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魯教版)課時檢測13全球氣候變化及其對人類的影響_第1頁
地理(魯教版)課時檢測13全球氣候變化及其對人類的影響_第2頁
地理(魯教版)課時檢測13全球氣候變化及其對人類的影響_第3頁
地理(魯教版)課時檢測13全球氣候變化及其對人類的影響_第4頁
地理(魯教版)課時檢測13全球氣候變化及其對人類的影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yè)必貴于專精課時限時檢測(十三)全球氣候變化及其對人類的影響(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60分)(2014·塘沽模擬)讀北京和張家口兩地近50年的氣溫和降水統(tǒng)計圖(圖中直線為總趨勢線),回答1~2題.1.分析圖示資料可知()A.兩地近50年來氣溫均逐年呈上升趨勢B.兩地年平均氣溫與年降水量均呈負相關C.我國越向西北內陸降水的變率越小D.兩地氣溫的變化基本一致,降水的變化也基本一致2.圖示資料顯示的特點,基本上可以反映我國北方地區(qū)的情況。氣溫和降水的這種變化給北方地區(qū)帶來的影響是()A.沙塵暴發(fā)生的頻率增加B.植被的覆蓋率提高C.作物的生長期縮短D.氣溫的年較差減小【解析】第1題,分析資料可知,北京與張家口兩地氣溫的變化基本是呈波動上升趨勢,降水的變化基本是呈波動減少趨勢,所以兩地氣溫的變化基本一致,降水的變化也基本一致.第2題,氣溫呈波動上升趨勢,降水呈波動減少趨勢,給我國北方地區(qū)帶來的影響是沙塵暴發(fā)生頻率增加。因為氣溫上升,蒸發(fā)量就會增多,加上降水量減少,地表就會變得更干燥與疏松,風力也會增強,所以沙塵暴發(fā)生的頻率增加.【答案】1.D2.A(2014·長沙質檢)全球變暖是當今世界面臨的重大環(huán)境問題之一。下圖是“全球溫度上升3℃后,世界不同區(qū)域靠雨水生長的糧食產量的增減狀況示意圖"。讀圖,回答3~4題。3.有關全球溫度上升3℃對靠雨水生長的糧食產量的影響,說法正確的是()A.全球變暖對全球各地糧食生產都有害無益B.北半球中高緯度的大部分地區(qū)糧食產量會增加C.北半球低緯度和南半球地區(qū)糧食產量小幅增加D.西半球糧食產量普遍會增加,東半球相反4.據圖推斷,如果全球溫度升高3℃,下列地區(qū)中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可能是()A.澳大利亞B.西亞C.北非D.中亞【解析】第3題,根據糧食增產和糧食減產的圖例,結合圖可以確定全球變暖對不同區(qū)域靠雨水生長的糧食產量的影響:有的地方會增產,如北半球中高緯度的大部分地區(qū);有的地方會減產,如北半球低緯度和南半球大部分地區(qū).第4題,根據所學知識及圖推斷,如果全球溫度升高3℃,則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可能是西亞地區(qū)?!敬鸢浮?。B4。B(2014·菏澤質檢)近年來,乞力馬扎羅山山頂積雪融化、冰川消失現(xiàn)象非常嚴重,在過去的80年內冰川已經萎縮了80%以上.有環(huán)境專家指出,乞力馬扎羅山雪頂可能將在10年內徹底融化消失,屆時乞力馬扎羅山獨有的“赤道雪山”奇觀將與人類告別。讀下圖,回答5~6題。5.乞力馬扎羅山山頂“雪冠”漸趨縮小,反映了全球環(huán)境的某種變化。與這種變化有關的地理現(xiàn)象有()A.舟山漁場出現(xiàn)渤海灣魚種B.日本本州島櫻花推遲開放C.我國沿海地區(qū)海水侵蝕作用將減弱D.山地針葉林帶分布海拔高度升高6.乞力馬扎羅山()A.所在區(qū)域河流主要為山地冰川融水補給B.該山地是在地壘構造的基礎上形成的C.南坡雪線位置低,主要是位于背風坡D.冰川范圍的變化與二氧化碳排放有關【解析】第5題,乞力馬扎羅山山頂“雪冠”漸趨縮小,是全球氣候變暖的結果。全球氣候變暖,氣溫升高,蒸發(fā)量增加,山地針葉林帶分布海拔高度升高.