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粵版物理八年級上冊章節(jié)單元達標測試卷附答案(全冊)_第1頁
滬粵版物理八年級上冊章節(jié)單元達標測試卷附答案(全冊)_第2頁
滬粵版物理八年級上冊章節(jié)單元達標測試卷附答案(全冊)_第3頁
滬粵版物理八年級上冊章節(jié)單元達標測試卷附答案(全冊)_第4頁
滬粵版物理八年級上冊章節(jié)單元達標測試卷附答案(全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滬粵版物理八年級上冊第一章達標測試卷一、填空題(1-7題每空1分,8-10題每空2分,共32分)1.如圖所示,小明在鉛筆上整齊地緊密排繞若干匝銅絲以測量銅絲直徑。圖中測量的銅絲匝數為________匝,銅絲線圈的長度為________mm,則該銅絲的直徑為________(結果取整數)μm。2.(1)如圖甲所示,該刻度尺的分度值為________,測得木塊的長度是____cm;(2)如圖乙所示,圓環(huán)的直徑為________cm;(3)如圖丙所示,秒表的讀數為________s。3.在下面的空格中填上合適的單位。(1)課桌的高度為78______;(2)運動會上小強的百米賽跑成績?yōu)?5.2______。4.某同學發(fā)現濕衣服在夏天更容易晾干,于是提出“衣服晾干的快慢與什么因素有關呢?”。針對“衣服晾干的快慢與什么因素有關呢?”,它屬于科學探究中的____________(填科學探究的步驟)。5.某同學用量程為0~10mL的量筒量取某液體,讀數時視線偏高,如圖所示,該同學所得讀數是________,正確讀數是________。(第5題)(第6題)6.某同學用刻度尺測物體長度時的情形如圖所示。請指出他此時的操作錯誤:(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現有以下幾種刻度尺:(1)總長0.6m的毫米刻度尺;(2)總長1.5m的厘米刻度軟尺;(3)總長20cm的毫米刻度直尺;(4)總長30m的厘米刻度卷尺。配窗戶上的玻璃時,應選用第________種尺子;進行跳遠比賽測量成績時,應選用第________種尺子;縫紉工裁剪衣服時,應選用第________種尺子。8.如圖,同樣的2只酒杯里分別裝滿水、酒,然后放回形針。小明思考:裝水的酒杯可能會多一些。于是,他就實際操作了一下,發(fā)現裝水的是52個,裝酒的是45個。此處小明進行了科學探究的猜想與假設、_______________,還可以完成的要素是________。(第8題)(第10題)9.某同學用鋼卷尺測得自己的身高為1.724m,那么此鋼卷尺的分度值是_____,數據中的準確值是__________,如果改用cm作單位,該同學的身高應記為________cm。10.如圖所示,小明猜想:單擺的周期(擺一個來回所用的時間)跟擺角、繩長以及球的質量都有關,要探究單擺的周期跟擺角是否有關?(1)他至少應該做________次實驗來驗證。(2)如果實驗結果是每次時間都相等,那么他的實驗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選擇題(每題3分,共30分)11.下面有趣的物理現象中,屬于熱現象的是()A.用火將食物煮熟 B.雷雨過后,天空出現彩虹C.蝙蝠在黑夜中能飛行自如 D.汽車在馬路上奔馳12.小李在地鐵候車,拍下人在玻璃板中的像,如圖所示,據此,小李提出:“人在平面鏡中成像的大小和什么有關?”。他這一提法屬于()A.猜想 B.評估C.提出問題 D.論證13.如圖所示是四種用厚刻度尺測量長方體長度的方法,其中正確的是()14.日常生活中,下列估測接近實際的是()A.一張紙的厚度大約為90nmB.一支鋼筆的長度大約為14dmC.正常人的脈搏跳動70次所需時間大約為1minD.初中學生步行1km的路程經歷的時間大約為50s15.下列測量長度的方法,不正確的是()A.測一張紙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先測出幾十張紙的厚度,然后再除以紙的總張數,即得出一張紙的厚度B.測細金屬絲的直徑,可以把金屬線無間隙地密繞在一根鉛筆上若干圈,測出密繞部分的長度L和圈數N,則直徑D=eq\f(L,N)C.測自行車通過的路程,可先記下車輪轉過的圈數N,再乘以車輪的周長LD.只使用一個刻度尺不用其他工具就可以準確測出乒乓球的直徑16.要畫百米跑道,在下列如何選用工具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選用分度值是1mm,量程是0~30cm的鋼尺B.選用分度值是1mm,量程是0~1m的木尺C.選用分度值是1cm,量程是0~50m的皮卷尺D.上述工具都不行,一定要選用量程超過100m的刻度尺17.乒乓球的直徑加大后,國際乒聯(lián)又改變了制作乒乓球的材料,目的是提高乒乓球比賽的觀賞性,小柯認為乒乓球材料的改變,是為了減弱乒乓球的彈性,他用材料不同,其他條件相同的乒乓球設計了以下驗證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A.用不同的力將乒乓球拋向地面,比較落地后反彈的高度B.把乒乓球沿不同方向拋向地面,比較落地后反彈的高度C.把乒乓球從不同高度由靜止釋放,比較落地后反彈的高度D.把乒乓球從同一高度由靜止釋放,比較落地后反彈的高度18.測定體積約為25mL的酒精的體積,應選用的最合適的量筒是()A.量程0~20mL,最小刻度為2mLB.量程0~50mL,最小刻度為1mLC.量程0~100mL,最小刻度為5mLD.量程0~75mL,最小刻度為2mL19.在長度測量中,測量精確程度的主要決定因素是()A.實驗的需要 B.測量工具的分度值C.測量人 D.測量工具的量程20.甲乙兩個量筒的分度值分別是1cm3和2cm3,用它們來測量等質量煤油的體積,如圖所示。某同學的讀數分別是13.8cm3和13.9cm3。則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甲量筒的分度值是1cm3B.兩次讀數不同是因為煤油的體積不同C.兩量筒的分度值不同,不影響誤差大小D.乙量筒的分度值小,因此精確度更高三、實驗探究題(每空2分,共28分)21.以下是小強測一枚紀念幣的直徑的實驗步驟,請你將下列步驟補充完整。(1)用__________(填“細棉線”或“橡皮筋”)繞紀念幣一周;(2)在起點和終點處用筆做記號;(3)用刻度尺測出兩記號間的距離L=13.50cm;(4)計算可得紀念幣的直徑為d=__________mm(保留一位小數);(5)為了使測量結果更準確,你建議小強應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如圖所示是在一條細繩一端系一個小鐵塊做成的擺,小明用電子表測出了這個擺的周期(擺動一個來回所用的時間)后,想探究擺的周期與什么因素有關。他猜想可能與小鐵塊的質量有關,還可能與細繩的長短有關。于是他通過改變小鐵塊的質量和細繩的長度測出擺動30個周期所用的時間,得出了表中的實驗數據:測量值次數鐵塊質量/g細繩長度/cm30個周期/s周期/s1105042.01.42108054.01.83205042.01.44208054.21.8(1)為了測出擺的周期,小明采用先測出30個周期所用的時間,再算出一個周期的方法,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第1、2次實驗中,小明用“保持質量不變,改變細繩長度”的方法來探究擺的周期與細繩長度的關系,這種方法在物理學中稱為______________法。(3)通過比較第1、2次實驗的兩組數據,得出的實驗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通過比較第__________次實驗的兩組數據,得出的實驗結論:細繩長度相同時,擺的周期與小鐵塊的質量無關。(5)通過實驗分析,小明得出的實驗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一天飯后,明明幫媽媽收拾桌上的碗筷時不小心將一杯水碰倒,他忙拿干抹布去擦,卻很難將水擦干。媽媽見狀拿了另外一塊抹布擦,很快就將桌上的水擦干了。他感覺有些奇怪,忙問媽媽是怎么回事?媽媽告訴他,我拿的抹布是棉布做的,你手里的抹布是滌綸的。他不禁想到了一個問題并進行了如下的探究。(1)提出的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猜想與假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所需的材料:三個形狀大小相同的燒杯,質量相同的棉布、麻布和滌綸布各一塊,足夠的水。(4)主要步驟:將三個燒杯中倒入________的水,分別將三塊布放入各個燒杯中讓水浸透,然后將三塊布分別取出,從方便和準確的角度看,應觀察和比較________________。將現象記入下表。布料種類滌綸麻棉燒杯中所剩水量最多較少最少布塊所含水量最少較多最多(5)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炎熱的夏天,如果人體皮膚被汗浸漬。會讓人覺得很不舒服。因此,從吸水多少這個角度說,應盡量采用________的布料來做夏裝。四、應用與創(chuàng)新題(10分)24.利用實驗室的標準量筒和足量的水,其他輔助器材任選,能否將家里的罐頭瓶(或試管,如圖所示)自制成一個量筒以備家用?寫出制作量筒的簡要計劃。

