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屆山東新高考語文高頻考點古代文化常識題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f9dfcc2074dd1a4a040fae9a680c5c0/4f9dfcc2074dd1a4a040fae9a680c5c01.gif)
![2021屆山東新高考語文高頻考點古代文化常識題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f9dfcc2074dd1a4a040fae9a680c5c0/4f9dfcc2074dd1a4a040fae9a680c5c02.gif)
![2021屆山東新高考語文高頻考點古代文化常識題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f9dfcc2074dd1a4a040fae9a680c5c0/4f9dfcc2074dd1a4a040fae9a680c5c03.gif)
![2021屆山東新高考語文高頻考點古代文化常識題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f9dfcc2074dd1a4a040fae9a680c5c0/4f9dfcc2074dd1a4a040fae9a680c5c04.gif)
![2021屆山東新高考語文高頻考點古代文化常識題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f9dfcc2074dd1a4a040fae9a680c5c0/4f9dfcc2074dd1a4a040fae9a680c5c0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屆山東新高考語文高頻考點古代文化常識題精編
古代文化常識,為高考新課標卷語文文言文閱讀的必考題之一,該題涉及面非常
廣,且無明確的出題范圍,是考生備考中的一大難題。
為了讓廣大考生學子更加從容應進行古代文化常識備考,學習哥特匯編這篇古代文化常
識題庫,一起看看吧。(注:選項后帶紅色字體解釋的選項為正確選項。)
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受禪,也叫禪讓制,是中國上古時期以來推舉首領的一種方式,即群體中個人
表決,以多數(shù)決定。
B.闕是宮門兩側的高臺,又可借指宮廷:"詣闕'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轉
載J2O工6年高考復習備考文化常識,題工。
C嗣位指繼承君位,我國封建王朝奉行長子繼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長的兒子繼
承。(“嫡長子”繼承制,而非“最年長的兒子繼承”。繼承地位的不一定是最年
長的兒子。)
2乞骸骨,自請退職的意思,即請求使骸骨歸葬故鄉(xiāng)。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牙門與牙旗一樣,源起都有古人借猛獸利牙的圖案彰顯榮耀和威武之意。
13.丁母喪是指遭逢母親喪事。舊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喪,謂之“丁憂
。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與“察茂才”"舉孝廉”一樣,是自上而下選拔官吏的
制度。("察茂才""舉孝廉”,是自下而上。)
P.鄉(xiāng)、閭在古代各指一種行政區(qū)域名,合在一起還可以泛指家鄉(xiāng)故里、父老鄉(xiāng)
親。
3.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每月的初一稱為"望日",“夏四月之望”是指初夏的四月一日。(在農(nóng)歷的每月
十五日稱為“望日”,每月的初一稱為‘‘朔"。"夏四月之望”是指夏歷(農(nóng)歷)的四
月十五日。)
6野史,是私家編撰的史書,“野史氏”在文中是作者自謂。
C.古代科舉殿試及第者稱為進士,武侯是丁丑年的進士。
廟社”指宗廟和社稷,古人在春季和秋季祭祀社神。
4.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賜姓:古代天子據(jù)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績而賜予姓氏。多指以國姓賜與
功臣,以示褒寵。
8.持節(jié):古代官名。漢末與魏晉南北朝時,掌地方軍政的官員往往有使持節(jié)、
持節(jié)、假節(jié)、假使節(jié)等稱號。使持節(jié)得誅殺中級以下官吏;持節(jié)得殺無官職的人;
假節(jié)得殺犯軍令者。
C.踐祚:特指皇帝登臨皇位,類似用語現(xiàn)象很多,例如:踐昨、踐極、踐統(tǒng)、踐
位、踐國、踐帝、踐政、踐襲、踐蒞、踐事等等。(踐政、踐蒞:當政在任之意。
踐事:供職、充役之意。踐襲:蹈襲,沿用之意。)
P.薨:古人對身故有多種方式的描述,古代稱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為薨。
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級妃嬪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貴族。
S.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明道”是宋仁宗趙禎年號。所謂“年號、是從漢朝初年開始使用的、封建王
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
B.“禮部"是古代“六部”之一,管理國家典章制度、祭祀、學校、科舉等,并負
責接待四方賓客等事務。
?!傲⑸簟笔枪糯环N民俗,即老百姓自發(fā)地為活人修建祠堂并加以奉祀。其
對象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員。(“自發(fā)地”、“其對象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員”的說法不
正確。有的朝代,也可能諂媚者或懾于其勢焰者所為:奉祀的對象也不一定是“深
得民心的官員”。)
D.“御史”是古代一種官名,其職責多有變化。自秦朝開始,御史專為監(jiān)察性質
的官職,一直延續(xù)到清朝。
6.下列對文中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一項的是()
A.“遷謫”謂官吏因罪降職并流放,其中“遷”指官員的調(diào)動,有升有降,但“左遷”
必是升職。(“左遷”必是降職。)
B.“母艱",就是“母憂”,指母親的喪事。
