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額定電壓0.6~1kV(Um=1.2kV)氣吹型光纖復合低壓電纜_第1頁
2023額定電壓0.6~1kV(Um=1.2kV)氣吹型光纖復合低壓電纜_第2頁
2023額定電壓0.6~1kV(Um=1.2kV)氣吹型光纖復合低壓電纜_第3頁
2023額定電壓0.6~1kV(Um=1.2kV)氣吹型光纖復合低壓電纜_第4頁
2023額定電壓0.6~1kV(Um=1.2kV)氣吹型光纖復合低壓電纜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Q/GDWXXXXX—XXXX目??次3158前??言 Ⅱ189951范圍 19721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196543術語和定義 24額定電壓 2323215規(guī)格與型號 26材料 5147527技術要求 58標志 10260499交貨長度 102907810試驗 1011檢驗規(guī)則 1812包裝 1913安裝建議 1914運輸與貯存 20額定電壓0.6/1kV(Um=1.2kV)氣吹型光纖復合低壓電纜范圍本部分規(guī)定了額定電壓0.6/1kV(Um=1.2kV)氣吹型光纖復合低壓電纜(以下簡稱:BOPLC)的結構尺寸、技術要求、試驗項目和試驗方法及包裝、運輸和貯存。本部分適用于光纖接入的智能電網(wǎng)及多網(wǎng)融合配網(wǎng)用電纜。不包括用于特殊安裝和運行條件的電纜,例如用于架空線路、采礦工業(yè)、核電廠(安全殼內(nèi)及其附近),以及用于水下或船舶的場所。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156標準電壓GB/T2951—2008電纜和光纜絕緣和護套材料通用試驗方法GB/T2951.11—2008電纜和光纜絕緣和護套材料通用試驗方法第11部分:通用試驗方法厚度和外形尺寸測量機械性能試驗GB/T3048.4—2007電線電纜電性能試驗方法第4部分:導體直流電阻試驗GB/T3048.9—2007電線電纜電性能試驗方法第9部分:絕緣線芯火花試驗GB/T3048.10—2007電線電纜電性能試驗方法第10部分:擠出護套火花試驗GB/T3956-2008電纜的導體GB/T6995.2電線電纜識別標志方法第2部分:標準顏色GB/T6995.3電線電纜識別標志方法第3部分:電線電纜識別標志GB/T6995.5電線電纜識別標志方法第5部分:電力電纜絕緣線芯識別標志GB/T7424.2—2008光纜總規(guī)范第2部分:光纜基本試驗方法GB/T9771通信用單模光纖系列GB/T12357通信用多模光纖GB/T12706.1—2008額定電壓1kV(Um=1.2kV)到35kV(Um=40.5kV)擠包絕緣電力電纜及附件第1部分:額定電壓1kV(Um=1.2kV)和3kV(Um=3.6kV)電纜GB/T15972.20—2008光纖試驗方法規(guī)范第20部分:尺寸參數(shù)的測量方法和試驗程序—光纖幾何參數(shù)GB/T15972.40—2008光纖試驗方法規(guī)范第40部分:傳輸特性和光學特性的測量方法和試驗程序—衰減GB/T15972.44—2008光纖試驗方法規(guī)范第44部分:傳輸特性和光學特性的測量方法和試驗程序—截止波長GB/T15972.45—2008光纖試驗方法規(guī)范第45部分:傳輸特性和光學特性的測量方法和試驗程序—模場直徑GB/T15972.46—2008光纖試驗方法規(guī)范第46部分:傳輸特性和光學特性的測量方法和試驗程序—透光率變化GB/T17650.1—1998取自電纜或光纜的材料燃燒時釋出氣體的試驗方法第1部分:鹵酸氣體總量的測定GB/T17650.2—1998取自電纜或光纜的材料燃燒時釋出氣體的試驗方法第2部分:用測量PH值和電導率來測定氣體的酸度GB/T17651—1998電纜或光纜在特定條件下燃燒的煙密度測定GB/T18380—2008電纜和光纜在火焰條件下的燃燒試驗GB/T19666阻燃和耐火電線電纜通則GB/T29839—2013額定電壓1kV(Um=1.2kV)及以下光纖復合低壓電纜JB/T8137電線電纜交貨盤YD/T979光纖帶技術要求和檢驗方法YD/T1118光纖用二次被覆材料YD/T1460.1—