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精神伴我行主題班會_第1頁
奧運精神伴我行主題班會_第2頁
奧運精神伴我行主題班會_第3頁
奧運精神伴我行主題班會_第4頁
奧運精神伴我行主題班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主題班會:奧運精神伴我行重工中學184班跨越百年的奧運情緣

1908年,《天津青年》雜志提出了三個問題:中國人何時才能派選手參加奧運會?中國何時能得到奧運會的金牌?中國何時才能舉辦奧運會?那是1932年的盛夏,在洛衫磯第十屆奧運會上,一個中國選手起跑出發(fā)。為了中國的第一次參加。

這個東北大學的學子,海上漂泊23天,只身赴天涯,他拒絕代表什么“偽滿洲國”。而一定要代表自己真正的國家。盡管沒有驕人的成績,但畢竟,中國人已經(jīng)來了!是的,“中國人來了!”在洛衫磯的碼頭上,華人隊伍的歡迎標語就是這句話:“中國人來了!”

那是1984年的盛夏,

他一槍射落“零”的紀錄,

奧運賽場上第一次升五星紅旗、奏中國國歌。

那一刻,多少炎黃子孫眼含淚花,

中國人來了!不再是充當綠葉、霧里看花那是2001年的盛夏,薩馬蘭奇先生的一句“北京”,又讓多少中華兒女淚如雨下。中華,奧運;奧運,中華,百年的夢想已圓,我們的心情此時無法用語言表達。中國人來了,不,不僅僅是這樣,中國人已敞開國門,更敞開心胸,迎接四海賓朋,迎接五環(huán)的到達。北京1993年代表中國第一次提出申辦2000年奧運會,與一個偉大人物--鄧小平不無關系。北京在1990成功地舉辦了亞運會后鄧小平就提出了申辦2000年奧運會。第一次申辦奧運會的北京雖然沒有成功,但是北京依然看到了自己的"份量"。在沉默了5年后,1998年11月,經(jīng)中央批準,北京宣布申辦2008年奧運會。北京再次提出申辦奧運會,無疑是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審時度勢的英明決策。北京奧運口號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了解奧運會什么是奧林匹克運動?奧林匹克運動,是以促進人的生理、心理和社會道德全面發(fā)展,溝通各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在全世界普及奧林匹克主義,維護世界和平為目標的國際社會運動。它包括三大體系,即以奧林匹克主義為核心的思想體系;以國際奧委會、國際單項體育聯(lián)合會和各國或地區(qū)奧委會三大支柱為骨干的組織體系;以奧運會為周期性高潮的活動內(nèi)容體系。奧林匹克主義,是增強體質(zhì)、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發(fā)展的一種生活哲學。奧運會簡介奧林匹克運動會(OlympicGames,簡稱奧運會)是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主辦的包含多種體育運動項目的國際性運動會,每四年舉行一次。奧林匹克運動會最早起源于古希臘,因舉辦地在奧林匹亞而得名。19世紀末由法國的顧拜旦男爵創(chuàng)立了真正意義上的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從1896年開始奧林匹克運動會每四年就舉辦一次(曾在兩次世界大戰(zhàn)中中斷過三次),會期不超過16天。由于1924年開始設立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因此奧林匹克運動會習慣上又稱為“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奧林匹克運動會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了和平與友誼的象征。

奧運會之都瑞士洛桑被稱為“奧林匹克之都”。這是因為國際奧委會總部現(xiàn)設在此處。洛桑與奧林匹克運動結下了不解之緣,并成為對國際體育界有重大影響的城市。1982年,國際奧委會宣布洛桑為“奧林匹克之城”;1993年12月5日國際奧委會又宣布洛桑為“奧林匹克之都”?,F(xiàn)在洛桑有奧林匹克博物館、奧林匹克研究中心,還有以顧拜旦名字命名的大街和體育場等。作為國際奧林匹克運動的心臟,洛桑為奧林匹克運動的發(fā)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奧林匹克運動的宗旨、精神是什么?

奧林匹克運動的宗旨是通過沒有任何歧視、具有奧林匹克精神的體育活動來教育青年,從而為建立一個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作出貢獻。更快、更高、更強團結、和平、進步奧林匹克格言和口號是什么?

奧林匹克格言,亦稱奧林匹克座右銘或口號,系奧林匹克運動宗旨之一。奧林匹克格言是:“更快、更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