法工藝生產鈦白粉的工廠,歐洲以外(中國外)有7個國家建有15座采用硫酸法工藝的工廠。整體來說,歐洲仍是硫酸法工藝產能最大的地區(qū)。目前,世界上最大一大氯化法鈦白粉生產商為杜邦公司,年產能為120萬噸。國內鈦白粉生產絕大多數采用硫酸法工藝,僅有錦州鈦業(yè)(產能3萬噸/年)采用氯化法工藝,且該工藝起初是通過國際咨詢-聯合設計的方式引進的。按2023年鈦白粉國內產能230萬噸/年計算,氯化法工藝僅占1.5%左右。3、涂料是鈦白粉最主要的消費領域鈦白粉作為最重要的白色顏料之一,廣泛應用于涂料、塑料、造紙、油墨、化纖、醫(yī)藥、食品等行業(yè)。在所有領域中,涂料是鈦白粉消耗量最大的領域,,其次是塑料領域。在下游消費占比方面,美國與中國略有不同,中國涂料與油墨消費高達67%,而美國相對低10%。(二)全球鈦白粉行業(yè)分析1、全球鈦白粉供給情況據USGS統(tǒng)計,2023年世界二氧化鈦產能為655萬噸,相比2023年增加近90萬噸/年。其中中國占總產能30.5%,居世界第一位,第二位是美國,產能占比為22.4%。全球鈦白粉供給方面,除了2023年金融危機導致產量下降外,鈦白粉產量呈增長趨勢。世界鈦白粉行業(yè)集中度較高。截至2023年底,世界共有70多家鈦白粉生產企業(yè)。前七大企業(yè)主要包括杜邦(DuPontTitaniumTechnologies)、科斯特(CristalGlobal)、亨斯曼(HuntsmanPigments)、康諾斯(KronosWorldwide,Inc.)、特諾(TronoxIncorporated)、薩哈利本(SachtlebenChemieGmbh)、日本石原產業(yè)(IshiharaSangyoKaisha,Ltd.),其產能之和占世界總產能的68%。2023年中國鈦白粉產能近200萬噸,占總產能的31%。2、金融危機后鈦白粉需求恢復增長鈦白粉終端需求是房地產、汽車、紙張、塑料制品等行業(yè),與世界經濟的發(fā)展緊密相關。世界經濟總量不斷增長,促進鈦白粉需求不斷提升。金融危機導致2023年、2023年世界鈦白粉消費量嚴重下滑,2023年很多鈦白粉生產企業(yè)選擇關閉或閑置產能。危機緩和以后,2023年世界鈦白粉需求得到恢復性增長,并達到危機前2023年510萬噸的消費水平。3、鈦白粉價格不斷上漲國外鈦白粉價格整體趨勢是一路上漲。主要原因是原料成本上升,下游需求強勁增長,產品供給偏緊。(三)中國鈦白粉產能擴張不改景氣維持1、中國完成了從鈦白粉進口國到出口的轉變中國的鈦白粉工業(yè)始于20世紀50年代。上海焦化鈦白粉分公司(原上海鈦白粉廠)是國內最早生產鈦白粉的企業(yè),1958成功生產出銳鈦型鈦白粉,用于涂料行業(yè)。20世紀80-90年代是中國鈦白粉工業(yè)的繁榮發(fā)展和技術成長期。國內通過引進3套硫酸法、1套氯化法鈦白生產裝置,技術改進、創(chuàng)新,使得以后新建工廠投資成本大幅降低,運行穩(wěn)定性不斷提升,企業(yè)盈利良好。2023年以后中國鈦白工業(yè)迎來了快速發(fā)展期。自2023年國內鈦白粉產量僅28.9萬噸,到2023年產量175.5萬噸,年均增幅18%,高于GDP增長速度。而且,2023年中國第一次從凈進口國成為了凈出口國,當年出口就占產量22.7%。從出口分國別統(tǒng)計來看,中國鈦白粉出口到單個國家的最大占比不超過10%,前五個國家分別為土耳其、韓國、美國、巴西、印度。2、國內鈦白粉行業(yè)集中度不高相比世界鈦白粉行業(yè),國內行業(yè)集中度不高。世界總共70多家鈦白粉生廠商,中國就占60多家。2023年,國內前十家鈦白粉生產企業(yè)產量占總產量的45.7%。產量較大、知名度較高的有山東東佳集團、河南佰利聯、四川龍蟒鈦業(yè)等。2023年四川龍蟒鈦業(yè)鈦白粉產量達15.3萬噸,晉級行業(yè)第一位,一舉超過自2023年一直穩(wěn)居業(yè)內首位的東佳集團。3、鈦白粉價格未來有可能繼續(xù)上行目前鈦白粉價格處于高位。國內主要使用硫酸法工藝生產鈦白粉,此種工藝既可以生產銳鈦型鈦白粉,也可以生產金紅石型鈦白粉。受上游鈦精礦供給緊張及下游需求拉動的影響,鈦白粉價格節(jié)節(jié)攀升。2023年三季度以后,國內經濟增速下滑,鈦白粉需求下降,價格有所回落。春節(jié)以后,需求逐漸恢復,鈦精礦企業(yè)開工率低導致供給偏緊,鈦白粉價格重拾抬勢。鈦白粉企業(yè)噸盈利2023年也達到歷史新高,目前仍處于較高位置。未來幾年鈦白粉新增產能主要在中國。2023年~2023年,世界范圍內計劃新建或擴產的鈦白粉項目較多,到2023年新增年產能240萬噸以上。絕大部分新增產能在國內,約有200萬噸/年,國外僅有杜邦、特諾斯計劃進行擴能,合計新增年產能40萬噸左右。此外,杜邦自2023年就計劃在山東東營市建設一個20萬噸/年的氯化法鈦白粉生產工廠,直至今日仍未得到國土資源部和國家發(fā)改委的批復。預計1-2年內鈦白粉價格繼續(xù)走高。即便國內外鈦白粉新增產能較多,我們認為未來鈦白粉供給仍趨緊,價格仍可能上行。主要理由是:(1)上游鈦精礦原料尤其是高鈦渣供不應求鈦精礦供給仍將緊張。2023-2023年內國內外新增產能中65%以上為氯化法,涉及產能170萬噸/年,國內涉及產能130萬噸。氯化法主要原料為富鈦渣(金紅石、高鈦渣),國內鈦精礦主要為鈦鐵礦,生產的鈦渣難以滿足氯化法對二氧化鈦含量的要求。未來,這部分新增的生產線所需要的原料將主要依賴進口,涉及需要至少260萬噸/年品味為50%左右的鈦精礦。再加上硫酸法至少需要的160萬噸鈦精礦,未來新增鈦精礦年需求420萬噸以上。如果規(guī)劃的產能順利投產,鈦精礦緊張局面難以避免,鈦精礦價格將繼續(xù)上漲。如果由于技術和環(huán)保要求,導致新增產能投放低于預期,假設2023年前國內僅能投產50%,即新增100萬噸/年,每年也將新增200萬噸以上鈦精礦需求,加上海綿鈦和其他鈦產品消費,保守估計年需要230萬噸鈦精礦。