?!昂颖薄痹诠糯傅氖屈S河以北,這是一個古今異義詞,與現(xiàn)代漢語中的行政
區(qū)劃是不同的。
D.“自號”,舊時給自己取的號,大都是士大夫和文人墨客,因均屬通曉翰墨之
人,無不別出匠心,各有所愛所好。
7.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太學:古代設在京城的最高學府。
8.上林苑:古代帝王打獵的地方。
C.床:古代的坐具。
P.肅宗:皇帝的謚號,肅,恭敬、肅穆之意。(皇帝的廟號。)
8.下列對文中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遷”在古代稱調(diào)動官職,一般指升職,如:升遷。也指貶謫,放逐,如“遷謫”
指貶官遠地,“遷客”指流遷或被貶謫到外地的官。
8.原文“宣德二年"中的“宣德”是年號。習慣上,唐朝以前對歿世的皇帝一般簡
稱謚號,如漢武帝、隋煬帝,而不稱廟號;唐朝以后,由于謚號的文字加長,則
改稱廟號,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明清兩代才用年號來稱呼,文中的年號還
有“英宗"。("英宗”是廟號,不是年號。)
?!懊髂赀M都督僉事"中,"明年"指"第二年",而在現(xiàn)代漢語中,"明年"指"今
年的后一年”,古今意義不同?!斑M"在文中指“晉升”“提拔任用
P.文中“謚武勇”的“謚”是謚號。古代王侯將相、高級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
被追加的稱號叫謚號,一般根據(jù)他們的生平事跡與品德修養(yǎng),進行一種褒揚的評
價,也有表貶抑的評價。如稱陶淵明為靖節(jié)征士,歐陽修為歐陽文忠公,王安石
為王文公,范仲淹為范文正公。
q.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日中,表時間,中午12點,又名日正、中午,是一天的太陽正中時?!荆ú?/p>
是中午12點)中國古時把一天劃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相等於現(xiàn)在的兩小
時。日中是十二時之一,又名日正、中午等:(上午工工時正至下午1時正)。】
B.表是古代測日影的器具,漏是古代滴水計時的儀器。
U節(jié)是符節(jié),古代使者所持以作憑證,如蘇武“持節(jié)送匈奴使”。
D.左駿指古代駕車三馬中左邊的馬。后用四馬,亦指四馬中左邊的馬。
W.下列對文中加點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丁卯、己巳、戊申,為古時天干地支紀時的術語,可以用來紀日、紀月和紀
年,古人常將之與五行結合預測人的運命。
8.三公是中國古代朝廷中最尊顯的三個官職的合稱。周代已有此詞,具體說法
不一,一般認為是指司馬、司徒、司空。
C.薨是古人對帝后之死的描述,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稱薨。一般人死則稱之
為"卒。(“薨”是古人對諸侯之死的一種描述,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可稱薨。
帝后的死當稱為“崩。)
P.幸通常指封建帝王到達某地,也叫巡幸。召幸特指皇帝對嬪妃的召見。近幸
則多指帝王對臣下而言。
工工?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魏明帝太和年間始置進士科目。唐亦設此科,凡應試者謂之舉進士,中試者皆
稱進士。(科舉考試從隋朝開始,”魏明帝太和年間”錯誤,應為“隋煬帝大亞年
間”)
B.拜,按一定禮節(jié)授予(任命)官職,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以相如功大,拜為
上卿C緣坐,是以家族本位、罪人以族的觀念為基點,正犯本人和相關親屬連
帶受罰的原則。
2古代官員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還常用致事、休致等名稱,來指官員辭職
歸家。
工2.下列有關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天干和地支循環(huán)相配得60組,古代既可用來紀年,也可用來紀日。
8“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舉取士?!荆ü芾砦?/p>
職官員的任免、考選、升降、調(diào)動等事)兵部(負責軍事,入軍隊編制、武官選
授以及駐防、訓練、檢閱等政令)禮部(掌管典禮事務與學校、科舉等)】
。國子監(jiān)的掌管人員為祭酒、司業(yè),進國子監(jiān)讀書的統(tǒng)稱為監(jiān)生。
P.九品中正制是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實行的一種官吏選拔制度。
13.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向是()
A.陛,是宮殿。古代臣子不敢直達皇上,就告訴在陛下的人,請他們轉達,所
以用陛下代稱皇上。殿下,也是對皇上的尊稱。(陛,是宮殿的臺階。殿下,是
對太子的稱呼。)
B.項羽滅秦后將秦國本土關中地區(qū)分封給秦軍三位降將,封章邯為雍王,轄咸
陽以西及甘肅東部地區(qū);封司馬欣為塞王,轄咸陽以東:封董翳為翟王,轄陜北。
合稱“三秦"。咸陽成了三秦的分界點。
C.戰(zhàn)國、秦、漢時代,通稱靖山或華山以東為山東。山東,有時也泛指戰(zhàn)國時秦
國以外的六國領土。今天的山東省指的是太行山以東。
P.秦朝建都咸陽,漢朝建都長安,因這個地區(qū)位于函谷關以西,大散關以東,
武關以北,蕭關以南,處四關之中,故稱關中。
14.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五經(jīng)》指的是《詩》《書》《論語》《孟子》《春秋》五部儒家經(jīng)典著作。
(《五經(jīng)》:《詩經(jīng)》《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的合稱。)
氏年號是中國古代帝王用來紀年的名號,是皇帝當政的時代標志,如河清、天和
等。
C象笏是用象牙做的笏。笏是古代大臣上朝時用的手板,有事可以記在上面?zhèn)渫?/p>
D.致仕,古代將官員退休稱作"致仕",一般致仕的年齡為七十歲,有疾患則提前。
1S.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中“初舉明經(jīng)”的意思是起初通過明經(jīng)科考試。明經(jīng),漢朝出現(xiàn)的選舉官員
的科目,始于漢武帝時期,至宋神宗時期廢除。被推舉者須明習經(jīng)學,故以“明經(jīng)”
為名。