答案一、1.25;19.0;760點撥:圖中測量的銅絲匝數為25匝,刻度;銅絲的直徑為d=eq\f(L,n)=eq\f(19.0mm,25)=0.76mm=760μm。2.(1)1mm;3.80(2)1.30(3)337.53.(1)cm(2)s4.提出問題5.5.2mL;5.0mL6.(1)刻度尺的零刻度線沒有與被測物體的一端對齊(2)刻度尺沒有放正(3)讀數時視線沒有與刻度尺的尺面垂直7.(1);(4);(2)8.實驗和收集證據;評估點撥:小明猜想:裝水的酒杯可能會多一些,他就實際操作了一下,發(fā)現裝水的是52個,裝酒的是45個,小明進行了猜想、實驗和收集證據;最后他可以對本次實驗的科學性進行評估。9.1cm;1.72m;172.410.(1)3(2)在繩長、球的質量都相同的條件下,單擺的周期(擺一個來回所用的時間)跟擺角無關點撥:(1)為得出普遍性的結論,要多次測量,他至少應該做3次實驗來驗證;(2)如果實驗結果是每次時間都相等,得出的結論:在繩長、球的質量都相同的條件下,單擺的周期(擺一個來回所用的時間)跟擺角無關。二、11.A12.C13.B點撥:A項錯在刻度尺的零刻度線沒有對準被測物體的一端;C項錯在刻度線沒有緊靠被測物體;D項錯在視線沒有正對刻度線。故選B。14.C15.D點撥:測一張紙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先測出幾十張紙的厚度,然后再除以紙的總張數,即得出一張紙的厚度,這是采用化小為大的方法,故A正確;測細金屬絲的直徑,可以把金屬線無間隙地密繞在一根鉛筆上若干圈,測出密繞部分的長度L和圈數N,則直徑D=eq\f(L,N),這是采用化小為大的方法,故B正確;測自行車通過的路程,可先記下車輪轉過的圈數N,再乘車輪的周長L,這是采用化整為零的方法,故C正確;準確測出乒乓球的直徑需要兩把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或用一只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來進行測量,故D錯誤。故選D。16.C17.D點撥:用不同的力把材料不同的乒乓球拋向地面,不能控制球的初速度相同,無法根據反彈后落地高度比較彈性大小,故A錯誤;沿不同方向把材料不同的乒乓球拋向地面,沒有控制球的拋出速度相等,不能根據落地后反彈的高度判斷彈性大小,故B錯誤;把材料不同的乒乓球在不同高度由靜止釋放,沒有控制高度相等,故C錯誤;把材料不同的乒乓球在同一高度由靜止釋放,控制了球的初始高度相同,比較落地后反彈的高度,可以判斷球的彈性大小,故D正確。18.B19.B20.D點撥:由圖可知,甲量筒的最小格表示的是2cm3,故A錯誤;兩次讀數不同是因為量筒的分度值不同,故B錯誤;兩量筒的分度值不同,分度值越小,誤差越小,故C錯誤;由圖可知,乙量筒的一個最小格為1cm3,分度值越小,誤差越小,精確度更高,故D正確。三、21.(1)細棉線(4)43.0(5)多測量幾次取平均值22.(1)減小誤差,提高測量的準確程度(2)控制變量(3)在擺的質量一定時,擺長越長,周期越大(4)1、3或2、4(5)擺的周期與小鐵塊的質量無關,與擺長有關23.(1)抹布的吸水能力與什么有關(2)抹布的吸水能力可能與布料的種類有關(4)等量;燒杯中所剩水量(5)棉的吸水能力最好,滌綸的吸水能力最差(6)棉類四、24.解:自制量筒如圖所示。制作過程如下:(1)在玻璃罐頭瓶(或透明塑料瓶)的外壁貼一張紙條。(2)用一個標準量筒量好100cm3的水,倒入瓶內,在紙條上畫出液面的位置。(3)再用量筒向瓶內倒入400cm3水,畫出500cm3的標度線。(4)將100cm3與500cm3兩條標度線之間的距離等分成4份,依次畫出200cm3、300cm3、400cm3標度線。并將相鄰的兩條標度線之間的距離二等分,依次劃出50cm3、150cm3…450cm3的標度線,如圖所示。(試管制作量筒過程與此類似)第二章達標測試卷一、填空題(每空2分,共32分)1.為了減少環(huán)境污染,提升城市文明水平。自2018年1月1日起,合肥市區(qū)正式實行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燃放爆竹產生的噪音主要是由其爆炸時引起周圍空氣的________產生的。2.依次敲擊裝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這種做法用來改變聲音的________(填聲音的三要素)。3.小華奶奶最近的聽覺下降了很多,小華與她交談時,必須提高嗓門,這是為了增加聲音的________。4.“中國好聲音”比賽現場,吉他手彈奏電吉他時不斷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長度,這樣做的目的是改變聲音的________;琴聲是通過________傳播到現場觀眾耳中的。5.音樂課上,優(yōu)美的鋼琴聲來自____________,彈奏出1、2、3…時的________是不同的。6.節(jié)日期間的煙花、爆竹響聲不絕于耳,帶來了喜慶的同時也頗為擾民,甚至有些爆竹聲會使我們感到“震耳欲聾”。今年春節(jié),焦作政府出臺了城鎮(zhèn)區(qū)域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決定,讓市民過一個安寧祥和的春節(jié)。這里的“震耳欲聾”是指聲音的________很大;這是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來減弱噪聲的。7.聽到手機發(fā)出的聲音時,能判斷出與我們通話的人是誰,是因為不同的人的聲音具有不同的________(填“音調”“響度”或“音色”)。把手機設置為響鈴狀態(tài),放進真空罩中,用另一手機撥打罩內的手機號碼,罩內手機信號燈閃爍,但我們聽不到手機的鈴聲,可見聲音________(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傳播。8.每逢中、高考考試期間,有關部門都會要求考點附近的工地停止施工,以免施工產生的噪聲影響考生答題,這項措施是從__________防止噪聲的。9.如圖是工人師傅用一把螺絲刀探聽機器內部運轉是否正常的做法,該現象說明________可以傳聲;通過聽到的聲音可以判斷機器內部運轉是否正常,這是利用了聲音可以傳遞________(填“能量”或“信息”)。10.我們坐在音響前聽音樂,從歌曲的聲音就能知道歌手的名字,是因為每個歌星發(fā)出聲音的________不同;大地震中的有些幸存者,在廢墟中通過敲打鐵管而獲得營救,他們是利用鐵管________________的特點。二、選擇題(每題3分,共33分)11.下列關于聲音的說法正確的是()A.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B.聲音的音調越高,響度就越大C.聲音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最大D.用聲吶探測魚群說明聲音能傳遞能量12.小華在鋼水管的一頭敲一下,小珍在另一頭卻聽到三下聲音,這三下聲音依次是由下述哪些物質傳播的?()A.鋼、空氣、水 B.鋼、水、空氣C.水、空氣、鋼 D.空氣、水、鋼13.有一種保存珍貴物品的“銀行”,人們把珍貴物品保存后,把自己的“手印”“眼印”“聲印”記在一種機器里。然后用這些唯有自己擁有的特性才能取出儲存的物品,防止被盜。這里說的“聲印”主要是人的()A.音調 B.響度C.音色 D.音調、音色、響度14.下列與聲現象有關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B.“聞其聲,知其人”是根據聲音的音調來判斷的C.“禁止鳴笛”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D.“隔墻有耳”說明固體能傳聲15.“輕聲關門”是一種文明行為,這里的“輕聲”指的是聲音的()A.響度 B.音色 C.音調 D.頻率16.2018年春晚泰安分會場給人們帶來了一場視聽盛宴,那一聲聲“國泰民安”的吶喊,伴隨著泰山極頂的鐘聲響徹全球。以下說法錯誤的是()A.人們能夠辨別每位歌手的聲音,是因為歌手們的音調不同B.用力敲鼓增大鼓面振幅,從而使鼓聲很響亮C.