越南禁止鈦精礦出口的政策將加劇鈦精礦供給更加緊張。據越南《海關報》2月11日報道,根據越政府總理1月9日簽發(fā)關于加強對礦產勘探、開采、加工、使用和出口國家管理的指示,批準目前庫存的鈦鐵精礦出口至2023年6月30日止。可以預見,屆時,鈦精礦價格將繼續(xù)上行。(2)得益于中國鈦白粉下游需求快速增長涂料產量快速增長。2023~2023年,中國涂料產量年復合增長率高達19.55%,顯著高于GDP9%左右的增幅。而2023年我國人均涂料消費僅僅7.88kg,遠低于美國人均23kg、日本13kg。2023年,我國城鎮(zhèn)化率僅有51%,遠低于美國的93%(數據來源:.)。隨著我國居民從農村轉移到城市,將產生巨大的住房需求和汽車消費,從而帶動涂料消費的快速增長。據《涂料行業(yè)“十四五”規(guī)劃》預計,“十四五”期間,我國涂料需求將保持年均10%以上的增長率。塑料產量快速增長。二氧化鈦在塑料中的加入量隨其品種和應用場合而異,一般在0.5%~5%之間。2023~2023年,中國塑料產量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4%。2023年中國人均消費每年消費塑料46kg,而北美和歐洲這個數字是100kg。預計“十四五”期間塑料產量年均增速為10%,領先于GDP7.5%的增長,將帶動鈦白粉需求增長。紙張產量年年攀升。2023~2023年中國紙張產量達11.3%。像裝飾紙等高檔紙鈦白粉用量高達重量的20~40%,其他紙鈦白粉用量1~3%。據《造紙工業(yè)“十四五”規(guī)劃》介紹,2023~2023年中國高檔紙及紙板產量由20%提到了37%,未來造紙業(yè)發(fā)展目標之一是向“低定量、功能化、高品質、多品種”方向調整。預期隨著紙張的高質量化,將進一步提升造紙用鈦白粉的消費量和比例(美國10%VS中國6.9%)。國內鈦白粉未來產量及需求量測算假設涂料、塑料、造紙對鈦白粉的需求比例維持在過去四年的水平,即62%、18.5%、6.9%,合計占87.4%。假設涂料2023-2023年產量增速分別為8%、10%、10%、10%;塑料產量增速2023-2023年產量增速假設與涂料相同;紙張產量2023-2023年產量增速分別為8%、6%、5%、5%。計算出2023-2023年涂料、塑料、紙張各產品的鈦白粉用量,除以所占的比例87.4%即為鈦白粉需求量。若新增產能順利達產,2023年國內鈦白粉需求將可能大于產量,2023年供給略有過剩。而謹慎一些,則2023年則可能供不應求。在樂觀、中性情況下,2023年、2023年產量過剩,多余的產量將外銷出去。而從全球來看,隨著世界經濟的復蘇,鈦白粉的需求將繼續(xù)保持較快增長,未來中國新增產能壓力不大。(3)國內人均鈦白粉消費遠不及國外發(fā)達國家的水平,增長空間巨大2023年國內人均鈦白粉消費1.16kg,歐美國家人均消費已達4kg。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國內鈦白粉的消費量將不斷增加,未來鈦白粉的市場前景非常廣闊。如果國內鈦白粉人均消費提高到3kg,需求將達到411萬噸/年。(4)全球鈦白粉市場已形成壟斷競爭格局,寡頭掌握鈦白粉的定價權世界主要的鈦白粉產銷壟斷在前7大鈦白粉巨頭手中,發(fā)展中國家的快速增長的需求和歐美國家經濟的復蘇導致鈦白粉供給緊張,未來跨國巨頭將繼續(xù)通過提價轉移成本和獲取壟斷利潤。國內鈦白粉行業(yè)也將在資金、技術、環(huán)保等條件限制下,從分散走向集中。四、全球鈦材行業(yè)的發(fā)展情況用金屬熱還原法(用鎂或鈉還原四氯化鈦,TiCl4+2Mg=Ti+2MgCl2)得到海綿狀的金屬鈦,稱為海綿鈦;一般來講,海綿鈦純度為純度為99.1%~99.7%(以質量分數統(tǒng)計);海綿鈦生產是鈦工業(yè)的基礎環(huán)節(jié),它是鈦材、鈦粉及其他鈦構件的原料,海綿鈦并不能直接使用,而需要在電解爐中經高溫熔化成液體,才能鑄成鈦錠,而鈦錠經過加工之后,就形成鈦材。鈦材簡單的可以分為工業(yè)純鈦(牌號為TA1、TA2、TA3都被劃為工業(yè)純鈦,從TA1到TA3純度一次降低)和鈦合金;鈦合金就是以鈦為基加入其他元素組成的合金,鈦合金具有密度低,比強度高、抗腐蝕性能好和工藝性好等優(yōu)點,是理想的航空航天材料,20世紀50~60年代,主要是發(fā)展航空發(fā)動機用的高溫鈦合金和機體用的結構鈦合金,第一個實用的鈦合金是1954年美國研制成功的Ti-6Al-4V合金,目前在航空工業(yè)中廣泛應用的就是Ti-6Al-4V,今天其余的鈦合金都可以視為在Ti-6Al-4V的基礎上改造得到的。(一)鈦材生產:美國、俄羅斯、日本和中國四強稱雄由于熔煉技術復雜、加工難度大,目前世界上僅有美國、俄羅斯、日本、中國四個國家掌握完整的鈦工業(yè)生產技術,形成四強稱雄的格局。此外歐洲雖然沒有海綿鈦工業(yè),但是鈦材加工和應用技術處于世界先進水平。烏克蘭和哈薩克斯坦繼承了前蘇聯的部分海綿鈦產業(yè)。海綿鈦生產國主要包括中國、美國、俄羅斯、日本、哈薩克斯坦、烏克蘭6個國家。自2023年以來,中國海綿鈦產量已居世界第一位,2023年中國海綿鈦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31.6%。全球最大的海綿鈦生產企業(yè)是哈薩克斯坦的烏斯特卡明諾戈爾斯克鈦鎂結合企業(yè),年產能約4.5萬噸;我國最大的海綿鈦生產企業(yè)是貴州遵義鈦業(yè),年產能約1.4萬噸,產能位居全球第四。鈦加工材生產國主要包括中國、美國、俄羅斯、日本、歐洲。自2023年以來,中國鈦加工材產量已居世界第一位,2023年中國海綿鈦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34.4%。