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學第七章課件_第1頁
宏觀經濟學第七章課件_第2頁
宏觀經濟學第七章課件_第3頁
宏觀經濟學第七章課件_第4頁
宏觀經濟學第七章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七章

失業(yè)與通貨膨脹失業(yè)是指凡在一定年齡范圍內愿意工作而沒有工作,并正在尋找工作的人都是失業(yè)。就業(yè)是指處于受雇傭與“自我雇傭”的狀態(tài);勞動力=失業(yè)者+就業(yè)者失業(yè)率是勞動力中沒有工作又在尋找工作的人所占的比率。充分就業(yè)并非人人都有工作。一、失業(yè)概述假設某國總3000萬人,就業(yè)者為1500萬人,失業(yè)者為500萬人,則該國失業(yè)率為:A.17%B.34%C.25%下列屬于勞動力的是A.老人B.小孩C.全日制在讀大學生D.大學畢業(yè)后沒找到工作且正在尋找(一)失業(yè)的分類摩擦性失業(yè)結構性失業(yè)周期性失業(yè)(需求不足失業(yè)、)摩擦性失業(yè)摩擦性失業(yè)又稱為求職性失業(yè)是指在生產過程中由于難以避免的摩擦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業(yè)。是由于人們在不同的地區(qū)、不同的職業(yè)或一生中的不同階段的工作變動所引起的,是一個動態(tài)的經濟增長中的長期而正常的現象例:就業(yè)者和企業(yè)都想得到對自己來說是最合適的,所以在不斷地選擇中結構性失業(yè)是指經濟結構的變動,是勞動力的需求和供給不匹配造成的失業(yè)。特點是崗位空缺和失業(yè)并存,失業(yè)者由于種種原因不能填補現有職位空缺。技術、年齡、性別、地域、觀念都可能導致結構性失業(yè)水平取決于轉移成本的高低:不同產業(yè)部門之間的差異程度、勞動力的初始人力資本及培訓機制摩擦性失業(yè)和結構性失業(yè)總是存在的即當經濟實現充分就業(yè)時,仍可能有這兩種失業(yè)存在周期性失業(yè)(需求不足失業(yè))需求不足性失業(yè)指經濟周期中的衰退或蕭條時,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業(yè),這種失業(yè)是由整個經濟的指出和產出下降時造成的。屬于非自愿失業(yè),也是凱恩斯主義重點關注的失業(yè)。宏觀經濟治理的對象其他分類自愿失業(yè):由于不愿按照現行貨幣工資水平和工作條件而引起的失業(yè)。非自愿失業(yè):勞動者愿意按照現行貨幣工資水平和工作條件就業(yè),但卻找不到工作而產生的失業(yè)。自然失業(yè)率自然失業(yè)率是經濟社會在正常情況下的失業(yè)率,是勞動力市場處于供求穩(wěn)定狀態(tài)時的失業(yè)率,這里的穩(wěn)定狀態(tài)是指既不會造成通貨膨脹也不會造成通貨緊縮的失業(yè)率。實際上就是充分就業(yè)時的失業(yè)率。自然就業(yè)率就是與自然失業(yè)相對應的就業(yè)率,也就是充分就業(yè)時的就業(yè)率(二)失業(yè)的影響失業(yè)的消極影響對產出的影響第一,資源浪費(人力資本損失),使產出下降第二,失業(yè)帶來生產設備和其他稀缺經濟資源的大量閑置,直接減少了總產出。對社會的影響貧富差距:收入心理損失:自尊心社會安定(犯罪、自殺、離婚、吸毒等)失業(yè)的積極影響失業(yè)工人往往有更多的閑暇時間(家庭相處,家務勞動)可以去尋找更加合適的工作,發(fā)揮最大效率,這樣失業(yè)的效益高于失業(yè)的代價整個社會勞動力的最優(yōu)配置正是在勞動力的流動中形成的,失業(yè)是優(yōu)化資源配置的代價相當數量的失業(yè)者作為勞動后備軍和勞動蓄水池的存在,一方面可以使企業(yè)的勞動需求隨時得到滿足,另一方面作為一種威脅也能迫使就業(yè)者提高生產效率。(三)奧肯定律(Okun’sLaw)內容:失業(yè)率每高于自然失業(yè)率1個百分點,實際GDP將低于潛在GDP2(2.5或3)個百分點。揭示了產品市場和勞動市場之間極為重要的聯系。奧肯定律注意:是實際GNP和失業(yè)率之間的關系失業(yè)率如果超過充分就業(yè)的界限時(通常以4%的失業(yè)率為標準)每使失業(yè)率降低1%,實際GNP則必然增加3%(也有的經濟學家提出2.5%或2%)反之,失業(yè)率每增加1%,實際GNP則會減少3%。(四)失業(yè)的經濟學解釋1.古典失業(yè):由于工資剛性所引起的失業(yè)。工資調整遇到不可下降的下界,出現失業(yè)。把這種情況下的失業(yè)稱為古典失業(yè),即可以用古典理論來解釋的失業(yè)現象。一般的,古典理論中,真實工資完全富有彈性,能夠隨時調整,勞動力市場始終出清。但是,為了解釋廣泛存在的失業(yè)現象,古典理論作出部分調整,認為非市場因素(法律、制度)阻止了真實工資的調整,從而導致失業(yè)。2.凱恩斯的解釋以MPC遞減規(guī)律來說明消費需求不足用資本邊際效率遞減規(guī)律說明投資需求不足消費、投資需求的不足→→總需求不足→→周期性失業(yè)凱恩斯對需求不足的失業(yè)的解釋:)450失業(yè)AD1AD0NN2N1AD2YY2Y1Y=f(N,K)3.失業(yè)的供求分析出清的勞動力市場:失業(yè)的解釋。競爭性勞動力市場NDSWW*NEN*就業(yè)自愿失業(yè)出清的勞動力市場中的失業(yè)E勞動供求曲線的均衡點在E廠商愿意雇用的接受工資水平W*的工人數量NE。此時,另有數量為N*

