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人文經(jīng)典-古典詩詞晨讀暮寫》 7 哲理禪趣篇_第1頁
《大學生人文經(jīng)典-古典詩詞晨讀暮寫》 7 哲理禪趣篇_第2頁
《大學生人文經(jīng)典-古典詩詞晨讀暮寫》 7 哲理禪趣篇_第3頁
《大學生人文經(jīng)典-古典詩詞晨讀暮寫》 7 哲理禪趣篇_第4頁
《大學生人文經(jīng)典-古典詩詞晨讀暮寫》 7 哲理禪趣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主講老師:大學生人文經(jīng)典——古典詩詞晨讀暮寫02思親懷鄉(xiāng)篇03贈友送別篇山水田園篇0104愛情悼亡篇全書導航06貶謫宦游篇07哲理禪趣篇09借古詠懷篇邊塞軍旅篇0508詠物言志篇全書導航Part07哲理禪趣篇本篇導航飲酒(其五)0102游山西村03觀書有感二首(其一)04游園不值05己亥雜詩(其五)哲理禪趣詩由來已久,其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時期的《詩經(jīng)》和《楚辭》。詩經(jīng)·衛(wèi)風·氓》中有“于嗟鳩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楚辭·天問》中有“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這些詩句運用了比喻、象征等手法闡述哲理,是哲理禪趣詩的最初體現(xiàn)。到了魏晉時期,哲理禪趣詩得到進一步發(fā)展,這一時期最具代表性的哲理禪趣詩是陶淵明的《飲酒》,“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痹娙藢ⅰ叭の丁币胝芾碓娭小L綔Y索珠——情文并茂到了兩宋時期,哲理禪趣詩達到巔峰,這一時期具有代表性的詩句有王安石的“青山繚繞疑無路,忽見千帆隱映來”(《江上》)、陸游的“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西山村》)等,詩人將“哲理”與“趣味”完美地融合。探淵索珠——情文并茂詩有“理趣”就是詩中之理通過物象表達出來,事理與物象有高度的契合性,使讀者通過物象便可直觀地感知理解詩中的義理?!罢芾怼敝杏小叭の丁保叭の丁敝泻罢芾怼?,是哲理禪趣詩的特點,即詩人將自己的情感、理想等與哲理融合在一起,通過描寫、議論、抒情等方式表現(xiàn)出來,給人以品味不盡的意趣和美感,并引人思索、給人啟發(fā)。探淵索珠——情文并茂例如,蘇軾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題西林壁》),先描述了從橫、側、高、低等不同角度看山會有遠近高低不同的直觀感受,然后引出“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人生哲理。又如,楊萬里的“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放過一山攔”(《過松源晨炊漆公店》),表面上是寫山區(qū)行路的艱難,實際上暗含“人生在世豈無難,人生就是不斷地與‘難’作斗爭”的人生哲理。閱讀哲理禪趣詩,不僅能給人帶來閱讀詩歌的愉悅,還能引發(fā)人們對人生、社會的思考,激勵人們滿懷希望地面對困難與挫折。探淵索珠——情文并茂陶淵明的《飲酒(其五)》陸游的《游山西村》朱熹的《觀書有感二首(其一)》葉紹翁的《游園不值》龔自珍的《己亥雜詩(其五)》讓我們一起傾聽細酌,細細品味,感受哲理禪趣詩的魅力,探究人生的智慧。本篇將詳細鑒賞如下五首詩歌:詩歌一《飲酒(其五)》《飲酒》是陶淵明棄官歸隱后陸續(xù)寫成的一組五言古詩,多為酒后即興所作。這組詩大都直抒胸臆,揮灑真情,借飲酒來抒情寫志。這組詩共20首,本文選取的是第5首,講述了詩人如何從大自然中悟出人生的意義,獲得恬靜的心境。請掃描二維碼,傾聽本詩的朗誦?!讹嬀疲ㄆ湮澹防收b傾聽細酌飲酒(其五)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晉]陶淵明品讀指導陶淵明(約365—427),字元亮,號五柳先生,私謚“靖節(jié)”,東晉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東晉詩人、文學家、辭賦家、散文家。曾做過幾年小官,后辭官回家,從此隱居。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品讀指導①

