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第四單元綜合檢測卷(解析版)(時間:150分鐘滿分:150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7分)(2022·新高考全國卷Ⅰ)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中華民族有著深厚文化傳統(tǒng),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體系,體現(xiàn)了中國人幾千年來積累的知識智慧和理性思辨。這是我國的獨特優(yōu)勢。中華文明延續(xù)著我們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既需要薪火相傳、代代守護,也需要與時俱進、推陳出新。要加強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挖掘與闡發(fā),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xiàn)代社會相協(xié)調,把跨越時空、超越國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要推動中華文明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激活其生命力,讓中華文明同各國人民創(chuàng)造的多彩文明一道,為人類提供正確精神指引。要圍繞我國和世界發(fā)展面臨的重大問題,著力提出能夠體現(xiàn)中國立場、中國智慧、中國價值的理念、主張、方案。我們不僅要讓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國”,還要讓世界知道“學術中的中國”“理論中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中的中國”,讓世界知道“發(fā)展中的中國”“開放中的中國”“為人類文明作貢獻的中國”。強調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國家的學術研究成果,而是要在比較、對照、批判、吸收、升華的基礎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當代中國和當今世界的發(fā)展要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解決好民族性問題,就有更強能力去解決世界性問題;把中國實踐總結好,就有更強能力為解決世界性問題提供思路和辦法。這是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發(fā)展規(guī)律。(摘自習近平《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材料二:不少評論家、詩人和詩歌讀者都感覺到當代新詩創(chuàng)作與理論進入了一種停滯不前、缺乏生命力的狀態(tài)。由于古老的東方文化傳統(tǒng)與漢語都不可能向西方文化和語言轉化,而西方詩歌文化與語言又不可能被缺乏本民族傳統(tǒng)意識的詩歌作者與理論家自然吸收,食洋不化的積食病就明顯地出現(xiàn)在詩歌創(chuàng)作和理論中。人們逐漸意識到對“他文化”吸收力的強弱與自己本民族文化傳統(tǒng)的強弱成正比,唐代之所以能廣泛吸取西域民族、北方民族及佛教的文化,正因為它擁有一個秦漢以來建立的強大的中華文化傳統(tǒng),這傳統(tǒng)如一個消化力極強的胃,吸收了四方異域的文化,借以繁榮本民族文化。當代新詩不但丟失了本民族的詩歌傳統(tǒng),而且也失去了對那個傳統(tǒng)的記憶和感情,而中華文化又不同于其他以拉丁語為先祖的各種西方文化,可以自然地相互吸收,所以必然會發(fā)生這種食洋不化的病癥,這病癥是當代詩歌失去讀者的重要原因。當代詩歌由于時代內容的發(fā)展,已無法退回到新詩運動初期的狀態(tài)。當代社會讓世界村的居民們多少都進入了一個更復雜的感性與知性世界,中國詩歌也相應地在尋找與之相當?shù)乃囆g形式,主要是詩歌語言、內在結構、外在形態(tài)。