隨著全球經濟復蘇,民用航空領域開始緩慢復蘇,從而帶動鈦材需求增長,2023年開始,全球海綿鈦和鈦加工材產量明顯恢復。2023年全球海綿鈦產量達到20.6萬噸,同比增長29.2%。2023年全球鈦加工材產量達到14.8萬噸,同比增長32.5%。(二)發(fā)展歷史:三起三落,與全球經濟冷暖密切相關從全球情況看,國際鈦材加工業(yè)有三個旺盛時期:第一次繁榮期開始于1988年,是由于美國民用航空工業(yè)的復蘇和日本化學、發(fā)電工業(yè)市場開始活躍而帶來了國際鈦加工業(yè)市場的相對活躍的階段。第二次繁榮期開始于1994年,由于日本經濟復蘇且美國民用航空工業(yè)再次活躍,民用航空的復蘇推動了鈦需求的增加。第三次繁榮期開始于2023年,是由于國際經濟形勢普遍看好,國際航空業(yè)呈現飛速發(fā)展的勢頭,尤其是空客A380和波音787用鈦量占機體總重量的比例增加到10%以上,而日本民用鈦工業(yè)的發(fā)展也異常迅猛。同時全球鈦材加工業(yè)也經歷了三個明顯的蕭條期:第一次蕭條期始于1990年的美國經濟衰退和日本經濟泡沫的崩潰,加上前蘇聯囤積的大量鈦材充斥市場,導致鈦材價格大幅下降。第二次蕭條期是因為亞洲金融危機和航空市場的蕭條以及2023年的911事件重創(chuàng)國際民用航空業(yè)。最近一次蕭條期則是由于2023年金融危機引發(fā)的國際經濟形勢動蕩導致的。鈦材行業(yè)的發(fā)展與全球經濟形勢密切相關,三次繁榮期都開始于經濟繁榮期,而三次蕭條期也都不約而同的始于全球經濟低估,體現出較強的周期性,究其原因,是因為鈦材重要的下游應用領域多體現為強周期性行業(yè)。(三)需求分析鈦材消費主要集中在航空工業(yè)領域,占比約50%,2023年,全球鈦材產量達到14.8萬噸,其中商用航空用鈦材約6.4萬噸,未來全球經濟增長對航空運輸的需求量依然巨大,預計未來20年新增飛機需求約在3萬架左右,同時,新型飛機對鈦的需求量高于老式飛機,我們預計20年內商用飛機對鈦材的平均需求量將達到40噸/架;據此推算,未來20年全球商用航空領域新增鈦材需求約120萬噸,年復合增長率約17%,平均每年新增6萬噸鈦材需求,民用航空用鈦材領域將呈現快速增長。此外,軍用航空領域也將出現新的機會;由于全球地緣政治形勢緊張,全球各國軍費開支增加,軍用航空領域也有望出現新的需求藍海,以F22為代表,全球軍用戰(zhàn)機即將集體邁入四代機時代;而且新式戰(zhàn)機的用鈦量也要大幅高于老式戰(zhàn)機,因此未來軍用飛機的更新換代將帶來新的需求。1、鈦材消費主要集中在航空工業(yè)領域從全球范圍(不含中國和俄羅斯)來看,鈦材消費主要集中在航空工業(yè)領域,2023年,全球商業(yè)航空的消費比例達到42.6%,軍用鈦材比例為6.5%(主要為軍用航空),整個航空領域消耗鈦材比例接近50%;工業(yè)消耗鈦材比例為48.1%,新興市場消費鈦材比例為2.8%。整個航空領域消耗鈦材比例接近50%,而從歷史上看,鈦行業(yè)大的周期輪回都和航空業(yè)的冷暖密切相關。過去近40年間,鈦價格的每次大幅波動,主要都是由航空業(yè)的需求變化引起的;而商業(yè)航空運輸行業(yè)由于全球經濟增長速度密切相關,因此鈦行業(yè)的發(fā)展也體現出很強的周期性。2、民用航空領域鈦材需求分析全球范圍內來看,鈦材消費主要集中在航空工業(yè)領域,航空工業(yè)也是研制和應用鈦合金最早的部門。美國1950年首次在F84戰(zhàn)斗轟炸機中采用工業(yè)純鈦制造后機身隔熱板、導風罩和機尾罩等非承力結構。美國普拉特-惠特尼(PrattWhitney)公司1954年開始用Ti-6Al-4V合金制造J57渦輪噴氣發(fā)動機壓氣機轉子盤和葉片。英國羅爾斯-羅伊斯(Rolls-Royce)公司于1954年在Avon發(fā)動機上使用了Ti-6Al-4V合金。鈦合金是當代飛機和發(fā)動機的主要結構材料之一,鈦合金對于減輕結構重量、提高結構效率、改善結構可靠性、提高機體壽命、滿足高溫及腐蝕環(huán)境等方面具有其他金屬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應用水平成為衡量飛機結構選材先進程度的重要指標,是影響飛機性能的重要方面。鈦合金在飛機的主要用途如下:(1)減輕結構重量、提高結構效率:先進的戰(zhàn)技性能(如超音速飛機)要求飛機具有比較低的結構重量系數(即:機體結構重量/飛機正常起飛重量),而鈦合金具有強度接近中強鋼但密度小的特點,代替結構鋼和高溫合金,能大幅度減輕結構重量,同時也能節(jié)省費用;以發(fā)動機為例,有統(tǒng)計數據顯示,飛機發(fā)動機的質量沒降低一公斤,使用費用可降低約220-440美元。(2)符合高溫部位的使用要求:鈦合金具有耐熱性好的特點,如常用的Ti-6Al-4V能在350℃下長期工作,因此在飛機的高溫部位(如后機身等)可取代因高溫使用性能不能滿足要求的鋁合金;TC11能在500℃下長期工作,在發(fā)動機的壓氣機部位可取代高溫合金和不銹鋼。(3)符合與復合材料結構相匹配的要求:為減輕結構重量和滿足隱身要求,先進飛機大量使用復合材料,鈦合金與復合材料的強度、剛度匹配較好,能獲得很好的減重效果。同時,由于二者電位比較接近,不易產生電偶腐蝕,因此相應部位的結構件和緊固件宜采用鈦合金。(4)符合高抗蝕性和長壽命的要求:鈦合金具有較高的疲勞壽命和優(yōu)良的耐腐蝕性能,可以提高結構的抗腐蝕能力和壽命,滿足先進飛機、發(fā)動機高可靠性和長壽命的要求。20世紀60年代以后,鈦合金在發(fā)動機上的用量逐漸增加,主要用于風扇葉片、壓氣機葉片、盤、軸和機匣。鈦合金在飛機結構中主要用于骨架、蒙皮、機身隔框、起落架、防火壁、機翼、尾翼、縱梁、艙蓋、倍加器、龍骨、速動制動閘、停機裝置、緊固件、前機輪、拱形架、襟翼滑軌、復板、路標燈和信號板等。正在研制的空客A350XWB寬體飛機用鈦量約占結構重量的14%,主要用鈦部位包括:起落架、機翼結構、發(fā)動機懸架、機翼高壓油管氣管、緊固件、艙門、機艙面板或隔板、座椅導軌、尾椎和輔助動力艙的隔熱屏等。