-NE的工人,雖然愿意工作,但要求的工資較高。是自愿失業(yè)。非出清的勞動力市場:失業(yè)解釋在沒有伸縮性工資的勞動力市場上。NDSWWENEN*就業(yè)非自愿失業(yè)非出清的勞動力市場:失業(yè)E一次經濟波動使得勞動工資過高W*。尋找這個高工資的勞動力N2但是企業(yè)愿意雇用的只有N1。出現勞動過剩N2-

N1。為非自愿失業(yè)。N2W*N1對摩擦性失業(yè)的治理產生摩擦性失業(yè)的原因:勞動力市場不斷變動;信息不很完備治理:通過縮短選擇工作的時間來減少摩擦性失業(yè)。如:增設職業(yè)介紹所、青年就業(yè)服務機構和建立人才庫網站以更多的途徑傳播有關就業(yè)的信息。

(五)失業(yè)的治理對結構性失業(yè)的治理結構性失業(yè)的產生原因:勞動力的素質跟不上經濟結構的變化治理:1、試圖阻止或減少導致結構性失業(yè)的經濟結構變化——這是得不償失的2、對受結構性失業(yè)威脅的人進行教育培訓以適應經濟結構的變化,還可以幫助勞動力遷移、使勞動力能夠很容易在不同的工作與地區(qū)之間流動,以此降低結構性失業(yè)。對周期性失業(yè)的治理周期性失業(yè)的產生原因:有效需求不足治理:國家積極干預經濟,設法刺激有效需求,以實現充分就業(yè)。如:1、刺激私人投資2、促進國家投資二、通貨膨脹概述1.通貨膨脹:信用貨幣制度下,流通中的貨幣數量,超過經濟實際需要,而引起的貨幣貶值,和物價水平全面而持續(xù)的上漲。不是指一種或幾種商品的物價上升;不是指物價水平一時的上升。指全面、持續(xù)的上漲。Currency通貨:在實踐中,通貨指現金——紙幣和鑄幣,即流通于社會上的貨幣。通貨膨脹率:從一個時期到另一個時期價格水平變動的百分比。2.通貨膨脹的衡量1)消費物價指數(CPI):在普通家庭的支出中,購買具有代表性的一組商品,現在要比過去多花多少錢。選取一組相對固定的典型的商品或勞務,比較其在不同時期購買所花費的支出。篩選原則:①與社會生產和人民生活關系密切;②銷售數量(金額)大;③市場供應保持穩(wěn)定;④價格變動趨勢有代表性;⑤所選的代表規(guī)格品之間差異大。CPI=當期總的市場價值/基期總的市場價值1993年購買一組商品的所花費的支出是857元,1997年購買同樣的商品,支出是1174元,則1997年的消費物價指數是1174/857=137