2006通信用氣吹微型光纜及光纖單元第1部分:總則YD/T1954接入網(wǎng)用彎曲損耗不敏感單模光纖特性IEC60794-1-21:2015Opticalfibrecables-Part1-21:Genericspecification-Basicopticaltestprocedures-Mechanicaltestmethods術語和定義氣吹型光纖復合低壓電纜Opticalfiberforinstallationbyblowingcompositelow-voltagecable(BOPLC)一種在電力電纜內(nèi)含有氣吹型光單元用保護管的光纖復合低壓電纜。氣吹保護管Protectiveductsforinstallationbyblowing與電力芯線單元同步絞合,用來容納以氣吹方式布放光傳輸單元的保護管。氣吹型光單元Opticaltransmissionunitforinstallationbyblowing由氣吹保護管和光傳輸單元構成的部件,材料通常為非金屬。額定電壓BOPLC的額定電壓U0/U(Um)為0.6/1(1.2)kV。其中:U0:BOPLC設計用的導體對地或金屬屏蔽之間的額定工頻電壓;U:BOPLC設計用的導體間的額定工頻電壓;Um:設備可承受的“最高系統(tǒng)電壓”的最大值按GB/T156規(guī)定的要求。規(guī)格與型號BOPLC的型式與規(guī)格由六部分組成,各部分均用代號表示,如圖1所示;++0.6/1BOPLC氣吹型光傳輸單元結構和規(guī)格導體規(guī)格額定電壓結構特征功能特性分類BOPLC型式與規(guī)格的構成型式分類代號及其意義BOPLC-氣吹型光纖復合低壓電纜功能特性代號及其意義(如有特殊要求時)燃燒特性代號按GB/T19666的規(guī)定命名。結構特征代號及其意義導體代號及其意義(T)省略-銅導體R-軟銅導體L-鋁導體絕緣代號及其意義V-聚氯乙烯絕緣YJ-交聯(lián)聚乙烯絕緣護套代號及其意義V-聚氯乙烯護套Y-聚乙烯或聚烯烴護套S-鋼塑縱包綜合護套A-鋁塑縱包綜合護套鎧裝代號及其意義2-雙鋼帶鎧裝3-細圓鋼絲鎧裝4-粗圓鋼絲鎧裝外護套代號及其意義2-聚氯乙烯護套3-聚乙烯或無鹵低煙阻燃聚烯烴護套氣吹型光單元型式代號及其意義氣吹型光單元由氣吹微管及吹入的光傳輸單元結構型式代號兩部分組成,中間用“/”隔開。氣吹保護管結構型式代號及其意義B-氣吹保護管結構光傳輸單元結構型式代號及其意義光傳輸單元結構型式代號如表1所示。光傳輸單元結構型式代號結構型式代號名稱G層絞全干式光傳輸單元GT層絞填充式光傳輸單元GX中心管全干式光傳輸單元GXT中心管填充式光傳輸單元GQ其他類型G-光傳輸單元;X-松套中心管式結構;(省略)-松套層絞式結構;T-油膏填充;(省略)-全干式填充;Q-其它結構光纖代號及其意義光纖的類型應按GB/T9771和GB/T12357的規(guī)定要求,典型的光纖類型有以下幾種:A-多模光纖B1.1-非色散位移單模光纖(ITU-TG.652A和ITU-TG.652B光纖)B1.3-波長段擴展的非色散位移單模光纖(ITU-TG.652C和ITU-TG.652D光纖)B6-彎曲損耗不敏感光纖B6a-彎曲損耗不敏感A類光纖(ITU-TG.657A光纖)B6b-彎曲損耗不敏感B類光纖(ITU-TG.657B光纖)規(guī)格BOPLC的規(guī)格應由絕緣線芯和氣吹型光單元的規(guī)格組成。絕緣線芯的規(guī)格包括芯數(shù)、導體標稱截面積。氣吹型光單元的規(guī)格包括光纖芯數(shù)和光纖類別。產(chǎn)品型號和標記型號BOPLC的型號應由型式代號和規(guī)格代號兩部分組成。標記示例包含24芯B1類光纖層絞全干式光傳輸單元的銅芯聚氯乙烯絕緣鋼帶鎧裝聚氯乙烯護套氣吹型光纖復合低壓電纜,額定電壓為0.6/1kV,3+1芯,主線芯標稱截面積25mm2,中性線芯標稱截面積16mm2,表示為:BOPLC-VV22-0.6/13×25+1×16+B/G-24B1包含4芯B1類光纖非金屬中心管填充式光傳輸單元的銅芯交聯(lián)聚乙烯絕緣無鹵低煙阻燃C類聚烯烴護套氣吹型光纖復合低壓電纜,額定電壓為0.6/1kV,2芯,主線芯標稱截面積6mm2,表示為:BOPLC-WDZC-YJY-0.6/12×6+B/GXT-4B1中性線芯和保護線芯導體標稱截面應符合GB/T12706.1-2008附錄D中表D.2的規(guī)定。材料絕緣混合料本標準所涉及的絕緣混合料、代號和導體最高工作溫度如表2所示。