B.”甚得夷夏之心”中“夷夏”泛指少數(shù)民族和漢人?!跋摹笔枪糯鷿h民族的自稱;
在古代,以中原為中心,人們將處于東、西、南、北方的少數(shù)民族分別稱為東夷、
西戎、南蠻、北狄。
C.“弱冠便自誓不受親友贈遺“中“弱冠”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紀。古代男子二十
歲行冠禮,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體猶未壯,還比較年少,故
稱“弱”。冠,帽子,指代成年。
P."授遷補擢”是古代官職任免升降的術語,常見的還有
“拜”“轉”“徙”“升”等。"授”“拜”“轉”“補”是關于任職授官的,"擢”“升”是關于
提升職務的,"徙"“遷”是關于調(diào)動職務的。(“轉”是關于職務調(diào)動的,《張衡傳》
中有“再轉復為太史令)
工6.下列對對文中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若大王守簿端拱"一句中,“端拱”一詞有多個義項,在這句中,應為“閑適自
得,清靜無為”之意。
8.從文中的表述來看,唐朝所采用的官制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一套組織嚴密的中
央官制——三省六部制,它確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襲未改。
C.文中最后一段出現(xiàn)"解職”一詞,這與“致仕”詞義恰好相反。("解職"與“致仕”
詞義相近。)
D.文中多次出現(xiàn)與官職調(diào)動相關的一個詞“遷”,在古代還有“左遷”“右遷”的說
法,右遷為升官,左遷為降職。
17.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冠族指的是當?shù)刈钣袆萘Γ丝谧疃嗟暮篱T世族。(冠族指的是當?shù)仫@貴的
豪門世族,有一定的名望和影響。)
B.大夫是古代官職名稱,各朝代大夫的職能和級別多有不同。
。輜重是指行軍時由運輸部隊攜帶的軍械、糧草、被服等物資。
P.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國泰民安所祭祀的土谷之神,后也指國家。
18.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貞元,年號。年號是我國從漢朝初年開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
號,古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號。
B.明經(jīng),漢朝出現(xiàn)的選舉官員的科目,始于漢武帝時期,至宋神宗時期廢除。被
推舉者須明習經(jīng)學,故以“明經(jīng)”為名。
C.謚號是朝廷對死去的帝王、大臣、貴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平民按其
生平事跡進行評定后,給予或褒或貶或同情的稱號。(朝廷不會給平民封謚號。)
P.乞骸骨,乞求自己的尸骨能回到故鄉(xiāng)安葬,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請求退職,回
老家安度晚年。這是古代官員請求退休的萎婉說法。
工人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古代男子18歲時舉行加冠禮,叫作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體猶
未壯,還比較年少,故稱“弱冠”,2。歲才為成年。(古代男子2。歲成年,行
加冠禮,又稱“弱冠",而非18歲)
B.“進士及第八指科舉時代經(jīng)考試合格后錄取成為進士,科舉殿試時的一甲三名,
賜“進士及第”的稱號,即狀元、榜眼、探花。
C.郊祭猶郊祀。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禮儀中的主
要部分,祭對象分為三類:天神、地祇、人鬼。
P.古人對死的稱謂等級森嚴,“天子死日崩,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
祿,庶人日死”。侯蒙屬大夫,故死為“卒”。
20.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彈劾”是指君主時代擔任監(jiān)察職務的官員檢舉官吏的罪狀。
經(jīng)略”是指明清兩代有重要軍事任務時特設經(jīng)略,掌管一路或數(shù)路軍、政事務,
職位高于總督。
C“世蔭”是指在封建時代,子子孫孫因為先人或祖上有卓越的功勛而世襲官職。
D.“屯田”是指中國歷代封建王朝組織勞動者在官地上進行開墾耕作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
組織形式。有官屯與民屯之分,以官屯為主。(“屯田”有軍屯與民屯之分.以軍
屯為主。)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弘治,是中國明朝第九個皇帝明孝宗朱祜樟的年號。年號,是我國歷代封建
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始于漢武帝。
B.疏,又稱“奏議"或“奏疏”,是臣僚向帝王進言使用文書的統(tǒng)稱。疏的本意為“疏
通”,這里引申為分條說明的文字。
。父憂,為“丁父憂"的省寫?!岸n”,古代官員父母親去世后必須停職守制的
制度,丁憂期間,丁憂人不準為官。
P.謚,謚號,是古代君主、諸侯死去之后,根據(jù)他們的生平事跡與品德修養(yǎng),
給予的一個寓含善意評價或帶有批判性質的稱號。(是古代君主、諸侯、大臣、
后妃等人。)
2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謁廟,指古時帝后等外出或遇有大事,例須謁告于祖廟。廟指供奉祖先的房屋,
如太廟。
B.稽首,是古代漢族的一種跪拜禮,稽首與頓首、空首不同,一般說來,稽首是
臣拜君之拜,頓首是國君回禮臣下之拜,空首是地位相等者互拜之禮。(應為“頓
首是地位相等者互相之拜,空首是國君回禮臣下之拜)
C.太守,又稱郡守,中國古代的一種地方職官,一般是掌管地方郡一級行政區(qū)的
地方行政官。
D.檄,是古代寫在木簡上的官方文書,是官府用于曉諭、征召、聲討等的文書,
特指聲詞敵人或叛逆的文書。
23.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殿試,是科舉制度中最高一級的考試,在宮廷舉行,由皇帝親自主持,只考
策問一場。
8.中書舍人、給事中、吏部尚書是古代官職;"政和“、"建炎"和“紹興”是皇帝
年號。
C.補,指官員由候補而正式上任;出,指京官外任;除,指降職或免去官職。(“除”,
任命官職。)