鈦合金在商用飛機上的用量測算能源價格步步攀升,如何在增加運載能力的同時能減輕飛機重量是飛機制造商面臨的主要課題之一,因此,提高鈦材用量對于未來民用客機的開發(fā)具有重要意義。從兩大國際飛機制造商的數據來看,波音和空客主要機型的用鈦量逐步提高,老機型A300和B747的鈦用量僅為4%,新型機A380鈦用量占到10%左右,A350的鈦用量達到14%,B787的鈦用量甚至超過了無載重量的15%。從歷史上的民用飛機發(fā)展來看,鈦用量占比在過去半個多世紀里一直在逐步提高,隨著民用航空工業(yè)的發(fā)展,鈦材將擁有越來越大的市場空間。目前民用航空領域的服役機型,仍以單通道的小飛機如波音737或空客A320系列為主,從波音公司的訂單情況來看,近年來,波音收到的訂單均已波音737為主(波音737更是被譽為民航史上最成功的飛機),2023年波音737的訂單量達到了1184架,占公司總訂單量的88%。我們根據波音公司最新一年的訂單中各機型的具體分布情況,采用加權平均的方式測算民用飛機平均用鈦量為25噸/架。根據波音公司公布的數據2023年公司共有訂單1339架,分別為B737:1184架訂單(機型平均用鈦量18噸/架)、B747:7架(76噸/架);B767:23架訂單(75噸/架;波音767和747的空載重量相似,因此估計波音767的用鈦量為75噸/架);B777(64噸/架);B787(116噸/架);加權平均后得到,波音公司飛機平均用鈦量約為25噸/架;據此,我們測算出目前民用飛機的鈦用量在25噸/架左右。民用航空市場:預計未來20-年新增飛機數量在三萬架左右過去十年,國際民用航空市場波動劇烈,體現為飛機制造商的訂單量也大幅波動。根據波音和空客公司披露的數據,波音和空客公司的民用機訂單數在2023-2023年期間總體上呈上升趨勢,2023年達到最高點(波音1423單,空客1458單),2023年國際金融危機加劇,訂單數開始下降,2023年降到最低點(波音263單,空客310單),2023年以來,隨著國際經濟的強勁復蘇,訂單數迅速回升,2023年波音公司訂單數達到1339單,同比增長45%;空客公司訂單數達到914單,同比下降了43%。根據波音公司的統(tǒng)計,截止2023年年底,世界上服役的大飛機有790架,雙通道飛機3710架,單通道飛機12610架,支線噴氣式飛機2780架,總數為19890架。根據波音公司的的預測,到2031年,這個數量會增長到39780架,新增需求和替換需求合計共34000架年均增加1700架,新增34000架飛機的市場規(guī)模約為4.5萬億。相比之下,空客的預測要顯得保守不少,根據空客公司的預計,未來20年全球新增飛機需求(包括替換需求)預計將達到28200架(其中客機約27000架,而貨用飛機增加約1200架),而新增的28200架飛機的市場規(guī)模約為4萬億美元。空客公司預計未來20年全球航空貨運年均增速將達到4.7%,新興市場的航空運輸需求將快速增長,航運需求快速增長也將大大提升新興市場對飛機的需求量,根據空客公司的預測,未來亞太區(qū)將成為最大的飛機需求市場,需求占比高達35%,同樣,波音公司也預計亞太地區(qū)需求占到未來20年全球新增飛機數量的35.4%,穩(wěn)居世界第一大民用飛機需求市場??傮w來說,未來航空市場的巨大需求為鈦工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一方面,民用航空領域巨大的飛機新增需求將對全球鈦的需求量產生巨大推動作用,未來20年全球約三萬架的民用飛機需求,奠定了鈦材需求的堅實基礎;另外,考慮到新型飛機的鈦用量明顯高于老飛機,我們預計未來20年,隨著老飛機逐漸退役,民用飛機平均用鈦量將大幅提升,我們預計未來20年民用飛機平均用鈦量將上升到40噸/架,未來20年3萬架民用飛機,將新增鈦材需求約120萬噸,未來20年民用航空領域鈦材需求量年復合增長率約17%。而根據空客公司的測算,未來十年全球新增民用飛機約在1.3萬架左右,由此測算未來10年內,航空用鈦材的需求量年復合增長率為22%(假定未來十年民用飛機平均用鈦量達到30噸/架)。3、軍用航空領域需求分析軍用武器的開發(fā)與采購不斷向輕便、靈活方向發(fā)展,為了滿足戰(zhàn)斗機對戰(zhàn)斗性能要求,除了采用先進的設計技術外,還必須采用綜合性能優(yōu)良的材料以及先進的工藝制造技術。大量選用鈦合金、提高先進鈦合金的應用水平就是重要措施之一。自20世紀60年代末以來,國外軍用飛機的用鈦量逐年增長,當前歐美設計的各種先進軍用戰(zhàn)斗機和轟炸機中鈦合金用量已經穩(wěn)定在20%以上,并且新機型的用鈦量占比正在大幅提升,以美軍為例,目前第三代戰(zhàn)斗機的代表機型F-15的鈦合金用量占26.1%,而其第四代戰(zhàn)斗機F-22鈦合金用量高達41%,約40噸/架。(1)軍用需求:升級換代步伐加快帶來鈦材需求增長近年來,圍繞國際秩序、領土爭議以及地緣政治等因素的國際戰(zhàn)略競爭日趨激烈,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傳統(tǒng)大國與新興大國矛盾不時顯現,局部沖突和地區(qū)熱點此起彼伏,一些主要國家的軍費開支也逐年增加,以美軍為例,“911”事件之前,美軍軍費占GDP比重約在2.9%,“911”事件之后,安防需求增加,近年來,軍費開支占GDP的比重已經升至4.7%的水平。另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估計,2023年全球總軍費開支達到了1.7萬億美元,其中美軍軍費達到了7110億美元,占據全球總開支的47%,位居第一,中國以1430億美元(該數值為該研究所估計的實際開支)的開支位居次席,俄羅斯軍費支出位居第三,為720億美元?,F代戰(zhàn)爭已經由過去的單一兵器的對抗轉變?yōu)楹?