絕緣混合料、代號和導體最高工作溫度絕緣混合料代號導體最高工作溫度℃正常運行短路(最長持續(xù)5s)導體截面≤300mm2導體截面>300mm2PVC/A7016070140交聯(lián)聚乙烯XLPE90250護套混合料本標準所涉及的不同類型的護套混合料代號及BOPLC的導體最高溫度如表3所示。護套混合料、代號和BOPLC的正常運行時導體最高溫度護套混合料代號正常運行時導體最高溫度℃聚氯乙烯ST180ST290聚乙烯ST380ST790無鹵阻燃材料ST890技術要求概述BOPLC結構主要由導體、絕緣層、氣吹型光單元、填充物、外護套、可能存在的鎧裝層和內(nèi)襯層等部分組成。結構示意圖見附錄A,也可以是其它的結構設計形式,但應滿足本標準的相關性能要求。導體導體應符合GB/T3956-2008的第1種或第2種鍍金屬層或不鍍金屬層退火銅導體或鋁導體,或者第5種裸銅導體或鍍金屬層退火銅導體。絕緣材料絕緣應符合表2所列的一種擠包成型的介質(zhì)。無鹵電纜的絕緣應符合GB/T12706.1-2008中的相關規(guī)定。絕緣厚度絕緣標稱厚度如表4所示。任何隔離層的厚度應不包括在絕緣厚度之中。絕緣標稱厚度導體標稱截面mm2絕緣標稱厚度mm聚氯乙烯(PVC/A)交聯(lián)聚乙烯(XLPE)1.5,2.50.80.74,61.00.710,161.00.725,351.20.9501.41.0701.41.1951.61.11201.61.21501.81.41852.01.62402.21.73002.41.84002.62.05002.82.26302.82.48002.82.610003.02.8不推薦任何小于以上給出的導體截面積。BOPLC絕緣線芯標志應符合GB/T6995.5的相關規(guī)定。絕緣線芯應符合GB/T3048.9—2007規(guī)定的火花試驗。氣吹型光單元概述光傳輸單元宜為非金屬松套結構,光纖數(shù)量應滿足用戶要求。如有要求,也可采用光纖帶及非金屬保護材料制成。光纖可為光纖束,也可為光纖帶。光傳輸單元結構光傳輸單元結構分類光傳輸單元結構可以是圓形或其它結構。其中圓形光傳輸單元結構主要有層絞式和中心管式二種。典型光傳輸單元結構圖參見附錄B。層絞式光傳輸單元應由含多根光纖或光纖帶的松套管及可能有的塑料填充繩繞中心加強件絞合而成,絞合方式為SZ螺旋絞或螺旋絞。中心管式光傳輸單元應為含多根光纖或光纖帶的松套管、護套和可能有的加強材料。光纖單模光纖特性應符合GB/T9771或YD/T1954的有關規(guī)定;光纖帶的特性應符合YD/T979中的有關規(guī)定。松套管中的光纖,應采用全色譜來識別,其標志顏色應符合GB/T6995.2規(guī)定,并且不褪色、不遷移。光纖標志顏色的優(yōu)先順序如表5所示,當單套管中光纖芯數(shù)超過12芯時,用環(huán)狀色標或成束識別。光纖帶的色譜識別應符合YD/T979中的有關規(guī)定。原始的色碼在整個纜的設計壽命期內(nèi)應可清晰辨認。全色譜的優(yōu)先順序優(yōu)先序號123456789101112顏色藍橙綠棕灰白紅黑黃紫粉紅青綠松套管涂覆光纖應放置在熱塑性材料構成的松套管中,光纖在松套管中的余長應均勻穩(wěn)定。松套管材料可用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簡稱PBT)塑料或其他合適的塑料,應具有良好的機械性能、耐水解性能、耐老化性能和加工性能。PBT應符合YD/T1118規(guī)定。對于層絞式光傳輸單元,其松套管宜采用全色譜來識別,其標志顏色應符合表5的規(guī)定,也可采用紅綠或紅藍領示色譜來識別,領示色可以是松套管或填充繩。阻水材料如有阻水要求,光傳輸單元可采用合適的阻水材料填充。阻水材料應與其相鄰的其他光傳輸單元相容,應不損害光纖傳輸特性和使用壽命。填充繩填充繩用于在非金屬層絞式光傳輸單元結構中填補空位,其外徑應使光傳輸單元結構圓整。填充繩應是圓形塑料繩,它的表面應圓整光滑。允許用阻水紗作填充繩。加強構件加強構件應具有足夠的截面、楊氏模量和彈性應變范圍,用以增強光傳輸單元的機械性能。玻璃纖維增強塑料圓桿(簡稱GFRP)其楊氏模量宜不低于50GPa,芳綸纖維增強塑料圓桿(簡稱KFRP)其楊氏模量宜不低于50GPa芳綸絲束楊氏模量宜不低于90GPa。在制造長度范圍內(nèi),GFRP和KFRP不允許接頭;而芳綸絲每束允許有1個接頭,但在任意200m光傳輸單元長度內(nèi)只允許1個絲束接頭。