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第三單元測試卷部編版選擇性必修上冊_第1頁
高中語文第三單元測試卷部編版選擇性必修上冊_第2頁
高中語文第三單元測試卷部編版選擇性必修上冊_第3頁
高中語文第三單元測試卷部編版選擇性必修上冊_第4頁
高中語文第三單元測試卷部編版選擇性必修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PAGE第三單元測試卷(時間:150分鐘滿分:150分)班級: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_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中華民族有著深厚文化傳統(tǒng),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體系,體現(xiàn)了中國人幾千年來積累的知識智慧和理性思辨。這是我國的獨特優(yōu)勢。中華文明延續(xù)著我們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既需要薪火相傳、代代守護,也需要與時俱進、推陳出新。要加強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挖掘和闡發(fā),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xiàn)代社會相協(xié)調(diào),把跨越時空、超越國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要推動中華文明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激活其生命力,讓中華文明同各國人民創(chuàng)造的多彩文明一道,為人類提供正確精神指引。要圍繞我國和世界發(fā)展面臨的重大問題,著力提出能夠體現(xiàn)中國立場、中國智慧、中國價值的理念、主張、方案。我們不僅要讓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國”,還要讓世界知道“學術中的中國”、“理論中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中的中國”,讓世界知道“發(fā)展中的中國”、“開放中的中國”、“為人類文明作貢獻的中國”。強調(diào)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國家的學術研究成果,而是要在比較、對照、批判、吸收、升華的基礎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當代中國和當今世界的發(fā)展要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解決好民族性問題,就有更強能力去解決世界性問題;把中國實踐總結好,就有更強能力為解決世界性問題提供思路和辦法。這是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發(fā)展規(guī)律。(摘自《習近平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材料二:不少評論家、詩人和詩歌讀者都感覺到當代新詩創(chuàng)作與理論進入了一種停滯不前、缺乏生命力的狀態(tài)。由于古老的東方文化傳統(tǒng)與漢語都不可能向西方文化和語言轉(zhuǎn)化,而西方詩歌文化與語言又不可能被缺乏本民族傳統(tǒng)意識的詩歌作者與理論家自然吸收,食洋不化的積食病就明顯地出現(xiàn)在詩歌創(chuàng)作和理論中。人們逐漸意識到對“他文化”吸收力的強弱與自己本民族文化傳統(tǒng)的強弱成正比,唐代之所以能廣泛吸取西域民族、北方民族及佛教的文化,正因為它擁有一個自秦漢以來建立起的強大的中華文化傳統(tǒng),這傳統(tǒng)如一個消化力極強的胃,吸收了四方異域的文化,借以繁榮本民族文化。當代新詩不但丟失了本民族的詩歌傳統(tǒng),而且也失去了對那個傳統(tǒng)的記憶和感情,而中華文化又不同于其他以拉丁語為先祖的各種西方文化,可以自然地相互吸收,所以必然會發(fā)生這種食洋不化的病癥,這病癥是當代詩歌失去讀者的重要原因。