P.行伍,我國古代兵制,五人為伍,五伍為行,后用“行伍”泛指軍隊。
24.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貞觀”是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的年號,年號是我國封建王朝帝王用來紀年的
一種名稱。
B.“陛下”原來指站在宮廷臺階下的侍者,后來成為與帝王面對面應對時對帝王
的敬稱。
C.“遷”是表示中國古代官吏調(diào)動、升貶的常用詞語。一般情況下,用“左遷”來
表示升官。(左遷是貶官。)
D.“乞骸骨”指古代官員自請退職,意為請求使骸骨歸葬故鄉(xiāng),類似的詞語還有“致
仕”。
25■.下列對文中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嘉祐二年進士第”中“第”指科舉考試及格的等次,“進士”是古代科舉制度中
通過最后一級考試者,意為可以進授爵位之人。
B.古代任命或調(diào)任官職的詞語很多,“拜中書舍人”指“授予中書舍人一職",“徙
明、亳、滄三州"指“調(diào)任明州、亳州、滄州知州”。
丁母艱”是指母親去世,回鄉(xiāng)守喪。守喪有一定的時間規(guī)定,這在古代是一種
孝順行為,表明當事人對已故之人的崇敬和不舍。
六經(jīng)”指六部儒家經(jīng)典著作,是指經(jīng)過孔子整理而傳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它們
是《論語》《詩經(jīng)》《尚書》《禮經(jīng)》《樂經(jīng)》《周易》。(《論語》不是"六
經(jīng)”。六經(jīng):《詩》《書》《禮》《易》《樂》《春秋》的合稱。這六部經(jīng)典著作
的全名依次為《詩經(jīng)》《書經(jīng)(即《尚書》)》《禮經(jīng)》《易經(jīng)(即《周易》)》《樂
經(jīng)》《春秋》。)
26.下列時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即位指開始做帝王或諸侯,可以指自己打下的江山,也可以是繼承位子。
13.刺史是古代官職名,其職權在不同的時期不完全相同,在這里僅是虛銜
C.端拱是宋太宗的一個年號,年號是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比如雍熙。
P.贈,這里是皇帝為已死的官員加封官爵,而受封的官員往往非正常死亡。("而
受封的官員往往非正常死亡”錯誤,過于絕對化。)
2Q.下列對文中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解褐”,謂脫去布衣,擔任官職。
B.“外姻”,由婚姻關系而結成的親戚。
C.“臨幸”,專有名詞,特指古代帝王親自到達某處。
D.“博士”,是對攻讀博士學位的研究生的稱呼。(博士:文中為“專掌經(jīng)學傳授
的學官”)
30.下列對文中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總角”指的是古時男子未成年時的發(fā)型,常用來指兒童時代。(“總角”指未成
年的人把頭發(fā)扎成髻,不分男女。常用來指少年時期)
8“部伍”指的是軍隊的編制單位,部曲行伍,也泛指軍隊。
C“嗣位”指的是繼承君主之位,“嗣”本義是傳位或傳業(yè)給嫡長子。
D.“伯”是古代爵位稱呼,舊時周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種。
31.下列對文中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卿”是對他人的敬稱,“陛下”是對皇上的敬稱;“愚”是對自己的謙稱,“臣”
也是謙稱。
8.“拜”指授予官職。古時表示官職變動的詞語有
"遷""謫“"轉“"徙""改“"移"“補"等,其中"遷”“謫"都指貶官。(“遷”指升遷,
左遷指貶官。)
C.古人對死的稱謂等級森嚴,“天子死曰崩,諸侯死日薨,大夫死日卒,士曰不
祿,庶人曰死”。朱然地位較高,故死為“卒
P.《三國志》和《史記》《漢書》《后漢書》并稱"前四史”,其中《史記》分
為"本紀""世家""列傳“"表”“書"五部分。
3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進士,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朝廷最后一級考試者,稱為進士。
8.大學士,又稱內(nèi)閣大學士、殿閣大學士等,為輔助皇帝的高級秘書官。
C.刑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是掌管刑法、獄訟等事務的官署。
P.釋褐,脫去平民衣服,喻始任官職。七品,古代官員分七品十八級。(“七
品十八級"錯,應為"九品十八級)
33.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百雉指的是城墻,在此指城墻的高度。雉指的是古代計算城墻面積的單位,長
三丈高一丈為一雉。
B.“繕甲兵”,繕有修補,保養(yǎng),抄寫之意。在此文是保養(yǎng)盔甲兵器的意思。(繕
在此處意為修補,修繕鎧甲兵器,準備作戰(zhàn)。)
。詩:文學體栽的一種,通過有節(jié)奏和韻律的語言反映生活,抒發(fā)情感,但在此
是《詩經(jīng)》的簡稱。
P.《左傳》為編年體史書,此文屬于一篇完整而優(yōu)美的記事散文。
36.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刺史:中國古代官職名?!按獭笔菣z核問事之意,即監(jiān)察之職,"史"為“御史”
之意。
8.大業(yè)、義寧:隋代年號。年號是我國從漢武帝繼位后開始使用,封建王朝用
來紀年的一種名號。
C.江表:長江以南地區(qū),從中原看,地處長江之外,故稱江表。
P.弒:封建時代稱子殺父、臣殺君、侄殺叔、甥殺舅等為“弒(弒:封建時
代稱子殺父、臣殺君為"弒)
37.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卜筮是古代民間占問吉兇的兩種方法,是古代巫術的一種表現(xiàn)。指用龜甲、筮
草等工具預測某些事項。
8”及沙門法秀謀逆事發(fā)“中“沙門”,泛指所有出家修行的宗教人士,對年長的當
尊稱懸壺、法師、師父。(“懸壺",即懸壺濟世,人們對醫(yī)生行醫(yī)的尊稱。)
C”贈衛(wèi)大將軍"中“贈”是古代朝廷為表彰大臣的功績,在大臣死后,追授給大臣
一個較高的官職或稱號。
D尸詔班樂府”中“樂府”是音樂行政機關,其任務是收集編纂各地民間音樂、整理
改編與創(chuàng)作音樂等。
38.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會試”,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的中央考試。是考取貢士的考試,會試就是