其它材質(zhì)加強構件滿足相關標準規(guī)定。護套光傳輸單元應具有足夠保證其光傳輸性能的擠包護套層。護套可采用聚乙烯材料、無鹵低煙阻燃聚烯烴材料或聚氯乙烯材料,表面應光滑圓整、無裂縫、無氣泡、無砂眼和機械損傷等,其性能應符合本標準中相關規(guī)定。氣吹保護管氣吹保護管尺寸結構氣吹保護管材料可以是高密度聚乙烯或硅塑復合材料。當有阻燃要求時,可使用其他合適的材料。保護管必須較柔軟、輕質(zhì),耐用及易于處理,且宜為小型、柔軟、輕質(zhì)的管子,常用的結構尺寸參數(shù)可參見本標準附錄C。保護管中的氣吹型光單元尺寸結構應參照YD/T1460.1-2006中的表1。保護管的內(nèi)徑和光傳輸單元的外徑之比宜在1.3至1.5范圍內(nèi),宜根據(jù)光單元的尺寸及其所能承受的氣吹牽引力來選擇。保護管的識別為保證施工中能從端面識別管道,保護管外表面宜使用全色區(qū)分,顏色應是符合GB6995.2-1986規(guī)定的藍、橙、綠、棕、灰、白、紅、黑、黃、紫、粉紅或青綠色。經(jīng)制造商和用戶商定也可使用其他易于識別的顏色。顏色應在使用壽命期內(nèi)可識別。在能保證從端面可識別的情況下,也可使用色條來加以識別,色線的顏色應從表5中選擇。纜芯和填充物圓形結構BOPLC的絕緣線芯與光傳輸單元以適宜的方式絞合成纜芯,成纜間隙可用非吸濕性材料填充圓整。內(nèi)襯層結構內(nèi)襯層可以擠包或繞包。只有在絕緣線芯和光傳輸單元間的間隙被密實填充時,才可采用繞包內(nèi)襯層。擠包內(nèi)襯層前允許用合適的帶子扎緊。材料用于內(nèi)襯層和填充物的材料應適合BOPLC的運行溫度并和BOPLC絕緣材料相容。擠包內(nèi)襯層的厚度擠包內(nèi)襯層的近似厚度應從表8中選取。纜芯假設直徑應按照GB/T12706.1—2008附錄A的規(guī)定計算。擠包內(nèi)襯層厚度單位:mm纜芯假設直徑d擠包內(nèi)襯層厚度近似值d≤251.025<d≤351.235<d≤451.445<d≤601.660<d≤801.880<d2.0繞包內(nèi)襯層厚度纜芯假設直徑為40mm及以下時,繞包內(nèi)襯層的近似厚度取0.4mm;如大于40mm時,則取0.6mm。金屬鎧裝金屬鎧裝應符合GB/T12706.1—2008中第12條的規(guī)定。外護套概述所有BOPLC都應有外護套。外護套通常為黑色,也可按照制造方和買方協(xié)議采用其他顏色,以適應BOPLC使用的特殊環(huán)境。含金屬層的外護套應符合GB/T3048.10—2007規(guī)定的火花試驗。材料外護套可采用聚乙烯材料、無鹵低煙阻燃聚烯烴材料或聚氯乙烯材料。如果要求在火災時BOPLC能阻止火焰的燃燒、發(fā)煙少以及沒有鹵素氣體放出,應采用無鹵型護套材料。在特殊條件下(例如為了防鼠、防白蟻)使用的外護套,可能有必要使用化學添加劑,但這些添加劑不應含有對人類及環(huán)境有害的材料。厚度若無其它規(guī)定,擠包護套標稱厚度值Ts(mm)應按公式(1)計算: Ts=0.035D+1.0 (SEQ標準自動公式\*ARABIC1)式中:D——擠包護套前BOPLC的假設直徑,mm(見GB/T12706.1—2008附錄A)。按公式(1)計算出的數(shù)值應修約到0.1mm(見GB/T12706.1—2008附錄A)。護套的標稱厚度不應小于1.8mm。撕裂繩用戶要求時,可在光傳輸單元護套內(nèi)、擠包內(nèi)襯層下面、BOPLC外護套下面放置撕裂繩。撕裂繩應連續(xù)貫通整根BOPLC長度,不吸濕,不吸油,并具有足夠的強度。標志BOPLC的外護套表面沿長度方向應有明顯標志,標志符合GB/T6995.3的相關規(guī)定。標志的內(nèi)容應包括: BOPLC產(chǎn)品型號規(guī)格(可不含標準編號); 計米長度; 制造廠名稱(或代號)或(和)商標; 制造年份。標志應清晰,并與護套粘附牢固,經(jīng)過擦拭試驗后仍可辨認。標志中計米長度的誤差應在±0.5%范圍。交貨長度BOPLC交貨盤長應為訂貨合同中所要求的配盤長度,不允許有負偏差。試驗總則BOPLC的各項性能如表9所示試驗項目及檢驗規(guī)則序號試驗項目本標準條文號檢驗類別備注例行試驗抽樣試驗型式試驗1結構尺寸和色譜識別1.1結構尺寸10.3.210.3.71.1.1導體10.3.2.1ST1.1.2絕緣和非金屬護套厚度10.3.2.2ST1.1.3鎧裝金屬絲和金屬帶10.3.2.3ST1.1.4BOPLC外徑10.3.2.4ST1.2識別色譜10.3.21.2.1絕緣線芯識別色譜10.3.2ST1.2.2光纖識別色譜10.3.2和10.3.3ST1.2.3松套管識別色譜ST2BOPLC標志2.1標志的完整性及可識別性8.1和8.2T3交貨長度9T4光纖光學和

