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藏加彩掛釉紫砂茶葉罐_第1頁
家藏加彩掛釉紫砂茶葉罐_第2頁
家藏加彩掛釉紫砂茶葉罐_第3頁
家藏加彩掛釉紫砂茶葉罐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品文檔-下載后可編輯家藏加彩掛釉紫砂茶葉罐紫砂茶葉罐也屬于紫砂茶具之列。目前我們見到的最早的紫砂茶葉罐是明代正德以后的,由江蘇著名收藏家沙志明所藏。早期紫砂茶葉罐多數(shù)砂質顆粒粗大,工藝簡單粗糙,又因為無專門燒制紫砂器的龍窯,與缸甕之類大器物一同燒制,有的沾有缸甕釉的淚痕。以實用為主,不注重外表的裝飾,都是素面素心。到了清代康熙時紫砂業(yè)發(fā)展迅速,加之琺瑯彩傳入,出現(xiàn)了印花、刻花、泥繪和加彩掛釉的紫砂器,其中包括紫砂茶葉罐。從傳世的紫砂加彩掛釉實物看,以華鳳翔加彩掛釉漢方壺為最早。華鳳翔是康熙時人,因此加彩掛釉紫砂器應始于清康熙時。加彩掛釉紫砂器一出現(xiàn),便受到宮廷重視,大量加彩掛釉紫砂器成為貢品入宮供皇親國戚使用,這就進一步刺激了加彩掛釉紫砂器的發(fā)展。另一方面加彩掛釉紫砂器的出現(xiàn)和發(fā)展,又進一步推動了紫砂器外銷,形成良性循環(huán)。對加彩掛釉紫砂器的評價褒貶不一,有人認為加彩掛釉紫砂器,失去了紫砂素面素心的原有風格,加之加彩掛釉后紫砂器的透氣性不如以前,在清代風行一度后,很快走向枯萎。在紫砂發(fā)展過程中,加彩掛釉器始終不占主流位置,但作為紫砂大家族中一員,在紫砂發(fā)展歷史中應占有一席之地,今天看來同樣具有一定的研究和收藏價值。

筆者收藏紫砂器多年,其中除紫砂壺之外還藏有茶葉罐,包括加彩掛釉的紫砂茶葉罐,現(xiàn)介紹幾件如下:

一、紫泥小罐(圖1)罐高7厘米,腹徑9厘米,口徑5.3厘米,足徑7.2厘米,用紫泥中老料制成。罐的顏色如同紫檀木一樣,青中透紫、紫中泛青。罐頸高而挺,腹鼓而圓,圈足底,底無鈐印。古人喜用小壺品茗,馮可賓《茶箋》中說:“茶壺以小為貴,每一客,壺一把,任其自斟自飲,方為得趣,何也?壺小則香不渙散,味不耽閣。”與小壺配套應運而生的必然是這類茶葉小罐。

小罐小巧玲瓏,如掌中,造型傳統(tǒng)古拙,樸實大方,雖泥料砂料粗大,但表面光滑溫潤,包漿也很自然,無任何裝飾,是素面素心的典型器物。真正做到了如古人所說的“色不艷質不膩”,全靠本身自然美取勝。此罐為手工制作,打片、拼接、鑲口各處痕跡明顯,完全符合當時工藝水準和制罐法度,應是一件清代中晚期的紫砂作品。

二、加彩天圓地方罐(圖2)罐高15厘米,寬13厘米,口徑7.5厘米,用朱泥制成,胎呈紫紅色。此罐罐身由四個單片拼接在一起,然后接上下底最后鑲口而成。方器比圓器在制作上更難得多,在陶瓷界有“一方頂十圓”之說。此罐肩以上為圓形,肩以下為方形,寓意天圓地方。器物滿身施彩釉,四面開光,前后窗內繪山川、樹木、茅舍,如同一幅傳統(tǒng)中國風景畫。兩側窗內在淺地子上繪梅蘭竹菊四君子圖,這是歷代文人雅士非常喜愛的花卉圖案。罐下部繪紅色卷草紋,口頸處飾紅色竹葉紋,肩下有一周黃色如意紋,罐足為犴門形,底中心鈐一方印花印(圖2右)。此罐彩釉紋飾及印款,符合清晚期的作品特征。

三、加彩圓形罐(圖3)罐高13.5厘米,腹徑15厘米,口徑8.7厘米,足徑11.5厘米。用老紫泥制成,胎呈深栗色。此罐溜肩、鼓腹,腹下逐漸收斂,圓口、短頸。全身加彩掛釉,自上而下分十多層描繪。四面開光,前后窗內繪大朵紅花綠葉牡丹紋,牡丹代表富貴吉祥,是加彩掛釉紫砂器上常見紋飾。兩側窗內點綴和蘭花,口頸處繪紅色竹葉紋,罐肩下繪一周黃色如意紋,上下各有一圈紅色的卷草紋。圈足底,底中心鈐一花印。依上述彩繪紋飾和鈐印特點,判定此罐也應為清代作品。

四、加彩淺腹罐(圖4)罐高10厘米,腹徑14.5厘米,口徑8.8厘米,足徑10.5厘米,用紫泥制成,胎呈紫色。淺腹大口,罐身以深淺兩種藍釉描繪圖案,一面繪牡丹花卉紋飾,一面繪獅子滾繡球圖案。獅子在中國傳統(tǒng)民俗文化中被認為是瑞獸,代表祥瑞之意。肩部有一周淺藍色如意紋,罐身上下各裝飾一圈水波紋。肩上用白釉書寫“玉川”兩字,底鈐“陽羨器”篆書陽文方印(圖4右)。這種用點彩法在紫砂器上描繪紋飾圖案是道光以后才出現(xiàn)的繪畫方法,顯然這是一件清末時的作品。

五、加彩茶葉大罐(圖5)罐高33.5厘米,腹徑25.6厘米,口徑14厘米,足徑19厘米。用紫泥制成,胎呈栗紫色。罐全身施綠釉,深色的卷草紋布滿全身,中間點綴有皮球花紋,三面開光,圓形窗內繪山巒疊障,水山交融,遠處空中雁鷹高翔,湖旁亭閣依山而立,幾處被秋風染紅的楓樹點綴在崇山峻嶺中,儼然就是一幅晚秋風景畫面。罐的肩上繪一周黃色如意紋,上下各有一周紅色水波紋。樸素的紫砂罐披上一層彩色的外衣,改變了原有氣質,變得華麗高貴。此罐體形碩大、保存完好,不僅是一件實用器,也是一件藝術品,圈足底內鈐“龍城茶莊”四字,由此可見它是為茶葉商店而特制的。廣西柳州古稱龍城,是否為其所作,待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