人們的吶喊聲是聲帶振動產生的D.現場的觀眾能夠聽到吶喊聲和鼓聲,是通過空氣傳入人耳的17.如圖所示,在南海、釣魚島等海域執(zhí)行任務的“海巡01”配備有強聲設備,可遙控定向遠距離發(fā)射高達150分貝的警示音、語音等聲波。根據以上信息,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聲波具有能量B.強聲設備發(fā)出的聲波是超聲波C.聲波能傳遞信息D.聲波定向發(fā)射器的喇叭狀外觀可以減少聲音分散,增大響度18.甲同學將耳朵貼在一根20m長的鐵管的一端,乙同學在另一端用力敲一下鐵管,甲同學能聽到﹙空氣中的聲速為340m/s,鐵中的聲速為5200m/s,人耳能區(qū)分兩次聲音的時間間隔為0.1s﹚()A.1次敲擊聲 B.2次敲擊聲C.3次敲擊聲 D.4次敲擊聲19.老師講課時,窗外傳來工地的噪聲。以下減弱噪聲的措施中合理的是()A.老師使用擴音器進行授課 B.全班同學塞上耳塞C.教室安裝噪聲監(jiān)測儀 D.關上教室的門窗20.下列有關聲學的說法正確的是()A.向水壺中灌水時,我們可以根據聲音的響度來判斷水是否快灌滿B.公園里,游客能聽見鳥的鳴叫聲,說明聲音可以在空氣中傳播C.鬧市中,人們關緊門窗,可以在聲源處減弱噪聲D.用超聲波焊接金屬是利用了超聲波可以傳遞信息21.如圖,主要描述聲音能夠傳遞能量的是()三、實驗探究題(每空2分,共20分)22.探究影響音調高低的因素:步驟采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撥動鋼尺,聽它發(fā)出的聲音,同時注意觀察鋼尺振動的________;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再次撥動,使鋼尺兩次振動的幅度大致相同,注意聽________的高低結論物體振動得越快,音調越高方法保持兩次振幅相同用了__________法問題討論上面實驗中保持鋼尺伸出桌面長度一定,將伸出桌面的一端分別下壓0.5cm、1cm、1.5cm,可探究聲音的________與振幅的關系23.在學習吉他演奏的過程中,小明發(fā)現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高低是受各種因素影響的,他決定對此進行研究,經過和同學們討論,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橫截面積有關;猜想二: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長短有關;猜想三:琴弦發(fā)出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材料有關。為了驗證上述猜想是否正確,他們找來下表中的幾種規(guī)格的琴弦進行實驗:編號材料長度(cm)橫截面積(mm2)A銅600.76B銅601.02C銅800.76D鋼80(1)為了驗證猜想一,應選用編號為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進行實驗。(2)選用編號為A、C的兩根琴弦進行實驗,是為了驗證猜想________。(3)若小明還想驗證猜想三,則他可以選擇編號為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進行實驗,此時表中所缺的數據應該填________。四、計算與簡答題(每題5分,共15分)24.小明和小剛欲測一段鐵路長,但沒有合適的刻度尺,他們查表知道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在鋼鐵中的傳播速度為5200m/s,于是兩人各站在欲測鐵路的一端。小明用錘子敲擊一下鐵軌,小剛在另一端聽到兩次聲響的時間間隔為2s,這段鐵路有多長?25.在研究聲音是否能夠在水中傳播的實驗中,小林將一個正在發(fā)聲的物體A放入水槽的水中,如圖所示,物體A下沉到容器底部,這時小林能夠聽到物體A發(fā)出的聲音。于是他得到結論:水能夠傳聲。同學小麗認為通過小林的實驗不能得到上述結論。請你根據觀察與分析,指出小林的實驗中存在的關鍵問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應如何改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當你咀嚼脆黃瓜時,你能清楚地聽到自己牙齒的咀嚼聲,若你用手把耳朵捂起來,聽到的聲音會變得更響,為什么用手捂住耳朵后聽到的聲音會更響?答案一、1.振動點撥:燃放爆竹產生的噪音主要是由其爆炸時引起周圍空氣的振動而產生的。2.音調點撥:依次敲擊裝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瓶子振動的快慢不一樣,聲音的音調不同。3.響度4.音調;空氣點撥:吉他手彈奏電吉他時,用手指撥動琴弦使琴弦振動而發(fā)聲;不斷地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長度,從而改變了琴弦振動的快慢,也就改變了聲音的音調;優(yōu)美的琴聲是通過空氣傳到現場觀眾耳中的。5.琴弦的振動;音調點撥:音樂課上,優(yōu)美的鋼琴聲來自琴弦的振動,彈奏出1、2、3…時,琴弦振動的頻率不同,即音調不同。6.響度;禁止聲音產生點撥:“震耳欲聾”是指聲音的響度大;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是禁止聲音的產生,屬于在聲源處減弱噪聲。7.音色;不能8.聲源處9.固體;信息10.音色;傳聲效果好點撥:聲音的三個特性是音調、響度、音色。音色是聲音的特色,取決于發(fā)聲體的材料和結構,不同發(fā)聲體的音色不同,因此我們很容易根據音色分辨出是哪個歌星在唱歌;大地震中的有些幸存者,在廢墟中通過敲打鐵管而獲得營救,他們是利用鐵管傳聲效果好的特性。二、11.A12.B點撥:在一根較長的裝滿水的鋼管一端敲擊一下,在鋼管的另一端可以聽到3次聲音,第一次是通過鋼管傳來的,第二次是通過水傳來的,第三次是通過空氣傳來的。13.C14.B點撥: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發(fā)聲的物體一定在振動,故A正確;“聞其聲,知其人”是根據聲音的音色來判斷的,不是根據聲音的音調來判斷的,故B錯誤;“禁止鳴笛”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故C正確;“隔墻有耳”,說明聲音可以通過固體進行傳播,故D正確。15.A16.A點撥:音色反映了聲音的品質和特色不同,發(fā)聲體的材料、結構不同,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也就不同,不同的歌手由于聲帶的寬度和厚度不同,發(fā)出的聲音的音色也是不同,故A錯誤;聲音的響度與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用力敲鼓增大鼓面振幅,從而使鼓聲很響亮,故B正確;人們的吶喊聲是由于聲帶振動產生的,故C正確;現場的觀眾能夠聽到吶喊聲和鼓聲,是通過空氣傳入人耳的,故D正確。17.B18.A點撥:由于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在固體中傳播最快,而在氣體中傳播最慢。當乙同學在一端用力敲一下鐵管,甲同學將耳朵貼在一根長鐵管的另一端時,聲音會傳播兩次,即一次是通過鐵管這一固體傳播過來的,另一次是通過鐵管周圍的空氣傳播過來的。由于鐵管長20m,故其通過鐵管傳播的時間是t1=eq\f(s,v1)=eq\f(20m,5200m/s)≈0.00385s;同理聲音通過空氣傳播的時間是t2=eq\f(s,v2)=eq\f(20m,340m/s)≈0.0588s,分析上述數據,可知聲音通過空氣和鐵管的傳播時間之差小于0.1s,此時人耳朵是不能區(qū)分開這兩次聲音的,故只能聽到一次聲音。19.D點撥:老師使用擴音器進行授課,老師聲音太大也不容易蓋過噪聲,故A不符合題意;用耳塞塞住耳朵,是在人耳處減弱噪聲,但同時也聽不到老師講課的聲音了,故B不符合題意;教室安裝噪聲監(jiān)測儀,只能監(jiān)測聲音的大小,不能減弱噪聲,故C不符合題意;關緊門窗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D符合題意。故選D。20.B21.B點撥:探測海深、回聲定位、超聲波探查都是利用聲波傳遞信息;敲瓶底時火焰搖動是利用聲波來傳遞能量。三、22.快慢;音調;控制變量;響度23.(1)A;B(2)二(3)C;D;0.76四、24.