傳輸性能4.1衰減系數(shù)10.2.4RT4.2模場直徑10.4.7.3T4.3截止波長10.4.7.4T4.4宏彎敏感性10.4.7.5T5光纖尺寸參數(shù)5.1包層直徑10.4.7.2T5.2包層不圓度T5.3同心度誤差T6絕緣和護套非電氣性能10.4.4T7電氣性能10.4.37.1導體電阻10.2.2RT7.2絕緣電阻常數(shù)10.4.3.1和10.4.3.2T7.3電壓試驗10.2.3RT7.44h電壓試驗10.4.3.3T8BOPLC機械性能8.1拉伸10.4.5.2ST8.2壓扁10.4.5.3ST8.3沖擊10.4.5.4ST單根導體截面積小于16mm2BOPLC8.4彎曲10.4.5.5ST外徑小于25mmBOPLC9BOPLC環(huán)境性能9.1衰減溫度特性10.4.6.2T9.2耐熱特性10.4.6.3T9.3滲水性能10.3.4ST有要求時9.4有填充的光單元復合物滴流10.4.6.4T有要求時9.5燃燒性能10.4.6.5T阻燃BOPLC適用10氣吹效能10.2.5RT11氣吹前后光纖附加衰減10.3.5ST例行試驗概述例行試驗通常應在每一個BOPLC制造長度上進行。根據(jù)購買方和制造方達成的質(zhì)量控制協(xié)議,可以減少試驗BOPLC的根數(shù)。本部分要求的例行試驗為:導體電阻;電壓試驗;光纖的衰減系數(shù);氣吹效能。導體電阻應符合GB/T12706.1-2008中的有關規(guī)定。電壓試驗應符合GB/T12706.1-2008中的有關規(guī)定。光纖的衰減特性試驗方法:應符合GB/T15972.40—2008附錄B中方法B。驗收要求:單模光纖的衰減系數(shù)如表8所示的規(guī)定。多模光纖的衰減系數(shù)符合GB/T12357中相關要求。單模光纖的衰減系數(shù)單位:dB/km光纖類別B1.1和B1.3B6測試波長

最大衰減系數(shù)松套帶纖A類B類1310nm0.400.500.400.501550nm0.300.400.300.40注:適用于單根光纖長度不小于1km。氣吹效能應符合IEC60794-1-21:2015方法E23有關規(guī)定。抽樣試驗概述本部分要求的抽樣試驗包括:結構尺寸及色譜識別;BOPLC環(huán)境及機械性能試驗項目(見表7);光傳輸單元滲水性能。結構尺寸及色譜識別概述BOPLC結構檢查應在距BOPLC不少于100mm處用目力檢查BOPLC結構的完整性、色譜,并取樣檢查結構尺寸。導體導體檢查應符合GB/T12706.1-2008的相關規(guī)定和要求絕緣和非金屬護套厚度的測量(包括擠包隔離套但不包括擠包內(nèi)襯層)絕緣和非金屬護套厚度的測量應符合GB/T12706.1-2008的相關規(guī)定和要求。鎧裝金屬絲和金屬帶的測量鎧裝金屬絲和金屬帶的測量應符合GB/T12706.1-2008的相關規(guī)定和要求。鎧裝前BOPLC假設直徑大于15mm的BOPLC,扁金屬線的標稱厚度應取0.8mm。BOPLC假設直徑15mm及以下時,不應采用扁金屬線鎧裝。BOPLC外徑測量如果抽樣試驗中要求測量BOPLC外徑,則按GB/T2951.11-2008進行。光纖帶的結構、尺寸、色譜特性光纖帶的結構、尺寸、色譜特性應符合YD/T979中的有關規(guī)定。滲水性能(光傳輸單元)滲水試驗用于評定光傳輸單元的阻水性能。試樣制備:從成品BOPLC上取一段1m長的BOPLC光傳輸單元試樣。試驗方法:滲水試驗應符合GB/T7424.2—2008中方法F5B。驗收要求:試驗完畢,在試樣未密封端應檢測不到水,則判定為合格。若第一個樣品失敗,則取BOPLC光傳輸單元臨近的另外一段重做試驗,如測試合格,則判定為合格;如失敗,則判定為不合格。氣吹后光纖附加衰減應符合YD/T1460.1-2006中的7.2.2有關規(guī)定。型式試驗概述本部分要求的型式試驗包括:BOPLC標志;BOPLC電氣性能;BOPLC絕緣和護套的非電氣性能;BOPLC機械性能;BOPLC環(huán)境性能;BOPLC光學性能。