這些必須是有本民族實質性的和具有現(xiàn)代性的,單靠移植西方是絕對不行的。我們認為,21世紀中國新詩能否存活,就看我們能否意識到自身傳統(tǒng)的復活并進入現(xiàn)代,同吸收外來因素之間的主次關系。沒有傳統(tǒng)何談創(chuàng)新?沒有傳統(tǒng)作為立身之地,創(chuàng)新很可能變?yōu)槿P西化。所以,中國當代新詩一個首要的、關系到自身存亡的任務就是重新尋找自己的詩歌傳統(tǒng),激活它的心跳,挖掘出它久被塵封的泉眼。讀古典文史哲及詩詞、詩論,想現(xiàn)代問題,使一息尚存的古典詩論進入當代的空間,貢獻出它的智慧,協(xié)同解決新詩面對的問題。據(jù)我的學習經驗,歷代中國文論中存在著大量對我們今日所思考的詩歌理論仍有意義的撰述,而我們卻只習慣于引用西方理論,無暇回顧一下自身傳統(tǒng)中這些理論,師洋師古應當成為回顧與前瞻的兩扇窗戶,同時拉開窗幃,擴大視野,恢復自己傳統(tǒng)的活力才能吸收外來的營養(yǎng)。中國古典詩論在研究方法上與西方文論也有很大不同。西方文論強調邏輯剖析,優(yōu)點是落在文本實處和清晰的抽象概括,但其弊病是容易刻板、枯燥、概念化,解剖刀往往傷及神經,概念也有失去生命的變幻色彩的毛病。而中國古典詩論體系雖不十分清晰,卻能以富有內涵和想象力的詩樣的語言傳遞給讀者審美的智慧和哲理,不至于有水涸石露的窘境,而其中人文的情致、暖意、活力,絲毫沒有實驗室處理后的褪色失鮮之感。讀古典詩論后可以意識到西方的科學分析、邏輯推理、抽象名詞杜撰等雖不失為一家之法,卻并非唯一的方法。而中國古典詩論的風格與中國古典哲學的靈活、深邃、玄遠相匹配。對于詩歌這樣內涵深、變幻多的文學品種,中國傳統(tǒng)的文藝理論有其突出的優(yōu)點。(摘編自鄭敏《新詩百年探索與后新詩潮》)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中華民族具有深厚的文化傳統(tǒng),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體系,這是推動中華文明“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的重要前提。B.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構建,可以向世界傳播中國優(yōu)秀學術理論,為解決世界性問題提供中國經驗。C.當代新詩之所以出現(xiàn)“食洋不化”的病癥,一是因為丟失了本民族的詩歌傳統(tǒng),二是因為東西方文化差異巨大。D.中國古典詩論雖不以體系和邏輯見長,但蘊含詩性品格和人文情致,比西方文論更有生命力。解析:理解和分析文章內容。“比西方文論更有生命力”說法錯誤,材料二最后一段只是說“西方文論強調邏輯剖析……概念也有失去生命的變幻色彩的毛病”,并未將中國古典詩論和西方文論的生命力進行比較。答案:D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材料一與材料二都談到了傳統(tǒng)和創(chuàng)新的關系,不過二者論述的重心并不相同。B.借鑒西方詩歌并不能給本民族的詩歌帶來現(xiàn)代性,對此中國詩人要有清醒認識。C.中國古典詩歌的語言、內在結構和外在形態(tài),依然可為當代詩歌創(chuàng)作提供營養(yǎng)。D.古人論詩用“意在筆先”“空靈”“飄逸”等語,未落實處卻包含鮮活的審美智慧。解析:根據(jù)文中信息推理判斷(思維發(fā)展與提升)。根據(jù)材料二第二段中的“這些必須是有本民族實質性的和具有現(xiàn)代性的,單靠移植西方是絕對不行的”可知,“單靠……是絕對不行的”說的是除了“移植西方”,還需要其他的,但選項中說的是“并不能……”,曲解文意。答案:B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一觀點的一項是(3分)()A.韓愈《答劉正夫書》:“或問為文宜何師?必謹對曰:宜師古圣賢人?!盉.晚清洋務派人物馮桂芬提出:“以中國之倫常名教為原本,輔以諸國富強之術?!盋.魯迅《文化偏至論》:“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內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脈?!盌.