結廬:建造房屋,這里是居住的意思。②車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擾。③君:指詩人自己。④何能爾:為什么能這樣。爾,如此、這樣。⑤悠然:自得的樣子。⑥見:看見,動詞。⑦南山:泛指山峰,一說指廬山。⑧日夕:傍晚。⑨相與:相交,結伴。⑩還:歸。品讀指導居住在人世間,卻沒有車馬的喧囂。在東籬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映入眼簾。山中的氣息與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飛鳥結著伴兒歸來。問我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遠,自然就會覺得所處地方僻靜了。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這里面蘊含著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要辨識,卻忘了怎樣用語言去表達。品讀指導這首詩的意境可分為兩層:前四句為第一層,寫詩人擺脫世俗煩惱后的感受。后六句為第二層,寫南山的美好景色和詩人從中獲得的無限樂趣,表現(xiàn)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以及他淡泊明志、志趣高潔的人格。作品鑒賞首句詩人說自己雖然居住在人世間,但并無世俗的交往來打擾。為何身處“人境”而無“車馬喧”的煩惱?因為“心遠地自偏”,只要內(nèi)心能真正地擺脫世俗的束縛,那么即使處于喧鬧的環(huán)境里,也如同居于僻靜之地。陶淵明早年滿懷建功立業(yè)的理想,為了實現(xiàn)匡時濟世的抱負曾幾度出仕。然而他看到“真風告逝,大為斯興”(《感士不遇賦》),官場風波險惡,世俗偽詐污濁,整個社會腐敗黑暗,便選擇了潔身自好、守道固窮的道路,最終隱居田園,躬耕自資?!敖Y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弊髌疯b賞“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悠然”寫出了詩人恬淡閑適、對生活無所求的心境?!安删铡北磉_了詩人超脫塵世,熱愛自然的情趣。“見”字非常精妙,表現(xiàn)了詩人看山不是有意之為,而是采菊時,無意間,山入眼簾?!安删諙|籬下,悠然見南山?!弊髌疯b賞通過這兩句我們可見南山之景:日暮的嵐氣,若有若無,浮繞于峰際;成群的鳥兒,結伴而飛,歸向山林。這一切是很美好的。因大自然無意志、無目的、無外求,所以這些景色顯得平靜、充實和完美。人既然是自然的一部分,也應該具有自然的本性,追求與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這兩句表面上是寫景,實際上是抒情悟理。詩人在此寄托了自己與山林為伍的情懷,同時也規(guī)勸他人回歸自然?!吧綒馊障?,飛鳥相與還。”作品鑒賞這兩句的意思是這里邊有人生的真義,想辨別出來,卻忘了怎樣用語言表達?!巴浴?,通俗地說,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語言來表達,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詩人直言自己從大自然的美景中領悟到了人生的意趣和真諦,表露了純潔自然的恬淡心情。詩里的“此中”,我們可以理解為此時此地(秋夕籬邊),也可理解為整個田園生活。所謂“忘言”,實是說恬美安閑的田園生活才是自己真正的人生,而這種人生的樂趣,只能意會,不可言傳,也無須敘說。這充分體現(xiàn)了詩人安貧樂道、勵志守節(jié)的高尚品德。“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弊髌疯b賞這首詩頗具理趣。詩中“心遠地自偏”一句,表明心與地之關系(即主觀精神與客觀環(huán)境之關系),即地之喧與偏,均取決于心之遠與近。換句話說,隱士高人不必穴居巖處遠離人世,心不滯于名利自可免除塵俗之干擾。詩中“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一句,表明瞬間之感應可以帶來無限愉悅。在偶一舉首之間心與山悠然相會,自身仿佛與山交融成為一體。日夕之山氣、相與之歸鳥,諸般景物仿佛不在外界而在心中,這就是回歸本真、回歸自然的真諦。作品鑒賞《飲酒(其五)》書寫欣賞