BOPLC標志成品電纜的護套表面應有制造廠名稱、產(chǎn)品型號、額定電壓及制造年份的連續(xù)標志,標志應字跡清楚、容易辨認、耐擦。成品電纜標志應符合GB/T6995.3規(guī)定。電纜絕緣線芯標志應符合GB/T6995.5規(guī)定。BOPLC電氣性能概述取成品電纜試樣長度10m到15m。應依次進行下列試驗:a)環(huán)境溫度下的絕緣電阻測量;b)正常運行時導體最高溫度下絕緣電阻測量;c)4h電壓試驗。最多同時試驗三個絕緣線芯。環(huán)境溫度下的絕緣電阻測量環(huán)境溫度下的絕緣電阻測量應符合GB/T12706.1-2008的有關規(guī)定。正常運行時導體最高溫度下絕緣電阻測量正常運行時導體最高溫度下絕緣電阻測量應符合GB/T12706.1-2008的有關規(guī)定。4h電壓試驗4h電壓試驗應符合GB/T12706.1-2008的有關規(guī)定。BOPLC絕緣和護套的非電氣性能BOPLC絕緣和護套的性能應符合GB/T12706.1-2008中第18條的有關規(guī)定。BOPLC機械性能總則BOPLC的機械性能應包括BOPLC的拉伸、壓扁、沖擊、U型彎曲項目。下列規(guī)定的各試驗方法及試驗條件用于驗證BOPLC的機械性能,其試驗結果符合規(guī)定的驗收要求時,方可判為合格。機械性能試驗中光纖衰減變化的檢測應在1550nm波長上進行,試驗方法應符合GB/T15972.46-2008的規(guī)定,在試驗期間,檢測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引起的檢測結果不確定度應優(yōu)于0.03dB。試驗中光纖衰減變化量的絕對值不超過0.05dB時,可判為無明顯附加衰減,允許衰減有某些數(shù)值的變化時,應理解為該數(shù)值已包含不確定度在內(nèi)。光纖拉伸應變宜采用相移法進行檢測,其系統(tǒng)的精確度應優(yōu)于0.01%。試驗中檢測到的光纖應變不大于0.01%時,可判為無明顯應變。BOPLC拉伸應變采用機械方法或傳感方法進行檢測,其系統(tǒng)的精確度應優(yōu)于0.05%,試驗中檢測到的BOPLC應變不大于0.05%時,可判為無明顯應變。每項機械性能試驗后,樣品還應按本標準進行電壓試驗。拉伸試驗要求: 對于銅導體BOPLC,長期允許拉伸負荷為20MPa×S銅截面積,短暫拉伸負荷為70MPa×S銅截面積;對于鋁導體BOPLC,長期允許拉伸負荷為10MPa×S銅截面積,短暫拉伸負荷為40MPa×S銅截面積;受試長度:不小于10m;拉伸速率:10mm/min;持續(xù)時間:5min。試驗方法:應符合GB/T7424.2—2008規(guī)定的試驗方法。驗收要求:對于BOPLC,在長期允許拉伸負荷下,光纖應無明顯附加衰減和應變;在短暫拉伸負荷下,光纖附加衰減不應大于0.2dB和應變不大于0.3%,在此拉力去除后,光纖應無明顯殘余附加衰減和應變;護套應無目力可見開裂;對該樣品進行成品電壓試驗,且應符合本標準10.2.3的要求。壓扁BOPLC壓扁特性如表9所示的要求。BOPLC壓扁特性技術要求結構技術要求長期壓扁力短暫壓扁力允許力N/100mm光纖附加衰減允許力N/100mm光纖附加衰減無鎧裝300光纖無明顯附加衰減1000≤0.1dB帶鎧裝1000光纖無明顯附加衰減3000≤0.1dB試驗要求: 負載:見表9; 持續(xù)時間:10min。試驗方法:應符合GB/T7424.2—2008試驗方法-E3壓扁。驗收要求:護套應無目力可見開裂,分別在長期允許壓扁力下光纖無明顯附加衰減;在短暫允許壓扁力下光纖附加衰減不應大于0.10dB,在此壓扁力去除后,光纖應無明顯的殘余附加衰減;對該樣品進行成品電壓試驗,且應符合本標準10.2.3的要求。沖擊試驗要求 沖錘重量:非鎧裝型BOPLC為450g,鎧裝型BOPLC為1kg; 沖錘落高:1m; 沖擊柱面半徑:12.5mm; 沖擊次數(shù):至少5次。試驗方法:應符合GB/T7424.2—2008試驗方法-E4沖擊。驗收要求:護套應無目力可見開裂,光纖應無明顯的殘余附加衰減;對該樣品進行成品電壓試驗,且應符合本標準10.2.3的要求。彎曲試驗要求 芯軸半徑:對于無鎧裝結構BOPLC不大于12D,鎧裝結構BOPLC不大于10D,D為BOPLC外徑; 循環(huán)次數(shù):不少于5次。試驗方法應符合GB/T7424.2—2008試驗方法-E11BU型彎曲。