解:設鐵路的長度是s,由v=eq\f(s,t)變形得,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時間是t1=eq\f(s,v空氣)=eq\f(s,340m/s)①,聲音在鐵軌中的傳播時間是t2=eq\f(s,v鋼鐵)=eq\f(s,5200m/s)②,聲音在空氣中傳播需要的時間比聲音在鐵軌中傳播需要的時間長2s,所以t1-t2=2s③,把①②代入③,解得:s≈727.6m。25.小林所聽到的聲音不能排除是固體傳聲;使用能浸沒在水中且不沉底的發(fā)聲體點撥:小林將一個正在發(fā)聲的物體A放入水槽的水中,如題圖所示,物體A下沉到容器底部,小林聽到的聲音可能是通過液體傳來的,也可能是通過容器壁傳來的,因此得出水能夠傳聲的結論有些牽強。26.解:咀嚼脆黃瓜時,如果用手捂緊自己的雙耳,聽到的聲音會變得更響,這主要是因為這時自己聽到的聲音是通過骨骼傳播的,骨骼傳聲效果比空氣傳聲效果好,因此用手把耳朵塞起來,聽到的聲音會變得更響。第三章達標測試卷一、填空題(1題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30分)1.潛望鏡成的像是由于光的________(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像的大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物體的大小。2.學習了光學知識后,小聰總結了如下知識點:①濃密樹蔭下圓形的光斑是太陽通過樹葉縫隙而形成的實像;②發(fā)生漫反射時,每條光線的反射角都等于入射角;③岸邊的樹木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④人走近平面鏡時,人在鏡中所成的像會變大。其中正確的是________(填序號)。3.天黑了,小明打開客廳的燈,會在窗玻璃上看到另一個“自己”,這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同時,小明玩起了手影游戲(如圖所示),墻壁上的“大雁”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4.小涵站在平面鏡前0.5m處觀察自己在鏡中的像,像到平面鏡的距離是________m,她向后退的過程中,像的大小___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5.人臉識別門禁一體機通過攝像機鏡頭來捕捉人臉信息(如圖所示)。該攝像機鏡頭相當于凸透鏡,所成的是________(填“正立”或“倒立”)的實像,已知鏡頭焦距為f,人臉到鏡頭的距離應大于________。6.小明探究平面鏡成像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實驗時,在豎立的玻璃板前12cm處放一支點燃的蠟燭A,燭焰高6cm,在玻璃板的后面出現A的像,他再取一支未點燃的同樣的蠟燭B放在像處,發(fā)現B與A的像完全重合,則蠟燭B到玻璃板的距離為________cm。為了使像看起來更清晰,實驗最好在________(填“較亮”或“較暗”)的環(huán)境中進行。(第6題)(第7題)7.圖中是透過裝滿水的玻璃瓶看紙上字“無錫”的情景,看到的“錫”字是正立、放大的________(填“實”或“虛”)像,這個玻璃瓶相當于________鏡,它對太陽光有________作用,因此為了防止森林火災,在森林里不允許隨地丟棄透明的飲料瓶,否則雨水進入飲料瓶后可能會導致森林火災。8.生活中我們經常觀察到“實像”和“虛像”,請寫出二者的一項區(qū)別:_________;在我們學過的光學元件中,能使物體成“虛像”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一種即可)。二、選擇題(每題3分,共30分)9.如圖所示的現象主要是因為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水中倒影B.鉛筆“折斷”C.陽光下的樹影D.雨后的彩虹10.根據所學光學知識,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屬于實像B.放大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屬于虛像C.平靜湖面上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屬于虛像D.電影屏幕上的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屬于虛像11.如圖,將海波倒入玻璃缸的水中,用激光筆從玻璃缸的外側將光線斜向上射入缸中,發(fā)現激光在液體中的路徑不是直線,而是一條曲線。關于這種現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路徑不是直線的主要原因是光在玻璃中發(fā)生了偏折B.路徑不是直線說明了液體的密度是均勻的C.路徑不是直線說明光在發(fā)生折射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D.路徑不是直線說明光在發(fā)生折射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第11題)(第13題)12.下列事例屬于平面鏡成像應用的是()A.照相機鏡頭前加裝濾色鏡B.電焊工人焊接時戴面罩C.舞蹈演員用鏡子觀察自己的姿勢D.小華戴眼鏡矯正視力13.如圖所示,是某同學檢查視力時的情景,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若視力表上的E開口朝紙里,則平面鏡中視力表上的E開口朝紙里B.鏡中視力表的像到該同學的距離為4.6mC.若人以1m/s的速度遠離平面鏡,則人在平面鏡中的像相對人以1m/s的速度遠離平面鏡D.人向平面鏡走近一段距離,則更容易看清視力表14.下列對各光學現象的相應解釋或描述,正確的是()A.影子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蠟燭遠離平面鏡時,蠟燭的像變小C.插在水中的鉛筆“折斷”了,D.只將F板繞ON向后轉動,是因為光的折射還能在F板上看到反射光線15.昆蟲觀察盒的盒蓋是一個凸透鏡(如圖所示),盒蓋到盒底的距離為10cm,利用凸透鏡能成正立、放大像的原理可以方便地觀察小昆蟲。在一次實驗中,小明不小心把盒蓋上的凸透鏡打碎了。為了修好觀察盒,老師分別給他提供了焦距為4cm、8cm、10cm和12cm的凸透鏡各一個,他應該選擇()A.焦距為4cm的凸透鏡B.焦距為8cm的凸透鏡C.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D.焦距為12cm的凸透鏡(第15題)(第16題)16.如圖所示,a、b、c、d是距凸透鏡不同距離的四個點,F為焦點。下列幾種光學儀器的成像原理與物體在不同點時的成像情況相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照相機是根據物體放在d點時的成像特點制成的B.幻燈機是根據物體放在c點時的成像特點制成的C.使用放大鏡時的成像情況與物體放在a點時的成像情況相似D.人眼看物體時的成像情況與物體放在F點時的成像情況相似17.有一次,小明上學前取自己的眼鏡時,發(fā)現自己的近視鏡和爺爺的老花鏡混在一起,外形完全一樣,如圖所示,小明要想找出自己的眼鏡,下列做法正確的是()A.用手摸鏡時,中間厚、邊緣薄的是近視眼鏡B.拿著鏡片近距離看書本上的字,把字放大的是近視眼鏡C.讓鏡片正對太陽光,太陽光通過鏡片后能只呈現一個暗斑的是近視眼鏡D.讓鏡片正對太陽光,太陽光通過鏡片能呈現一個明亮小光斑的是近視眼鏡18.某校新建成一個噴水池,在池底中央安裝了一只射燈。射燈發(fā)出的一束光照在右邊的池壁上,當池內無水時,站在池旁左邊的人,看到在S點形成一個亮斑,如圖所示,現往池內灌水,水面升至a位置時,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點;當水面升至b位置時,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點,則()A.P點在S點的下方,Q點在S點的上方B.P點在S點的上方,Q點在S點的下方C.P點在S點的上方,Q點在S點的上方D.P點在S點的下方,Q點在S點的下方三、作圖題(19題3分,20題6分,21題3分,共12分)19.一種稱為“角反射器”的光學裝置如圖所示,有一束激光沿ab方向入射到平面鏡S1上。試在圖中作出經平面鏡S1S2反射后的光路,并保留必要的作圖痕跡。(第19題)(第20題)20.(1)請你在如圖1中畫出點光源S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和S發(fā)出的經鏡面反射且過點P的光線。