請同學們掃描二維碼觀看《飲酒(其五)》書法賞析,并完成字帖練習。隨學隨練詩歌二《游山西村》山重水復、柳暗花明,這兩個大家耳熟能詳?shù)某烧Z出自同一首詩。在這首詩中,有一座座連綿的山,有一條條交錯的河,有密密層層的柳,有靚麗嬌艷的花,還有幾間若隱若現(xiàn)的農(nóng)舍……隨學隨練游山西村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南宋]陸游品讀指導①

臘酒:臘月里釀造的酒。②

足雞豚:意思是準備了豐盛的菜肴。足,足夠,豐盛。豚,小豬,詩中代指豬肉。③

山重水復: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疊疊。④柳暗花明:柳色深綠,花色紅艷。⑤

簫鼓:吹簫打鼓。品讀指導⑥

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個戊日作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豐收。⑦古風存:保留著淳樸的古代風俗。⑧

若許:如果這樣。⑨閑乘月:有空閑時趁著月光前來。⑩

無時:沒有固定的時間,即隨時。品讀指導品讀指導不要笑農(nóng)家臘月里釀的酒渾濁,在豐收年景里待客的菜肴非常豐富。吹著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經(jīng)接近,村民們衣冠簡樸,古代風俗仍然保存。今后如果還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閑游,我一定拄著拐杖隨時來敲你的家門。山巒重疊,水流曲折,正擔心無路可走,柳綠花艷,眼前忽然又出現(xiàn)一個山村。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這是一首記游抒情詩,是陸游的名篇之一。首聯(lián)“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渲染出豐收之年農(nóng)村一片寧靜、歡悅的氣象。意思是說農(nóng)家釀的臘酒雖然渾濁,但他們的待客情意十分深厚。一個“足”字,表達了農(nóng)家款客盡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詩人對農(nóng)村淳樸民風的贊賞。作品鑒賞解讀《游山西村》“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鳖h聯(lián)“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寫山間水畔的景色,蘊含哲理。讀來仿佛可以看到詩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巒間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見濃茂,蜿蜒的山徑也愈發(fā)依稀難認。正在迷惘之際,突然看見前面花明柳暗,幾間農(nóng)家茅舍隱現(xiàn)于花木扶疏之間,詩人頓覺豁然開朗。作品鑒賞“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鳖i聯(lián)“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農(nóng)村風俗畫卷。農(nóng)家祭社祈年,滿懷對豐收的期待。陸游在這里更以“衣冠簡樸古風存”贊美這個古老的鄉(xiāng)土風俗,顯示出他對吾土吾民之愛?!昂嵐淖冯S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作品鑒賞前三聯(lián)融情于景,表達了詩人對鄉(xiāng)村生活的熱愛。然而詩人似乎意猶未盡,故而筆鋒一轉(zhuǎn):“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痹娙艘选坝巍绷艘徽欤藭r明月高懸,整個大地籠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給春社過后的村莊也染上了一層靜謐的色彩,別有一番情趣。于是這兩句從胸中自然流出:但愿從今而后,能不時拄杖乘月,輕叩柴扉,與老農(nóng)親切絮語,此情此景,不亦樂乎。一個熱愛家鄉(xiāng)、與農(nóng)民親密無間的詩人形象躍然紙上。“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弊髌疯b賞“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辈徽撉奥范嗝措y行難辨,只要堅定信念、勇于開拓,人生就能絕處逢生,到達充滿光明與希望的新境界。你在學習、生活中有這樣的體會嗎?作品鑒賞人們在探討學問、研究問題時,往往會有這樣的情況:山回路轉(zhuǎn)、撲朔迷離、出路難尋,于是頓生茫然之感。但是,如果鍥而不舍,繼續(xù)前行,終會眼前忽然出現(xiàn)一線亮光,豁然開朗,發(fā)現(xiàn)一個前所未見的新天地。這就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給人們的啟發(fā),也是宋詩特有的理趣。作品鑒賞《游山西村》書寫欣賞