驗收要求護套應無目力可見開裂,光纖應無明顯的殘余附加衰減。對該樣品進行成品電壓試驗,且應符合本標準10.2.3的要求。BOPLC環(huán)境性能總則下列規(guī)定的各試驗方法及其試驗條件用于驗證BOPLC的環(huán)境性能,其試驗結果符合規(guī)定的驗收要求時,判為合格。衰減溫度特性衰減溫度特性試驗用于評定BOPLC中光傳輸單元的適用溫度范圍及其溫度附加衰減特性。BOPLC的衰減溫度特性如表10所示。BOPLC衰減溫度特性適用溫度范圍℃單模光纖允許光纖附加衰減dB/km低限TA高限TB15+70≤0.40注1:BOPLC溫度附加衰減為適用溫度下相對于20℃下的光纖衰減差。注2:可根據(jù)用戶使用要求,另行規(guī)定溫度范圍。試驗要求a)試件長度:BOPLC長度不小于100m,光纖可以串聯(lián)熔接以獲得足夠的測試精度;如使用后向散射法測試光功率變化,則每一測試回路串聯(lián)光纖的總長度不小于1km;如使用傳輸功率法測試光功率變化,則每一測試回路串聯(lián)光纖的總長度不小于200m。b) 溫度范圍:試驗溫度范圍的低限TA和高限TB應符合表10規(guī)定;c) 恒溫時間(t1):應足以使試樣溫度達到穩(wěn)定,不應少于24h;d) 測試光纖數(shù):至少12根光纖,當光纖數(shù)小于12根時,應全部測試;e) 循環(huán)次數(shù):2次。試驗方法應符合GB/T7424.2—2008規(guī)定的試驗方法-F1溫度循環(huán)。衰減監(jiān)測:宜按GB/T15972.46-2008規(guī)定的測試方法測試,在試驗期間,監(jiān)測儀表的重復性引起的監(jiān)測結果的不確定度應優(yōu)于0.02dB/km。試驗中光纖衰減變化量的絕對值不超過0.02dB/km時,可判為衰減無明顯變化。允許衰減有某數(shù)值的變化時,應理解為該數(shù)值已包括不確定度在內(nèi)。B1和B6單模光纖衰減變化監(jiān)測應在1310nm和1550nm兩個波長上進行,以兩者中較差的監(jiān)測結果來評定溫度附加衰減等級。驗收要求應符合表11規(guī)定。耐熱試驗試驗方法應符合GB/T7424.2—2008規(guī)定的試驗方法-F1溫度循環(huán)。在完成溫度循環(huán)試驗后,將BOPLC置于(85±2)℃的環(huán)境中,240h后取出,檢查BOPLC各部分結構的完整性并測試光纖衰減;光纖附加衰減的初始值應在之前測量記錄,光纖殘余附加衰減應在導體溫度恢復至不超過室溫2℃時測量記錄。試驗后,該樣品還應按本標準進行電壓試驗,且應符合本標準10.2.3的要求。驗收要求按照以上任一種方法試驗后,BOPLC外護套無目力可見開裂,各部分標記完好,光纖附加衰減不大于0.40dB/km。試驗后,對該樣品進行成品電壓試驗,且應符合本標準10.2.1.2的要求。有填充的光單元滴流性能有填充的光單元滴流試驗用于評定BOPLC光傳輸單元中填充復合物和涂覆復合物的滴流性能。滴流試驗溫度如表11所示。滴流試驗溫度絕緣類型試驗溫度(℃)聚氯乙烯(PVC/A)70交聯(lián)聚乙烯(XLPE)90試驗要求 試驗溫度:見表11;恒溫時間:24h。試驗方法應符合GB/T7424.2—2008規(guī)定的試驗方法-F6復合物滴流進行。驗收要求在試驗期滿后,用目力檢查是否有填充復合物從纜芯或纜芯與護套的界面流出或滴出。燃燒試驗BOPLC燃燒性能應符合GB/T12706.1-2008中的有關規(guī)定。BOPLC光學性能總則下列規(guī)定的各試驗方法及其試驗條件用于驗證BOPLC的光學性能,其試驗結果符合規(guī)定的驗收要求時,判為合格。單模光纖尺寸參數(shù)單模光纖的尺寸參數(shù)應符合GB/T9771的相關規(guī)定和要求。單模光纖的模場直徑單模光纖模場直徑應符合GB/T9771的相關規(guī)定和要求。光纜截止波長λcc光纜截止波長應符合GB/T9771的相關規(guī)定和要求。單模光纖宏彎敏感特性單模光纖宏彎敏感特性應符合GB/T9771或YD/T1954的相關規(guī)定和要求。檢驗規(guī)則總則出廠前,BOPLC產(chǎn)品應經(jīng)質(zhì)量檢驗部門進行檢驗,檢驗合格者方可出廠。每件出廠交收的BOPLC產(chǎn)品應附有制造廠的產(chǎn)品質(zhì)量合格證。廠方應向買方提交產(chǎn)品的出廠檢驗報告。