當代詩歌由于時代內(nèi)容的發(fā)展,已無法退回到新詩運動初期的狀態(tài)。當代社會讓世界村的居民們多少都進入了一個更復雜的感性與知性世界,中國詩歌也相應地在尋找與之相當?shù)乃囆g形式,主要是詩歌語言、內(nèi)在結構、外在形態(tài)。這些必須是有本民族實質(zhì)性的和具有現(xiàn)代性的,單靠移植西方是絕對不行的。我們認為,21世紀中國新詩能否存活,就看我們能否意識到自身傳統(tǒng)的復活并進入現(xiàn)代,同吸收外來因素之間的主次關系。沒有傳統(tǒng)何談創(chuàng)新?沒有傳統(tǒng)作為立身之地,創(chuàng)新很可能變?yōu)槿P西化。所以,中國當代新詩一個首要的、關系到自身存亡的任務就是重新尋找自己的詩歌傳統(tǒng),激活它的心跳,挖掘出它久被塵封的泉眼。讀古典文史哲及詩詞、詩論,想現(xiàn)代問題,使一息尚存的古典詩論進入當代的空間,貢獻出它的智慧,協(xié)同解決新詩面對的問題。據(jù)我的學習經(jīng)驗,歷代中國文論中存在著大量對我們今日所思考的詩歌理論仍有意義的撰述,而我們卻只習慣于引用西方理論,無暇回顧一下自身傳統(tǒng)中這些理論,師洋師古應當成為回顧與前瞻的兩扇窗戶,同時拉開窗幃,擴大視野,恢復自己傳統(tǒng)的活力才能吸收外來的營養(yǎng)。中國古典詩論在研究方法上與西方文論也有很大不同。西方文論強調(diào)邏輯剖析,優(yōu)點是落在文本實處和清晰的抽象概括,但其弊病是容易刻板、枯燥、概念化,解剖刀往往傷及神經(jīng),概念也有失去生命的變幻色彩的毛病。而中國古典詩論體系雖不十分清晰,卻能以富有內(nèi)涵和想象力的詩樣的語言傳遞給讀者審美的智慧和哲理,不至于有水涸石露的窘境,而其中人文的情致、暖意、活力,絲毫沒有實驗室處理后的褪色失鮮之感。讀古典詩論后可以意識到西方的科學分析、邏輯推理、抽象名詞杜撰等雖不失為一家之法,卻并非唯一的方法。而中國古典詩論的風格與中國古典哲學的靈活、深邃、玄遠相匹配。對于詩歌這樣內(nèi)涵深、變幻多的文學品種,中國傳統(tǒng)的文藝理論有其突出的優(yōu)點。(摘編自鄭敏《新詩百年探索與后新詩潮》)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中華民族具有深厚的文化傳統(tǒng),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體系,這是推動中華文明“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的重要前提。B.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構建,可以向世界傳播中國優(yōu)秀學術理論,為解決世界性問題提供中國經(jīng)驗。C.當代新詩之所以出現(xiàn)“食洋不化”的病癥,一是因為丟失了本民族的詩歌傳統(tǒng),二是因為東西方文化差異巨大。D.中國古典詩論雖不以體系和邏輯見長,但蘊含詩性品格和人文情致,比西方文論更有生命力?!敬鸢浮緿【解析】材料二最后一段論述了中國古典詩論在研究方法上與西方文論也有很大不同,“對于詩歌這樣內(nèi)涵深、變幻多的文學品種,中國傳統(tǒng)的文藝理論有其突出的優(yōu)點”,并沒有說誰更有生命力。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材料一與材料二都談到了傳統(tǒng)和創(chuàng)新的關系,不過二者論述的重心并不相同。B.借鑒西方詩歌并不能給本民族的詩歌帶來現(xiàn)代性,對此中國詩人要有清醒認識。C.中國古典詩歌的語言、內(nèi)在結構和外在形態(tài),依然可為當代詩歌創(chuàng)作提供營養(yǎng)。D.古人論詩用“意在筆先”“空靈”“飄逸”等語,未落實處卻包含鮮活的審美智慧?!敬鸢浮緽【解析】“借鑒西方詩歌并不能給本民族的詩歌帶來現(xiàn)代性”過于絕對,材料二第二段說的是“這些必須是有本民族實質(zhì)性的和具有現(xiàn)代性的,單靠移植西方是絕對不行的”,可見借鑒西方有價值,但不能“單靠移植西方”。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一觀點的一項是(3分)()A.