(2)如圖2所示,一束光從半球面上的A點沿半徑方向射入半球形玻璃磚,已知半球形玻璃磚的球心為O,且光線到達半球形玻璃磚下表面處時可以發(fā)生折射和反射,請畫出這束光線從射入玻璃磚到射出玻璃磚的完整光路圖。21.如圖所示,ab是經平面鏡反射后的一條光線。請在圖中畫出ab的入射光線和ab經凹透鏡折射后的光線。四、實驗探究題(22題12分,23題8分,24題8分,共28分)22.圖甲是學習光的折射的實驗情景,圖乙是示意圖。(1)實驗前,點燃固定在盒蓋下方的蚊香,蓋上盒蓋,打開亮度較亮的激光,可清晰觀察到沿直線傳播的光路,在透明塑料盒的右側面上可看到一個亮點,之所以能夠看清光路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知識。(2)向塑料盒中逐漸加入摻有少量牛奶的水,達到一定高度后會觀察到在右側面原來亮點的上方出現一個亮點,這個亮點是因為光照射到水面時發(fā)生了光的________現象形成的,還有一個在原來亮點的下方,這是由于光在________處傳播方向發(fā)生改變而產生的。(3)保持入射光不動,繼續(xù)加水,會看到原來的兩個亮點移動的方向是________。A.兩個亮點都向上B.兩個亮點都向下C.上面的亮點向上,下面的亮點向下D.上面的亮點向下,下面的亮點向上(4)為了研究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的變化情況,結合圖乙說明,應進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注意觀察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23.如圖所示,玻璃板P豎直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一支點燃的蠟燭A放在玻璃板左側適當位置,這時,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右側的像B。(1)要確定蠟燭的像的位置,需要進行的實驗操作:取一支相同的但不點燃的蠟燭在玻璃板右側________,直至與蠟燭的像完全重合,并________蠟燭的位置。(2)下列關于蠟燭的像的描述中,符合實際的一項是________。①改變蠟燭到玻璃板的距離,像的大小不同②用大小不同的玻璃板實驗,像的大小不同③沿不同方向觀察蠟燭的像,像的位置不同④若在P、B間放一塊紙板,仍可以看到像(3)請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在圖中作出“眼睛通過玻璃板看到燭焰頂端”的光路圖。24.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1)如圖甲所示,該透鏡的焦距f=________cm。(2)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安裝在光具座上后,點燃蠟燭,光屏上得到蠟燭的像如圖乙所示。若要讓像成在光屏的中心位置,則可以將凸透鏡向________(填“上”或“下”)移動。(3)如圖丙所示,把蠟燭放在光具座上________(填“A”“B”“C”或“D”)點時,在光屏上能得到一個清晰放大的像,________(填“投影儀”“照相機”或“放大鏡”)就是利用這種成像規(guī)律工作的。答案一、1.反射;等于點撥:潛望鏡是由平面鏡組成的,平面鏡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物體在平面鏡中成的像與物體大小相等。2.①②3.反射;直線傳播4.0.5;不變點撥:小涵站在平面鏡前0.5m,小涵在平面鏡中成像,小涵的像和小涵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因此小涵的像到平面鏡的距離也是0.5m。小涵后退遠離平面鏡,小涵像的大小跟小涵的大小有關,跟到平面鏡的距離無關,因此小涵的像大小不變。5.倒立;2f6.12;較暗點撥: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到鏡面距離相等,實驗時,在豎立的玻璃板前12cm處放一支點燃的蠟燭A,再取一支未點燃的同樣的蠟燭B放在像處,發(fā)現B與A的像完全重合,則蠟燭B到玻璃板的距離為12cm;點燃的蠟燭是成像物體,比較亮,環(huán)境越黑暗,蠟燭和環(huán)境的對比度越大,蠟燭成像越清晰。7.虛;凸透;會聚點撥:裝滿水的玻璃瓶中間比邊緣厚,相當于凸透鏡,紙上的字在凸透鏡的一倍焦距以內,字成正立、放大的虛像,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如果熱量集中,會使樹葉燃燒,造成火災。8.實像可以呈現在光屏上而虛像不能(或實像由實際光線會聚而成,虛像則由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而成);平面鏡(或凸透鏡、凹透鏡等)二、9.A10.A11.C點撥:將海波倒入玻璃缸的水中,放置一段時間后,密度就變得不均勻了,液體深度越大密度越大,光線在不均勻的介質里面?zhèn)鞑r就會發(fā)生折射。用激光筆從玻璃缸的外側將光線斜向上射入缸中時,因為液體深度越小密度越小,所以發(fā)生折射時,折射角越來越大于入射角,故在液體中的路徑是一條曲線。12.C13.C點撥:平面鏡成像中像和物關于鏡面對稱,故若視力表上的E開口朝紙里,則平面鏡中視力表上的E開口朝紙里,故A正確;從圖示中可以看出,視力表距離平面鏡2.5m,因為像距等于物距,可知視力表的像距離平面鏡也為2.5m,而該同學距離平面鏡為2.5m-0.4m=2.1m,所以鏡中視力表的像到該同學的距離為2.5m+2.1m=4.6m,故B正確;不論物體離鏡子遠還是近,像與物到鏡子的距離都是相等的,由此可知物遠離鏡,像也遠離鏡,物以多大的速度遠離鏡,像就以多大的速度遠離鏡。若人以1m/s的速度遠離鏡子,則像也以1m/s的速度遠離鏡子,像相對于人的速度為2m/s,故C錯誤;人向平面鏡走近一段距離,視角增大,因此更容易看清視力表,故D正確。14.C15.D點撥:盒蓋處安裝凸透鏡,盒底處有昆蟲,要使凸透鏡作放大鏡使用,物距應小于焦距,此時物距是10cm,因此應選擇焦距為12cm的凸透鏡。16.B點撥:物體在d點時,此時的物體在一倍焦距與二倍焦距之間,根據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可知,物體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幻燈機、投影儀就是利用這種情況的凸透鏡成像制成的,故A錯誤。物體在c點時,此時的物體在一倍焦距以內,根據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可知,物體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放大鏡就是利用這種情況的凸透鏡成像制成的,而不是照相機,故B正確。物體在a點時,此時的物體在二倍焦距以外,根據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可知,物體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照相機就是利用這種情況的凸透鏡成像制成的,而不是放大鏡,故C錯誤。物體在F點時,此時的物體在焦點上,此時物體不成像,而人的眼睛與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時凸透鏡的成像情況相似,故D錯誤。17.C18.A點撥:往池內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時,發(fā)生折射,根據折射定律,P點位置如下圖所示:水面上升至b位置時,光線先在水池壁反射,再折射出水面,根據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Q點位置如圖所示,通過畫圖可知:P點在S點的下方,Q點在S點的上方。三、19.解:如圖所示。20.解:如圖所示。21.解:如圖所示。四、22.(1)漫反射(2)反射;水面(3)C(4)增大入射角;折射角的變化23.解:(1)移動;記下(2)④(3)如圖所示。點撥:(1)在豎立的玻璃板前面放一支點燃的蠟燭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現蠟燭A的像。另外拿一支相同的蠟燭B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看上去它跟像完全重合,可以判斷物、像大小相等,并記錄下蠟燭B的位置。