、陸、空軍三位一體全方位的較量,這時關于制空權的爭奪就顯得更為重要,各國為了加強各自的軍事國防力量,均在空軍方面投入了大量資源,以美軍為例,2023年,美軍基礎軍費同比增長了3%,達到了5489億美元,其中用于空軍的開支達到了1500億美元,同比增長超過了基礎軍費整體增速,達到5%,空軍的重要地位進一步得到彰顯,這將勢必推動軍用飛機升級換代步伐的進一步加快。關于戰(zhàn)斗機的發(fā)展,目前國際上通用的是西方的四代劃分法(俄系劃分法將現代戰(zhàn)斗機劃分為五代,F22在餓系劃分法中屬于五代戰(zhàn)機。),一代機稱為亞音速戰(zhàn)斗機,以美軍的F100、蘇聯米格-19以及中國殲-5為代表;二代機則是完成了從亞音速到超音速的飛躍,代表機型有美軍的F4,前蘇聯米格-21以及中國殲-7;第三代戰(zhàn)機則是具有兩倍音速和兩萬米升限的高空高速戰(zhàn)斗機,代表機型有F-16,Su-27,米格29以及中國的殲-10。第四代戰(zhàn)斗機的標準通常稱為4S標準(SuperManeuverability;SuperSonicCruise;Stealth;SuperiorAvionicsforBattleAwarenessandEffectiveness),即超機動性、超音速巡航、隱身以及超視距打擊能力,代表機型就是美軍的F22和F35。簡單來說就是從亞音速到超音速,從超音速再到兩倍音速,第四代戰(zhàn)機則是強調隱身性能和超機動性。F22(猛禽)是一種由美國洛克希德·馬丁、波音和通用動力等公司聯合為美國空軍設計的重型隱身戰(zhàn)斗機,2023年試飛成功,2023年正式開始服役,是當今世界最具代表性的四代戰(zhàn)機,也是當今世界唯一正在服役的四代戰(zhàn)機。F22是當今世界最強的戰(zhàn)機,但其過高的造價(估計約3.6億美元)也使得F-22的生產計劃不得不提前終止。2023年金融危機后,美國財政赤字大幅上升,不得已中止了多想造價高昂的軍事項目,其中就包括F22(猛禽),2023年12月,第195架也是最后一架F-22下線。(共8架試驗機和187架標準型)盡管F-22由于成本問題提前終止了生產計劃,但第四代戰(zhàn)機仍是戰(zhàn)斗機未來的發(fā)展方向,目前正在研制中的戰(zhàn)機包括俄羅斯的Su-47、T-50,中國的殲-20和殲-31,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自主研發(fā)的四代機殲-20已經于2023年試飛成功,預計會在2023年進入服役期,未來,軍用機的升級換代將帶來鈦需求的持續(xù)性增加。(2)軍用未來需求測算軍用品需求難以精確測算,因此,我們這里選取全球軍費開支的美軍為標準,以美軍主要的軍用機供應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飛機業(yè)務收入增速來粗略估計未來的軍用飛機需求增速。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是美國空軍第一大軍火采購商,美軍主要的戰(zhàn)機幾乎都是從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采購而來,其主要軍用飛機產品包括:F-16戰(zhàn)隼、F-117夜鷹隱形戰(zhàn)斗機、F-22猛禽、F35閃電2、P38閃電式戰(zhàn)斗機、C-130大力神中型運輸機系列、C-2“灰狗”運輸機、C-141運輸星遠程噴氣運輸機和C-5銀河重型運輸機等。洛克西德-馬丁(紐交所上市代碼:LMT)公司的前身是洛克西德公司,始建于1912年。1995年與馬丁·瑪麗埃塔合并,正式成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目前是全世界在營業(yè)額上最大的國防工業(yè)承包商,目前核心業(yè)務是航空、電子、信息技術、航天系統(tǒng)和導彈,其95%的營業(yè)收入來自于美國國防部,其他聯邦機構國外軍方,占據美國國防部采購預算1/3的訂單。洛克希德馬丁公司2023年飛機產品業(yè)務營業(yè)收入49億美元,2023年該公司飛機業(yè)務收入已經達到144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了10%;然而,2023年由于伊拉克戰(zhàn)爭的影響,美國當年的軍費開支達到3930億美元(公布數據),較2023年的3180億美元大幅增長了23%。如果剔除掉伊拉克戰(zhàn)爭的影響,2023-2023年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飛機業(yè)務收入年復合增長率約4%。因此我們近似推算出,近年來全球軍用飛機的需求量增速應該在4-5%左右。受到經濟危機和美國政府財政問題等多重因素的影響,美軍不得不削減軍費預算,根據美國國防部的預估,未來軍費將下降約5-6%,美國削減軍費將對全球軍用飛機需求量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我們預計未來軍用飛機的需求量增速應該在3%左右,同時考慮到軍用飛機,尤其是新機型對鈦的需求量正在迅猛增長,預計未來軍用飛機領域的鈦需求量增長速度也將在10%左右。除了航空領域的主要應用之外,鈦材還可以廣泛的應用在生物醫(yī)療,健身器械、體育用品以及海洋工程等多個領域。根據空客公司的測算,到2031年,全球人口將達到90億人,而全球中產階級人數將增加到50億人,占全球總人數的比重也將從之前的30%提升至60%,其中亞太區(qū)中產階級人數增長最快,20年內將增加5倍達到33.77億人;中產階級人數的增加將帶動上述領域一系列的需求。