第6題,二氧化碳屬于溫室氣體,排放增多,會導致氣溫升高,冰川融化。乞力馬扎羅山所在區(qū)域河流主要為雨水補給;乞力馬扎羅山主要是火山噴發(fā)形成的;乞力馬扎羅山南坡雪線位置低,主要原因是迎風坡,降水多?!敬鸢浮?.D6。D英國《衛(wèi)報》一位資深環(huán)境記者稱,如果人們不對溫室氣體排放進行有效控制的話,到2050年,全球平均氣溫將上升2℃,像上海這樣的沿海城市有被海水淹沒的危險.據此完成7~8題。7.全球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原因是()A.地表徑流增大B.降水增加C.大氣環(huán)流加強,風浪增大D.極地冰川融化,海水熱膨脹8.下列現(xiàn)象與全球變暖有關的是()①陸地面積減少②南極企鵝生存空間變?、鄹珊?、半干旱地區(qū)因蒸發(fā)加強將變得更加干燥④高緯度地區(qū)降水減少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第7題,全球氣候變暖導致冰川融化和海水熱膨脹,海平面上升.第8題,海平面上升會淹沒沿海低地,陸地面積減少,南極企鵝生存空間縮??;干旱、半干旱地區(qū)因蒸發(fā)加強,將變得更加干燥;而高緯度地區(qū)降水增加?!敬鸢浮?。D8。B(2014·西城質檢)下圖顯示了全球不同緯度多年平均雪線高度、氣溫、降水量的分布。據圖回答9~10題。9.據圖可判斷()A.①②③曲線依次表示雪線、降水量、氣溫B.多年平均雪線在南半球低緯地區(qū)最高C.中緯地區(qū)雪線與降水量的變化基本一致D.高緯地區(qū)雪線與氣溫變化趨勢一致10.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可能導致()A.全球各地降水減少B.低緯度山地雪線下降C.高緯度農業(yè)產量增加D.中緯度溫度帶北移【解析】第9題,雪線高度取決降水量和蒸發(fā)量,在赤道地區(qū),受赤道低壓的影響,降水量極大,雪線低,而在30°受副熱帶高氣壓帶的影響,氣溫高,降水量少,雪線高,判斷①雪線;太陽高度角隨緯度增高而遞減,故圖中②氣溫;在赤道地區(qū),受赤道低壓的影響,降水量極大,在30°受副熱帶高氣壓帶的影響,降水量少,60°附近受西風帶和副極地低氣壓帶影響,降水較多,③降水。排除A;圖中看三線的變化趨勢,中緯度雪線高度下降,而降水量在50°~60°降水量增加,排除C;在北半球高緯地區(qū),圖中看出雪線的高度有上升的趨勢,氣溫繼續(xù)下降,排除D。圖中看出在南半球20°附近雪線達到6000米,為最高值。第10題,全球氣溫不斷上升,對地球影響非常大,水循環(huán)、水資源、熱量、自然景觀都有影響。高緯地區(qū)氣溫升高,降水增多,中緯度降水量減少,排除A;低緯地區(qū)由于氣溫升高,雪線的高度上升,排除B;全球氣溫上升,熱量增加,南半球溫度帶南移,北半球北移;全球氣溫上升,高緯地區(qū)氣溫升高,熱量增加,蒸發(fā)量多,降水增多,糧食產量上升,故選C.【答案】9.B10.C(2014·鹽城模擬)讀全球主要溫室氣體在大氣中的含量變化表,完成11~12題.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烴一氧化二氮單位10-410-610-1210-12工業(yè)化前2800.802。881990年3531。727643.10年增加率0.50。90。40.2511。上述氣體的共同性質是()A。能強烈吸收太陽長波輻射B。能強烈吸收地面短波輻射C。增強大氣逆輻射D。增強地面逆輻射12.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可能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為()A。喜馬拉雅山的雪線下降B.一月份0℃等溫線向秦嶺一淮河以北移動C.臺灣島的面積增大D.高緯度地區(qū)比原的氣溫更低【答案】11.C12。