2)零售物價指數(RPI)反映城鄉(xiāng)商品零售價格變動趨勢的一種經濟指數。零售物價的調整變動直接影響到城鄉(xiāng)居民的生活支出和國家的財政收入,影響居民購買力和市場供需平衡,影響消費與積累的比例。因此,計算零售價格指數,可以從一個側面對上述經濟活動進行觀察和分析。采用分層抽樣調查方法取得的,即在全國選擇不同經濟區(qū)域和分布合理的地區(qū)、以及有代表性的商品作為樣本,對市場價格進行經常性的調查,以樣本推斷總體。我國零售物價指數(RPI)增長率3)生產者價格指數(PPI)衡量資本品.中間投入等的價格變化。與消費物價指數不同,包括了中間產品和原料。4)GDP折算數。3.通貨膨脹的分類1)按照價格水平上升的速度區(qū)分:溫和的通貨膨脹,年物價水平上升速率在10%以內,包括爬行(5%)、步行(5-10%)的通貨膨脹。奔騰的通貨膨脹,年物價水平上升速率在10%-100%。超級通貨膨脹,年物價水平上升速率超過100%,亦稱惡性通貨膨脹,飛行的通貨膨脹。解放前夕,通貨膨脹劇烈時,大面額鈔票大量印行,舊銀行職員在清點成捆鈔票。印度新德里一商販在收取顧客的貨款時用鉗子拆啟釘在盧比上的釘書釘。在印度,顧客到銀行提取盧比時,除了剛出印鈔廠的新盧比外,所有舊盧比都是100張一沓用釘書釘釘起來的,顧客在銀行無需當面清點,在任何時間如果發(fā)現有短缺,只要沒有啟封釘書釘,銀行都會如數補齊。如今印度人習慣購物時帶上100張一沓的盧比,請收款人幫助啟封。印度通貨膨脹空前人們購物用釘起來的鈔票2002年12月17日1937—1949年國民黨統(tǒng)治時期

惡性通貨膨脹情況(100元法幣的購買力變化)1937年可買黃牛2頭1938年可買黃牛1頭1939年可買豬1頭1941年可買面粉1袋1943年可買雞1只1945年可買雞蛋2個1946年可買固本肥皂1/6塊1947年可買煤球1個1948年8月19日可買大米3粒1949年5月可買大米2.45/10000000粒(千萬分之2、45粒)(2)按照通貨膨脹的預料程度區(qū)分未預期型通貨膨脹:價格上升的速度超乎意料之外。預期型通貨膨脹:物價有規(guī)律的變動。(3)按照對價格的不同影響區(qū)分平衡型通貨膨脹,即每種商品的價格都按相同比例上升。非平衡型通貨膨脹,即各種商品價格上升的比例不完全相同。

(4)按照表現形式的不同區(qū)分公開型通貨膨脹,指通過物價水平統(tǒng)計反映出來的通貨膨脹。隱蔽型通貨膨脹,指沒有通過物價水平統(tǒng)計反映出來的通貨膨脹。抑制型通貨膨脹,指價格管制條件下,通過排隊、搜尋、尋租等途徑反映出來的通貨膨脹。

1980—1999年我國零售物價指數(RPI)增長率年份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

RPI6.02.41.91.52.88.86.07.318.517.8

年份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881999

RPI2.13.98.613.221.714.86.10.8-2.0-2.5

資料來源:《中國統(tǒng)計年鑒》4.通貨緊縮通貨緊縮:物價水平的不斷普遍下降。往往是在通貨膨脹得到抑制之后發(fā)生的。實質:通貨緊縮是“伴隨物價下跌而出現的經濟衰退”。三、通貨膨脹的成因1、貨幣供給的過度貨幣數量論的觀點:每次通貨膨脹都有貨幣供給的迅速增長?!斑^多的鈔票追逐過少的商品”。MV=PY即貨幣供給量*貨幣流通速度(總支出)=物價水平*實際收入(總收入)貨幣流通速度:V=名義收入/貨幣供給量對上式取自然對數,lnM+lnV=lnP+lnY關于時間t求微分,dM/M+dV/V=dp/P+dY/Y進一步變形:dp/P=dM/M-dY/Y+dV/V即:通貨膨脹率=貨幣增長率-產出增長率+流通速度變化率2.需求拉動(拉上)通貨膨脹即:超額需求、即總需求超過總供給所引起的一般價格水平的持續(xù)顯著上漲。

y

PAD4AD5AS需求拉動通貨膨脹AD1

AD2中間區(qū)域,總需求增加后,價格逐漸上漲,是由于勞動、資本等的不足,導致成本提高。即供給瓶頸。該區(qū)域的通貨膨脹被稱為瓶頸式通貨膨脹。垂直的古典總供給曲線:充分就業(yè)??傂枨罄^續(xù)增加,導致價格上漲,收入不變。這就是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AD3凱恩斯區(qū)域內,總需求增加,不會導致價格上漲,此時資源充足。p1p2p3p4需求拉上通貨膨脹的原因PYASADfAD0AD1YfP0P1總供給的增加并不能迅速滿足總需求的增加AD0