季羨林認為:“東西方文化的相互關系是‘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苯馕觯悍治稣擖c、論據(jù)。閱讀材料一可知其觀點是:中華文明既需要薪火相傳、代代守護,也需要與時俱進、推陳出新。A項突出“師古圣賢人”,強調了薪火相傳,但沒有突出中華文明的與時俱進、推陳出新;B項強調傳統(tǒng)倫常名教的根本地位,與材料一的觀點關系不大;C項“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體現(xiàn)了要與時俱進,“內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脈”體現(xiàn)了要薪火相傳;D項強調東西方文化的地位轉變,與材料一內容無關。因此C項最全面、最合適。答案:C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論語》,現(xiàn)已成為國際社會公認的處理人際關系和國際關系的黃金準則。請結合材料一對這一現(xiàn)象加以分析。(4分)答:解析:結合材料觀點,分析社會現(xiàn)象。根據(jù)題干可知,應結合材料一分析這一現(xiàn)象所體現(xiàn)出的觀點。結合材料一可知,這一現(xiàn)象說明中國人幾千年來積累的知識智慧和理性思辨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說明中華文化可以與時俱進,為各國人民服務,我們應該更加自信,努力推動中華文明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答案: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強調以對待自身的行為為參照物來對待他人。中華文明要與時俱進,推陳出新,把中國實踐總結好,從而為解決人類問題提供中國智慧,中國方案。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注重以寬廣的心胸對待他人和其他民族的文化,我們強調中華文明的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國家的學術研究成果,而是要在比較、對照、批判、吸收、升華的基礎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當代中國和當今世界的發(fā)展要求。5.如何推動中國古典詩論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4分)答:解析:概括內容要點、結合材料談看法。由材料二第三段中的“中國當代新詩一個首要的、關系到自身存亡的任務就是重新尋找自己的詩歌傳統(tǒng)……協(xié)同解決新詩面對的問題”可得出答案第①點;由材料二第三段中的“師洋師古應當成為回顧與前瞻的兩扇窗戶,同時拉開窗幃,擴大視野,恢復自己傳統(tǒng)的活力才能吸收外來的營養(yǎng)”可得出答案第②點;材料二第四段論述了西方文論、中國古典詩論的優(yōu)點和缺點,由此可得出答案第③點。答案:①重新尋找自己的詩歌傳統(tǒng),使古典詩論進入當代的空間,貢獻出它的智慧,協(xié)同解決新詩面對的問題;②既要師洋,又要師古,擴大視野,恢復古典詩論傳統(tǒng)的活力,并吸收外來的營養(yǎng);③科學辯證地認識西方文論、中國古典詩論的優(yōu)點與缺點。(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文本一:捉不住的鼬鼠——時間片論周濤我一出世就沉沒在時間里了,時間如水我如魚。那是煙、霧、空氣的包圍,渾然不覺,如影相隨。我?guī)缀醪荒苊鞔_,是我擁有了它還是我正被它裹挾。它是那樣直接、迫近、強大地面臨著所有生命,但是為什么卻最容易被忽略?風無形,可是柳枝拂動、樹兒彎腰,我們可以看到它的力量;空氣無狀,可是在陽光透射下,可以看到塵埃浮動、地氣上升,目擊它模糊的形態(tài)。但是時間呢?誰感受過它的力量、目擊過它的形狀?有位詩人曾經妄圖正視它,結果那位詩人哭了。他突然發(fā)現(xiàn)了一種強大力量的隔離,感到面對一圈無形的墻壁無法穿越的痛苦。還有一位詩人,曾經試圖接近它,結果它反而給推得更遠了。他在江邊癡想,人是什么時候開始見到月亮的?月亮是什么時候開始見到人的?