B二、綜合題(共40分)13.(2014·阜陽模擬)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20分)材料一IPCC(全球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在全球氣候變化評估報告中指出:由于人類活動和自然因素的共同驅動,全球氣候本世紀會繼續(xù)變暖。這一評估報告認為,本世紀末全球氣溫可能升高1.1~6。4℃。材料二下圖是中國能源消費構成示意圖。(1)根據全球氣候變暖成因與危害之間的關系,把下列選項填入表格中.A.極冰融化B.毀林C.沿海低地被淹D.燃燒礦物燃料(2)簡要說明我國CO2排放總量大的原因.(3)為抑制我國氣候變暖的趨勢,實現(xiàn)本世紀中葉碳排放的目標,請你從能源開發(fā)和利用的角度獻計獻策.【解析】(1)全球氣候變暖因為森林破壞和礦物燃料的燃燒使得二氧化碳增加,吸收大量的熱量,故左邊空為B、D.而右邊為氣候變暖帶來的后果,極冰融化,使得海平面上升,導致低地淹沒,故右邊為A、C。(2)圖中反映,中國能源消費構成示意圖中煤炭消費量大,而天然氣等清潔能源使用比重小,排放出來的二氧化碳的量大。同時中國經濟發(fā)展迅速,人口多,消費量,再加我國的科技技術較低,煤炭的利用率不高,也使得二氧化碳的量增多。(3)煤炭消費量大——優(yōu)化能源消費結構,提高清潔能源的比重;煤炭的利用率低—依靠科技,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發(fā)展清潔煤燃燒技術.【答案】(1)自左至右BDAC(2)人口和經濟總量大,能源消費量大;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構成的比重高.(3)發(fā)展并推廣先進的節(jié)能技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優(yōu)化能源結構,減少化石能源的使用量,開發(fā)新能源;積極發(fā)展高效、潔凈、低碳排放的煤炭利用技術,走“低碳經濟"的發(fā)展道路14.(2014·蘇州模擬)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20分)材料一英國攝影師勒弗朗向媒體公布了一組他在挪威北部斯瓦爾巴群島旅游時拍攝的照片,照片顯示一對北極熊母子被困在了一塊巨大浮冰上,當時它們距離最近的島嶼也有近20千米了(見上圖)。材料二中國第一大河長江,流域面積約180萬平方千米,在這一帶廣袤的土地上,氣候的變化正悄然累積,時而激烈表現(xiàn)。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組織科學家們沿長江探尋水資源、農田、森林、草地、濕地、河口城市的脈搏,他們發(fā)現(xiàn),在全球氣候變暖趨勢持續(xù)的背景之下,長江流域進入了“亞健康”狀態(tài)。據報道,過去50多年來,長三角地區(qū)城市氣溫不斷升高,20世紀90年代年平均氣溫較50年代上升了0。9°C,明顯高于農村地區(qū)。(1)材料一中的圖片預示了北極熊正面臨生存危機,簡述北極熊面臨生存危機的主要原因.(2)長三角地區(qū)城市的氣溫上升幅度高于農村,試分析原因。(3)位于長江源頭的青藏高原也深受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試舉例說明。【解析】第(1)題,北極熊面臨生存危機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極地冰雪融化,北極生態(tài)環(huán)境被破壞.第(2)題,長三角地區(qū)城市的氣溫上升幅度高于農村的主要原因是城市人口密集、工業(yè)發(fā)達、交通繁忙、熱量排放量大;溫室氣體濃度高,增溫強;綠地面積小,城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