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張家口市高三上學期開學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1頁
河北省張家口市高三上學期開學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2頁
河北省張家口市高三上學期開學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3頁
河北省張家口市高三上學期開學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4頁
河北省張家口市高三上學期開學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北省張家口市高三上學期開學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河北省張家口市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開學考試語文試卷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

1.(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千百年來,中國人對土地充滿敬畏和依賴,并發(fā)展出豐富獨特的基于農耕生產(chǎn)生活方式的文化藝術,園林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北魏《洛陽伽藍記》記載,京城內外有上千處園林,形成了中國城市山林的基本格局。自此從皇室到民間造園之風日勝,逐漸形成了古人集耕讀織繡、風水祭祀、醫(yī)養(yǎng)生息等方方面面內容于一體的園居生活。古代住所一般分為宅與園兩部分,宅通常按照儒家禮數(shù)布置空間,強調等級與秩序感;而園則是道的世界,四時八節(jié)流轉更迭,宇宙萬物皆融于這一方濃縮的時空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構成完整的生命系統(tǒng)。因此園不僅是景物,更是生活,園主人通過巧妙的借景構思“納千傾之汪洋,收四時之爛漫",同時也要仔細關照家人的日常起居,合理設計宜人的生活環(huán)境。

古人講究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到了秋季,農產(chǎn)收獲,物質豐裕,天氣漸寒,外出的插茱萸為長者祈福等等,其中最重要的主題當屬“菊”與“月"。

《閑情偶寄》中稱“菊花者,秋季之牡丹、芍藥也……牡丹、芍藥之美,全仗天工,非由人力……菊花之美,則全仗人力,微假天工……”長江南北,牡丹、芍藥與菊花都是園林中極為重要的花卉,但前者只需簡單維護,菊則需要特別精心地栽培。清代京城富貴家庭常以賞菊品蟹為主題舉辦雅集,主人將各色品種菊花盆栽布置于園中,并邀請親友攜盆菊前往赴會,品賞一番,稱為“斗菊"。城西南的陶然亭每年深秋舉辦菊花博覽會,市民把自家的菊花帶來參與評選,同時有酒席、詩會、筆會等,熱鬧非凡。

對月的崇拜和贊美起源于上古時代,自初唐將中秋節(jié)固定為節(jié)日至今已有一千余年,2006年國務院將中秋節(jié)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

古代全民賞月玩月之風盛行,玩月詩和玩月記廣泛流行,有一百余篇存世。宋代《東京夢華錄》載“民間爭占酒樓玩月”“夜市駢闐,至于通曉",宮苑、鬧市和私人園林中處處“結彩樓,飾臺榭”;明代吳彬《歲華紀勝圖》的八月圖題名《玩月》,描繪了一戶京城人家在園中舉辦祭月活動的場景:方桌上放著供品斗香,一男子正對月祭拜,身后一女子懷抱嬰兒與一紅衣小兒游戲。清代傳教士郎世寧以圓明園為范本繪制的《雍正十二月行樂圖》中《八月賞月》真實細致地描繪出人們歡聚一堂共度中秋的情境。

園林中,“月"是永恒的主題,常見的月間:門、月牙橋、圓月窗等以具象造型點景,文人構園更講究借天光云影,抒寫詩情畫意。如蘇州拙政園西園“與誰同坐軒”取自蘇軾《點絳唇閑倚胡床》中“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一句,援引東晉名士庾亮在武昌與下屬秋夜賞月吟詩詠唱的典故,表達了主人期待與友人分享這無邊風月的心情;蘇州網(wǎng)師園的“月到風來亭”位于水池西北,坐于其中可享受東南拂水而來的清風,靜觀水面升起的明月;揚州寄嘯山莊的片石山房以“鏡花水月"立意,湖石假山圓洞投映在水中的光斑,象征著可望而不可即的水中之月,廊墻上鑲嵌的方鏡中映襯出與山石纏繞的幽花,揭示了蘊藏智慧的人生知覺。