請同學們掃描二維碼觀看《游山西村》書法欣賞,并完成字帖練習。隨學隨練詩歌三《觀書有感二首(其一)》慶元二年(1196),為避權臣韓侂胄之禍,朱熹與門人黃干、蔡沈、黃鐘來到新城福山(今黎川縣社蘋鄉(xiāng)竹山村)雙林寺側的武夷堂講學。在此期間,他應南城縣上塘蛤蟆窩村吳倫、吳常兄弟之邀,到該村講學,為吳氏廳堂書寫“榮木軒”,為讀書亭書寫“書樓”。此外,還在該村寫下了“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的著名詩句。朱熹離村后,村民便將蛤蟆窩村改為源頭村。民國時曾設活水鄉(xiāng)(今屬上塘鎮(zhèn))以紀念朱熹。請掃描二維碼,傾聽歌曲,體會詩句中蘊含的深刻哲理。詩歌傳唱:《觀書有感二首(其一)》傾聽細酌觀書有感二首(其一)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南宋]朱熹品讀指導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別稱紫陽。謚文,又稱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婺源),出生于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三明)。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后最杰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有《四書章句集注》《周易本義》《詩集結》《楚辭集注》等傳世。品讀指導①

方塘:又稱半畝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鄭義齋館舍(后為南溪書院)內(nèi)。朱熹父親朱松與鄭交好,曾有《蝶戀花·醉宿鄭氏別墅》詞云:“清曉方塘開一境。落絮如飛,肯向春風定?!雹阼b:一說為古代用來盛水或冰的青銅大盆。也有學者認為是鏡子,指像鑒(鏡子)一樣可以照人。③天光云影共徘徊:天空中的光和云的影子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變動,猶如人在來回移動。徘徊:來回移動。品讀指導④渠:它,第三人稱代詞,這里指方塘之水。⑤那得:怎么會。那,通“哪”,怎么的意思。⑥

如:如此,這樣。⑦為:因為。⑧源頭活水:比喻知識是不斷更新和發(fā)展的,從而需要不斷積累。品讀指導品讀指導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如同打開的一面鏡子,這池塘的水為何這樣清澈呢?那是因為有活水不斷從源頭流來啊。水面上蕩漾著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是首抒發(fā)讀書體會的哲理詩。“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意思是說有一個只有半畝地大的方形的池塘,它像一面鏡子那樣澄澈明凈,“天光云影”都被它倒映出來了。這兩句描述的“方塘”形象十分生動,給人以清澈、寧靜之感。作品鑒賞“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薄皢柷堑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痹娙诉M一步提出了一個問題,那口方塘“那得清如許”?因為那永不枯竭的“源頭”,源源不斷地給它輸送g了“活水”,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陳腐、永不污濁、永遠“深”而且“清”。這兩句是說人要心靈澄明,就得認真讀書,時時補充新知識。“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弊髌疯b賞《觀書有感二首(其一)》書寫示范

請同學們掃描二維碼觀看《觀書有感二首(其一)》書法示范,并完成字帖練習。隨學隨練詩歌四《游園不值》請掃描二維碼,傾聽朗誦,跟隨內(nèi)容,思考該詩題目是什么意思?!队螆@不值》朗誦傾聽細酌游園不值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南宋]葉紹翁品讀指導葉紹翁,生卒年不詳,字嗣宗,號靖逸,龍泉人,宋代文學家、詩人。原姓李,后嗣于龍泉(今屬浙江)葉氏。建炎三年(1129),祖父李穎士抗金有功,升為大理寺丞、刑部郎中,后因趙鼎黨事,被貶。葉紹翁因祖父關系受累,家業(yè)中衰,少時即給龍泉葉姓為子。光宗至寧宗期間,曾在朝廷做小官。葉紹翁是江湖派詩人,他的詩以七言絕句最佳,如《游園不值》,歷來為人們所傳誦。有詩集《靖逸小集》。他別著《四朝聞見錄》,雜敘宋高宗、孝宗、光宗、寧宗四朝軼事,頗有史料價值。品讀指導①