韓愈《答劉正夫書》:“或問為文宜何師?必謹對曰:宜師古圣賢人?!盉.晚清洋務派人物馮桂芬提出:“以中國之倫常名教為原本,輔以諸國富強之術?!盋.魯迅《文化偏至論》:“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內(nèi)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脈?!盌.季羨林認為:“東西方文化的相互關系是‘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薄敬鸢浮緾【解析】材料一強調(diào)既要繼承傳統(tǒng),又要學習西方。A.強調(diào)繼承傳統(tǒng)。B.強調(diào)中學為本,西學為用。D.強調(diào)東西方文化交替輪流領先世界。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論語》,現(xiàn)已成為國際社會公認的處理人際關系和國際關系的黃金準則。請結合材料一對這一現(xiàn)象加以分析。(4分)【答案】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彰顯了傳統(tǒng)儒家思想的“恕道”,能夠體現(xiàn)中國立場、中國智慧和中國價值的理念。②它超越國界,具有當代價值,為謀求中國與世界共同發(fā)展進步提供了思路和方法,體現(xiàn)了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統(tǒng)一。5.如何推動中國古典詩論的“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4分)【答案】①加強對中國古典詩論的挖掘與闡發(fā)。②批判性地吸收和借鑒西方文論。③尋求古典詩論與當下審美需求的契合,協(xié)同解決新詩面對的問題。④發(fā)揮古典詩論在詩歌闡釋上的長處,向世界傳播中國古典詩論的審美意義和當代價值。(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懷石投江①曹堯德這一夜,對屈原來說是多么短暫,時光的流逝如閃電,似流星,若瞬目,不覺東方已經(jīng)泛白,雄雞已經(jīng)啼鳴。白馬咴咴嘶鳴,并不斷地用前蹄刨那欄廄,發(fā)出一陣陣單調(diào)而枯燥的“嘣嘣”聲。這聲音提醒了屈原,該給白馬添些草料了。然而當屈原來到馬廄一看,槽里的草料滿滿的,昨夜所喂之草料竟然一點未少。這情景使屈原大吃一驚,他認為白馬突然患了什么重病,才一夜不飲不食。屈原并未掌燈,借著從木窗欞透進來的微弱晨曦,依稀可見那白馬扇著兩耳,噴著響鼻,雙目半睜半閉,焦躁不安地拽著韁繩走來走去。屈原又在草料中多撒了些麩皮,加少許水,用料杈攪拌均勻,親切地拍著白馬的黃腦袋說:“吃吧,我的老伙計,吃飽了好有力氣趕路……”白馬搖搖頭,嗅也不嗅、聞也不聞,伸出長舌舔著主人的手背,兩眼掛著混濁的淚水……回到房中,屈原滿臉淚痕地坐在窗前,整理著他那一大堆寫滿了詩文的簡牘。響動將小媭從夢中驚醒,她迷迷糊糊地問道:“爹,天亮了嗎?”屈原信口答道:“早著呢,尚可睡一大覺?!毙€低聲催促道:“爹,您好幾夜不曾合眼了,還是上床睡一會兒吧?!薄斑@就睡,這就睡?!鼻@樣應著,重返馬廄,深情地望一眼那耳斷頭低的白馬,然后到角落的亂草堆里取出那對碩大的石鎖,這是他請石匠毛老爹專門加工的,一個足有三十余斤重,已經(jīng)在這里掩藏了多日。他將石鎖裝進了被套里,一頭一個,不偏不倚,放在馬的鞍背上。一切準備停當,屈原返回堂屋,走到小媭床前。其時小媭睡得正香,她身體微胖,肌肉松弛,臉皮浮腫,嘴角掛著淺淺的微笑,大約正在做著什么美夢。見了女兒的這一美滋滋的睡態(tài),屈原不覺一陣酸楚,熱淚把抓般地涌出,滾落。此時,天光已經(jīng)大亮,太陽快要出山了。屈原先吹熄了屋內(nèi)的燈盞,然后走到外間舀了一盆清水再次洗臉,為的是洗凈滿面淚痕,不讓女兒生疑。盥洗之后,他又在正間靜靜地站了一會兒,想想還有什么未盡之事或處理得不甚周到之處,然后返回西間,踱至女兒床前輕聲喚道:“兒呀,快快起來,今天是端午節(jié),華夏大地處處皆祭圖騰,爹應友人之邀,欲到遙遠的地方去主祭。你給我縫的那件長袍置于何處?快些拿來我穿?!毙€聞聽爹爹喊她,一個骨碌爬了起來,翻身下床。