北京晚清名臣那桐的私宅恰園中有一處院落,由東西廂房“吟秋館”和“篩月軒"構成,館前種植一對石榴樹,軒前有約四十平方米的紫藤架,頗有“天棚魚缸石榴樹”的京城合院特色。北京秋夜氣壓高云量少,月色格外明亮,通過廊架形成的深淺變化豐富的光影效果,正合軒題額“紫藤篩月"之意趣。

揚州個園以四季假山聞名,其中秋山是一處充滿生活氣息的詩意空間。山體以黃石堆疊上下三層,主峰高達九米余洲頂有“拂云亭”,是秋日登高賞月舒嘯的理想地點。秋山遍植紅楓和雞爪槭,將金黃色的山體映襯得更加絢爛多彩,正合郭熙畫論“秋山明凈而如妝"之意。最妙之處在秋山內部的山洞,頂部開有天窗,窗下正對一方石桌,坐于桌邊可于洞中窺月,洞內亦灑滿月光如銀塵覆地,天窗旁植有幾株桂花,偶有花瓣自天窗飄落山房中,頓時馥郁滿屋。

世風日上而人心恒古。古人充滿審美意趣、與天地相通的園居生活仍令現(xiàn)代人心生向往。從古代園林藝術研究出發(fā),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和實現(xiàn)理想中的“詩意的棲居”。

(摘編自謝明洋《暗香盈袖月滿西樓——淺談秋日園居的營造意趣》)

(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園林是種基于農耕生產(chǎn)生活方式的文化藝術,造園風氣的興起為形成融合多樣內來容的園居生活提供了可能。

B.古代住所中的宅與園的主要功能有所不同,前者尊儒,更強調等級與秩序,后者尚道,更關照景物和生活。

C.菊花雖然和牡丹、芍藥在園林中的地位極為相似,但是在維護方面卻大不相同,菊花需要特別精心地栽培。

D.怡園中月色借助紫藤架形成了豐富的光影變化,才有了“紫藤篩月"之意趣,可見紫藤也是園居重要主題。

(2)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古時秋日,園居的活動很豐富,大多數(shù)的活動都有與生活緊密相關的鮮明的主題,這與我國農耕生產(chǎn)生活方式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

B.清代京城的富貴家庭常常舉行“斗菊”活動,市民也參加有組織的菊花博覽會,說明當時賞菊已經(jīng)成一種時尚,深受人們喜愛。

C.“月"是園林中的永恒主題,既有具象造型點景,又有借助自然景觀抒寫詩情畫意的功能,因此離開了月,園林便失去了魅力。

D.雖然時代在發(fā)展進步,我們還是要向古人學習,通過研究古代園林藝術等方式,解決現(xiàn)實中遇到的問題,實現(xiàn)“詩意的棲居”。

(3)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選項中不能表達中國“秋日園居意趣"的一項是

A.《大中華京師地理志》載:“菊花,士大夫好者極多。秋日評菊,陶然亭尤佳。”

B.《天府廣記》記載的太子太保吳寬亦樂園的賞菊詩會:翰林諸公會余園居為賞菊。

C.《紅樓夢》中姑娘們初秋季節(jié)在大觀園結“海棠詩社"以菊為主題舉行詩會活動。

D.《歲華紀勝圖》的八月圖中描繪了一戶京城人家在自家園中舉辦祭月活動的場景。

(4)為說明“古代全民賞月玩月之風盛行”,作者使用了很多材料,請簡要分析這些材料選取的特點。

(5)“詩意的棲居"也是現(xiàn)代人的追求,請結合揚州個園秋山的材料,談談當今我們如何構建“詩意”空間。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

2.(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老藥工和他的女兒(節(jié)選)

南翔

事情的緣起是最近一個流量很大的抖音號,推介一位知名老中醫(yī)的生發(fā)和烏發(fā)方子,里面要求的中藥材,不僅需要有國家地理標志,尤須炮制講究,其中三味藥何首烏、熟地和黃精,均要求九蒸九曬。

當下深圳,或許不僅僅是深圳,男人打拼,女人也不甘示弱,睡眠少,壓力大,做事急——個個似李太白:“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亦如白樂天:“白發(fā)知時節(jié),暗與我有期。今朝日陽里,梳落數(shù)莖絲?!?/p>