這個問題是世界柔軟的腹部,誰的拳頭打向這里,誰就會因撲空而迷惘。時間是空的。它大到無邊無際、無始無終,如宇宙天空,如一切生靈唯一裁判,如神;它小到無影無蹤、無孔不入,它甚至規(guī)矩渺小到了可以被任何一位鐘表匠囚禁于方寸之間,如奴隸。處處有它而無它,處處無它而有它。誰能畫出它的肖像呢?在我們的想象力的鐵路修不到的年代里,一個東方農耕民族,因為自己的生活方式認識了它,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季”?!凹尽笔且运姆N容顏出現(xiàn)的,循環(huán)往復,互相銜接,從未有過一次失誤。當然還是東方,一些狩獵民族,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間。因而他們看到的也主要是黑白兩色,白天是白的,黑夜是黑的,他們把它叫“日子”。另外是游牧者,他們很容易把它叫做“紀元”,漫長的動輒千里的遷徙和轉移,使他們隨著或逆著它移動,也使他們看到了它更真實的茫茫無聲的面容。漏,晷,鐘,表……這些都是人類妄圖捕捉住它而設的夾子和陷阱。人們以為捉住了它,緊密地把它關在里面,非常珍惜,仿佛里面關了一只規(guī)矩而又準確的小鼬鼠。在這種兒童游戲面前,它是寬容的。它不愿意拆穿這種幼稚的錯覺。人們經常愛問的一句話就是:“你有沒有時間?”我們怎么能夠有或者沒有時間呢?因為我們的一切都是它賜予的,都為它擁有,就像我們不能說自己有沒有天空一樣。它給了我們那么多時日,讓我們飲食、勞動、思考,讓我們創(chuàng)造,它多么偉大仁慈!我們每每看到太陽飽滿金紅地升起,就把太陽想象為它的臉,心里流露出一個生命對它的崇拜和感激。然而也許人們總的來說是讓它失望的,人們不珍惜生命,人們不僅揮霍而且極其藐視時間,把它給予的一生隨便地混過去……時間啊,我們最對不起的就是您了。在您的忍耐和仁慈之下,我們究竟做了些什么?我們無所事事,沒有目標;因為空虛,我們勾心斗角;因為無聊,我們把對同類的踐踏當作平生樂事。我們不珍惜生命,但我們卻貪生怕死。這些,當然您都看見了。極度的靈活,超自然的伸縮性,不可思議的變幻速度。是的,鼬鼠一般,短肢、細長柔韌的身子,光滑的皮毛滴水不沾,豹頭,雙眼凝注而有神采。無處不可穿越,無處不可逃遁。閃電的一擊,比一切猛獸兇猛。它象征著“短暫”的殘酷力量,而這正是時間的另一屬性。在這寒冷的、毫無商量余地的時光匕首面前,誰也沒有能力躲閃。這位快捷的劍客,它的暗殺從來沒有落空過。時間從來就沒有公正過。對“找時間”的人,它躲閃著;對“趕時間”的人,它飛跑著;對美妙幸福的事,它吝嗇著;對心酸痛苦屈辱的事,它揮霍放縱著。它就這樣荒誕無稽,常常捉弄人。其實,它根本就沒有理睬過我們,就像魚在水中爭吵并不與水有關,也像鳥在天上廝斗并不于天有礙。它在一切之上,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同時它又有細致靈巧的手指,貓的無聲腳步……悄然移行。我是多么渴望看到那些已經消失了的事物再現(xiàn)!這一切都是可能的嗎?在時間的盡頭,在幽暗的內臟,在呈現(xiàn)著虛無假象的背面,在意識的深不可測的井底,那種神秘的、那玄妙的、那不可洞察的創(chuàng)造萬物之手——是什么?文本二:周濤散文的特點,可一言以蔽之曰:把散文當詩寫。換句話說,其語言如詩一般節(jié)奏鮮明、簡潔精練,具有音樂的美感;其情感無論含蓄還是直率,都較之于一般散文更強烈而直接。這種長時間以來歸屬于詩歌的藝術特征被周濤巧妙地調用于散文創(chuàng)作中,構成了他的寫作風格。在一次訪談中,周濤說:“我不擅長纖細的描寫,更不擅長敘事,我對一部重大作品的構架才能也很差,我缺乏小說才干。我的思想方法較為接近于詩……我的‘這一套’是經過寫詩的多年練習逐步形成的,我十分感謝詩對我的養(yǎng)育?!边@明顯是周濤對散文寫作的一番誠實的自審與判別。他的散文的氣質,首先在于他那博大雄渾的氣度。他的一些散文,讓人讀罷頗為感動,沉湎于所營造的情境之中?;叵胍幌拢瑓s記不住什么事情,那大抵是文章的氣韻在起作用。而他的另一些散文,卻重在對事物、對生命的深入理解和發(fā)現(xiàn),這該是更高層次的詩質對散文的介入。(摘編自邵寅虎《周濤散文有哪些特點》)6.下列對文本一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本文結構乍看松散,實則層次分明,它圍繞“時間是什么”“我們怎么對待時間”“時間怎么對待我們”展開,井然有序。B.