集中全國舉人會同考試之意。參加的人是舉人,在鄉(xiāng)試后第二年的春天(三月),
所以又叫"春闈"或“禮闈”。
0.“勤王”,多指君主的統(tǒng)治受到威脅而動搖時.,臣子起兵救援王朝。
C.“工部”,三省六部是西漢以來逐步形成的封建王朝最高政府機構。三?。褐?/p>
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六部: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
D.“敕",中國古代帝王或肱股之臣詔令文書的文種名稱之一。用于任官封爵和
告誡臣僚。(無“肱股之臣")
39.下列對文言文知識的有關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股指的是大腿及小腿上部;而肱是指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股肱之臣,輔佐
帝王的重臣,也喻為十分親近且辦事得力的人。(股指的就是大腿。)
13.四夷,即東夷、南蠻、北狄和西戎的合稱,對中國邊區(qū)文化較低各族的泛稱。
。自始皇起,古代君主自稱為朕,“朕"意思是天下皆朕、皇權獨尊。
P.《貞觀政要》是唐代史學家吳兢著的一部政論性史書。它是中國開明封建統(tǒng)
治的戰(zhàn)略和策略、理論和實踐的集大成。
40.下列對文中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兼“、"領”均表示兼任官職,"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職,“署”“權”則表
示暫代官職。
B.“表"即“奏表",是古代臣子呈給帝王的一種文書,常含表志陳情、訴說心曲
之意,如《出師表》《陳情表》。
?!耙暿隆敝腹倮舻铰氜k公,“下車"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指官吏因年老請求
退職,"致政"、“致仕"則指辭官。
P.《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史著作,同時它也是二十四史之首。
(二十四史之首為《史記》O)
4工.下面關于文言常識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刺史,原為朝廷所派督察地方之官,唐肅宗時期州郡長官為刺史。
6優(yōu)詔,由皇帝頒發(fā)的褒美嘉獎的詔書。
U至德,唐肅宗在位時的一個年號,一個皇帝在位期間只使用一個年號。(年號,
是我國歷代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先秦至漢初無年號,漢武帝繼位后始
有年號的出現(xiàn),始創(chuàng)年號元狩,并追建元狩以前年號為建元、元光、元朔。此后
形成制度。歷代帝王凡遇到“天降祥瑞”或內(nèi)證外憂,遇到大事、要事,都要更改
一下年號。一個皇帝所用年號少則一個,多則十幾個。如唐高宗有14個;明清
皇帝大多一人一個年號,故后世即以年號作為皇帝的稱呼,如永樂皇帝、乾隆皇
帝、康熙皇帝等。)
D.表:封建時代稱臣子給君主的奏章,用以陳說忠心和愿望。如《出師表》《陳
情表》等。
43.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古代的學校有“庠”“序”之稱。太學是中國古代的國立大學,太學之名始
于西周。
8.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進士是通過最初一級朝廷考試者,意為可進授爵位之
人。(通過最后一級中央政府朝廷考試者。)
C.陛下是對帝王的尊稱,可譯為"您陛下的"陛"原指帝王宮殿的臺階。
D.降級授予官職,貶謫官員,不限降低幾級,稱責授。其它降級授官的詞語還
有左遷、遷謫等。
44.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國子監(jiān),我國封建時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機關,在有的朝代兼為最高學府。
8.教授,學官名。始于宋代,為講解經(jīng)義、掌管課試的一種文職官員。
。禮部,中國古代官署,掌管國家的典章制度、祭祀、貢舉、戶籍等事項。(戶
籍應該是由戶部掌管。)
P.受禪,是中國古代推舉部落首領的一種方式。文中指新皇帝接受舊皇帝讓給
的帝位。
44.下列對文中劃線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即歲稔不足支數(shù)日”中“稔"意思是“莊稼成熟”。
B.“前撫王之誥、魏學曾相繼綏輯“中“綏輯”意思是安撫集聚。
?!袄鍍删⑸綎|、陜西勛戚莊田"中“厘”意思是治理處理。
D."致仕”中"致"意思是"獲得“,"致仕”意思是獲得官職。(“致仕”指官員辭職
回家)
4S.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中的“授”"遷”"起“"擢“"進”"改”“兼”均指升官。(改是改任,表調(diào)動;兼
是兼任,同時監(jiān)管)
&大理寺為掌管刑獄的官署,長官名為大理寺卿。北齊始設,后歷代相沿。明清
時與刑部、都察院為三法司,會同處理重大司法案件。
C.詔獄,指九卿、郡守一級高官有罪,需皇帝下詔書能系獄的案子。也指皇帝直
接掌管的監(jiān)獄。
奪哀"猶“奪服",也叫'‘奪情",指古代官員喪服未滿而被朝廷強令出仕。
46.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明經(jīng),漢朝出現(xiàn)之選舉官員的科目,始于漢武帝時期,至宋神宗時期廢除。
被推舉者須明習經(jīng)學,故以“明經(jīng)”為名。
行在,也稱行在所。第一-釋義指天子所在的地方。第二釋義專指天子巡行所
到之地。此處是第二種釋義。
C.社稷,土神和谷神的總稱。由于古時的君主為了祈求國事太平,五谷豐登,每
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社稷也就成了國家的象征,后來人們就用“社稷”
來代表國家。
P.視事,視察、巡視政事。舊時指官吏被皇帝派往某地巡視政事,考核官員。
(視事,舊時指官吏到職辦公。多指政事言。)
47.”!附力內(nèi)領瞬兌,程確斷-強()
A.故事:舊日的制度:例行的事.如“奉行故事”“虛應故事”.《六國論》中“茍以天下
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之下矣”中的“故事”即此意.(《六匡1論》中
的故事’是“舊事.先例”的意翼)
B.中官:中官在古代含義較多。最初是古官名,后來還可指宮內(nèi)、朝內(nèi)之言.本文
的”中菖指宦官,又和逢入,內(nèi)官,內(nèi)臣等.