脫發(fā)與白頭,是男人與女人共同的敵人。此其時,“本草坊"應運而生,口碑的力量是無窮的,來該坊購買老藥工地道炮制藥材的人越來越多。訂單都排到了三個月之后。面對滾滾而來的客戶,熊藥工遠不像那些工廠主和地產(chǎn)商。滿面春風,干勁倍增,而是壓力山大,愁眉鎖眼,原本基本戒掉了的香煙,又吸上了。

此其時,女兒夢芳和老板小金,觀念向右看齊一般統(tǒng)一:市場經(jīng)濟,賣方市場永遠期望大過買方市場。小金甚至想到了漲價來調節(jié)供需矛盾。老藥工略一猶豫,便堅決搖頭,他希望用加大炮制加工量來緩解矛盾,而不是靠提價來阻擊顧客購買的熱情。

老藥工一頭腦的經(jīng)驗和智慧,宛如森林中的一窯薪炭,應是在沉寂了二十多年之后,讓深圳顧客的執(zhí)著,猝然點燃了即將熄滅的榮光。①一位即將融入夕陽的老人,對榮光的呵護,正如同這些不斷涌來的顧客對健康和生命的珍愛,金錢遠遠不是至高的誘惑。

于是夢芳看到,老藥工起得更早,睡得更晚,即便作坊里空調開得很足,老藥工一條黑色大褲衩、一領T恤,依然常常汗?jié)瘛I钲谔柍渥?,樓頂開闊坦蕩,為曬藥提供了寬敞的空間。老藥工似乎不放心別人的手腳,時不時會抽空從地下室上到樓頂,一簸籮一簸籮地依次翻曬。

如果你想到每一塊飲片,都因一次蒸與曬,色澤由黃而赭,由赭而灰,由灰而黑,由黑而透亮……那就是時間的沉淀,氣力的灌注,天地精華的吸納。

這天上午,老藥工正在電磁爐上蒸藥,被剛揭蓋的熱氣一熏,撲通跌倒在地,醫(yī)生檢查診斷,勞累所致……

一周后,一只亮閃閃的“南山釜”運到了“本草坊"。盡管夢芳和小金反復說明這個是多功能的,既能潤又能蒸還帶烘干,比搬上搬下、九蒸九曬方便多了,但面對這只一人多高、一米直徑的大肚子帶著各種吐納配管的多功能中藥釜,老藥工釋放的信任,依然大有保留,一雙略略瞇起的眼睛,茫然中透露出心有不甘。

兩天之后,三樣經(jīng)典藥材炮制出爐了:黃精、熟地、何首烏。

三樣藥材平鋪在幾層夏布托底的桌面上,老藥工凈了手,用一塊白毛巾擦干,走到桌邊。他雙手垂立片刻,左手拈起一塊黃精,用門牙輕叩,再彈起舌頭品咂,之后鼓動已經(jīng)塌下去的腮幫子咀嚼,慢慢地、一點點嚼碎,待得唾液滿嘴,分幾口徐徐下咽。此時,他的雙眼闔上了。

此種品味,自然而經(jīng)典,充滿儀式感。

②漱口,再品味熟地。

漱口,最后品味道的是何首烏。

然后,③他搖搖頭,雙手扶案,緩緩道,你們去把我炮制過的三樣拿過來,照樣平鋪在桌子的另一端。老藥工請他們分別嘗一嘗,品一品。

二人先是細嚼慢品了傳統(tǒng)炮制過的,再嘗了嘗藥釜加工過的。小金先表態(tài),他沒有吃出差別。夢芳道,藥釜制作的何首烏,隱隱有點澀味,我們炮制的沒有。

老藥工點頭贊許道,其他兩味都有差別,只不過你們的舌頭品不出來,這個跟吃茶、品酒、聞香是一個道理,日久才能見功夫。比較起來,何首烏的炮制更講究,我們先前的古法炮制,是一層何首烏,一層黑豆、芝麻,用小火慢蒸,蒸汽一滴一滴落下,透過一層何首烏,一層黑豆、芝麻,將毒性帶走的同時,也增益了藥性。一蒸一曬,謂之陰陽,陰陽和合,循環(huán)往復,這是對“時間就是金錢”的另一種詮釋,同時搭配的是耐心、反復、不厭其煩。這不是一個中藥釜可以全部替代的。