作者以“柳枝拂動、樹兒彎腰”寫風之可見,以“塵埃浮動、地氣上升”寫空氣之可睹,在與時間的對比中反襯出時間的無影無形。C.“時間啊,我們最對不起的就是您了”,用“您”來稱代時間,就把時間當成了人看待,強化了因浪費時間而產生的愧疚之情。D.文中“時間從來就沒有公正過”一句,強調的是時間對于任何人來說都是不公平的,人們無論用怎樣的方式對待時間都無濟于事。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分析原文內容的能力。D.“人們無論用怎樣的方式對待時間都無濟于事”錯誤,由文本一“對‘找時間’的人,它躲閃著;對‘趕時間’的人,它飛跑著;對美妙幸福的事,它吝嗇著;對心酸痛苦屈辱的事,它揮霍放縱著”可見,并非“無論用怎樣的方式對待時間都無濟于事”。答案:D7.下列與文本有關的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A.作者化用了唐代詩人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中“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詩句,表達對時間的追問與思考。B.文章把“漏、晷、鐘、表”等古今計時工具比作捕獸的夾子和陷阱,形象地表現(xiàn)了人類捕捉時間的方法之巧、效能之高。C.“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出自毛澤東的詩《七律·送瘟神》,作者引用這兩句詩表現(xiàn)了時間推移之悄然無聲。D.周濤構思、寫作散文,就是把詩歌的藝術特征賦予散文。力爭把散文寫成詩歌,所以他的散文雖然不是詩,卻頗有詩的特性。解析:本題考查賞析文章藝術特色的能力。A.“表達對時間的追問與思考”錯誤,根據(jù)文本一“這個問題是世界柔軟的腹部,誰的拳頭打向這里,誰就會因撲空而迷惘。/時間是空的”可見,化用該詩句主要是為了表達出“時間是空的”這個觀點。B.“表現(xiàn)了人類捕捉時間的方法之巧、效能之高”錯誤,根據(jù)文本一“人們以為捉住了它,緊密地把它關在里面,非常珍惜,仿佛里面關了一只規(guī)矩而又準確的小鼬鼠。/在這種兒童游戲面前,它是寬容的。它不愿意拆穿這種幼稚的錯覺”可見,這只是人們自以為捕捉了它,實際上只是“幼稚的錯覺”,并不是真的“捕捉”了時間,更不能體現(xiàn)“方法之巧、效能之高”。D.“就是把詩歌的藝術特征賦予散文。力爭把散文寫成詩歌”錯誤,文本二是“周濤散文的特點,可一言以蔽之曰:把散文當詩寫”,并不是“把散文寫成詩歌”。答案:C8.文本一以“捉不住的鼬鼠”為主標題,以“時間片論”為副標題,兩者相得益彰。請對此作簡要分析。(6分)答:答案:①正標題是喻體,副標題是本體,形象生動地寫出了作者對時間的印象:“捉不住”。②“鼬鼠”的比喻,深刻地揭示出時間的特點:靈活、具有伸縮性、速度快、無處不在、冷酷兇猛等。③正標題與副標題結合,揭示了文章的寫作對象,又暗示了文章的主旨,奇妙的比喻能引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9.請依據(jù)文本二,簡要分析《捉不住的鼬鼠》的詩性特色。(6分)答:答案:①多處句式整齊對稱,節(jié)奏鮮明,讀來朗朗上口,有音樂美感。②描寫時間時句式簡短,語言精練,富含哲理。③運用豐富的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排比等,語言生動形象,富有詩意。④抒情方式含蓄與直接兼顧,表達情感強烈,令人深受感染。⑤思想深邃,對時間的本質和生命的可悲本性有著深入的理解和發(fā)現(xiàn),富含哲理。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沈)括字存中,以父任為沭陽主簿??h依沫水,乃職方氏①所書“浸曰沂、沫”者,故跡漫為污澤,括新其二坊,疏水為百渠九堰,以播節(jié)原委,得上田七千頃。擢進士第,編校昭文書籍,為館閣???,刪定三司條例。故事,三歲郊丘之制,有司按籍而行,藏其副,吏沿以干利。括考禮沿革,為書曰《南郊式》。即詔令點檢事務,執(zhí)新式從事,所省萬計,神宗稱善。遷太子中允、檢正中書刑房、提舉司天監(jiān),日官②皆市井庸販,法象圖器,大抵漫不知。括始置渾儀、景表、五壺浮漏,招衛(wèi)樸造新歷,募天下上太史占書,雜用士人,分方技科為五,后皆施用。