游園不值:想游園沒能進門。不值,沒得到機會。②

應憐:大概是感到心疼吧。應,表示猜測。憐,憐惜。③屐齒: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兒。④

小扣:輕輕地敲門。⑤柴扉:用木柴、樹枝編成的門。品讀指導品讀指導也許是園主擔心我的木屐踩壞他的青苔,可是這滿園的春色畢竟是關不住的,你看,那兒有一枝粉紅色的杏花伸出墻頭來。輕輕地敲柴門,久久沒有人來開。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這首小詩寫詩人春日游園的所見所感,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寫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詩人游賞受阻,感情由失望到意外驚喜,這應該看作一種精神奇遇,由此而誕生了一首記錄無法成游卻勝于成游的別具一格的記游詩。作品鑒賞首兩句“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交代作者訪友不遇,園門緊閉,無法觀賞園內(nèi)的春色。這兩句寫得幽默風趣,說“大概是園主人愛惜園內(nèi)的青苔,怕我的屐齒在上面留下踐踏的痕跡,所以‘柴扉’久叩不開”。將主人不在家,故意說成主人有意拒客,這是為了給下面的詩句作鋪墊?!皯獞z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弊髌疯b賞這后兩句詩形象鮮明,構思奇特,“春色”和“紅杏”都被擬人化,不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讀者聯(lián)想,使他們受到啟示:“春色”是關不住的,“紅杏”必然要“出墻來”宣告春天的來臨。同樣,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鎖不住、禁錮不了的,它必能沖破束縛,蓬勃發(fā)展?!按荷珴M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弊髌疯b賞這首詩在寫作上有很多妙處。其一是寫春景抓住了特點。陸游的《馬上作》云:“平橋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靄浮。楊柳不遮春色斷,一枝紅杏出墻頭?!彼谩皸盍钡慕瘘S、嫩綠來襯托“紅杏”的艷麗,可謂善于突出重點。葉紹翁這首詩應是從陸游詩中脫胎而來,用一“出”字把紅杏擬人化,更是抓住了春景特點,突出了重點。作品鑒賞其二是“以少代多”?!耙恢t杏”是“滿園春色”具體而集中的表現(xiàn),所以詩人就用一枝紅杏代表了墻內(nèi)百花。其三是不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夠給人以哲理的啟示和精神的鼓舞?!按荷珴M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贝荷谶@么一“關”一“出”之間,沖破圍墻,溢出園外,顯示出一種蓬勃向上、無法阻擋的生命力。更引申出生活的哲理:新生事物一定會沖破重重困難,脫穎而出,蓬勃地發(fā)展起來。作品鑒賞錢鐘書:“這是古今傳誦的詩,其實脫胎于陸游《劍南詩稿》卷十八《馬上作》:‘平橋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靄浮。楊柳不遮春色斷,一枝紅杏出墻頭?!贿^第三句寫得比陸游的新警?!赌纤稳嘿t小集》第十冊有另一位‘江湖派’詩人張良臣的《雪窗小集》,里面的《偶題》說:‘誰家池館靜蕭蕭,斜倚朱門不敢敲。一段好春藏不盡,粉墻斜露杏花梢?!谌溆虚e字填襯,也不及葉紹翁的來得具體。作品鑒賞這種景色,唐人也曾描寫,例如溫庭筠《杏花》:‘杳杳艷歌春日午,出墻何處隔朱門。’吳融《途見杏花》:‘一枝紅杏出墻頭,墻外行人正獨愁?!帧缎踊ā罚骸氄沼皶r臨水畔,最含情處出墻頭?!騽t和其他的情景摻雜排列,或則沒有安放在一篇中留下印象最深的地位,都不及宋人寫得這樣醒豁。”作品鑒賞《游園不值》書寫示范