如買方有要求時,廠方應提供BOPLC的其它有關試驗數(shù)據(jù)。BOPLC產(chǎn)品檢驗分例行檢驗、抽樣檢驗和型式檢驗,檢驗項目應包括測試標準表7所列項目。除非在訂貨合同中另行規(guī)定,檢驗規(guī)則應按照本章規(guī)定。出廠檢驗檢驗項目是BOPLC產(chǎn)品交貨時應進行的各項試驗,至少包括例行檢驗、抽樣檢驗(抽樣比例按GB/T12706.1—2008表12執(zhí)行)。型式檢驗檢驗項目型式檢驗是對產(chǎn)品質(zhì)量進行全面考核,檢驗項目見表7。檢驗周期BOPLC產(chǎn)品在下列情況之一時,應進行型式檢驗: BOPLC產(chǎn)品定型鑒定時;正式生產(chǎn)后,如結構、材料、工藝有較大改變,可能影響產(chǎn)品性能時;正常生產(chǎn)時,應每三年進行一次;停產(chǎn)一年以上,恢復生產(chǎn)時;出廠檢驗(參照表7)結果與上次型式檢驗有較大差異時;主管質(zhì)量監(jiān)督機構提出進行型式檢驗要求時;大批量產(chǎn)品的買方要求在驗收中進行型式檢驗時。包裝BOPLC產(chǎn)品應裝在交貨盤上出廠,盤裝BOPLC每盤宜是一個制造長度,BOPLC交貨盤筒體直徑宜不小于BOPLC外徑的15倍。盤裝BOPLC的最外層與纜盤側(cè)板邊緣的距離不應小于60mm。BOPLC兩端應密閉和具有表示端別的顏色標志,A(內(nèi))端為紅色,B(外)端為綠色。BOPLC兩端應固定在盤子內(nèi),其A(內(nèi))端預留可移出光傳輸單元長度各不少于1.5m,以供測試、施工使用。BOPLC盤應按JB/T8137規(guī)定,并能滿足有關要求。BOPLC盤上應有標記: 制造廠名稱和產(chǎn)品商標;產(chǎn)品標記; 長度; 毛重,kg; 制造年、月; 表示纜盤正確旋轉(zhuǎn)方向的箭頭; 保證貯運安全的其它標記。安裝建議BOPLC安裝時的環(huán)境溫濕度具有聚氯乙烯絕緣或聚氯乙烯護套的BOPLC,安裝時的環(huán)境溫度不低于0℃,氣吹時保護管內(nèi)相對濕度宜符合YD/T1460.1-2006中7.2.1.1的相關要求。BOPLC安裝時的最小彎曲半徑。BOPLC安裝時的最小允許彎曲半徑應不小于300mm。安裝性能氣吹系統(tǒng)的安裝性能受光傳輸單元和保護管的物理特性(例如尺寸、重量、硬度等)、氣吹安裝設備、壓縮空氣的流速、周圍環(huán)境空氣的條件(溫度、濕度等)、路由現(xiàn)狀和路由長度等因素的影響。有關安裝性能的試驗方法和相應的合格判據(jù),在YD/T1460.1-2006的第7章中進行規(guī)定。光傳輸單元出廠時在使用波長上的光纖衰減應不超過本標準相關部分的規(guī)定。在氣吹安裝結束后,光傳輸單元的衰減增加值應不超過本表12的規(guī)定,或不超過用戶和制造商協(xié)商的值。氣吹安裝允許附加衰減用途氣吹型光單元允許光纖附加衰減B1.1類B1.3類B4類A1a類A1b類長途或核心網(wǎng)用微型光纜≤0.02≤0.15光纖單元≤0.05≤0.30短途(≤1km)、接入網(wǎng)或途城域網(wǎng)用微型光纜≤0.05≤0.30光纖單元≤0.10≤0.60(1)氣吹安裝附加衰減為氣吹安裝后相對于安裝前的光纖衰減差;(2)氣吹安裝允許附加衰減不包括光纖的接續(xù)衰減;(3)當距離不大于1km時,允許光纖附加衰減應按1km指標要求。使用性能光傳輸單元系列產(chǎn)品在整個設計壽命期內(nèi)的使用性能應在本標準的其他相關部分中規(guī)定,包括合適的機械和環(huán)境性能試驗方法和相應的合格判據(jù)。相應的試驗方法見YD/T1460.1-2006中的第7章。運輸和貯存BOPLC運輸和貯存時應注意:不得使纜盤處于平放方位,不得堆放;盤裝BOPLC應按纜盤標明的旋轉(zhuǎn)方向滾動,但不得作長距離滾動;不得遭受沖撞、擠壓和任何機械損傷;應避免露天存放,防止受潮和長時間暴曬;貯運溫度應控制在20℃~+60℃范圍內(nèi),如果超出這個溫度范圍,交付使用前應進行復檢。

(資料性附錄)

BOPLC結構示意圖圖A.1圖A.2圖A.3圖A.4

(資料性附錄)

BOPLC氣吹型光單元結構示意圖1光纖2松套管1光纖2松套管3FRP4固態(tài)阻水物5內(nèi)襯層6外護套7保護管圖B.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