(四)鈦工業(yè)在中國:航空工業(yè)崛起帶來巨大發(fā)展空間我國的鈦加工業(yè)始于1956年。五十年代中期,冶金部有色金屬研究院開始了鈦及鈦合金的探索研究;六十年代初,國家在沈陽開始了鈦的半工業(yè)化生產;六十年代中期,國家在貴州遵義和陜西寶雞分別建設了海綿鈦和鈦材加工廠,確立了中國在世界鈦工業(yè)中的地位。1、鈦材生產:我國海綿鈦生產和鈦材加工能力均位居世界第一近十年,在國民經濟高速增長的拉動下,中國鈦工業(yè)迅速增長,直至2023年國際金融危機加劇,全球經濟減速,中國鈦工業(yè)也進入調整期。2023年海綿鈦和鈦加工材產量增幅下降,2023年呈現負增長。隨著全球經濟復蘇,2023年以來中國鈦工業(yè)又進入高速增長期。2023年中國海綿鈦產量達到6.5萬噸,同比增長12.4%。2023年中國鈦加工材產量達到5.1萬噸,同比增長33.0%。當前中國海綿鈦和鈦加工材產量均位居世界第一。2、鈦材需求:近十年需求量復合增長率24.4%近十年中國鈦材的需求總體上呈上升趨勢,由2023年的6237噸增加至2023年的24068噸,2023年需求下降是因為全球的金融危機導致;隨著國際經濟形勢的好轉,2023開始國內鈦材需求又強勁回升,2023年需求量達到44,526噸,同比增長24.9%;2023-2023年期間中國鈦材需求量增加了6.14倍,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24.4%。3、航空用鈦材比重偏低,未來或有爆發(fā)式增長從國內市場需求結構來看,鈦材消費主要集中在化工領域,2023年,化工領域用鈦量達27,156噸,占比55.0%;航空航天領域用鈦比例僅為8.3%;其他領域鈦材消耗比例如下圖:與全球相比,中國鈦材消費結構中最主要的差別是航空領域,從歷史來看,全球范圍內航空用鈦材始終占據鈦材總需求的50%左右,而國內航空用鈦材的比例不足10%,僅有8.3%,未來我國民用航空工業(yè)的興起為中國鈦工業(yè)特別是高端鈦材提供了廣闊的發(fā)展空間,而航空用鈦材,尤其是軍用鈦材的進入門檻較高,面臨需求的爆發(fā)式增長,預計未來會出現較大的供需缺口。4、我國民用航空工業(yè)崛起為鈦材需求打開新的空間隨著我國經濟的增長和人口數量的增加,我國的航空運輸需求也不斷增長,根據空客公司的測算,未來20年,我國國內航空運輸需求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7%,到2031年,我國航空運輸需求總量將于美國持平,占全球航空運輸總需求的10.4%。航空需求的不斷增加必然帶動對飛機需求量的增長,根據《中國商飛公司市場預測年報(2023-2030)》,未來20年,中國的航空公司將有約4,700架新飛機交付,市場價值超過5,000億美元,到2030年,中國占全球客機機隊比例將從現在的9%增長到15%。預計到2030年,中國的民用客機機隊規(guī)模將達到5118架,貨機機隊達到722架。由于機隊的增長和替換老舊飛機,預計未來20年中國需要新增民用客機4583架,其中大型噴氣客機3682架,支線飛機901架。而我國航空工業(yè)的崛起正恰逢其時,我國自主航空工業(yè)的崛起將帶動鈦材需求量的快速增長。2023年,國務院發(fā)布《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23-2023)》,將“大型飛機”做為16個重大專項之一。2023年2月26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原則上批準大型飛機研制重大科技專項正式立項,同意組建大型客機股份公司,盡快開展工作;2023年6月20日,中央軍委召開會議,批準大型軍用運輸機立項研制;2023年5月11日,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在上海成立,作為實施國家大型飛機重大專項中大型客機項目的主體,目前主要承擔中國大型客機C919和新支線飛機ARJ21的研制工作。目前C919大型客機研制正按照預定計劃穩(wěn)步進行,預計2023年實現首飛,2023年完成適航取證并投放市場,未來20年總銷量將達2023架。截止2023年9月1日,C919訂單數已達280架,客戶包括中國國際航空股份、中國東方航空股份、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海航集團、國銀金融租賃、美國GECAS公司(GECapitalAviationServices)、工銀金融租賃、四川航空股份、交銀金融租賃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飛機租賃、中銀航空租賃私人和農銀金融租賃。新型渦扇支線飛機ARJ21-700已于2023年11月28日成功實現首飛,現在已進入適航取證的最后階段,預計2023年年底交付客戶,目前訂單數超過250架。據報道,中國商務飛機有限責任公司計劃到2023年,我國自主研發(fā)的支線飛機ARJ年產達到50架;C919年產達到150架。屆時預計將每年新增鈦材需求量約1萬噸(按照平均用鈦量50噸/架計算)。軍用方面:四代戰(zhàn)機和大運機催生新的需求藍海殲-20是我國自主研發(fā)的第四代戰(zhàn)機,由成都飛機工業(yè)集團設計制造,于2023年完成首飛,預計在2023-2023年之間正式進入服役期。我國的殲-20的設計模仿了美國的F22,因此在鈦材用量方面,估計和F22相似,將達到40%以上(F22用鈦量在40噸/架)。預計我國四代機年產能將達到16-20架左右的水平,每架飛機用鈦量約在30-40噸,估計四代機每年對鈦材的需求量在1000噸左右(考慮到備貨需求,一般備貨比例是1:1);另外,除了四代機之外,我國大型軍用運輸機運-20鯤鵬也已經于2023年1月26日首飛成功,標志著我國自主研發(fā)生產的大型軍用運輸機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大運機預計很快進入量產階段,雖然大運機相比四代戰(zhàn)機用鈦量較少,但由于總生產量比較大,對鈦材的需求量估計與殲-20相當,預計未來四代機和大運機每年對鈦材的需求量在2023噸左右。