(2)①蠟燭在玻璃板中成的像與實物等大,與蠟燭到玻璃板的距離無關,該選項說法不正確;②蠟燭在玻璃板中成的像與實物等大,與玻璃板大小無關,該選項說法不正確;③平面鏡所成的像關于鏡面對稱,沿不同方向觀察蠟燭的像,像的位置相同,該選項說法不正確;④蠟燭在玻璃板中成的是虛像,在P、B間放一塊紙板,仍可以看到像,該選項說法正確。(3)B點和眼睛C的連線與平面鏡P相交于一點O,這就是光線的入射點,連接AO、OC并標出箭頭,得到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如圖所示:24.(1)10.0(2)下(3)C;投影儀點撥:(1)由焦距的概念知,f=40.0cm-30.0cm=10.0cm;(2)由圖知,像落在光屏的上方,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應將凸透鏡向下調整;(3)由圖可知,C點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能成倒立、放的實像,其應用是投影儀。第四章達標測試卷一、填空題(每空2分,共30分)1.廬山是中華十大名山之一,以風景優(yōu)美、文化底蘊深厚而聞名于世,曾任臨川內史的東晉詩人謝靈運游廬山有詩云:“晝夜蔽日月,冬夏黃霜雪”,霜的形成是物態(tài)變化中的________現象,該過程________(填“吸”或“放”)熱。2.火箭在大氣中飛行時,它的頭部跟空氣摩擦生熱,溫度可達幾千攝氏度,若在火箭頭上涂一層特殊材料,這種材料在高溫下發(fā)生熔化并汽化,這兩種物態(tài)變化過程都要__________,就能使火箭溫度________。3.如圖所示是某種物質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由圖像可判斷出這種物質是晶體,這種物質的熔點是________℃。從剛剛開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約持續(xù)的時間為________min。(第3題)(第5題)4.為了解決液體風口香水易灑漏的問題,小明家的車內裝了一種固體型風口香水——主要是將香精與一些材料混合,然后加壓成型后放在車內通風口處。固體風口香水在使用過程中會因為發(fā)生________(填物態(tài)變化的名稱)逐漸變少,直至用完。5.實驗室溫度計是根據________________的性質制成的,在圖中,兩溫度計的溫度差是________℃。6.如圖所示,用久的環(huán)形節(jié)能熒光燈端兩端發(fā)黑,原因是鎢絲高溫下________成鎢氣體,遇到溫度低的玻璃內壁________成固態(tài)鎢顆粒。(均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7.有一支溫度計,刻度均勻但讀數不準。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數為4℃,在沸水中的示數為94℃。用這支溫度計測得燒杯中水的溫度是22℃,則這杯水的實際溫度是________。8.如圖,冬天在爐子上燒菜的時候,火焰熄滅前、后一瞬間會出現如圖所示的兩種情景,你可以確定________是火焰熄滅前的圖片。9.北方的冬天天氣比較寒冷,房間內一般都要安裝暖氣片供暖。在房間暖氣片溫度保持不變的情況下,房間內的平衡溫度將隨外界溫度的變化而變化。研究表明,房間內暖氣片和房內的溫差與房間內、外的溫差之比保持不變。當外界溫度為-23℃時,房間內的溫度長時間保持13℃不變;當外界溫度為-18℃時,房間內溫度長時間保持16℃不變,則房間內暖氣片的溫度應為________℃。當房間內溫度長時間保持25℃不變時,外界溫度為________℃。二、選擇題(每題3分,共30分)10.下列四種常見的現象中,屬于液化的是()A.春天,清晨河面上淡淡的白霧B.夏天,玻璃上的水很快變干C.深秋,早晨的地面上出現白霜D.冬天,室外冰凍的衣服變干11.如圖所示,在“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的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水的沸騰是一種緩慢的汽化現象B.水沸騰時出現大量的“白氣”是水蒸氣C.水的溫度必須達到100℃時,水才會沸騰D.水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卻需要不斷吸收熱量12.關于水的物態(tài)變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濕衣服晾干是蒸發(fā)現象B.露珠的形成是凝固現象C.霧的形成是液化現象D.霜的形成是凝華現象13.[2018·鄂爾多斯]某種浴室內的防霧鏡內部裝了電熱絲加熱,使鏡面的溫度高于室溫。這樣做是為了防止水蒸氣在鏡面()A.汽化B.液化C.升華D.凝華14.生活中我們??吹健鞍讱狻保铝杏嘘P“白氣”形成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文藝演出時舞臺上經常釋放“白氣”,這是干冰在常溫下的升華現象B.夏天從冰箱里取出的冰棍周圍冒“白氣”,這是空氣中水蒸氣凝華的現象C.深秋清晨的河面上經常出現“白氣”,這是河面上水蒸氣汽化的現象D.冬天水燒開后壺嘴處噴出“白氣”,這是壺嘴噴出水蒸氣液化的現象15.在海上想要獲得淡水,可采用如圖所示的“充氣式太陽能蒸餾器”,它是通過太陽能照射充氣物內的海水,產生大量水蒸氣,水蒸氣在透明罩內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獲得大量的淡水,在此過程中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是()A.先汽化,后液化B.先沸騰,后蒸發(fā)C.先液化,后汽化D.先蒸發(fā),后沸騰(第15題)(第16題)16.某物質的物態(tài)變化過程圖像如圖所示,以下從圖像中獲得的信息正確的是()A.該物質是非晶體B.在ab段之間處于固液共存狀態(tài)C.在bc段處于沸騰狀態(tài)D.c到d是熔化過程17.如圖所示,在一敞口玻璃瓶甲里盛適量的水,使之能浮在一水槽中,將另一只同樣的敞口空玻璃瓶乙瓶口朝下,按入槽內水中,并固定位置,在標準大氣壓下,對槽內水加熱到沸騰時()A.槽內甲、乙瓶內水溫都不能達到100℃B.甲瓶內水沸騰,乙瓶內水不沸騰C.甲瓶內水不沸騰,乙瓶內水沸騰D.甲、乙瓶中水都不沸騰1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一定升高B.涂抹酒精的皮膚會覺得涼,是因為酒精蒸發(fā)時吸收了熱量C.水結冰時的溫度是零攝氏度,冰熔化時的溫度高于零攝氏度D.沸騰是只在液體內部進行的劇烈的汽化現象,并且在沸騰過程中溫度不變19.現有一個溫度計刻度均勻,但讀數不準。在標準大氣壓下,將它放入沸水中,示數為75℃;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數為5℃?,F在把該溫度計放在教室墻上,示數為26℃,教室的實際氣溫是()A.40℃B.30℃C.21℃D.18.7℃三、實驗探究題(每空2分,共26分)20.在“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實驗中,小明根據實驗數據繪出了水沸騰時的溫度——時間關系圖像,如圖丙所示。(1)為“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他應選擇的裝置是________。(2)水沸騰時的溫度如圖乙所示,為________℃,請你找出丙圖中哪段圖像是錯誤的?________。(3)小明發(fā)現水的溫度始終沒有達到100℃,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21.小明同學用圖甲裝置進行了“固體熔化”的實驗:(1)甲圖是實驗過程中某時刻溫度計的示數,此時的溫度為________℃。(2)小明在實驗過程中發(fā)現熔化過程持續(xù)了很長時間,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解決問題后將兩個實驗連續(xù)完成,根據實驗數據畫出了如圖乙的圖像,由圖像可知該物質是________(填“晶體”或“非晶體”)。熔化時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由圖像可知,該物質的熔點為________℃,該物質是________。22.