C.“出為湖廣左參議”中的“出”指京官外調(diào).《琵琶行》中的“予出官二年,恬然目
安,一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怠”中的“出官’也是這個總助
D.巡撫是中國明清時地7渾政大員之一.又稱撫臺.巡視各地的軍政、民政大臣.
清代巡撫主管T軍政、民政.以'巡行天下,撫車按民1而8.
加點內(nèi)容白,祁5S&W5S()
A鄴中令,是皇帝的侍從護衛(wèi)官,主要拿管宮殿門戶等,屬于九卿之一.雖然級SU不
算彳隨,但是多為皇帝的親信之人擔《1.
B.禁中,即言禁.是指皇帝、后文『居住的it昉.因言中禁衛(wèi)森嚴,臣下不得任意出
入,0
C.關中,指奉嶺北礎胃河懈平JMf,因為西有大散關,東有函谷關,南有武關,
北有荒關,所以取四關之中之意。
D.戍漕,是指£塘運輸軍需物資.古代軍需物資或以水路運輸為主,水路不通處輔
以陸路運輸.(戌漕,電旨水路臺軍需物資.)
49.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貞觀”是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的年號,年號是我國封建王朝帝王用來紀年的
一種名稱。
8“陛下”原來指站在宮廷臺階下的侍者,后來成為與帝王面對面應對時對帝王
的敬稱。
?!斑w”是表示中國古代官吏調(diào)動、升貶的常用詞語。一般情況下,用'‘左遷”來
表示升官。(左遷是貶官)
D.“乞骸骨”指古代官員自請退職,意為請求使骸骨歸葬故鄉(xiāng),類似的詞語還有“致
仕”。
50.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古代男子工8歲時舉行加冠禮,叫作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體猶未
壯,還比較年少,故稱“弱冠",20歲才為成年。(古代男子2。歲成年,行加
冠禮,又稱“弱冠",而非18歲)
8.幸東都,舊時封建帝王到達某地稱"幸”;歷史上有多地被定為東都,隋唐時
指洛陽。
C.故事,是古今異義詞,意思是舊日的典章制度,先例。
D.封百戶,指皇帝賜予某人有百戶人家的封地,這百戶人家的租稅供其世祿。
S1.下列對文中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頭說劉溫叟“七歲能屬文,善楷隸",這里的“楷隸"指的是“漢字七體”
(漢字書寫形體演變的七種體式)中的“楷書”和“隸書”。
8.第二段說“一日晚歸由闕前闕”是皇宮門前兩邊供瞭望的樓,也常用來借
指"朝廷"。如張養(yǎng)浩的《山坡羊?潼關懷古》說“宮闕萬間都做了土L
C.文末說“炳、炸并進士及第”,科舉殿試錄取分為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
第”的稱號,第一名叫狀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P.《宋史》和司馬遷的《史記》、司馬光的《資治通鑒》等二十四部正史,被
清代乾隆皇帝欽定為"二十四史L(《資治通鑒》是編年體史書,而欽定的二十
四史都是以《史記》為范本的紀傳體史書,因此,《資治通鑒》不在二十四史之
列。至于《資治通鑒》算不算正史,說法不一?!稘h語大詞典》(電子版)【釋
義】正史:,指《史記》、《漢書》等以帝王本紀為綱的紀傳體史書。清乾隆年
間詔定二十四史為正史,工421年北洋軍閥政府又增《新元史》,合稱二十五史。
2.有以紀傳、編年二體并稱正史的。參見《明史.藝文志》。)
5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字,又稱“表字”,往往是名的解釋和補充,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名
定字。(字是成年時才取的,名不是。)
8.進士,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后一級中央政府朝廷考試者,稱為進士。
是古代科舉殿試及第者之稱,意為可以進授爵位之人。
C.比部,魏晉時設,為尚書列曹之一,尚書、門下、內(nèi)史三省是隋唐時的中樞權
力機構。
P.勤王,指君主制國家中君王有難,而臣下起兵救援,稱為“勤王”是因為夏商
周時只天子稱王,其他是公侯伯子男等諸侯。
53.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禮須持喪三年,其間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預吉慶之典,
任官者須離職。
6“故事”有多種含義,也指一種文學體裁,文中用以表示舊日的典章制度。
C.御史是我國古代的一種官職名稱,職責一直是掌管朝廷禮儀及檔案文件等事
宜。(自秦朝開始,御史專門作為監(jiān)察性質的官職,負責監(jiān)察朝廷、諸侯官吏一
直延續(xù)到清朝。)
P.歷史上新皇帝即位或在位期間改換年號,新年號開始的一年稱改元。
S4.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古代中國,名多由長輩起取,并往往通過取名體現(xiàn)對子女的期望;字是男子
2。歲舉行加冠禮時所取,女子受男尊女卑思想的影響,沒有取字的權利。(“女
子沒有取字的權利”錯。例如: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
8.沙門,是出家的佛教徒的總稱,也指佛門。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
思是“覺者”。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進步和覺悟。
經(jīng)史子集”是中國古籍按內(nèi)容區(qū)分的四大部類。經(jīng)指儒家經(jīng)典著作;史即正史;
一些大型的古籍叢書往往囊括四部,并用以命名,如《四庫全書》。
P.《春秋公羊》是《春秋三傳》之一,《春秋》是編年體史書,言簡義深,如無