請同學們掃描二維碼觀看《游園不值》書法示范,并完成字帖練習。隨學隨練詩歌五《己亥雜詩(其五)》詩題中的“己亥”是我國古代干支紀年法中的己亥年,即清代道光十九年(1839),是鴉片戰(zhàn)爭的前一年。當時,清王朝走向衰亡,清政府無能腐敗,對外卑躬屈膝,對內(nèi)大肆打壓,官吏貪污腐敗,百姓民不聊生。這一年力主改革時弊的龔自珍憤然辭官南下,將所見所聞、所思所想記錄在了315首日記體組詩《己亥雜詩》中。本文選取的是其中的第五首,請掃描二維碼,傾聽朗誦,體會本詩的韻味。《己亥雜詩(其五)》朗誦傾聽細酌己亥雜詩(其五)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清]龔自珍品讀賞析龔自珍(1792—1841),清代思想家、文學家及改良主義的先驅(qū)者,被柳亞子譽為“三百年來第一流”。曾任內(nèi)閣中書、宗人府主事和禮部主事等官職。主張革除弊政,抵制外國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則徐禁除鴉片。48歲辭官南歸,次年暴卒于江蘇丹陽云陽書院。他著有《定盦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詩詞近800首,今人輯為《龔自珍全集》。品讀指導①

浩蕩:廣闊深遠的樣子,也就是無限之意。②白日斜:夕陽西下的黃昏時分。③吟鞭:即馬鞭。詩人在途中,一邊策馬行進,一邊吟詩,故說“吟鞭”。④東指:出城門向東,指東方故里。⑤天涯:原意是天邊,此指離京城遙遠的地方。⑥落紅:落花,詩人自況。龔自珍因被迫辭官回鄉(xiāng),故自比為落花。后一“花”字,當指一代新人。品讀指導品讀指導浩浩蕩蕩的離愁別緒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我辭官歸鄉(xiāng),有如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還能起著培育下一代的作用。離開北京,馬鞭向東一揮,感覺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詩人當時憤然辭官,離別親朋好友,愁腸百結。開頭一詞“浩蕩”,除了說明愁緒之濃,還蘊蓄著對當時社會的不滿、對當政者的憤然、對人民生活的擔憂等各種復雜的思想感情。這首小詩將政治抱負和個人志向融為一體,將抒情和議論有機結合,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復雜的情感。龔自珍論詩曾說“詩與人為一,人外無詩,詩外無人”(《書湯海秋詩集后》),他自己的創(chuàng)作就是最好的證明。作品鑒賞了解龔自珍,了解《己亥雜詩》離愁別緒已經(jīng)充塞天地、浩浩難禁,何況正值夕陽西墜、日暮搖落之際,詩人此時的心緒可想而知。這里不說“夕陽”而取“白日”,正好與詩人當時的心情相吻合,也隱喻當時國勢漸頹的社會現(xiàn)實。在中國古典詩歌中,詩人們常常喜歡用落日作為自然現(xiàn)象和象征韶光易逝的雙重手法來顯示相思之烈或別離之苦。作品鑒賞“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是指詩人的馬鞭,“東指”點明了此行的目的地——故鄉(xiāng)(浙江)。“即天涯”是說距離京都很遠。馬鞭舉處,前面便是離京師越來越遠的海角天涯。龔自珍以“浩蕩”修飾離愁,以“白日斜”烘托離愁,以“天涯”映襯離愁,這種多層次的描寫方法和馬致遠的“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有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龔自珍的“吟鞭東指即天涯”沒有直接說自己是“斷腸人”而已?!耙鞅迻|指即天涯”作品鑒賞這里的“落紅”兩字,在全詩中地位十分重要。它上承“浩蕩離愁”,詩人的離愁不僅有“浩蕩”修飾、“白日斜”烘托、“天涯”映襯,還被時時拂面而過的“落紅”撩起。這一筆是隱藏在詩內(nèi)的,因此,“落紅”既是對前面離愁內(nèi)涵的補充,而作為轉(zhuǎn)折,它又使整首詩從離愁中解脫出來,轉(zhuǎn)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