她知道爹爹要穿著自己親手縫的袍子過節(jié),還要出遠門去做客,主祭,心里甭提有多高興啦,急忙打開木箱,將折疊得規(guī)規(guī)整整的長袍,雙手捧著交給父親。屈原接過長袍,抖開,穿好,又把切云高冠端端正正地戴在頭上,然后將那柄陸離長劍掛在腰間,似欲出征的將軍。屈原打馬跑了一段路程,然后緩韁而前,沿著汨羅江堤向西南方向走去。一路之上,百姓們看到屈原憔悴的面容,枯槁的形體,沒有一個不感到痛心的,大家不斷地和他打著招呼,詢長問短,但今日屈原的話卻特別少,很令眾人吃驚納悶兒。一位漁翁手拿漁網(wǎng),站在江邊問道:“大夫,近日身體可好?您可千萬莫太傷心了?。 鼻c了點頭。一位中年婦女正在剜野菜,見了屈原,硬是要拉他進屋去歇一歇,屈原搖了搖手。正在這時,曾經(jīng)將屈原安置到桃花園去避暑養(yǎng)病的那位老漁父從湘江打魚歸來,見了屈原連忙迎上前去,心急火燎地說道:“聽說秦軍要過揚子江了,我們可往哪兒逃??!……”屈原望著老漁父滿臉憂傷的表情,嘴唇動了幾動,半天沒說出一句話來。他咬了咬牙,猛然把韁繩一勒,在馬屁股上狠狠地抽了一鞭,那馬騰起四蹄,一眨眼就跑出了很遠,很遠……屈原騎著馬走了一陣,翻身下馬,攀上懸崖的頂峰,面對巨谷深淵而立,上頂天,下柱地,巋然崛聳,似巨峰,若山崖,類石雕。屈原踱至崖邊,面向西北,仿佛見到秦兵已渡過揚子江,長驅(qū)直入,往南方奔來,遍地烽火,四處狼煙,尸骨狼藉,血跡斑斑;洞庭湖上濁浪排空,玉笥山頭烏云滾滾,腳下則是山搖地動,泥沙軟綿;舉首環(huán)顧,天是昏蒙蒙的,地是黑沉沉的……屈原依然是面向西北——那是郢都的方向,也是秭歸與樂平里的方向,他佇立許久,然后行三拜九叩之大禮,這一切,他做得是那么從容不迫,那么恬然自如。拜過之后,屈原用盡平生之力將被套從馬背上掀了下來,從中取出石鎖和麻繩,用麻繩系緊了石鎖,一頭又系緊了自己的一只腿,然后抱起那對碩大而沉重的石鎖,縱身躍入羅淵。這是何等驚心動魄的一躍?。【驮谶@縱身一躍的剎那間,一道耀眼的閃電蜿蜒長空,轉(zhuǎn)瞬即逝,炸雷落地,只震得山崩地裂,峰巒坍塌。正當這風暴雨狂之際,一顆明星劃破鉛灰色的蒼穹,流向西北——它隕落了!(節(jié)選自《屈原傳》,有刪改)【注】①本文節(jié)選自《屈原傳》第36章,題目為臨時所加。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白馬不飲不食、焦躁不安甚至兩眼含淚的表現(xiàn),既折射出它與屈原的深厚感情,也暗示著屈原的一場悲劇即將到來。B.面對熟睡的女兒,“屈原不覺一陣酸楚,熱淚把抓般地涌出,滾落”,這一細節(jié)生動地展示了他剛強背后也有一片柔情。C.文中用“接”“抖”“戴”“掛”等一系列動詞描述了屈原出行前的裝扮過程,儀式感很強,表現(xiàn)其對過往政治生涯的眷戀。D.在屈原投江的剎那,“一道耀眼的閃電蜿蜒長空”“山崩地裂”,作者極盡浪漫的筆法,昭示了屈原投江的象征意義?!敬鸢浮緾【解析】“表現(xiàn)其對過往政治生涯的眷戀”錯誤。屈原整理裝束是要以有尊嚴的形式赴死,意在昭告世人、警示統(tǒng)治者。7.下列對小說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那對石鎖在亂草堆里已掩藏多日,說明屈原早就萌生了以死明志的想法。B.屈原對女兒編織了自己受友人之邀去遠方做主祭的謊言,實屬無奈之舉。C.屈原攀上懸崖面對深淵而立,一個剛正不阿、頂天立地的形象躍然紙上。D.屈原最后的一跳,既是對當權者的警示,也是對其生命價值的完美詮釋。【答案】D【解析】“對其生命價值的完美詮釋”錯誤。屈原只是在無力挽救國運的情況下,無奈做出投江的選擇,并非對生命價值的完美詮釋。8.文中兩次寫到屈原“面向西北”的內(nèi)容,分別表現(xiàn)了屈原怎樣的心理?請結合文中相關部分簡要分析。(6分)【答案】①第一次面向西北,想象秦兵入侵下的楚國,戰(zhàn)火不斷,生靈涂炭,國破家亡的悲慘景象,為無力挽救國家的命運而感到痛心不已。②第二次面向西北,他行三拜九叩大禮,對著國都與故土,既有對國都與故土的依依不舍,更有以死明志的決絕之情。9.在《史記·屈原列傳》中,在屈原投江之前,圍繞屈原“何故而至此”的問題,重點描寫了漁父和屈原的對話,突出了屈原剛正不阿、不愿與小人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但是,在本文中“漁翁”“老漁父”和屈原的表現(xiàn)卻與之有很大不同,這樣處理有何效果?談談你的理解。