加史館檢討。遼蕭禧來理河東黃嵬地,留館不肯辭,曰:“必得請而后反。”帝遣括往聘。括詣樞密院閱故牘得頃歲所議疆地書指古長城為境今所爭蓋三十里遠表論之。帝以休日開天章閣召對,喜曰:“大臣殊不究本末,幾誤國事?!泵援媹D示禧,禧議始屈。賜括白金千兩使行。至契丹庭,契丹相楊益戒來就議,括得地訟之籍數(shù)十,預使吏士誦之,益戒有所問,則顧吏舉以答。他日復問,亦如之。益戒無以應,謾曰:“數(shù)里之地不忍,而輕絕好乎?”括曰:“師直為壯,曲為老。今北朝棄先君之大信,以威用其民,非我朝之不利也。”凡六會,契丹知不可奪,遂舍黃嵬而以天池請。括乃還,在道圖其山川險易遷直,風俗之純龐,人情之向背,為《使契丹圖抄》上之。拜翰林學士、權三司使。括博學善文,于天文、方志、律歷、音樂、醫(yī)藥、卜算,無所不通,皆有所論著。又紀平日與賓客言者為《筆談》,多載朝廷故實、耆舊出處,傳于世。(節(jié)選自《宋史·卷三百三十一·沈括》)【注】①職方氏:周代官名,掌天下地圖與四方職貢。②日官:掌天象歷數(shù)的官。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括詣樞密院閱故牘/得頃歲所議疆地書指古長城/為境今所爭蓋三十里遠/表論之B.括詣樞密院閱故牘/得頃歲所議疆地書/指古長城為境/今所爭蓋三十里遠/表論之C.括詣樞密院/閱故牘得頃歲/所議疆地書/指古長城為境/今所爭蓋三十里遠/表論之D.括詣樞密院/閱故牘得頃歲所議疆地書/指古長城為境/今所爭蓋三十里遠/表論之解析:“括詣樞密院閱故牘”,“閱”是“括”的謂語,不能斷開,排除C、D兩項;“得頃歲所議疆地書”,“疆地書”是本句的賓語,后面斷開,排除A項。答案:B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進士第,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后一級中央政府朝廷考試者,稱為進士。明清時期,殿試錄取考生為三甲,世人統(tǒng)稱錄取者為進士。第,等級待遇。B.三司,在唐代之前,同“三公”,是中國古代朝廷中最尊顯的三個官職的合稱。在唐、宋時期,則以鹽鐵、度支、戶部為三司,主理財賦。C.加,加官,宋朝常在兼職之外給予額外“加官”,以提升其待遇品級或作為榮譽象征以示優(yōu)寵,與《諫太宗十思疏》中“恩所加”中的“加”意思不同。D.天章閣,宋朝閣名,真宗時營建,以奉真宗御集御書。后宋仁宗在天章閣接見大臣,向大臣問御邊大略、軍政要事,成為對大臣們最高規(guī)格的待遇。解析:“第,等級待遇”錯誤。第,指榜上題名的甲乙次第。答案:A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正確的一項是(3分)()A.沈括在擔任沭陽主簿期間,不僅疏浚了水流,而且得到上等田地七千頃。B.沈括改革郊祭之制,節(jié)省了大量的費用;大力改革天文歷法,一直沿用至今。C.在處理邊界問題上,沈括通過查閱檔案,確認了邊界,讓契丹相感到理屈。D.沈括學問廣博,著作豐富,對于天文、地理、方志、律歷、音樂、醫(yī)藥、卜算等,沒有不通曉的,有著作論述,都富有成就。解析:B.“一直沿用至今”錯誤。原文只是說“后皆施用”,不代表有沿用至今的意思。C.“讓契丹相感到理屈”錯誤?!捌醯は唷睉獮檫|國使者。D.“沈括……地理……都富有成就”錯誤。從原文“括博學善文,于天文、方志、律歷、音樂、醫(yī)藥、卜算,無所不通,皆有所論著”看,沈括在地理方面并沒有取得成就。答案:A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故事,三歲郊丘之制,有司按籍而行,藏其副,吏沿以干利。譯文:(2)今北朝棄先君之大信,以威用其民,非我朝之不利也。譯文:答案:(1)按照舊制,每三年一次郊丘祭祀天地的制度,有關部門按照典籍記載進行,收藏起典籍的副本,官吏們因襲來謀取私利。(2)現(xiàn)在你們北朝拋棄你們以前皇帝的重大信約,用暴力役使自己的人民,不是對我們宋朝不利。14.沈括在出使遼國時采取了什么措施?取得了怎樣的成果?請簡要概括。(3分)答:答案:①預先找出相關文書檔案數(shù)十件,讓幕僚和吏員背熟。契丹每有問題提出,沈括就讓手下吏員列舉檔案條文作答。②不懼威脅,以國之道義、民之根本為理由,申明寸土不讓。③在沈括一行力爭下,遼國最終有所退讓,緊張的宋遼關系得以暫時緩解。[參考譯文]沈括,字存中,因為父蔭得官為沭陽主簿。