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原代謝與運動_第1頁
磷酸原代謝與運動_第2頁
磷酸原代謝與運動_第3頁
磷酸原代謝與運動_第4頁
磷酸原代謝與運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磷酸原代謝與運動主要內容ATP的代謝CP的代謝磷酸原的供能特點磷酸原代謝能力的訓練訓練對磷酸原代謝系統(tǒng)的影響磷酸原供能能力的評定營養(yǎng)ATP的代謝ATP的分子結構與功能ATP的合成ATP的水解供能肌肉ATP的儲量和運動的影響ATP的分子結構一個嘌呤一個核糖三個磷酸基團(二)ATP的生物學功能1.生命活動的直接能源

ATP-ADP循環(huán)是人體內能量轉換的基本方式,它維系著能量的釋放、儲存和利用。2.合成磷酸肌酸ATP+C→ADP+CP3.參與構成一些重要輔酶NADNADPFADCoA4.提供物質代謝時需要的能量(二)ATP再合成途徑(1)磷酸肌酸分解構成磷酸原供能系統(tǒng);(2)糖無氧分解構成糖酵解供能系統(tǒng);(3)糖、脂肪、蛋白質有氧氧化構成有氧代謝供能系統(tǒng)。ADP+Pi+能量→ATP+H2O生物氧化過程中ATP的生成底物水平磷酸化氧化磷酸化磷氧比值(P/O比值)ATP水解供能ATP+H2O→ADP+Pi+30.6KJ/molADP+H2O→AMP+Pi+30.6KJ/mol機械能(肌肉收縮)滲透能(物質主動轉運)化學能(合成代謝)電能(生物電)熱能(維持體溫)肌肉ATP儲量和運動的影響儲量:5-7mmol/千克干肌,供肌肉最大強度運動不到1秒鐘轉換率高,100米跑轉換率提高1000倍之多ADP、AMP促進糖酵解及有氧氧化CP的代謝CP的合成和生物學功能CP在細胞內的儲量及分解CP的合成和生物學功能精氨酸甘氨酸蛋氨酸腎或胰臟胍基乙酸合成肝甲基化肌酸血肌肉吸收(約占95%)CP(60%-65%)氧化磷酸化ADPATP肌酸磷酸肌酸CP是肌酸C的磷酸化形式CP的生物學功能高能磷酸基團的儲存庫線粒體內外能量的轉運CP在細胞內的儲量及分解儲量15-20mmol/千克干?。∕R25-30)是ATP的3-5倍分解與合成CP+ADPCKATP+CCKMBMMBB運動時骨骼肌內三大供能系統(tǒng)磷酸原供能系統(tǒng)糖酵解供能系統(tǒng)有氧代謝供能系統(tǒng)

運動時骨骼肌供能系統(tǒng)無氧代謝供能系統(tǒng)有氧代謝供能系統(tǒng)ATP、CP分子內均含有高能磷酸鍵,在代謝中均能通過轉移磷酸基團的過程釋放能量,故將ATP、CP合稱磷酸原。由ATP、CP分解反應組成的供能系統(tǒng)稱為磷酸原供能系統(tǒng)。

磷酸原供能系統(tǒng)(一)磷酸原系統(tǒng)供能代謝的過程及特點

1過程ATPATP酶ADP+肌酸+能量(作功)ADP+CPCK(肌酸激酶)ATP+C(肌酸)2ADPMK(肌激酶)ATP+AMPAMPAMP脫氨酶IMP+NH3短時極量強度運動時2特點最早最快被啟動場所:肌細胞質條件:不需要氧氣輸出功率:1.6-3.0mmol-P/kg干肌.秒持續(xù)時間:6-8秒,一般不超過10秒與運動能力:速度、爆發(fā)力3意義10秒以內最大強度運動的主要來源肌肉含量的多少決定快速供能的時間CP轉化為ATP的速度影響功率輸出,決定最大爆發(fā)力為激活糖酵解提供過度時間

運動能力高低主要取決于運動過程中能量的供給、轉移和利用的能力一、訓練計劃應遵循的生化原則(一)超負荷原則(二)特異性原則

代謝能力訓練(三)特異性原則二、制定訓練計劃的基本程序(一)了解不同項目的代謝類型(二)明確各專項供能特點

(三)了解不同訓練方法的供能特點

(四)了解運動后能源物質恢復特點

三、各體育項目的代謝類型磷酸原代謝類型磷酸原糖酵解代謝類型

糖酵解代謝類型糖酵解有氧代謝類型有氧代謝類型磷酸原代謝糖酵解有氧代謝無氧代謝舉重投擲跳高跳遠200米跑50米自由泳、短距離滑冰籃球、足球壘球、摔跤柔道、體操400米跑100米游泳1公里自行車800米跑1500米跑、200米游泳400米游泳3000米跑5000米跑馬拉松跑1500米游泳越野滑雪公路自行車公路競走4分鐘228701分鐘862