(6分)【答案】①從“漁翁”“老漁父”的角度看,他們的問詢關心的是屈原的健康狀況和百姓的前途命運,這樣就能更好地將屈原個人的命運和國家百姓的命運聯(lián)系在一起,從側(cè)面凸顯屈原的愛國情懷。②從屈原的角度看,面對“漁翁”“老漁父”的問詢,他無力傾訴,只是將滿腔的悲憤表現(xiàn)在動作神情上,面對國破家亡的現(xiàn)狀,他已將個人的榮辱生死置之度外,其憂國憂民的形象也因此而愈顯高大。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鄭畋,字臺文,滎陽人也。年十八,登進士第,釋褐汴宋節(jié)度推官。二十二,吏部調(diào)選,又以書判拔萃,授渭南尉、直史館事。大中朝,白敏中、令狐绹相繼秉政十余年,素與德裕相惡,凡德裕親舊多廢斥之,畋久不偕于士伍。咸通中,令狐绹出鎮(zhèn),劉瞻鎮(zhèn)北門,辟為從事。入朝為虞部員外郎。右丞鄭薰,令狐之黨也,摭畋舊事覆奏,不放入省。畋復出為從事。咸通九年,劉瞻作相,薦為翰林學士,轉(zhuǎn)戶部郎中。后遷中書舍人。十年,王師討徐方,禁庭書詔旁午。畋灑翰泉涌,動無滯思,言皆破的,同僚閣筆推之。僖宗乾符五年,黃巢起曹、鄆。六年,陷安南府據(jù)之。廣明元年冬,賊陷京師,僖宗出幸。畋搜乘補卒,繕修戎仗,浚飾城壘。盡出家財以散士卒,晝夜如臨大敵。中和元年二月,賊將尚讓、王璠率眾五萬,欲攻鳳翔。畋預知賊至,令大將李昌言等伏于要害。賊以畋儒者,步騎長驅(qū),部伍不整。畋以銳卒數(shù)千,陳于高岡,虛立旗幟,延袤數(shù)里。距賊十余里,伐鼓而陣。賊不之測眾寡,始欲列卒而陣,后軍未至,而昌言等發(fā)伏擊之,其眾大撓。日既晡矣,岐軍四合,追擊于龍尾陂,賊委兵仗自潰,斬馘萬計。時畿內(nèi)諸鎮(zhèn)禁軍尚數(shù)萬,賊巢污京師后,眾無所歸。畋承制招諭,諸鎮(zhèn)將校皆萃岐陽。畋分財以結其心,與之盟誓,期匡王室。又傳檄天下。時駕在坤維音驛阻絕以為朝廷無能復振及畋傳檄諸藩聳動各治勤王之師巢賊聞之大懼自是賊騎不過京西其年冬,畋暴病,二年冬,薨于郡舍,時年五十九。(選自《舊唐書·鄭畋傳》,有刪改)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時駕在坤維/音驛阻絕/以為朝廷無能復振/及畋傳檄/諸藩聳動/各治勤王之師/巢賊聞之大懼/自是賊騎/不過京西/B.時駕在坤維/音驛阻絕/以為朝廷無能復振/及畋傳檄諸藩/聳動各治勤王之師/巢賊聞之大懼/自是賊騎不過京西/C.時駕在坤維/音驛阻絕/以為朝廷無能/復振及畋/傳檄諸藩/聳動各治勤王之師/巢賊聞之大懼/自是賊騎不過京西/D.時駕在坤維/音驛阻絕/以為朝廷無能復振/及畋傳檄/諸藩聳動/各治勤王之師/巢賊聞之大懼/自是賊騎不過京西/【答案】D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釋褐,指脫去布衣而換上官服,即做官的意思??婆e時代稱進士及第授官為釋褐。B.書判,是唐朝吏部選官時考核的標準?!皶敝笇懽质欠穸饲f有力、美觀大方,“判”指文理是否優(yōu)長。C.戶部,中國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是主要負責農(nóng)田、水利、戶籍、賦稅、俸餉等的機關。D.畿內(nèi),古稱王都及其周圍千里以內(nèi)的地區(qū),又稱京畿,也泛指國都周圍的地區(qū)。【答案】C【解析】水利是由工部負責的,工部是掌管營造工程事項的。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鄭畋入仕較早,長期不受重用。他十八歲就考中進士,走上了仕途,但是仕途不順,很長時間都得不到重用,直到劉瞻當上宰相之后,才任戶部郎中。B.鄭畋能書善寫,才能令人信服。朝廷的軍隊討伐徐州時,需要大量擬寫詔書,鄭畋構思迅速,揮筆書寫,所言俱切中要旨,同僚紛紛上奏朝廷舉薦他。C.鄭畋雖為儒生,但也擅長軍事。面對敵人的進攻,他預先命令大將埋伏于要害之地,然后虛張聲勢,擺開陣勢,趁敵人立足未穩(wěn)之際,伏兵出擊,令敵人陷入混亂。D.局勢混亂之際,鄭畋穩(wěn)定人心。黃巢占領京城,一時群龍無首。鄭畋先是將各將領召集到岐陽,與他們結盟起誓,匡扶王室,然后又傳令天下,令諸藩勤王。【答案】B【解析】“同僚紛紛上奏朝廷舉薦他”錯,原文“同僚閣筆推之”的意思是同僚都放下筆推舉鄭畋,讓他擬寫詔書。