小金道,中藥釜我們可以跟廣家商議,不斷改進。對于藥品,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檢驗指標。經(jīng)過科學檢測的指標才是金標準。

④老藥工堅定地搖頭道,目前的科學檢測,不是什么都可以黑白分明的。正如十年的陳皮,跟二十年、三十年的陳皮價格差很遠,拿它們去檢測,卻不能夠測得出成分有那么大區(qū)別。

夢芳看看小金,又回頭看看父親,紅著臉說,父親,我明白了,中醫(yī)藥是一個獨立的存在,傳統(tǒng)炮制中,除了蒸鍋爐灶,還有日月精華,這些都是沒法讓現(xiàn)代化工具一股腦取代的。而在此中,時間緩緩流過,才能淘洗掉雜質,存留下精華。

(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文章開頭由一個大流量抖音號引入,又引用兩首古詩闡明理由,古今迥異卻又不失風趣幽默,自然引出本草坊的現(xiàn)狀。

B.文中有大量老藥工品藥的細節(jié),“凈手"“垂立”“輕扣"“品咂”等,既能看出老藥工的專業(yè),也體現(xiàn)了他的敬業(yè)。

C.文章多次提及“時間",似乎每次都在訴說,中草藥古法炮制需要時間的沉淀,傳統(tǒng)技藝也是時間的饋贈,不可替代。

D.本小說的語言有著鮮明的知識分子特質,作者以優(yōu)雅、博學、不急不躁的敘事姿態(tài)講述了老藥工和他女兒的親情故事。

(2)對文中畫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正確的一項是

A.句子①中“對榮光的呵護”中的“榮光"是老藥工一生苦苦追求而未得的個人價值認可。

B.句子②語義上與上下文緊密相連,但又單獨成段,且用間隔反復,表達顯得更加正式。

C.句子③是老藥工疲憊的身體狀態(tài),也是對“南山釜”所炮制藥材失望至極的心理狀態(tài)。

D.句子④表達出老藥工對科學的質疑,他相信兩種不同方法炮制的藥品去檢測結果不會有區(qū)別。

(3)老藥工為什么“希望用加大炮制加工量來緩解矛盾",請結合上下文加以分析。

(4)本小說講述看似平淡,但仔細品味卻又沖突不斷,請以“《老藥工和他的女兒》的沖突探究”為題,寫一篇評論提綱。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20分)

3.(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材料一:

昔者秦之攻宜陽,韓氏急。公仲朋謂韓君曰:“與國不可恃也,豈如因張儀為和于秦哉!因賂以名都而南與伐楚,是患解于秦而害交于楚也"。公曰:“善?!蹦速庸僦?,將西和秦。楚王聞之,懼,召陳軫而告之曰:“韓朋將西和秦,今將奈何?"陳軫曰:“秦得韓之都一,驅其練甲,秦、韓為一以南鄉(xiāng)楚,此秦王所以廟祠而求也,其為楚害必矣。王其趣發(fā)信臣,多其車,重其幣,以奉韓曰:‘不谷之國雖小,卒已悉起,愿大國之信意于秦也。因愿大國令使者入境視楚之起卒也。’”韓使人之楚,楚王因發(fā)車騎,陳之下路,謂韓使者曰:“報韓君,言弊邑之兵今將入境矣。"使者還報韓君,韓君大悅,止公仲。公仲曰:“不可。夫以實害我者,秦也;以名救我者,楚也。聽楚之虛言而輕強秦之實禍,則危國之本也”。韓君弗聽公仲怒而歸十日不朝宜陽益急。韓君令使者趣卒于楚,冠蓋相望而卒無至者。宜陽果拔,為諸侯笑。故曰:內不量力,外恃諸侯者,則國削之患也。

(節(jié)選自《韓非子十過》)

材料二:

選師,言救韓,令戰(zhàn)車滿道路;發(fā)信臣,多其車,重其幣,使信王之救己也??v韓為不能聽我,韓必德王也,必不為雁行以來。是秦、韓不和,兵雖至,楚國不大病矣。為能聽我絕和于秦,秦必大怒,以厚怨于韓。韓得楚救,必輕秦。輕秦,其應秦必不敬。是我困秦、韓之兵,而免楚國之患也。"楚王大說,乃儆四境之內選師,言救韓,發(fā)信臣,多其車,重其幣。謂韓王曰:“敝邑雖小,已悉起之矣。愿大國遂肆意于秦,敝邑將以楚殉韓?!?/p>

(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韓一》)

(1)材料一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

韓君弗A聽B公仲C怒D而歸E十日F不朝G宜陽H益急

(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與,指結盟的,與《六國論》中“與贏而不助五國也"的“與”的詞義不相同。

B.不谷,是先秦諸侯之長的謙稱,本為周天子所用,周室衰落,諸侯霸主也僭用了。

C.聽,是聽從、聽取的意思,與《出師表》中“誠宜開張圣聽"的“聽”詞義相同。

D.四境,意為四方疆界之內,與《六國論》中“起視四境"中“四境”的詞義不同。

(3)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秦國攻打韓國宜陽,公仲朋向韓國國君提出了通過張儀聯(lián)合秦國,共同討伐楚國,來緩解危機的建議,韓國國君聽從其建議,并派他出使秦國。

B.楚王向陳軫問計,陳軫認為秦國攻打韓國的目的就是要和韓國聯(lián)合起來攻打楚國,這必定會給楚國造成傷害,建議楚王主動聯(lián)合韓國對抗秦國。

C.韓國派使者到楚國,楚國做出已經(jīng)準備好軍隊的假象,并對使者說楚國準備帶軍隊進入韓國,使者報告韓君,韓君中止公仲去秦國講和的計劃。

D.公仲認為秦國對韓國造成了實際傷害,楚國只是在名義上幫助韓國,不能聽楚國的虛言而輕視秦國帶來的實際禍患,這樣韓國的危機不能解除。

(4)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故曰:內不量力,外恃諸侯者,則國削之患也。

②敝邑雖小,已悉起之矣。愿大國遂肆意于秦,敝邑將以楚殉韓。

(5)材料二中,陳軫就韓國能否聽從楚國建議一事做了分析,請簡要概括兩種情況。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

4.(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各題。

夏雨①

梅堯臣

林梅初弄熟,密雨閉重關。

潤裛衣巾上,涼生竹樹間。

水聲通遠澗,云色暝前山。

野鳥寂無語,公庭盡晝閑。

【注】①本詩作于詩人擔任池州建德縣令時。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首詩圍繞夏雨展開描繪,調動了多種感官,充分展現(xiàn)了雨天的美好景象。

B.首聯(lián)中“密"字直接寫出雨點的密集,“閉重關”從側面表現(xiàn)雨點的密集。

C.詩人在雨后外出散步,濕潤的空氣沾濕了衣巾,詩人感受到林間習習涼意。

D.遠處山澗傳來了水聲,說明有流動的溪水;天色已晚,群山顯得十分黯淡。

(2)尾聯(lián)中的“閑"字可謂點睛之字,請簡要分析“閑”產(chǎn)生的原因。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5.(6分)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難》中,“,"兩句寫蜀地山勢高峻,流水奔騰直下,宛如雷鳴。

(2)杜牧《阿房宮賦》中,指出六國足以抵御秦國而保全自己的途徑是“,”。

(3)杜甫常用“淚"的意象承載心系天下的感慨,這樣的詩句“,”。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1小題,10分).