為了研究不同濃度的鹽水的凝固情況,研究小組進行多次實驗得到不同濃度鹽水的凝固點,數據記錄如表:鹽水濃度/%03691215182124273036凝固點/℃0-2-4-6-8-11-15-18-17-1.8-1.40(1)分析上表的數據可知:當鹽水濃度增大時,其凝固點_________________;(2)以下是其中一次實驗,把溫度為10℃、濃度為18%的鹽水置于-20℃恒溫冷庫中,測量各時間段的溫度,最后一次測量的溫度為-20℃;①某時刻測得溫度如圖1所示,讀數為________℃;②請在圖2中,畫出本次實驗“物質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大致示意圖。四、計算題(每題7分,共14分)23.華氏溫度的規(guī)定: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純凈的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32℉(℉,讀作華氏度),將0~100℃之間劃分為18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試推導華氏度F與攝氏度t之間的關系。并用關系式計算我們的正常體溫為多少華氏度?(人正常體溫約為37℃)24.國際單位制中所采用的溫標是熱力學溫標,它表示的溫度是熱力學溫度。熱力學溫度的單位是開爾文,符號是“K”。熱力學溫標規(guī)定,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273K,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是373K。將273~373K等分100等份,每一等份表示1K。(1)請推導熱力學溫度(T)和攝氏溫度(t)的換算關系式。(2)0K是熱力學溫度中的絕對零度,該溫度為多少攝氏度?答案一、1.凝華;放2.吸收熱量;降低3.50;34.升華點撥:已知風口香水是固態(tài)的,變小實際上是變?yōu)榱藲鈶B(tài),固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的過程叫升華。5.測溫液體的熱脹冷縮;40.76.升華;凝華7.20℃點撥:溫度計一個小格表示的溫度等于eq\f(100℃,94-4)=eq\f(10,9)℃;用它測得某液體的溫度為22℃時,液體的實際溫度為eq\f(10,9)℃×(22-4)+0℃=20℃。8.乙點撥:冬天,在爐子上燒菜的時候,爐子上方看到的“白氣”是一種水蒸氣的液化現象,“白氣”是小水滴;火焰熄滅前,菜上方的溫度較高,水蒸氣發(fā)生液化的程度較小,故“白氣”較少;熄滅后,菜上方的溫度較低,水蒸氣液化程度大,形成的“白氣”就增多。9.67;-3點撥:設暖氣片的溫度是T暖,房間內的溫度為T內,房間外的溫度為T外,根據題意可得:eq\f(T暖-T內,T內-T外)=a(常數),則eq\f(T暖-13℃,13℃+23℃)=a①,eq\f(T暖-16℃,16℃+18℃)=a②,以上兩式聯(lián)立可得:T暖=67℃,a=1.5;當房間內溫度長時間保持25℃不變時,代入以上的比例式可得:外界溫度為-3℃。二、10.A11.D12.B13.B14.D點撥:干冰在常溫下升華吸熱,使周圍空氣溫度降低,空氣中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液滴浮在空中,這就是我們看到的舞臺上的“白氣”,A選項錯誤;夏天從冰箱取出的冰棍周圍冒“白氣”,深秋清晨的河面上經常出現“白氣”,冬天水燒開后壺嘴處噴出“白氣”,都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B、C選項錯誤,D選項正確。15.A16.B點撥:從圖像上看,ab段是物質的熔化過程,吸收熱量,溫度不變,有固定的熔點,是晶體,故A錯誤;在a點時達到熔點,開始熔化,在b點時熔化結束,因此在ab段處于固液共存狀態(tài);在bc段吸收熱量,溫度升高,到達c點時達到沸點,cd段吸收熱量,溫度不變,是沸騰過程,故B正確,C、D錯誤。17.D18.B點撥: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不一定升高,如晶體熔化或液體沸騰時物體吸熱但溫度不變,故A錯誤。酒精蒸發(fā)時要吸收熱量,所以涂抹酒精的皮膚會覺得涼,故B正確。水結冰時的溫度是零攝氏度,零攝氏度時冰開始熔化,故C錯誤。沸騰是在液體內部及表面同時進行的劇烈的汽化現象,沸騰時溫度不變,故D錯誤。19.B點撥:攝氏溫度的規(guī)定: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為100℃,冰點為0℃,100℃和0℃之間分為100等份,每一份代表1℃,而該溫度計的70個小格表示100℃,設溫度計示數為26℃時的實際溫度為t,則eq\f(100℃-0℃,75℃-5℃)=eq\f(t-0℃,26℃-5℃),解得:t=30℃。三、20.(1)乙(2)96;CD(3)氣壓低于標準大氣壓21.(1)-2(2)固體質量較大,需要吸收的熱量多(3)晶體;繼續(xù)吸熱但溫度不變(4)0;冰22.解:(1)先降低后又升高(2)-13;如圖所示。四、23.解:(1)華氏溫標規(guī)定:1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32℉,0~100℃間分為18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說明攝氏溫差100度等同華氏溫差180度;即1℃=eq\f(180,100)℉=1.8℉;又知:華氏溫度起點為32℉,等于攝氏溫度的0度;因此,華氏溫度與攝氏溫度之間的關系為:F=1.8t+32。(2)人的正常體溫大約為37℃,華氏度為(1.8×37+32)℉=98.6℉。24.解:(1)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273K,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是373K,故熱力學溫度T和攝氏溫度t的關系是T=t+273K。(2)0K是熱力學溫度中的絕對零度,該溫度為T=(273+t)K=0K,攝氏溫度t=-273℃。第五章達標測試卷一、填空題(每空2分,共30分)1.硅、鍺等半導體材料的導電能力比銅、鐵等金屬的導電能力________(填“強”或“弱”)。某些物質在溫度很低時,電阻變?yōu)開_______,這就是超導現象。如果能制造出常溫下的超導體,它可以在下列哪些情境得到應用________(填序號)。①用作電吹風的電熱絲;②用作白熾燈的燈絲;③用作輸電線纜。2.在調節(jié)天平平衡時,發(fā)現指針如圖所示偏向分度盤的左側,此時應將平衡螺母向________(填“左”或“右”)調。3.某同學用托盤天平稱物體質量時,將物體錯放在右盤中,并在左盤中加了35g砝碼,同時將游碼移到1.2g處,此時天平平衡,該物體的實際質量應為____g。4.有一卷銅線,其質量是178千克,橫截面積是2.5平方毫米,這卷銅線的長度是________米。(ρ銅=8.9×103kg/m3)5.有甲、乙兩金屬塊,甲的質量是乙的eq\f(2,7),乙的體積是甲的eq\f(5,2),則甲的密度是乙的密度的________。6.在測定液體密度時,王欣同學測出了液體體積,容器和液體的總質量,實驗做了兩次,記錄如下:則液體的密度為________kg/m3;容器的質量為_______kg。液體體積/cm35.87.9容器和液體的總質量/g10.712.87.現代宇宙學告訴我們,恒星在演變過程中,會形成密度很大的天體,如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據推測,4cm3中子星物質的質量是6×109t,則中子星的密度約為________kg/m3。8.已知ρ水=1.0×103kg/m3,ρ冰=0.9×103kg/m3,質量為90kg的水全部凝固成冰后,體積將增大________m3,事實表明,0~4℃的水“熱縮冷脹”,高于4℃的水“熱脹冷縮”,由此可知4℃水的________(填“質量”“體積”或“密度”)最大。9.現在樹脂鏡片廣泛取代了玻璃鏡片,已知某種樹脂鏡片的密度為1.3g/cm3,玻璃的密度為2.5×103kg/m3,每一只眼鏡片的體積約為4×10-6m3,則用樹脂鏡片代替玻璃鏡片后,一副眼鏡質量約可以減少________g。10.有A、B、C三個由同種材料制成的金屬球,它們的質量分別為128g、400g、60g,體積分別為16cm3、50cm3、12cm3。在A、B、C三個金屬球中,若只有一個是空心的,那么________球是空心的,這種材料的密度為________。二、選擇題(每題3分,共33分)11.一般分子的直徑約為0.4nm,碳納米管內部是空的。外部直徑只有幾到幾十納米,密度遠小于鋼,而強度遠大于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納米是體積單位B.碳納米管可以制造不消耗能量的電動機C.碳納米管可以作為制造防彈背心的材料D.碳納米管可以制造尺寸小于一般分子的器件 12.