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右丞鄭薰,令狐之黨也,摭畋舊事覆奏,不放入省。(2)日既晡矣,岐軍四合,追擊于龍尾陂,賊委兵仗自潰,斬馘萬計?!敬鸢浮?1)右丞鄭薰是令狐绹的黨羽,收集鄭畋的舊事審查上奏,不讓鄭畋進入尚書省。(2)天色漸晚,岐軍四面圍攏上來,在龍尾陂追趕并攻擊敵人,敵人扔下兵器自行潰逃,被割取左耳的數(shù)以萬計。14.鄭畋為什么“久不偕于士伍”?請簡要說明。(3分)【答案】白敏中、令狐绹相繼執(zhí)政十多年,向來與李德?;ハ嘣骱?,鄭畋屬于李德裕一黨,長期受到排擠。(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5~16題。夜坐池上[宋]朱槔①落日解衣無一事,移床臨水已三回。斗沉北嶺魚方樂,月過秋河雁不來。疏翠庭前供答話,淺紅木末勸持杯。明明獨對蒼華影,莫上睢陽②萬死臺?!咀ⅰ竣僦扉溃耗纤卧娙耍L年隱居,歷經(jīng)金兵南襲、靖康之亂。②睢陽:今河南商丘。唐代安史之亂時,張巡、許遠堅守睢陽,后因缺乏支援被攻陷。15.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聯(lián)點明詩人來到池塘乘涼的時間,不知不覺間已離開坐席來到池邊多次,可見詩人追涼心切。B.頷聯(lián)中“魚方樂”“雁不來”借用典故,表面寫詩人的閑居之樂,實則暗含著雁書未達的惆悵。C.頸聯(lián)想象新奇,翠樹答話,紅花勸酒,用擬人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池邊枝繁葉茂、紅花掩映的熱鬧景致。D.全詩無一“夜”字,卻通過“落日”“斗沉”“月過”等意象,體現(xiàn)夜色漸深,從而照應題目?!敬鸢浮緾【解析】曲解文意,錯在“枝繁葉茂”和“熱鬧景致”。原句“疏翠庭前供答話”中“疏翠”說明枝條稀疏了,并不繁密;既然是“疏翠”“淺紅”,說明景象并無“熱鬧”的氛圍。16.有人認為,尾聯(lián)用典看似突兀,實則合乎情理、意味深長。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6分)【答案】詩人在描繪閑居生活后突然提到“睢陽萬死臺”,看似突兀,實則體現(xiàn)他“閑而不靜”的心理狀態(tài)?!澳稀睘榉凑Z,寫自己并非不想“上”,只因統(tǒng)治者偏安一隅,自己雖有心效力,卻報國無門,表達詩人年華老去無所事事的寂寥。此意在頷聯(lián)也有暗示。“雁不來”,表明期盼的音信并未傳來,暗示詩人雖超然塵世,卻仍期盼國土收復的復雜心境,為尾聯(lián)的情感抒發(fā)做了鋪墊,故而合乎情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歸園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寫了鄉(xiāng)村中常見的聲音。(2)孔子在《論語·雍也》中探討文與質(zhì)的關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蘇軾《赤壁賦》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盛贊曹操文韜武略的英雄氣概;“______________”一句,則直抒胸臆,悲嘆人生短暫易逝?!敬鸢浮?1)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2)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3)橫槊賦詩哀吾生之須臾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我們的孩子缺乏想象力,這個判斷大體上是客觀和真實的。看一看每年的中考、高考作文,就不難發(fā)現(xiàn)那些__________的文章,是多么應景地呼應了這個判斷。很多人將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聯(lián)系在一起,認為想象力的匱乏不僅影響中華民族的未來,而且將抹殺國人的創(chuàng)造力。但是,將科技落后和中國人缺乏創(chuàng)造力直接歸結于想象力的匱乏,我覺得還是________,沒有說到點子上?!