注釋,很難理解。注釋《春秋》的書,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
SS.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奪情”是中國古代丁憂制度的延伸,中國古代規(guī)定政治人物一旦承祖父母、
親父母的喪事,”自聞喪日起,不計閏,守制二十七月,期滿起復”;但是為了應
對各種局勢,“奪情”可以合法地不守禮制居喪,可不必去職,以素服辦公,不參
加吉禮。守喪期間從軍作戰(zhàn)稱為“墨經(jīng)從戎”。
B.”甚得夷夏之心”中“夷夏”泛指少數(shù)民族和漢人?!跋摹笔枪糯鷿h民族的自稱;
在古代,以中原為中心,人們將處于東、西、南、北方的少數(shù)民族分別稱為東夷、
西戎、南蠻、北狄。
?!霸鼍勤虺?原指護城河,“隍"原指沒有水的護城壕。后來城隍成為漢
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
當,是漢族民間和儒家信奉的守護城池之神。(城隍是漢族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
城池之神。)
D.“尚書省”是官僚機構。南朝宋得名,前身為“尚書臺”。由漢代皇帝的秘書機
關尚書發(fā)展而來,是中央政府最高權力機構之一。
56.下列對文中加點字詞的解釋和相關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拜見君主則面北,因此“北面”有臣服于人之意。
布衣”指麻布衣服,代指老百姓,在古文中黎首、黔首、黎民、庶民、孤、孺
人都有百姓的意思。(孤是君主的自稱,《老子》:“貴必以賤為本,高必以下為
基,是以侯王自為孤,寡,不谷?!倍嫒耸菋D人的稱呼,《禮記》:“天子之妃
曰后,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婦人,庶人日妻。
傳”字在文中位于“乘”字后,應該為名詞,《說文》中提到:“傳,遽也,驛
遞曰傳?!币虼藗饔畜A傳車馬之義,古者以車駕馬,乘詣京師,謂之傳車。
P.古人有姓和氏之分,姓者,統(tǒng)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
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
S7.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薨是古代對身故的--種說法,用于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還用于皇帝的高等級
妃嬪和皇子公主等。
8.朕就是我的意思,早先沒有特殊的含義,無論王公貴族,還是市井小民,都
可以自稱朕。從秦始皇開始,成為皇帝專用的自稱。
C.幸既可指古代皇帝對人寵愛,也可以指帝王的親臨垂顧,無論是哪種意義,都
不能用在除帝王個體之外的任何人身上。(幸也可泛指皇族親臨。)
P.符是中國古代傳達命令、征調(diào)兵將以及用于各項事務的一種憑證,用金、銅、
竹、木等不同原料制成。用時雙方各執(zhí)一半,合之以驗真假。
58.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襲爵”指封建時代子孫承襲先代的爵位?!昂睢睘榉饨ㄖ贫任宓染粑坏牡诙?。
“建興/成帝”“咸康”在文中都是帝王年號。“年號”是指古代皇帝紀年的名號。
("成帝”是帝號,而不是帝王年號。中國封建政權最高統(tǒng)治者的稱號。包括謚號、
廟號、年號和尊號。廟號、謚號為最高統(tǒng)治者死后追加的稱號,是后人及后世對
亡帝的稱呼。自西漢至隋朝的皇帝多稱謚號。自唐朝至元朝的皇帝多稱廟號。年
號,為最高統(tǒng)治者為紀在位之年而立的名號。對明朝、清朝兩朝皇帝多以年號為
稱。尊號,為皇帝在位時期,由臣下給予的尊稱,亦作為帝號。尊號始于唐朝武
則天時期,尊號字數(shù)不一,常遇事而累加。稱呼時習慣于使用尊號之首的兩個字。
參見"謚號"、"廟號"、"年號”。)
C.“至尊”是對皇帝的敬稱,古代用來敬稱皇帝的還有"陛下“"萬歲""主上”“圣
上”等。
D."贈”又叫“追贈",指古代皇帝為已經(jīng)去世的官員及其親屬給予的加封。
S9.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河東,古地區(qū)名。黃河流經(jīng)山西、陜西兩省,白北而南的一段之東部,指今之
山西省。
8.卜筮,古時預測吉兇,用龜甲稱卜,用蓍草稱筮,合稱卜筮。古代也稱以占
卦為業(yè)的人。
C.五行,即儒家所說的“五?!保喝?、義、禮、智、信。又可指孝的五行,即莊、
忠、敬、篤、勇。(C項錯誤在于,對“五行”的理解不對。在本文的語境下,“五
行”指的是我國古代稱構成各種物質的五種元素,即水、火、木、金、土。)
P.黔黎,即黔首和黎民的合稱,指百姓。黔,黑色;黎,古通“麓”,亦指黑色。
也有“眾多”的意思。
60.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字",又稱“表字”;古人幼時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義上的聯(lián)系。“字”
是為了便于他人稱謂,對平輩或尊輩稱字出于禮貌和尊敬。
6“博士”,古為官名。秦漢時是掌管書籍文典、通曉史事的官職,后成為學術上
專通一經(jīng)或精通一藝、從事教授生徒的官職。
至正”屬于年號;年號是古代帝王死后,朝廷根據(jù)他們的生平行為給予的一種
稱號,用以褒貶善惡,如“崇禎”“康熙”皆是。(古代帝王死后,朝廷根據(jù)他們的
生平行為給予的一種稱號,叫謚號。年號,是中國古代新皇登基,為了區(qū)別上一
任皇帝,根據(jù)自己的思想,起一個新的年號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我國從漢朝初
年開始使用。)
乞骸骨”,古代官吏因年老請求退職,其意是年事已高,就上書皇帝請求退休,
好讓一把老骨頭能葬在故鄉(xiāng)。