AD1,Y0

Y1,P0

P1。充分就業(yè)的國民收入無法再增加。原因:私人投資增加、政府購買增加、貨幣供給量增加YASAD0AD1YfP0P1Y0Y1P

成本推動通貨膨脹yPP3P2P1

ADAS3.成本推動通貨膨脹(又稱供給通貨膨脹)指在沒有超額需求的情況下由于供給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價格水平持續(xù)和顯著的上漲E3E2E1Y1Y2Y3YfAS1AS2AS3三種推動情形(根據成本構成)(1)工資成本推動:工資推動型:最主要。不完全競爭的勞動市場中,強大的工會組織、工資剛性等原因,造成工資過高,工資增長率超過生產增長率,導致成本過高。工資-價格螺旋:工資提高引起價格上漲,價格上漲又進一步導致了工資提高。(2)利潤推動:利潤推動型。由于壟斷或寡頭控制,牟取高額利潤導致一般價格水平的上漲。不完全競爭的產品市場中,少數大企業(yè)可以操縱商品價格,定價很高,價格上漲超過成本上漲的速度(3)進口成本推動:進口原材料價格上升而引起通脹。如世界性價格上漲。生產率提高慢的部門工資率看齊生產率提高慢的部門物價被提升生產率提高快的部門工資率上升生產率提高快的部門成本也被拉升社會物價的普遍升——通貨膨脹4.結構性通貨膨脹結構性通貨膨脹源于國內各經濟部門發(fā)展的速度不一樣,但社會追求“公平”的事實導致了某些部門的物價上漲,從而拉動了整個社會物價水平的提高:5、政府的原因1)財政支出膨脹。財政支出大于收入,往往形成赤字壓力,解決這種壓力,最容易實行的措施是增發(fā)紙幣。4)政治局勢的動蕩。政治不穩(wěn)定,國民對國內貨幣的信心不足,紛紛通過搶購商品和不動產保值,或者兌換外幣保值,致使本國貨幣迅速貶值,物價水平上漲。通貨膨脹螺旋yPP3P2P1ADAS6.通貨膨脹螺旋通貨膨脹螺旋:大多數人預期到通貨膨脹,這種預期會變成現實,使通貨膨脹產生一種慣性,具有不斷持續(xù)下去的趨勢。價格上漲要求工資提高,工資提高引起價格上漲。如通貨膨脹時期,個人要求工資提高,以保證實際工資不降低;銀行貸款要求提高名義利率,以獲得一定的實際收益率。只要通貨膨脹一發(fā)生,成本推動和需求拉動就同時發(fā)揮作用四、通貨膨脹的經濟效應1.再分配效應不利于依靠固定貨幣收入維持生活的人群,如領取救濟金、退休金、依靠轉移支付和福利支出的人最顯著。此外,依靠工資生活的長期被雇傭者,工資變化緩慢。但依靠變動收入的人,從中收益。其貨幣收入與通貨膨脹同步增長,甚至要早于通貨膨脹。如擴張、工資水平不斷上漲的行業(yè),領取短期變動工資的個人。對于儲蓄者不利。各種形式的儲蓄、存款的實際價值下降。有閑置現金的人損失最大。犧牲債權人的利益,債務人獲利。發(fā)行公債的國家,獲利豐厚。2.產出效應(1)需求拉動的通貨膨脹,產出增加。存在閑置資源、通貨膨脹未被預期且較溫和的情況下:促進了產出增加。物價上漲擴大了廠商的利潤空間,促進投資擴大再生產,減少失業(yè)。(2)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引起失業(yè),產出減少。(3)超級通貨膨脹,產出減少,經濟趨于崩潰。當人們對于信用貨幣失去信心時,貨幣的交易和儲藏等作用喪失,等價交換難以實行,投機盛行。(1)有利論:溫和通脹,利于經濟發(fā)展,不可缺少。(2)有害論:通貨膨脹政策是飲鴆止渴。政府支出增加引起價格上漲,短期內,工資水平不會同步調整,實際工資下降,企業(yè)對勞動的需求增加,就業(yè)和產量增加。3.通貨膨脹的有利論與有害論預期利潤率降低,不利于調動生產和投資的積極性.緊縮政策抑制經濟發(fā)展;使政府增加了治理通貨膨脹的壓力,削弱經濟活力.貨幣貶值不利于經濟交往。五、消除通貨膨脹的政策1、消除通貨膨脹的政策思路1)通貨膨脹是眾矢之的,要根除。2)是否值得治理通貨膨脹,爬行的通貨膨脹,可以不用理會。3)如何治理?采取哪些可行的方法?2、用經濟衰退降低通貨膨脹緊縮財政和貨幣政策。1)漸進主義思路。以較長的時間和較小的失業(yè)來降低通貨膨脹。經濟衰退比較弱。2)激進主義思路。以較快的時間和較高的失業(yè)率來降低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