沭陽縣靠著沫水,是職方氏所寫的“浸曰沂、沫”的地方,原來的河道漫衍為停滯不流的沼澤,沈括重新修筑兩條堤防,疏浚水流為一百條水渠九個水壩,用來分導和節(jié)制沫水的主流和支流,得到上等好田地七千頃??贾羞M士后,沈括被派去編集校對昭文館的書籍,擔任館閣??保瑒h定三司條例。按照舊制,每三年一次郊丘祭祀天地的制度,有關部門按照典籍記載進行,收藏起典籍的副本,官吏們因襲來謀取私利。沈括考訂(南郊大禮的)禮制沿革,寫成一部書叫《南郊式》?;实劬拖略t叫他掌管郊祀的事務,按照新的儀式舉行祭禮,所節(jié)省的費用數(shù)以萬計,神宗十分滿意。升任太子中允、檢正中書刑房、提舉司天監(jiān),天文歷算的官員都是市井間庸俗商販,對于天文現(xiàn)象、天體圖象和天文儀器,大多渾然不懂。沈括開始設置渾儀、景表、五壺浮漏,招來衛(wèi)樸修造新歷法,向全國各地募集上獻太史占書,摻雜使用士人,分方技科為五部分,這些辦法后來都被采用施行。加官為史館檢討。遼國的蕭禧來處理河東黃嵬一帶地界劃分問題,留在館舍不肯離去,說:“一定要請求得到后才回去?!被实叟缮蚶ㄇ巴鶈柡蛑乱?。沈括到樞密院查閱以前的檔案,得到當年商定疆界的文書,文件指定以古代的長城作為邊界,現(xiàn)在所爭的地方與長城相距三十里遠,上表論述了這事?;实墼谛菁偃沾蜷_天章閣召見沈括答對,高興地說:“大臣們根本不去探究事情的原委,幾乎誤了國家大事。”命令沈括把地圖拿給蕭禧看,蕭禧這才感到理屈?;实圪p賜給沈括白銀一千兩,讓他出使。到了契丹宮廷,契丹宰相楊益戒來和他商談,沈括找到爭論地界的各種文書檔案幾十件,預先叫吏員們記熟,楊益戒有問題提出,就回頭叫吏員列舉所得檔案回答。另一天再問,也是這樣。楊益戒無法對答,傲慢地說:“幾里土地都不忍心,難道忍心輕率地斷絕友好關系嗎?”沈括回答說:“軍隊以正義為強大,以理屈為衰弱。現(xiàn)在你們北朝拋棄你們以前皇帝的重大信約,用暴力役使自己的人民,不是對我們宋朝不利?!笨偣矔劻肆?,契丹知道無法改變沈括的主張,就放棄黃嵬而請求天池。沈括就回朝,在路上畫了契丹的山川險要平坦的地形及道路坦直曲折的狀況,記下風俗的純樸和龐雜的情形,以及各地人心的向背,作《使契丹圖抄》送呈朝廷。被授為翰林學士、代理三司使。沈括學識廣博,善于寫文章,對于天文、方志、律歷、音樂、醫(yī)藥、卜算,沒有不通曉的,都有著作論述。他又把平時和賓客談論的事記錄下來,寫成《筆談》一書,記載了許多朝廷中的典故、事實,有聲望的老臣的情況,流傳于世上。(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題。洛陽道中寄弟賈島趨走迫流年,慚經此路偏。密云埋二室,積雪度三川①。生類梗萍泛,悲無金石堅②。翻鴻有歸翼,極目仰聯(lián)翩?!咀ⅰ竣俣遥禾疑胶蜕偈疑健Hǎ郝逅?、伊水、河水。②金石堅:《古詩十九首·回車駕言邁》中有言“人生非金石”。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詩歌內容與題目照應明顯,如首聯(lián)“趨走”與“經此路”緊扣標題中的“洛陽道中”。B.“積雪度三川”可以理解為“于冰封雪飄之時渡過三川”,具體寫出了行路的艱難。C.本詩善煉字,如以“埋”寫密云籠罩太室、少室二山;又善用借代,如以“梗”“萍”指代自己。D.本詩抒情方式多樣,“慚”“悲”等處直抒胸臆,第二聯(lián)寓情于景,第四聯(lián)借物抒情。解析:C項,“又善用借代,如以‘?!肌复约骸卞e,這里是用比喻的手法把自己比作枯枝和浮萍,喻指自己像它們一樣受命運驅使,四處漂泊。答案:C16.本詩主要抒發(fā)了詩人哪些情感?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6分)答:答案:①對輾轉漂泊的傷感?!摆呑摺睂懺娙藶榍俺潭疾ǎ钥葜?、浮萍自喻,寫出詩人內心的傷感。②對時光飛逝的慨嘆。詩人用“流年”寫出光陰易逝。③對生命脆弱的感嘆。借用“人生非金石”的典故,慨嘆生命的脆弱。④對欲歸而不得的惆悵。尾聯(lián)言人不如物,詩人羨慕飛鴻有歸翼,表達出其欲歸而不得的惆悵。(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甫《蜀相》中“,”兩句,以高度精煉的語言評價了諸葛亮的賢能和忠誠。(2)王羲之在《蘭亭集序》中表現(xiàn)蘭亭氣候宜人的句子是“,”。(3)李密《陳情表》中“,”兩句表現(xiàn)活著不惜性命為國出力,死后也要結草來報答君王之恩。