30最大用力時間ATP-CP系統(tǒng)糖酵解系統(tǒng)有氧代謝5秒鐘8510510秒鐘50351530秒1565202分鐘4465010分鐘199030分鐘1495四、不同時間全力運動時無氧代謝和有氧代謝的供能比例(%)60分鐘0298120分鐘0199磷酸原代謝類型特征:持續(xù)時間短,強度大。一般與運動員速度和爆發(fā)力有關。體育項目:舉重、短跑、跳高、投擲類運動。(一)訓練方法的生物化學基礎(二)訓練方法的基本特點(三)訓練方法一、提高磷酸原代謝能力的訓練方法1.決定于磷酸原的供能時間

供能時間短:(一)訓練方法的生化基礎2.決定于磷酸原的恢復時間ATP-CP半時反應約為?????秒。(二)訓練方法的基本特點運動時間和強度最大強度或最大力量,時間不超過10秒。間歇時間最適宜的間歇時間應為30秒左右。(三)訓練方法1.無氧--低乳酸的訓練方法2.重復訓練法基本方法:無氧——低乳酸的訓練方法。重復10秒左右的最大強度運動,休息間歇要長于30秒,可延長至60—90秒。原則要求:最大速度或力量練習,時間不超過10秒每次練習的休息間歇不低于30秒,一般可選擇、30~90秒。成組練習的間歇不短于2~3分鐘,通常4~5分鐘。低乳酸原則2.重復訓練法運動時間需要控制在10秒鐘內,如短跑訓練的20-60m行進間跑、30-60m成組跑、籃球訓練中10秒內的30m跑、運球跑、曲線變向跑、10m沖刺跑等。100米跑中不同距離,肌中ATP、CP乳酸和血乳酸、pH關系1、40-60米段速度最快,CP下降最明顯,而ATP在不同段變化都不大。2、當CP下降至一定程度時,能量供應轉而由糖酵解維持ATP再合成。結果使血乳酸生成增加,輸出功率下降,跑速減慢。10秒以內運動主要由磷酸原系統(tǒng)供能,但糖酵解供能也占一定比例。故在磷酸原供能能力訓練時,必須注意加強糖酵解能力的訓練。即有一定比例的長于10秒的高速度耐力訓練。結論圖16秒沖刺,30秒、60秒間歇休息時平均輸出功率功率(瓦)運動訓練對磷酸原系統(tǒng)的影響提高ATP酶活性提高CK酶活性提高CP儲量對ATP儲量影響不明顯磷酸原供能能力的評定尿肌酐評定法10秒內快速運動評定法磷酸原能商評定磷酸原—糖酵解代謝類型特征:供能介于磷酸原和糖酵解之間,時間相對于磷酸原供能又較長。運動項目:200米跑,50米游泳,短距離滑冰體操,柔道等。糖酵解代謝類型特征:無氧代謝為主,產生乳酸,持續(xù)時間小于2~3分鐘,與速度、速度耐力有關。運動項目:400米跑、100游泳、1公里自行車等。糖酵解—有氧代謝類型特征:供能介于糖酵解和有氧氧化之間。對無氧和有氧代謝能力要求較強。運動項目:800米跑、1500米跑、200米游泳等。有氧代謝類型特征:有氧供能,時間較長,與有氧耐力有關。運動項目:3000米跑、馬拉松跑、1500米游泳等。各體育項目的代謝類型磷酸原代謝類型磷酸原糖酵解代謝類型

糖酵解代謝類型糖酵解有氧代謝類型有氧代謝類型磷酸原代謝糖酵解有氧代謝無氧代謝舉重、投擲、跳高、跳遠、撐竿跳、短距離自行車、高爾夫、100米跑200米跑、50米自由泳、短距離滑冰、籃球、足球、壘球、摔跤、柔道、體操等400米跑、100米游泳、1公里自行車800米跑、1500米跑、200米游泳、400米游泳3000米跑、5000米跑、馬拉松跑、1500米游泳、越野滑雪、公路自行車、公路競走磷酸原代謝類型磷酸原糖酵解代謝類型糖酵解有氧代謝類型4分鐘228701分鐘86230最大用力時間ATP-CP系統(tǒng)糖酵解系統(tǒng)有氧代謝5秒鐘8510510秒鐘50351530秒1565202分鐘4465010分鐘199030分鐘1495不同時間全力運動時無氧代謝和有氧代謝的供能比例(%)60分鐘0298120分鐘0199二、影響人體運動能力的因素年齡、性別和肌肉質量肌肉結構和機能的影響肌肉形態(tài)和肌纖維類型:白肌纖維比例供能物質含量:CP的儲量反應產物的堆積:乳酸的積累遺傳因素訓練的影響(一)影響人體無氧代謝能力的因素年齡、性別和肌肉質量年齡:生長期的機體無氧代謝能力隨年齡增長而增大,在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