利用超導材料電阻為零的特性,你認為超導材料適合制作()A.輸電導線B.電爐絲C.熔絲D.電飯鍋的發(fā)熱體13.關于物質的密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由公式ρ=eq\f(m,V)可知,物質的密度跟質量成正比,跟體積成反比B.密度是物體的特性,物質不同,密度一定不同C.不同種類的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一般不同D.密度是物質的特性,其大小不隨溫度、形狀、狀態(tài)的變化而變化14.根據圖表中的信息,下列結論正確的是()0℃、標準氣壓下部分物質的密度(kg/m3)水1.0×103冰0.9×103水銀13.6×103干松木0.4×103酒精0.8×103銅8.9×103煤油0.8×103鋁2.7×103A.相同條件下,不同物質的密度一定不同B.相同條件下,同種物質的密度與狀態(tài)無關C.相同條件下,固體物質的密度一定比液體物質大D.相同條件下,同種物質在不同狀態(tài)下密度不同15.為測量某種液體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測量了液體和量杯的總質量m及液體的體積V,得到了幾組數據并繪出了m-V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量杯質量為40gB.該液體密度為0.8g/cm3C.該液體密度為1.25g/cm3D.80cm3的該液體質量為80g16.小花同學利用天平和量杯測量某種液體的密度時,記錄實驗的數據如表。這種液體的密度和空量杯的質量分別是()液體與量杯的質量m/g406080液體的體積V/cm3204060A.2.0×103kg/m310gB.1.5×103kg/m310gC.1.3×103kg/m320gD.1.0×103kg/m320g17.一個瓶子裝滿水時的總質量是400g,裝滿酒精時的總質量是350g。則瓶子的容積是(ρ水=1.0g/cm3,ρ酒精=0.8g/cm3)()A.400cm3B.250cm3C.350cm3D.200cm318.如圖所示的是A、B兩種物質的質量m與體積V的關系圖像。由圖可知,A、B兩種物質的密度ρA、ρB和水的密度ρ水之間的關系正確的是()A.ρB>ρ水>ρAB.ρB>ρA>ρ水C.ρA>ρ水>ρBD.ρ水>ρA>ρB19.分別由不同物質a、b、c組成的三個實心體,它們的體積和質量的關系如圖所示,由圖可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物質的密度最大B.b物質的密度是1.0×103kg/m3C.c物質的密度是a的兩倍D.c的密度與它的質量、體積有關20.有質量相等的兩個球,它們的體積比是V1∶V2=1∶5,材料的密度之比ρ1∶ρ2=4∶1,其中有一個是空心的,已知其實心球的體積是V,則空心球的空心部分體積是()A.eq\f(1,3)VB.eq\f(1,4)VC.VD.eq\f(1,5)V21.在實驗中常借助“懸錘法”測定蠟塊的密度,用天平測出蠟塊的質量為m,用量筒測定蠟塊的體積如圖所示,則蠟塊的密度表達式為()A.eq\f(m,V1)B.eq\f(m,V2+V3)C.eq\f(m,V3-V2)D.三、實驗探究題(每空2分,共22分)22.小剛用天平和量筒測金屬塊的密度時,進行了下列操作。(1)用調節(jié)好的天平測金屬塊質量時,小剛添加完最小的砝碼后發(fā)現天平右盤略高于左盤,接下來他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平再次平衡時,右盤中的砝碼及游碼位置如圖甲所示,則金屬塊質量為________g。(2)小剛用細線系住金屬塊緩慢放入裝有20cm3水的量筒內,水面靜止時如圖乙所示,則金屬塊密度為________kg/m3。(3)如果小剛將實驗步驟(1)、(2)互換一下,他測出金屬塊的密度將偏________。23.在“用天平和量筒測量鹽水密度”的實驗中,小宇同學步驟如下:(1)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碼移至標尺左端0刻度線處,發(fā)現指針指在分度盤的右側,應將平衡螺母向________調,使天平橫梁平衡。(2)用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為29g,在燒杯中倒入適量的鹽水,測出燒杯和鹽水的總質量如圖甲所示,則鹽水的質量是________g;再將燒杯中的鹽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圖乙所示,鹽水的密度為________kg/m3。(3)小宇用的方法測出鹽水密度會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小萱同學在實驗中先測出空燒杯的質量m1,倒入鹽水后測出其總質量m2;在將鹽水倒入量筒的過程中,發(fā)現由于鹽水較多,無法全部倒完,她及時停止了操作。同組同學討論后認為仍可繼續(xù)完成實驗,于是小聰讀出此時量筒中鹽水的體積V,又加了一個步驟,順利得出了鹽水的密度。你認為增加的步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請幫小萱寫出計算鹽水密度的表達式ρ=________。四、計算題(每題5分,共15分)24.星龍同學郊游時發(fā)現一塊外形不規(guī)則的石頭。為了測定它的密度,星龍同學稱出石頭和一個盛滿水的容器的質量分別為0.56kg、2kg,然后將石頭輕輕放入容器中,擦干容器外的水,測出了容器的總質量為2.36kg。(石頭吸水不計)求:(1)石頭的體積;(2)石頭的密度。25.實驗室中有一種瓶子專用于測定液體密度,這種瓶子叫密度瓶。若瓶子的質量是10g,裝滿水后,水和瓶子的質量是20g。裝滿油后,油和瓶子的質量是18g。求這種油的密度。26.我省富“硒”的礦泉水資源非常豐富,如果要將其開發(fā)為瓶裝礦泉水,且每瓶凈裝550g,則:(1)每個礦泉水瓶的容積至少要多少?(2)若用該礦泉水瓶來裝家庭常用的醬油,裝滿后至少能裝的醬油的體積為多少?(ρ礦泉水=1.0×103kg/m3,ρ醬油=1.1×103kg/m3)答案一、1.弱;零;③2.右3.33.84.80005.eq\f(5,7)點撥:由題知,m甲∶m乙=2∶7,V甲∶V乙=2∶5,則甲、乙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eq\f(m甲,V甲)∶eq\f(m乙,V乙)=eq\f(m甲,m乙)×eq\f(V乙,V甲)=eq\f(2,7)×eq\f(5,2)=5∶7,即甲的密度是乙的密度的eq\f(5,7)。6.1.0×103;4.9×10-3點撥:兩次實驗液體的質量相差:Δm=12.8g-10.7g=2.1g,兩次實驗液體的體積相差:ΔV=7.9cm3-5.8cm3=2.1cm3,因物體的密度與質量和體積無關,所以,液體的密度:ρ=eq\f(Δm,ΔV)=eq\f(2.1g,2.1cm3)=1.0g/cm3=1.0×103kg/m3;第一次實驗時,液體的質量:m1=ρV1=1.0g/cm3×5.8cm3=5.8g,容器的質量:m=m總1-m1=10.7g-5.8g=4.9g=4.9×10-3kg。7.1.5×10188.0.01;密度點撥:水結冰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質量不變,仍然為90kg;由ρ=eq\f(m,V)可得,可得V水=eq\f(m水,ρ水)=eq\f(90kg,1×103kg/m3)=0.09m3;V冰=eq\f(m冰,ρ冰)=eq\f(m水,ρ冰)=eq\f(90kg,0.9×103kg/m3)=0.1m3;質量為90kg的水全部凝固成冰后,體積將增大0.1m3-0.09m3=0.01m3;事實證明,0~4℃的水“熱縮冷脹”,高于4℃的水“熱脹冷縮”,由此可知水在4℃時密度最大。9.9.6點撥:因為ρ=eq\f(m,V),所以玻璃鏡片的質量為m玻璃=ρ玻璃V=2.5g/cm3×4cm3=10g;樹脂鏡片的質量為m樹脂=ρ樹脂V=1.3g/cm3×4cm3=5.2g;一副鏡片減小的質量為2Δm=2×(m玻璃-m樹脂)=2×(10g-5.2g)=9.6g。10.C;8g/cm3點撥:金屬球A的密度:ρA=eq\f(mA,VA)=eq\f(128g,16cm3)=8g/cm3,金屬球B的密度:ρB=eq\f(mB,VB)=eq\f(400g,50cm3)=8g/cm3,金屬球C的密度:ρC=eq\f(mC,VC)=eq\f(60g,12cm3)=5g/cm3。因為ρC<ρA=ρB,所以金屬球C是空心的,這種材料的密度為8g/cm3。二、11.C12.A13.C14.D點撥:密度是物質本身的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