答案:(1)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2)天朗氣清惠風和暢(3)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曾有一個時期,新上市的慢鍋成為主婦的新寵。把要煮的東西一股腦兒地丟進去,不管三七二十一,煮它一個①,完完全全不用守候看火,非常省事。對職場女性來說,慢鍋當然是時代的恩賜:上班之前,鍋子里,肉是肉,菜是菜,“涇渭分明”;下班回來,掀開鍋蓋,肉和菜,早已“你儂我儂”地融進湯里了。我家孩子百喝不厭的是魚翅瓜熬湯。魚翅瓜,看起來活脫脫就像是冬瓜的雛形,然而讓人②的是,這瓜在湯里煮熟用湯匙壓它后散成千絲萬縷的細條,像極了既好看又清口的魚翅。我常用老母雞、干貝、紅棗、枸杞、墨魚干和魚翅瓜同煮。熬好的湯,那種鮮味啊,會化成千萬只饞蟲,直往你心里鉆!女兒負笈英倫之后,對魚翅瓜湯③。有一回,在大雪紛飛的冬天,她竟然撥來長途電話,苦苦央求我給她寄一缽好湯,我回應著:“好,好,明天就用快郵寄出?!睖奈兜谰褪羌业奈兜?,我以湯的味道去浸潤孩子的成長歲月。孩子長大后,離家萬里,湯的濃香,如同一根細細長長、柔柔韌韌的線,一生一世牽動著游子的心。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3分)答:解析:第①空,“天翻地覆”,形容變化極大或鬧得很兇,秩序大亂。語境是用夸張的口吻,寫煮湯時的情況,故可填“天翻地覆”。第②空,“嘖嘖稱奇”,指咂著嘴稱贊它的奇妙。從語境“散成千絲萬縷的細條,像極了既好看又清口的魚翅”看,側重強調魚翅瓜的奇妙,故可填“嘖嘖稱奇”。第③空,“魂牽夢縈”,形容萬分思念。語境強調女兒對魚翅瓜湯強烈的思念,故可填“魂牽夢縈”。其他答案,合乎語境亦可。答案:①天翻地覆②嘖嘖稱奇③魂牽夢縈19.請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改成幾個較短的句子,可以改變語序、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3分)答:答案:(示例)這瓜在湯里煮熟后,用湯匙壓它,它竟散成千絲萬縷的細條狀,像極了魚翅,既好看又清口。20.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可以改寫成:“一生一世牽動著游子的心的是湯的濃香,那濃香如同一根細長、柔韌的線?!睆恼Z義看二者基本相同,為什么說原文表達效果更好?(3分)答: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語句的能力。解答時,可從兩句語意重心、語意輕重、語意連貫、適應語境等方面進行分析。答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冀中職業(yè)學院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1套
- 機器學習原理與應用課件 第8章 支持向量機
- 2025年貴州省貴陽市單招職業(yè)傾向性測試題庫完整版
- 機械原理 CH10學習資料
- 2025年數(shù)小腳標準教案反思
- 老舊小區(qū)基礎配套設施改造項目概述
- 商務英語課程思政教案
- 2025至2030年中國微型耕作機械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山西省張?zhí)m鎮(zhèn)第一初級中學校人教新目標七年級英語上冊Unit7Howmucharethesesocks教案
- 2025年復烤煙葉項目建議書
- 地下車位租售方案實施辦法
- 11ZJ401樓梯欄桿安裝圖集
- 天然藥物化學第一章總論
- 廣東縣級農商銀行聯(lián)社高管候選人公開競聘筆試有關事項上岸提分題庫3套【500題帶答案含詳解】
- 2023年版《電力安全工作規(guī)程》(線路部分)
- GA 254-2022警服內穿襯衣
- 第四章觀賞樹木的園林特性4
- 水產動物遺傳與育種學緒論
- GB/T 19536-2004集裝箱底板用膠合板
- 監(jiān)理表格.監(jiān)理.3.復工令
- 傳播學研究方法-第三章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