6工.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巡按,巡按御史的簡稱.是監(jiān)察御史赴各地的巡視者,負責考核吏治、審理大
案等
B.鹽引,指古代官府在商人繳納鹽價和稅款后,發(fā)給商人用以支領和運銷食鹽的
憑證。
C.流民.是人類進入階級社會后普遍存農(nóng)的一種社會現(xiàn)象,指到處流浪、無所事
事的人。(流民指因自然災害或戰(zhàn)亂而流亡在外,生活沒有著落的人。)
D.贈,既指把東西無償?shù)厮徒o別人,也指古代皇帝對已死的官員及其親屬的加封。
6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侯死了叫“薨乙后世有封爵的大官死了也可以叫“薨。
B.漢代的國家中樞機構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組成,稱"三公其中御史大夫
總管行政。(丞相總管行政,御史大夫主管監(jiān)察和秘書工作。)
C“頓首”是古代的一種禮節(jié),即拜跪于地,引頭至地,頭頓地再舉起。
乞骸骨”就是官員自請退職,字面意思就是請求使骸骨歸葬故鄉(xiāng)。
63.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稷、契、周、召都是古代的有名的賢臣。其中稷,指后稷,周朝始祖,教民
耕種,被認為是我國農(nóng)耕業(yè)的始祖;周公則留下了“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佳話。
8.大學士為輔助皇帝的高級秘書官。學士最早是指那些在學讀書的貴族子弟,
后來逐漸變成官名和文人學者的泛稱。
C.致仕,舊指交還官職,即辭官。致仕制度,即官員的退休制度,是中國古代文
官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典籍中習見的“致事"“下車“"告歸”“乞骸骨”等,也都指
的是“還祿位于君(“下車”指官員剛到任)
P.兄弟為參、商,指的是兄弟不合睦。參星與商星,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沒,
彼出此沒,古人以此比喻彼此對立,不和睦。
64.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太學,古代設于京城的最高學府。博士,古代設置的國家最高學位。(“博士,古
代設置的國家最高學位”錯,博士,在文中是官名)
B.知貢舉,主試者稱為“知貢舉”,就是“特命主掌貢舉考試”的意思。
C經(jīng)筵,是指漢唐以來帝王為講經(jīng)論史而特沒的御前講席。
D.循吏,正史中記述的那些重農(nóng)宣教、奉公守法、愛民富民的地方官。
6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太學,是中國古代的國立學校。太學博士是學校里學位最高、學問最淵博的
人。(古代太學博士是學校的主持和講授者,不是一種學位。)
B.憂,又稱丁憂。古代官員的父母死去,官員必須停職居喪,期間不準為官。
。爵,是古代皇帝對貴戚功臣的封賜。中國古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P.拜,本是一種禮儀,后來引申為接受官職或封賜,受職者不拜表示不接受封
賜。
66.下列對原文加點字有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東宮,指封建時代太子所居住的宮殿閣。借指太子本人,太子就是封建時代
君主的兒子中被預定繼承君位的人。歷朝歷代都是以長子做太子.(清朝好兒代不
是)
8倡優(yōu),古代稱以音樂歌舞或雜技戲謔娛人的藝人,漢?司馬遷《報任安書》:
“仆之先,非有剖符丹書之功,文史星歷,近乎卜祝之間,固主上所戲弄,倡優(yōu)所
蓄,流俗之所輕也?!薄杜眯小分械呐门畬儆谶@類人。
C.放鄭,《論語?衛(wèi)靈公》:“樂則《韶》《舞》,放鄭聲,遠佞人,鄭聲淫,佞
人殆"。后以“放鄭”謂棄絕淫靡之音。
P.典籍,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零二五版私人民間借貸金錢合同抵押品管理細則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企業(yè)團建活動策劃與戶外拓展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節(jié)能減排項目管理合同3篇
- 娛樂行業(yè)技術崗位總結
- 二零二五年度魚塘承包及漁村旅游開發(fā)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跨境貿(mào)易外債合同范本:風險控制與合規(guī)操作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穿戴設備研發(fā)個人聘用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機場擺渡車司機雇傭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店鋪商鋪租賃合同糾紛預防與處理協(xié)議3篇
- 二零二五版學校綠色校園垃圾清運與處理合同3篇
- ZK24600型平旋盤使用說明書(環(huán)球)
- 少兒口才培訓主持課件
- 城市基礎設施維修計劃
- 2024山西廣播電視臺招聘專業(yè)技術崗位編制人員20人歷年高頻500題難、易錯點模擬試題附帶答案詳解
- 新材料行業(yè)系列深度報告一:新材料行業(yè)研究框架
- 人教版小學英語各冊單詞表(帶英標)
- 廣東省潮州市潮安區(qū)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數(shù)學試題
- 骨髓穿刺課件
- 2024中國保險發(fā)展報告-中南大風險管理研究中心.燕道數(shù)科
- 元素的用途完整版本
- 七十歲換領證駕考三力測試答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