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歌散文專題形考任務_第1頁
古代詩歌散文專題形考任務_第2頁
古代詩歌散文專題形考任務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請標出《詠懷古跡》其三的平仄。(10分)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huán)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lún)。答案: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粘對是律詩平仄中規(guī)則的一部分,請以《詠懷古跡》其三為例,說明何謂“粘”、何謂“對”。(10分)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面,環(huán)佩空歸月夜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lún)。答:所謂“粘”,是指上聯(lián)的対句與下聯(lián)的出句平仄必須是同一類句式,如果上聯(lián)対句是仄起平收,則下聯(lián)出句彩視仄起仄收;如果上聯(lián)對句是平起平收,則下聯(lián)出句應是平起仄收。即后聯(lián)出句第二字的平仄須與前聯(lián)對句第二字的平仄一致。所謂“対”,是指每聯(lián)出句與對句必須是相對的句式,出句為仄起仄收,則対句應為平起平收;出句為平起仄收,則対句應為仄起平收。即一聯(lián)之內平仄相対。若不符合以上規(guī)則,就被稱為“失粘”、“失対”,是律詩寫作的大忌。

“拗救”是律詩中經常會出現(xiàn)的一種聲律現(xiàn)象,請以《詠懷古跡》其三為例,說明什么是拗救。(10分)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面,環(huán)佩空歸月夜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lún)。答:所謂“拗救”,是指一句詩在該用平再字的地方用了仄聲字,須在本句或對句的適當位養(yǎng)將仄聲字改為平蘆字予以補救。請以《詠懷古跡》其三為例,說明律詩押韻和對仗的規(guī)則。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面,環(huán)佩空歸月夜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lún)。1.押韻規(guī)則(10分)

2.對仗規(guī)則(10分)答:(1)第二、四、六、八句須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只押平聲韻。除首句押韻外,韻字在對句句尾,且須一韻到底,不許鄰韻通押。(2)頷聯(lián)、頸聯(lián)須講究對仗,首聯(lián)、尾聯(lián)可対可不對,對仗也有一定的講究,但不像平仄那么嚴格。仗也有一定的講究,但不像平仄那么嚴格。

請嘗試自擬題目,寫作一首七言律詩,盡量做到在平仄、押韻和對仗等方面符合七言律詩的格律要求。(50分)心中的中華已入金秋猶不寒,百年盛事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