6.(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研究表明,孩子整天“宅"在家里,更容易患上近視。因此,孩子每天堅持戶外體育鍛煉,全身上下適度接受陽光照射,有助于眼健康、抑制眼軸拉長、促進眼部血液循環(huán),戶外更為空曠,特別是置身于花草樹木繁多的地方,孩子走走、跑跑、跳跳,眼睛可以頻繁變動視線和距離,有利于緩解眼睛疲勞。但需要提醒的是,(1),夏季來臨,要注意預防紫外線對眼睛及皮膚的傷害。

此外,導致青少年視力下降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2)。作為家長,要積極引導孩子合理使用電子產(chǎn)品,保持正確坐姿,堅持做眼保健操。更鼓勵孩子走出家門,參加體育運動。

(3)也會影響青少年視力。因此,要保證孩子充足睡眠,避免熬夜摸黑玩手機,讓眼睛充分休息。在飲食方面,要注意營養(yǎng)均衡,多吃富含維生素的蔬菜、水果及鈣質食品,少吃甜食。

①做好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②需要學校、政府、家庭等方面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互相協(xié)調,③以此形成合力,④不斷增強全社會近視防護意識。⑤要把更多有用的眼科醫(yī)學知識向大眾宣傳普及,⑥保護孩子的眼睛編織一張近視防控的大網(wǎng)。

(1)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

(2)文中第四段有兩處語病,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1小題,10分)

7.(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斜倚欄桿,緩緩地轉動脖頸,目光收放之間,古運河的魅力展露無遺。這里集寺、塔、河、街、窯、宅、坊、弄、館等眾多古代人文景觀于一體,有“運河絕版地、江南水弄堂”的美譽。

這副精致工整的對句,并沒有絲毫夸張。古運河的魅力,在此處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兩岸青石壘砌的河岸,夾出一道寬約十幾米的水流,緩緩地流淌,分明是一條水上的巷弄。臨水的房子多是兩層,個別三層,一色白墻黛瓦。房子連同藍天白云的倒影被水波蕩漾,便有了明與暗、真與幻的對比,有了層次和韻律。水邊的條石欄桿上,疏朗錯落地擺放著盆花綠植,增添了不少生機。欄桿內側,隔著窄窄的小道,便是古舊的房子,屋脊上層層疊疊的瓦片,黯淡的顏色分明是被歲月煙云熏染而成的。屋檐下(①)有一株藤蘿,或是幾竿竹子,藤蔓枝葉將窗子半遮半掩,清幽而雅致。目光沿著河道向前遞送,遠處又是一座拱形石橋,半圓形的橋洞,和水面上的倒影,(②)組成了一個完美的圓形。隔段時間(③)有一艘游船駛過,古色古香的式樣,正和此處悠悠的古意相諧適。

(1)下列句子中的“淋漓盡致"與文中加點的“淋漓盡致”,意義不相同的一項是

A.破碎的陽光穿過橡樹和一百尺高的山核桃樹,把秋天的顏色演繹得淋漓盡致。

B.在《阿Q正傳》中,魯迅把“精神勝利法"的弊端揭露得淋漓盡致。

C.生命就是讓我們珍惜每分每秒,活的淋漓盡致,活的輝煌燦爛。

D.他將這個角色詮釋得淋漓盡致,真不愧是本屆影展的最佳男主角。

(2)文中畫波浪線部分可改寫為“水波中房子連同藍天白云的倒影蕩漾著,便形成了對比,有了層次和韻律”,從語義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句表達效果更好,為什么?

(3)副詞的運用恰到好處,能體現(xiàn)動作的情態(tài)和人物的心理感受,也能表現(xiàn)事物的某種狀態(tài)。請補出文中括號內略去的副詞。

四、寫作(60分)

8.(60分)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

——張載

只有承受過痛苦的人,才能了解真正的歡樂。

———尼采

只有長時間的磨礪和不懈的努力,才能鍛造出一個人。

——羅曼羅蘭

有困難是壞事也是好事,困難會逼著人想辦法,困難環(huán)境能鍛煉出人才來。

——徐特立

這幾句話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與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

1.(1)D

(2)C

(3)A

(4)①材料或引用原文,或描述具體內容,增強了真實性,說服力強;②材料形式多樣,有文章,有畫作,眼界開闊;③材料時空跨度大,從宋到清,從國內到國外,內容充實豐富。

(5)①可以在居處設置富于審美意味的人工景觀,便于抒發(fā)內心的感情;②注重植物景觀的設置,與建筑(人工)景觀巧妙配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