直升機領域的需求也值得關注。軍用直升機方面,汶川地震以后,我國軍用運輸直升機的的重視程度有所提高,預計未來軍用運輸直升機年產量也將超萬架,軍用直升機也將成為新的增長點。民用領域,民航總局局長李家祥曾表示,2023年放開我國低空飛行,低空飛行的放開,經帶動民用直升機領域的需求。根據以上的測算,預計未來國產商用飛機每年對鈦材的新增需求約1萬噸,而國產軍用飛機,包括四代機殲-20、運-20和軍用直升機對鈦材的需求量共計約在3000噸左右,保守預計未來我國航空用鈦材每年的新增需求量約在1.5萬噸左右,而根據2023年的數據,我國用于航空領域的鈦材僅3600噸,因此未來,隨著我國自主航空工業(yè)的崛起,必定帶來鈦材,尤其是航空用鈦材需求的爆發(fā)式增長。四、公司選擇(一)攀鋼釩鈦(000629)攀鋼釩鈦位于“釩鈦之都”攀枝花市(同時也是國務院批復成立的第一個“國家級戰(zhàn)略資源創(chuàng)新開發(fā)示范區(qū)),攀枝花、西昌地區(qū)(攀西地區(qū))是我國建國以來發(fā)現的最大釩鈦磁鐵礦帶,是中國乃至世界釩鈦磁鐵礦資源最富集地區(qū)之一,擁有占全國52%、世界11.6%的釩鈦磁鐵礦資源,僅攀枝花境內探明儲量達73.37億噸,鐵礦規(guī)模居全國第二。釩資源儲量1862萬噸(以五氧化二釩計)鈦資源儲量鈦資源儲量6.186億噸(以二氧化鈦計),分別占世界儲量的11.6%和35%和中國儲量52%和95%。豐富的資源儲量為公司釩、鈦持續(xù)快速發(fā)展提供了有力支撐。攀鋼釩鈦是A股上市公司中唯一全覆蓋鈦產業(yè)鏈的上市公司。早在2023年就已開始涉足鈦產品業(yè)務,經過15年的發(fā)展,公司目前具備鈦全產業(yè)鏈生產能力:鈦精礦產能51萬噸、高鈦渣產能18萬噸、鈦白粉產能12萬噸。1萬噸鈦材產能目前屬于攀鋼集團資產,后市存在注入預期。內生發(fā)展與外延式擴張雙管齊下,“十四五”期間鈦產業(yè)鏈產能翻倍。公司所處的攀西地區(qū)鈦礦石年產量全國占比超過90%以上。根據公司的規(guī)劃,“十四五”計劃期間,公司計劃通過擴大現有生產能力以及外延式并購在現有產能基礎上擴張一倍。公司目前在建10萬噸/年氯化法鈦白粉達產以及10萬噸/年金紅石型鈦白粉達產后,公司將成為全國最大的氯化法鈦白粉生產商。鐵精礦:產能從目前50萬噸/年擴張至100萬噸/年,實現產能翻番,公司判斷未來鈦精礦加工一路上漲。鈦白粉:產能從目前18萬噸/年(預計2023年實際產量5萬~6萬噸)擴張至36萬噸,實現翻番。海綿鈦:從產能從目前的1.5萬噸擴張至3萬噸,實現翻番;鈦材;從目前的一萬噸擴張至兩萬噸。主要投資亮點:公司資源儲量豐厚,后續(xù)注入產能繼續(xù)提升公司鐵礦規(guī)模;十四五期間鈦產業(yè)將實現產能翻倍,縱向一體化繼續(xù)深化,金屬鈦產能存在注入預期。釩電池產業(yè)化尚需時日,但高強鋼筋強制推行將刺激釩制品用量。(二)鈦酸鋇產業(yè)鏈——國瓷材料(300285)國瓷材料(300285)集信息功能材料、納米材料和稀土材料的為一身的新材料公司,于2023年年初成功登陸A股,主營業(yè)務為生產和銷售高純納米鈦酸鋇基礎粉及MLCC配方粉,市場占有率75%。公司是中國第一家、世界第二家成功運用水熱法批量生產高純納米鈦酸鋇粉的企業(yè),同時公司通過向三星供應配方粉而成為蘋果的溯源供應商。MLCC(Multi-LayerCeramicCapacitors)國內被稱為片式多層陶瓷電容器,又被稱為貼片電容或獨石電容。MLCC是獨特的材料和薄膜技術的結晶,迎合了當今“更輕、更薄、更節(jié)能”的設計理念。MLCC一般用于濾波器、積分、噪聲旁路、振蕩電路等。公司的競爭優(yōu)勢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公司水熱法生產高純納米鈦酸鋇粉體處于國際先進水平,技術上具備壟斷優(yōu)勢,產品質量優(yōu)良;其次、公司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客戶關系穩(wěn)定,需求旺盛;第三、公司原材料易得,人力成本相對較低,產品售價低于國外同行。商業(yè)模式方面,國瓷材料采用“傍大款”模式,與雅本化學類似。采用這種模式的公司通常有四個鮮明特征:第一,市場空間足夠大,下游客戶是全球成長性、創(chuàng)新能力最強、財務指標最穩(wěn)健的公司,世界500強或百年老店或百年老廠。如蘋果、三星、HTC等公司(見圖1-4),而國瓷材料是上述三家公司的溯源供應商,與下游同比成長壯大。第二,有與世界最頂尖競爭對手的比肩或接近的專利技術、工藝配方及設備自主研發(fā)的能力與優(yōu)勢,借此能夠有效參與全球產業(yè)鏈的分工。如國瓷材料水熱法生產鈦酸鋇就與其全球最強競爭對手日本堺化學相當的專利技術,技術上全覆蓋,產品上覆蓋80%以上,2023年完成進口替代,最近3年及未來持續(xù)拓展國際市場空間,有能力與國際一流競爭對手一比高下。第三,公司產品性價比優(yōu)勢足夠與國際頂尖對手競爭。主要體現高的產出效率、低的原料成本和人工成本。如國瓷的設備自主研采用非標生產僅相當于日本競爭對手的1/4的投入、原輔料主要為八水氫氧化鋇、四氯化鈦、稀土或稀土氧化物,國內易購且成本顯著低于日本競爭對手,尤其是稀土及稀土氧化物(國瓷材料配方粉中加占產品重量的4%左右的稀土)我國施行出口配額管理,如去年氧化銪的每噸配額高達70萬元人民幣。由于國瓷材料的產品領域屬全球技術和資金密集型行業(yè),國瓷人工成本僅相當于日本1/7~1/10。