疤O果落地”讓牛頓發(fā)現(xiàn)了萬有引力,這個幾百年來被人們__________的典故,似乎成了想象力孕育科學的絕好證據(jù)。可是不要忘了,這只是個傳說。退一步講,即便那只蘋果真的有幸砸中了牛頓的頭,我們也不能將萬有引力的發(fā)現(xiàn)歸功于這只蘋果“砸”出的想象力。我相信,千百年來,一定有無數(shù)的中國人也被蘋果砸中過,但遺憾的是,只有牛頓的那個被砸的腦袋發(fā)現(xiàn)了“萬有引力”。恐怕想象力的欠缺并不是最關鍵的。如果牛頓沒有尋求真理的熱情,如果牛頓缺乏良好的科學素養(yǎng),如果牛頓沒有科學的思維方式,再多的蘋果砸在他頭上,也還是無濟于事。過分強調(diào)想象力這個因素,會給人這樣一個錯覺:似乎有了想象力,牛頓就__________了。這樣的誤導反而會妨害我們?nèi)プ鲆恍└鼮榛A性也更有價值的工作。在我看來,培養(yǎng)以懷疑精神、批判精神為核心的理性精神,遠比想象力的培養(yǎng)迫切。沒有想象力的民族可能是沉悶的,但沒有理性精神的民族,則可能陷入瘋狂與虛妄。18.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3分)()A.千篇一律含糊其辭樂此不疲脫穎而出B.一成不變隔靴搔癢樂此不疲橫空出世C.千篇一律隔靴搔癢津津樂道橫空出世D.一成不變含糊其辭津津樂道脫穎而出【答案】C【解析】千篇一律:指詩文公式化,泛指事物只有一種形式,毫無變化。一成不變:一經(jīng)形成,永不改變。形容“中考、高考作文”,選用“千篇一律”,排除B、D。含糊其辭:故意把話說得含含糊糊,不清楚。隔靴搔癢:比喻說話作文等不中肯,沒有抓住問題的關鍵。根據(jù)后面的“沒有說到點子上”,選用“隔靴搔癢”,排除A。樂此不疲:因喜歡做某件事而不知疲倦。形容對某事特別愛好而沉浸其中。津津樂道:很感興趣地談論。橫空出世:形容人或物高大,橫在空中,浮出人世,或比喻卓爾不群。脫穎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顯示出來。19.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3分)()A.很多人將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聯(lián)系在一起,認為想象力的匱乏不僅影響中華民族的未來,而且將制約國人的創(chuàng)造力。B.很多人將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聯(lián)系在一起,認為想象力的匱乏不僅抹殺國人的創(chuàng)造力,而且將影響中華民族的未來。C.很多人將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聯(lián)系在一起,認為想象力的匱乏既影響中華民族的未來,又將抹殺國人的創(chuàng)造力。D.很多人將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聯(lián)系在一起,認為想象力的匱乏不僅制約國人的創(chuàng)造力,而且將影響中華民族的未來?!敬鸢浮緿【解析】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兩處語?。阂皇恰澳ⅰ瓌?chuàng)造力”搭配不當,應把“抹殺”改為“制約”;二是“不僅……而且……”遞進分句語序不當,應把兩個關聯(lián)詞語后面的內(nèi)容調(diào)換順序。綜合修改,D項最恰當。20.文中畫橫線的句子很有表現(xiàn)力,請結合文段內(nèi)容簡要分析。(5分)【答案】①反向假設,強調(diào)了科學家應該有熱情與理性精神。②排比手法的使用,結構整齊,具有氣勢,增強了論述的力量。(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題。文字是文明發(fā)展的載體,記錄了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發(fā)展進程與經(jīng)驗教訓。()。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①___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