上述綜合成本優(yōu)勢造就的國瓷材料產品價格比日本低30%~50%情況下,仍有高達50%左右毛利,而且若進一步降價與競爭對手競爭空間很大,通過擴大的銷售規(guī)模遠遠能彌補價格下降代理的市場空間。第四,公司目前市場占有率很低,未來成長空間大,且公司有國際化管理視野和良好公司治理和有吸引力的激勵措施。國瓷2023年全球市場占有率僅有3%左右,未來3年市場空間拓展到10%之前不會遭遇太大的價格戰(zhàn),公司有望5~7年市場占有率提高至15%~20%。國瓷高管團隊是技術營銷型團隊的典范,5~6年前就與國際頂尖公司韓國三星,2023年三星成為公司主流供應商到至今占公司銷售收入60%以上,公司董事長留學美國回國創(chuàng)業(yè),所以公司高管團隊有廣闊的國際視野。公司高管除財務總監(jiān)兼董秘許少梅女士沒有股權外,其他高管都有股權,且公司員工收入在東營當地有較強的競爭力,且隨著公司不斷發(fā)展壯大,現金及股權激勵將會逐步到位,能夠吸引和留住專業(yè)技術人才。公司股權較為分散,董事長持股比例20%多,有利于公司治理。短期看點主要體現在兩方面:1)股權激勵計劃確保短期業(yè)績;國瓷材料董事會同意向73名激勵對象授予206萬份股票期權;同時確定股票期權的授權日為2023年12月24日。股權激勵計劃行權條件隱含的業(yè)績條件為近三年的復合年均增速為30.06%,基本上與公司新增產能釋放步伐一致,股權激勵條件為短期業(yè)績帶來一定保障。2)客戶開拓到位,只待募投產能釋放;公司募投產能預計今年年內能全部投產,對下游的十大客戶來說,公司都是其合格的供應商,募投產能一旦到位,就是等待訂單放量的一個過程,目前臺灣和日本地區(qū)的客戶開拓也在穩(wěn)步進行中。公司在臺灣地區(qū)公司有兩大客戶,臺灣禾伸堂和臺灣國巨,臺灣禾伸堂是公司比較深入合作的客戶,共同合作已有多年,多年來也一直是公司五大客戶之一;另外一個是臺灣國巨,臺灣國巨是近兩年新開拓的一個客戶,現在屬于小批量采購階段,如果未來市場打開的話,可能比禾伸堂要高,但目前來看還是在開拓階段。(三)鈦材產業(yè)鏈可關注民用鈦材龍頭寶鈦股份。軍用航空領域的西部超導也值得重點關注。(四)鈦白粉產業(yè)鏈A股鈦白粉上市公司主要有佰利聯、安納達和*ST鈦白。ST鈦白目前處于破產重整階段,有退市的可能,暫不評價。3月16日證監(jiān)會公示了山東東佳的上市申請情況,目前處于初審階段。這已是山東東佳第二次沖擊IPO。山東東佳計劃募資擬募集資金9.33億元,主要投向4個項目,即新建6萬噸/年氯化法鈦白粉項目、污水處理廠出水深度處理回用工程、硫酸系統(tǒng)余熱綜合利用項目及年產2萬噸新型催化劑鈦白粉項目。1、佰利聯佰利聯主要從事鈦白粉、鋯制品和硫酸鋁等產品的生產與銷售。公司鈦白粉產能為8萬噸/年、硫酸鋁8萬噸/年、鋯制品1.2萬噸/年,同時擁有30萬噸/年的硫酸產能和鈦白粉配套。公司的鈦白粉產品皆為金紅石型,相比銳鈦型毛利率高。截至2023年底,公司鈦白粉產銷量位于國內第三,僅次于四川龍蟒鈦業(yè)、山東東佳集團。據海關數據統(tǒng)計,2023至2023年,公司鈦白粉出口量連續(xù)三年均位居行業(yè)第一。2023年公司實現營業(yè)收入19.06億元,凈利潤3.5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52.9%、122.3%。主要原因是原材料價格上漲、市場需求提升,產品價差擴大,主營業(yè)務毛利率提升。公司的競爭優(yōu)勢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成本優(yōu)勢。公司位于河南焦作市,靠近焦作萬方等硫酸生產企業(yè),原料易得;煤炭等資源豐富。二是規(guī)模優(yōu)勢。公司鈦白粉年產能8萬噸,達到鈦白粉行業(yè)硫酸法最佳生產規(guī)模,成為我國唯一的單條最大產能的硫酸法生產裝置。三是循環(huán)經濟優(yōu)勢。公司產品鈦白粉、鋯制品、硫酸鋁和硫酸等系列產品生產藝相通,不同工序產生的產品或廢棄物可直接或回收后再次進入生產環(huán)節(jié),形成了完善的內外部循環(huán)經濟運行模式,資源綜合利用優(yōu)勢明顯。公司的看點主要在兩個方面。一是鈦白粉行業(yè)持續(xù)的景氣,利于公司獲取穩(wěn)定的盈利;二是新增產能的投放,進一步提升公司業(yè)績,鞏固公司的競爭優(yōu)勢地位。公司2023年上市募資13.2億元,主要投向6萬噸/年氯化法鈦白粉生產線項目和2×30萬噸/年硫磺制酸項目二期工程,項目建成后公司在產能擴大的同時,產業(yè)鏈也將進一步完善。預計硫酸二期項目2023年建成投產,6萬噸/年鈦白粉項目2023年底竣工。屆時,公司硫酸產能為60萬噸/年,鈦白粉產能為14萬噸/年。公司的業(yè)績彈性。產品噸毛利每上升1000元,增厚EPS0.54元(轉增后)。2、安納達-增發(fā)助力企業(yè)業(yè)績快速增長安納達主營業(yè)務為生產、銷售鈦白粉及相關化工產品,公司鈦白粉產能為4萬噸/年。2023年,公司營業(yè)收入為7.19億元,凈利潤為5664萬元,分別同比增長30.7%、111.6%,盈利水平提升。主要原因:一是受主要原材料價格上漲和市場需求變動的共同影響,主營業(yè)務毛利率同比上升;二是公司主營業(yè)務結構進一步得到優(yōu)化,盈利水平較高的金紅石型鈦白粉銷售收入占主營業(yè)務收入的比例進一步增大。2023年公司金紅石型鈦白粉占銷售比例由67%提升到79.89%。公司的主要優(yōu)勢是靠近硫酸產地,原料易得。同時,公司控股股東為大型化工集團,可以提供較穩(wěn)定的原料供應、貸款擔保及其他便利的服務。公司看點在:一是受益于鈦白粉行業(yè)景氣的持續(xù);二是增發(fā)項目助力公司業(yè)績快速增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